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方案
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方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日益受到关注。
学生主观能动性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力。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下面,我们将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提出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的相关方案。
一、学校教育方面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首先,学校要搭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包括建设舒适的教室、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等。
这样,学生才能在舒适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此,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项目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再次,学校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
通过参与竞赛和活动,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培养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二、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培养场所,家长在培养孩子主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因兴趣是激发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动力。
要鼓励孩子自主选择并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其次,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能力。
可以通过分担家务、培养孩子的独立行动能力等方式,让孩子学会自主管理时间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再次,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决策权。
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度给予孩子一些决策的权力,让他们从小事开始学会独立思考和做出决策。
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的评估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中,教育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评估可以帮助学校和家长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培养策略。
评估要注重综合评价,不只是注重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评估可以通过考试成绩、作业质量、实践项目等多种方式进行,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情况。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1.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畅快的教、学生愉快的学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教师负有更多的责任。
在教育活动中存在大量着师生关系不和和谐、不合理现象常见问题有在伦理关系上高尚的教育情怀没有得到全面体现:一些教师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还存在歧视剥夺和强制学生的行为。
在感情关系上师生冲突对立、情感冷漠、气氛紧张等现象普遍存在。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师讲的学生就爱听,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教师有抵触情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成效就会大打折扣。
教师粗心大意、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就是关闭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大门。
如果学生带着与教师对立的情绪,那么他们在学习中的积级性以及思维、理解、记忆、想象等一切认知机能就会受到阻抑。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成功的体验,需要得到肯定和赞誉,需要积极的心理暗示。
因为它能让我们感受自我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表扬和鼓励中能树立自信和自尊,这其中尤其要鼓励那些付出更多努力的学生,给予他们真正的关爱和良好的评价。
只有这种爱才能沟通了学生和老师的心灵,学生才能对老师产生强烈的信任,从而也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更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以人为本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从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角度讲,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学生既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学工作的目标和归宿,教师工作计划、内容必须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实际出发。
我们一直提倡教师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课标、备学生。
备学生是重重之中。
备学生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熟悉学生基础,了解学生知识面,就是说要"找准教学的起点"。
理解教学内容时,既不要过高估计学生知识深度和广度,更不能低估学生,频繁设计一些学生已经知道、理解的问题,这样可能浪费教学时间,同时,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激情。
浅说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浅说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施动者,应该赋予学生必要的自由活动时间和自我发挥空间,应该尊重学生的内心思维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至少要做到两点,即允许学生说话,允许学生选择。
让学生在独立平等、轻松环境中发展自己的学习个性,实现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1、允许学生说话课堂教学应该建立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养成主动思维的习惯,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畅谈中培养勇于提问,勇于争辩的创新品质,最大限度地释放各自的潜能。
他们插话常常是不由自主、脱口而出。
这种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恰恰可能就是学生思维灵感火花的迸发,而这种迸发是不遵守时间的,这火花像流星一样可能会转瞬即逝,同时它又可能是模糊的,抑或是片面的。
当它出现时,必须立即去巩固它、补充它。
因此,老师要允许学生“不由自主”地说话,并给予足够的关注,适时地抓住学生思维灵感的火花,积极诱发、保护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作为小学生,他们自以为成熟,有见解,但实际上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和从众心理。
因此,有老师参与、引导的争论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求异创新的主动性。
在课堂上给学生相对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争论,对学生的观点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保护,并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求异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潜力在不断的语言交锋中得到培养与发展。
2、允许学生选择在选择中,特别是在自主选择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被唤醒,创造力的培养才有可能。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而学生则是亦步亦趋地奉命执行,强制性的灌输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因此课堂教学不应当只服从老师,学生的学习不应当由老师任意摆布。
课堂教学应当逐步减少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开放性和选择性,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
浅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新教育文档
浅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做好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快而有效地吸引学生"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各种感官包括大脑都会处于一种最活跃的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因此,新课的导入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快而有效地吸引学生"为立足点。
