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径选择

合集下载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挑战及途径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挑战及途径
( ) 型 社 会 的 建 设 是 包 括 生 产 、 换 、 配 和 消 费 全 过 程 3两 交 分 的资 源 节 约 和 环 境 友 好 。 资 源 节 约 型社 会 不 仅 是 社 会 生 产 生 活 过程 中某个方面的节约 , 是从原料 开采 、 而 商品生产 、 品流通 产
() 3 环境改善 、 资源 高效利用 、 生态 良好。两型社会是 一个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的社会 , 它追求人与 自然的和谐发展 , 在追求生 活质量 、 生活 品位的 同时 , 必须认 识 到节约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 的环境 。
En io me t lEc n my vrn na o o
“ l _ 。 _ …I . ¨ - 1 I ’ 1 ‘ i , i , l 1  ̄。 … 。 I l ‘ …I …I i l 。 I ‘ ¨ t I 一 -‘ I . … ‘ 1 _ ” 1 。 , l n n 1 l. *I … n n …i * 1 , q 0 ‘If I ’ l ‘ Iil… , ̄ i J ”I ’ … “
会是 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机结合 , 各有侧重 , 互为补充 , 二者完 整地 涵盖 了社 会经济 系统 中物质 流 、 能量 流 、 废弃物流等物质代谢的全过程。
( ) 型社 会 坚 持 发 展 的第 一 性 。建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和 环 境 2两 友好型社会不是要放慢发展 , 不是不发展 。它强调 的是发展 更
中 图分 类 号 :14 5 X 7 F 2 . ; 3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26 9 (0 9 0 - 3 -3 17 -9 5 20 )20 10 0
建设 资源 节 约型 和 环境 友 好 型社 会 ( 以下 简 称 “ 型社 两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未来发展之路: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未来发展之路:循环经济

•从国家宏观调控角度来讲,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 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其有法可依。如2003年1月1日 起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2009年1月1日起实 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其次是充分重视资源节 约,环境保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 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 与全局的关系。要以预防为主,从根源上着手,因 为污染造成的损失和治理污染的费用往往是预防措 施所需费用的100倍。可以尽量利用市场机制推行 循环经济,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可将政府管 理废物的责任转移到私营企业,成为一项经济活动, 贯彻“谁污染,谁治理”。
参考文献:
《赤子
》2009年第6期;
《循环经济专题讲座

《循环经济21世纪的理想发展模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
谢 谢 观 赏
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
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
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
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 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未来发展之路:循环经济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 主义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 识的新飞跃。 •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 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要 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经济的各个方面,以 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不仅体现了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它以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一遵循 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简直保护优先、开 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 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 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路径选择:循环经济

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路径选择:循环经济

从政治理 念还 是从经济可 能性来说 , 摆脱 先污 染 , 后治理 的老路 。 比较严 大 量 消 费 、 大 量 都是不可能按照这条路走 下去 的。中 重 的环境 污染 , 造成 了高 昂的经济成 废 弃 ” 发展 模 式 国必须创 新发展 模式 , 这种新 的发展 本和环境 成本 , 并对 公众健康 产生 了 的 根 本 变 革 , 是 文 模式必须做 到使 经济 社会的发展与资 较明显的伤害。 可持续的生产方 \
题。
第一 , 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 , 经 环境 、 经济 的“ 共赢”
济增长的方式粗放。从工业 的能源效 作为一 种新 的发展理念 、 发展模 而不产生 经济效益 的措施 , 即便 是发 率来看 , 钢铁 、 有色、 电力 、 化工等 8 个 式和经济形态 , 循环经济 以经济有效 、 达 国 家也早 已放弃 了这 种 费 而不 惠 主要耗能工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 比 生态 效率 、 环境友好 、 保护 地球 、 技术 的解 决污染 问题的技术路线 。与此相
源 , 过 了以大量生产 、 量 消费、 走 大 大 是居世界 第三位 的 , 但人均资 源 占有 废 弃 ” 的物 质 线
量废弃的资源掠 夺性利用为特征的传 量只居世界第 5 3位 , 仅为世界人均 占 形 ( 向) 动方 单 流 统工业化道 路。对 于中国这样一个拥 有量的一半。 有 l 3亿人 口的发展 中大国来说 , 无论 式 ,是对 传 统工 第三 , 环境污染严重 , 中国还没有 业 化 “ 量 开 采 大
象。
构 节 鼋 会 一 造 循 建 约》 的 径 择 环 【 路 社
1发展 循环经济 可 以做 到资源 、 防治 的初 始 手段 、 主要 是“ 末端治理 ” 这 是一 种只投入 。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路径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路径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0 8
作者简介 : 朱嘉欣 ( 1 9 6 4 一 ) , 男( 满族) , 辽 宁铁岭人 , 思政部主任 , 副教授 , 从事思想政治教 育研 究。
二、 建 设 资 源 节 约型 社 会 的 重 要途 径 就 是 大 力 发展 循 环经 济
社会 的发展离 不开 生产 与消费两大环节 , 由于大部分 污
循 环经 的单 向式 直线 过程 , 向“ 资 源一 产 品一废 弃物一 再生

