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中考数学基础热点专题13

合集下载

2010中考数学基础知识复习回顾

2010中考数学基础知识复习回顾

2010中考数学基础知识复习回顾一、数与式1、实数的分类正整数整数 零有理数 负整数 正分数 实数 分数负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 负无理数 注意:(1)实数还可按正数,零,负数分类.(2)整数可分为奇数,偶数,零是偶数,偶数一般用2n (n 为整数)表示;奇数一般用2n -1或2n +1(n 为整数)表示.(3)正数和零常称为非负数.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一一对应,如何在数轴上找到无理数所对应的点。

3、⎪⎩⎪⎨⎧<-=>=.,,)0()0(0)0(a a a a a a注意: (1)0≥a .(2)零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如:若,a a =则0≥a ;若0≤-=a a a ,则. (3)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4、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1)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2)把一个数记成n a 10⨯±的形式,其中:n a ,101<≤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注意:如果这个数的整数数位不比要求保留的有效数字多,则可以直接用四舍五入表示出来;如果整数数位比有效数字多,一定要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四舍五入表示.例如15876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是1.6×104,而不能写成16000.5、⎩⎨⎧<-≥==.,)0()0(2a a a a a a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 :⎩⎨⎧≥≥.,00a a6、n 次方根、n 次算术根:如果一个数的n 次方(n 是大于1的整数)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n 次方根,即如果a x n=,那么x 就叫做a 的n 次方根.根指数是偶数的方根叫做偶次方根.根指数是奇数的方根叫做奇次方根.注意:(1)正数的偶次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偶次方根为零;负数没有偶次方根.(2)正数的奇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奇次方根是一个负数;零的奇次方根是零.(3)n 为奇数,则nna a -=-.正数a 的正的n 次方根叫做a 的n 次算术根.零的n 次方根也叫做零的n 次算术根.n a 有“双重非负性” :0≥a ;0≥na .7、实数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8、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的结果,叫代数式的值.注意:(1)求代数式的值,一般是先将代数式化简,然后再将字母的取值代入.(2)求代数式的值,有时求不出其字母的值,需要利用技巧,利用“整体”代入.9、乘法公式:①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②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2222)(b ab a b a +-=-; ③立方和公式:3322))((b a b ab a b a +=+-+;④立方差公式:3322))((b a b ab a b a -=++-;⑤ac bc ab c b a c b a 222)(2222+++++=++.10、10=a (0≠a );p a aa p p ,0(1≠=-为正整数).11、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1)提公因式法: (2)运用公式法: (3)分组分解法: (4)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取公因式;(2)在各项提出公因式以后或各项没有公因式的情况下,观察多项式的次数:二项式可以尝试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三项式可以尝试运用公式法、十字相乘法或求根法分解因式;四项式及四项式以上的可以尝试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3)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12、当分子等于零而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的值才是零.13、二次根式的性质(1))0()(2≥=a a a .(2)⎩⎨⎧<-≥==.,)0()0(2a a a a a a(3))0,0(≥≥⋅=b a b a ab . (4))0,0(>≥=b a bab a . 二、方程(组)不等式(组)1、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如方程23=-x 与方程102=x 就是同解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0(02≠=++a c bx ax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是一个关于未知数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 配方法: 公式法 因式分解法: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 ∆ 的关系:(1)判别式定理:∆>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方程没有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判别式定理的逆定理: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 方程没有实数根⇒∆<0; 方程有两个实数根⇒∆≥0.5、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解分式方程的思想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它的一般解法是:(1)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 (2)解所得的整式方程;(3)验根:将所得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若等于0就是增根,应该舍去;若不等于0就是 原方程的根.6、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法:7、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三元一次方程就是含有三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由三个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利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把方程组中一个方程与另两个方程分别组成两组,消去两组中的同一个未知数,得到关于另外两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②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③将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④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最后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方程组的解.8、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表示有以下四种情况,如下图所示:(1)a x >如图中A 所示:(2)a x <如图中B 所示:(3)a x ≥如图中C 所示:(4)a x ≤如图中D 所示:9、求不等式组公共解的一般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一大一小中间找.三、函数及其图像1、关于x 轴、y 轴或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1)点P 与点'P 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点P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点P 与点'''P 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2、点(),P x y 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如图):(1)点P (x ,y )到x 轴的距离等于|y |;(2)点P (x ,y )到y 轴的距离等于|x |;(3)点P (x ,y )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2y x +3、一般的,如果b kx y +=(b k ,是常数,0≠k ),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特别的,当一次函数b kx y +=中的b 为0时,kx y =(k 为常数,0≠k ).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4、一般的,一次函数b kx y +=有下列性质: (1)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5、设直线1l 和2l 的解析式为11b x k y +=和22b x k y +=,则它们的位置关系可由其系数确定:;;.6、一般的,如果)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1)一般式:c bx ax y ++=2(0≠a ).(2)顶点式:k h x a y +-=2)((0≠a ),其中ab ac k a b h 44,22-=-=.(3)两根式:)0)()((21≠--=a x x x x a y ,其中21,x x 是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如果没有交点,则不能这么表示.7、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相交与2121l l k k ⇔≠平行与212121l l b b k k ⇔⎩⎨⎧≠=重合与212121l l b b k k ⇔⎩⎨⎧==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即当ab x 2-=时,ab ac y 442-=最值.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1x x x ≤≤,那么,首先要看ab2-是否在自变量取值范围21x x x ≤≤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当abx 2-=时,ab ac y 442-=最值;若不在此范围内,则需考虑函数在21x x x ≤≤范围内的增减性.如果在此范围内,y 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2x x =时,c bx ax y ++=222最大,当1x x=时,c bx ax y ++=121最小;如果在此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当1x x =时,c bx ax y ++=121最大;当2x x =时,c bx ax y ++=222最小.8、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过反比例函数)0(≠=k xky 图象上任一点P 作x 轴、y 轴的垂线PM 、PN ,则所得的矩形PMON的面积xy x y PN PM S=⋅=⋅=.x k y = ,k xy =∴.k S =∴.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x 轴、y 轴的垂线,所得的矩形面积为k.四、统计与概率1、平均数的概念:①平均数:一般的,如果有n 个数1x ,2x ,…n x ,那么,nx1=(1x +2x +…+n x )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x读作“x 拔” .②加权平均数:如果n 个数中,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k f 次(这里n f f f n =+++ 21),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 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nf x f x f x x k k +++= 2211,这样求得的平均数x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1f ,2f ,…k f 叫做权.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①定义法:当所给数据1x ,2x ,…n x 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nx 1=(1x +2x +…n x ). ②加权平均数法:)(12211k k f x f x f x nx +++=,其中1f +2f +…+k f =n .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 ③新数据法: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a x x +='.其中,常数a 通常取接近于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较“整”的数,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 )'''(1'21n x x x nx +++=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1x ,2x ,…n x 叫做原数据,1'x ,2'x ,…n x '叫做新数据).3、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在统计中,通常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注意:(1)弄清考察对象是明确总体、个体、样本的关键,这里考察对象指的是数据.(2)总体或样本中的每个数据都是一个个体,不同的个体在数值上是可以相同的,样本中有多少个个体,样本容量就是多少.4、方差的计算:(1)基本公式:()()()[]2222121x x x x x x ns n -++-+-=.(2)简化计算公式(I):])[(12222212x n x x x ns n -+++=. 也可写成2222212)(1x x x x n s n -+++=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原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平均数的平方.(3)简化计算公式(II):]')'''[(12222212x n x x x ns n -+++= .当一组数据中的数据较大时,可以依照简化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每个数据同时减去一个与它们的平均数接近的常数a ,得到一组新数据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那么,])'''[(12222212x n x x x ns n'-+++= ,也可写成 2222212)(1x x x x ns n '-'++'+'=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新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新数据平均数的平方.(4)新数据法:原数据1x ,2x ,…,n x 的方差与新数据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的方差相等,也就是说,根据方差的基本公式,求得1'x ,2'x ,…n x '的方差就等于原数据的方差.五、三角形1、三角形的主要线段:(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相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内心);二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2)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这里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并且相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重心);二是三角形的中线是一条线段.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这里我们要注意三角形的高是线段,而垂线是直线.三条高线相交于一点(垂心)。

2010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150套)专题一 实数的有关概念

2010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150套)专题一 实数的有关概念

一、选择题 1.(2010某某某某)32的倒数是 A .32 B .23C .32- D .23-【答案】B2.(2010某某某某)据报道,2010年某某市政府有关部门将在市区完成130万平方米老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作.130万(即1 300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1.3×104 B .1.3×105 C .1.3×106 D .1.3×107 【答案】C3.(2010某某某某二中)记n S =n a a a +++ 21,令12nnS S S T n+++=,称n T 为1a ,2a ,……,n a 这列数的“理想数”。

已知1a ,2a ,……,500a 的“理想数”为2004,那么8,1a ,2a ,……,500a 的“理想数”为A .2004B .2006C .2008D .2010 【答案】C4.(2010某某某某二中)某汽车维修公司的维修点环形分布如图。

公司在年初分配给A 、B 、C 、D 四个维修点某种配件各50件。

在使用前发现需将A 、B 、C 、D 四个维修点的这批配件分别调整为40、45、54、61件,但调整只能在相邻维修点之间进行。

那么要完成上述调整,最少的调动件次(n 件配件从一个维修点调整到相邻维修点的调动件次为n )为 A .15B .16C .17D .18【答案】B5.(2010某某省中中考)在2,1,0,1-这四个数中,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是…………………………( ) A )1- B )0 C )1 D )2 【答案】B6.(2010某某省中中考) 2010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289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89万正确的是 …………………………( )×107×106 ×105×104. 【答案】B7.(2010某某省中中考)下面两个多位数1248624……、6248624……,都是按照如下方法得到的:将第一位数字乘以2,若积为一位数,将其写在第2位上,若积为两位数,则将其个位数字写在第2位。

2010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150套)专题40--圆的有关性质

2010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150套)专题40--圆的有关性质

2010年全国中考试题分类---圆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 (2010南昌)如图.⊙O 中,AB 、AC 是弦,O 在∠ABO 的内部,α=∠ABO ,β=∠ACO ,θ=∠BOC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βαθ+=B. βαθ22+= C .︒=++180θβα D. ︒=++360θβα 2.(2010甘肃兰州) 已知两圆的半径R 、r 分别为方程0652=+-x x 的两根,两圆的圆心距为1,两圆的位置关系是A .外离B .内切C .相交D .外切 3.(2010 山东德州)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则它的边与半径为1的圆的公共点个数所有可能的情况是(A)0,1,2,3 (B)0,1,2,4 (C)0,1,2,3,4 (D)0,1,2,4,5 4. (2010 福建三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在第一象限,⊙P 与x 轴相切于点Q ,与y 轴交于M (0,2), N (0,8)两点, 则点P 的坐标是 A .(5,3) B .(3,5) C .(5,4) D .(4,5) 5. (2010湖北襄樊)已知⊙O 的半径为13cm ,弦AB//CD ,AB =24cm ,CD =10cm ,则AB 、CD 之间的距离为( )A .17cmB .7 cmC .12 cmD .17 cm 或7 cm 6. (2010 四川绵阳)如图,等腰梯形ABCD 内接于半圆D ,且AB = 1,BC = 2,则OA =( ).A .231+ B .2 C .323+ D .251+7.(2010湖南衡阳)如图,已知⊙O 的两条弦AC ,BD相交于点E ,∠A=70o,∠c=50o, 那么sin ∠AEB 的值为( ) A. 21 B. 33 C.22 D. 238.(2010 山东淄博)如图,D 是半径为R 的 ⊙O 上一点,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直径AB 的延长线于点C ,下列四个条件:①AD =CD ; ②∠A =30°;③∠ADC =120°;④DC =3R .其中,使得BC =R 的有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2010 湖北咸宁)如图,两圆相交于A ,B 两点,小圆经过 大圆的圆心O ,点C ,D 分别在两圆上,若100ADB ∠=︒,则ACB ∠的度数为 A .35︒ B .40︒ C .50︒ D .80︒10.(2010湖北鄂州)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的一点,连结AC ,过点C 作直线CD ⊥AB 交AB 于点D,E是O B上的一点,直线CE 与⊙O 交于点F ,连结AF 交直线CD 于点G ,AC =22, 则AG ·AF 是A.10 B.12 C.16 D.8MO BOBA D C ADC N N MCB AODGFD O AB C EODCBA(第8题)二、填空题11.(2010山东威海)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若∠AOD =30°,则∠BCD 的度数是 . 12.(2010湖南怀化)如图6,已知直线AB 是⊙O 的切线, A 为切点,OB 交⊙O 于点C ,点D 在⊙O 上,且∠OBA=40°, 则∠ADC= . 13.(2010山东聊城)如图,小圆的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大圆的圆心坐标为(a ,0),半径为5,如果两圆内含,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4.(2010内蒙呼和浩特)如图,AB 是⊙O 1的直径, AO 1是⊙O 2的直径,弦MN ∥AB ,且MN 与⊙O 2相切于C 点,若⊙O 1的半径为2,则O 1B 、BN ⌒ 、 NC 与CO 1⌒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15.(2010湖北鄂州)已知⊙O 的半径为10,弦AB 的长为103, 点C 在⊙O 上,且C 点到弦AB 所在的直线的距离为5,则以O 、A 、B 、C 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是 . 16.(2010 湖北孝感)P 为⊙O 外一点,PA 、PB 分别切⊙O 于点A 、 B ,∠APB=50°,点C 为⊙O 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 则∠ACB 的度数为 . 17.(2010浙江杭州)如图, 已知△ABC ,6==BC AC ,︒=∠90C .O 是AB 的中点,⊙O 与AC ,BC 分别相切于点D 与点E .点F 是⊙O 与AB 的一个交点,连DF 并延长交 CB 的延长线于点G . 则CG = .18.(2010 四川巴中)如图7所示,⊙O 的两弦AB 、CD 交于点P ,连接AC 、BD ,得S △ACP :S △DBP=16:9,则AC :BD 19.(2010四川达州)如图,一个宽为2 cm 的刻度尺在 圆形光盘上移动,当刻度尺的一边与光盘相切时,另一边 与光盘边缘两个交点处的读数恰好是“2”和“10”(单位:cm ), 那么该光盘的直径是 cm. 20.(2010江西)如图,以点P 为圆心的圆弧与X 轴 交于A ,B ;两点,点P 的坐标为(4,2)点A 的 坐标为(2,0)则点B 的坐标为 . 21.(2010北京)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CD ⊥ AB , 垂足为点E ,连结OC ,若OC =5,CD =8,则AE = . 22.(2010江苏徐州)如图,在以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 大圆的弦AB 与小圆相切于点C ,若大圆的半径为5 cm , 小圆的半径为3 cm ,则弦AB 的长为_______cm .23.(2010云南昆明)半径为r 的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 .(结果可保留根号) 24.(2010 山东东营)将一直径为17cm第13题yx53(a ,0)O O 1O 2的圆形纸片(图①)剪成如图②所示形状的纸片,再将纸片沿虚线折叠得到正方体(图③)形状的纸盒,则这样的纸盒体积最大为cm3.25.(2010 山东淄博)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O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D两点.E为⊙O上在第一象限的某一点,直线BF交⊙O于点F,且∠ABF=∠AEC,则直线BF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三、解答题26.(2010广东中山)如图,PA与⊙O相切于A点,弦AB⊥OP,垂足为C,OP与⊙O相交于D点,已知OA=2,OP=4.(1)求∠POA的度数;(2)计算弦AB的长.27.(2010蚌埠)已知⊙O过点D(3,4),点H与点D关于x轴对称,过H作⊙O的切线交x轴于点A.⑴求HAO∠sin的值;⑵如图,设⊙O与x轴正半轴交点为P,点E、F是线段OP上的动点(与点P不重合),连接并延长DE、DF交⊙O于点B、C,直线BC交x轴于点G,若DEF∆是以EF为底的等腰三角形,试探索CGO∠sin的大小怎样变化,请说明理由.(第24题图)①②③EBOAyxCDxyHADO OCPFyGDE xB28.(2010 嵊州市)(1)请在图①的正方形ABCD 内,画出使∠APB =90°的一个点P ,并说明理由. (2)请在图②的正方形ABCD 内(含边),画出使∠APB =60°的所有的点P ,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现在一块矩形钢板ABCD ,AB =4,BC =3,工人师傅想用它裁出两块全等的、面积最大的△APB 和△CP 'D 钢板,且∠APB =∠CP 'D =60°,请你在图③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点P 和P '.图① 图② 图③29.(2010甘肃兰州)(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 点C 在⊙O 上,过点C 的直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P ,AC=PC , ∠COB=2∠PCB.(1)求证:PC 是⊙O 的切线;(2)求证:BC=21AB ; (3)点M 是弧AB 的中点,CM 交AB 于点N ,若AB=4,求MN ·MC 的值. 30.(2010山东日照)如图,在△ABC 中,AB =AC ,以AB 为直径的 ⊙O 交AC 与E ,交BC 与D .求证:(1)D 是BC 的中点; (2)△BE C ∽△ADC ; (3)BC 2=2AB ·CE .31.(2010浙江嘉兴)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1,PQ 是⊙O 的直径, n 个相同的正三角形沿PQ 排成一列,所有正三角形都关于PQ 对称, 其中第一个111C B A △的顶点1A 与点P 重合,第二个222C B A △的顶点2A 是11C B 与PQ 的交点,…,最后一个n n n C B A △的顶点n B 、n C 在圆上. (1)如图1,当1=n 时,求正三角形的边长1a ; (2)如图2,当2=n 时,求正三角形的边长2a ; (3)如题图,求正三角形的边长n a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1A P 1B 1C (第31题 图1)11B 1C 2A )(1A P 1B 1C nA 2B 2C 2A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10. BBCDD ADDBD 二、填空题11. 105°; 12.25; 13. 3<a <7;14.23112++π(或121236++π); 15. 503; 16. ︒︒11565或 17. 332+;18. 4:3 ;19.10;20. )0,6(;21.2; 22.8 ;23. 3 r ;24. 1717;25. 1-=x y ,1+-=x y 三、解答题26.解:(1)∵PA 与⊙O 相切于A 点,∴∠PAO=090 在Rt ΔPAO 中,OA=2,OP=4 ∴∠POA=060(2)∵AB ⊥OP ∴AC=BC ,∠OCA=090在Rt ΔAOC 中,OA=2,∠AOC=060 ∴AC=3 ∴AB=2327. ⑴ (2)解:当E 、F 两点在OP 上运动时(与点P 不重合),CGO ∠sin 的值不变过点D 作EF DM ⊥于M ,并延长DM 交O Θ于N , 连接ON ,交BC 于T .因为DEF ∆为等腰三角形, EF DM ⊥,所以DN 平分BDC ∠ 所以弧BN=弧CN ,所以BC OT ⊥, 所以MNO CGO ∠=∠所以CGO ∠sin =53sin ==∠ON OM MNO 即当E 、F 两点在OP 上运动时(与点P 不重合),CGO ∠sin 的值不变.28. (1)如图①,点P 为所求(2)如图②,圆上实线部分弧EF 为所求②③ (3)如图③,点p 、'p 为所求29. 解:(1)∵OA=OC,∴∠A=∠ACO∵∠COB=2∠A ,∠COB=2∠PCB ∴∠A=∠ACO=∠PCB ……………1分∵AB 是⊙O 的直径∴∠ACO+∠OCB=90° …………………………………………………2分∴∠PCB+∠OCB=90°,即OC ⊥CP …………………………………………3分∵OC 是⊙O 的半径 ∴PC 是⊙O 的切线 ……………4分(2)∵PC=AC ∴∠A=∠P∴∠A=∠ACO=∠PCB=∠P ∵∠COB=∠A+∠ACO,∠CBO=∠P+∠PCB∴∠CBO=∠COB ……………5分 ∴BC=OC ∴BC=21AB ………………6分 (3)连接MA,MB ∵点M 是弧AB 的中点∴弧AM=弧BM ∴∠ACM=∠BCM ………7分 ∵∠ACM=∠ABM ∴∠BCM=∠ABM∵∠BMC=∠BMNBO CP FyGDE xMNT53sin ==∠AO HO HAO∴△MBN ∽△MCB ∴BM MNMC BM =∴BM 2=MC ·MN ……………………8分∵AB 是⊙O 的直径,弧AM=弧BM ∴∠AMB=90°,AM=BM∵AB=4 ∴BM=22 ………………………………………………………9分∴MC ·MN=BM 2=8 ……………………………………………………10分30. (1)证明:∵AB 是⊙O 的直径,∴∠ADB =90° ,即AD 是底边BC 上的高. 1分又∵AB =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D 是BC 的中点;………… ……………………………………………3分 (2) 证明:∵∠CBE 与∠CAD 是同弧所对的圆周角,∴ ∠CBE =∠CAD .…………………………………………………5分 又∵ ∠BCE =∠ACD ,∴△BEC ∽△ADC ;…………………………………………………6分 (3)证明:由△BEC ∽△ADC ,知BCCEAC CD =, 即CD ·BC =AC ·CE . …………………………………………………8分 ∵D 是BC 的中点,∴CD=21BC . 又 ∵AB =AC ,∴CD ·BC =AC ·CE =21BC ·BC=AB ·CE 即BC 2=2AB ·CE .……………………………………………………10分 31. (1)设PQ 与11C B 交于点D ,连结1OB ,则123111-=-=a OA D A OD ,在D OB 1Rt △中,22121OD D B OB +=,即21212)123()21(1-+=a a , 解得31=a . …4分(2)设PQ 与22C B 交于点E ,连结2OB ,则1322121-=-=a OA A A OE ,在E OB 2Rt △中22222OE E B OB +=,即22222)13()21(1-+=a a ,解得13382=a . …4分 (3)设PQ 与n n C B 交于点F ,连结n OB ,则123-=n na OF , 在F OB n △Rt 中222OF F B OB n n +=,即222)123()21(1-+=n n na a ,解得13342+=n n a n . …4分Q(第31题 图2)Q nn(第31题)1(第31题 图1)。

