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_邓静飞
海南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海南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b17583e83c4bb4cf7ecd1c2.png)
2 0 0 7 正
海南 省 不 仅 是 我 国重 要 的热 带 天然 森林 的分 布
区 ,同时 也 是 我 国 天然 橡 胶 生 产 的 主要 基 地 。截 至2 0 1 1
年年末 ,海南 天然橡胶种植面积5 0 . 1 万公 顷 ,其 中开割 面积3 4 . 6 万公顷 ,森林空间 、物种资源丰富 ,森林覆盖 率达6 0 . 5 %t 3 } 。近期研究 表明 ,海南橡胶林 下植物物种 资源丰富 ,同时海南还是 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具有 发展林下经济必须的种植和养殖条件 。本文在分析我国
森林观 光旅游 和农 家乐等年产值 达到2 2 4 , [ L 元㈣。安徽 省拥有 丰富的林地资 源 ,全省现有林业用地 面积4 4 3 . 2 万公顷 ,占国土总面积 的3 1 . 7 %。2 0 1 2 年实现林业 经济 产值4 5 0 亿元 ,同比增 长4 5 %,林 农基本实现 “ 不 砍树
关 键 词 :天 然橡 胶 ;林 下 经济 ;发 展 模 式 ;发展 对 策 ;海 南
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 势 ,借 助林地 的牛态环境 ,从事林下种植 、养殖等立体 复合生
快发展 ( 见表1 ) [ 4 1 。近年来 ,全 国各地均着 力发展林
下 经济 产 业 ,其 中 东北 、山东 、浙江 、安 徽 、广西 、云
基 金 项 目 : 中央级 公 益性 科 研 院所 基 本科 研 业 务 费专项 资 金 (中 国热 带 农 业科 学 院 院本 级 )资 助项 目
(1 6 3 0 0 1 2 0 1 2 0 1 7)。
作者简介 :邓静飞 ( 1 9 5 ( 厂 ),男,大学本科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_ 通讯作者 :汪秀华 ( 1 9 7 7 一 ),女 ,博士,副研 究员,主要研 究方向为农业科技 管理 。E — m a i l :2 7 4 8 9 2 8 2 7 @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0645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2.png)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海南省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橡胶资源,是中国橡胶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增强产业竞争力,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亟需进行转型升级,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对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转型升级路径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现状目前,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已成为岛内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海南省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
受到产品结构单一、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的制约,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传统的橡胶种植和加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亟需进行转型升级。
1. 市场需求变化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消费者对橡胶制品的品质、环保性和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橡胶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亟需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2. 可持续发展要求当前,全球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国都在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注重环保产业的发展,实现生产方式的清洁化、高效化、循环化。
3. 产业结构调整天然橡胶产业是海南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传统橡胶种植与加工模式的限制,已经难以满足当下的市场需求。
为了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天然橡胶产业的转型升级。
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应加大对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培育和吸引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 产业链延伸为了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需要加强产业链的延伸,拓展橡胶的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d26a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6.png)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之一,但目前天然橡胶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创新不足等。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天然橡胶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以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对海南省天然橡胶生产的影响也逐渐显现,湿润的气候条件对橡胶种植的要求比较高,降雨不均、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给天然橡胶生产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研究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转型升级路径,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出发,分析产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探讨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探讨,旨在为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当前产业现状及其发展面临的挑战,明确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和企业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科学分析产业发展现状,也有助于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指导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更好地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可以为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1.3 研究意义天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市场需求。
作为中国重要的橡胶生产省份之一,海南省的天然橡胶产业一直发展迅速。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境。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转型升级路径,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海南省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