要: 资源是人 类社会赖 以生存的必需要 素。随着资源的被开发与使 用 , 资源不断减 少, 环境 不断恶化 , 人 们的
生活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已经受到了严 重的影响 。 建设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 中国共产党提 出的战略思想 , 其核心 内容是
节约 资源, 充分利 用资源, 减 少污染排放 。 循环经济就是 以资源的 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 以低 消耗 、 低排放 、 高效 率为基本特征 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发展循环经济是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路径 。
关键词 : 循环经济 ; 资源 ; 节约型社会 ; 可持 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 F 1 2 4 .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2 0 1 3 ) 0 6 — 0 0 0 8 — 0 2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人类社 会的发展依赖于一 定 的 自然资源 , 人们 在开发利用 资源 的过 程中 , 一方 面 自然 资源在不 断地 减少 , 另一方 面资 源的被 开发利 用又在不断地 改变着人类生存 的环境 。人们逐渐认识到 , 不断匮乏的资源
染 都是 消耗资 源和排 放废 弃物造 成 的 , 因此建设 资 源节约 型、 环境友好 型社会就要 从源头减 少资源消耗 , 减 少污染排

辽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考

辽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考

止 新 一 轮经 济 增 长 带 来 新 的 、更 严 重 的污 之间的矛盾会 日益突 出,环境监督管理任 规范, 提高各 级领 导干部 、 企事业单位和公 染 。 要 解决 好 辽 宁老 工 业 基 地 面 I 临的发 展 务 更加 艰 巨 。环 保 部 门 的能 力 建 设 还 不 适 众 对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重 要 性 的认 识 。 组织 开
22 建 立 促进 循环 经济 的法 规 制 度 .
2 辽 宁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建 立环,本质 上是一种 生态 经 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
根 据 发 达 国家 的经 验 。在 取 得 循 环 经
辽 宁 老 工业 基 地 发 展 循 环 经济 建 立 环 济 和 生 态工 业 实 践 的基 础 上 .必 须 加 快 制
物 质循 环 过 程 中 , 建立 起 一 种新 型 的 经 济 , 21 大 力 开 展 循环 经 济 的 宣 传 教 育 。 导 艰 巨的任务 , 制定 相应 法律 、 . 倡 要 法规来规范
人 们 的 行 为 。 法 律 建 设过 程 中 , 方面 要 在 一
越 大 的压 力 。 重振 辽 宁 老 工 业 基 地 , 能 走 济快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保护带来 巨大的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和成功经验 。使人 不 回“ 污 染 、 治 理 ” 老路 上去 , 别 要 防 压 力 .排 放 污 染 物 总 量 的 增 加 和 环 境 容 量 们树立 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道德 先 后 的 特
自然资源 和环境容量 .按 照 自然生 态系统 境友好 型社会 , 必须在 思想上 、 政策上 、 制 定 必要 循 环 经 济 法 规 。通 过 法 规 对 循 环 经 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规 律重构 经济 系统 , 度上和管理 上采取有力措施 。形成有利 于 济 加 以规 范 。 到 有 法 可依 、 章 可 循 。辽 做 有

