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整治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对策探索

合集下载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村干部腐败、村民自治能力不足、基层法律服务薄弱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

探析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于优化农村社会治理结构、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村干部腐败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村干部的特殊地位和权力空间,一些村干部存在着腐败现象。

他们往往利用自己的权力为所欲为,腐败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给村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村民自治能力不足由于长期受到封建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村地区的村民自治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村务事务的参与和管理意识不强,导致村民自治自发性不足,很难形成有效的自治组织。

3.基层法律服务薄弱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法律服务设施不全,基层法律服务人员队伍不足,导致农村群众在维权方面的渠道受到制约。

以上三个问题是目前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将会对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1.加强村干部监督与管理要有效预防和治理村干部腐败问题,必须加强村干部的监督与管理。

一方面是通过建立健全的村干部选拔机制和考核机制,对村干部的工作绩效进行评定,实现村干部的公正公平选拔。

另一方面是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建立相关制度,提高村民对村干部的监督能力,确保村干部廉洁从政。

2.提升村民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要提升农村村民的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需要加强村民教育和培训,提高村民的自治管理水平。

可以通过开展村民自治意识教育宣传活动、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等方式,提升村民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推动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全发展。

3.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建设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层法律服务建设,可以通过加大法律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基层法律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规范有序运作等方式,推动基层法律服务水平的提升,提高农村群众维权能力。

对当前农村干部腐败现象及对策的思考

对当前农村干部腐败现象及对策的思考

对当前农村干部腐败现象及对策的思考随着我市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但是个别农村干部随着手中掌握的项目、资金、资产越来越多,私欲膨胀,假公济私,其贪污腐败问题成了群众关注的焦点。

因此,引起了我们纪检监察机关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育、查处。

一、农村干部腐败问题的表现形式村干部虽然“官位”不高,但是个别为谋取个人私利,能把“最小”的权力最大化。

处理村级事务不按照民主议事程序办,独断专行,滥用职权,更为严重的是将集体资产“私有化”,把村集体资产视同个人财产,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吃喝贪占,虚报冒领,严重侵害了农民利益,导致干群关系恶化。

近两年来数据显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信访反映247件,占全市总信访量的55%,共查处农村基层违纪的党员干部159名,占查处案件总量的68.5%,其中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16人,其他班子成员6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以上重处理的村干部8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6人。

1.运用法律程序“合法”地把集体资金转移到个人手中。

有的村干部竟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个人利益。

如某街道某村主任郎某某在2006年明知村农居点无法建成,购房款已退还给购买人盛某某的情况下,仍以5万元的价格从盛某某手中购得该农居点的购房资料。

后伙同其亲戚董某某夫妇篡改购房资料,把该房转到董妻母亲名下,并起诉该村要求退回购房款。

作为村主任的郎某某在法院诉讼中不予抗辩,从而导致该村败诉,以法院执行的方式支付董某某岳母购房款27.5854万元,最后进入郎某某口袋。

郎某某利用村主任职务之便,采取虚假诉讼的手段侵占集体资金,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村干部的形象,在当地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利用工程项目“巧妙”地套取集体资金为个人所有。

2011年富阳市共创建10个精品村,安排项目124个,资金总投入22542.6万元,2012年确定10个精品村创建,创建项目108个,资金总投资10899万元。

防治极少数村干部不务正业之风

防治极少数村干部不务正业之风

防治极少数村干部不务正业之风村干部作为最基层的干部,对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村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乐于奉献的。

但也有极少数、极个别的村干部,搬家到市区后,或者私人经商办企业后,长期不在村里工作,把村务管理当副业,只在村里有重大事务如计划生育集中突击、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才来应付村务,出现“不务正业”的不良风气。

本人通过调查,拟分析村干部“不务正业”的成因和危害,并提出防治的对策。

一、极少数村干部“不务正业”之风的原因分析1、村干部待遇较低。

相对于吃皇粮的国家干部而言,村干部待遇确实低。

一是经济待遇低。

村干部在位时,经济待遇不高,乡镇批的工资标准,一般就是一个月600—800元钱左右。

据调查,某镇2010年的村干部工资标准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每人每月工资为800元,村秘书为720元,村计生专干为640元。

