细胞因子研究生班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细胞因子 ppt课件
![细胞因子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2155642e3f5727a5e9623a.png)
PPT课件
27
重叠性
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 生物学效应。
PPT课件
28
拮抗性
一种细胞因子可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功能。
PPT课件
29
协同性
一种细胞因子可增强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
PPT课件
30
PPT课件
31
第四节 细胞因子与疾病的 关系和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干扰素(interferon,IFN)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 TNF )
集 落 刺 激 因 子 (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 CSF) 趋化性细胞因子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PPT课件 7
白细胞介素(IL)
PPT课件
35
第六章 细胞因子
PPT课件
1
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s,CK)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产生的 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为生物信息分 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 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PPT课件
2
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
淋巴细胞
Th是产生细胞因子最多的免疫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18
PPT课件
19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PPT课件
21
一、理化特性
多为小分子(8~30kD)多肽或糖蛋白;
多数以单体形式存在;
PPT课件
22
二、存在方式和产生特点
细胞因子PPT课件
![细胞因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2999922b160b4e777fcf50.png)
骨形成蛋白,生长分化因子 激活素与抑制素 其它:Nodal蛋白
可编辑课件PPT
17
按照产生CK的细胞种类进行分类:
淋巴因子(lymphokine)主要由淋巴细胞产 生;如IL-2、 IL-3、 IL-4 单核因子(monokine)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 产生;如TNF-γ、G-CSF和M-CSF
可编辑课件PPT
10
Swiss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可编辑课件PPT
11
7 拮抗性和协同性
不同的CK对同一靶细胞功能的影响可相互拮抗. 例如IFN-γ可活化巨噬细胞,而IL-4则抑制巨噬细胞功能。
协同性:一种CK可强化另一CK的功能. 例如,低浓度IFN-γ或TNF单独应用均不能激活巨噬细胞,但 联合使用则有显著激活作用。
IFN-α2有:IFN-α2a、IFN-α2b、IFN-α2c
可编辑课件PPT
25
二 干扰素的生物学特性
广谱性 种属特异性 差异性 相对稳定性 相对安全性
可编辑课件PPT
7
(作用方面特性)
4 高效性 10-12mol/L
5 主要以自分泌(autocrine)、旁分泌(paracrine) 形式发挥效应
某些细胞因子(IL-1、IL-6、TNF-α)也可以内分泌 (endocrine)形式作用于远端靶细胞,介导全身性 反应。
某些ck还可以通过细胞内分泌(intracrine),直接与 细胞内受体结合。
细胞因子
(cytokines)
可编辑课件PPT
1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
一、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细胞(免疫细胞、 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具有广泛生物 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
可编辑课件PPT
17
按照产生CK的细胞种类进行分类:
淋巴因子(lymphokine)主要由淋巴细胞产 生;如IL-2、 IL-3、 IL-4 单核因子(monokine)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 产生;如TNF-γ、G-CSF和M-CSF
可编辑课件PPT
10
Swiss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可编辑课件PPT
11
7 拮抗性和协同性
不同的CK对同一靶细胞功能的影响可相互拮抗. 例如IFN-γ可活化巨噬细胞,而IL-4则抑制巨噬细胞功能。
协同性:一种CK可强化另一CK的功能. 例如,低浓度IFN-γ或TNF单独应用均不能激活巨噬细胞,但 联合使用则有显著激活作用。
IFN-α2有:IFN-α2a、IFN-α2b、IFN-α2c
可编辑课件PPT
25
二 干扰素的生物学特性
广谱性 种属特异性 差异性 相对稳定性 相对安全性
可编辑课件PPT
7
(作用方面特性)
4 高效性 10-12mol/L
5 主要以自分泌(autocrine)、旁分泌(paracrine) 形式发挥效应
某些细胞因子(IL-1、IL-6、TNF-α)也可以内分泌 (endocrine)形式作用于远端靶细胞,介导全身性 反应。
某些ck还可以通过细胞内分泌(intracrine),直接与 细胞内受体结合。
细胞因子
(cytokines)
可编辑课件PPT
1
第一节 细胞因子概述
一、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细胞(免疫细胞、 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具有广泛生物 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的统称。
细胞因子课件
![细胞因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ff973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c.png)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四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研究生免疫学POWERPOINT讲稿
