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洲政治地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海上战争
大战爆发后,英海军在北海海域对德国实行
封锁。 1916年5月底爆发德兰海战。虽然德国舰队
击沉了较多的英国舰只;但英成功地将德国海军
封锁在了德国港口。 德国主要依靠潜艇破坏英国的海上运输,因为 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1917年1月恢复无限制潜艇 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都有可能被德国 潜艇击沉。这给英法海运造成极大困难。但也大 大影响了美国商船,德美关系恶化。
提出“十四点计划”:(1)废除秘密外交;(2)海上航行的自由;
(10)奥匈帝国内民族自决;(11)恢复巴尔干各国的领土,其政治
独立由国际保证;(12)土耳其境内的各民族自治;(13)建立独 立的波兰;(14)建立国际联盟。 在其基础上,美国提出了和平方案的“五原则”:民族平等, 共同利益,国际联盟,国际经济合作,公开外交,作为对德和平谈
时间。协约国提出以德国放弃占领的领土为谈判的先决条
件。和谈失败。1916年底,美国威尔逊总统提出一份和平
照会,结果各国都拒绝了美国的照会,说明“不分胜负的
和平”是没有的。
远东局势
日本参战:1914年8月,日本以履行英日同盟义
务为借口,对德宣战。日本参战的目的是夺取德
国在远东的殖民地。开战后,日本强占中国胶州
《布列斯特和约》
1918年3月,苏、德签订和约。规定:波罗的海沿岸 地区及白俄罗斯的一部分、立陶宛、 波兰等地将同俄国
分离;高加索的一部分和巴统划归土耳其;承认乌克兰和
芬兰独立;苏俄军队必须全部复员;俄国舰队应驶向俄国
港口停泊,或立即解除武装。
条约使苏俄丧失了 1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德法两国
领土总和的土地,将近5000万人口以及大量的自然资源和
判的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洲的转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洲的转变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经历了一场动荡而又毁灭性的战争。
这场战争不仅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同时也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引发了欧洲的变革与转变。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转变。
一、政治层面的转变1. 帝国主义体系的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多个帝国主义实力国家如德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等全部或部分土崩瓦解,导致了欧洲政治地图的巨大变动。
例如,奥匈帝国解体后,东欧各国相继独立建国,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
2. 国际秩序的重建战后,为了防止类似战争再次爆发,国际社会迅速行动,建立了国际联盟等多个组织,试图通过多边协商和合作来维护和平。
然而,由于一战未能解决根本矛盾和问题,这些机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逐渐失去了效力。
二、经济层面的转变1. 资本主义经济的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的经济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
战争期间,欧洲各国的工业生产几乎全部用于战争需求,民生需求被忽略,导致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
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国面临着战后重建的艰巨任务,经济恢复缓慢。
2. 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演进战争后,欧洲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与调控,发展了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政策,以确保社会稳定。
同时,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欧洲国家加强了国际贸易合作,积极对外开放,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社会层面的转变1. 战争对社会结构的冲击战争期间,大量男性投入军队,导致工厂和企业缺乏劳动力,妇女和少数民族开始积极参与劳动市场,妇女解放运动和少数族裔权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
2.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社会文化的格局和氛围。
战争的残酷和暴力使得人们对和平的向往更加强烈,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思。
这种情绪在战后迅速扩散,反战主义思潮兴起,国际间的文化和艺术交流增多。
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转变。
政治上,帝国主义体系瓦解,国际秩序得到重建。
欧洲历史地图(每百年一幅)
欧洲历史地图(每百年一幅)欧洲历史地图(每百年一幅)1.古代欧洲(公元前3000年 - 公元100年)1.1 早期文明1.2 古希腊城邦时期1.3 古罗马帝国兴起2.中世纪欧洲(公元500年 - 公元1500年)2.1 西罗马帝国灭亡与封建体系的建立2.2 十字军东征与封建封地的形成2.3 国家的兴起与封建体系的衰落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公元1400年 - 公元1600年) 3.1 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思潮3.2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运动3.3 宗教战争与新教国家的兴起4.绝对君主制与启蒙运动(公元1600年 - 公元1800年) 4.1 绝对君主制的确立与君主的集权统治4.2 启蒙运动及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4.3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新的世界秩序的形成5.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期(公元1789年 - 公元1815年) 5.1 法国大革命爆发与君主制的结束5.2 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崛起与覆灭6.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时期(公元1800年 - 公元1914年) 6.1 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城市化进程6.2 欧洲国家的殖民帝国扩张6.3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紧张局势7.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公元1914年 - 公元1990年) 7.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7.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与欧洲分裂7.3 冷战时期的东西对峙与欧洲一体化进程8.当代欧洲(公元1990年至今)8.1 欧盟的扩张和深化8.2 欧元区危机与欧洲经济一体化8.3 欧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注释:1.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欧洲历史地图的各个时期的详细地图。
法律名词及注释:1.古希腊城邦时期:指古希腊城邦(polis)的发展时期,城邦是古希腊城市国家的基本组织形式,结合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功能。
2.宗教改革:指16世纪16-17世纪初马丁·路德等人对天主教会的一系列批评和改革运动,导致分裂出新教派别。
3.君主制:一种政治制度,国家的最高政权集中在一人手中,该人通常被称为君主或国王。