201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51-60题)答案巩固基础

201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51-60题)答案巩固基础

201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51-60题)答案【051】解:(1)3k =-,(-1,0),B (3,0). ······················· 3分 (2)如图14(1),抛物线的顶点为M (1,-4),连结OM .则 △AOC 的面积=23,△MOC 的面积=23,△MOB 的面积=6,∴ 四边形 ABMC 的面积=△AOC 的面积+△MOC 的面积+△MOB 的面积=9. ·································· 6分说明:也可过点M 作抛物线的对称轴,将四边形ABMC 的面积转化为求1个梯形与2个直角三角形面积的和. (3)如图14(2),设D (m ,322--m m ),连结OD . 则 0<m <3,322--m m <0. 且 △AOC 的面积=23,△DOC 的面积=m 23, △DOB 的面积=-23(322--m m ), ∴ 四边形 ABDC 的面积=△AOC 的面积+△DOC 的面积+△DOB 的面积=629232++-m m =875)23(232+--m . ∴ 存在点D 315()24-,,使四边形ABDC 的面积最大为875.(4)有两种情况:如图14(3),过点B 作BQ 1⊥BC ,交抛物线于点Q 1、交y 轴于点E ,连接Q 1C . ∵ ∠CBO =45°,∴∠EBO =45°,BO =OE =3. ∴ 点E 的坐标为(0,3). ∴ 直线BE 的解析式为3y x =-+. ···························· 12分由2323y x y x x =-+⎧⎨=--⎩, 解得1125x y ,;2230.x y ,∴ 点Q 1的坐标为(-2,5). ········· 13分如图14(4),过点C 作CF ⊥CB ,交抛物线于点Q 2、交x 轴于点F ,连接BQ 2.∵ ∠CBO =45°,∴∠CFB =45°,OF =OC =3. ∴ 点F 的坐标为(-3,0).∴ 直线CF 的解析式为3y x =--.····························· 14分 由2323y x y x x =--⎧⎨=--⎩, 解得1103x y ,;2214x y ,.∴点Q 2的坐标为(1,-4).综上,在抛物线上存在点Q 1(-2,5)、Q 2(1,-4), 使△BCQ 1、△BCQ 2是以B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052】解:(1)根据题意,得04202.a b c a b c c ++=⎧⎪++=⎨⎪=-⎩,,图14(2)图14(3) 图14(4)yxOBA DE 1 (E 2)解得132a b c =-==-,,.232y x x ∴=-+-.(2分) (2)当EDB AOC △∽△时,得AO CO ED BD =或AO COBD ED=, ∵122AO CO BD m ===-,,,当AO CO ED BD =时,得122ED m =-, ∴22m ED -=,∵点E 在第四象限,∴122m E m -⎛⎫⎪⎝⎭,. ··········································· (4分) 当AO CO BD ED =时,得122m ED=-,∴24ED m =-, ∵点E 在第四象限,∴2(42)E m m -,. ········································································· (6分)(3)假设抛物线上存在一点F ,使得四边形ABEF 为平行四边形,则 1EF AB ==,点F 的横坐标为1m -, 当点1E 的坐标为22m m -⎛⎫ ⎪⎝⎭,时,点1F 的坐标为212m m -⎛⎫- ⎪⎝⎭,,∵点1F 在抛物线的图象上,∴22(1)3(1)22mm m -=--+--,∴2211140m m -+=, ∴(27)(2)0m m --=,∴722m m ==,(舍去),∴15324F ⎛⎫- ⎪⎝⎭,, ∴33144ABEFS=⨯=. ····································································································· (9分) 当点2E 的坐标为(42)m m -,时,点2F 的坐标为(142)m m --,, ∵点2F 在抛物线的图象上,∴242(1)3(1)2m m m -=--+--,∴27100m m -+=,∴(2)(5)0m m --=,∴2m =(舍去),5m =,∴2(46)F -,,∴166ABEFS =⨯=.【053】解:(1)设(1)(3)y a x x =+-,把(03)C ,代入,得1a =-, ······························ 2分∴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顶点D 的坐标为(14),. ··································· 5分 (2)设直线BD 解析式为:y kx b =+(0k ≠),把B D 、两点坐标代入,得304.k b k b +=⎧⎨+=⎩,解得26k b =-=,.∴直线AD 解析式为26y x =-+. ························· 7分2111(26)3222s PE OE xy x x x x ===-+=-+,∴23(13)s x x x =-+<< ·················· 9分 22993934424s x x x ⎛⎫⎛⎫=--++=--+ ⎪ ⎪⎝⎭⎝⎭. ····································································· 10分∴当32x =时,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94. ······································································ 11分 (3)当s 取得最大值,32x =,3y =,∴332P ⎛⎫⎪⎝⎭,.∴四边形PEOF 是矩形. 作点P 关于直线EF 的对称点P ',连接P E P F ''、. 法一:过P '作P H y '⊥轴于H ,P F '交y 轴于点M设MC m =,则332MF m P M m P E ''==-=,,.在Rt P MC '△中,由勾股定理,223(3)2m m ⎛⎫+-= ⎪⎝⎭解得158m =.∵CM P H P M PE '''=,∴910P H '=. 由EHP EP M ''△∽△,可得EH EP EP EM '=',65EH =.∴69355OH =-=. ∴P '坐标99105⎛⎫-⎪⎝⎭,. ·············································································································· 13分 法二:连接PP ',交CF 于点H ,分别过点H P '、作PC 的垂线,垂足为M N 、. 易证CMH HMP △∽△.∴12CM MH MH PM ==. 设CM k =,则24MH k PM k ==,.∴5PC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2845PN k P N k '====,∴12395210CN PN PC =-=-=,即910x =-. 69355y PF P N '=-=-=∴P '坐标99105⎛⎫- ⎪⎝⎭,. ··把P '坐标99105⎛⎫-⎪⎝⎭,代入抛物线解析式,不成立,所以P '不在抛物线上. ····················· 14分 【054】(1)由抛物线经过点A (0,1),C (2,4),得21,122 4.4c b c =⎧⎪⎨-⨯++=⎪⎩解得2,1.b c =⎧⎨=⎩ ∴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21214y x x =-++. ··································· (2分)(2)当1t =时,P 点坐标为(1,1),∴Q 点坐标为(2,0). 当4t =时,P 点坐标为(2,3),∴Q 点坐标为(5,0). ································ (5分)(3)当0t <≤2时,211(211)124S t t =-++-⨯.S 218t t =-+.当2t <≤5时,1(5)(2212)2S t t =-+-+-.S 215322t t =-+-. (8分)当3t =时,S 的最大值为2. ································【055】(1)过点B 作BD x ⊥轴,垂足为D , 9090BCD ACO ACO CAO ∠+∠=∠+∠=°,°BCD CAO ∴∠=∠;又90BDC COA CB AC ∠=∠==°;, BCD CAO ∴△≌△,12BD OC CD OA ∴====,∴点B 的坐标为(31)-,; ·················································· 4(2)抛物线22y ax ax =+-经过点(31)B -,,则得到1932a a =--, ··························· 5分 解得12a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1222y x x =+-; ···················································· 7分 (3)假设存在点P ,使得ACP △仍然是以AC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①若以点C 为直角顶点;则延长BC 至点1P ,使得1PC BC =,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1ACP △, ······························ 8分 过点1P 作1PM x ⊥轴,11190CP BC MCP BCD PMC BDC =∠=∠∠=∠=,,°; 1MPC DBC ∴△≌△121CM CD PM BD ∴====,,可求得点1P (1,-1); ·········· 11分 ②若以点A 为直角顶点;则过点A 作2AP CA ⊥,且使得2AP AC =,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2ACP △, ················ 12分 过点2P 作2P N y ⊥轴,同理可证2AP N CAO △≌△; ····················································· 13分221NP OA AN OC ∴====,,可求得点2(21)P ,; ······················································· 14分 经检验,点1(11)P -,与点2(21)P ,都在抛物线211222y x x =+-上. ································ 16分 【056】解:(1) C (3,0);(2)①抛物线c bx ax y ++=2,令x =0,则y =c , ∴A 点坐标(0,c ).∵ac b 22=,∴ 242424442c a ac a ac ac a b ac ==-=-,∴点P 的坐标为(2,2ca b -). ∵PD ⊥x 轴于D ,∴点D 的坐标为(0,2ab-). ……………………………………5分 根据题意,得a=a ′,c= c ′,∴抛物线F ′的解析式为c x b ax y ++='2.又∵抛物线F ′经过点D (0,2a b-),∴c a b b ab a +-+⨯=)2('4022.……………6分 ∴ac bb b 4'202+-=.又∵ac b 22=,∴'2302bb b -=.∴b :b ′=32. ②由①得,抛物线F ′为c bx ax y ++=232. 令y=0,则0232=++c bx ax . ∴abx a b x -=-=21,2.∵点D 的横坐标为,2a b -∴点C 的坐标为(0,ab-). 设直线OP 的解析式为kx y =.∵点P 的坐标为(2,2ca b -), ∴k a b c 22-=,∴22222b b b b ac b ac k -=-=-=-=,∴x by 2-=. ∵点B 是抛物线F 与直线OP 的交点,∴x b c bx ax 22-=++.∴abx a b x -=-=21,2.∵点P 的横坐标为a b 2-,∴点B 的横坐标为ab-.把a b x -=代入x by 2-=,得c a ac a b a b b y ===--=222)(22.∴点B 的坐标为),(c ab-.∴BC ∥OA ,AB ∥OC .(或BC ∥OA ,BC =OA ),∴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又∵∠AOC =90°,∴四边形OABC 【057】(1) )6,0(),0,8(B A(2)∵8=OA ,6=OB ,∴AB 当点P 在OB 上运动时,t OP =1t t OP OA S 4821211=⨯⨯=⨯=; 当点P 在BA 上运动时,作D P ⊥2有AB AP BO D P 22=∵t AP -+=1062∴51925125348821212+-=-⨯⨯=⨯⨯=t t D P OA S (3)当124=t 时,3=t ,)3,0(1P ,此时,过AOP ∆各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与坐标轴无第二个交点,所以点M 不存在; 当125192512=+-t 时,11=t ,)3,4(2P ,此时,)3,0(1M 、)6,0(2-M 【058】解:(1)令0y =,得210x -= 解得1x =±,令0x =,得1y =-∴ A (1,0)- B (1,0) C (0,1)- ·············(2)∵O A =O B =O C =1 ∴∠BAC =∠AC O=∠BC O=45 ∵A P ∥CB ,∴∠P AB =45,过点P 作P E ⊥x 轴于E , 则∆A P 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令O E =a ,则P E =1a + ∴P (,1)a a +∵点P 在抛物线21y x =-上 ∴211a a +=-解得12a =,21a =-(不合题意,舍去) ∴P E =3 · 4分 ∴四边形ACB P 的面积S =12AB •O C +12AB •P E =112123422⨯⨯+⨯⨯= ································ 5分 (3). 假设存在∵∠P AB =∠BAC =45 ∴P A ⊥AC∵MG ⊥x 轴于点G , ∴∠MG A =∠P AC =90在Rt △A O C 中,O A =O C =1 ∴AC ,在Rt △P AE 中,AE =P E =3 ∴A P= ······· 6分设M 点的横坐标为m ,则M 2(,1)m m - ①点M 在y 轴左侧时,则1m <- (ⅰ) 当∆A MG ∽∆P CA 时,有AG PA =MGCA∵A G=1m --MG=21m -2= 解得11m =-(舍去) 223m =(舍去)………7分 (ⅱ) 当∆M A G ∽∆P CA 时有AG CA =MGPA即 2=,解得:1m =-(舍去) 22m =-∴M (2,3)- ························································ 8分② 点M 在y 轴右侧时,则1m >(ⅰ) 当∆A MG ∽∆P CA 时有AG PA =MGCA∵A G=1m +,MG=21m -∴2= 解得11m =-(舍去) 243m = ∴M 47(,)39(ⅱ) 当∆M A G ∽∆P CA 时有AG CA =MGPA 即2=解得:11m =-(舍去) 24m = ∴M (4,15) ∴存在点M ,使以A 、M 、G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 CA 相似,M 点的坐标为(2,3)-,47(,)39,(4,15)【059】解:(1)∵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AEFG 是正方形 ∴AB =AD ,AE =AG ,∠BAD =∠EAG =90º∴∠BAE +∠EAD =∠DAG +∠EAD ∴∠BAE =∠DAG∴△ BAE ≌△DAG …………4分(2)∠FCN =45º …………5分 理由是:作FH ⊥MN 于H∵∠AEF =∠ABE =90º∴∠BAE +∠AEB =90º,∠FEH +∠AEB =90º∴∠FEH =∠BAE 又∵AE =EF ,∠EHF =∠EBA =90º∴△EFH ≌△ABE …………7分 ∴FH =BE ,EH =AB =BC ,∴CH =BE =FH∵∠FHC =90º,∴∠FCH =45º …………8分(3)当点E 由B 向C 运动时,∠FCN的大小总保持不变,…………9分理由是:作FH ⊥MN 于H由已知可得∠EAG =∠BAD =∠AEF =90º 结合(1)(2)得∠FEH =∠BAE =∠DAG又∵G 在射线CD 上,∠GDA =∠EHF =∠EBA =90º ∴△EFH ≌△GAD ,△EFH ∽△ABE ……11分 ∴EH =AD =BC =b ,∴CH =BE ,∴EH AB =FH BE =FHCH∴在Rt △FEH 中,tan ∠FCN =FH CH =EH AB =b a∴当点E 由B 向C 运动时,∠FCN =ba【060】解:(1)根据题意,得 4203660a c a c -+=⎧⎨++=⎩,解得143a c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34y x x =-++,顶点坐标是(2,4) (2)(43)D ,,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0)y kx b k =+≠ 直线经过点(20)A -,、点(43)D ,2043k b k b -+=⎧∴⎨+=⎩121k b ⎧=⎪∴⎨⎪=⎩ 112y x ∴=+(3)存在.120)Q ,,2(2)Q -,0,3(6Q -,4(6Q +M B E AC ND F G 图(2) HM B E A C ND F G图(1)H第26题图。