![海南省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7b8764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a.png)
海南省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
一、海南省橡胶种植分析
2018年海南省橡胶种植面积为528.35千公顷,当年新种植面积为8.01千公顷;2019年海南省橡胶种植面积为526.90千公顷,当年新种植面积为3.87千公顷。
受胶价低迷影响,从业者收入下降,致使海南省许多私有胶园改种香蕉、芒果等高产出高收益经济作物。
可以看到,海南省橡胶新种植面积正逐年减少,总的种植面积也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
2014-2019年海南省橡胶收获面积也随之逐年减少,2019年海南省橡胶收获面积为381.30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海南省橡胶产量分析
海南省橡胶产量逐年下降,2018年海南省橡胶产量为35.07万吨,同比下降3.2%;2019年产量33.08万吨,同比下降5.7%。
儋州地区橡胶收获面积及产量均居海南省首位,2019年儋州地区橡胶收获面积为65669公顷,产量为54579吨;白沙县橡胶收获面积为43762公顷,产量为42932吨,居第二位;澄迈县橡胶收获面积为39306公顷,产量为38517吨。
三、2020年海南省橡胶产业发展策略
天然橡胶与煤炭、钢铁、石油并列为四大工业原料,且是其中唯一可再生的资源,在军工、汽车、航空、医疗及日常生活中应用巨大。
海南省是我国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区之一,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雨量充沛、交通便捷,具有可持续、稳定发展橡胶产业的条件。
海南省同样是台风重点影响区域,受自然灾害、病虫害、种植技术、生产成本、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海南省橡胶产业升级转型迫在眉睫。
海南省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
![海南省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75ea24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9.png)
海南省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2篇海南省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上)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全球农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海南省位于我国的南方沿海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具备发展橡胶产业的良好条件。
本文将探讨海南省橡胶产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建议。
一、海南省橡胶产业现状1. 近年来,海南省橡胶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海南省的橡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橡胶产量和产值也逐年增加。
目前,海南省的橡胶种植面积已达到X万公顷,年产量超过X 吨。
橡胶产业已成为海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2. 海南省橡胶产业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方面,橡胶市场需求有限,价格波动较大,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橡胶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生产效益有待提高;此外,橡胶产品加工和开发创新能力有限,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能力较弱,制约了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南省橡胶产业发展策略建议1. 提升橡胶产业的加工和开发创新能力。
海南省应加大对橡胶产品研发的投入,提高橡胶加工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加强橡胶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能力。
通过研发高附加值的橡胶制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企业利润。
2. 健全橡胶市场体系,促进市场供需平衡。
海南省可以建立一个完善的橡胶市场体系,加强市场调节功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促进橡胶市场的自由化和规范化,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促进市场供需平衡。
3. 加强橡胶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海南省应加大对橡胶种植技术和管理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对橡胶种植的技术储备和管理水平。
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橡胶种植的效益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
海南省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建议(下)4. 推进橡胶产业的绿色发展。
海南省应加强橡胶种植的生态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鼓励橡胶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实现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海南干旱胶地胶蕉间种发展模式的意义与对策
![论海南干旱胶地胶蕉间种发展模式的意义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9f6ebdb33d4b14e85246882.png)
⑨④⑧⑧
论 海 南 干 旱 胶 地 胶蕉 间种 发展 模 式 的意义 与对 策
李隆伟 许能锐 田文杰
( 海南大学 海南海口 50 2 ) 7 2 8 摘 要 :海南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迅速 ,由于胶地降雨 、地形、气温、坡度等 因
足、红壤或砖红壤的热带地 区,而香蕉适 宜种植在湿热
气候 ,
干旱地 区,橡胶无法进行正常 的生长 ,具体表现为橡胶
树树 干年增粗 缓慢 。胶蕉间种 土地里剩余较 大部分 的
肥力 ,香蕉无法 全部 吸收 ,给橡胶 的生长提 供 了肥力 支 持 ;同时 ,由于香蕉 生长需要充足 的水源 ,对香蕉 进行灌溉时 ,部分水源很好地缓解 了胶地干旱 的情况 ,
上 ,香蕉株产仍然可 以达到2 公斤/ 。科学 的问种种 5 株
植 方 法 ,能 有 效地 促 进 2 种经 济 作 物 的 “ 赢 ” 。 双 ( ) 三 实施 严 格 的压 青 方 法
济 主要指在天然橡胶非生产期管护过程 中,充分利用胶 地 土地资 源 ,发展 天然橡胶 与香蕉 、芒果 、荔枝 、龙 眼 、甘蔗等经济作物间种 ;天然橡胶生产期林下经济主 要指在天然橡胶 开割期 ,在胶地 间种食用菌类 、饲养禽 类等方式 ,充分利用胶林 土地资源 ,最大程度发挥胶林
天 然 橡胶 适 宜 种 植 在 温度 较 高 、微 风 、降雨 充
囊
一
、
前 言
二 、发展胶蕉问种对干旱地 区的意义
( ) 一 天然 橡 胶 与 香蕉 生 长 的互 补 性
2 1 年海南省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达7 0 0 1 5 多万亩 ,广
海南天然橡胶产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发展对策
![海南天然橡胶产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d6a00f3aef8941ea76e0573.png)
几乎是每场一厂。近两年全垦区生产干胶每
年达 2 3万吨 左右 , 均每 个 厂生 产 260多 平 0 吨 。其 中 , 量最 高的不 过 800多 吨 , 低 产 0 最 的 只有 区区几 十 吨 ( 国最 大 的橡 胶 加 工 厂 泰
1 13 未能形 成 系统 的产业体 系 ..
