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
金龟子-不是-乌龟-——评钱文忠的-发亮的乌龟说
万方数据
"金龟子"不是"乌龟"——评钱文忠的"发亮的乌龟说"作者:周祖达
作者单位:
刊名:
华夏文化
英文刊名:CHINESE CULTURE
年,卷(期):2010(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xwh201003002.aspx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1)
《弟子规》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它不是经典,却从清朝中晚期以后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和《论语》、《庄子》、《老子》相比,《弟子规》称不上经典。《弟子规》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距今200来年的历史。所以在动辄有上千年历史的古籍当中,《弟子规》连小弟弟都排不上。《弟子规》的作者是李毓秀,他创办了学校敦复斋,很多人来听课。李毓秀根据传统对于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一本书,叫《训蒙文》,是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一本书。后来,另外一个学者在《训蒙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把它改名叫《弟子规》,开始在一些私塾里面被广泛采用,逐渐流行。
整部《弟子规》核心思想就四个字:孝、悌、仁、爱,以三字一句押韵,用了360句、1080字的篇幅,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规范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从清朝中晚期以后,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的影响。这样的一部书,正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可以用来教育孩子的传统教材。
《弟子规》开篇的八句是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八句的意思是:少年儿童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重兄长,说话要恭敬,谨慎、诚信,要博爱大众,亲近仁义的学说,亲近有道德的人。假如你还有余力的话,那么,再去读其他的书,再去讲求其他的学问。“文”在这里泛指一切学问。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钱文忠 独特的启蒙
[钱文忠]独特的启蒙
画外音:钱文忠教授出生于江苏无锡的读书世家,按照家庭传统,应该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启蒙,背诵四书五经,但钱文忠却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家庭的动荡、社会的变迁,使少年钱文忠感受到了许多困惑,在一次被父亲责骂之后,他意外地发现了一本残破的古籍,从此一个少年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这是一本什么书呢?为什么会让一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它又是怎样影响了钱文忠的人生呢?三十年过去了,钱文忠教授为什么还每天晚上抄写其中的内容?
敬请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讲述——独特的启蒙
请大家原谅我,作为一个大学的历史教师的职业习惯和偏好,在我个人看来,我读经典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意味的题目。我首先要弄清楚的是经典这样一个神圣的名词,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和我个人的生命发生关联的?也就是说经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寻着什么样的途径,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我一个很渺小的生命的。我出生在1966年,小时候,我生活在烟雨江南一个中等的城市里,我的家族是一个早已衰弱的读书世家,在无锡小巷古老而幽深,墙角长满了厚厚的青苔,我所居住的院子里我和我的祖母、我的母亲,我父亲那时候不在无锡工作,在我所居住的院子里有一口非常古老的井,还有一棵同样古老的无花果树,井水的甘冽和无花果的清香,至今依然在我的齿间荡漾,只要不走出去那么这一切是非常宁静的,但是只要一出门,我小时候居住的那个院子,正好在今天无锡的市中心,当时出门的广场,现在改回原名叫五爱广场,当年叫工农兵广场,满耳都是语录歌,都是高亢的口号声,满眼都是大字报,一片鲜红鲜红的颜色,童年是喜欢热闹的,但是我很不喜欢走出去,童年是否快乐我不知道,我也无法回答我的孩子,现在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住的房子后面是一条同样非常古老非常清澈的小河,我的母亲经常在河边洗衣弄菜,我曾经亲眼看到过一条被我母亲剖开了膛的鱼居然还能游水逃去,那个时候当然我才几岁,我还清晰的记得跟我的母亲一起,开始是非常惊讶,后来是两个人一起很难得的哈哈大笑,这么说是快乐的;但是我同样也有别的记忆,我的母亲和我去送我父亲到火车站,遇见几个带红袖箍的人,凶神恶煞一般,抢过我父亲手上的皮箱,去翻找什么,回忆这些在我看来是题中应有之意,我的目的只不过是想说明,首先经典进入我生命的时间是相当晚的,起码不会像在传统的读书世家那样在四五岁就开蒙,就去背诵那些古籍、经典;其次经典进入我生命的途径和方式是非常独特的。