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从"两抓"入手。
一方面教师要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在深入地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抓准能让学生兴奋的点,在新课导入的时候从实际出发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确立引入的方法和手段。
例如一位老师在上《夕照》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对对子,老师开始出题:天对(地)、云对(风)…朝阳对(夕阳),日出对(夕照)…就这样一场生动的对对子游戏拉开了新课的序幕。
试分析这个导入,老师采用游戏这种对学生极具吸引力的形式很快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这次导入也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回顾,另外对对子也是该单元《积累?运用》中的一个训练内容,因此它又起到了一个"顾后"的作用,真可谓是"一箭三雕"。
正因为有了这个好的开头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课堂,促进了教学的流畅性、生动性和效率性。
2.让学生带着大问号进入课文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而善于发现问题却是一个人创造力的一种表现。
19 世纪,德国卓越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深刻的指出:不好的老师转述真理,好的老师教学生去发现真理。
"壶盖为什么会跳动?""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 瓦特、牛顿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中发现了人们没有在意的问题,诱发了研究兴趣和创造欲望,完成了推动人类进步的重大发明。
可见,注重在学习中的提问与思考是何等的重要。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良好习惯,激活学生的内驱力,把"要我学"、被动地学变为"我要学"、主动地学。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学生自主性发展的空间语后情天要想让学生实现自主性地发展,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就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提高主观能动性。
这就进一步要求教师由“演员”迅速转变成“导演”,转变只重教,轻视学的旧传统教学观念。
明确自己的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代替学生走路,要做大海航行中的引航灯,这是让主体归位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中,我们要坚决克服和废止强制和灌注的倾向,努力向“激励型”教学转化。
将学生原来的以视听为主的陈旧学习方式转变为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学习方式,尽量营造迫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情境,推动学生参与,让其主动发展。
1.放开两手,做好“导航灯”,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看,多动,多思,多说,是学生真正成为探索者。
如在教学数学教材第十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明确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涵义后,可根据学生手中的教具,让学生拆开去算一算制作这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所要球的问题需要什么?此后,放开学生,让他们用多种方法去做。
然后,指出在实际生活中需要的铁皮或硬纸板不一定是整平方厘米时,怎么办?从而引出必须用“进一法”来解决。
再进一步引导出无盖时,怎样求用多少铁皮。
这样,大胆放手让许少用拆纸盒的方法,多动手去探索规律,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可使教学“活”起来,真正使课堂由过去的教师只唱主角的“讲堂”变为学生自主活动的“学堂”。
2.把握讨论契机,激活思维,促使学生自主发展。
研讨这一环节是学生们相互交流各自的发现,集思广议,归纳总结,抽象概括的重要环节。
所以把握课堂讨论契机,能起到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这也是学生自主性发展的重要体现讨论时,由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可任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使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讨论要避免形成师生间的一问一答形式,更不能在设置问题时,带有严重的导向性,束缚学生的思维。
浅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小学阶段,虽然我们只面对6到12岁的孩子,但你不能低估他们。
用人的小恶魔大字来形容他们有点太多了。
他们中许多人都有伟大的勇气和强大的能力。
在教育和教学中,如果孩子们能够主动主动,会让老师轻松教学,学生学会快乐,用更少的努力,为什么不?一,预班预览许多教师都知道预览的重要性,但预览太笼统,扔学生会让他们感到放心,我不知道如何开始。
我的类语言使用标准的两个绘画三读四种预览方式:标记自然节,在单词列表中绘制单词,读取文本三次,喜欢文本的主要内容和问题的价值。
这样的预览,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难度不是太大,学生基本上可以完成。
只有想到这个环节,不同学生的水平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二,学生的话在过去,我经常带着孩子们用黑板或黑板在黑板上所有的话一起来专注于学习。
现在,我使用单词的句子,使整班学生从单词和四个单词。
当小老师说,让孩子们分别看新的话他们自己聪明的想法记住这个词的方式或提醒你应该注意的地方。
这时候,我们会看到孩子的细致一面,经常老师想提醒你应该注意的地方,他们会自发想想。
偶尔有遗漏,教师可以添加说明。
这种教室,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名小老师,学生参与的更高的热情。
三,集团合作传统的学习是一个老师,参与太狭窄了。
宝贵的问题抛给了孩子们,我们领导的分工劳动,大多数学生有事要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
通过小组交流后,让学生更有信心去上讲台上的展示,让更好的更好,更少的勇气也可以在小组里获得一两个人的发言权。
有时,一个小小的辩论也可以使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口才得到更好的发挥。
虽然他们有时会被另一方识别无语的无语,但是队友互助,往往救了一天。
这样一个活泼的形式,说严,听严肃。
三,工作更正孩子们在写字或做工作簿,我的大部分同学都可以认真对待。
教师发挥优秀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作为小老师早期作业。
原来的变化头五,六操作,任务比较重,个人缓慢的女孩有更大的心理负担。
在这个问题上,一个团队领导改变了三个操作,更多的孩子当一个小老师。
浅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浅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位置上,也就是说要使教育卓有成效,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只有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放给他们,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时,既要有典型性,又要有可变性。
教师的教学只有在个性化上着力,在发挥主动性上下工夫,才算抓住了教学创新。
一、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热爱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栋梁之材。
只有这种爱才能沟通了学生和老师的心灵,学生才能像对亲人一样对老师产生强烈的信任,从而也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更激起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只有尊重、相信学生,学生才会乐于积极思考,我们的教学才会取得成功。
我们要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发展的、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全班所有的学生都应是自己关注的对象不能只是关注那些有可能成为“ 精品” 和“ 极品” 的部分尖子,而一些无缘成为“ 精品” 或“ 极品” 的人,则被弃置于遗忘的角落。
面向全体,应该从关注“ 每一个” 开始,使之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以考试定优劣,以分数论英雄。
关注每一位学生,要给予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给予学生赏识和及时的鼓励,学生是富有潜能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他们犹如支支火炬,需要教师和家长去点燃火花,火炬一经点燃,将燃烧成熊熊大火。
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就是一种赏识,不仅表达了对学生个性特征的真正尊重,而且还表达了教师、家长的期望,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成功的体验,需要得到肯定和赞誉,需要积极的心理暗示。
被他人赏识其实是每个人的希望,因为它能让我们感受自我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表扬和鼓励中能树立自信和自尊,这其中尤其要鼓励那些付出更多努力的学生,给予他们真正的关爱和良好的评价。
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河南省新乡市二十二中学董艺红在现代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应该是互动的合体。
学生作为学习的独立的个体,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人们重视。