际 化大 型的天 然 橡 胶 企业 , 必须 从根 本 上 就
午胎胶所 占比例极小 , 更别 说其他专用胶 。 天然橡胶消费中, 浓缩胶乳是另一个需求量 大、 效益相对较高的产品, 然而海南农 垦目前 浓 缩胶 乳的 产量也 只 占总产 量的 19 。 O/ 6
1 2 组建 集 团 。 势 明显 . 优
维普资讯
3 8
热 带 农 业 工 程
20 0 6年第 1 期
海 南 天 然橡 胶 产 业 结构 调 整 现 状 与发 展 对 策
潘升煜
( 南省 乐 东县 乐 中农 场胶 厂 海 南 乐东 5 20 ) 海 7 50
摘要 : 分析 海南天然橡胶 产业 的现状 , 出整合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存在 的问题 , 出加入 WTO后 海南 指 提 天然橡胶产业 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 天然橡胶 ; 结构调整 ; 橡胶加工厂 ; 产业结构
海南省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海南省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7790d7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e.png)
热带农业科技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gy 2024,47(1):41-45海南省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申丹艳,高静,邱苏晗,刘东*(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口571101)摘要摘要::海南省天然橡胶种植面积51.86万hm 2,可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土地资源丰富,加上光、热、水资源充足,十分适宜发展橡胶林下经济,当前橡胶林下经济已初步探索并形成了林-药、林-果、林-菌、林-花、林-蔬、林-苗、林-粮、林-禽、林-畜、林-蚯、林-蜂等模式,“以短养长、一地多收”的产业效益逐渐显现,对胶农增收和胶企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还存在橡胶林下经济规模化与产业化程度偏低、林下经济种养管理技术不足以及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
针对问题和靶向发力,文章提出建立健全政策引导和支持体系、加大林下种养和加工技术研发力度、推进橡胶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和提升品牌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天然橡胶;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对策;海南中图分类号:S794.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50X (2024)01-0041-05Current Statu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bber Forests and its Hints inHainan ProvinceSHEN Danyan,GAO Jing,QIU Suhan,LIU Dong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Haikou 571101,ChinaAbstract:With a natural rubber planting area of around 518600hm 2,as well as sufficient light,thermal,and water resourc-es,Hainan province boasts great advantages to develop rubber tree under-forest economy.At present,it has developed the combined models of growing medicinal herbs,fruits,fungi,flowers,vegetables,seedlings,grain,poultry,livestock,earth-worm,and bee in the rubber forest,and the industrial benefits are gradually emerging,as these models increase the income sources of rubber farmers and the efficiency of rubber enterprises.Nevertheless,there are still challenges in the midd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 under-forest economy such as the low level of large-scale industrialization,insufficient management technology,short industrial chain,and low added value.In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s,the paper presents countermeasures,including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supporting policies,expanding R&D of under-forest planting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stimulat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rubber,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and enhanc-ing brand building.words Key words::natural rubber;under-forest economy;industrial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Hainan————————————收稿日期:2023-09-11基金项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630022022004)作者简介:申丹艳(1988-),女,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热作产业政策研究。
海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海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58c91a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8.png)
海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焕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海南琼中572900)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现状,分析其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适应的解决对策,以期给种植户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天然橡胶;问题分析;发展对策海南省地理、气候条件较为优越,成为我国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
长期以来,天然橡胶均是海南农作物发展进程中的“重头戏”,每年都在呈持续发展趋势,未来的天然橡胶市场依然具有巨大潜力。
1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1.1 种植方面海南省绝大部分地区都具有种植天然橡胶的条件,包含儋州、琼海、白沙、琼中等地。
受市场供需等方面的影响,近几年以来天然橡胶的市场发展逐步向好,在政策扶持以及农户积极性持续提高的环境下,促使海南省的天然橡胶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尽管台风对当地天然橡胶种植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依然可回归正常发展轨道上。
1.2 加工方面天然橡胶初加工是最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海南省在此方面主要采取国营和民营两类,基于原始产品的深加工领域则以海胶集团颇具影响力。
在长期探索之下,海南天然橡胶市场已经形成规模。
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海南省的天然橡胶总加工量已经占据全国总量的49%,实际值约42万t。