中考历史 中考热点专题探究五 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表现 经济 (2)《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 体系下的
户开放”等目的,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和 中国
资本输出,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特征
国际地位逐渐提升
(1)“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对中国提供大 美苏两极
量援助 格局下的
表现 经济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国对新中 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 年 7 月—1918 年 11 月 1939 年 9 月—1945 年 9 月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
发展不平衡 爆发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1929—1933 年世界经济 原因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危机使德、日两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导火索)
(4)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 美苏两极
略守势,主动寻求改善中美关系。1972 年,尼 格局下的 表现 外交
克松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 中国
始走向正常化,影响了美苏冷战对峙事态
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 势下的
中国
在多极化趋势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成 特征
为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7 月底,战事已持续了近五个月。在战争初期双方虽开展了
数轮谈判,但均坚持各自立场不愿做出妥协,实现和平的时
机尚未到来。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既要面对战事本身引发的 俄乌战争 短期政治、经济和安全震荡,还可能被迫迎来俄乌战争对世 漫画 界格局、国际秩序、全球治理的深层改造。我们现在已经能
够清晰地认知到,整个世界的秩序已经随着俄军的坦克开过
角度二:措施类 2.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应对突 发事件的能力。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科技竞争力。 (3)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 作用。 (4)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活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高中人文地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知识点
高中人文地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知识点(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Ⅰ.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⑴政治地图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
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⑵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1914~1918):①大战原因: 后起的美、德、日等国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②大战结果: 协约国(英法俄)胜利;同盟国(德奥意)战败;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匈牙利、芬兰、波兰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现;英法衰落;美国兴起。
⑶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战果:德日意结成轴心集团----战败;苏、美、中、英、法组成反法西斯同盟----获得胜利。
战后: 美国和苏联强大,英法严重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政治上分裂,东部国家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美国和苏联由合作走向对抗,两极格局形成。
亚非拉殖民体系瓦解,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成为新兴政治力量。
Ⅱ.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⑴.社会主义阵营从50年代未出现分裂,到60年代未解体。
⑵.西方阵营出现分化,西欧、日本重新崛起,独立自主倾向增长,美国控制能力减弱。
⑶.80年代末开始欧洲政治地图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一分二)、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一分六)、苏联解体(一分十五)。
⑷.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是:除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外,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经济力量中心。
(一超多强格局)。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①二战后总体是和平局面,局部不稳定,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和平和发展是当代国际政治的主题,合作和冲突是国家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
②地缘合作——区域国际组织的建立: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
③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阿以冲突、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
【冲突案例----阿以冲突】⑴冲突原因:内部---民族和宗教矛盾、领土和资源纠纷。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猎讯军情网2007-1-14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
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大战根源和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
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
经济和政治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达到很高程度。
各国金融寡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实际上成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
各国政府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
各资本主义强国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
世界领土被瓜分殆尽。
但帝国主义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
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去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德国、美国、日本三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还没有殖民地。