钱文忠跪拜季羡林无关奴性回归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前往北京季羡林家中为季先生96岁生日祝寿,在进门之后,钱文忠一边说“老爷子,这是老规矩了,祝您长寿”,一边向季先生恭恭敬敬地
跪下磕了三个头。这一场景,被央视新闻频道《小崔说事》栏目记录。节目1月20日播出后,在网上引起了一场小风波,呈一边倒的批评声音认为,跪拜礼是陈规陋习,不应死灰复燃,此事发生在国学大师家中,尤为令人难以接受。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我国不少农村地区,在春节时还保留有孩子给父母、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的习俗,这种礼节行为,以表示感恩、传递情感为主,洋溢着喜庆和欢乐,对长辈说几句吉利话换来礼物和红包,也是很多成年人终生难忘的童年美好记忆。所以,不妨淡看钱文忠的跪拜——时值春节即将来临,又逢恩师大寿之喜,弟子一时情难自禁,磕几个头算不了什么,没必要上纲上线,拿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事。
在封建社会,跪拜礼是统治阶级维持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一,是建立在丧失人的自尊和平等基础上的强制性规定。辛亥革命以后,跪拜礼被废除,人们改用握手和鞠躬来表达问候和尊重,新中国的成立,更是将这一封建陋习彻底消灭。但在民间,一些诸如春节磕头拜年、徒弟磕头拜师等跪拜行为仍然被延续到现在,但由于属于家庭、师友之间的私人行为,且不违背自由和平等精神,造不成人格上的损害,政府对此并不干涉。因此,对待这种民间文化,不能简单以封建糟粕一言盖之,随着城市文明向农村的不断渗透,跪拜礼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不分青红皂白地严厉批评,不但无助于说明问题,反而暴露了批评者过度敏感的心理。
此跪拜非彼跪拜,钱文忠给季羡林磕头和封建礼教无关,批评者态度越激烈越可笑,竟然有评论标题写成“请季羡林废除跪拜礼”,这让人纳闷。跪拜礼又非季羡林
绿叶对根的情意
绿叶对根的情意
桥头中学张秀明
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在解读《三字经》中讲,一个人所拥有的东西都有可能失去,唯一不能失去的是一个人的才华、道德和品行。这话一点儿都不错。人最可贵的不是拥有昳丽的容貌、巨额的财富、显赫的家世,而是历经沧桑,经久不衰的德行。
孔子施儒家仁义,教化天下,成为万世师表;
老子创道家学派,德道齐修,成为千秋至尊;
陶行知奉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理念,标师者风范;
叶圣陶主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的教法,引领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最前沿。
这些教育家之所以青史留名,缘于圣人们讲道德,说仁义,严律己,宽待人,以博爱的情怀诠释了“行高者,名自高”的内涵。在圣人的引领下,我跟随圣人的脚步,在教育这方沃土上辛勤地耕耘着,收获着……
那是个再平常、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了,第一节课的铃声如约响起,教学楼的走廊里传来了此起彼伏的祝福声“祝老师节日快乐!”哦,我如梦方醒,原来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了。走在去教室的途中,我发现许多兄弟班级的黑板上都装饰着画面,有的还悬挂着彩带和气球,望去煞是好看。瞬息间,我的心也在期待——我的学生也能给我带来节日祝福。于是,我满怀着喜悦的心情,迈着轻快地脚步走进教室,我目光直视黑板,它和往常一样干净,没有一点多余的颜色和笔画。我的心情陡然一落,莫名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免对自己的学生有那么一点点的埋怨。
时间就在我的落寞之中流逝,夕阳西下,我的心也在沉沦。今天我恰巧有看晚自习的任务,铃声刚落下尾音,我推开门,迈进教室的一刹那,我的眼、我的心都惊呆了。只见所有的孩子都站得笔直,每个人的手里都捧着一本书,再转身瞧黑板,醒目的“老师节日快乐”“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们爱您”的大字映入眼帘,字的四周还画有花边。随之而来的是雷鸣般的掌声和孩子们齐声地问候!那时那地我简直不相信我自己的眼睛。我的心急促地跳着,仿佛是要挣脱身体对它的束缚。激动不已的我半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有脸上的喜悦告诉孩子们我的心情。班长说话了“老师,您教我们快有一年了,在与您相处的这段日子里,咱们班的同学都在盼着过教师节,想表达我们对您的感谢,今天我们设计了黑板,选择了《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献给您和教我们老师。”
【历史】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辨析试卷(含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残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矣,而皆开自黄婆一人,是不当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与先蚕同列祀典乎?