2024年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三篇)

2024年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三篇)

2024年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引言】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____年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分析】1.全球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2.我国资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高,不可持续性问题亟待解决。

3.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总体目标】到____年,全面建设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重点任务】1.建设循环经济产业体系(1)加大循环经济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循环经济产业。

(2)促进资源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研发,提高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闭合程度。

(3)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产业标准,推动循环经济产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2.加强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回收利用(1)加强废弃物分类管理,实行强制分类制度,并建立废弃物减量目标考核机制。

(2)推广一体化废弃物处理设施,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3)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鼓励企业投资废弃物回收处理设施。

3.推动循环农业发展(1)加大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度,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

(2)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耐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使用。

(3)鼓励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农田生态修复,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

4.加强绿色制造和循环生产(1)推广绿色制造技术和工艺,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推动企业采用可再生材料,提高产品的可循环性和再利用率。

(3)建立和完善循环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管理和循环利用。

5.促进消费者参与循环经济(1)加强循环经济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意识。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2.21•【字号】发改环资[2006]155号•【施行日期】2006.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55号)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发改委: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加快我省经济发展、抢抓机遇、奋力崛起的必由之路。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皖政〔2005〕86号)要求,“十一五”期间将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市县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为规范试点工作,发挥试点项目的示范作用,现印发《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请据此组织实施。

2005年,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其中,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铜陵市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第一批全国试点项目。

我委依据各地工作基础,组织专家筛选、论证了一批示范性较强的循环经济项目,作为我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现予以公布,请有关单位根据《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做好试点项目各项工作。

附:1、《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2、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项目名单二○○六年二月二十一日附1: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快安徽奋力崛起步伐,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皖政[2005]86号)的要求,现就在全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试点工作的必要性未来的十五年,是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也是加快发展、奋力崛起、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 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旨在通过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垃圾产生和减少能源消耗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主要包括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废物的再利用以及产品寿命周期延长等概念。

2. 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循环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循环经济的原则•减少与再利用: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通过再利用废弃物品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

•产品寿命周期管理: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废弃物产生。

•资源的替代:寻找替代资源,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整体规划:从整体上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4.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1 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活动,例如对资源浪费行为进行惩罚,对环保行为进行奖励等。

4.2 推广资源节约技术加强科技创新,推广资源节约技术,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例如,推广循环利用技术,加强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

4.3 培养节约型生活习惯教育公众养成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生活习惯,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鼓励大家购买环保产品,倡导绿色出行、绿色生活。

4.4 加强环保意识通过媒体、教育等渠道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来。

5. 循环经济的应用案例5.1 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循环经济的一种体现,通过将可回收、有害、湿垃圾等种类分开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2 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建立农业生态循环系统,通过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化肥农药等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6. 总结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途径研究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途径研究

内容提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21世纪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必然归宿,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必要保障。

循环经济的发展无论对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其实现途径。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战略意义途径选择目录一、导论 (1)(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二)相关文献综述 (2)(三)论文的框架结构和内容安排 (5)(四)主要创新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二、循环经济概述 (7)(一)循环经济概念的界定 (7)(二)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与基本特征 (9)三、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 (11)(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循环经济的经典论述 (11)(二)生态经济理论 (13)(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15)(四)清洁生产理论 (17)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18)(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18)(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19)(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9)(四)发展循环经济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20 (五)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20)(六)发展循环经济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21)五、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23)(一)转变观念,搞好规划,调整结构 (23)(二)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23)(三)依靠科技,示范推广,宣传教育 (24)(四)鼓励民间组织的建立和开展活动 (25)(五)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生产 (26)参考文献 (28)论文摘要 (1)Abstract (1)一、导论(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当今世界,资源的紧缺、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失衡,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重的威胁。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合理化设计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合理化设计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合理化设计一、引言循环经济是指在保障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是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在循环经济体系中,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本文就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合理化设计作一些探讨。

二、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1. 确定产业链条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是以资源为核心,实现产业链条的高效闭合和产业规模的成本优势化,使资源合理得到利用,从而实现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系统。