各类产品类型中,标准胶加工产品占比较大,约为总量的64%,排于次位的是浓缩乳胶,约19%,除此之外还存在小规模的胶清胶等。
市场价格之前在2015年8月发生巨大变动,一度跌至9800元/t,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导致农户积极性受挫,随后一段时间出现天然橡胶产量大幅下降的局面。
1.3 “走出去”发展方面天然橡胶的用途广泛,加强“走出去”战略是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必行之举,具体应从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切入。
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建立在拥有充足资金的前提下,尽管政府在此方面给予了政策以及资金层面的扶持,但额度较低的问题普遍存在,且扶持工作缺乏持续性,致使企业常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问题。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f138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b.png)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天然橡胶产业的支持和关注,海南省的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需求结构的调整,海南省的天然橡胶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为了保持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需要找到合适的转型升级路径。
本文将针对当前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存在的问题,探析其转型升级的路径和策略。
一、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分析海南省是中国的热带岛屿省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种植天然橡胶。
近年来,海南省的天然橡胶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海南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由于近年来天然橡胶价格的波动较大,一些种植户抱着赚快钱的心态,纷纷投身天然橡胶产业,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低迷。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附加值较低。
目前,海南省的天然橡胶主要是以原材料的形式销售,缺乏深加工环节,附加值较低,利润有限。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环境负担较重。
在天然橡胶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二、转型升级路径探析针对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存在的问题,需要探索合适的转型升级路径,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转型升级路径:1. 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产能利用率。
可以加大科技投入,推广高效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天然橡胶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产能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2. 拓展深加工领域,提高附加值。
可以发展橡胶制品加工产业,生产橡胶制品,宣传推广橡胶的优点和应用领域,提高天然橡胶的附加值和利润。
3. 推动绿色发展,降低环境负担。
可以引入生态种植理念,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轻环境负担,提高生态效益。
4. 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
可以加强天然橡胶产业的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信誉,拓展国内外市场,增加销售渠道,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f3c91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0.png)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海南省是我国的热带岛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在天然橡胶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而,随着全球需求减缓和市场价格下跌,传统的天然橡胶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实现天然橡胶产业的转型升级,海南省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和路径呢?一、拓宽天然橡胶产业链条海南省的天然橡胶产业应该从原料生产向加工和产业链延伸。
以加工为重点,建设橡胶加工产业园区,引入现代化加工技术和设备,加强对高附加值橡胶制品生产的培育和发展。
在产业链上,海南省可以基于橡胶资源建立绿色化学品和出口加工企业,以实现产品加值和自主品牌的创立,从而形成产品为中心的产业链。
二、发展环保橡胶产业天然橡胶产业以种植和采集为主,但这种传统生产方式对土地和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海南省应该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型橡胶产业,推广合理的种植和采集方式,采用无农药、无污染等生产工艺制造出更为环保的橡胶制品,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同时,可引导消费者更多地选择使用环保产品,提高环保意识。
三、注重品牌打造海南省享有丰富的天然橡胶资源,应该挖掘自身的优势,打造自主品牌,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产业链延伸,逐步形成自己的橡胶产业集群,采用市场化手段引入国外技术,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科技含量,从而打造自己的独特品牌,以区别于其他竞争者,进一步提高产品价值。
四、推广科技创新科技是推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海南省应该致力于推广科技成果在制造业上的应用,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总结各地成功的创新经验,发挥国外专家和科研机构的优势,提高橡胶品种的生产和生产率,并加强品质和环保产品的研发,以不断提高天然橡胶产业的竞争力和科技含量。
总之,未来海南省的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应该从单一的原材料生产向产品加工和产业链延伸,以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环保橡胶产业,打造具有自主品牌、环保意识和科技含量的高附加值产品。
通过推广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以提高橡胶品种的生产和生产率,从而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36314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9.png)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海南省是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重要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橡胶种植的优势。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橡胶产业发展的需求变化,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
为此,探索适合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至关重要。
海南省可以加大对橡胶种植技术和品种改良的支持力度。