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首先,优化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上老师所教的学科,特别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怀,使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
同时,教师要把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多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受到了老师关注,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全体学生创造一个愉快、温暖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还要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方面尤为重要。
一、备课我们一直提倡教师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课标、备学生。
仔细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课标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目标,教材、教法是我们的依据和手段,而这些目标是否实现的体现者是学生,教材教法也是围绕着学生展开,因此备学生是重重之中。
备学生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需要、经验、兴趣爱好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利用教材,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上课课堂是目前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主观能动性主要的反应空间,备受教育工作者关注,笔者认为要体现以生为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以人为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
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2.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任何教育,只有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二年级教育主题班会上,学习如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二年级教育主题班会上,我们要学习如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指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当今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会消极敷衍地完成任务,甚至不愿去尝试。
我们需要从课程和教材中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把课程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引入游戏元素,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指的是教室的环境,还包括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状态。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做好环境的管理,创造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音乐课上,可以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
3.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方法。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范围内自主选择任务,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篇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学生需要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分析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和劣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为自己的学习之路找到更适合的方向。
5.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对于知识的较高层次的掌握和应用,也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方法。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科学课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自己分析和总结出实验原理和规律。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需要从学习兴趣、学习环境、自主学习、反思与自我评价以及独立思考等多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教育的长河中,教师们都期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获取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这需要教师们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精心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教师要以平等、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和接纳。
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真诚的建议和帮助。
一个亲切和蔼、善解人意的教师形象,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更愿意与教师交流,更愿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教师还需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偏好。
有的学生擅长通过阅读来学习,有的则更倾向于动手实践;有的对文学艺术充满热情,有的则对科学技术情有独钟。
教师只有了解这些差异,才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符合他们需求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样重要。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但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问题,鼓励学生勇于尝试、积极思考。
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时,他们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生动有趣的视频、展示精美的图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将抽象的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知识的应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开展实验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初中音乐教学教案中如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初中音乐教学教案中如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为了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使他们自己成为主人公,并在学习中享受音乐的快乐。
第一步,我们应该创造积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活力。
教师应该深入浅出地展示音乐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音乐,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音乐素养,设计富有个性化味道的音乐教学活动。
第二步,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表现,例如:唱歌、跳舞、演奏、互动等,这样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才能和潜力。
同时,还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展示自己的才能,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平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第三步,通过互动与交流来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故事、趣味性的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表达能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音乐教育的主人公。
第四步,让学生参与合作式教学活动。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还需要通过让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小组活动等合作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各种合适的应用性学习习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知识。
第五步,建立完备的音乐素养评价体系,启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要建立完备的音乐素养评价体系,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各项音乐素养进行全面的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并建立起合理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他们音乐素养的综合才能。