免
疫 病
第一节 原发性IDD
理
PIDD是免疫系统的遗传(yíchuán)缺陷或先天 性发育不全,常伴其他组织器官的发育异常或 畸形,故又称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缺陷可发 生于免疫系统发育成熟的各环节,多为X连锁 隐性遗传(yíchuán)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yíchuán),多 见于婴幼儿,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4.表位扩展(epitope spreading)
在 AID 发 生 过 程 (guòchéng) 中 , APC 摄 取 组 织 损 伤 的碎片,并可能将自身抗原的隐蔽表位递呈给机体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此现象称为“表位扩 展”。
决定基扩展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发性硬化症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发病相关。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四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免 疫 病 理
发病机制:
研究生免疫学POWERPOINT讲稿
是Bruton酪氨酸激酶( Btk)基因缺陷导致前B 细胞分化发育障碍,成熟B细胞数量减少或缺失。
免疫学特点:
血清Ig含量(hánliàng)明显降低对抗原刺激无抗体 应答,但骨髓中前B细胞数正常,外周血T细胞数 及功能亦正常。
第十三页,共六十四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研究生免疫学POWERPOINT讲稿
免 疫
(二)免疫(miǎnyì)应答和免疫(miǎnyì)调节
病 理
异常
多种环境因素能影响抗原递呈、免疫细胞活化及 其功能,使免疫调节机制发生紊乱(wěnluàn),导致自身 免疫应答失控,引发AID。
1. 多克隆T、B细胞活化导致免疫忽视被打破
细胞因子(共84张PPT)
![细胞因子(共8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9c4aa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3.png)
二、干扰素(interferon, IFN)
1. 1957年发现 2. 广谱抗病毒作用 3. 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
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的复 制
4. 可增强NK、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性,
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一)分型(根据其来源、结构及生物学性质)
1. I型 IFN-α、IFN-β (1)细胞来源
重叠性: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同一靶细胞,产 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如IL-4和IL-6 均刺激B细胞增殖)
协同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并
且一种细胞因子强化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
能,两者表现为协同作用,如IL-3和IL-11
共同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成熟。
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抑制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 能。(如IL-4--IFN-γ)
(1)局部低浓度 激活T细胞、激活巨噬细胞。 (2)大量产生 内分泌效应:诱导肝脏急性期蛋
白合成;引起发热和恶病质。
(二)IL-6
1. 细胞来源 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Th2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
2. 主要功能 (1)刺激活化B细胞增殖,分泌抗体; (2)刺激T细胞增殖及CTL活化; (3)刺激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参与炎症反 应; (4)促进血细胞发育。
2. 细胞来源:单核巨噬细胞(主要);
肥大细胞。
T细胞、NK细胞和
3. 主要功能
(1) 低浓度 --- 自分泌、旁分泌效应 1) 诱导炎症反应: ①旁分泌:使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促白细胞聚集 于炎症局部; ②自分泌: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等合成、分泌细胞因
子(如IL-1、IL-6、IL-8、TNF-α等),导 致炎性细胞浸润和增强吞噬细胞的杀伤。
[课件]第6章细胞因子PPT
![[课件]第6章细胞因子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a2d6e0d5bbfd0a79567382.png)
抗病毒活性强
IFN-:白细胞(LC/MΦ )产生
IFN
IFN-:成纤维细胞产生
I 型IFN
IFN-:活化的TL、NK产生 II型IFN
免疫调节作用强,免疫干扰素
I 型IFN作用:可诱导体内多种细胞产生抗 病毒蛋白,干扰病毒复制,控制病毒感 染和扩散;可提高靶细胞表面MHC-I类 分子表达水平,有助于CTL细胞对病毒 感染细胞的杀伤;激活NK细胞,增强机 体抗病毒、抗肿瘤作用。
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因最初发现该类细胞因子是由白细胞产生、并又 在白细胞之间发挥其生物学作用而命名为白细胞 介素。
IL-1——IL-35
IL-2——T细胞生长因子 IL-5——促进Ig产生,促进体液免疫 IL-12——促进细胞免疫
2. 干扰素 (interferon,IFN)
• EPO:主要由内皮细胞和肾脏细胞产生, 可诱导红系祖细胞分化为红细胞。 • TPO:主要由内皮细胞和肾脏细胞产生, 可诱导巨核系祖细胞分化为血小板。
5. 趋化性细胞因子 (chemokine)
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
主要功能: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 细胞等进入感染发生的部位。 根据半胱氨酸 (cysteine,C) 位置的位置、排列方式和 数量,趋化性细胞因子被分为4个亚家族:
4. 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SCF:主要由骨髓基质细胞产生,可刺激各 种类型造血干细胞分化为不用谱系血细 胞 IL-3:主要由T细胞产生,可刺激髓样干细 胞分化为红细胞、单核细胞和各种粒细 胞。
• GM-CSF:由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 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诱导分化为 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 胞和树突状细胞。 • G-CSF:主要由单核细胞和成纤维产生 • M-CSF:主要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和 成纤维细胞产生
IFN-:白细胞(LC/MΦ )产生
IFN
IFN-:成纤维细胞产生
I 型IFN
IFN-:活化的TL、NK产生 II型IFN
免疫调节作用强,免疫干扰素
I 型IFN作用:可诱导体内多种细胞产生抗 病毒蛋白,干扰病毒复制,控制病毒感 染和扩散;可提高靶细胞表面MHC-I类 分子表达水平,有助于CTL细胞对病毒 感染细胞的杀伤;激活NK细胞,增强机 体抗病毒、抗肿瘤作用。
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因最初发现该类细胞因子是由白细胞产生、并又 在白细胞之间发挥其生物学作用而命名为白细胞 介素。
IL-1——IL-35
IL-2——T细胞生长因子 IL-5——促进Ig产生,促进体液免疫 IL-12——促进细胞免疫
2. 干扰素 (interferon,IFN)
• EPO:主要由内皮细胞和肾脏细胞产生, 可诱导红系祖细胞分化为红细胞。 • TPO:主要由内皮细胞和肾脏细胞产生, 可诱导巨核系祖细胞分化为血小板。
5. 趋化性细胞因子 (chemokine)
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
主要功能: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 细胞等进入感染发生的部位。 根据半胱氨酸 (cysteine,C) 位置的位置、排列方式和 数量,趋化性细胞因子被分为4个亚家族:
4. 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SCF:主要由骨髓基质细胞产生,可刺激各 种类型造血干细胞分化为不用谱系血细 胞 IL-3:主要由T细胞产生,可刺激髓样干细 胞分化为红细胞、单核细胞和各种粒细 胞。
• GM-CSF:由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 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诱导分化为 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 胞和树突状细胞。 • G-CSF:主要由单核细胞和成纤维产生 • M-CSF:主要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和 成纤维细胞产生
6第六章--细胞因子PPT课件
![6第六章--细胞因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43f82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8.png)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①受抗原、丝裂原等刺激后由细胞分泌产生,多为小分子。 ②对靶细胞作用通常无抗原特异性。在较低浓度下即有生物学
活性。 ③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发挥作用。 ④以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的形式发挥作用。 ⑤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一种细胞也可产生多种细
胞因子;一种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细胞(多效性), 多种细胞因子也可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重叠性);一种细 胞因子可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功能(拮抗性),一种细胞因 子可增强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协同性);细胞因子在体 内相互调节,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
(四)诱导细胞凋亡
IL-2可诱导抗原活化的T细胞发生凋亡; TNF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五)促进创伤的修复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受体
一、细胞因子受体(CKR)分类: 膜结合型细胞因子受体(mCKR) 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sCKR)
(一)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
如IL-1R、IL-6R、M-CSFR、SCFR
1.淋巴因子(lymphokine)淋巴细胞分泌 2.单核因子(monokine)单核巨噬细胞分泌 3.其他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干扰素治疗急性乙型肝炎
患者Gerald M.Edelman,男,35岁.主诉:因近日胃口 欠佳、乏力、反复出现头晕、肝区不适而入院。
患者入院前,自感全身乏力、萎靡、食欲不振,并有恶心、 呕吐、头晕、失眠、巩膜、皮肤出现黄染入院。患者自述6 年前体检发现HBsAg阳性,未作任何治疗。入院后,体格 检查:肝肿大于肋下1cm、压痛,左肋下可触及脾脏;实验 室检查:谷丙转氨酶升高,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住院后经 用拉米夫定、肝泰乐、维生素等抗病毒和护肝药物治疗两个 半月,病情仍未明显好转;根据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医生随 即在原用药的基础上,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500万U/ 次),使用干扰素四个月后,病人自感觉状态好转,使用干 扰素抗病毒治疗6个月,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转正常, HbsAg转阴性,病人痊愈出院。 问题:1、为什么使用干扰素能治愈“乙肝”?干扰素有哪些特 点?2、除干扰素外细胞因子还有哪几大类?其理化性质和 作用特点如何?