通过引进和推广优质高产的橡胶种植品种,提高海南省橡胶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对橡胶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提高橡胶种植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海南省可以加强橡胶加工产业链的建设。
通过引进和培育橡胶加工企业,增加橡胶加工产能和产品附加值。
开发生产橡胶制品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推动橡胶制品的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还可以加强橡胶加工企业和农民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确保橡胶原料的质量和供应。
海南省可以发展橡胶产业的多元化经营。
除了传统的橡胶种植和加工,可以开展橡胶生产副产品和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通过橡胶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产橡胶再生料或橡胶粉等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友好性。
可以利用橡胶产业的废旧和副产品,开发橡胶制造业的衍生产品,如橡胶地板、橡胶运动场地等,拓宽橡胶产业的市场空间。
海南省可以加强橡胶产业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
通过加大对海南省橡胶产业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海南橡胶产品的认知和品牌价值。
可以组织橡胶产业的展览和推介活动,吸引更多的客商和投资者,增加橡胶产品的销售和竞争力。
可以加强橡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将橡胶产业作为海南旅游的一种特色产品,打造橡胶旅游品牌,提升海南省橡胶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需要探索适合的转型升级路径。
通过加大对橡胶种植技术和品种改良的支持力度,加强橡胶加工产业链的建设,发展橡胶产业的多元化经营,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可以促进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竞争力的提升。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3819c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a.png)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随着全球橡胶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国际油价的波动,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在此情况下,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需要寻找转型升级的路径,以应对产业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
目前,海南天然橡胶产业生产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不足。
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生产、加工和管理技术水平。
同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在国内市场中,由于质量和品牌认知度的问题,海南天然橡胶产品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扩大市场占有率。
在国际市场方面,可以加强合作,实现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互补,扩大海南天然橡胶产品的外销市场。
第三,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需要发展多元化产业链。
目前,海南天然橡胶的加工主要集中在初级阶段,产业链上游的环节不够完整,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因此,企业应该发展多元化的产业链,加强中下游环节的开发和投资,实现橡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四,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目前,海南天然橡胶产业缺乏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这限制了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因此,海南天然橡胶产业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需要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多元化产业链和人才引进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实现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1ed34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a.png)
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近年来,随着全球自然橡胶需求量的增加,海南省在天然橡胶种植方面积极发展,但是传统天然橡胶种植方式存在垄断、低效、粗放、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海南省橡胶产业需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和环境要求。
本文将探析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海南省橡胶产业应该在原材料种植、加工与利用环节中加强技术研发,采用生态种植技术、精细化加工技术、高效能利用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提高天然橡胶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橡胶行业的竞争优势。
二、发展多元化产业传统橡胶种植仅依靠天然橡胶种植难以增加橡胶产业增值,应该在天然橡胶的基础上发展多元化产业。
比如,开展橡胶木加工生产、橡胶种子油加工、橡胶垫生产等加工领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优化橡胶行业的产业结构。
三、资源循环利用目前,传统的天然橡胶产业存在严重的水、土壤、空气污染问题。
因此,海南省橡胶产业应该积极发展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橡胶废弃物回收利用中心等,实现橡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品牌宣传品牌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海南省橡胶产业应该注重品牌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橡胶品牌。
同时,加强橡胶产品的品牌宣传与推广,提高消费者对橡胶产品的认知度与信任度,促进橡胶产业的发展。
总之,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要求。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利用高新技术,发展多元化产业,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品牌价值的提升,全面提高橡胶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促进海南省橡胶产业的健康发展。
海南天胶期货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海南天胶期货市场发展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7b7016ccbff121dc368315.png)
海南天胶期货市场发展前景分析海南天胶期货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叶飞王琼飞林智辉指导老师:刘振溪1.海南天然橡胶市场概况天然橡胶概况市场分布及特点海南天然橡胶成为期货市场最活跃的交易品种的主要原因。