实践活动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践活动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至关重要。
主观能动性指的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动能力。
而实践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当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时,他们往往会接触到新鲜的事物和情境,这与课堂上相对理论化的知识传授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在一次科学实验活动中,学生亲自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这种亲身体验会让他们对科学原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比之下,如果只是在书本上学习这些知识,可能会显得枯燥乏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有了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去探索、去学习,主观能动性也就得到了激发。
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这时候,他们需要自己思考、分析,做出决策,并尝试解决问题。
比如,在一次社会调研活动中,学生需要确定调研的主题、设计调研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自己决定如何开展工作,遇到困难时也要自己想办法克服。
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高,同时也会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各种任务和挑战。
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实践活动中取得成果时,他们会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满足。
这种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学生参加了一次手工制作活动,经过努力完成了一件精美的作品,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他们会因此对自己的能力有更充分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更有信心去尝试新的事物,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很多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如何提高转化后进生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措施
如何提高转化后进生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措施2023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入学标准也不断提高。
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如何提高转化后进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小学班主任可以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
班主任可以通过加强课堂管理,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计划,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有序的环境中学习。
同时,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兴趣班和讲座,拓宽自己的视野。
三、建立互动交流的平台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班主任可以建立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奖项评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不仅仅是被动的观察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
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建立一个考评机制,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习的进步和不足之处,从而更有动力去学习。
五、鼓励学生发挥自我班主任可以积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校内外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们更加自信大方,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六、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学习中的困惑和压力是每个学生都会遇到的,班主任可以积极开展心理辅导,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激励他们勇敢地追逐梦想,让学生更加成熟、自信。
总之,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引导者,需要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做到教学相长,让学生具备主动学习、自主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及解决策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在政治课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大大降低了教育实效。
因此,研究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并寻求解决策略,是推动政治课教学向素质教育迈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认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自觉地学习,即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意志、习惯,在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自觉地完成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第二是自主地学习,即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并不满足于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是主动地再寻求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三是创造性地学习,即学生在第一、二层次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动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出新观点、新主张、获取新知识。
这也正足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在传统的孝乏学和评价牛,往往更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第一个层次,而忽视了第二、三层次的培养与发挥,其结果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学习机”、“训练机”,不断灌输,反复训练,最终形成“高分低能”的局面,因此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键在于通过影响课堂教学的个个因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品质,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1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压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传授者与被传授者,表演者与观众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是主角,是知识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整个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师这个中心展开。
讲多少、讲多深都是教师的一厢意愿,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
这势必压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 难、繁、旧的教材,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高中政治教材许多内容难度大、内容深、理论性强,再加上我国目前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
浅议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几种方法
浅议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几种方法“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气氛要师生民主。
师生不但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也是平等的。
如果教师能带着这样一种认识走进课堂,那这样的课堂才正直是属于师生双方的。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然能得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2、讨论要冷静有序。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应有层次感,要难易结合,要能给与学生思考的空间。
同时在问题提出后一定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切不可横加“引导”,急于得到问题的答案。
