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案例分析共20页
产城融合_产业新城规划研究 ppt课件
政府
打造 附加价值
产学研产业集群
地产商
企业
高
利润空间大
利润空间大
零
部
低
试件 制生 品产 开 发 等
模 块 利润空间小 零
销 售
部
件
生 产 组装
售 后 服
务 业务工序
上游
下游
产业
依托
地产
载体
产业与城市、人口组成的关系
产城融合发展的社会背景
产业发展
资本积累
城市主导功能转变
产业发展
经济发展
人的社会需求提高
利润空间小
销 售
部
件
生
产 组装
依托
售 后 服
务 业务工序
上游
下游
地产
载体
产业地产的概念
产业地产的概念
• 产业地产是围绕着微笑曲线,构建的产业价值链一体化平台,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实现土地的整体开发与
运营。
开发对象 整合
独栋写字楼、高层办公楼、标准化厂房、中试研发楼等 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
• 在规划中引入“白地” “灰地” “弹性绿地”等理念,对于 短期内不明确规划用途的地块实施弹性控制,有效提高土地开 发效益和集约利用水平。
工业地产:苏州工业园
产业新城分类-根据产业类型的不同
一般工业圈 高科技工业圈 生态核 居住圈
产城融合案例分析及启示———以苏州工业园为例
产城融合案例分析及启示———以苏州工业园为例
作者:彭兴莲
来源:《山西农经》 2018年第22期
摘要:伴随着各地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新区空间的快速拓展,很多地方出现了“有产无城,有城无产”的现象。借鉴苏州工业园的产城融合发展经验,对产城融合的内涵进行探讨,为产业新区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关键词:产城融合;苏州工业园;启示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22-002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119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产城融合已经成为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产城融合是以
城镇为基础,承载着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镇、人口之间有活力、持续发展的模式。
本文认为产城融合主要体现在功能融合、要素融合、空间融合。①功能融合是指既要有考
虑产业发展方面的经济功能,又要考虑以人为本的居住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等。②空间
融合是指将产业空间格局、城市空间格局实现有效衔接。③要素融合是指要推动各种生产要素
在工业园区和城市之间实现有序流动,以达到信息共享、服务共享、资源共享,从而达到资源
的最优配置[1]。
2 产城融合案例分析
2.1 苏州工业园概况
苏州工业园成立于1994年,由中国和新加坡共建。园区位于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规划面积为278 km2,下辖4个街区,常住人口约81万人。目前,已完成大型生产服务设施68万
km2,完成生活服务设施超过50 km2。2017年,园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 388.11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1 336.08亿元,同比增长5.6%;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
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就是把先进城市所具有的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城市功能与小城镇的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实现产业与城市互促共进、协调发展。以下为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1. 碧云国际社区:该社区位于浦东金桥地区,与金桥产业园区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社区。
2. 苏州工业园:该园区通过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
3.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农业小镇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园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4. 成都天府新区:该新区通过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5. 南京江北新区:该新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工业区转变为现代化城市新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 杭州未来科技城:该科技城通过与杭州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区。
7. 青岛蓝谷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工业区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园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8. 天津滨海新区:该新区通过与天津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9. 无锡太湖新城:该新城通过与无锡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10. 武汉光谷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科技园区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城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产城融合调研报告
产城融合调研报告
一、背景引言
产城融合是指将传统的工业城市与城市发展相结合,通过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协同发展模式。产城融合能够提升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各地开始重视产城融合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因此,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我国产城融合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现状分析