影响天然橡胶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2.天然橡胶期货投资价值分析天然橡胶期货投资价值分析更显着、更充分的投资机会3.期货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期货市场概述期货市场功能当今期货市场存在问题及其风险控制期货市场规范与发展历程期货市场功能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橡胶期货市场的配套政策和必要措施4.海南天然橡胶期货市场的前景展望海南橡胶期货的过去稳步发展橡胶期货市场的历史机遇海南橡胶期货呼唤企业的积极参与海南橡胶期货市场前景展望摘要:完善的期货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健全的标志之一,所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必然趋势。
1990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建设开始起步,发展很快,对国民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期货市场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负面效应,本文简要描述海南天然橡胶市场概况,从价值分析的角度去分析天胶期货是否值得投资;进而描述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进行对策研究。
由于期货市场涉及面广而无法进行全面研究,所以本文的重点就海南橡胶期货市场进行研究以期从中找出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天然橡胶投资价值分析期货市场问题对策前景分析前言: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新时期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已成了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
因此,我们的这次调查活动从海南农村橡胶产业的具体情况出发结合期货交易市场的情况分析。
详细介绍了期货市场的有关概念和运行原理,并对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过程作了全面回顾,同时分析指出我国期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海南白沙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海南白沙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ec668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a.png)
海南白沙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析丁静;王江【期刊名称】《热带林业》【年(卷),期】2014(42)3【摘要】林下经济是一种生态循环经济,该文阐述了林下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模式,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为例,论述了适合其发展的五种林下经济模式:林-药模式、林-菌模式、林-禽(畜)模式、林-特色养殖模式和林-游模式,同时对其发展林下经济提出了相关建议。
%Under-forest economy is a kind of ecology circulation econom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al pattern of under-forest economy. Take Baisha Li Autonomous County of Hainan for example in this paper, five under-forest economy patterns of medicine-forest, mushroom-forest, livestock and poultry-forest, characteristic aquaculture-forest and tourism-forest were discusse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velop under-forest economy were given.【总页数】2页(P30-31)【作者】丁静;王江【作者单位】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海南白沙572800;海南大学,海南海口 5702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34.5【相关文献】1.海南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J], 邓静飞;汪秀华2.新干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J], 谢小劲;罗小群3.陕西洛南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J], 刘彩莲4.海南屯昌县林下经济模式的探析 [J], 欧滨;邓利和;钟银宽5.基于林特产业的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初探——以浙江省临安市银坑村与白沙村为例 [J], 吴韵琴;余学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南橡胶林间种模式及发展建议
![海南橡胶林间种模式及发展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0620da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7.png)
海南橡胶林间种模式及发展建议
黎青松;傅国华
【期刊名称】《中国热带农业》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通过对海南橡胶林间种主要模式的分析,认为发展海南橡胶林下经济不仅能促进当地农户增收,而且对胶园生态有正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黎青松;傅国华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 570288;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 57028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海南不同栽培模式下橡胶林灌草物种多样性研究 [J], 黄先寒;兰国玉;杨川;吴志祥;陶忠良
2.幼龄橡胶林间种玉米技术 [J], 岩三胆;汤国蓉;李芳;胡国庆;李胤
3.橡胶林在间种砂仁与咖啡的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J], 潘超美;杨风;郑海水;杨曾奖;李幼菊
4.海南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J], 邓静飞;汪秀华
5.立足资源特色推进橡胶林下经济持续发展——以广西农垦国有火光农场“胶—桂”间种模式为例 [J], 刘永华;农卫东;陈世勇;吕辉;江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南农垦低产橡胶林改造技术初探的开题报告
![海南农垦低产橡胶林改造技术初探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0d2ed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a.png)
海南农垦低产橡胶林改造技术初探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题目:海南农垦低产橡胶林改造技术初探二、研究背景和意义:海南是我国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然而在长期的橡胶生产中,部分橡胶林已经过度枯竭,导致产量低下,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对低产橡胶林的改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目的:探究海南农垦低产橡胶林改造技术,提高橡胶林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研究内容:1. 对海南低产橡胶林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进行调查及分析。
2. 探索低产橡胶林改造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植树换种、施肥、农药选用等技术。
3. 根据改造技术进行实地试验,探究技术优化方法。
4. 对改造后的橡胶林产量、品质进行评估和分析,以及经济效益分析。
四、论文的组织结构:第一章:引言第二章:海南农垦低产橡胶林的现状和问题第三章:低产橡胶林改造技术研究第四章:实验设计第五章:实验结果及分析第六章:结论和展望五、研究方法:1. 通过文献综述、调研和实地考察,了解海南低产橡胶林的现状和问题。