产业链条包括资源原材料、商品的生产、消费、回收、再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

要想建立循环经济体系,首先要确定产业链条,明确产业链条各环节的职责、面向和服务对象,以及产业链条间的关系。

2. 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需要抓住整个产业链的环节,使生产、消费、回收环节得以衔接。

这种衔接需要有符合实际的经济模式和产业系统。

基于现有技术,将生产环节、消费环节、回收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可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系统,从而构建起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3. 实现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和回收的最优化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目的在于将资源回收、利用和再利用,从而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化解生产和消耗过程中的一些障碍,优化技术体系,使得即便资源被消耗,这些资源之间的组合仍可以通过循环再利用的方式来防止资源不足的局面。

4. 提高物质利用率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在于提高物质的运用与回收能力,从而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

这需要降低资源消耗率,提高物质利用率,使实现最大除了的资源回收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合理化设计1. 从废物资源处理的角度废物资源再利用的工作在于对废物资源的处理,避免资源浪费。

这就需要根据废物资源的属性与流向设计废物回收方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废物资源处理业的发展,这就需要研究废物处理技术,从而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处置。

生态文明视域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视域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条低 投 入高 产 出 、 消耗 少 排放 、 低 循环 可 持续 之
路 。传统 的 工业化 使 社会 生产 力 获得 了极 大 的发
展 , 造 了无 比巨大 的物质 财 富 , 是 以过 量 消耗 创 但
资源 和牺 牲 生态 环境 为代 价 的 。绿 色 工业 化则 是
秉承建设资源节约型 、 环境友好型社会 , 实现“ 还
营方式 向内部经济性与外部经济性相统一的生产
经营方 式转变 ; 其二 , 色工业 化在 T艺设 计 上十 绿 分 重视 废物 资源化 、 废物 产 品化 、 热和废 气 能源 废
化 , 成 多层 次 闭路 循 环 、 废物 、 污 染 的工 业 形 无 无
体 系 ; 三 , 色工业 化要 求把 生态 文 明纳 入工 业 其 绿 的生产经 营决 策要素 之 中 ,重视 研究 工业 的环 境 对 策 ,并将 现代 工业 的生 产和管 理转 换到 严格 按
理念 , 以高水平项 目 为载体 , 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 整, 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这充分体现 了贯彻科
… I¨ 一 一 … 一 一 一 。 ~ ~ — Ⅲ川
点为 : 其一 , 工业生产及其资源开发利用 由单纯追
求利 润 目标 ,向追 求 经济 与生 态相 统 一 的绿 色经
贵 州省 第 十一届 人 大二 次 会议 政府 工 作 报告 中提 出 ,把 推进 绿 色工 业化 作 为建设 生 态 文 明 的
必 由之 路 ,大力 提 高工 业生 产 力水 平 和市 场竞 争 人类 以蓝 天绿地 碧水 ” 的美 好理 想 的发展 方式 。 绿
色工业 化 和传 统工 业 化 的区别 主要 在 于力 求把 工
续 发展 的必 然选 择 。 雯 奠 X 1 0 如 i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我国正面临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本文从制度建设与创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对这些关键领域的探讨,可以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路径选择。

未来展望中,我们应该注重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政策建议中,我们应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制度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有望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背景介绍、问题提出、制度建设、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才培养、社会建设、未来展望、政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的更高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探索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方面,我国经济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升级,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变。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绿色发展意识不强,生态环境保护亟待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人才培养和社会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动荡多变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此,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并探讨制度建设与创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1.2 问题提出在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变,传统的依赖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经常用“地大物博”来描述祖国的广袤与富饶。

从大的方面看,这样讲当然没有问题,但并不等于说我们国家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相反,目前我国乃至全球的资源形势日益紧张,不容乐观。

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少。

比如,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237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另一方面,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过去,我们比较多的是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过大,浪费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与此同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的消费方式在生活中并不鲜见。

虽然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奢侈浪费的消费观还在发展,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把节约资源的政策方针放到更重要的位置,经济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制约,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因此,必须坚持资源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扩大 ,导致资源的过 度开发 和耗竭 。再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第 距 。 我国为了发展经济 ,大量消耗资源 加 上生 产 过程 中各 种 废弃 物 的大 量排 四,首先应该是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
放 ,使得 我国生态 环境 遭到严重破坏 和 负荷 和影响要达到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 能源 ,环境污染状况 日益严重 。我 国的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 ,努力以最
2 中国资源与环境 的现状决定 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 .1