2010年部分省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共28专题)一元二次方程

2010年部分省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共28专题)一元二次方程

(2010哈尔滨)1。

体育课上,老师用绳子围成一个周长为30米的游戏场地,围成的场地是如图所示的矩形ABCD .设边AB 的长为x (单位:米),矩形ABCD 的面积为S (单位:平方米).(1)求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若矩形ABCD 的面积为50平方米,且AB <AD ,请求出此时AB 的长。

(2010珠海)2.已知x 1=-1是方程052=-+mx x 的一个根,求m 的值及方程的另一根x 2。

解:由题意得:05)1()1(2=-⨯-+-m 解得m=-4 当m=-4时,方程为0542=--x x 解得:x 1=-1 x 2=5 所以方程的另一根x 2=5(2010台州市)13.某种商品原价是120元,经两次降价后的价格是100元,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可列方程为 ▲ . 答案: 100)1(1202=-x(玉溪市2010)3.一元二次方程x 2-5x+6=0 的两根分别是x 1,x 2,则x 1+x 2等于 (A ) A. 5B. 6C. -5D. -6(桂林2010)8.一元二次方程2340x x +-=的解是 ( A ).A .11x =,24x =-B .11x =-,24x =C .11x =-,24x =-D .11x =,24x =(2010年无锡)14.方程2310x x -+=的解是▲ .答案1222xx ==(2010年兰州)12. 上海世博会的某纪念品原价168元,连续两次降价a %后售价为128元.下列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 .128)% 1(1682=+aB .128)% 1(1682=-aC .128)% 21(168=-aD .128)% 1(1682=-a答案 B(2010年兰州)16.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x x m (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m ≤54且m ≠1(2010年连云港)15.若关于x 的方程x 2-mx +3=0有实数根,则m 的值可以为___________.(任意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值即可)23.(2010年长沙)长沙市某楼盘准备以每平方米50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由于国务院有关房地产的新政策出台后,购房者持币观望.为了加快资金周转,房地产开发商对价格经过两次下调后,决定以每平方米4050元的均价开盘销售. (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 (2)某人准备以开盘均价购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开发商还给予以下两种优惠方案以供选择:①打9.8折销售;②不打折,送两年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费是每平方米每月1.5元.请问哪种方案更优惠? 解:(1)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x ,依题意得 ………………………1分5000(1-x )2= 4050 ………………………………………3分 解得:x 1=10% x 2=1910(不合题意,舍去) …………………………4分答: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10%. …………………………………5分 (2)方案①的房款是:4050×100×0.98=396900(元) ……………………6分方案②的房款是:4050×100-1.5×100×12×2=401400(元) ……7分∵396900<401400∴选方案①更优惠. ……………………………………………8分(2010湖北省荆门市)15.如果方程ax 2+2x +1=0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a <1且a ≠0;5.(2010湖北省咸宁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4,3),将线段OA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O A ',则点A '的坐标是 A .(4-,3) B .(3-,4) C .(3,4-) D .(4,3-)答案:C(2010年成都)16.解答下列各题:(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20x x k ++=有两个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及k 的非负整数值.答案:(2)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20x x k ++=有两个实数根, ∴△=244121680k k -⨯⨯=-≥ 解得2k ≤∴k 的非负整数值为0,1,2。

2010中考数学备考:中考必备知识点归纳

2010中考数学备考:中考必备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实数重点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实数的运算内容提要一、重要概念1。

数的分类及概念数系表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2)有标准2。

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0)常见的非负数有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

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1/a(a≠±1);B.1/a中,a≠0;C.0<a<1时1/a>1;a>1时,1/a<1;D。

积为1。

4。

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0时,a≠-a;B.a与-a在数轴上的位置;C。

和为0,商为-1。

5。

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A。

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

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

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

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定义及表示奇数:2n-1偶数:2n(n为自然数)7。

绝对值:①定义(两种)代数定义几何定义:数a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2.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3. 运算顺序:A。

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 ×5);C。

(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三、应用举例(略)典型例题已知:a、b、x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求证:│x-a│+│x-b│=b-a。

2。

已知:a-b=-2且ab0,(a≠0,b≠0),判断a、b的符号。

第二章代数式重点代数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代数式的运算内容提要一、重要概念分类1。

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010届数学中考复习专题解析及测试-专题4《统计与概率》[1]范文