一般来说,富裕的村能够落实这一标准,贫穷的村就不能完全落实。

当然,村干部还能从乡村工作中得到其他收入(如计划生育手续费等),但改变不了村干部报酬低这一事实。

村干部不在位后,就是一个纯粹的村民、普通农民,在村干部岗位上工作年限长的,退位后每年还有几百元钱补助。

工作年限短的,退位后补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二是政治待遇低。

村干部不是国家干部,政治上没有国家干部那样的“影子”,社会上和村民对村干部的看法也就那么回事。

现在的村干部不如计划经济时代村干部那样享有较高的政治待遇,如毛泽东时代,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支部书记陈永贵能够当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现在的村干部,能当上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县党代表就相当不错了。

虽然,现在有从村干部中招考乡镇公务员的指标,但一年也就那么几个指标,村干部有两千多人,从村干部上升为基层公务员实在太难了。

由于村干部政治上、经济上待遇都低,所以一部分村干部在位时为个人想办法,要么经商,要么办企业,既为自己找些收入,为自己继续当村干部提供经济支撑,也为自己留下退路,退出村干部岗位后,能够收入不下降,有一个较好的归宿。

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

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

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探析农村基层腐败是指农村基层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管理集体人、财、物的公共权力来谋取私利或从事与其身份不相符的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违纪违法行为。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大量涉农资金流向农村,征地补偿标准逐年提高,农民生活大幅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但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些不和谐因素随之滋长,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屡有发生,成为激化农村矛盾、破坏社会稳定的一大根源,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切实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提高基层政权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夯实我党执政之基。

一、农村基层腐败的主要特点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基层腐败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涉及贪污、侵占,失职、渎职及生活腐化等各方面,特点鲜明,影响恶劣。

一是腐败区域集中化。

村干部违法违纪多发生在经济发达的村和封闭的欠发达村。

随着城市化扩大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在城乡结合部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违法违纪行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土地、企业改制、集体资产处臵等方面;而在经济欠发达、封闭的贫困村,侵占套取、乱砍滥伐和违反计生政策等问题则相对集中。

二是腐败形式群体化。

由于工作关系,村书记和村主任很容易形成共同的利益关系,形成攻守同盟,共同侵占国家资产。

在腐败形式多样的案例中,村书记、主任、会计等村干部集体参与的案例屡见不鲜,往往是查一案,带一窝。

三是作案手段多样化。

有的挪用公款,用于临时还贷、银行揽储、注册验资、炒股等营利性活动;有的违反财务规定,公款私存或转借他人获取利息,或为企业、亲友提供经济担保;有的利用土地开发之机索贿受贿,虚开工程发票套取现金;有的以各种名义虚报冒领国家粮食直补或土地补偿款,设臵账外账、小金库肆意侵占、截留、私分或挥霍;还有的是财务管理混乱,虚列支出、开假票据、开白条等。

四是涉案金额攀升化。

农村基层干部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及预防对策

农村基层干部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及预防对策

农村基层干部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及预防对策围场县院预防科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在当今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勿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村官”中利用职务进行犯罪的案件屡屡发生,其腐败现象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此,我院党组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围绕大局,把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为检察预防工作的一个新亮点,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重点之一放在了村干部身上。

现就2006年至2010年间,我县农村基层干部此类职务犯罪的概况、犯罪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大量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相关犯罪预防对策,积极探索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新路子。

一、2006年以来我院查办农村基层干部利用职务进行犯罪案件的概况及犯罪特点从2006年至2010年,我院共受理农村群众等举报村干部职务犯罪线索28件,依法立案查办违法犯罪案件31人,其中以贪污罪为主要犯罪的案件26人,挪用公款罪案件5人。

法院依法做出有罪判决31人,其中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8人;缓刑12人,免予刑事处分的11人。

案件涉案金额共计312.46万元。

(一)涉案人员主要是村书记、村主任及财务人员,而“一把手”犯罪现象较为突出。

2006年以来,我院立案查处的31人农村基层干部案件,其中村支部书记、副书记、村主任26人,占立案总人数的76%,其中基层“一把手”18人,占52.9%,会计5人,占14.7%;村委委员、妇女主任等11人,占32.4%,上述人员除一人是群众之外,其他均是党员身份。

(二)农村基层干部犯罪性质主要是贪污、受贿和挪用。

立案查处的31人农村基层干部犯罪案件中,贪污罪类案件26人,占74%;挪用公款5人,占16%。

法院依法做出有罪判决31人。

所发生案件涉案金额共计312.46万元。

(三)两人以上共同作案的占三分之一。

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集体私分公款、行政领导与经管人员共同贪污、分管领导与村办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犯罪等。