——王应安《柳南续笔》原文大意:现在榨布广泛应用,用来御寒保暖,无论老少贵贱都离不开它。棉布成为后世的主要衣被原抖,其作用甚至超过了丝绸,这都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难道不应该像拜祭神灵一样崇敬她,让她享有与蚕神螺祖同等的祭祀吗?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在棉布盛行之前,我国人民的主要衣被原料是什么?
(2)材料中所说“黄道婆一人的功劳”是指什么?你怎样看待这一说法?
(3)黄道婆的成就对她的故乡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丝织品(丝、丝绸)、麻织品(麻布、麻)。
(2)革新棉纺织工具和织造方法,促进棉纺织业发展。这一说法充分肯定了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但说成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夸大了其个人作用(因为她是在学习黎族人民先进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革新)。
(3)使她的故乡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发生了技术性变化,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棉布盛行之前,我国人民的主要衣被原料是丝织品(丝、丝绸)、麻织品(麻布、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具和织造方法,促进棉纺织业发展。因此“黄道婆一人的功劳”指的是这一事件。这一说法充分肯定了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但说成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夸大了其个人作用,因为她是在学习黎族人民先进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革新。
初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1.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分析本题,这是典型的组合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的解法是排除法,就是在给的选项中找出一个或两个和题意不符的选项排除掉,经过一次或两次排除基本就能得出正确答案了。观察该题①、②、④并仔细分析可知,三个盛世局面的出现,都和统治者政治、经济、文化的宽松政策有关,所以,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明显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2.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下列的:()
【答案】C
【解析】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和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比较著名,秦统一后规定了圆形方孔钱为统一的货币,故选C。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3.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材料反映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技术最为精良的是
A.泉州B.广州C.温州D.明州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宋朝造船业的准确认识。题干中引文强调了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就造船技术而言,福建的船是最为精良的,广东的次之,而温州与明州的又次之。选项中只有泉州属于福建,广州属于广东,温州与明州(今宁波)均属于浙江。故选A。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含解析)
(3)按照要求写作,注意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标题可以是:我眼中的袁崇焕。袁崇焕抗金有功,保卫边疆安全,是忠君爱国的英雄。袁崇焕没有卖国,是被冤枉的。
【点睛】
(1)(2)属于同一类型,都是要求依据材料回答。解答时,就紧扣材料,找到关键语句,译为现代汉语,概括回答即去掉不必要的字句即可。(3)此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按照要求写作,做到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注意有理有据,提出观点,给出证明。
3.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所示工具发明于哪一朝代?写出它们的名称。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可知,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玄奘.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天竺,求取佛法.
(2)依据所学可知,玄奘到达天竺后,在那烂陀寺学习佛法,那烂陀寺是玄奘“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玄奘回国后,以沿途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3)请以“袁崇焕之我见”为主题写一篇小议论文。(要求:标题自拟,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字)
【答案】(1)原因:建立军功(抗金有功或保卫边疆安全)。
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含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诗(1)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并说出他西行取经的出发地点?
(2)材料一中的他,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描述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并说出该事件的影响?
【答案】(1)玄奘;长安.
(2)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
(3)鉴真东渡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可知,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玄奘.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天竺,求取佛法.