2010届数学中考复习专题解析及测试-专题4《统计与概率》[1]范文

概率(2)一、考点分析内容要求1、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等统计的意义Ⅰ2、总体、个体、样本,全面调查及抽样抽查,频数、频率等概念Ⅰ3、利用扇形图、条形图、直方图及折线图进行数据整理Ⅱ4、理解概率的意义,会用列举法及频率求概率Ⅱ5、能利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Ⅱ二、命题预测概率是新课程标准下新增的一部分内容,从中考试题来看,概率在试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一般在10—15分左右,因此概率已成为近两年及今后中考命题的亮点和热点.在中考命题时,关于概率的考题,多设置为现实生活中的情境问题,要求学生能分清现实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并能利用画树状图及列表的方法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学生在复习时要多接触现实生活,多作实验,留心身边的每一件事,把实际问题与理论知识结合到一块来考虑问题.预测2011年将进一步考查在具体情况中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运用概率的知识对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一选择1、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小明在10次抛图钉的试验中发现3次钉尖朝上,由此他说钉尖朝上的概率是30%B、抛掷一枚普通的正六面体骰子,出现6的概率是1/6的意思是每6次就有1次掷得6C、某彩票的中奖机会是2%,那么如果买100张彩票一定会有2张中奖.D、在一次课堂进行的试验中,甲、乙两组同学估计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的概率分别为0.48和0.51.2、如果甲邀请乙玩一个同时抛掷两枚硬币的游戏,游戏的规则如下:同时抛出两个正面,乙得1分;抛出其他结果,甲得1分. 谁先累积到10分,谁就获胜.你认为(填“甲”或“乙”)获胜的可能性更大.例8用6个球(除颜色外没有区别)设计满足以下条件的游戏: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2,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3,摸到黄球的概率为16,则应设个白球,个红球,个黄球.【考点要求】本题考查概率实验中小球数目的确定.【思路点拔】因为一共有6个球,需满足条件:摸到白球的概率为12,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3,摸到黄球的概率为16,则白球有6×12=3个,红球有6×13=2个,黄球有6×16=1个.【答案】填3,2,1.【错解剖析】部分学生容易忽视总共是6个球,而只考虑三种颜色球之比为3:2:1. 例9在中考体育达标跳绳项目测试中,1分钟跳160次为达标,小华记录了她预测时1分钟跳的次数分别为145,156,143,163,166,则他在该次预测中达标的概率是【考点要求】本题主要考查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思路点拔】这个事件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5种,其中达标的结果有2种,所以他达标的概率是25. 【答案】25【方法点拔】由预测的达标概率来估计中考达标原概率. 例10我市部分学生参加了2005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决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已知竞赛成绩分数都是整数,试题满分为140分,参赛学生的成绩分数分布情况如下: 分数段 0-19 20-39 40-59 60-79 80-99 100-119 120-140人 数0 37 68 95 56 32 12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 全市共有多少人参加本次数学竞赛决赛?最低分和最高分在什么分数范围? (2) 经竞赛组委会评定,竞赛成绩在60分以上 (含60分)的考生均可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求我市参加本次竞赛决赛考生的获奖比例;(3) 决赛成绩分数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分数段内? (4) 上表还提供了其他信息,例如:“没获奖的人数为105人”等等. 请你再写出两条此表提供的信息.【考点要求】本题考查利用统计知识对所给数据进行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思路点拔】(1)全市共有300名学生参加本次竞赛决赛,最低分在20-39之间,最高分在120-140之间(2) 本次决赛共有195人获奖,获奖率为65% . (3) 决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60—79分数段内.(4) 如“120分以上有12人;60至7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等. 【答案】(1)最低分在20-39之间,最高分在120-140之间; (2)获奖率为65%; (3)60至79分;(4)120分以上有12人;60至79分数段的人数最多.【方法点拔】从问题出发,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例11市体校准备挑选一名跳高运动员参加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对跳高运动队的甲、乙两名运动员进行了8次选拔比赛.他们的成绩(单位:m )如下:甲:1.70 1.65 1.68 1.69 1.72 1.73 1.68 1.67 乙:1.60 1.73 1.72 1.61 1.62 1.71 1.70 1.75 (1)甲、乙两名运动员的跳高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哪位运动员的成绩更为稳定?(3)若预测,跳过1.65m 就很可能获得冠军,该校为了获得冠军,可能选哪位运动员参赛?若预测跳过1.70m 才能得冠军呢?【考点要求】本题考查平均数、方差等知识,并能利用方差判断成绩的稳定性,从而帮助作出决策的实际应用问题.【思路点拔】(1) 1.69 1.68x x ==乙甲(2)20.0006s =甲 20.0035s =乙 22s s <乙甲故甲稳定(3)可能选甲参加,因为甲8次成绩都跳过1.65m 而乙有3次低于1.65m ; 也可能选乙参加,因为甲仅3次超过1.70m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据即可) 【答案】(1) 1.69 1.68x x ==乙甲;(2)甲稳定;(3)答案不唯一,言之有据即可【方法点拔】回答第(3)问时,并无固定答案,从不同角度可做出不同回答.例12如图所示,A 、B 两个旅游点从2002年至2006年“五、一”的旅游人数变化情况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根据图中所示解答以下问题:(1)B 旅游点的旅游人数相对上一年,增长最快的是哪一年?(2)求A 、B 两个旅游点从2002到2006年旅游人数的平均数和方差,并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用一句话对这两个旅游点的情况进行评价;(3)A 旅游点现在的门票价格为每人80元,为保护旅游点环境和游客的安全,A 旅游点的最佳接待人数为4万人,为控制游客数量,A 旅游点决定提高门票价格.已知门票价格x (元)与游客人数y (万人)满足函数关系5100xy =-.若要使A 旅游点的游客人数不超过4万人,则门票价格至少应提高多少?【考点要求】本题考查从折线图中获取信息,并结合信息加以评价,解决相关问题. (1)B 旅游点的旅游人数相对上一年增长最快的是2005年. (2)A X =554321++++=3(万元),B X =534233++++=3(万元)2AS =51[(-2)2+(-1)2+02+12+22]=2,2B S =51[02+02+(-1)2+12+02]=52从2002至2006年,A 、B 两个旅游点平均每年的旅游人数均为3万人,但A 旅游点较B 旅游点的旅游人数波动大.(3)由题意,得 5-100x≤4 解得x ≥100 100-80=20 【答案】(1)2005年;(2)从2002至2006年,A 、B 两个旅游点平均每年的旅游人数均为3万人,但A 旅游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6 54 3 2 1万人A B图4-4点较B 旅游点的旅游人数波动大;(3)至少要提高20元.【方法点拔】完成第(3)问时要先确定票价与游客人数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列出不等式,求出相应的票价,再计算出票价提高多少.例13小红和小明在操场做游戏,他们先在地上画了半径分别2m和3m的同心圆(如图4-5),蒙上眼在一定距离外向圈内掷小石子,掷中阴影小红胜,否则小明胜,未掷入圈内不算,你来当裁判.(1)你认为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2)游戏结束后,小明边走边想,“反过来,能否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来估算非规则图形的面积呢?”.请你设计方案,解决这一问题.(要求画出图形,说明设计步骤、原理,写出公式)【考点要求】本题考查设计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来估算非规则图形的面积的方案,即用概率知识进行方案设计.【思路点拔】(1)不公平∵P(阴)=95949=ππ-π,即小红胜率为95,小明胜率为94∴游戏对双方不公平(2)能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验方法估算非规则图形的面积.设计方案:① 设计一个可测量面积的规则图形将非规则图形围起来(如正方形,其面积为S ).如图4-6所示;② 往图形中掷点(如蒙上眼往图形中随意掷石子,掷在图外不作记录). ③ 当掷点数充分大(如1万次),记录并统计结果,设掷入正方形内m 次,其中n 次掷图形内.④ 设非规则图形的面积为S ',用频率估计概率,即频率P '(掷入非规则图形内)=≈m n概率P(掷入非规则图形内)=SS 1, 故≈m n mSn S S S ≈⇒11 【答案】(1)不公平;(2)能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验方法估算非规则图形的面积.【方法点拔】本题第(2)问的解决是在第(1)问的逆向思维基础上进行,只有正确解决了第(1)问并能正逆理解才能有第(2)问的方案设计思路. ● 难点突破方法总结统计与概率问题中,中考考查以基础题主为,难题一般为实际运用,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提高运算技能,平均数、中位数、极差、方差、频率等数值都要定的数学运算得到,而运算的结果将会影响到统计的预测.2.提高阅读理解和识别图表的能力,统计问题的试题中,许多问题都是以社会热点为背景,形式灵活多样,综合性较强,强调课内知识和课外活动相结合,调查分析和收集整理相结合;3.注重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概率的意义,理解概率对生活指导的现实作用;4.加强统计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同时要避免将概率内容的学习变成数字运算的练习;图4-5 图4-65.加强训练,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拓展演练一、填空题1.口袋中放有3只红球和11只黄球,这两种球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区别,随机从口袋中任取一只球,取到黄球的概率是__ __.2. 一个口袋中有4个白球,1个红球,7个黄球.搅匀后随机从袋中摸出1个是白球的概率是_________.3.2006年5月份,某市市区一周空气质量报告中某项污染指数的数据是:31、35、31、34、30、32、3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4.为了缓解旱情,我市发射增雨火箭,实施增雨作业. 在一场降雨中,某县测得10个面积相等区域的降雨量如下表:区域 1 2 3 4 5 6 7 8 9 10 降雨量(mm)10121313201514151414则该县这10个区域降雨量的众数为_______(mm);平均降雨量为___________(mm ).5.一个骰子,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为1、2、3、3、4、5,投掷一次,向上的面出现数字3的概率是_____.6.某校学生会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组织评委会对学生写出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评比.学生会随机抽取了部分评比后的调查报告进行统计,绘制了统计图如下,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学生会共抽取了______份调查报告;(2)若等第A 为优秀,则优秀率为_____________ ;(3)学生会共收到调查报告1000 份,请估计该校有多少份调查报告的等第为E ?7.有100张已编号的卡片(从1号到100号)从中任取1张,计算卡片是奇数的概率是_______,卡片号是7的倍数的概率是________.8.掷一枚正六面体的骰子,掷出的点数不大于3的概率是_________.二、选择题9.在样本方差的计算式S 2=101(x 1-20)2+(x 2-20)2+…+(x 10-20)2]中,数字10与20分别表示样本的( )A .容量、方差B .平均数、容量C .容量、平均数D .标准差、平均数 10.宾馆客房的标价影响住宿百分率.下表是某一宾馆在近几年旅游周统计的平均数据:客房价(元) 160140120100 住宿百分率 63.8% 74.3% 84.1%95%在旅游周,要使宾馆客房收入最大,客房标价应选( ).A .160元B .140元C .120元D .100元 11.数学老师对小明在参加高考前的5次数学模拟考试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小明的数学成绩是否稳定,于是老师需要知道小明这5次数学成绩的( )A .平均数或中位数B .方差或极差C .众数或频率D .频数或众数 12.国家实行一系列“三农”优惠政策后,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某乡所辖村庄去年年人均收入(单位:元)情年人均收入 3500 3700 3800 3900 4500 村庄个数 0 1 3 3 1 第6题图况如右表,该乡去年年人均收入的中位数是( )A .3700元B .3800元C .3850元D .3900元13.在一所有1000名学生的学校中随机调查了100人,其中有85人上学之前吃早餐,在这所学校里随便问1人,上学之前吃过早餐的概率是( )A .0.85B .0.085C .0.1D .85014.一布袋中有红球8个,白球5个和黑球12个,它们除颜色外没有其他区别,随机地从袋中取出1球不是黑球的概率为( )A .825B .15C .1225D .132515.某商店举办有奖销售活动,购物满100元者发兑奖券一张,在10000张奖券中,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若某人购物满100元,那么他中一等奖的概率是( )A .1100B .11000C .110000D .1111000016.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分别被均匀地分成5个和4个扇形,每个扇形上都标有数字,同时自由转动两个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都落在奇数上的概率是( )A .25B .310C .320D .1517.军军的文具盒中有两支蜡笔,一支红色的、一支绿色的;三支水彩笔,分别是黄色、黑色、红色,任意拿出一支蜡笔和一支水彩笔,正好都是红色的概率为( )A .56B .13C .15D .1618.甲、乙两位学生一起在玩抛掷两枚硬币的游戏,游戏规定:甲学生抛出两个正面得1分;乙学生抛出一正一反得1分.那么各抛掷100次后他们的得分情况大约应为( )A .甲→25分,乙→25分B .甲→25分,乙→50分C .甲→50分,乙→25分D .甲→50分,乙→50分 三、解答题19.某市举行一次少年滑冰比赛,各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如下表所示:年龄组 13岁 14岁 15岁 16岁 参赛人数5191214(1)求全体参赛选手年龄的众数、中位数;(2)小明说,他所在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占全体参赛人数的28%. 你认为小明是哪个年龄组的选手?请说明理由.20.小谢家买了一辆小轿车,小谢连续记录了七天每天行驶的路程.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路程(千米)46393650549134请你用统计初步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小谢家小轿车每月(每月按30天计算)要行A B驶多少千米?(2)若每行驶100千米需汽油8升,汽油每升3.45元.请你求出小谢家一年(一年按12个月计算)的汽油费是多少元?21.(连云港市2005)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花果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约22.5万人.为了了解该景区的服务水平,有关部门从这些游客中随机抽取450人进行调查,请他们对景区的服务质量进行评分,评分结果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档次第一档第二档第三档第四档第五档分值a(分)a≥9080≤a<9070≤a<8060≤a<70a<60人数73 147 122 86 22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所有评分数据的中位数应在第几档内?(2)若评分不低于70分为“满意”,试估计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对花果山景区服务“满意”的游客人数.22.在青岛市政府举办的“迎奥运登山活动”中,参加崂山景区登山活动的市民约有12000人,为统计参加活动人员的年龄情况,我们从中随机抽取了100人的年龄作为样本,进行数据处理,制成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部分)如下:(1)根据图①提供的信息补全图②;(2)参加崂山景区登山活动的 12000 余名市民中,哪个年龄段的人数最多?(3)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谈谈自己的感想.(不超过30字)23.袋中装有编号为1、2、3的三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小球,从袋中随意摸出1球.并且随意抛掷一个面上标有1,2,3,4,5,6各一数字的正方体均匀骰子.(1)如果摸出1号球和骰子朝上的数字为1则甲胜;如果摸出2号球和骰子朝上的数字为2,则乙胜.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2)如果摸出的球编号为奇数和骰子朝上的数字为奇数则甲胜;如果摸出的球编号为偶数和木块朝上的数字为偶数,则乙胜.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说明理由.24.小明拿着一个罐子来找小华做游戏,罐子里有四个一样大小的玻璃球,两个黑色,两个白色.小明说:“使劲摇晃罐子,使罐子中的小球位置打乱,等小球落定后,如果是黑白相间地排列(如图所示),就算甲方赢,否则就算乙方赢.”他问小华要当甲方还是乙方,请你帮小华出主意,并说明理由.专题四《统计与概率》●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1114 (提示:实验中,我们关注的结果的次数是11,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的次数是14,故取到黄球的概率1114)2.13 (提示:P (白球)=441417123==++) 3.31(提示: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30、31、31、31、32、34、35,则位于中间位置的一个数为31,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1)4.14,14(提示:14出现次数最多,平均降雨量是把各区域降雨量相加再除以10)5.13(提示:P (向上数字为3)=2163=) 6.50,0.16,40(提示:共抽查8+20+15+5+2=50;优秀率为8÷50=0.16;等第为E 的报告有210004050⨯=) 7.12,750(提示:1到100中奇数有50个,P (卡片是奇数)=5011002=;7的倍数有100÷7≈14,所以P (卡片号是7的倍数)=14710050=) 8.12(提示:点数不大于3的数字有1、2、3,所以P (点数不大于3)=3162=)二、选择题9.C (提示:要熟悉样本方差计算公式的意义)10.B (提示:应综合考虑客房价与住宿百分率两方面因素,要使两者乘积最大) 11.B (提示:反映数据稳定性的量是数据的方差或极差)12.C (提示:表中共有8个数据,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的数分别为3800、3900,故本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800+3900)÷2=3850)13.A (提示:100人中吃早餐的概率85÷100=0.85,可以代表1000名学生吃早餐的概率)14.D (提示:P (摸出的是黑球)=1212851225=++,所以P (摸出的不是黑球)=1-1225=1325) 15.C (提示:共有10000张奖券,其中一等奖10个,购物100元,可得一张奖券,故P (中一等奖)=11000016.B (提示:P (A 指奇数)=35,P (B 指奇数)=2142=,所以P (A 、B 同时指奇数)=35×12=310) 17.D (提示:P (两支红色水笔)111236=⨯=) 18.B (提示:抛掷两枚硬币的所有可能是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所以P (甲抛出两个正面)=14,P (乙抛出一正一反)=12,各抛100次后,甲得分100×14=25(分),乙得分100×12=50(分))三、解答题 19.解:(1)众数是14岁,中位数是15岁; (2)(5+19+12+14)×28%=14(人) 所以小明是16岁年龄组的选手.20.解:(1)由图知这七天中平均每天行驶的路程为50(千米). ∴每月行驶的路程为30×50=l 500(千米). 答:小谢家小轿车每月要行驶1500千米. (2)小谢一家一年的汽油费用是4 968元.21.解:(1)所有评分数据的中位数应在第三档内.(2)根据题意,样本中不小于70的数据个数为73+147+122=342, 所以,22.5万游客中对花果山景区服务“满意”的游客人数约为1.175.22450342=⨯(万). 22.解:(1)略 (2)60-69岁(3)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谈谈自己的感想合理即可. 23.解:①公平 因为获胜概率相同都等于118; ②不公平;因为甲获胜概率为31,乙获胜概率为61. 24.解:小华当乙方.理由:设A 1表示第一个黑球,A 2表示第二个黑球,B 1表示第一个白球,B 2表示第二个白球.有24种可能结果(可以利用树状图或表格解释),黑白相间排列的有8种.因此,甲方赢的概率为824=13 ,乙方赢的概率为23,故小华当乙方.。