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方案

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方案

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方案
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了基层干部违反党纪国法、利用
职权谋取私利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风廉
政建设和社会稳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

本文就基层不正
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方案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
基层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违规收礼、红包、消费卡等物品。

一些干部利用职权收受礼品、红包等,存在不正之风。

2.挥霍公款。

一些干部利用公车、公款、公物进行私人消费,
挥霍公款,损害公共利益。

3.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

一些单位干部配备的公务用车过多,存在私人使用、违规使用等问题。

4.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

一些干部利用职权,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存在腐败行为。

二、整治方案
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稳定,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治。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入手。

1.制定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

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腐败问题对策探讨

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腐败问题对策探讨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12月/18日/第003版理论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腐败问题对策探讨李占领河北省元氏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腐败问题时有发生,根本原因是权力观扭曲,党纪国法观念淡薄;民主意识差,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好;自身素质低,拒腐防线筑得不牢;监督机制乏力,行为约束失范,等等。

切实解决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层次问题和根本环节上下工夫、找对策,切实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强化教育实效,筑牢基层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要创建载体抓教育,通过开展一系列贴合农村实际的教育活动,着力提高村“两委”干部的遵纪守法意识。

尤其要在干部职务变动、过年过节等特殊“关口”,或者群众对某一干部在廉政方面有反映时,进行廉政谈话,力求做到及时教育、防范在前。

要突出重点抓教育,把重大工程项目、新农村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涉及到的有关干部,作为重点对象开展教育,切实提升他们的防腐保廉意识。

要运用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向典型看齐,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同时,充分运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以案警示,敲响警钟。

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定制度,凡是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定要经过村“两委”集体讨论决定。

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实施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对重大决策、财务收支等情况,属公开范围的一律公开,督促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

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农村集体“三资”全面委托代理等制度,认真组织经济责任审计,严格把好财政资金和其它资金收支审批关。

构建基层党建预警机制,对村级班子不健全、村务公开不及时、班子成员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因工作不力造成群众上访等情况予以警示。

构建监督网络,推进基层党员干部权力公开运行。

定期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让广大群众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过程,对村级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督促村干部认真对照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剖析反思,查摆整改。

当前预防村干部腐败问题的对策思考

当前预防村干部腐败问题的对策思考

做 起 , 强 修 养 、 高 素 质 是 拒 腐 防 变 加 提 的 根 本 途 径 。 外 因是 事 物 变 化 的 条 件 。 内 因 是 事 物变 化 的根 据 。 因通 过 内因 外 而 起 作 用 。“ 必 自腐 而后 虫 生 。” 干 物 村 部 必 须 加 强 党性 锤 炼 , 固树 立 正 确 的 牢 人生观、 值观 、 力观 、 钱观。 价 权 金 ( ) 三 找准 定位 。 村干 部要 找 准定 位 ,
缴镄
N ONG YEZ ONG HE NG
当前预 防村干部 腐败 问题 的对策思考
中共 郑州 市委 党校 新密 分校
促进科学发展 、构 建和谐社会 、 建
设 新 农 村 已 经 成 为 农 村 改 革 发 展 的 主 旋 律 。 政 治 路 线 确 定 之 后 , 部 就 是 决 干 定 因 素 。 建 设 一 支 高 素 质 的 村 干 部 队 伍 是 一项 战 略性 系统 工 程 , 对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和 推 进 社 会 主义 新 农 村 建设 具有 决 定 性 作 用 。 效 防 治 村 干 部 有 腐败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 反 腐 倡 廉 建 设 的 重 要 内容 , 进 一 步推 进 是 农 村 改革 发 展 、 决 。 农 题 的重 要 解 三 难
颜无耻在监督之下掩耳盗铃继续 “ 将腐 败进行到底 ” 的腐败村 官要敢打 、 真打 、
狠 打 , 不 心 软 手 软 , 他 们 为 腐 败 付 决 让 出的 高 昂 代 价 。 以 对 其他 村 官 产 生 警 足
示作用。
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任凭村干部 腐败蔓延下去 。必将危及党在农村的执 政地位 , 谓“ 正所 基础 不 牢 , 山 摇 ” 地动 。

浅谈村级组织腐败成因及治理对策

浅谈村级组织腐败成因及治理对策

浅谈村级组织腐败成因及治理对策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村级组织腐败问题的出现,这对于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本文就浅谈村级组织腐败成因及治理对策。

