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与欣赏.ppt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邕与《曹娥碑》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 之字属之。它是从汉隶发展、演变来的。兴于汉末, 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到今天,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 准字体。 特点:同汉隶的基本结构相同,但笔画没有波折,字 形方正,书写简便。
书法源流概述
一般认为魏代的钟繇是楷书的创始人。钟还善功隶、 行、草,但以楷书见长。其楷书特点是“刚柔备 焉,……幽深无际,古雅有余”。“备尽法度”。以 《宣示表》和《贺捷表》最有名。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 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 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 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 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 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 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十七贴(局部)
王羲之高古摹本《草书平安帖》
篆书的特点是园笔曲线的美,而隶书则是方笔 直线的美。隶书比起篆书更强调结构的平衡、 对称、整齐一致。
书法源流概述
邓完白 四体帖 篆书
邓完白 四体帖 隶书
邓完白(公元一七四三年--一八五○年) 名琰,字石如,后 改顽伯,号完白山人, 安徽省怀宁人。四体皆精,以篆隶最为出 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
书法源流概述
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
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 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 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 阿的严肃感。
书法源流概述
曹全碑 八分隶
“八分”是在秦隶之後,渐生波磔 zhé(磔:用笔向右下斜 ),归于 整齐、规范,转化而来的 。隶书发 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成熟。
特点:小篆比大篆字形更 匀称、整齐,笔画圆转、 简化,异体字也基本废言 臣请具刻诏 书金石刻因 明白。
隶书始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
之狱吏,因得罪于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阳狱 中。他在狱中苦心覃思十年,损益小篆, 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 遂拜其为御史。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 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xì),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 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 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 《兰亭》一直在绍兴 平水云门寺珍藏了几百年直到传到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的徒弟辩才和尚才被唐太宗 派萧翼到云门寺来骗走了真迹兰亭集序。
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铜器上凹入 的阴文为款,凸出的阳文为识,总称铭文)。
特点: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 方正、匀称,异体字也较多。
书法源流概述
甲骨、金文对照表
石鼓文是指东周至战国时 期刻于十个石鼓上的记事 文字,其书写风格与秦篆 接近。
小篆又名秦篆,是秦始皇 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 体,是在大篆的基础上简 化而成。泰山刻石是小篆 的典型代表。
书法源流概述
王懿荣(1845—1900年) 字正儒,一字 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 古现村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甲骨 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
尤何
曹 华陶 姜 柏水
溪彭鲁 韦 马 凤 方任 柳 史 唐薛 雷 殷罗 安乐
孙 周 吴 郑王卫 沈 朱秦
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一、书法源流概述
广义的篆书包括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及春秋战 国时期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和小篆。
狭义的篆书则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
名词解释:篆书
甲骨文是指商周时期刻
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当时主要用于记事。甲 骨文的全部单字4500个 左右,其中可认识的约 1000个。 特点:象形程度高,字 形为细瘦的线条,拐弯 多方笔,高低大小不一, 笔画繁简不一,异体字 较多。
唐代以后,楷书的风格以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 公权、元代的赵孟頫等四大家为代表,有所谓“欧劲、 颜筋、柳骨、赵体”之说。
书法源流概述
褚遂良 楷书法帖
宋徽宗 诗帖 瘦金体
行书 ——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 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 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 息(如图)。
第一节 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与欣赏
一、书法源流概述
中国书法是随着中国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 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书法就是对这象形图画文
字进行加工美化,将其提炼成美的书写形式。
一、书法源流概述
中国纳西族所采用的东巴 文和水族的水书,是现存 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 文字系统。
东巴文字爱
图为“水书”测字招牌
汉隶——蔡邕:熹平石经
曹娥碑是东汉时期上虞县令度尚为彰扬曹娥孝行而命 其弟子邯郸淳撰写镌刻的祭碑。蔡邕在碑阴题写“黄 绢幼妇,外孙齑臼” 后,此碑更成为“天下第一字谜” 的出典所在。据考,现存的曹娥碑为宋碑,由王安石 之婿蔡卞在1093年摹旧时碑文重书,碑文笔法灵动, 流韵翻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010年11月20日,王羲之高古摹 本《草书平安帖》在北京嘉德秋拍夜场 以2.75亿元为3391号买家竞得,加上 12%的佣金,总成交价3.08亿元。众所 周知,王羲之真迹早已不存于世,高古 的精摹本历来被当作真迹看待。此平安 帖久享盛名,历代鉴赏家对其年代多有 研究,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 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它著录极 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 的公私藏印及流传历历可考,其珍贵性 不言而喻。
特点: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画连绵,各字独 立,好写好认,切合实用。
书法源流概述
(图:董其昌 尺牍册局部 行书)
行书相传是后汉末年颖川人刘德升所创。 行书以“书圣”王羲之第一,古今皆以为此。王
羲之虽然学钟繇的书法,但他进一步发展了钟繇 的楷书,其最主要的创造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
书法源流概述
东晋书法家,其楷、行、草、隶、八 分、飞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为 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字逸 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 (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 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 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 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 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 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 称为“二王”。东晋升平五年卒,葬 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 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 之字属之。它是从汉隶发展、演变来的。兴于汉末, 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到今天,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 准字体。 特点:同汉隶的基本结构相同,但笔画没有波折,字 形方正,书写简便。