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几何公式定理汇编大全

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几何公式定理汇编大全

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一):第一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 自然数及其运算11 自然数零的符号是“0”,它表示没有数量或进位制上的空位除0之外,任何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1”是数个数的单位,称作自然数的单位自然数的全体:0,1,2,3,4,…,n…,叫做自然数的集合,简称自然数集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12 自然数的运算1 加法: 求和的运算叫做加法2 减法: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 乘法: 同一个自然数的连加运算,就叫做乘法4 除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零不能做除数13 自然数的运算性质用字母表示任一个自然数,来说明对于任何自然数的运算普遍成立的运算规律和运算特征即它们的共同性质,并简称为运算通性或运算律1 加法交换律:a+b=b+a2 加法结合律:(a+b)+c=a+(b+c)3 乘法交换律:a?b=b?a4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c+b?c5 加法结合律:(a?b)?c=a?(b?c)6 自然数0和1的运算特征14 乘法运算及指数运算律求同一个数得连乘运算,叫做乘方运算a^n中,a叫做底数,自然数n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a^n叫做幂(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零的n次方总等于零,1的n次方总等于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只是指数相加指数运算律(一)同底数幂相乘,指数相加,底数不变,即a^m?a^n=a^(m+n),指数运算律(二)乘积的幂,等于各因数的幂的乘积,即(a?b)^n=a^n?b^n指数运算律(三)幂的乘方,指数相乘,底数不变,即(a^m)^n=a^(mn)指数运算律(四)同底数幂相除,指数相减,底数不变,即a^m/a^n=a^(m-n)其中m>n,a!=0两个同底数(不为0)、同指数的幂相除,其商等于1a^0=1 (a!=0)分数的意义与特点a/b?b=(a?1/b)?b=(b?1/b)?a=1?a=aa/b=am/bm (m!=0)a/b=(a/b)/(b/n) (n!=0)分数有一个重要的基本性质: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值不变22 分数的运算及运算律加、减法a/b(+,-)c/d=ad/bd(+,-)bc/bd=(ad(+,-)bc)/bd乘法a/b?c/d=ac/bd除法(a/b)/(c/d)=(a/b)?(d/c)=ad/bc乘方(a/b)^m=(a/b)?(a/b)…(a/b){m个括号}=(a^m)/(b^m)分数加法的交换律是 a/b+c/d=c/d+a/b3 有理数的意义31 相反意义的量在研究两者的总效果时,可以互相抵消或一部分抵消32 正数和负数、相反数带有正号的数叫做正数(“+”号也可省略不写);带有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与正数合并时,其结果可以相消或部分抵消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对任一个数a,总能有一个数-a,使它们可以相消,像这样只是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仍是零33 有理数、数轴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数和零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有理数集合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整数集合全体自然数组成自然数集合有理数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来表示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程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对于任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可以有一个确定的点表示它正数和负数,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而数零是它们的界限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总是表示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一对点零与它们的相反数都用原点表示34 绝对值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至原点的距离叫做绝对值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4 有理数的运算4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加法符号相同的两个有理数相加,只要将两数的绝对值相加,符号仍取原来的符号两个符号相反的有理数相加,将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法法则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有理数的相反数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运算也是畅通无阻的42 代数和含有加减运算的式子,都能转化成井含有加法运算的式子,我们称它为“代数和”去括号法则:去掉紧接正号后面的括号时,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去掉紧接负号后面的括号时,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添括号法则:紧接正号后面添加括号时,括号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紧接符号后面添加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43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乘法异号(一负一正)两有理数相乘,将绝对值相乘,符号取负两个负有理数相乘,将绝对值相乘,符号取正乘法法则:将绝对值相乘,积的符号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当负乘数有奇数个时,成积为负;当负乘数有偶数个时,成积为正;只要有一个乘数为零,那么乘积必定是零除法除法法则:将绝对值相除,商的符号是:同号相除得正,异号相除得负零除以任一个非零有理数,其商仍为零零不能作除数任一个非零有理数x,除1所得的商1/x,叫做这个数x的倒数非零有理数x与1/x互为倒数,其特征性质是x?1/x=1零没有倒数除以一个非零有理数,就等于诚意这个数的倒数a/b=a?1/b=a/b44 有理数的乘方非零有理数的乘方,将其绝对值乘方,而结果的符号是:正数的任何次乘方都取正号;负数的奇数乘方取负号,负号的偶次乘方取正号零的非零次都0;零的零次方没有意义4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若有括号,则“先里后外”去括号,逐步计算46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与实际相符的数,叫做准确数与实际接近的数,叫近似数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起到精确到那一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5 有理数的基本性质51 有理数运算的“通性”1 加、减、乘(乘方)、除运算的封闭性任意两个有理数的和、差、积、商(0不作除数)都还是有理数这就是有理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相比之下,在自然数范围内,除法(除数不为0)、减法都不封闭;在整数范围内,除法(除数不为0)也不封闭2 加法、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1)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有理数a、b、c来说a+b=b+a;(a+b)+c=a+(b+c)(2)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有理数a、b、c来说,a?b=b?a; (a?b)?c=a?(b?c)(3)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对于有理数a、b、c来说a?(b+c)=a?b+a?c3 加、减法运算,乘、除运算的统一(1) 加、减运算的统一任意一个有理数a,总有它唯一的一个相反数-a,使得(-a)+a=a+(-a)=0因而,有理数减法,就可以转化为加法,即a-b=a+(-b)(2) 乘、除运算的统一任意一非零有理数b,总有它唯一的一个倒数1/b,使得b?1/b=1/b?b=1因而,有理数除法,就可以转化为乘法,即a/b=a?1/b(b!=0)4 数0与1的特性对于任意有理数a来说,a+0=0+a=a; a?0=0?a=0; a?1=1?a=a5 乘方运算满足指数运算律52 有理数的大小顺序负数<零<正数a-b>0, a>b;a-b=0, a=b;a-b<0, a负数小于0,0小于正数,负数小于正数;两个整数比较时,绝对值大的数较大;两个负数比较时,绝对值大的数反而较小负数按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列,正数按绝对值由小到大排列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总是大于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53 等式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等式用等号“=”联结两个算式的式子,叫做等式无需任何条件,本来就是真实的等式,叫做恒等式在某些条件下,才能成为真实的等式,叫做条件等式根本不能成立的等式,叫矛盾等式等式有以下基本性质:1) 等式的两边可以对调2) 等式的关系可以传递3) 等式的两边,可以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4) 等式的两边,可以乘以(或除以非零的)同一个数2 不等式用不等号“>”或“<”表示的关系式,叫做不等式1) 如果A>B,那么B2) 如果A>B,B>C,那么A3) 如果A>B,那么A(+,-)m>B(+,-)m4) 如果A>B,且m>0,那么Am>Bm5) 如果A>B,且m<0,那么Am<Bm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二):第二章一次方程(组)与一次不等式(组) 1 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11 两种解法的分析、对比12 未知数和方程用字母x、y、…等,表示所要求的数量,这些字母称为“未知数”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书的字母联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在一个方程中,所含未知数,又成为元;被“+”、“-”号隔开的每一部分称为一项在一项中,数字或表示已知数的字母因数叫做未知数的系数某一项所含有的未知数的指数和,成为这一项的次数不含未知数的项,成为常数项当常数不为零时,它的次数是0,因此常数项也称为零次项13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根据未知数应取的值是指:把所列方程中的未知数换成这个值以后,就使方程变成一个恒等式能是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也叫做根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的根据是“运算通性”及“等式性质”可以“由表及里”地去掉括号,并将“含有相同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次数也相同”的各项结合起来,合并在一起——这叫做合并同类项把方程一边的任一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叫做移项简单说就是“移项变号”把方程两边各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或同乘以系数的倒数),就得到未知数应取的值综上所述,得到解方程的方法、步骤:去括号、移项变号、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化为最简形式ax=b(a!=0)、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出x=b/a(a!=0)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次数是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ax+b=0(a!=0,a、b是常数)2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 去分母(或化为整系数);2 去括号;3移项变号;4 合并同类项,化为ax=-b(a!=0)的形式;5 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出方程的解x=-b/a3 一次方程组3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能够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x、y的一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限多个解,正因为如此,二元一次方程也被称为不定方程32 方程组与方程组的解把几个方程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叫做联立方程,也叫方程组由几个一次方程组并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成为二元一次方程组能够同时满足方程组中每一个方程的未知数的数组组,叫做方程组的解3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求方程组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组设把二元方程转化为一元方程求解,称为消元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原方程组是矛盾方程组,无解34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含有三个未知数的三元一次方程组4 解应用问题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51 一元一次方程式在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中,如果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分母不含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那么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够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所有这样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5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5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5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是:1 先求出不等式组里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 在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得到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三):第三章一元二次方程1 平方与平方根11 面积与平方(1) 任意两个正数的和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2) 任意两个正数的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再减去这两个数乘积的2倍任意两个有理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乘积的2倍12 平方根1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2 零只有一个平方根,它就是零本身;3 负数没有平方根14 实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 平方根的运算21 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性质1 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性质2 一个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的绝对值22 算术平方根的乘、除运算1 算术平方根的乘法sqrt(a)?sqrt(b)=sqrt(ab) (a>=0,b>=0)2 算术平方根的除法sqrt(a)/sqrt(b)=sqrt(a/b) (a>=0,b>0)通过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式子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火把根号中的分母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1) 被开方数的每个因数的指数都小于2;(2) 被开方数不含有字母我们把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平方根叫做最简平方根23 算术平方根的加、减运算如果几个平方根化成最简平方根以后,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几个平方根就叫做同类平方根3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31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32 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3 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 化二次项系数为1用二次项系数去除方程两边,将方程化为x^2+px+q=0的形式2 移项把常数项移至方程右边,将方程化为x^2+px=-q的形式3配方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是方程左边成为含有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形式,右边是一个常数4 有平方根的定义,可知(1) 当p^2/4-q>0时,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 当p^2/4-q=0,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二重根);(3) 当p^2/4-q<0,原方程无实根34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当b^2-4ac>=0时,x1,2=(-b(+,-)sqrt(b^2-4ac))/2a35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方程ax^2+bx+c=0(a!=0)当delta=b^2-4ac>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delta=b^2-4ac=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delta=b^2-4ac<0时,没有实数根36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以两个数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2-(x1+x2)x+x1?x2=04 解应用问题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四):第四章多项式的四则运算1 单项式与多项式仅含有一些数和字母的乘法(包括乘方)运算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或字母因数)的数字系数,简称系数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如果在几个单项式中,不管它们的系数是不是相同,只要他们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那么,这几个单项式就叫做同类单项式,简称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都是同类项12 多项式有有限个单项式的代数和组成的式子,叫做多项式多项式里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单项式可以看作是多项式的特例把同类单项式的系数相加或相减,而单项式中的字母的乘方指数不变在多项式中,所含的不同未知数的个数,称做这个多项式的元数经过合并同类项后,多项式所含单项式的个数,称为这个多项式的项数所含个单项式中最高次项的次数,就称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13 多项式的值任何一个多项式,就是一个用加、减、乘、乘方运算把已知数和未知数连接起来的式子14 多项式的恒等对于两个一元多项式f(x)、g(x)来说,当未知数x同取任一个数值a时,如果它们所得的值都是相等的,即f(a)=g(a),那么,这两个多项式就称为是恒等的记为f(x)==g(x),或简记为f(x)=g(x)性质1 如果f(x)==g(x),那么,对于任一个数值a,都有f(a)=g(a)性质2 如果f(x)==g(x),那么,这两个多项式的个同类项系数就一定对应相等15 一元多项式的根一般地,能够使多项式f(x)的值等于0的未知数x的值,叫做多项式f(x)的根2 多项式的加、减法,乘法21 多项式的加、减法22 多项式的乘法单项式相乘,用它们系数作为积的系数,对于相同的字母因式,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3 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等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23 常用乘法公式公式I 平方差公式(a+b)(a-b)=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公式II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两数(或两式)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3 单项式的除法两个单项式相除,就是它们的系数、同底数的幂分别相除,而对于那些只在被除式里出现的字母,连同它们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除式里出现的字母,连同它们的指数的相反数一起作为商的因式一个多项式处以一个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五):第五章因式分解1 因式分解11 因式如果一个次数不低于一次的多项式因式,除这个多项式本身和非零常数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因式,那么这个因式(即该多项式)就叫做质因式12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质因式乘积形式的变形过程叫做多项式的因式分解1 提取公因式法2 运用公式法3 分组分解法4 十字相乘法5 配方法6 求根公式法13 用待定系数法分解因式2 余式定理及其应用21 余式定理f(x)除以(x-a)的余式是常数f(a)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六):第六章分式与二次根式1 分式与分式方程11 指数的扩充12 分式和分式的基本性质设f,g是一元或多元多项式,g的次数高于零次,则称f,g之比f/g为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13 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分式的约分是将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使分式化简如果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公因式,且各系数没有大于1的公约数,则此分式成为既约分式既约分式也就是最简分式对于分母不相同的几个分式,将每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以适当的非零多项式,使各分式的分母相同,而各分式的值保持不变,这种运算叫做通分14 分式的运算15 分式方程方程的两遍都是有理式,这样的方程成为有理方程如果有理方程中含有分式,则称为分式方程2 二次根式21 根式在实数范围内,如果n个x相乘等于a,n是大于1的整数,则称x为a的n次方根含有数字与变元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并一定含有变元开方运算的算式成为无理式22 最简二次根式与同类根式具备下列条件的二次根式称为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式的每一个因式的指数都小于开方次数 (2)根号内不含有分母如果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根式以后,被开方式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根式23 二次根式的运算24 无理方程根号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无理方程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七):第七章二元二次方程组1 二元二次方程与二元二次方程组11 二元二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称为二元二次方程关于x,y的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²+bxy+cy²+dy+ey+f=0其中ax²,bxy,cy²叫做方程的二次项,d,e叫做一次项,f叫做常数项12 二元二次方程组2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21 第一种类型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当二元二次方程组的二元二次方程可分解成两个一次方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分解得到的各方程与原方程组的另一个方程组组成两个新的方程组来解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称为分解降次法22 第二种类型的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八):第八章函数与图像1数轴11 有向直线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为了区别一条直线的两个不同方向,可以规定其中一方向为正向,另一方向为负相规定了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有向直线,读作有向直线l12 数轴我们把数轴上任意一点所对应的实数称为点的坐标对于每一个坐标(实数),在数周上可以找到唯一的点与之对应这就是直线的坐标化数轴上任意一条有向线段的数量等于它的终点坐标与起点坐标的差任意一条有向线段的长度等于它两个断电坐标差的绝对值2 平面直角坐标系21 平面的直角坐标化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为作为原点(基准点),过o引两条互相垂直的,以o为公共原点的数轴,一般地,两个数轴选取相同的单位长度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x轴叫横轴,y轴叫纵轴,它们都叫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我们把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直角坐标平面简称坐标平面两坐标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它们叫做四个象限22 两点间的距离23 中点公式3 函数31 常量,变量和函数在某一过程中可以去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统一数值的量或数,叫做常量或常数一般地,设在变活过程中有两个互相关联的变量x,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就称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1. 函数的定义域2. 对应法则(1) 解析法就是用等式来表示一个变量是另一个变量的函数,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函数关系式)(2) 列表法(3) 图像法3 函数的值域一般的,当函数f(x)的自变量x去定义域D中的一个确定的值a,函数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这个对应值,称为x=a时的函数值,简称函数值,记作:f(a)32 函数的图像若把自变量x的一个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可以在直角坐标平面上描出一个点(x,f(x))的集合构成一个图形F,而集F成为函数y=f(x)的图像知道函数的解析式,要画函数的图像,一般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4 正比例函数41 正比例函数一般地,函数y=kx(k是不等于零的常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常数k叫做变量y与x之间的比例函数确定了比例函数k,就可以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y=kx有下列性质:(3) 当k>0时,它的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着x的值增大而增大;当k<0时,他的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2)随着比例函数的绝对值的增加,函数图像渐渐离开x轴而接近于y轴,因此,比例系数k和直线y=kx 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有关据此,k叫做直线y=kx的斜率42 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函数y=k/x(k是不等于0的常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y=k/x有下列性质:(7) 当k>0时,他的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当k<0时,它的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8) 它的图像的两个分支都无限接近但永远不能达到x轴和y轴5 一次函数及其图像51 一次函数及其图像如果k=0时,函数变形为y=b,无论x在其定义域内取何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b与之对应,这样的函数我们称它为常函数直线y=kx+b与y轴交与点(0,b),b叫做直线y=kx+b在y轴上的截距,简称纵截距52 一次函数的性质函数y=f(小),在a〈x〈b上,如果函数值随着自变量x的值增加而增加,那么我们说函数f(x)在a 〈x如果分别画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所对应的一次函数图像,交点的坐标就是这个方程组的解,这种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叫图像法3. 3 一次函数的应用2010年中考数学代数公式、定理汇编(九):第九章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11 二次函数我们把函数y=ax²+bx+c(a,b,c为常数,且a不等于0)叫做二次函数12 函数y=ax²(a不等于0)的图像和性质。

最新2010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150套)专题十八·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

最新2010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150套)专题十八·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