一、村级组织腐败的成因1、制度漏洞随着村庄内部的改革开放,村级组织也随之改革,但是在改革设计中,制度上存在着漏洞,容易出现诸如村委会及村干部权利过大、责任过小、选择方式存在人情关系等问题。

2、村民经济落后由于种种因素,如地理位置、人口结构等原因,一些农村地区的农民经济条件仍然相对较差,容易被村干部利用,出现一些腐败现象。

3、村民权利缺乏保障在村庄的改革过程中,有些村民权利得不到保障或保障不够充分,缺乏对基层组织的监督和约束,而村干部也依赖于个人的行为能力去承担村庄里面的行政职务,权利相对比较集中。

4、文化水平普遍低下村庄里面很多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容易被村干部甚至是非法借款人操纵,获得个人利益,而农民则经常处于相对较为被动的地位。

二、治理对策1、加强制度制定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明确村委会和村干部在本职工作中的责任,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制度漏洞,减少腐败现象的出现。

2、推行透明化操作在村庄内部推行透明操作,记录每一次会议的内容,使村民有机会随时了解行政部门的决策过程,村民可以受到保护,村民更加信任村委会的工作。

3、建立民主选举制度建立有效的民主选举制度,对村委会的职位竞聘公开透明,避免个别干部的推举或钦点,防范一些领导骨干的垄断,减少腐败产生的环境。

4、加强农民权利保护增强农民的权利意识,对基层组织的重要性和参与决策的能力进行培训,增强其参与村庄管理的意识,提高他们对村庄管理的控制能力,并加强对其权益的保护。

综上所述,要想治理农村村级组织腐败问题,就需要深入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加大制度规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加强村民的权力保障,建立有效的民主选举体系,并保护农民的知识产权,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腐败现象。

预防和整治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对策探索

预防和整治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对策探索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与日俱增, 新农村建设工作也是进行得如火如荼。然而,一些“当官是 为了发财”的腐朽落后思想在广大农村还有极大影响,加上 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中国农村社会一直存在,因 此,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村干部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 面对大量资金、大批项目,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也日 趋严重。
一、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现状和特点 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现状 当今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国家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不断加大,村级组织的经济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 随之扑面而来的不是村民对基层组织的高度赞扬,而是村 民对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不断上访与举报。而在 查处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村干部的不廉不公越发严 重。 首先是贪污侵占严重。村干部贪污侵占的案件越来越 多,贪污侵占的金额金额越来越大,贪污侵占的手段越来越 多样。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吃拿卡要、挪占公款,在项目开发、 工程建设等方面违规操作从中谋利屡见不鲜;骗取国家和 专项资金揽入自己腰包、假票据入账、收入不上账半途截 留、虚列开支套取集体资金、重复报销、假订合同、非法买卖 庄基等腐败行为有恃无恐。 其次是滥用权利,损公肥私。个别村干部不给好处不办 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收受贿赂、中饱私囊,大肆出卖集体利 益;有时钻国家政空子对村民乱收乱罚,甚至利用手中权 力直接低价包揽全村所有工程等。 三是在落实强农惠农、救灾优抚等政策时执行不到位, 欺上瞒下、办事不公、优亲厚友、克扣截留,严重损害村民切 身利益。 四是违反纪律、逾越法律拉票贿选,拉帮结派,甚至为 了一己私利或是宗族利益对部分选民进行胁迫。 五是生活作风腐化,道德沉沦,大吃大喝大发,以各种 名义吃、喝、发钱、发奖金、发补助,涉赌、涉黄屡见不鲜。 当前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特点。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村级组织所掌控的工程、项 目、资金也愈发巨大,因此,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也 出现了新的特点:

浅谈村干部腐败成因及预防措施

浅谈村干部腐败成因及预防措施

三一文库()〔浅谈村干部腐败成因及预防措施〕浅谈村干部腐败成因及预防措施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推进,村级组织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随之而来,由村干部腐败问题引起的群众上访越来越频繁,查处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从20XX年下半年纪工委成立至今,横峰县第四纪工委受理信访件共计33件,其中反映村干部贪污或各种资金不知去向的信访件达22件,村干部受党纪处分7人,收缴违纪款15万元。