德、美、日不满意这种状况,要求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1898~1905年间连续发生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
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
为了转嫁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企图以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解决国内危机。
地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与法、英,俄国与奥匈矛盾加剧。
18 73年,德、奥、俄三国建立三皇同盟。
俄土战争后,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于1878年主持召开柏林会议,使俄国在巴尔干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引起俄国对德国的怨恨,三皇同盟破裂。
1879年,德国与奥匈正式订立军事盟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18年11月11日,但它带来的影响将在世界范围内一直持续到二战期间。
在这场全球性冲突中,欧洲的大国互相交战,其中最受影响的是英国、法国和德国。
除了通过战争造成的破坏、死亡和伤害,这场战争引发了许多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重大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一些重要影响。
一、政治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各国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战争中,许多国家都发现了自己政治和军事上的不足,这引发了对政治制度和组织的重新思考。
例如,俄罗斯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而崩溃,随后成立了苏联。
其他像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在战争中严重削弱并最终解体。
这使得世界地图上出现了一系列新国家的独立,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匈牙利等。
同时,一些原本非常强大的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受到了很大的挫败,比如德国和奥匈帝国,这些不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使得这些国家重新思考他们的政治制度和组织方式。
二、经济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战争期间需要大量的物资和资金支持,这导致了国家的债务水平上升和通货膨胀。
同时,以英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大量生产较为低价且符合要求的军火,极大促进了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战后大规模生产和消费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战场之外,国家主义和战争对贸易和财政制度的破坏使得全球经济关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除了实际战争的影响,1918年爆发的流感(即所谓的“西班牙流感”)还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这一电流的病毒迅速传播并影响了全球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社会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形态。
战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社会形态高度动荡,统治者和平民之间产生了巨大裂痕。
例如,在俄国,农民和工人的不满对整个政体的崩溃起到了毁灭性的加剧作用。
战争本身的性质和规模也导致了许多小说家、诗人、艺术家和作家的文化生产的转变。
国际体系的演变
国际体系的演变1、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欧洲处于封建割据状态,主权国家缺失。
2、现代欧洲诞生的要素所谓“现代”,是相对于“中世纪”而言,现代欧洲诞生之根本在于冲破中世纪教会帝国的樊笼。
以下三大因素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A、文艺复兴发端于14世纪的意大利,鼎盛于16世纪(时间相当于中国的明朝)。
文艺复兴运动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
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B、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最初只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但无形中给欧洲带来了自由、宽容的新气息,促进了欧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进步。
欧洲的各个国家也因为各自的宗教信仰而加强了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国家的精神凝聚力。
马丁·路德(1483-1546年)1517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挑战罗马教廷权威,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宗教改革持续100多年,大致到1648年告一段落加尔文(1509-1564年)法国神学家,1650年代在日内瓦建立了神权共和国C、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15世纪后期-16世纪初,发生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同时期开辟了欧洲前往东方的海上通道,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促使地中海沿岸的经济活动进入了数千年来最活跃的时期。
跨洋商业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海外贸易累积的财富激发欧洲人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事业,促使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发展,最终直接、间接地激发了帝国主义。
在欧洲社会结构方面,商人们先后取代了南欧与北欧的封建领主,成为社会中最具权势的阶层。
在英国、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资产阶级逐步控制了本国的政治和政府。
3、现代国际理念意大利城邦的外交实践现实主义政治理念国家主权概念现代国际法4、三十年战争(1618-1648)四个阶段1.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3)2.丹麦阶段(1625-1629)3.瑞典阶段(1630-1635)4.瑞典-法国阶段(1636-1648)战争爆发: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威斯特伐利亚和会(1644-1648)5、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影响1.领土安排2.宗教安排3.主权概念4.国际规范此和约导致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失去大量领地,也削弱了皇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内各邦国的控制,使皇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入新课
随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凸显。为争夺霸权、 重新瓜分殖民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展 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只需一粒火星就能引爆整个世界!