28.(2010广东中山)如图(1),(2)所示,矩形ABCD 的边长AB=6,BC=4,点F 在DC 上,DF=2.动点M 、N 分别从点D 、B 同时出发,沿射线DA 、线段BA 向点A 的方向运动(点M 可运动到DA 的延长线上),当动点N 运动到点A 时,M 、N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连接FM 、MN 、FN ,当F 、N 、M 不在同一直线时,可得ΔFMN ,过ΔFMN 三边的中点作ΔPQW .设动点M 、N 的速度都是1个单位/秒,M 、N 运动的时间为x 秒.试解答下列问题:(1)说明ΔFMN ∽ΔQWP ;(2)设0≤x ≤4(即M 从D 到A 运动的时间段).试问x 为何值时,ΔPQW 为直角三角形?当x 在何范围时,ΔPQW 不为直角三角形?(3)问当x 为何值时,线段MN 最短?求此时MN 的值..【答案】解:(1)由题意可知P 、W 、Q 分别是ΔFMN 三边的中点,∴PW 是ΔFMN 的中位线,即PW ∥MN∴ΔFMN ∽ΔQWP(2)由题意可得 DM=BN=x ,AN=6-x ,AM=4-x ,由勾股定理分别得 2FM =24x +,2MN =2)4(x -+2)6(x -2FN =2)4(x -+16①当2MN =2FM +2FN 时,2)4(x -+2)6(x -=24x ++2)4(x -+16解得 34=x②当2FN =2FM +2MN 时,2)4(x -+16=24x ++2)4(x -+2)6(x -此方程无实数根③2FM =2MN +2FN 时,24x +=2)4(x -+2)6(x -+2)4(x -+16解得 101=x (不合题意,舍去),42=x综上,当34=x 或4=x 时,ΔPQW 为直角三角形;当0≤x <34或34<x <4时,ΔPQW 不为直角三角形(3)①当0≤x ≤4,即M 从D 到A 运动时,只有当x=4时,MN 的值最小,等于2;②当4<x ≤6时,2MN =2AM +2AN =2)4(-x +2)6(x -=2)5(22+-x当x=5时,2MN 取得最小值2,∴当x=5时,线段MN 最短,MN=2.29.(2010湖南常德)如图9, 已知抛物线21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4,0) 和B (1,0)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E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作EF //AC 交BC 于F ,连接CE ,当△CEF 的面积是△BEF 面积的2倍时,求E 点的坐标;(3)若P 为抛物线上A 、C 两点间的一个动点,过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C 于Q ,当P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线段PQ 的值最大,并求此时P 点的坐标.【答案】解:(1)由二次函数212y x bx c =++与x 轴交于(4,0)A -、(1,0)B 两点可得:221(4)4021102b c b c ⎧--+=⎪⎪⎨⎪⋅++=⎪⎩,. 解得: 322b c ⎧=⎪⎨⎪=-⎩,.故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13222y x x =+-.(2)∵S △CEF =2 S △BEF , ∴1,2BF CF =1.3BF BC =∵EF //AC , ∴B ,EF BAC BFE BCA ∠=∠∠=∠ ,∴△BEF ~△BAC ,∴1,3BE BF BA BC ==得5,3BE =故E 点的坐标为(23-,0).(3)解法一: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C ,则C 点的坐标为(0,-2).若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有20,04b k b -=+⎧⎨=-+⎩. 解得:1,22k b ⎧=-⎪⎨⎪=-⎩.故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22y x =--.若设P 点的坐标为213,222a a a ⎛⎫+- ⎪⎝⎭,又Q 点是过点P 所作y 轴的平行线与直线AC 的交点,则Q 点的坐标为(1,2)2a a --.则有:2131[(2)](2)222PQ a a a =-+----=2122a a--=()21222a -++ 即当2a =-时,线段PQ 取大值,此时P 点的坐标为(-2,-3)解法二:延长PQ 交x 轴于D 点,则PD AB ⊥.要使线段PQ 最长,则只须△APC 的面积取大值时即可.设P 点坐标为(),00y x ,则有:ACO DPCO S APC ADP S S S =+-V V V 梯形xyO BC A图9=111()222AD PD PD OC OD OA OC ⋅++⋅-⋅=()()000001112242222x y y y x --+-+⋅--⨯⨯=0024y x ---=20001322422x x x ⎛⎫-+---⎪⎝⎭=2004xx -- =-()22024x ++即02x =-时,△APC 的面积取大值,此时线段PQ 最长,则P 点坐标为(-2,-3)30 .(2010湖南郴州)如图(1),抛物线42y x x =+-与y 轴交于点A ,E (0,b )为y 轴上一动点,过点E 的直线y x b =+与抛物线交于点B 、C .(1)求点A 的坐标;(2)当b =0时(如图(2)),ABE V 与ACE V 的面积大小关系如何?当4b >-时,上述关系还成立吗,为什么? (3)是否存在这样的b ,使得BOC V 是以B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b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将x =0,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点A 的坐标为(0,-4)(2)当b =0时,直线为y x =,由24y x y x x =⎧⎨=+-⎩解得1122x y =⎧⎨=⎩,2222x y =-⎧⎨=-⎩所以B 、C 的坐标分别为(-2,-2),(2,2)14242ABE S =⨯⨯=V ,14242ACE S =⨯⨯=V所以ABE ACE S S =V V (利用同底等高说明面积相等亦可)当4b >-时,仍有ABE ACE S S =V V 成立. 理由如下由24y x b y x x =+⎧⎨=+-⎩,解得11x y b ⎧=⎪⎨=⎪⎩,22x y b⎧=⎪⎨=⎪⎩所以B 、C 的坐标分别为(-4b +,-4b ++b ),(4b +,4b ++b ),作BF y ⊥轴,CG y ⊥轴,垂足分别为F 、G ,则4BF CG b ==+,而ABE V 和ACE V 是同底的两个三角形,所以ABE ACE S S =V V .(3)存在这样的b .因为90BF CG,BEF CEG,BFE CGE =∠=∠∠=∠=︒所以BEF CEG≅V V所以BE CE =,即E 为BC 的中点所以当OE =CE 时,OBC V 为直角三角形因为44GE b b b b GC =++-=+=所以 24CE b =⋅+,而OE b=所以24b b ⋅+=,解得124,2b b ==-,所以当b =4或-2时,ΔOBC 为直角三角形.31.(2010湖南怀化)图9是二次函数k m x y ++=2)(的图象,其顶点坐标为M(1,-4).(1)求出图象与x 轴的交点A,B 的坐标;(2)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 ,使MAB PABS S ∆∆=45,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回答:当直线)1(<+=b b x y 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b 的取值范围.【答案】解;(1) 因为M(1,-4) 是二次函数k m x y ++=2)(的顶点坐标,所以324)1(22--=--=x x x y令,0322=--x x 解之得3,121=-=x x .∴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1,0),B (3,0)(2) 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存在点P ,使MAB PAB S S ∆∆=45设),,(y x p 则y y AB S PAB 221=⨯=∆,又8421=-⨯=∆AB S MAB ,图9∴.5,8452±=⨯=y y 即∵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4,∴5=y .当5=y 时,4,2=-=x x 或.故P 点坐标为(-2,5)或(4,5)……………7分(3)如图1,当直线)1(<+=b b x y 经过A 点时,可得.1=b ……………8分当直线)1(<+=b b x y 经过B 点时,可得.3-=b由图可知符合题意的b 的取值范围为13<<-b32.(2010湖北鄂州)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 (-1,0),B (0,2),一动点P 沿过B 点且垂直于AB 的射线BM 运动,P 点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射线BM 与x 轴交与点C .(1)求点C 的坐标.(2)求过点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P 点开始运动时,Q 点也同时从C 出发,以P 点相同的速度沿x 轴负方向向点A 运动,t 秒后,以P 、Q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点P 到点C 时停止运动,点Q 也同时停止运动)求t 的值. (4)在(2)(3)的条件下,当CQ =CP 时,求直线OP 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答案】(1)点C 的坐标是(4,0); (2)设过点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2+bx +c (a ≠0),将点A 、B 、C 三点的坐标代入得:020164a b c c a b c =-+⎧⎪=⎨⎪=++⎩解得12322a 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 12-x 2+32x +2.(3)设P 、Q 的运动时间为t 秒,则BP =t ,CQ =t .以P 、Q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可分三种情况讨论.①若CQ =PC ,如图所示,则PC = CQ =BP =t .∴有2t =BC =25,∴t =5.②若PQ =QC ,如图所示,过点Q 作DQ ⊥BC 交CB 于点D ,则有CD =PD .由△ABC ∽△QDC ,可得出PD =CD =25t ,∴4525t t =-,解得t =40105-.③若PQ =PC ,如图所示,过点P 作PE ⊥AC 交AC 于点E ,则EC =QE =25PC ,∴12t =25(25-t ),解得t =32540-.(4)当CQ =PC 时,由(3)知t =5,∴点P 的坐标是(2,1),∴直线OP 的解析式是:y =12x ,图1因而有12x =12-x 2+32x +2,即x 2-2x -4=0,解得x =1±5,∴直线OP 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为(1+5,15+)和(1-5,15-).33.(2010湖北省咸宁)已知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两交点的坐标分别为(m ,0),(3m -,0)(0m ≠).(1)证明243c b =;(2)若该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1x =,试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值.【答案】(1)证明:依题意,m ,3m -是一元二次方程20x bx c +-=的两根.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3)m m b +-=-,(3)m m c ⨯-=-.∴2b m =,23c m =.∴224312c b m ==.(2)解:依题意,12b-=,∴2b =-.由(1)得2233(2)344c b ==⨯-=.∴2223(1)4y x x x =--=--.∴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4-.34.(2010湖北恩施自治州)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c bx x y ++=2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A 点在原点的左侧,B 点的坐标为(3,0),与y 轴交于C (0,-3)点,点P 是直线BC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连结PO 、PC ,并把△POC 沿CO 翻折,得到四边形POP /C , 那么是否存在点P ,使四边形POP /C 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 ABPC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P 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 的最大面积.【答案】解:(1)将B 、C 两点的坐标代入得⎩⎨⎧-==+33c c b解得:⎩⎨⎧-=-=32c b所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322--=x x y(2)存在点P ,使四边形POP /C 为菱形.设P 点坐标为(x ,322--x x ),PP /交CO 于E若四边形POP /C 是菱形,则有PC =PO .连结PP /则PE ⊥CO 于E ,∴OE=EC =23∴y =23-.∴322--x x =23-解得1x =2102+,2x =2102-(不合题意,舍去)∴P 点的坐标为(2102+,23-)…………………………8分(3)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与BC 交于点Q ,与OB 交于点F ,设P (x ,322--x x ),易得,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x y则Q 点的坐标为(x ,x -3).EB QP OE QP OC AB S S S S CPQ BPQ ABC ABPC ⋅+⋅+⋅=++=∆∆∆212121四边形 3)3(2134212⨯+-+⨯⨯=x x =87523232+⎪⎭⎫ ⎝⎛--x当23=x 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此时P 点的坐标为⎪⎭⎫⎝⎛-415,23,四边形ABPC 的面积875的最大值为.35.(2010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3454122+-++--=m x x mx m y 与x 轴的交点分别为原点O 和点A ,点B (2,n )在这条抛物线上.(1)求B 点的坐标;(2)点P 在线段OA 上,从O 点出发向A 点运动,过P 点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OB 交与点E ,延长PE 到点D ,使得ED =PE ,以PD 为斜边,在PD 右侧做等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当P 点运动时,C 点、D 点也随之运动).① 当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的顶点C 落在此抛物线上时,求OP 的长;② 若P 点从O 点出发向A 点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同时线段OA 上另一个点Q 从A 点出发向O 点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当Q 点到达O 点时停止运动,P 点也同时停止运动).过Q 点做x 轴的垂线,与直线AB 交与点F ,延长QF 到点M ,使得FM =QF ,以QM 为斜边,在QM 的左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QMN (当Q 点运动时,M 点、N点也随之运动).若P 点运动到t 秒时,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恰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求此刻t 的值.【答案】解:(1)∵抛物线23454122+-++--=m m x m x m y 经过原点,∴m 2—3m +2=0.解的m 1=1,m 2=2. 由题意知m ≠1. ∴m =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xx y 25412+-=∵点B (2,n )在抛物线x x y 25412+-=,n=4.∴B 点的坐标为(2,4)(2)①设直线OB 的解析式为y =k 1x求得直线OB 的解析式y =2x∵A 点是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可求得A 点的坐标为(10,0),设P 点的坐标为(a ,0),则E 点的坐标为(a ,2a ).根据题意做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如图1.可求得点C 的坐标为(3a ,2a ),有C 点在抛物线上,得2a =-41x (3a )2+25x 3a .即49a 2— 211a =0解得 a 1=922,a 2=0(舍去)∴OP =922②依题意作等腰直角三角形QMN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y =k 2x +b由点A (10 ,0),点B (2,4),求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21x +5当P 点运动到t 秒时,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恰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CD 与NQ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所示,-1 yx O(第24题) 1234 -2 -4 -33 -1-2 -3 -4 4 1 2可证△D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QP、OP、AQ的长可依次表示为t、4t、 2t个单位.∴PQ = DP = 4t∴t+4t+2t=10∴t=710第二种情况:PC与MN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3所示.可证△PQ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OP、AQ的长依次表示为t、2t个单位,∴OQ = 10 - 2t∵F点在直线AB上∴FQ=t∵MQ=2t∴PQ=MQ=CQ=2t∴t+2t+2t=10∴t=2.第三种情况:点P、Q重合时,PD、QM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4所示,此时OP、AQ的长依次表示为t、2t个单位.∴t+2t=10∴t=310综上,符合题意的值分别为710,2,310.36.(2010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二次函数2xy=的图像如图8所示,请将此图像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1)画出经过两次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像,并写出函数的解析式.(2)求经过两次平移后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指出当x满足什么条件时,函数值大于0?【答案】解:画图如图所示:依题意得:2)1(2--=xy=2122-+-xx=122--xx∴平移后图像的解析式为:122--xx(2)当y=0时,122--x x =02)1(2=-x 21±=-x 212121+=-=x x ,∴平移后的图像与x 轴交与两点,坐标分别为(21-,0)和(21+,0)由图可知,当x<21-或x>21+时,二次函数2)1(2--=x y 的函数值大于0.37.(2010云南楚雄)已知: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相交于两点A (1,0),B (3,0).与y 轴相较于点C (0,3).(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若点D (7,2m )是抛物线2y ax bx c =++上一点,请求出m 的值,并求处此时△ABD 的面积.【答案】解:(1)由题意可知09303a b c a b c c ++=⎧⎪++=⎨⎪=⎩解得143a b c =⎧⎪=-⎨⎪=⎩所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243y x x =-+.(2)把D (7,2m )代人函数解析式243y x x =-+中,得2775()43224m =-⨯+=.所以155(31)244ABD S ∆=⨯-⨯=.38.(2010湖北随州)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顶点为C (1,1)且过原点O.过抛物线上一点P (x ,y )向直线54y =作垂线,垂足为M ,连FM (如图).(1)求字母a ,b ,c 的值;(2)在直线x =1上有一点3(1,)4F ,求以PM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PFM 的P 点的坐标,并证明此时△PFM 为正三角形; (3)对抛物线上任意一点P ,是否总存在一点N (1,t ),使PM =PN 恒成立,若存在请求出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a =-1,b =2,c =031241234O1-2-1-2-xy(2)过P 作直线x=1的垂线,可求P 的纵坐标为14,横坐标为1132+.此时,MP =MF =PF =1,故△MPF 为正三角形.(3)不存在.因为当t <54,x <1时,PM 与PN 不可能相等,同理,当t >54,x >1时,PM 与PN 不可能相等.39.(2010河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一4),C(2,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 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 的横坐标为m ,△AMB 的面积为S.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 (3)若点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 是直线y=-x 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使以点P 、Q 、B 、0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 的坐标.【答案】(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2+bx +c (a ≠0),则有1640,4,420.a b c c a b c -+=⎧⎪=-⎨⎪++=⎩解得1,21,4.a 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y =12x 2+x ﹣4(2)过点M 作MD ⊥x 轴于点D .设M 点的坐标为(m ,n ).则AD =m +4,MD =﹣n ,n =12m 2+m -4 .∴S = S △AMD +S 梯形DMBO -S △ABO=12( m +4) (﹣n )+12(﹣n +4) (﹣m ) -12×4×4= ﹣2n -2m -8= ﹣2(12m 2+m -4) -2m -8= ﹣m 2-4m (-4< m < 0)∴S 最大值 = 4(3)满足题意的Q 点的坐标有四个,分别是:(-4 ,4 ),(4 ,-4),(-2+252-5,(-2-52+2540.(2010四川乐山)如图(13.1),抛物线y =x2+bx+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0,2),连接AC ,若tan ∠OAC =2. (1)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l 上是否存在点P ,使∠APC =90°,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13.2)所示,连接BC ,M 是线段BC 上(不与B 、C 重合)的一个动点,过点M 作直线l ′∥l ,交抛物线于点N ,连接CN 、BN ,设点M 的横坐标为t .当t 为何值时,△BCN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答案】解:(1)∵抛物线y=x2+bx+c过点C(0,2). ∴x=2又∵tan∠OAC=OCOA=2, ∴OA=1,即A(1,0).又∵点A在抛物线y=x2+bx+2上. ∴0=12+b×1+2,b=-3∴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3x+2(2)存在过点C作对称轴l的垂线,垂足为D,如图所示,∴x=-332212ba-=-=⨯.∴AE=OE-OA=32-1=12,∵∠APC=90°,∴tan∠PAE= tan∠CPD∴PE CDEA DP=,即12PE322PE=-,解得PE=12或PE=32,∴点P的坐标为(32,12)或(32,32)。

2010中考数学

2010中考数学

2010中考数学介绍2010年中考数学试题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考试。

这篇文档将介绍2010年中考数学试题的主要内容和解题方法,并提供一些参考答案和解析。

希望通过本文档的阅读,读者能对2010年中考数学试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题目1:代数式计算题目描述已知a=3,b=4,则a^2 - b^2 = ?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的给定信息,我们可以直接利用代数式计算的方法来求解。

根据公式 (a + b)(a - b) = a^2 - b^2 ,将已知的a和b代入,我们可以得到:(3 + 4)(3 - 4) = 7 * -1 = -7所以a^2 - b^2的值为-7。

参考答案和解析答案:-7解析:根据代数式计算的方法,将已知的a和b代入公式(a + b)(a - b) = a^2 - b^2 ,我们可以得到a^2 - b^2 = -7。

题目2:几何图形与计算题目描述如下图所示,ABCD为一个平行四边形,AD=BC,M为AB 的中点。

那么,AM的长度等于?B _______ C|\\ /|| \\ / || \\ / |A|___X___|D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的给定信息,我们需要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来求解AM的长度。

首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我们知道AD与BC平行且等长,所以△ABM 与△CDM 是全等三角形。

由于M是AB的中点,所以AM与MB的长度是相等的。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ABM和△CDM的对应边长也是相等的,所以AM与MD的长度也是相等的。

所以,AM的长度等于MD的长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答案:MD解析:根据几何图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AM的长度等于MD的长度。

题目3:函数与方程题目描述若函数 f(x) = 2x + 1,求使得 f(x) = 5 的解 x 的值。

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的给定函数,我们需要求出满足f(x) = 5的解x 的值。

将给定函数的表达式 f(x) = 2x + 1 代入方程 f(x) = 5 ,可以得到:2x + 1 = 5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得到:2x = 4x = 2所以,使得 f(x) = 5 的解 x 的值为2。

2010中考数学

2010中考数学

2010中考数学引言2010年的中考数学考试是考生们迎接高中阶段学习的一次重要考试。

本文将从题型分布、重点知识点和复习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题型分布根据过去几年的趋势来看,2010年中考数学试卷主要包含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四个题型。

具体分布如下:•选择题占比约为30%。

这些题目往往是单项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考察基本概念和运算能力。

其中,多项选择题可能会涉及到逻辑判断的能力。

•填空题占比约为20%。

这些题目要求考生填写数值或答案,考察计算和推理能力。

有些填空题还会涉及到解方程等高级运算。

•计算题占比约为30%。

这些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运算和推理能力,涉及到数值计算、函数计算等内容。

这类题目通常有一定的层次感,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解题思路。

•应用题占比约为20%。

这些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

涉及到面积、体积、比例等问题。

重点知识点在2010年中考数学试题中,有一些知识点是比较重要的。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点知识点的介绍:1.代数运算:中考数学中,代数运算是一个重点考察的内容。

这包括基本的四则运算、方程的解法、不等式的解法等。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在题目中灵活运用。

2.几何图形:在中考数学中,几何图形也是一个重点考察内容。

这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计算、图形的折叠和展开等。

考生需要熟悉各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并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中考数学中比较新的考察内容。

这包括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统计图表的绘制与解读等。

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统计和计算能力,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进行推理和分析。

复习建议为了顺利应对2010年中考数学考试,以下是几条复习建议:1.理清知识框架:首先,要理清数学知识的框架,明确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和重点。