一、村干部腐败的现状1、贪污侵占问题严重。

一是贪污侵占案件数量增多。

近三年村干部违纪信访件22件以上,查处的村干部党员违纪案件的30%以上,而贪污、私分公款,侵占集体资金的案件占村干部违纪案件的70%以上。

二是贪污资金的来源增多。

村干部贪污的资金有向老百姓榨取的,如村民安全饮水工程,道路硬化集资部分;有骗取国家和专项资金补助的,如村民粮食直补,移民扶贫资金;有虚列开支套取的,如新农村建设资金;有收入不上帐截留的,如卖集体土地、山林和资产出租的收入。

2、腐败现象手段增多。

有的村干部挪用公款,用于自己做生意等经营性活动;有的以各种名义虚报冒领退耕还林款;有的利用集体资产出租、出售和工程发包过程中暗箱操作,收受回扣;有的设账外账任意侵占、截留、私分或挥霍等。

3、监督制约力量不足。

一是干部任用上不严。

有的乡镇明知村干部有问题,仍然带病使用。

二是财政的监督弱化。

乡镇经管站和财政所合并后,乡镇分管领导没有真正履行到监管的责任,财会人员对村级帐务审核不及时,有的只是充当了计财员,应付差事。

4、案件查处力度不够。

乡镇纪委干部大多都分管有其他方面的工作,变动频繁,把纪委的工作当成了“副业”,而县纪委及县公安机关、检察院等部门受人力、事务、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每年查处的案件只有少数的几件,很难达到震慑村官腐败的目的。

从近三年来年查处的村官违纪案件看,一是村“一把手”违法违纪比重大,达90%以上。

二是窝案、串案突出。

【调研报告】村官腐败的原因探析及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村官腐败的原因探析及对策建议

村官腐败的原因探析及对策建议XX县辖8个乡镇、2个管理区和1个经济开发区,有190多个行政村和社区,农村基层干部900余人,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贯彻执行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主体力量。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主流绝大多数是好的,但是,少数农村基层干部也存在作风不实、办事不公、以权谋私等问题,广大农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依然严竣,特别是村支部书记腐败风险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一、六类腐败风险值得警醒我们对近年来查处的案件进行分析,发现村官特别是支部书记腐败风险主要存在于6个方面:一是虚报冒领,贪污惠农资金。

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逐年向农村倾斜,一些村干部在惠农资金上打起了歪主意。

马家寨乡某村委会虚报冒领国家粮补资金2万余元,其中1万余元被该村党支部书记贪污。

二是财经纪律执行不力,财务管理混乱。

由于村级财政监管体制乏力,导致部分村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虚开列收列支、“白条”入账,开支混乱、脱离监管等现象。

如秦市乡某村支部书记在获得专项资金8400元后,没有办理任何手续,直接将其中4100元发放给农户,并采用坐收坐支的方式,将剩余4300元挪作他用。

资市镇某村支部书记在2009年至2012年的4年间,个人经手公款,支出生活招待、租车和送礼等费用共计159527元,其中83180元的支出无经办人、无证明人。

三是随意处置集体资产资源带来的侵占、贪污。

当前农村村级资产、资源主要包括村集体所属渔池、林地、土地、滩涂、房屋以及村办企业等,少数村支部书记对资产、资源不清理、不公开、处置随意。

如资市镇某村支部书记,利用职务之便,在未经公开竞价承包的情况下,承包了村级所有农田长达30年。

马家寨乡某村支部书记,将村集体土地继包给自己的妻子。

四是政策宣传落实不力。

由于村级计生工作监管不力,造成计划外生育现象较为严重。

近3年来,共查处14起群众计划外生育案件,其中10起与村支部书记监管不力有关。

五是党性观念、纪律意识淡薄。

农村干部腐败形式、原因及防控途径探讨(优秀范文五篇)

农村干部腐败形式、原因及防控途径探讨(优秀范文五篇)

农村干部腐败形式、原因及防控途径探讨(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农村干部腐败形式、原因及防控途径探讨农村干部腐败形式、原因及防控途径探讨摘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农村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农民安居乐业,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防控,本文从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形式、特征、原因及防控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近年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突出强调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农村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直接关系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从整体上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13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农村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农民安居乐业,应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防控。

1、村官腐败的形式1.1按主体可分为个案腐败与集体腐败:个案腐败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某一位干部利用权力为自己或相关利害关系人谋取私利的行为。