1. 产城融合的定义与特点
产城融合是一种城市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城市和产业间的紧密结合。其特点包括:创新发展模式、高效土地利用、多元产业布局、生态环保等。
2. 我国产城融合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产城融合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实践。一些地区如广东、浙江、上海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城融合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3. 产城融合的挑战和问题
(1)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不协调:一些地区由于规划不合理,产城融合效果不佳。
(2)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混杂,影响
城市的发展和人居环境。
(3)环境保护压力增大:工业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需要通过产城融合来解决。
(4)政策体系不完善:缺乏相关政策法规和财政支持,制约了产城融合的发展。
三、案例分析
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产城融合案例
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和强化产城融合策略,南海区成功打造了一批产业园区,提升了城市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2. 上海市嘉定区产城融合案例
嘉定区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实现了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浙江产城发展模式经验分析案例
围绕大数据、新零售、金融科技、生命科学等20个前沿科技领域,带来一场新经济、
新技术、新科学的饕餮盛宴。
11
同时,云栖大会城市峰会在深圳、南京、成都、上海、广州、苏州、北京召开。
浙江产城发展经验
萧山信息港小镇——3.0版特色小镇,筹备申报浙江省第二批未来社区
世界级的云栖大会:突出“云理念”、“云技术”,描绘云计算发
展趋势和蓝图,展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技术生态全景的信息 技术峰会,大会至今已召开八届,参会人数从200人上升至12万人,会议 已成为全球云计算TOP级峰会。
立体绿化、空中跑道,数字办公空间与网红景区合二为一
集聚精英企业,举办国际活动,小镇爆发世界级能量
整合优势推进平台化运营:小镇按“产业+基金+双创平台”
的融合模式,搭建打造中国智慧健康谷、中国人工智能谷、中国场 景科技谷、中国智慧家居谷、中国智慧交通谷等,每个智慧谷均是 规模上千亿乃至万亿产值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这些谷的集成就 是一场特色小镇的3.0版的实验,强调平台化运营和整合优势,形成 “产城人文”四大元素的融会贯通、相互渗透。
萧山信息港小镇是“杭州软件新城”的首个产业集聚平台,旨 在打造集科技企业总部、科技项目转移、孵化、研发、金融、商务 等为一体的国际一流综合性绿色低碳环保社区,成为杭州、浙江乃 至华东地区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的集聚中心,为整个区域的工业化 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慧引擎,萧山信息港小 镇总占地面积约5.26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00万方,目前已集聚企业 1500余家,海内外创新创业人群近20000名,获得浙江省首批高新 技术培育小镇、杭州市优秀特色小镇等称号。
产城融合 调研报告
产城融合调研报告
产城融合是指以城市为载体,将产业与城市融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发展模式。在中国,产城融合也被称为“城市产业融合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报告对产城融合进行了相关调研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产城融合的发展背景
1.1 城市功能需求的升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城市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城市不仅需要提供基础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还需要提供完善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城市功能需求的升级将产业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1.2 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城市的竞争力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通过产城融合,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和创新,提升城市的产业结构和价值链水平,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产城融合的实践案例
2.1 上海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也是产城融合的典型代表。通过整合自贸区内的产业资源,吸引了大量的金融、贸易、航运等企业入驻,推动了上海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2 北京中关村
中关村作为北京的科技创新中心,充分融合了产业和城市的发展。通过建设科技园区、孵化器,提供创新创业的环境和资源支持,吸引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推动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
三、产城融合的挑战与对策
3.1 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不协调