如果学生在进行积极的思考,即使教室里十分寂静,也不能说是“冷场”,因为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活动正激烈地进行着。
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各小组的同学共同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且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方式比起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方式来,前者的效果是后者所无法企及的。
虽然两者最终都将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掉了,但前者所关注的是过程,而后者所关注的只是结果。
3、表述要观点自由。
在课堂中师生应有充分的交流,学生应有自由表述的权利和机会。
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充分的读、冷静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形成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深层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质疑。
这一些都需要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完善,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从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以激发。
4、评价要尊重差异。
在新课程标准中,评价的地位越来越高,评价的方式越来越活,评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学生开学活动方案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学生开学活动方案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近年来,学生开学活动已经成为了许多学校的传统。
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并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
然而,为了真正发挥学生的潜能,学校需要在活动方案中注重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活动策划的过程。
通过让学生参与方案的制定,他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尊重和听取。
可以组织学生代表参与策划小组,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期望。
这种方式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活动方案应该提供多元化的选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和能力,因此,开学活动方案应该包括各种各样的选择,例如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社团招新等。
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从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才能。
第三,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和演出,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展示他们的才能。
无论是音乐、舞蹈、戏剧还是绘画,学生都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艺来增强自信,同时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发扬自己的创造力。
第四,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和参与义工活动。
参与义工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清洁环境、送老人院等,让他们感知社会的需要,并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种参与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第五,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学习培训课程,如写作、绘画、音乐等。
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并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创造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空间,例如图书馆、研究室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第六,鼓励学生参与团队合作。
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生可以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或任务。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摘要: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教学重心要放在促进学生“学习”上,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关键词:主体性高中政治教学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如何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1、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首先,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从而一直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其次,要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师要由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向以学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的促进者转变。
第三、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
在信任的基础上,要舍得放手,学生才可能拥有真正的主体地位。
放手让学生去选择、设计、策划、组织、操作、展示、评价,学生会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释放出无可估量的潜能,从而使各方面能力在自由的空间里得到自由的生长。
2、改变传统政治课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求知(1)在导入新课时,精选教学资料,巧妙设置疑问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教学起点的材料,既要紧扣教材重、难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的问题必须是具有“导学”功能的问题,既能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钻研教材,又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授《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时,我通过让学生去找自己最喜欢的中国产品名牌和印象最深的广告词,在妙趣横生、群情激昂的课堂上,我又及时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什么,仅仅是广告词吗?一个企业怎样才能使得自己的名牌长盛不衰?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我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几则材料:老字号企业王麻子剪刀、国美公司、海尔大铁锤的故事等相关网页或资料,然后设问:“他们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要使企业成功,哪些因素是最关键的?”这样,借助时政图片材料,配以归纳设问,引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开启了学生思维,从而顺利切入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在政治课教育中,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大大降低了教育实效。
因此,研究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并寻求解决策略,是推动政治课教学向素质教育迈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一、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认识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自觉地学习,即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意志、习惯,在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自觉地完成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第二是自主地学习,即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并不满足于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是主动地再寻求课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三是创造性地学习,即学生在第一、二层次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动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出新观点、新主张、获取新知识。