你知道这粒火星是什么吗?引起这次世界 大战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 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
一都是帝国主义的 (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 争。” ——列宁
八、战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 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 战争。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 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 战 , 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 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 但 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 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帝国主义战争,这 一结论的依据是 【C】 A 交战双方主要 是帝国主义国家 B 战争的深层次 原因是英德矛盾成 为 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C 主要交战国的 目的是瓜分世界,争 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D 后期的资本主 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 资本主义国家
根本原因: 导火线: 根源 之帝 间国 的主 矛义 盾国 家 开始标志:
表现
实质
集两 团大 帝国主义 一战 形军 列强争霸 成事
转折性战役:
结束标志:
结果: 性质: 规模: 影响:
原因、成员国、核 心国、性质、影响
【B】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意大利 德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英国 意大利 法国 俄国 塞尔维亚 比利时 日本
六、空前的灾难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绞肉机‛ 转折点
法与德(1916.2-12) 英法与德(1916.7)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改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改变几年间,从1914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持续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国家间的地缘政治关系,也为现代战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改变,并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 老秩序的瓦解与新秩序的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19世纪欧洲的旧秩序,即以大国竞争为核心的体系。
战争的结束见证了一个新的政治秩序的崛起。
传统的大国帝国,如奥斯曼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在战争的冲击下纷纷瓦解。
同时,新兴国家如美国、日本和苏联藉由战争巩固了其地位。
二. 欧洲地缘政治领土的重划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欧洲的领土重划,从而对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凡尔赛和约》正式结束了战争,尽管存在争议,但它重新确立了欧洲的国界。
德国在此后的和平谈判中失去了大片领土,奥斯曼帝国也解体并丧失了其殖民地。
这些调整对后来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 对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冲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经济和社会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冲击。
战争带来了巨额的浪费、破坏和人员伤亡。
同时,冲突也催生了新的生产力和科技革命,如军事装备、通信技术和医疗实践等。
这些技术变革在战后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现代化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四. 国际组织的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组织的需求显而易见。
为了防止类似的冲突再次发生,国际联盟在战后成立。
作为第一个旨在解决国际争端和促进和平的多边组织,国际联盟在全球政治格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奠定了后来联合国的基础。
五. 民族主义和殖民地解放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后期间,民族主义思潮迅猛发展。
西方列强在战争中的弱点暴露无遗,为殖民地解放运动提供了契机。
战后,欧洲各国纷纷放弃殖民主义,逐渐将殖民地交还给当地人。
这使得世界政治地图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大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兴起,并且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重构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重构研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政治地图发生了重大变化。
许多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遭受了巨大的影响。
这场战争结束后,由于被卷入战争的国家损失惨重,所有参战国不得不接受国际政治重构的现实。
这种重构涵盖了新的领土的分配、经济合作、武器控制和公民权利保护等各个方面,但是它的实施代表着一些重大的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的重构和到底如何影响了战后时期的国际关系。
一.领土分配和新的国家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地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军事实力和其他重要资源的失去,导致了许多国家的大规模领土削减。
除了东欧和阿拉伯地区,德国也被迫割让大片领土。
奧匈帝國、土耳其帝國和俄羅斯帝國都已崩潰,這促使地圖上几國出现。
除了芬蘭和波羅的海三國,其他所有國家都受到了歐盟和北約的监管。
这种领土上和政治上的变化,反映了战后时期国际秩序的极大混乱,这是在过去百年中从未经历过的。
将世界分为超级大国、中等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国际关系和秩序已经不复存在。
二.经济重组第一次世界大战破坏了许多国家的经济。
由于战争需要,很多国家在战争期间的经济成长是在借贷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下进行的。
这意味着许多国家在战后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萎缩。
为了重建欧洲和其他受损国家的经济,国际社会出现了很多经济恢复计划。
例如现在已经在欧盟工作的马歇尔计划,旨在为受访国家提供金钱和资源以帮助它们从战争中恢复过来。
不幸的是,这些恢复计划并没有使所有人都受益,一些人被拒绝了或者只收到了非常少的帮助。
这种经济重组给建立国际关系带来了新的问题。
三.武器控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久战,战争中使用的武器技术和战争方法都因此迅速发展,催生了各种国际协议,控制和整合武器大国的力量为单独的国家或者同盟国打造武器系统,以防止其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
《武器限制协议》等国际协议通过简化和加强战争规则来摆脱恶性公司制造的环境,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两幅欧洲图,窥探半世纪
(一)德国:败者为寇
从一战前后两张欧洲形势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德国的版图较战前明显地缩小。
在普鲁士统一过程中获得的土地,包括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
一战后被迫交还给原所属国。
除此之外,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被人为割裂开来,新生的波兰占据了两块德国领土之间的狭长地带。
总之,德国作为战败已经被“囚禁在铁丝网和监狱牢笼之中。
”
(二)老帝国的瓦解