1 建设 资 源节约 型 、环 境友好 型 了必须建 立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 型社 益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
社会的基本 内涵 当今 ,国际社 会对 于 资源 节约 型 、
维普资讯
宏 观经 济
引进 与咨 询 2 0 0 6年 第 1 期 1
7 3
发展 循 环 经济 建 设 资 源 节 约型 、 环境 友 好 型社会
全娟珍
( 罗源县环保局 ,福 建 罗源 3 0 0 ) 5 60
摘 要 :论 述 了我 国 建设 资 源 节约 型 、环 境友 好 型社 会 的 必 要 性 、客观 性 ,指 出发 展 循 环 经济 是 建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 环境 友 好 型社 会 的 重要 途 径 ,并 就 建 设 资 源 节约 、环 境 友 好 型社 会 提 出对 策 建议 。
的可 持 续 发 展 。
水 、土地 、矿产等 自然资源是人类
2 、2 建设 资源节约型 、环境 友好
环境友好型社 会 尚没有 范式化 的概 念 , 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实现它们的永 型社会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客观要求 但从 其理念的认识 和实践基础 的历史演 续利用 ,是经 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 上个 世纪 9 0年代初 ,可持续发 展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姚广标改革开放以来,全世界都在感受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步伐。

从1978年至2004年,中国已经连续26年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04年我国GDP总量达1931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六位。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日益严重。

因此,在2003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

一、循环经济的深刻内涵1.循环经济的由来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他3受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认为宇宙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而存在,并最终将因资源耗尽而毁灭。

唯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实现飞船内的资源循环,尽可能少地排出废物。

同理,地球经济系统如同一艘宇宙飞船,尽管地球资源系统较宇宙飞船大得多,地球寿命也比宇宙飞船长得多,但是,也只有实现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地球才能得以长存。

在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还处于萌芽时期,当时人们关心的主要是对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

80年代,人们才认识到应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

直到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和废弃物的再利用等才整合为一套系统的以资源循环利用、避免废弃物更多地产生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战略。

2.循环经济的本质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内容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内容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内容一、前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内容。

二、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速度加快,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实行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1. 资源节约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节约能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居民生活中采取低碳、低能耗的生活方式等。

2. 循环利用循环利用是指将废弃物重新加工利用或回收再利用。

例如,在垃圾分类方面,可以将可回收物分离出来进行回收再利用;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采取废弃物再加工制造新产品等。

三、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实行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1. 生态保护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绿化和景观的建设,在农村地区应该加强土地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等。

同时,要加强对野生动物、植物等自然资源的保护。

2. 环境治理对于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例如,在工业污染方面可以采用先进技术来减少排放;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可以采用科学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等。

四、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指以低碳排放为目标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指将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的经济模式。

建设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1. 低碳经济在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应该尽可能地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在居民生活中可以采用节能灯具、太阳能热水器等低碳产品。

2.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将废弃物重新加工利用或回收再利用。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采取废弃物再加工制造新产品;在农村地区可以采取农业废弃物作为有机肥料等。

加强环境保护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环境保护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环境保护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围城等问题屡禁不止,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所以加强环境保护,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当今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

一、加强环境保护,解决污染问题环境保护是国家基本政策之一,加强环境执法,推动工业企业实行环境治理是最重要的环保措施之一。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环保问题关乎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生产过程的环保管理,防止污染。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企业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控制排污,减少污染。

只有这样,才能够渐渐加强环境保护,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清洁整洁,让人们能够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享受生活的美好。

二、推进低碳环保发展之路低碳环保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缓解环境压力而发展的新型环保理念,对于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低碳环保社会,就是在国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使清洁能源成为主要能源的基础上,全社会相应减少排放和污染。

我们要坚定环保理念,落实低碳优先的发展理念,推进低碳环保发展之路。

三、培养环保文化,倡导环保理念环保文化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其培养重在新时代城乡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我们要推行“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通过政策引导和科普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接受环保文化的教育,理解环保文化的内涵,形成全社会共同尊崇、遵循、践行的环保文化。