集体的腐败是农村基层组织中两位或两位以上村干部相互勾结,共同为各自谋取私利或滥用权力侵吞集体财物的行为。

1.2按性质可分为经济腐败和政治腐败:经济腐败指贪污受贿,侵吞财物等与经济利益有关的腐败。

政治腐败指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与思想政治作风相关的腐败。

1.3按是否容易被村民所意识到可分为隐蔽的腐败和显露的腐败:隐蔽的腐败指不经仔细审查清算不能被发现的腐败,如做假账,挪用资金。

关于村官腐败防治的思考

关于村官腐败防治的思考
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等组织的监督作用,对 村官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严肃查处腐败
对发现的腐败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形 成有效的震慑力。
对未来防治工作的展望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更加严格的村官行为规范 和法律法规,为防治工作提供
更有力的法律保障。
推进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 村级事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提 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村官腐败手段隐蔽
一些村官采取隐蔽的手段,如虚报冒 领、挪用公款等,使得腐败行为难以 被发现和查处。
村官权力寻租现象突出
一些村官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 取私利,损害了村民的利益和集体利 益。
村官腐败的影响
损害村民利益
村官腐败直接损害了村民的利益 ,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村民收入
减少。
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村官腐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使得农村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
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加强媒体和 社会组织对村官的监督。
推进电子政务
深化农村改革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村务公开平台, 提高村务透明度。
从制度层面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减 少村官腐败的土壤。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教育缺失
道德教育不足
村官选拔过程中,往往注重能力 而忽视道德素质,导致部分村官 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法律意识淡薄
部分村官对法律法规了解不足, 无法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容易走
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教育培训不到位
缺乏针对村官的系统的教育培训 ,导致村官在履职过程中缺乏必
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个人道德问题
尽管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 度,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执 行机制,导致制度形同虚 设。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与预防措施前言我国农村基层干部承担着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群众服务以及精准扶贫等重要任务,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贪污腐败问题,给乡村建设、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主要原因,并从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等方面探讨防止腐败的有效措施。

问题的产生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因素。

首先,对于一些贫穷的基层干部而言,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非常有吸引力,他们往往通过腐败行为来满足自身的各种利益需求。

其次,一些基层干部文化程度较低,缺乏职业素养和道德约束,从而更容易陷入腐败之中。

此外,一些基层干部还存在对权力的深度渴求和无节制的欲望,导致了腐败问题的不断恶化。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农村基层干部腐败问题的出现,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下文将从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制度建设制度是防止腐败问题的根本。

从制度层面上来说,需要引入更加完善的监督机制,创造出更加透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全面提高基层干部行为规范。

对于真正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乡村基层干部而言,完善的制度是不可或缺的。

需要建立完善的从政惩罚制度、用人标准化制度、党员发展制度以及诚信清单系统等,这些制度可以进一步加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惩罚机制,防止不正当干预对于基层干部进行的违纪违法行为判罚的影响,以及防止一些政策的不公正执法等诸多问题。

思想教育除了制度建设之外,还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加强基层干部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

这可以采用一些形式多样的培训、讲座、座谈、书法、绘画和主题班会等活动,帮助基层干部深入了解党的政治理论、常识和制度体系,增强对于树立积极的社会思想道德风尚以及打击腐败的信心。

需要加强基层干部自我监督意识,宣传反腐内容,开展严苛的自我监督,增强团队意识和工作合作意识,共同维护自身尊严和队伍稳定。

关于村官腐败防治的思考

关于村官腐败防治的思考

欣雅图表打造高品质关于村官腐败防治的思考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直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

加强村级党风廉政建设,预防和惩治发生在“村官”身上的腐败现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找准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的着力点,强化“村官”党纪、法规教育,培育“不想犯”的意识。

一是要加强党纪法规教育。

除了要将那些有能力、文化水平高,且有志于农村管理的青年吸引到“村官”队伍中来,还要针对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和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村官”进行党性宗旨、民主法制教育,逐步提高“村官”的综合素质。

二是开展警示教育。

要针对“村官”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乡镇主要领导及纪检部门要对症下药,进行警示谈话,及时提醒,敲响警钟。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

要建立一整套面向“村官”的激励机制,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村官”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工作成绩突出,清正廉洁的“村官”,要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针对村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强化对“村官”监管、规范和约束,创建“不能犯”的机制。

一是积极推进和落实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指导乡(镇)党委、政府抓好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要明确村党支书为第一责任人。

村支书每年要向乡(镇)党委、政府,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述职、述廉,接受民主评议和监督。

对村内党风廉政建设严重不负责任,或者发生较大违纪违法案件的,要追究村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要针对当前“村官”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加强各项村规。