书法源流概述
一般认为魏代的钟繇是楷书的创始人。钟还善功隶、 行、草,但以楷书见长。其楷书特点是“刚柔备 焉,……幽深无际,古雅有余”。“备尽法度”。以 《宣示表》和《贺捷表》最有名。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 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 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 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 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 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 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十七贴(局部)
王羲之高古摹本《草书平安帖》
篆书的特点是园笔曲线的美,而隶书则是方笔 直线的美。隶书比起篆书更强调结构的平衡、 对称、整齐一致。
书法源流概述
邓完白 四体帖 篆书
邓完白 四体帖 隶书
邓完白(公元一七四三年--一八五○年) 名琰,字石如,后 改顽伯,号完白山人, 安徽省怀宁人。四体皆精,以篆隶最为出 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
书法源流概述
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
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 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 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 阿的严肃感。
书法源流概述
曹全碑 八分隶
“八分”是在秦隶之後,渐生波磔 zhé(磔:用笔向右下斜 ),归于 整齐、规范,转化而来的 。隶书发 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成熟。
特点:小篆比大篆字形更 匀称、整齐,笔画圆转、 简化,异体字也基本废言 臣请具刻诏 书金石刻因 明白。
隶书始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
之狱吏,因得罪于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阳狱 中。他在狱中苦心覃思十年,损益小篆, 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 遂拜其为御史。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 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xì),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 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 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 《兰亭》一直在绍兴 平水云门寺珍藏了几百年直到传到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的徒弟辩才和尚才被唐太宗 派萧翼到云门寺来骗走了真迹兰亭集序。
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铜器上凹入 的阴文为款,凸出的阳文为识,总称铭文)。
特点: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 方正、匀称,异体字也较多。
书法源流概述
甲骨、金文对照表
石鼓文是指东周至战国时 期刻于十个石鼓上的记事 文字,其书写风格与秦篆 接近。
小篆又名秦篆,是秦始皇 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 体,是在大篆的基础上简 化而成。泰山刻石是小篆 的典型代表。
书法源流概述
王懿荣(1845—1900年) 字正儒,一字 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 古现村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甲骨 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
尤何
曹 华陶 姜 柏水
溪彭鲁 韦 马 凤 方任 柳 史 唐薛 雷 殷罗 安乐
孙 周 吴 郑王卫 沈 朱秦
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一、书法源流概述
广义的篆书包括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及春秋战 国时期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和小篆。
狭义的篆书则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
名词解释:篆书
甲骨文是指商周时期刻
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当时主要用于记事。甲 骨文的全部单字4500个 左右,其中可认识的约 1000个。 特点:象形程度高,字 形为细瘦的线条,拐弯 多方笔,高低大小不一, 笔画繁简不一,异体字 较多。
唐代以后,楷书的风格以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 公权、元代的赵孟頫等四大家为代表,有所谓“欧劲、 颜筋、柳骨、赵体”之说。
书法源流概述
褚遂良 楷书法帖
宋徽宗 诗帖 瘦金体
行书 ——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 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 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 息(如图)。
第一节 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与欣赏
一、书法源流概述
中国书法是随着中国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 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书法就是对这象形图画文
字进行加工美化,将其提炼成美的书写形式。
一、书法源流概述
中国纳西族所采用的东巴 文和水族的水书,是现存 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 文字系统。
东巴文字爱
图为“水书”测字招牌
汉隶——蔡邕:熹平石经
曹娥碑是东汉时期上虞县令度尚为彰扬曹娥孝行而命 其弟子邯郸淳撰写镌刻的祭碑。蔡邕在碑阴题写“黄 绢幼妇,外孙齑臼” 后,此碑更成为“天下第一字谜” 的出典所在。据考,现存的曹娥碑为宋碑,由王安石 之婿蔡卞在1093年摹旧时碑文重书,碑文笔法灵动, 流韵翻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010年11月20日,王羲之高古摹 本《草书平安帖》在北京嘉德秋拍夜场 以2.75亿元为3391号买家竞得,加上 12%的佣金,总成交价3.08亿元。众所 周知,王羲之真迹早已不存于世,高古 的精摹本历来被当作真迹看待。此平安 帖久享盛名,历代鉴赏家对其年代多有 研究,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 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它著录极 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 的公私藏印及流传历历可考,其珍贵性 不言而喻。
特点: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画连绵,各字独 立,好写好认,切合实用。
书法源流概述
(图:董其昌 尺牍册局部 行书)
行书相传是后汉末年颖川人刘德升所创。 行书以“书圣”王羲之第一,古今皆以为此。王
羲之虽然学钟繇的书法,但他进一步发展了钟繇 的楷书,其最主要的创造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
书法源流概述
东晋书法家,其楷、行、草、隶、八 分、飞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为 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字逸 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 (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 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 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 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 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 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 称为“二王”。东晋升平五年卒,葬 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 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