《细胞因子》ppt课件
![《细胞因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cc3e2ee53a580217fcfe84.png)
h
11
(二) 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 祖细胞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 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包括:
GM-CSF、 M-CSF、 G-CSF、 EPO、 SCF、 TPO、 Flt3L、IL-3(multi-CSF)、IL-7等。
h
16
(六) 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
具有趋化作用的 细胞因子,能吸 引免疫细胞到免 疫应答局部,参 与免疫调节和免 疫病理反应。
Lymphotactin
MCP-1、 RANTES
IL-8(CXCL8)
Fractalkine
h
17
h
18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受体
CKR为跨膜糖蛋白: 膜外区(细胞因子结合区) 跨膜区(富含疏水性氨基酸区) 胞质区(信号转导区)
2、抗病毒、抗细胞增殖 抗肿瘤、免疫调节。
h
14
(四)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包括TNF,TNF 。 1、TNF-α: 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2、TNF-β,激活的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lymphotoxin, LT)与TNF-α的氨基酸序列为28%同源性,二者结合同一受 体。
干扰素(interferon,IFN)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趋化因子(chemokine)
h
10
(一)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
介导白细胞间及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 的细胞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4.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M-CSF、G-CSF、GM-CSF、EPO、
SCF
5. Growth factor(GF)
EGF、NGF、TGF-β
.
12
三、生物学活性 1. 调节固有免疫应答 不同细胞因子分别调节不同细胞: DC, MO-M,
中性粒, NK, NKT,T
接的关系,但是有证据表明IL-17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
❖ 动物肿瘤模型研究已证明IL-17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的发生,并且促进子宫
颈癌在无胸腺的裸鼠中形成
❖ 将造血系统肿瘤细胞、肥大细胞瘤P815和浆细胞瘤J558L接种给小鼠后
,发现IL-17可以抑制这些肿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IL-17诱导巨噬细
CK—CK-R
pmol/ml
(一过性/即时性)
.
3
(2)分泌性
旁分泌
TH2
IL-4
B
自分泌 内分泌
T
IL-2
TNF
TC
组织细胞
.
4
(3)多向性(pleiotropism)
IL-2
T
B
NK
.
5
(4)多元性(重叠性)(redundancy)
IL-2
IL-4
B
IL-5
.
6
(5)协同性(synergism)
化因子的表达
❖ 将来自EAE小鼠富含产生IL-17的CD4+T细胞转输给正常小鼠后,可诱导出
严重的EAE,但输入Th1细胞却不能诱导出EAE,上述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一
种新的细胞亚群Th1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
26
IL-17与肿瘤
❖ 未见文献报道Th17细胞产生的IL-17或IL-17的受体与肿瘤的发生存在直
❖ 其他细胞因子如IL-1 和TNF-能够促进IL-6和TGF-诱导Th17 细胞 的分化,但不能取代IL-6和TGF-
.