浅谈加强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行为预防的对策和建议

浅谈加强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行为预防的对策和建议

浅谈加强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行为预防的对策和建议抚顺市清原县枸乃甸乡纪检委员、综治办主任高峰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级财政和各级部门投入村级各类建设资金不断增加,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不断向前推进。

村干部作为农村改革与发展最基层的“领头雁”,是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各项法律在农村的最终贯彻者、宣传者和执行者,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农村干部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农村各项改革发展措施的实施。

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各种矛盾引发的群众上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拿枸乃甸乡来讲,村干部整体素质是好的,但从查处的农村党员干部违纪案件中不难发现,部分村干部身上的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群众利益,疏远了党群关系,影响了当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因此,要通过加强教育、建立机制等措施,预防农村党员村干部违法违纪发生。

一、2006年以来查办案件基本情况和特点2006年以来,我乡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农村干部违纪的信访反映20件,立案8件,涉及人数11人,党纪处分11人。

违纪案件主体相对集中,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成了村干部职务违法犯罪的最主要主体。

主要有以下特点:1、以权谋私,贪污受贿,非法占有集体资产。

个别村干部上任不是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侵吞集体资财。

2、挪用、外借公款。

这类违纪行为多发生在一些经济较富裕的村,违纪人员一般是村里的“一把手”,他们有的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经营活动或建私房,有的挪用公款给亲戚朋友做生意。

有的村干部因涉案金额较大,至案发后仍未全部追回。

3、铺张浪费,挥霍公款。

个别村干部脑海中存在法不责众思想,认为基层干部或多或少存在吃喝现象,在追究责任时,不可能都给予处理,在此心理驱使下,见缝插针,见物捞物,见钱捞钱。

特别是村“两委”到届时,突击花钱,挥霍公款,给村集体造成严重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和整治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对策探索
作者:杨红芳谭永清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3期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大量资金、大批项目在农村干部手中运作,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出现量多面广之趋势。

这不仅直接伤害了农民群众的感情,而且大大地降低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与国家支农惠农的目的也背道而驰。

若不加以制止,必定会严重危害农村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和谐。

预防和整治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大政治课题,必须从思想教育的精神层面和社会实际情况想办法。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投入与日俱增,新农村建设工作也是进行得如火如荼。

然而,一些“当官是为了发财”的腐朽落后思想在广大农村还有极大影响,加上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中国农村社会一直存在,因此,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村干部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面对大量资金、大批项目,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也日趋严重。

一、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现状和特点
1.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现状
当今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国家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村级组织的经济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随之扑面而来的不是村民对基层组织的高度赞扬,而是村民对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不断上访与举报。

而在查处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村干部的不廉不公越发严重。

首先是贪污侵占严重。

村干部贪污侵占的案件越来越多,贪污侵占的金额金额越来越大,贪污侵占的手段越来越多样。

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吃拿卡要、挪占公款,在项目开发、工程建设等方面违规操作从中谋利屡见不鲜;骗取国家和专项资金揽入自己腰包、假票据入账、收入不上账半途截留、虚列开支套取集体资金、重复报销、假订合同、非法买卖庄基等腐败行为有恃无恐。

其次是滥用权利,损公肥私。

个别村干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收受贿赂、中饱私囊,大肆出卖集体利益;有时钻国家政策空子对村民乱收乱罚,甚至利用手中权力直接低价包揽全村所有工程等。

三是在落实强农惠农、救灾优抚等政策时执行不到位,欺上瞒下、办事不公、优亲厚友、克扣截留,严重损害村民切身利益。

四是违反纪律、逾越法律拉票贿选,拉帮结派,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或是宗族利益对部分选民进行胁迫。

五是生活作风腐化,道德沉沦,大吃大喝大发,以各种名义吃、喝、发钱、发奖金、发补助,涉赌、涉黄屡见不鲜。

2.当前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特点。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村级组织所掌控的工程、项目、资金也愈发巨大,因此,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也出现了新的特点:
一是贪腐行为多样化。

有以权谋私,大肆敛财的;有欺上瞒下侵占集体资金、挪用专款的;有大吃大喝、要回扣、拿好处费的;有独断专行,不顾村民利益搞暗箱操作谋利的;有以干股分红、高卖低买等变相方式谋取私利的等等贪腐行为。

二是腐化人员扩大化。

据调查,各地不少被举报的村干部已经不只是涉及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两人,而是涉及到村两委干部甚至包括业务人员,在个别案件中涉及到村两委全体干部。