除了德国的领土变化,对比地图可以明显看到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不复存在。
哈布斯堡的崩溃
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匈帝国,在国内外沉重打击下土崩瓦解。
奥地利和匈牙利最早独立
受到鼓舞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控制了布拉格的局势。
人们举着红白色的波西米亚旗帜走上街,协约国最终承认了这一新兴国家。
原帝国的东部和东南部,则归属波兰和南斯拉夫。
奥斯曼帝国的终结
中世纪的庞然大物在经历了数百年的苟延残喘。
8、世界近代史列举题和读图简答题
世界历史近代史列举题列举题(2009·黔东南州)26.在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革命的领导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请举出下列革命的领导人。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美国南北战争:26.①克伦威尔;②罗伯斯庇尔;③华盛顿;④林肯。
(4分)(2009·成都)31.举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杰出文学家和思想家(任各举两人)。
(4分)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时期:31.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莎士比亚;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卢梭(回答相关人物也得分,每空1分)(2009·四川甘孜州)43.列举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两位文化巨人及各一部代表作品。
(4分) 43.但丁——《神曲》;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2009·河南)24.(3分)请根据下列描述,列举出相应历史人物的名字:(2)他是一个战功卓著、广受崇拜的将领,他对自己担负的使命抱有狂热的信念,他确信自己就是民族注定的拯救者,他创造过许多经典战例,却以一次战役惨败而蒙羞,只有他制定的法典是永存的。
他是(1分)(2)拿破仑(1分);(3)他是20世纪的科学巨匠。
他热爱和平,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
他提出的著名理论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是_ ___(1分)(3)爱因斯坦(1分);(2009·安徽)12.漫长的世界史中,许多文学名著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诵。
(3)《___________》为文艺复兴先驱但丁所著,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3)神曲;(2009·安徽)13.历史上的许多改革或法律,促进了人的自由和平等。
(1)《___________》颁布于法国大革命初期,宣传人生来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______________改革开始于1861年,俄国从此走上近代化道路。
改革中,沙皇颁布法令,解放农奴。
(3)______________(改革名称)开始于1868年,日本从此步入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一个中心 美国发动战争的最直接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权。在最后通牒 中,美国给予萨达姆避免战争的唯一选择就是退位流亡。也 就是说,整个战争的核心就是推翻萨达姆政权。而早在布什 上台之前,美国政界就有人开始酝酿这样的目标。1997年, 包括美国现任国防部长、副总统等在内的18位在美国政坛颇 有影响的人物就创立一个致力于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新美国 世纪计划”组织。现在该组织的主要骨干都已经成为当前“倒 萨内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骨干。因此,推翻萨达姆政权是美国多年来的夙愿。
内政和外交
科学和技术
next
1、下列有关基本实体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项) A、国土面积大小和国家发展无关 B、资源多少并不影响国家发展 C、地理位置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 D、衡量大国地位和重要指标是国土面积
back
2、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与下列哪项内容无关?(单项) A、工农业生产能力 B、交通和通信能力 C、国际竞争能力 D、国际交往能力
(2)海湾战争
阿以冲突
1、第一次海湾战争
原因:中东地区战略地位重要,是各国长期争夺的对象。 两伊战争后,伊拉克在陷于经济困境,提出减免债务等要 求未果的情况下,于1990年8月2日出兵占领科全境,8月8日 宣布科为其第19个省。伊拉克的侵略行径遭到世界上绝大多 数国家的反对,同时也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为美出 兵海湾提供了借口。伊侵科当天,美“独立”号航空母舰即奉 命驶往海湾。8月6日,美总统G.布什下令实施“沙漠盾牌”行 动,向海湾部署军队。联合国安理会亦通过要求伊无条件撤 出科威特并对伊实施贸易禁运等决议 经过:1991年1月17日当地时间凌晨2时,在伊拉克拒不执行安 理会第678号决议情况下,多国部队航空兵空袭伊拉克,发起 “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由此爆发。 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空中战役阶段(1991.1.17~2.23)和地面战 役阶段(1991.2.24~28)。1991年2月26日,萨达姆宣布接受停 火,伊军迅即崩溃。28日晨8时,多国部队宣布停止进攻,历时 100小时的地面战役至此结束。 >>>>
05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
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 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
变化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
2.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变化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
处理战后遗留问题 建立联合国 世界进入两极格局时期
3.影响较大的世界政治地图变化事件 南斯拉夫解体
两德统一
南苏丹独立
谢谢
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
授课教师 郭威
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
一、世界政治地图 表现全球整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 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领土轮廓
二、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 变化原因 国家间政治、经济冲突 国际竞争
具体表现 国家的出现或消亡 疆界的变迁
1.维也纳体系向凡尔赛体系变化 维也纳体系
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 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 均势体系
谢谢
世政治地图的变化
例:二战后领土被割裂的国家是( C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谢谢
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
例:东欧剧变中领土没有变化的是( C ) A.南斯拉夫 B.捷克斯洛伐克 C.罗马尼亚 D.德国
谢谢
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
例:与领土问题无关的战争是( C ) A.第一次中东战争 B.海湾战争 C.伊拉克战争 D.马岛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
战争背景-三国同盟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罗斯帝国和法国的三国同盟
1879年,在俾斯麦 的推动下,德奥签
署了"同盟条约", 这个条约具有明显
的反俄性质。
由于意大利在同法 国争夺突尼斯的斗 争中失败,俾斯麦 趁机拉拢意大利,
共同对付法国。
1882年,德、奥、 意三国签署了"同 盟条约",三国同
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是这次战争带给人类的最大成果。
在此背后的民族意识的形成、民族观念的勃发,可以说是历史赐予其最好的机 会,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谢谢观看!