这也正足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在传统的孝乏学和评价牛,往往更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第一个层次,而忽视了第二、三层次的培养与发挥,其结果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学习机”、“训练机”,不断灌输,反复训练,最终形成“高分低能”的局面,因此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键在于通过影响课堂教学的个个因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品质,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
1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压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传授者与被传授者,表演者与观众的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是主角,是知识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整个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师这个中心展开。
讲多少、讲多深都是教师的一厢意愿,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
这势必压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 难、繁、旧的教材,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高中政治教材许多内容难度大、内容深、理论性强,再加上我国目前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
因此,教材中的一些观点和提法显得比较落后。
如高一《思想政治》教材中关于“劳动价值论”这部分内容,几十年都没有多大变化和调整,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却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但教材中不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都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同时,教材中一些材料的选取相对陈旧,对学生没有新鲜感和吸引力。
加之,许多学生从心理上不太喜欢政治,即便有些学生喜欢,也因为教材理论性较强望而却步。
所以,他们不愿在政治科中花费太多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生显然是比较困难的。
3 落后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一言堂”。
由于教材理论性较强,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却昏昏欲睡。
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唱”没有学生“和”。
在这种凝固、僵化、缺少生机的教学方式下,容易导致学生厌倦情绪的产生,因而不能有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4 单一的评价体系,束缚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成绩好就一切都好。
为应付考试,教师忙于划重点、找答案、押题猜题,学生只重视考前突击复习。
整个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就只剩下了考试。
我划你背、我写你抄、我说你记,为了获得好成绩,回避一些焦点问题,还要嘱咐学生考试时不要写“过头”话。
其结果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缺乏主见、人云亦云。
在上述外因的作用下,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形成思维的依赖性,依赖教师。
依赖参考书、依赖答案。
不愿意去思考、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而只等现成答案。
如果放开手让他们自主地、创造性的学习,他们则感到很茫然,且无从下手。
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常跳不出已形成的思维定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政治课教学如果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必然会使其走入一个死胡同。
它非但不能承担起德育主渠道的作用,而且会使其鲜活的教育内容封尘在枯燥的理论之下。
所以,改变这种现状是每个政治教师都应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
三、解决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策略
1 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在信息程度高度发展的今天。
各种媒体、传媒、网络的存在,使教师不再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
因此,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政治课教学向素质教育迈出的坚实一步。
首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于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学生和教师都是课堂中具有独立人格的两个主体。
二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平等对话、交流,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通过信息的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知识的共识、共享、共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变化了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对课堂各种信息综合把握,及时作出判断,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有效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其次,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上。
正如《课程标准》对教学方法的规定中所指出的:“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孤立和一成不变的。
教师应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求学。
”因此,讨论法、辨论法、谈话法、演讲法、发现法、质疑法、自学法、
情境教学法,多媒体等具体教学方法合理选择和运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不仅备“教案”还要备“学案”。
“学案”简而言之就是由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方案。
它要求教师在编写和设计学案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
在问题的设计上要贴近学生心理、贴近学生认知水平、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发现问题。
2 用活教材,激发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用活教材是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政洽教材中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一些理论和材料落后于现实,让学生读起来毫无吸引力。
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却深切的感受到,当代中学生因其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和活跃的思维,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想探究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因此,他们渴望教材能与现实生活再贴近些;渴望教师在剖析教材时,不仅仅是让他们懂得一些干瘪的理论。
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在“深”上下功,即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理论,尤其是经济学中,一些下政策理论提出的前因后果,背景知识及其发展过程、现状、甚至最新的理论成果等都要有所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心中有数,深入浅出,指导学生如何探究。
另一方面,还要在“广”上下功夫。
教材中提到的理论、原理可以与现实生活中的哪些方面相联系:可以解决哪些现实问题,以及教材中的知识可以与哪些学科相联系等。
只有从深度和广度上把握教材,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搜集、整理、归纳、分析各种信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除上所述,就教材问题而言,还可以由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校本教材。
这样做可以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针对学生的特点:弥补统编。
教材内容滞后的不足,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上更具操作性。
3 建构课堂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发展”。
目前,高中政治统考、会考都实行开卷考试,这是对学生评价方式向素质教育迈进的一步。
开卷考试对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因此,尽快建构政治课课堂评价体系,从学习环节、从知识、能力、觉悟上给学生积极、客观的评价,从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
”所以要开创政治课教学的新局面,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使政治课重放异彩。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