2. 基于分析,探索低产橡胶林改造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植树换种、施肥、农药选用等技术,结合经济效益进行优化。
3. 根据改造技术进行实地试验,探究技术优化方法。
4. 对改造后的橡胶林产量、品质进行评估和分析,以及经济效益分析。
六、预期成果:1. 探究一些低成本的改造技术,提高橡胶林的产量和品质。
2. 细致地探究实施改造技术的方法和技术细节,为后续的实施和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3. 对改造后的橡胶林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为橡胶林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七、研究进度安排:第一年:1. 1-4月:文献综述和实地考察。
2. 5-9月:低产橡胶林改造技术的探索、调优和实施,收集数据。
3. 10-12月: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和预处理,查缺补漏。
第二年1. 1-3月:对数据进行分析,预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并构建分析模型。
2. 4-9月:进行实验室分析,进一步进行数据分析。
科技赋能“强链” 海南橡胶持续提档升级
![科技赋能“强链” 海南橡胶持续提档升级](https://img.taocdn.com/s3/m/820eb63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d.png)
科技赋能“强链” 海南橡胶持续提档升级
邓钰
【期刊名称】《中国农垦》
【年(卷),期】2022()12
【摘要】驱车在海南岛上穿行,一片又一片橡胶林在蓝天白云之下蓬勃生长,郁郁葱葱。
“天然橡胶”四个字,蕴含千钧力量--它是人们排除万难、艰苦创业的见证,背负着一段破除封锁、百折不挠的奋斗史,谱写了一部创新发展、精益求精的产业发展史。
作为国内天然橡胶事业建设的中流砥柱,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橡胶”)始终站在产业发展最前沿。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邓钰
【作者单位】海南日报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完成108家小餐饮提档升级——武汉市江汉区小餐饮提档升级工作简述
2.系统开展萝卜全产业链科技研发促进我国萝卜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3.努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在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
4.聚焦科技强农聚力提档升级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县域样板"
5.科技赋能,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助力滆湖渔业提档升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1]。
近年来,发展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生态产业,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林、种、畜、牧业的协调发展,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海南省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热带天然森林的分布区,同时也是我国天然橡胶生产的主要基地。
截至2011年年末,海南天然橡胶种植面积50.1万公顷,其中开割面积34.6万公顷,森林空间、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0.5%[3]。
近期研究表明,海南橡胶林下植物物种资源丰富,同时海南还是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具有发展林下经济必须的种植和养殖条件。
本文在分析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天然橡胶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以供政府、企业及农户参考。
一、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一)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2007年以来,在党和国家领导的关怀与林业部门的重视下,我国林下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发展速度加快。
全国各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林下经济更好更邓静飞1 汪秀华2(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 海南儋州 571737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海南海口 571101)快发展(见表1)[4]。
近年来,全国各地均着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其中东北、山东、浙江、安徽、广西、云南、北京等地区发展较快[5]。
东北大兴安岭林区具有发展林下经济的先天优势,着力发展以林下资源承包经营为主要模式的林下经济,对林下浆果、药材等资源进行集约化经营,利用无林地、疏林地以及其他林间空地,适度发展浆果、药材、食用菌人工种植和森林养殖,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6]。
山东省林下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林下种植养殖业发展主要由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大户带动;二是林下经济发展方向多样化,林下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三是现有林下经济生产模式是传统种植养殖模式的延伸;四是林下种植养殖与林木生长相互促进,形成依赖关系。
并发展了林粮、林禽、林(草)畜、林药、林菌和特种种植养殖等不同模式[7]。
浙江安吉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不仅在林业、竹产业发展方面是全国典型,林下经济发展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国家林业局曾多次前去调研。
目前浙江全省实现林下经济效益826亿元,其中,种植产值553亿元,养殖效益49亿元,森林观光旅游和农家乐等年产值达到224亿元[8]。
安徽省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全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43.2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1.7%。
2012年实现林业经济产值450亿元,同比增长45%,林农基本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
2011年广西林下经济面积达到193.51万公摘 要:在分析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天然橡胶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旨在为海南省发展天然橡胶林下经济提供参考。
关键词: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对策;海南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本级)资助项目(1630012012017)。
作者简介:邓静飞(1956—),男,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通讯作者:汪秀华(1977—),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科技管理。
E-mail:274892827@。