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布鲁西洛夫攻势),在海上,日德兰海战
第二阶段1915 年-1916年
后,英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制海权。这一阶段,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 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俄国 第三阶段1917 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盟正式建立。
奥匈 帝国
德国
德国
大利
战争背景-三国协约
为了对付"三国同盟"
1892年,法国和俄罗 斯帝国达成了军事协 议,它规定一旦遭到 德国、意大利或奥匈 帝国的进攻,应以全 部的军事力量来进攻。
俄法同盟形成后,欧 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 集团对峙的局面。
英国在1904年和1907 年分别签署英法协约 和英俄协约,三国协 约的建立,使欧洲两 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 难。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 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 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高中历史选修3战争模块地图汇编
高中历史选修3战争模块地图汇编
(上)单元一---三
浙江师大附中吕准能
2011年12月
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迄1914年)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讽刺地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一战前的欧洲形势
施利芬计划
欧洲战线的西线
欧洲战线的东线
第一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一战前的欧洲形势
一战后的欧洲形势
第一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国家疆界的变化
第一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版图
法国寻求的安全保障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世界各大洲
非洲政区地图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形势图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战形势图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慕尼黑阴谋示意图
二战前德国的侵略图
德国在西线的进攻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初期欧洲形势
德国的西线进攻
1941—1945年的欧洲和北非战场二战中的欧洲德国入侵苏联
二次大战中的亚洲太平洋战场
二次大战中的欧洲战场
莫斯科
斯大林格勒
列宁格勒
黑
苏
波
兰
罗马尼亚
保加尼亚
芬兰
苏军反攻形式图
反法西斯同盟成员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洲政治地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自1914年7月开始到1918年11月结束,历时4年3个月。
这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霸权和殖民地所进行的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大厮杀。
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洲,但主要战场在欧洲。
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加剧了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促进了革命运动的普遍高涨,使欧洲的政治地图发生了极大变化。
首先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在欧洲出现了全新的政治地理格局。
其次是大战期间及大战以后,在欧洲出现了一批中、小型国家,使欧洲政治实体的数目急剧增加。
大战期间,奥匈国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宣布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终结,在奥匈帝国的废墟上,出现了奥、匈、捷三个国家,它的部分领土则归于恢复独立的波兰和新成立的南斯拉夫(刚成立时称塞尔维亚——克罗地区——斯洛文尼亚王国)。
此外,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脱离俄国成为独立国家,使欧洲的国家增加到29个。
第三是一战结束以后,从1918年到1923年,欧洲各国的疆界发生了巨大变迁。
德国:将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暂由国联管理,欧本——马尔梅迪归比利时,北什列斯维希归丹麦,波兹南、西普鲁士和上西里西亚归波兰,但泽成为国联监督下的自由市,默麦尔归立陶宛。
奥地利:伊斯特里亚、的里雅斯特、南提洛尔和达尔马提亚沿岸一些岛屿归意大利,加里西亚归波兰。
奥地利承认捷、匈、波、南等国独立。
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和巴纳特东部归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归南斯拉夫,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喀尔巴阡乌克兰)归捷克斯洛伐克。
保加利亚:南多布罗加重新归罗马尼亚,斯特鲁米察等地归南斯拉夫,马其顿和西色雷斯归希腊。
俄国:承认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脱离俄国而独立,比萨拉比亚归罗马尼亚。
对此,苏联不予承认。
此外,苏联将贝赈加(贝柴摩)划给芬兰。
1918年~1923年欧洲疆界的变迁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一系列中小国家的出现,给战后欧洲国际舞台增添了引人注目的新因素,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更使国际关系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在一次大战之后的十几年间,虽然欧洲局部地区的疆界也发生一些变化,但基本上保持了战后初期所形成的政治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