这样有助于整体把握和串联知识,提高解题效率。

2.巩固基础知识:要重点复习和巩固基础知识。

数学的高级内容往往基于基础知识,如果基础不牢固,就会影响解题的能力。

中考数学热点专题:图形的平移

中考数学热点专题:图形的平移

中考数学热点专题复习: 形的平移♦考点聚焦1.理解图形平移的根本特征.2.利用平移的根本特征解决涉及平移知识的有关问题.3.会按要求画出平移图形或进展图案设计.4.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通过变化可使图形平移,掌握其中的变化规律.♦备考兵法1.判断图形的挪动是平移还是对称,关键是看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平移的方向不发生变化.2.两次平移相当于一次平移;在对称轴平行时,两次轴对称相当于一次平移;在对称轴不平行时,两次轴对称相当于一次旋转.3.平移的作图要注意作图的方向性和对间隔的要求.4.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图形平移引起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为:横坐标左移减、右移加,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图形的平移就是整个图形同向等间隔平移.♦识记稳固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______ 挪动_______ ,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2.平移的两个要素:(1)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 •3.平移变换的根本特征:(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 和______ :(2)对应线段 _____ 且 ______ :(3)对应角 _______ :⑷对应点所连的线________ 且 _______ (或在一条直线上).4.简单平移作图的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出平移前后的图形的一对:(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全等和尺规作图的知识,把每条线段在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条件下挪动,实现整个图形的平移.识记稳固参考答案:1.直线一定间隔2. (1)方向(2)间隔3. (1)形状大小(2)平行相等〔3)相等(4) 平行相等4. (1)对应点(2)平行且相等♦典例解析例1 (2021,江苏泰州)二次函数y=x2+4x+3的图象可以由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平移而得到,以下平移正确的选项是0A.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B.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C.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D.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 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解析Vy=x2的顶点坐标为(0, 0).而y=x2+4x+3= (x+2) 2-1,顶点坐标是(-2,-1).答案B例2 (2021,湖北武汉)(1)点(0, 1)向下平移2个单______ ,直线y=2x+l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解析式是_______ :(2)直线y=2x+l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解析式是________ :(3)如图,点C为直线y二x上在第一象限内一点,直线交x轴于点B,将直线AB沿射线0C方向平移3 V2个单位,析式.解析门)(0, -1) y=2x-l (2) y=2x-3(3)由题知点A平移到点E,点B移到点F,且AE,方向成45°的角.如图,作FM丄x轴于点设FM二BM二a,由勾股左理知BM2+MF2=BF2, 位后的坐标是a2+a2= (3 迈)2,• • a—3 ♦2 2•••点F坐标为(丄,3)・2同理点E坐标为〔3, 4).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y=kx+b,易得】k + b = 3、< 23k+b = 4.k =2、b = -24Xy=2x+l交y轴于点A,r 求平移后直线的解•••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2x-2.例3抛物线y=x2+4x+m (m为常数)经过点(0, 4).(1)求m的值;(2)将该抛物线先向右,再向下平移得到另一条抛物线,这条平移后的抛物线满足下述两个条件:它的对称轴(设为直线LJ与平移前的抛物线的对称轴(设为直线LJ关于y轴对称:它所对应的函数的最小值为-8.①试求平移后的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②试问在平移后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着点P,使得以3为半径的OP既与x轴相切,又与直线L相交?假设存在, 恳求岀点P的坐标,并求岀直线被OP所截得的弦AB的长度: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将(0, 4)代入y=x2+4x+m 中,得:0+0+m=4, .\m=4.(2)①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2+4x+4,配方得y= (x+2)2,其对称轴为Li: x=-2,那么L?:X=2.又•••平移后的抛物线的函数的最小值为-8,・•・平移后的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尸(x-2)二8,即y=x2-4x-4.②假设存在,那么点P到x轴的间隔为3, .•.点P的纵坐标为3或-3,当纵坐标为 3 时,・X2-4X-4=3,解得X]=2+JTT, X2=2- VTT ,•・・、/T7>3, ・・・0P不与直线L2相交,舍去.当纵坐标为-3 时,x2-4x-4=-3,解得xi=2+\/5 , X2=2-J了,V>/5<3, A0P 与直线L:相交,AB二2X 丁32-(点尸二4.点拨初中阶段的平移主要表如今几何图形的变换和平而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运动变换,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也要熟记(参见5. 1和5. 4).♦中考热身1.(2021,广东深圳)将二次函数y二才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图形的函数表达式是()A. y= (x-1)2+2B. y= (x+1)2+2C. y= (x-1)2-2D. y= (x+1)2-22.(2021,贵州贵阳)如图,在12X6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0A的半径为1, 0B的半径为2,要使0A与静止的OB相切,那么0A由图示位置需向右平移 _________ 个单位.3.(2021, ±海)如图,将直线0P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__________ ・4.(2O2L湖南郴州)如图,先将A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再以直线L为对称轴将△ AiBiCi作轴反射(轴对称)得到△ A2B2C2,请在所给的方格纸中依次作岀厶AjBiCi和△A J B?C2・♦迎考精练一、根底过关训练1.以下各组图形,可经平移变换,由一个图形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0△△ □口D= 0A B C D2.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挪动一泄间隔,这样的图形变换称为平移.如图,将网格中的三条线段沿网格线的方向(程度或垂直)平移后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三角形,至少需要挪动()A. 12 格B. 11 格C. 9 格D. 8 格(第2题)3・如图,直线y 二少x+JJ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圆心P 的坐标为(1, 0) , 0P 与y 轴相切于点0,3假设将OP 沿x 轴向左挪动,当OP 与该直线相交时,横坐标为整数的点P 有 ____________ 个.4.如图,有一条小船,假设把小船平移,使点A 平移得到点B,请你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小船;假设该小船先 从点A航行到达岸边L 的点P 处补给后.再航行到点B.假设要求航程最短,试在图中画岀点P 的位宜・假 如每一小格的长度为10米,求出这个最短的路程.(结果保存准确值)二.才能提升训练5. 如图,等腰直角AABC 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MNPQ 的边长均为20 一直线上,开场时点A 与点N 重合.让AABC 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 与点M 重合,那么重叠局部而积y (厘米)与时间t (秒)之间的6. 将两块大小一样含30°的直角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得它们的斜边AB 重合,直角边不重合,AB 二8, BC 二AD 二4,AC 与BD 相交于点E,连结CD.(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如图1,AC 二 ______________ , BD 二 ,四边形ABCD 是 梯形: (2) 请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不含全等三角形)(3) 如图2,假设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过点A 重合于AB 的直线为y 轴建立如下图的直角坐标系,保持AABD 不动,将AABC 向x 轴的正方向平移到AFGH 的位置,FH 与BD 相交于点P,设AF=t, AFBP 的而积为S,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 的取值范用.图1中考热身参考答案1. A 2・ 2, 4, 6, 8 3・ y=2x-3C M A N厘米,AC 与MN 在同 向左运动,最终点A 函数关系式为I4.解:如图迎考精练 根底过关训练 1. A 2・ C 3・ 34.解:平移后的小船如下图,A'与A 关于直线L 成轴对称,连结A' B 与L 相交于点P,那么点P 为所求.如图,0A' =70 米,0B=70 米,PA+PB 二PA' +PB 二A' B= y[/CO 2 +OB 1 = ^702 +7O 2 =70>/2 (米), 所以最短路程是70米.才能提升训练5. y 二](20-2t) ' (OWtWlO)26. 解:(1) 4* 4>/3 等腰 (2)共有9对相似三角形.©ADCE> A ABE 与 ZkACD 或 ABDC 两两相似,分别是:△DCEs/XABE, △DCEs^ACD, ②厶ABD^AEAD, AABD^AEBC. (2 对) ③ 'BAC S AEAD, ABAC^AEBC ・(2 对)•••一共有9对相似三角形. ***(5对)又VZ1=Z2=3O G , A ZPFB=Z2=30° , AFP=BP.过点P作PK丄FB于点K,那么FK二BK二丄FB・2VAF=t, AB二8, AFB=8-t, BK=- (8-t),2 在RtABPK 中,PK二BK・tanG二丄(8-t)・ tan30° =— (8-t),2 6S Z.EBP= — FB-PK=—18-t) ■——〔8-t:.2 2 6・・・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二習(t-8)=.即s笔匸半+¥屈t的取值范用为0Wt〈8・。

2010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150套)专题18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

2010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150套)专题18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