当前,许多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城市规划需要更加注重产业需求,提前规划和布局产业空间,为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天津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天津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天津是最早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省份之一,特别是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早在2017年10月就在滨海中新生态城注册成立,是国网公司系统内首个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天津的国网客服中心北方园区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已经实现了绿色复合型能源网建设与智慧服务型创新园区建设,并取得绿色建筑标识认证。园区以电能为唯一外部能源,通过建设光伏发电、地源热泵、冰蓄冷等多种能源转换装置,并创新性地使用光伏发电树、发电单车以及国内首个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发电地砖等,规模化高效应用区域太阳能、地热能、空气热能4类可再生能源。绿色复合能源网运行调控平台主要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冰蓄冷、太阳能空调系统、太阳能热水、储能微网、蓄热式电锅炉七个子系统,年效益总计达987.7万元。每年累计节约电量约1100.2万千瓦时,年节约电费共计987.7万元,预计到2020年将节约5056.2万元,2022年节约7078.6万元。
北辰商务中心绿色办公综合能源示范工程,是天津唯一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该示范工程由国网天津城东公司负责规划、设计,利用商务中心屋顶、停车场及相邻湖岸等场地资源,建设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风光储微网、地源热泵、电动汽车充电桩五个系统,及一个综合能源智慧管控平台。该项目实现了多种能源互联互补、管控平台优化调控,能效比达到2.38,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提升19%,新能源自发自用、储能系统、地源热泵以及综合能源管控平台的智能控制成效明显。从经济效益来看,该示范工程共投资约
1000万元,扣除天津市政府240多万元的项目补贴,预计不到7年能收回全部投资成本,好于预期。
港产城融合 案例
港产城融合案例
1.重庆产城融合经验教训集
在理论上,当数个不同产业项目区共生一个空间时,都存在产城融合之需要。特别是当这个产业项目区在新建时,在无产业的非城区新建产业或新城区时,无论是以建立产业区或是新城区为目的,树立产城融合的建成目的就成为必然。
在重庆,诸如两江新区、双福园区、茶园新城、李渡新区、蔡家园区、寸滩港区、大学城、长寿化工园区、永川新区、北培农业产业新区等新城区或新产业区的建设实践及现设现状中,无一不体现出较为单一的建成模式。
其中,偏重于城市居住新区而缺少产业的有:永川新区、茶园新城、两江新区的金开组团、大学城;偏重于产业形成而忽视城市功能滋生的组团区域有:两江新区的悦来会展片区、水土科技园区、龙兴工业园区、蔡家园区以及寸滩港区、双福园区、长寿化工园区、李渡新区、长寿化工园区以及北培农业产业新区。
最为突出的是:大学城几乎没有产业而只有清一色校区的城区建成状况,使这一区域在建成以后的不少于五年之后,仍然呈现为冷清的大学校区的硬性拼凑之结果。其间的城市商业、服务业,甚至人流与车流,都随着校园开学的周期,而兴衰循环并周而复始;其间的居住、商业物业的价格,也难以与近旁的沙坪坝老城区相接轨,甚至有落后于远于主城区的璧山县的市场趋势。毋庸讳言,大学城有运行为一座现代孤城的市场地位之趋势,估计沙坪坝区政府,还在为大学城的不争气之现状,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懊恼。
无独有偶,最令重庆市政府倍感骄傲的两江新区,也因曾经敷衍过分区规划而踌躇满志,但是,两江新区以至今已开发达十多年之余的现状,其金开片区几乎纯住宅区与后继的悦来会展区、水土科技园区以及龙兴产业园区几乎全都是纯
产城融合案例
产城融合案例
(⼀)产城融合
1.产城融合的内涵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没有产业⽀撑,即便再漂亮,也
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端,也没有活⼒。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快⼀慢,脱节分离,且产城融合是⼀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并不是⼀蹴⽽就。
因此,“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以产业为保障,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以达到产业、城市、⼈之间的健康、可持续、有活⼒的发展模式。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和产业共⽣、共利。具体意义体现在:
1、有利于实现城市⼟地集约化,扩⼤产业空间加速产业聚集;
2、有利于增加就业⼈⼝,规避盲⽬城市化带来的空城现象;
3、有利于构建城市产业⽣态体系,增强产业⾃我更新能⼒;
4、有利于城镇化有序推进,促进城市⼀体化建设。
2.产城融合的⽅式
有产城融合发展需求的区域可归纳为两⼤类:
(1)有产⽆“城”
有很好的产业基础,例如较为成熟的产业园、开发区等原以⽣产
为主导的区域,这类区域受制于⼟地成本和交通需求,⼀般处于交通较为便利的城市边缘。因前期多以通过链家的⼟地和劳动成本吸引企业⼊驻,⼟地利⽤⽅式粗放,规划缺少教育、医疗、商业、⽂化等配套设施,功能相对单⼀。但由于多年的发展也具备⼀定的⼈⼝基数。在⼈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居住⽣活品质的情况下,单⼀的居住功能已⽆法满⾜⼈们的需求,导致职住严重失衡,潮汐交通压⼒⼤,交通拥堵也在⽆形中增加了通勤的时间距离,并将导致更多的环境污染。
产城融合案例分析PPT课件
-
7
• 尔湾市成功的经验
• 1).政府的支持与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保持了城市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原则 • 2).规划保障城市发展与环境、居住舒适度等各个方面保持良好的平衡关系 • 3).以高科技为主导、实施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战略,并提供足够竞争力的就
业机会 • 4).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大量企业与居住人口入驻
图例自左至右依次为:景观住宅、商务中心、大学校园、住宅、
科技园、多媒体技术及设施、工业园、商业中心
-
10
交通分析:
阿德勒斯霍夫科技园 距离柏林市中心约 20KM 在城市快速路的出口
左右两图为阿德勒斯霍 夫科技园的建筑风格
-
11
住宅与工业的关系: 阿德勒斯霍夫科技园有 两块主要的住宅用地。 1.保留住宅的密度和混 合使用在大学校园和高 科技园区的城市个性, 高达700城市排屋,城市 豪宅,点块,多层公寓 楼单元。 2.一侧面临近工业地块, 一侧面向大面积绿化, 360单户住宅单位
• (1)大力提升治安水平
• (2)齐备的商业与教育等公共配套 • (3)政府对低收入首次置业者、残疾人和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扶持政策 • (4)便捷的交通支撑尔湾的健康发展
-
8
案例2.德国阿德勒斯霍夫科技园
• 项目位置:德国柏林 • 项目面积:4.2平方公里 • 整体发展概念:
• 科技园 • 工业园 • 大学校园 • 多媒体技术及设施 • 商业和商务 • 住宅 • 景观公寓
国外产城融合案例
国外产城融合案例
国外产城融合案例(创建与此标题相符的正文并拓展)
国外产城融合是指将城市规划和房地产开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整合不同的经济部门和社会资源,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活力。以下是一些国外产城融合的典型案例。
1. 芝加哥市中心的西区计划:芝加哥市中心的西区计划是美国一个成功的产城融合项目。该项目利用城市中心西区的空地,重建了一座综合性的城市社区,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区和文化设施。该项目吸引了一系列高科技公司和创新企业入驻,成为了一个科技创新和创业的中心。
2. 伦敦东区奥运村:伦敦东区奥运村是英国伦敦奥运会的遗产项目之一。奥运村在奥运会结束后进行了改造和开发,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生态城区。该区域建设了住宅、商业区、公园和文化设施,吸引了大量的居民和企业入驻,为伦敦东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柏林科技城:柏林科技城是德国柏林市一个成功的科技创新区。该项目将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集聚在一起,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科技城提供了高质量的办公和实验室设施,吸引了许多技术型企业和创新人才,为柏林市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做出了贡
献。
4. 新加坡湾区城市规划:新加坡湾区是新加坡一个重要的产城融合
项目。该项目整合了工业、商业、住宅和文化设施,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城市社区。湾区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效的交通和能源系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这些国外产城融合案例充分体现了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通过整合不同的资源和利益相关方,这些项目成功地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经济活力,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的产城融合项目也在不断增加,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产业新城发展及案例分析
沪浙融合 国际融合 产城融合 多元融合
机制创新 政策创新 产业创新 服务创新
智慧产业 智慧交通 智慧服务 智慧社区
千水百岸 水乡文旅 宜居宜业 美丽家园
布局特点:打造一带一轴、 一核八区和一心一核、多圈多点、森林绕城的多面布局
空间布局:一带:核心引领 界河两岸融合发展带 一轴:点轴推进 以张江大道为 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轴,推动城市南北联结发展
• 1995年定位调整为 “生物医药、生物 工程、微电子、现 代化通讯、信息传 输技术、光机电一 体化为标志的国家 级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
探索期 1992——1999
培育期 1999-2005
• 1999年8月,上海市 颁布“聚焦张江”的 战略决策,自此张江 高科技园区步入快速 发展阶段;
• 2000年1月,上海市 政府发布《上海市促 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 展的若干规定》,简 称“十九条”;
初期依托特殊政策和香港
与开发优势,开拓发 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域,是的各区域之间
出口加工基地转移的时机
展高新技术产业,打 打造结构和功能复合 混合生长,协同发展,
发展成以外资(港资)企
造成为生产、科研、 化、立体化的产业园 让生产和生活有机结
业为主的低端制造业加工
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基 区,城市发展更加关 合,形成一个现代化
实现城乡融合的案例
实现城乡融合的案例
城乡融合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胡家庄村与荣华集团的深度合作。胡家庄从一个贫穷落后、人心涣散的村子,通过与荣华集团的深度合作,实现了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1680
元提高到2020年底的万元,村集体资产从2010年的150万元负债增值到2020年的3551万元。如今,胡家庄已成为西安市十佳美丽乡村,并获评2019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 国强瓜菜专业合作社的“银行+合作社+农户”抵押担保贷款模式。国强
瓜菜专业合作社位于阎良区武屯镇,注册资本500万元,现有社员203户。该合作社建有供暖育苗连栋温室、日光育苗温室、发展种植骨架大棚,蔬菜、瓜果种植面积达2200亩。这种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总的来说,城乡融合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支持、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产城融合 案例
产城融合案例
产城融合是指将产业和城市两者融合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一种发展模式。下面将列举一些产城融合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1. 深圳前海自贸区:深圳前海自贸区是中国首个按照产城融合理念打造的自贸区,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优质服务业,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该区域内建设了大量的科技园区和高层办公楼,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带动了城市的经济繁荣。
2. 上海浦东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一个典型的产城融合案例。通过引进外资、发展金融、航运、贸易等产业,浦东新区成功地将产业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从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3. 广州南沙自贸区:广州南沙自贸区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自贸区,也是一个典型的产城融合案例。该区域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物流业和金融业,将产业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功能的提升。