表1 近年来发展林下经济相关政策文件时间 人物、机构 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相关内容1999年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龙江垦区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实施方案》,确定了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林药、林菜、林菌和林果四大资源立体培育模式2007年2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好林下经济很重要国家林业局要在发展林下经济上取得突破,要探索高效合理的林地复合经营2007年 模式,扶持林下产品加工业,以加工业的大发展带动种植、养殖业的大发展,全局长贾治邦面提高林下经济效益2007年 北京市2007年提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建立林菌、林药、林禽、林草示范点20处,面积666.7公顷,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奋斗目标已基本实现《河北省林业局关于大力发展林下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林业主体和农、林、2007年5月 河北省林业局牧合理配置的总体思路,指出促进复合经营体系发展,提高林业综合经营效益2007年11月 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鼓励综合开发商品林资源,促进林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林业资源优化配置2008年 海南省农垦总局《海南农垦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08—2012)》,在规划的指导下,海南省林下经济的种植面积达到37.5万亩,林业职工收入有所增加2009年6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林下产业的发展让农民增加自身收入,能够大幅度提高农民的购买力2010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人民政府 意见》,规划在未来3年内发展林下面积2000万亩,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关于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意见》,规划投资100亿元,发展林下2010年 重庆市经济面积1000万亩,力争3年内全区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复合经营的林下经济面积30万亩2011年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热作林下经济,推广热作种植园间套种套养模式,提高热作综合效益2012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科学规划林下经济发展,合理确定林下经济发展方向和模式等内容顷,实现总产值228亿元,林业附加值大幅提升。
分布最广泛的林—鸡模式,平均每公顷林地最高年产值可以达到7.5万元。
全区林下经济产值超过10亿元的地级市有8个,超过亿元的县(市、区)达49个,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形成产业特色和产业化经营[10]。
近年来,云南省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气候水土等条件,充分发展林下经济,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并先后探索出林菌、林药、林殖、林菜和林下生态旅游等发展模式,2010 年实现产值40.71亿元[11]。
北京在对生态涵养区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2009年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超过1.07 万公顷,产值突破12亿元,带动24万农民致富[4]。
(二)海南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截至2010年,海南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随着配套制度改革工作,如免除税费、降低育林基金、政策性让利和发展林业产业,使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农民在自己的林地上精心经营,发展用材林、经济林,培育热带花卉,发展林下养殖、森林旅游、农家乐等林业产业,收入明显增加。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海南林下经济产业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以天然橡胶林为基础的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橡胶林下经济产业主要有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和林下旅游4种类型,具体表现为橡胶林—南药、橡胶林—食用菌、橡胶林—草—家禽、橡胶林—家畜、橡胶林—花卉和橡胶林下产品加工等发展模式。
二、海南发展天然橡胶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一)橡胶林—南药海南植物药材资源丰富,被誉为“热带宝岛,南国药库”。
4000多种植物可入药的约2000种,占全国的40%。
药典收载的有500种,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137种,南药30多种,最著名的四大南药为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研究表明,橡胶林中有物种472多种,其中药类植物约有380种,约占橡胶林下植物资源总数的80%[3]。
目前海南儋州、昌江、白沙、琼中、保亭等市县大力发展南药种植,其中琼中县与山西华宇集团签约,投资约25亿元共同开发建设中国最大的南药园—琼中世界南药园。
另外,据海南省科技厅报道,力争到2015年初步形成生态型热带中药基地,大力开发药香两用特色芳香型和药食同源保健型南药产品,基本确立海南中药“香岛”、“健康岛”品牌,实现海南中药产业及关联产业年销售额100亿元。
这对发展橡胶林下种植南药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橡胶林—食用菌海南野生食用菌资源较丰富,可食用或药用的种类在200种以上[12]。
海南省农垦总局从2007年开始在海南西部的广坝农场、大岭农场,东部的农垦科学院文昌试验站等地橡胶林下复合种植竹荪、毛木耳、平菇、金福菇、褐蘑菇、大球盖菇、段木灵芝、菌草袋栽灵芝及鹿角灵芝等食、药用菌。
实践证明,发展橡胶林菌复合经营模式的贡献率十分显著,既实现胶菌共赢,提高了农业效益;又解决劳动力就业,优化了农垦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发展[13]。
(三)橡胶林—家禽利用橡胶林广阔的空间和资源,发展橡胶林下养殖家禽。
林下养殖家禽其肉质好,风味佳,符合人们对生态食品的需求,同时粪便散落林间可作为树木的基肥,促进树木生长,形成了以牧促林、以林护牧的多级能量利用的良性生态循环[14]。
目前海南的橡胶林下家禽养殖主要以养殖文昌鸡为主。
海南文昌鸡是中国优质家禽品种之一,用其做的美食是海南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列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有“无鸡不成宴”之美誉。
随着海南“无规定疫病区”、“生态省”、“健康岛”的建设与影响愈来愈大,在禽肉的消费中越来越趋向于优质化,人们对于文昌鸡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发展橡胶林下养殖家禽。
(四)橡胶林—草—家畜利用橡胶林下野生草本植物或林下人工种植饲料植物,为猪、牛、羊等大型家畜提供饲料,获得绿色、安全、畅销的畜产品。
如森林郁闭前,林下种植柱花草、王草、坚尼草、银合欢、红薯藤、紫花苜蓿、三叶草和黑麦草,并利用这些牧草进行猪、牛、羊的养殖。
据海南省养猪行业协会报道,2011年海南全省生猪出栏853万头,同比增长15%。
海南省是无疫区、健康岛,猪肉产品安全优质,使海南省家畜养殖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五)橡胶林—花卉海南气候资源优越,花卉资源丰富。
近年来,海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热带花卉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提出将全省划分为4个花卉产业区,“十二五”末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33万公顷,实现花卉产业年总产值50亿元。
目前,海南部分地区已开展橡胶林下种植散尾葵、发财树、宝贵竹等观赏花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15]。
(六)橡胶林下产品加工在橡胶林幼林时期,由于森林郁闭度较低,进行幼林橡胶间种木薯、番薯、花生、胡椒、绿豆、香蕉、菠萝等作物,可促进橡胶幼林生长[16]。
因此,进行橡胶幼林间间作,获得大量的林下原料产品,这些原料产品由初加工到深加工形成市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