(2)依据所学可知,玄奘到达天竺后,在那烂陀寺学习佛法,那烂陀寺是玄奘“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玄奘回国后,以沿途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3)依据材料“鉴真盲目航东海”可知,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鉴真东渡日本.鉴真东渡日本后,不但弘扬了佛法,还把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关于《弟子规》的争议及认识
关于《弟⼦规》的争议及认识
2019-10-07
近期,关于《弟⼦规》的争议再次进⼊公众视野。有⼈认为,《弟⼦规》不是优秀传统⽂化经典,不应把其捧得过⾼;有⼈认为,《弟⼦规》的内容包含了S多封建落后⽂化的糟粕,不适合孩⼦学习;也有⼈认为,《弟⼦规》⾃有其可取之处,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学习,不应⽚⾯否定其价值。
以上争议由来已久,究竟孰是孰⾮,请看本期“⽂化视野”。
《弟⼦规》算不算经典
从2010年复旦⼤学教授钱⽂忠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授《弟⼦规》开始,该⽂逐渐受到社会的追捧。据报道,很多学校和企业都将《弟⼦规》作为传统⽂化经典来学习,某些教育培训机构还专门开设《弟⼦规》课程,甚⾄在北京地铁站的外墙上,都贴着《弟⼦规》的宣传图⽂。
有学者认为,《弟⼦规》并⾮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传统⽂化经典,其作者李毓秀仅是清代乡间⽂⼈,屡试不第,在学术上并⽆⼤成就,其所作《弟⼦规》到晚清才在私塾中流⾏。1911年⾟亥⾰命后,教育界开始推⼴新式⼩学⽣教材,《弟⼦规》终被时代所淘汰。上世纪90年代,被商业包装后的“传统⽂化产品”从台湾引⼊⼤陆,《弟⼦规》重新进⼊公众视野(可参见本刊2016年第10期少⼉读经话题)。
说起来,相⽐成书于宋朝的少⼉蒙学读物《三字经》,《弟⼦规》确实算不上“历史悠久”,其内容⼤多是改编⾃《论语》《礼记》及朱熹摘录的《童蒙须知》等儒家经典,介绍的是封建礼俗、⽇常礼节、社交规范,仅供⼉童启蒙开智使⽤,被视为国学经典名不副实。况且,《弟⼦规》中还含有⽆条件服从⽗母、男尊⼥卑、轻视体⼒劳动等消极落后的内容,很⼤程度上削弱了其⽂本价值。
关于《弟子规》的争议及认识
关于《弟子规》的争议及认识
作者:林志麟
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7年第05期
近期,关于《弟子规》的争议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有人认为,《弟子规》不是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不应把其捧得过高;有人认为,《弟子规》的内容包含了许多封建落后文化的糟粕,不适合孩子学习;也有人认为,《弟子规》自有其可取之处,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学习,不应片面否定其价值。
以上争议由来已久,究竟孰是孰非,请看本期“文化视野”。
《弟子规》算不算经典
从2010年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授《弟子规》开始,该文逐渐受到社会的追捧。据报道,很多学校和企业都将《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经典来学习,某些教育培训机构还专门开设《弟子规》课程,甚至在北京地铁站的外墙上,都贴着《弟子规》的宣传图文。
有学者认为,《弟子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其作者李毓秀仅是清代乡间文人,屡试不第,在学术上并无大成就,其所作《弟子规》到晚清才在私塾中流行。1911年辛亥革命后,教育界开始推广新式小学生教材,《弟子规》终被时代所淘汰。上世纪90年代,被商业包装后的“传统文化产品”从台湾引入大陆,《弟子规》重新进入公众视野(可参见本刊2016年第10期少儿读经话题)。
说起来,相比成书于宋朝的少儿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确实算不上“历史悠久”,其内容大多是改编自《论语》《礼记》及朱熹摘录的《童蒙须知》等儒家经典,介绍的是封建礼俗、日常礼节、社交规范,仅供儿童启蒙开智使用,被视为国学经典名不副实。况且,《弟子规》中还含有无条件服从父母、男尊女卑、轻视体力劳动等消极落后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文本价值。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附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材料二:……宋朝政府还把种植方法印成榜文广为张贴,将占城稻推广到江淮两浙地区。材料三: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四:“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一反映了其变化的依据有哪些?(2)材料二反映了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3)古今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消极影响?我们该怎样去应对?