4.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最早的科技园区之一,也是一个成功的产城融合案例。该园区通过聚集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了一个集创新、创业、创投于一体的生态系统,推动了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5.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也是一个典型的产城融合案例。该区域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6. 深圳龙岗大运新城:龙岗大运新城是深圳市的一个新兴城市发展项目,也是一个成功的产城融合案例。该项目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一个集产业、居住、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推动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案例
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案例
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互动和融合,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近年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
1.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三变”改革。淅川县通过“三变”改革,即将农村土地流转、农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有机结合,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产”融合。平江县通过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融合,实现了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城中村”改造。番禺区通过对“城中村”的改造,实现了城市和农村的融合,提高了城市的品质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4.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三农”服务中心。江宁区通过建设“三农”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5.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三产”融合。城阳区通过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融合,实现了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6.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三变”改革。涞水县通过“三变”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7.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三产”融合。江夏区通过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融合,实现了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8.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三变”改革。都江堰市通过“三变”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9.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三产”融合。南昌县通过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融合,实现了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空间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以厦门同翔高新城城市设计为例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产业新城,“产城分离”“潮汐交通”“产业空城”等城市病愈发凸显。“十二五”规划以来,“产城融合”作为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理念,广泛运用在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及国民经济规划等各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产城融合的模式、实施路径、评价体系等:景秀艳等提出产业空间、生态空间、居住空间三者的有机融合是高端城区产城融合的前提条件[1];卫金兰等从产业化与城市化角度,提出郊区新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15个二级指标[2];李苑基于福建省基本概况,从产业发展水平、城市承载功能及人的发展三个层面提出产城融合度测度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3];赵虎等基于空间规划角度,提出结构、功能、形态三大类与11个子项的产城融合策略体系[4]。
本文通过对厦门产城发展历程及新时期产城发展的需要进行梳理与分析,开展产城融合理念在城市设计空间层面的研究,探讨产城融合的技术路径与空间评价因子,并通过厦门同翔高新城城市设计的规划实践进行论证。
1厦门产城融合的发展历程与现存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的产城融合发展经历了产村融合、产城互促、产城融合三个阶段,逐步探索出适应厦门城市需求与产业发展的模式。
1.1产村融合(1980—1995年)
1984年南方谈话后,厦门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出现以“中外合资、港澳台独资、外商独资”为主的多元发展模式。该阶段产业发展以密集型、粗放型工业为主,产业与村庄融合,提供就业人口的同时也促进村庄配套的提升与完善,实现产村融合。
摘要 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提升,产城融合成为评价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从真理,就能征服一切事物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源自文库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