28
IL-23调节IL-17的表达
❖ IL-12: 巨噬细胞、DC分泌,为异二聚体,由p40、p35组成, IL-12受体是异二 聚体,由IL-12R1和IL-12R2组成
❖ IL-23: 活化的巨噬细胞, DC分泌IL-12 p40, IL-23p19, IL-23受体由IL12R1和IL-23R组成
胞分泌IL-12,而IL-12促进Th1细胞的分化和诱导CTLs活化,这些T细胞
参与了肿瘤的免疫过程
❖ Th17与其它细胞因子类似,具有多效性,依据肿瘤的种类和模型的不同
,对肿瘤的生长可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
27
Th17的分化与分化的调节
❖ IL-17 分化途径不同于Th1和Th2细胞,不依赖于与Th1和Th2分化相关 的关键信号转导因子和STAT-1, T-bet, STAT-4,STAT-6
❖ CD4+CD25+Treg细胞能够抑制T细胞产生IFN-和IL-2,却明显增加IL17的产生,当加入抗TGF-中和抗体后,则抑制IL-17的产生,提示 TGF-在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17细胞中起着重要辅助作用
❖ 除了TGF-外,由活化DC 分泌的细胞因子与TGF-共同诱导Th17细胞 的分化. IL-6和TGF-可以取代活化DC培养液,诱导Th17细胞的分化
.
18
Th1型细胞因子: Snapshot Th2型细胞因子 Th3型细胞因子 Th17型细胞因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9
.
20
.
21
.
22
.
23
IL-17与炎症
❖ IL-17与受体结合后,通过活化MAP激酶和NF-kB发挥其生物 学活性。
❖ IL-17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促进炎性反应,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哮喘、多发性硬化症、银屑病、肿瘤和移植排斥反应密切 相关
❖ IL-17刺激后,小鼠胚胎纤维原细胞的CXCL1,CXCL2, CCL7,CCL20和MMP3,MMP13基因都持续上调
.
25
In vivo
❖ IL-17受体缺陷鼠显示有宿主抵抗缺陷,当肺部感染时,肺里G-CSF和CXCL2
总量低,使招募到肺的中性粒细胞降低
❖ IL-17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 EAE, CIA, MS, RA的外周血, 特别是病灶局部
IL-4
+
B
IL-5
.
7
(6)拮抗性(antigenism)
IL-4
TH2
IFN-r -
.
8
(7)网络性
.
9
二、分类 1. Interleukins
IL-1、IL-35
2. Interferons
IFN-γ、-β、-α
.
10
3.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
TNF-β--LT-α (LT) LT-β
.
13
IL-1, TNF-:iDC成熟,IFN-上调DC的MHC分子表达 IL-2, IFN-, M-CSF, GM-CSF:活化MO-M, IFN-上调MOM的MHC分子表达 IL-1, TNF-,IL-8:促进中性粒渗出到炎症部位 IL-2, IL-12, IL-15, IL-18: 促进NK杀伤 IL-2, IL-12:活化NKT IL-1, IL-7, IL-12, IL-15: 活化T
细胞因子
一、概述
1. Cytokine(CK)
TCR
T
CD4
本质:多肽、蛋白质
功能:调节、效应 .
1
淋巴因子(lymphokine,LK)IL-2 单核因子(monokine,MK) IL-1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
2
2. 共同特性
(1)高效性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可高达十几倍
❖ 在CIA模型中, IL-17缺陷小鼠和WT小鼠摄入IL-17受体拮抗剂可以抵抗疾病
❖ ICOS缺陷鼠对CIA有抵抗,而且选择性地使IL-17低表达
❖ IL-17特异性抗体处理小鼠对EAE模型的诱导有抵抗,其机制不是导致自身反
应性T细胞激活的缺陷或细胞因子表达的缺陷,而是在脑组织中抑制相关趋
.
14
2.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
IL-4,5,6,13: B 活化 IL-2,7,18: T 活化
.
15
3. 刺激造血 EPO M-CSF GM-CSF
.
16
4. 促进凋亡,直接杀伤靶细胞 TNF Fas-FasL
.
17
5. 促进创伤的修复
T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24
In vitro
❖ IL-17可以诱导刺激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或成纤维细 胞IL-6, IL-8,G-CSF, PGE2和一些趋化因子的产生
❖ IL-17 和TNF-协同上调小鼠破骨细胞的IL-6和 CXC-趋化配体(CXCL1,CXCL2,CXCL5)和CC-趋化 配体(CCL2和CC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