【答案】(1)经济重心南移;依据:财政收入;粮食产量。
(2)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南宋时定都临安,临安的繁华程度超过了北宋的开封。
(3)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开发与环保相结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结合所学知识,宋朝时,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宋朝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依据就是财政收入、粮食产量,故材料反应的是经济重心南移。
(2)根据材料中“宋朝政府还把种植方法印成…将占城稻推广到…”等信息可以得出其材料中反应的原因是:政府的支持和重视;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南宋时定都临安,临安的繁华程度超过了北宋的开封,也就是说,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南移有一定影响。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中华书局版习题精选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中华书局版
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在《鉴宝》栏目,有位收藏家出示了一座彩陶马,上面有黄、绿、青等多种颜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这件藏品制作的年代最有可能是(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将文成公主嫁入吐蕃的是哪位皇帝( )
A、唐玄宗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高祖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在唐太宗时期,经济上的举措是( )
A、编纂《唐律疏议》
B、实行三省六部制
C、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D、改革赋役制度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应选择的最佳出行方式是( )
A、乘马车
B、坐牛车
C、乘船
D、坐人力轿子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图是上海闸北公园的“茶圣”塑像。他生活的唐代,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他在江南各地考察,写出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他就是( )
A、陆羽
B、吴道子
C、张旭
D、顾恺之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 李时珍2 毕生一部书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李时珍2 毕生一部书
演讲人:钱文忠
讲师简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史、学术史、宗教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著作有文集《瓦釜集》、《末那皈依》等。
内容简介:明嘉靖年间,皇帝求仙炼丹不理朝政,宦官专权谋私贪婪无度。人怨天怒,大旱大水之后暴发了瘟疫。年轻的李时珍跟随父亲,施药施医活人无数,在与瘟疫的较量中医术大长。李时珍的名字传开了,他成了一位有名的医生,甚至还进了太医院。然而,李时珍对朝廷和权贵并无好感,甚至巧妙地捉弄那些贪图享乐,梦想长生不老的官员们。李时珍虽然医术高超,但真正使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修定的《本草纲目》,那么是什么样的机缘,使李时珍萌生了重修本草的念头,他又怎么敢以一已之力,完成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呢?
全文:
解说:明朝嘉靖年间皇帝求仙炼丹不理朝政,宦官专权谋私贪婪无度,人怨天怒,大旱大水之后爆发了瘟疫,年轻的李时珍跟随父亲施药施医活人无数,在于瘟疫的较量中医术大长,李时珍的名字传开了,他成了一名有名的医生。甚至还
进了太医院,然后李时珍对朝廷和权贵并无好感,甚至巧妙的捉弄那些贪图享乐,梦想长生不老的官员们,李时珍虽然医术高超,但真正使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修订的《本草纲目》,那么是什么样的机缘使李时珍萌生了重修本草的念头?他又怎样敢以一己之力完成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呢?
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千古中医中讲李时珍之
毕生一部书。
经过短短的三年多时间,李时珍已经成为一个有独立的行医能力的医生,当年当然没有像今天那么严格,你一定要考取某种资格,或者权威部门颁发某种证书,当时当然不重要,只要大家信仰你,只要你的确医得好人,只要在老百姓当中有口碑,大家就认可你为一名医生,所以李时珍很快就成了当地的名医,而且名声越来越大。
七年级材料论述题集
材料论述题
1、南北大运河的开凿,使中国的东南沿海,从钱塘江到长江、淮河、黄河及海河等五大水系,连成一片。大运河如同一条纽带,连通了五大水系,实际上就是把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平原及华北大平原,也就是整个中国最为富饶的中心地区,都串联起来,使中国大地形成一个自然整体,也就自然使中国的东南沿海及江、浙等经济物产繁富地区和广阔的中原地带,成为一个经济、文化整体,组成中华国家的经济重心;而由这一经济重心地带,向中华大地的东南和西北各地域辐射,遂使中国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泱泱大国,除了宋、金有过短暂的对峙之外,中华大地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分裂的局面。
(1)南北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1)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2)观点: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中国南北之间的联系/南北大运河是联系中国南北的纽带