28.(2010广东中山)如图(1),(2)所示,矩形ABCD 的边长AB=6,BC=4,点F 在DC 上,DF=2.动点M 、N 分别从点D 、B 同时出发,沿射线DA 、线段BA 向点A 的方向运动(点M 可运动到DA 的延长线上),当动点N 运动到点A 时,M 、N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连接FM 、MN 、FN ,当F 、N 、M 不在同一直线时,可得ΔFMN ,过ΔFMN 三边的中点作ΔPQW .设动点M 、N 的速度都是1个单位/秒,M 、N 运动的时间为x 秒.试解答下列问题: (1)说明ΔFMN ∽ΔQWP ;(2)设0≤x ≤4(即M 从D 到A 运动的时间段).试问x 为何值时,ΔPQW 为直角三角形?当x 在何范围时,ΔPQW 不为直角三角形?(3)问当x 为何值时,线段MN 最短?求此时MN 的值..【答案】解:(1)由题意可知P 、W 、Q 分别是ΔFMN 三边的中点, ∴PW 是ΔFMN 的中位线,即PW ∥MN ∴ΔFMN ∽ΔQWP(2)由题意可得 DM=BN=x ,AN=6-x ,AM=4-x , 由勾股定理分别得 2FM =24x +,2MN =2)4(x -+2)6(x - 2FN =2)4(x -+16①当2MN =2FM +2FN 时,2)4(x -+2)6(x -=24x ++2)4(x -+16 解得 34=x ②当2FN =2FM +2MN 时,2)4(x -+16=24x ++2)4(x -+2)6(x - 此方程无实数根③2FM =2MN +2FN 时,24x +=2)4(x -+2)6(x -+2)4(x -+16 解得 101=x (不合题意,舍去),42=x 综上,当34=x 或4=x 时,ΔPQW 为直角三角形;当0≤x <34或34<x <4时,ΔPQW 不为直角三角形 (3)①当0≤x ≤4,即M 从D 到A 运动时,只有当x=4时,MN 的值最小,等于2; ②当4<x ≤6时,2MN =2AM +2AN =2)4(-x +2)6(x -=2)5(22+-x当x=5时,2MN 取得最小值2, ∴当x=5时,线段MN 最短,MN=2. 29.(2010湖南常德)如图9, 已知抛物线21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4,0) 和B (1,0)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E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作EF //AC 交BC 于F ,连接CE ,当△CEF 的面积是△BEF面积的2倍时,求E 点的坐标;(3)若P 为抛物线上A 、C 两点间的一个动点,过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C 于Q ,当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线段PQ 的值最大,并求此时P 点的坐标.【答案】解:(1)由二次函数212y x bx c =++与x 轴交于(4,0)A -、(1,0)B 两点可得:221(4)4021102b c b c ⎧--+=⎪⎪⎨⎪⋅++=⎪⎩,. 解得: 322b c ⎧=⎪⎨⎪=-⎩,.故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13222y x x =+-.(2)∵S △CEF =2 S △BEF , ∴1,2BF CF =1.3BF BC =∵EF //AC , ∴B ,EF BAC BFE BCA ∠=∠∠=∠ ,∴△BEF ~△BAC ,∴1,3BE BF BA BC ==得5,3BE = 故E 点的坐标为(23-,0).xyO BC A图9(3)解法一: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C ,则C 点的坐标为(0,-2).若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有20,04b k b -=+⎧⎨=-+⎩. 解得:1,22k b ⎧=-⎪⎨⎪=-⎩.故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22y x =--.若设P 点的坐标为213,222a a a ⎛⎫+- ⎪⎝⎭,又Q 点是过点P 所作y 轴的平行线与直线AC 的交点,则Q 点的坐标为(1,2)2a a --.则有:2131[(2)](2)222PQ a a a =-+----=2122a a --=()21222a -++即当2a =-时,线段PQ 取大值,此时P 点的坐标为(-2,-3) 解法二:延长PQ 交x 轴于D 点,则PD AB ⊥.要使线段PQ 最长,则只须△APC的面积取大值时即可.设P 点坐标为(),00y x ,则有:ACO DPCO SAPCADPSSS =+-梯形=111()222AD PD PD OC OD OA OC ⋅++⋅-⋅ =()()000001112242222x y y y x --+-+⋅--⨯⨯=0024y x ---=20001322422x x x ⎛⎫-+--- ⎪⎝⎭=2004xx -- =-()22024x ++即02x =-时,△APC 的面积取大值,此时线段PQ 最长,则P 点坐标为(-2,-3)30 .(2010湖南郴州)如图(1),抛物线42y x x =+-与y 轴交于点A ,E (0,b )为y 轴上一动点,过点E 的直线y x b =+与抛物线交于点B 、C .(1)求点A 的坐标; (2)当b =0时(如图(2)),ABE 与ACE 的面积大小关系如何?当4b >-时,上述关系还成立吗,为什么?(3)是否存在这样的b ,使得BOC 是以B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b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将x =0,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点A 的坐标为(0,-4) (2)当b =0时,直线为y x =,由24y xy x x =⎧⎨=+-⎩解得1122x y =⎧⎨=⎩,2222x y =-⎧⎨=-⎩所以B 、C 的坐标分别为(-2,-2),(2,2)14242ABES=⨯⨯=,14242ACES =⨯⨯= 所以ABEACE S S=当4b >-时,仍有ABEACE SS=成立.理由如下由24y x b y x x =+⎧⎨=+-⎩,解得11x y b ⎧=⎪⎨=⎪⎩,22x y ⎧=⎪⎨=⎪⎩所以B 、C b 作BF y ⊥轴,CG y ⊥轴,垂足分别为F 、G ,则而ABE 和ACE 是同底的两个三角形, 所以ABEACE SS=.(3)存在这样的b .因为90BF CG,BEF CEG,BFE CGE =∠=∠∠=∠=︒ 所以BEF CEG ≅所以BE CE =,即E 为BC 的中点所以当OE =CE 时,OBC 为直角三角形 因为GE b b GC =-== 所以 CE =OE b =b =,解得124,2b b ==-,所以当b =4或-2时,ΔOBC 为直角三角形.31.(2010湖南怀化)图9是二次函数k m x y ++=2)(的图象,其顶点坐标为M(1,-4). (1)求出图象与x 轴的交点A,B 的坐标; (2)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 ,使MAB PAB S S ∆∆=45,若存在,求出P 点的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 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回答:当直线)1(<+=b b x y 与此 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b 的取值范围.【答案】解;(1) 因为M(1,-4) 是二次函数k m x y ++=2)(的顶点坐标,所以324)1(22--=--=x x x y 令,0322=--x x 解之得3,121=-=x x . ∴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1,0),B (3,0) (2) 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存在点P ,使MAB PAB S S ∆∆=45设),,(y x p 则y y AB S PAB 221=⨯=∆,又8421=-⨯=∆AB S MAB , ∴.5,8452±=⨯=y y 即 ∵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4,∴5=y . 当5=y 时,4,2=-=x x 或.故P 点坐标为(-2,5)或(4,5)……………7分 (3)如图1,当直线)1(<+=b b x y 经过A 点时,可得.1=b ……………8分图9图1当直线)1(<+=b b x y 经过B 点时,可得.3-=b由图可知符合题意的b 的取值范围为13<<-b 32.(2010湖北鄂州)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 (-1,0),B (0,2),一动点P 沿过B 点且垂直于AB 的射线BM 运动,P 点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射线BM 与x 轴交与点C .(1)求点C 的坐标.(2)求过点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P 点开始运动时,Q 点也同时从C 出发,以P 点相同的速度沿x 轴负方向向点A 运动,t 秒后,以P 、Q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点P 到点C 时停止运动,点Q 也同时停止运动)求t 的值. (4)在(2)(3)的条件下,当CQ =CP 时,求直线OP 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答案】(1)点C 的坐标是(4,0);(2)设过点A 、B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2+bx +c (a ≠0),将点A 、B 、C 三点的坐标代入得:020164a b c c a b c =-+⎧⎪=⎨⎪=++⎩解得12322a 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 12-x 2+32x +2. (3)设P 、Q 的运动时间为t 秒,则BP =t ,CQ =t .以P 、Q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可分三种情况讨论.①若CQ =PC ,如图所示,则PC = CQ =BP =t .∴有2t =BC=t②若PQ =QC ,如图所示,过点Q 作DQ ⊥BC 交CB 于点D ,则有CD =PD .由△ABC ∽△QDC ,可得出PD =CDt =,解得t③若PQ =PC ,如图所示,过点P 作PE ⊥AC 交AC 于点E ,则EC =QE=5PC ,∴12t=5(t ),解得t(4)当CQ =PC 时,由(3)知t P 的坐标是(2,1),∴直线OP 的解析式是:y =12x ,因而有12x =12-x 2+32x +2,即x 2-2x -4=0,解得x =1OP 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为()和(. 33.(2010湖北省咸宁)已知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两交点的坐标分别为(m ,0),(3m -,0)(0m ≠).(1)证明243c b =;(2)若该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1x =,试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值.【答案】(1)证明:依题意,m ,3m -是一元二次方程20x bx c +-=的两根.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3)m m b +-=-,(3)m m c ⨯-=-.∴2b m =,23c m =. ∴224312c b m ==. (2)解:依题意,12b-=,∴2b =-. 由(1)得2233(2)344c b ==⨯-=.∴2223(1)4y x x x =--=--.∴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4-.34.(2010湖北恩施自治州)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c bx x y ++=2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A 点在原点的左侧,B 点的坐标为(3,0),与y 轴交于C (0,-3)点,点P 是直线BC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连结PO 、PC ,并把△POC 沿CO 翻折,得到四边形POP /C , 那么是否存在点P ,使四边形POP /C 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 ABPC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P 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 的最大面积.【答案】解:(1)将B 、C 两点的坐标代入得⎩⎨⎧-==+303c c b解得:⎩⎨⎧-=-=32c b所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322--=x x y(2)存在点P ,使四边形POP /C 为菱形.设P 点坐标为(x ,322--x x ), PP /交CO 于E若四边形POP /C 是菱形,则有PC =PO .连结PP / 则PE ⊥CO 于E ,∴OE=EC =23∴y =23-.∴322--x x =23-解得1x =2102+,2x =2102-(不合题意,舍去)∴P 点的坐标为(2102+,23-)…………………………8分 (3)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与BC 交于点Q ,与OB 交于点F ,设P (x ,322--x x ),易得,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x y 则Q 点的坐标为(x ,x -3).EB QP OE QP OC AB S S S S CPQ BPQ ABC ABPC ⋅+⋅+⋅=++=∆∆∆212121四边形 3)3(2134212⨯+-+⨯⨯=x x =87523232+⎪⎭⎫ ⎝⎛--x当23=x 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 此时P 点的坐标为⎪⎭⎫⎝⎛-415,23,四边形ABPC 的 面积875的最大值为. 35.(2010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3454122+-++--=m x x mx m y 与x 轴的交点分别为原点O 和点A ,点B (2,n )在这条抛物线上. (1)求B 点的坐标;(2)点P 在线段OA 上,从O 点出发向A 点运动,过P 点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OB 交与点E ,延长PE 到点D ,使得ED =PE ,以PD 为斜边,在PD 右侧做等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当P 点运动时,C 点、D 点也随之运动).① 当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的顶点C 落在此抛物线上时,求OP 的长;② 若P 点从O 点出发向A 点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同时线段OA 上另一个点Q 从A 点出发向O 点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当Q 点到达O 点时停止运动,P 点也同时停止运动).过Q 点做x 轴的垂线,与直线AB 交与点F ,延长QF 到点M ,使得FM =QF ,以QM 为斜边,在QM 的左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QMN (当Q点运动时,M 点、N 点也随之运动).若P 点运动到t 秒时,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恰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求此刻t 的值.【答案】解:(1)∵抛物线23454122+-++--=m m x mx m y 经过原点, ∴m 2—3m +2=0. 解的m 1=1,m 2=2. 由题意知m ≠1. ∴m =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x x y 25412+-= ∵点B (2,n )在抛物线x x y 25412+-=,n=4.∴B 点的坐标为(2,4)(2)①设直线OB 的解析式为y =k 1x 求得直线OB 的解析式y =2x ∵A 点是抛物线与x 轴的一个交点, 可求得A 点的坐标为(10,0),设P 点的坐标为(a ,0),则E 点的坐标为(a ,2a ). 根据题意做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如图1.可求得点C 的坐标为(3a ,2a ), 有C 点在抛物线上,得2a =-41x (3a )2+25x 3a . 即49a 2— 211a =0解得 a 1=922,a 2=0(舍去) ∴OP =922 ②依题意作等腰直角三角形QMN .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y =k 2x +b由点A (10 ,0),点B (2,4),求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21x +5 当P 点运动到t 秒时,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恰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CD 与NQ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所示,可证△DP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QP 、OP 、AQ 的长可依次表示为t 、4t 、 2t 个单位. ∴PQ = DP = 4t ∴t +4t +2t =10 ∴t=710第二种情况:PC 与MN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3所示.可证△PQ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OP 、AQ 的长依次表示为t 、2t 个单位, ∴OQ = 10 - 2t ∵F 点在直线AB 上 ∴FQ =t ∵MQ =2t ∴PQ =MQ =CQ =2t ∴t +2t +2t =10 ∴t =2.第三种情况:点P 、Q 重合时,PD 、QM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4所示,此时OP 、AQ 的长依次表示为t 、2t 个单位.∴t +2t=10 ∴t =310 综上,符合题意的值分别为710,2,310. 36.(2010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二次函数2x y =的图像如图8所示,请将此图像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1)画出经过两次平移后所得到的图像,并写出函数的解析式.(2)求经过两次平移后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指出当x 满足什么条件时,函数值大于0?【答案】解:画图如图所示:依题意得:2)1(2--=x y =2122-+-x x =122--x x∴平移后图像的解析式为:122--x x (2)当y=0时,122--x x =0 2)1(2=-x 21±=-x 212121+=-=x x ,∴平移后的图像与x 轴交与两点,坐标分别为(21-,0)和(21+,0) 由图可知,当x<21-或x>21+时,二次函数2)1(2--=x y 的函数值大于0. 37.(2010云南楚雄)已知: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相交于两点A (1,0),B (3,0).与y 轴相较于点C (0,3).(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若点D (7,2m )是抛物线2y ax bx c =++上一点,请求出m 的值,并求处此时△ABD 的面积.【答案】解:(1)由题意可知09303a b c a b c c ++=⎧⎪++=⎨⎪=⎩ 解得143a b c =⎧⎪=-⎨⎪=⎩所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243y x x =-+. (2)把D (7,2m )代人函数解析式243y x x =-+中,得2775()43224m =-⨯+=.所以155(31)244ABDS ∆=⨯-⨯=. 38.(2010湖北随州)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顶点为C (1,1)且过原点O.过抛物线上一点P (x ,y )向直线54y =作垂线,垂足为M ,连FM (如图). (1)求字母a ,b ,c 的值;(2)在直线x =1上有一点3(1,)4F ,求以PM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PFM 的P 点的坐标,并证明此时△PFM 为正三角形;(3)对抛物线上任意一点P ,是否总存在一点N (1,t ),使PM =PN 恒成立,若存在请求出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a =-1,b =2,c =0(2)过P 作直线x=1的垂线,可求P 的纵坐标为14,横坐标为1.此时,MP =MF =PF =1,故△MPF 为正三角形. (3)不存在.因为当t <54,x <1时,PM 与PN 不可能相等,同理,当t >54,x >1时,PM 与PN 不可能相等.39.(2010河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一4),C(2,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 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 的横坐标为m ,△AMB 的面积为S.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3)若点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 是直线y=-x 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使以点P 、Q 、B 、0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 的坐标.【答案】(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2+bx +c (a ≠0),则有1640,4,420.a b c c a b c -+=⎧⎪=-⎨⎪++=⎩解得1,21,4.a 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y =12x 2+x ﹣4(2)过点M 作MD ⊥x 轴于点D .设M 点的坐标为(m ,n ). 则AD =m +4,MD =﹣n ,n =12m 2+m -4 . ∴S = S △AMD +S 梯形DMBO -S △ABO =12( m +4) (﹣n )+12(﹣n +4) (﹣m ) -12×4×4 = ﹣2n -2m -8 = ﹣2(12m 2+m -4) -2m -8= ﹣m 2-4m (-4< m < 0)∴S 最大值 = 4(3)满足题意的Q 点的坐标有四个,分别是:(-4 ,4 ),(4 ,-4),(-2+2-,(-2-2+40.(2010四川乐山)如图(13.1),抛物线y =x2+bx+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0,2),连接AC ,若tan ∠OAC =2. (1)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l 上是否存在点P ,使∠APC =90°,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13.2)所示,连接BC ,M 是线段BC 上(不与B 、C 重合)的一个动点,过点M 作直线l ′∥l ,交抛物线于点N ,连接CN 、BN ,设点M 的横坐标为t .当t 为何值时,△BCN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答案】解:(1)∵抛物线y=x 2+bx +c 过点C(0,2). ∴x=2又∵tan ∠OAC=OCOA=2, ∴OA=1,即A(1,0). 又∵点A 在抛物线y=x 2+bx +2上. ∴0=12+b ×1+2,b=-3 ∴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 2-3x +2 (2)存在过点C 作对称轴l 的垂线,垂足为D,如图所示, ∴x=-332212b a -=-=⨯.∴AE=OE-OA=32-1=12,∵∠APC=90°,∴tan ∠PAE= tan ∠CPD ∴PE CDEA DP=,即12PE 322PE =-,解得PE=12或PE=32, ∴点P 的坐标为(32,12)或(32,32)。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13 图形的相似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线段a=5cm,b=2cm,则a
b
=()
A.1
4
B.4 C.
5
2
D.
2
5
2.把mn=pq(mn≠0)写成比例式,写错的是()
A.m q
p n
=B.
p n
m q
=C.
q n
m p
=D.
m p
n q
=
3.某班某同学要测量学校升旗的旗杆高度,在同一时刻,量得某一同学的身高是1.5m,影长是1m,旗杆的影长是8m,则旗村的高度是()
A.12m B.11m C.10m D.9m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矩形都是相似图形;B.菱形都是相似图形
C.各边对应成比例的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D.等边三角形都是相似三角形5.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比是1:2,那么它们对应的面积比是()
A.1B.1:2 B.1:4 D.1:1
6.如图1,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与△ADE相似的是()
A.AE AC
AD AB
=B.∠B=∠ADE C.
AE DE
AC BC
=D.∠C=∠AED
(1)(2) (3)
7.要做甲、乙两个形状相同(相似)的三角形框架,•已知三角形框架甲的三边分别为50cm,60cm,80cm,三角形框架乙的一边长为20cm,那么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框架乙共有()种
A.1 B.2 C.3 D.4
8.如图2,△ABC中,∠BAC=90°,AD⊥BC于D,若AB=2,BC=3,则CD的长是()
A.8
3
B.
2
3
C.
4
3
D.
5
3
9.若
3a b a b b c a c
==+++=k ,则k 的值为( ) A .12 B .1 C .-1 D .12或-1 10.如图3,若∠1=∠2=∠3,则图中相似的三角形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若235a b c ==(abc ≠0),则a b c a b c
++-+=_________. 12.把长度为20cm 的线段进行黄金分割,则较短线段的长是________cm .
13.△ABC 的三条边之比为2:5:6,与其相似的另一个△A •′B •′C •′最大边长为15cm ,则另两边长的和为_______.
14.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一对对应边长分别为20cm ,25cm ,它们的周长差为63cm ,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是________.
15.如图4,点D 是Rt △ABC 的斜边AB 上一点,DE ⊥BC 于E ,DF ⊥AC 于F ,若AF=•15,BE=10,则四边形DECF 的面积是__________.
(4) (5) (6)
16.如图5,BD 平分∠ABC ,且AB=4,BC=6,则当BD=_______时,△ABD ∽△DBC .
17.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条边,且a :b :c=2:3:4,则△ABC •各边上的高之比为______.
18.在梯形ABCD 中,AB ∥CD ,AB=60,CD=15,E 、F 分别为AD 、BC 上一点,且EF ∥AB ,•若梯形DEFC ∽梯形EABF ,那么EF=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6分,19~23题每题6分,24题、25题每题8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如图6,△ABC 中,AG DE AH BC
=,且DE=12,BC=15,GH=4,求AH .
20.为了估算河的宽度,我们可以在河对岸的岸边选定一个目标作为点A,再在河的这一边选点B和点C,使AB⊥BC,然后再选点E,使EC⊥BC,确定BC与AE的交点为D,•如图,测得BD=120米,DC=60米,EC=50米,你能求出两岸之间AB的大致距离吗?
21.如图,在ABCD中,AE:EB=2:3.
(1)求△AEF和△CDF的周长比;(2)若S△AEF=8cm2,求S△CDF.
22.如图,△ABC是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余料,边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
23.以长为2的线段为边作正方形ABCD,取AB的中点P,连结PD,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F,使PF=PD,以AF为边作正方形AMEF,点M在AD上,如图所示.
(1)求AM、DM的长;(2)求证:AM2=AD·DM.
24.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且△PCD是等边三角形.
(1)当AC、CD、DB满足怎样的关系式时,△ACP∽△PDB.
(2)当△PDB∽△ACP时,试求∠APB的度数.
25.如图15-12,△ABC中,D为AC上一点,CD=2DA,∠BAC=45°,∠BDC=60°,•CE•⊥BD,E为垂足,连结AE.
(1)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并加以证明.
(2)图中有无相似三角形?若有,请写出一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3)求△BEC与△BEA的面积比.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D 5.C 6.C 7.C 8.D 9.D 10.D 二、填空题
11.5
2
12.7.64 13.
35
2
cm 14.252cm,315cm
15.150 16.17.6:4:3 18.30 三、解答题
19.解:∵AG DE
AH BC
==
124
155
=,
∴4
54
AG
AG
=
+
,∴AG=16,∴AH=AG+GH=16+4=20.
20.解:∵AB⊥BC,EC⊥BC,∴∠ABD=∠ECD=90°,而∠ADB=∠EDC,∴Rt△ABD≌Rt△ECD.
∴AB CE
BD CD
=⇒
50
12060
AB
=⇒AB=100m.
21.解:(1)在 ABCD中,易得△AEF∽△CDF,∴C△AEF:C△CDF=AE:CD=AE:AB=2:5.
(2)∵△AEF∽△CDF,
∴S△CDF:S△AEF=25:4=S△CDF:8,∴S△CDF=50cm2.22.解:设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xmm,
∵PN∥BC,∴△APN∽△ABC.
∴PN AE
BC AD
=⇒
80
12080
x x
-
=⇒x=48.
23.(1)解:在正方形ABCD中,P为中点,∴AP=1,而AD=2.
∴由勾股定理可得.
∴,
(2)证明:∵AM2=)2
AD·DM=2×(AM2=AD·DM.
24.解:(1)在△ACP与△PDB中,∠ACP=∠PDB,PC=PD.要想△ACP∽△PDB,则
①BD PD
PC AC
=⇒DB·AC=PC·PD=CD2
②BD PD AC PC
==1,即BD=AC , 即满足CD 2=AC ·DB 或BD=AC 时,△ACP ∽△PDB .
(2)∵△PDB ∽△ACP ⇒∠APC=∠PBD .
∴∠APB=∠APC+∠CPD+∠DPB=∠PBD+60°+∠DPB=60°+60°=120°.
25.解:(1)Rt △CED 中,∠CDE=60°⇒∠ECD=30°,
∴DE=12
CD=DA ,EC=EA . 又∵∠BAC=45°,∠BDC=60°,∴∠DBA=15°.
又∵∠BDA=120°,DE=DA ,∴∠DAE=∠DEA=30°.
∴∠EAB=15°,∴BE=EA=EC ,DE=DA .
(2)在△ADE 与△AEC 中,∠DAE=∠DAE ,∠AED=∠ACE . ∴△ADE ∽△AEC .
(3)在Rt △CED 中,设DE=a ,CD=2a ,由勾股定理得,
∴S △CEB =12·BE 2
aBE .过点A 作AF ⊥BD 于F ,
则在△ADF 中,∠ADF=60°,∴AF=AD ·sin60°=2
a .
∴S △BEA =12BE ·BE ·a .∴S △BEC :S △BEA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