这种文化理念将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的直接体现,通过弘扬环保文化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和谐,使全社会形成相对和谐、健康、绿色的环境。

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在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中,人们采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和环保的方法,建立和谐、健康、绿色、低碳的社会生态环境。

我们应该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关键在于强化人民群众生态文明观念和环保观念,促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推进大环境治理,进行经济全球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o g e . H I n d Z A0 ia R Guy n
(. i  ̄ gidua Sic n e nl yClg Dpr e o iu dctn 脚 】20 , hn 1 Jb A rtt l c ne dTc o g oee eat r o nneE uao , l c r e a h o l m g fC t i 3 11 C i a; 2 J iA rlud i c n em l yClg Dp r e E oo ̄ ngm n,in12 0 , hn ) .in gid r S e ea Tc o g oee e t n o cnnc l c t cn d l o l am t f Maae e Ji 3 1 1 C i t l a
维普资讯
第 1 7卷 第 1 期 20 0 8年 3 月
吉林 农 业科 技学 院学 报 Junl f inA r u ua Si c n eho g o ee ora o Ji gi l r ce eadT cnl yC l g l ct l n o l
关键词 : 环经济 ; 术创新 : 生资源 循 技 再
中图分类号 :14 F2
文献标识码 : A
Th a fCo s r c i g Go d En io me t lS c ey i o e Ro d o n tu tn o v r n n a o it s t De eo h o o ia vr n n v l p t e Ec l gc lEn io me t

要: 目前 , 国经济正处在 高速发展 时期 , 我 为了减 轻经济 增长 对资 源供 给的压 力 , 实现资 源的 高效利 用和循环 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 进 经济发展 与人 口、 源、 促 资 环境相协
调 。同时也是 实现全 面小康社会 目标 , 保证 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 统筹人 与 自然的和谐 关 系, 实现 我 国社 会经济 可 持续发展 的必然 选择 。
Ab ta t No d y s r c : wa a s,T c n my o u o nr sd v lp n ey fs .n ode o rle e t e p e s r fr — hee o o fo rc u ty i e eo ig v r a t I r rt eiv h r su e o e s uc sf m e ic e sn c n mya dr aie te e ce ta d c cig e p ott no e r s u c s o r e r t n ra i ge o o e lz h f in y l x liai ft eo re ,wemu ttyo r o h n i n n o h s u r b s o de eo e e oo ia n i n nt o c n tu tt e r s L c s e o o c a d g o n i n e tls cey e tt v lp t c lgc l e vr me ,t o sr c e ol e c n mia n o d e vr m na o it h o h r l o q ik y a d t rmoe te c o iain b t e e d v lp n fe o o n h o u ain,rs u c sa d e v — uc l o p n o t o r n t ewe n t e eo me t c n my a d t ep p lto h d o h o e r e n i o n o re t m ̄ r r rn n n .F .e mo ,i i lo te c r it h ie frr aii gt e wel en o it ,g aa ten e c ni u h e t s as h e t n y c oc o e zn l —b ig s ce a l h y u r e igt o t — n h n O S d v lp n ft en t n o o U e eo me to ai a e n my,o c e taig te h h ol c rh sr t h mmo o sr lt n hp b t e u n a d n tr d r — n niu ea i s i ewe n h ma au e a e o n n l zn h o t u u e eo me to u o i e o o aii g t e c n n o sd v lp n fo rs ca c n my. i l
Ke r s c c ig e o o ;t h i u n o a o y wo d : y l c n my e n q e i n v t n;rb r e o r e n c i e ih rs u c s t
我 国 由于人 口基 数 大 , 源相 对 贫乏 , 之 资 资 加
v 11, o1 0.7 N . M r .0 8 ac 2 0 h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构 建 环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的 路 径 选 择
李 荣德 赵 桂 艳2 ,
(. I吉林农、 科技学 院继续教育ff 吉林 120 ; . I 『 , . 3 112 吉林农业科技学 院经济管理系 , 吉林 120 ) 3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