论述:南北大运河的开凿,联结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把中国的东南沿海和中原地带联结成为一个经济、文化整体(材料摘抄),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科举制经宋明两代不断完善,逐渐定型,日趋规范。通过这项制度,不仅满足了王朝政治的人才需求,而且极大激励了士大夫阶层的情绪、向心力。据不完全统计,在实行科举制的一千三百多年中,进士总数接近十万人,举人、秀才以百万计。事实证明,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科举考试,极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十万进士、百万举人,相当一部分来自社会底层。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公正。
留侯论教学设计
《留侯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和词类活用的现象,强化对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结合诵读指导,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的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忍”字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的论说思路。体会苏轼史论散文广征经史,破除陈见,别出新意的风格特色,欣赏他的文采。
三、情感态度价值: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以忍易怒”“以静易躁”的人格力量,关照自己的人生之路。学习苏轼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难点】
把握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
【教学方法】
诵读体会、自主学习、点拨引导、研讨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百家讲坛》,认为商纣王是一位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两千多年被冠以“暴君”称号,是一起最悠久的“冤案”,引起了学术文化界和读者们的广泛争议。无独有偶,最近,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出版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下部)新书中,认为“焚书坑儒”的表述并不准确,“据《史记》记载,秦始皇活埋的是术士而非儒生,坑儒之说是在历史中不断演变成的”,由于古代典籍传播的口耳相传特征,以及秦朝的短命,焚书对典籍造成的影响也被放大了,希望历史教科书修改此项内容,还秦始皇一个公正的评价……
诸如对史事怀疑和推翻前论的作品,我们称之为史论或翻案文学。其实,千年之前,宋人就喜好翻空出奇,爱做这类“翻案文章”,他们大都不囿于成见,每每别具只眼,让人耳目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精彩实录
各位尊敬的校长、尊敬的老师,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因为今天我是奉我的老学长俞敏洪学长之命前来报道。本来题目是俞敏洪校长规定的,但是我在底下聆听了四中校长和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的发言之后我临时想不讲国学,我想改改。以一个学生的身份以一个家长的身份,以一个老师的身份,我来谈一谈对教育的看法,对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只有四个字“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中国今天的教育,为什么因为我们对中国教育今天所有的看法都起源于一种错误,我们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我们不断在让步,在为自己找理由,为孩子们开口目前。我想说教育不是这样,不应该是这样,我不相信所有问题都有解决办法。我们这个民族现在有一个固定的心态不怕有问题,只要找到办法就能解决,我告诉大家有些问题将永远无法解决。
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当你得了癌症,是早期发现的时候还可以,如果发现不去治疗或者用更坏的办法去对待,或者说纵容它发展,到了癌症晚期再去治疗还有用吗?没有用。我想教育可能就是这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了太多教育的现状,我们也给出了很多理由,也有很多理论,我们也在做很多努力。但是请问大家相信中国的教育真的还有救吗?我觉得恐怕很难说。我个人绝不相信。为什么?我们有太多的事实而非的想法在脑海里。我们对中国这30年的发展早就不再是发展,中国面临着很多人文历史上从来没有面对过的问题。
比如我们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是人文历史上地球上有人这个物种以后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集中在那么短时间、被国家计划的集中出现。我们所有的教育理念、所有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从来都是针对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今天我们教育者拼命在反思,但是别忘了接受教育的对象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物种,我们没有办法不知道怎么教育这些孩子。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今天讲快乐教育,我们讲我们的童年很快乐,我们的童年快乐吗?各位老师。我一点不快乐,回忆都是快乐,你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不是一路考试拼上来的?我们小时候也留那么多作业,我们小时候还要被老师揍呢。
我有个同学最近写一本小说写他的初恋情人,描绘的爱情非常好,可我知道当年天天吵架。所以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百分之百的。我们凭什么对将来要接替我们的子孙让步,我想不明白。
我刚才看了徐小平的文章,讲的头头是道,儿子要学厨师,他鼓励说,凭什么说厨师好?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都是鼓励,惩戒呢?教育没有惩戒手段吗?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打死也不相信。家长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要看孩子的日记,凭什么不让看?我从小的日记我父母就看,也没把我看傻了。今天大家都说北大有很多教授、冯勇谈先生、张代民先生讲座滔滔不绝,扯什么呢,这三位教授都是结巴。为什么是结巴,从小打的。