三是涉案金额巨大化。

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村干部贪腐金额不断上升。

据报道,不少地方的涉案村官金额达数亿之多。

四是涉腐范围广泛化。

由于国家对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加大投入,村干部手中的权力空间超前巨大,不但涉及集体资金、资源、资产问题,还有其它民生问题。

在报道和处分的村干部违法事件中,侵害对象除村集体的各项经济收入外,还包括救灾救济优抚款、征地补偿款、教育专项资金、环境治理资金、土地开发及国家的扶贫资金、农村低保救助金等等,几乎覆盖了农村民生的各个方面。

五是腐化手段隐蔽化。

由以往简单直接的做假票据入帐、收款不入帐、重复报销、吃回扣、收好处费等形式,发展为假订合同、捐款、转换支付款形式等变相方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可以很长时间不被发现,且调查取证极具困难。

二、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原因
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可分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历史造成: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封建特权思想余毒在广大农村地区还有很大影响,少数村干部的思想还未脱离这种桎梏,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村民似乎低他一等。

而许多村民也仍未摆脱被奴役的旧思想,对村干部存在一种敬威感,面对他们的不公做法也只是忍气吞声。

而从古至今,中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农民的教育一直处在边缘化,文化水平极为低下,民主法制意识薄弱,大多数村干部对唯利是图、不劳而获等腐朽思想缺乏较强的抵抗力,大多数村民根本不懂利用法律和政策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是机制的不完善所致:农村基层制度权力集中,财务制度及管理不健全,监督薄弱。

大权仍集中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等少数人手中,村委会的一切事务及财务收支由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说了算。

而村务公开避重就轻,未落到实处。

部分村干部担心村民知道多了不利于工作,因而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进行公开,而与村民利益相关的重点内容则进行巧妙回避,这就直接为少数村干部谋取私利、进行暗箱操作提供了便利之门。

村干部又不在编制之列,处在制度监督和管控的盲点中,因而政府对村干部的教育管理不严,进而村干部执行制度不严,缺乏民主,导致村干部选举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

且小地方的政治庇护依然存在,村民找不到反映问题的常规渠道,少数村干部因“上头有人”,就算有问题也依然在其位而不受处分。

三、预防和整治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对策探讨
不正之风和腐败虽相关但不相等,不正之风是腐败的成因,腐败是不正之风的必然结果。

预防和整治村干部不正之风需要形成倡廉洁、扬正气的大环境,预防和整治村干部腐败问题则需要坚决反腐反贪的健全制度。

从目前村干部存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原因出发,预防和整治对策也需从两大方面进行:
一是从思想教育的精神层面出发,广泛搭建教育平台,拓展多种培训渠道,分别对村民和村干部定期进行培训,利用正面典型和反面事例进行引导,自觉形成抵制歪风邪气、遵纪守法的风气,加强提升农村干部的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加大在村民群众中的政策法规宣传与普及,定时向村民群众发放宣传政策和法律的小册子,定期到村民中进行扫盲活动及普法教育,加强村民自主参加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及民主法制意识。

二是从现实实际情况出发,健全完善选举机制,把好用人关,做到“群众推荐、本人推荐、支部考察、村民选举”并列进行的方式来选拔村干部,重点吸收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品德好、能真正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人来担任;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流转等方面的财务管理制度,一些重大的村务和财务决策只有召开村民会议通过民主决议才有法律效应,形成农村基层预防和整治腐败体系的长效机制;强化监督机制,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充分保障村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严格乡镇对村级审批权限的监督,乡镇要定期对村级重要项目、重大工程和制度落实情况开展巡查,对制度落实不力、违法犯纪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查处;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基层村委、支部、纪检等组织机构,推进各组织队伍规范化管理和建设;加强村干部考核制度建设,考核要含括来自上级对下级、党内外群众、干部之间、村
民之间的评价,考核结果与其业绩和奖励挂钩,对存在有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撤职和处罚,对表现优秀的加以奖励和适当放宽担任条件等;完善查处追究制度,村部上一级需定期与不定期开展调查走访活动,设立检举箱,对被举报的对象展开谈话与重点调查,对于腐败行为无任时间多久远,一经查实都要进行追究查处。

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不仅直接侵犯了村民的正当利益,伤害了村民群众的感情,而且也大大地降低甚至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与国家支农惠农的目的背道相向,给社会尤其是农村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速度,严重危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预防和整治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当前人们高度关注并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党和政府必须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