听说前一段教育部发过一个文件叫赋予老师批评学生的权利,这么荒唐的文件都发出来了,这种文件教育部发得出来!老师批评学生的权利要赋予?何况什么时候剥夺过?没有剥夺收回什么,逻辑不通的现在的孩子骂不得,说不得、批评不得、一点挫折感受不了。我小时候我的老师打过我,我们的感情很好。所以我们的教育这样下去什么都不行,现在孩子都表扬,惩戒呢。我们讲跟国际接轨,接轨了吗?倒是“接了个鬼”。我们讲英国的教育,我是在欧洲留学的,我们讲欧洲的教育怎么怎么样,大家看看英国的好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英国一个议院通过一条法规,叫“允许教师在历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据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揍。大家多说新加坡教育好,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哪个后面没有一把戒尺。孩子不行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允许执行。
我非常感动,特别希望我的儿子有机会碰大北京四中和郑州外国语学校的两位这样的校长,但是我们的教育
主题思路是给孩子不停的让步,给他更多的快乐,给他更多的游戏时间,天底下有这样的教育?如果说过去的教育多么多么不对俞敏洪校长是哪儿培养出来的。王强、徐小平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们不是过去的教育出来的?我们的教育是随地吐痰了还是耍流氓了,我们什么都没干,挺好。我觉得教育不能再让步,我们对孩子要真的负责任。不要迎合社会深事实而非的一种说法,什么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最基本的,社会都是不公平的,美国也不公平,中国也不公平。现在这个社会唯一一条公平先就是高考了。我在复旦管过自主招生的,如果说素质教育,中国的品民子弟别想进北大、清华。所以一个孩子连公平竞争都竞争不过人家,如果你说我素质很过,素质个鬼了,公平竞争就要竞争过人家。这是最基本的。现在讲素质,素质有什么用?我们对孩子负不负责任,所以不要迎合社会上所谓的有些专家的话。我现在提倡恢复全国高考,王强是那届内蒙古高考的第二名,我是那年全国高考的第二名,我们都是这么考到北大的。如果高考制度不能改我们的教育就不能改,都是高考的指挥棒,而且高考制度不能改,因为我们找不到比高考制度更不坏的制度。高考制度不是好制度,但是它是最不坏的制度。
第二,我们看到自己的孩子他们怎么怎么样,问题是我们面临的矛盾我们心里都清楚。这句话敏洪学长我是第一次公布,他们问我说钱老师你这几年讲国学、讲三字经、弟子规,你觉得最大的难处在哪里?推广三字经、弟子规的难处在哪里?我一般的说法是希望教育部推广进入学校对外是这么说的。今天对诸位老师我跟大家说实话,这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如果按照弟子规、三字经、按照四中的标准,按照郑州外国语学校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这些孩子到社会上90%吃亏。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忠诚、守信、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
因为我自己也在教书跟学生有接触,我告诉大家中国的教育真的我们要有一种极度忧患意识,这个应该是接近绝望基础上考虑可能就是有志的。很多人问我钱老师你的孩子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听真话、假话?如果是真话我就把他送出去,没有办法,没有选择。我儿子在华东师大附中,去看看跟我们那个时候不再一样了。所以我想,我倒是赞成对孩子真的要严格。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当你意识到学习是快乐的时候这位学生将来就成为俞校长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都是大师级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归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事情去学。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我们现在社会形成这样的一种氛围以后孩子很可怕的。我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未来出来的这群孩子是接不住中国未来发展重担的,中国30年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奇迹、社会发展的奇迹,是谁干出来的?我们有邓小平老人家,江泽民主席、胡锦涛主席都是了不起的领袖,但是中国历史上无意识造成的真正精英是老三届。这一批人文革前完成了初中、高中教育,文革前的初中高中教育恐怕跟今天的本科教育一样,这批人由于历原因撒到了社会各个角落,78年回到原点这批人是中国人的起义,是成千万的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真正的精英,懂知识,受得了委屈、懂担当,接下来这批人要退休了。接下来这群人这些孩子孩子进一步老师让步、孩子进一步老师让步,这样的教育怎么行。现在不能按照一般的教育学理论思考。
我教育我儿童很简单,他学习不错。我父亲受过很好的教育,我父亲看不得儿子教育孙子,我儿子说爸爸你为什么这种口气跟我说话,我说你错了,他说错了也不能这样口气跟我说话。我说三字经没学过,他说你不就是要说养不教父之过,我们传统教育已经是在今天全然崩塌,因为面临着根本的冲突,这个冲突无解。到今天我倒是希望我作为家长如果我的儿子,他的班主任看他不成气揍他两下,当然不能暴打如果罚站一会儿,这是应该的教育部就应该出这样的规则对学生有要有惩戒。我们现在都说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赞扬他,鼓励他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这样教育孩子将来到社会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他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受到很多委屈,要告诉他。
如果我的孩子比如在四中、在郑州外国语学校如果校长惩戒他,甚至揍他一顿我会感谢老师。新东方本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