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同步训练卷3.白杨(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 白杨 同步练习题、四下语文期中测试卷

3白杨一、组词晰()蜥()析()抚()扶()绍()招()诏()貂()招()僵()缰()疆()陷()馅()二、在文中划出下列词语,并解释带点的。
陷入、戈壁....、浑黄一体..、高大挺秀..、表白三、多音字ó() qiáng()模强mú() jiàng()四、近义词软弱——深思——辩解——五、反义词清晰——坚强——粗壮——七、课文中白杨的三个特点分别是高大挺秀、茂盛和。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大树象征,小树象征。
八、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句话是课文(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典型句子。
句中的关联词语有、。
句子表面赞扬白杨树,实际上是赞扬(边疆建设者、作者)。
九、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反问、设问)修辞手法。
爸爸勉励自己要像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十、综合练习1、课文在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
2、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
(缩句)3、哪有这么大的伞。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4、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5、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缓缓地徐徐升起。
(改病句)6、操场上打篮球、排球、足球的人真多。
(改病句)【精品】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含解析)北师大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四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qū fú shuāi jié zhàn lán bēng kùi píng zhàng ( ) ( ) ( ) ( ) ( )jiāng yìng zūn yán pān dēng bá shè jiāo zào ( ) (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积蓄(xùchŭ)教诲(huì huĭ)拮据(jū jù)中(zhōng zhòng)彩画卷(juǎn juàn)摩.擦(mé mó)援.助(yuān yuán)给予(gěi jǐ)三、比一比,再组词。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3.白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3.白杨松树的风格(节选)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在文中空格内填上适当的词语2.根据爸爸的表情,写一写他的内心。
微笑时,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肃时,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文中划线的句子,展开想象,补充下面的句子。
爸爸妈妈他们这样的祖国建设者,也像白杨树一样,遥远的边疆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来工作;____________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___来工作;________________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_来工作。
松树的风格(节选)我对松树怀有敬畏之心从不自今日始。
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
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你看,松树的叶子可以榨油;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与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第3课《白杨》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第3课《白杨》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17题;共85分)1. (6分)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戈壁 ________的界限 ________的身影________的白杨树 ________地抚摸 ________地闪过2. (1分)读下面的句子,用带下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________。
3. (3分)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粗壮的________________的回答一________心4. (5分)选字填空。
①他________赶着马车在崎________的山路上缓缓地行驶,那高大的身________也随着车子不停地颠簸着。
(呕岖躯驱)②毕业前,我拿着3张奖________,站在校园里粗________的大树旁照了一张相。
(状,壮)5. (4分)下面哪一组没有错别字,在后面打“√”,错字改在横线上。
①混黄一体高大挺秀茫茫戈壁 ________②风砂雨雪界限清析飞快闪过 ________③抚模孩子望着窗外一丝微笑________④陷入沉思举着雨伞新疆戈壁 ________6. (8分)组词语。
僵________扬________扶________需________疆________杨________抚________须________7. (2分)选词填空。
分辨分辩到处浑黄一体,很难________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他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从不________。
8. (1分)看拼音写句子。
jǐkēxiǎo bái yáng zhèng yíng zhe fēng shāchéng zhǎng qǐlái ________。
2018年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课外同步阅读训练卷3.白杨(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同步阅读训练卷3、白杨【课内片段阅读】片段一: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
哪儿,它就在哪儿很快地,长出。
不管遇到还是,不管遇到还是,它总是,那么,不,也不。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爸爸()着孩子,()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入了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问法一】1、读拼音,写词语。
yán sù jiâ shào chãn sī()()()2、爸爸的话表现了白杨树的什么品质?3、爸爸在表白什么样的心?在明白了爸爸的心后,孩子们会向爸爸说些什么?4、写出结尾一句话的含义。
5、“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爸爸微笑时可能会想什么呢?6、你想对小树说什么?【问法二】1、找出描写“爸爸”面部表情的词语:2、“爸爸”的脸色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为什么又陷入沉思?3、“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仅仅是因为看见几棵小树在成长吗?其中还包含了什么意思?【问法三】1、根据课文内容,把第一自然段补充完整。
在第三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第一自然段中,通过爸爸的介绍点明了白杨树的外在特点和的精神。
A、不怕困难、尽职尽责B、高大挺秀、茁壮成长3、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几棵小树”暗指。
4、“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的含义是()。
A、孩子们也会像爸爸那样克服困难,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B、小白杨树不怕环境恶劣,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是戈壁滩的卫士。
5、根据爸爸的表情,写一写他的内心。
(1)严肃时,他心里在想:。
(2)微笑时,他心里在想:。
【课外同步阅读】白杨礼赞(节选)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yān)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白杨同步练习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白杨同步练习题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白杨》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了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白杨》同步练习题,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白杨》同步练习题1一、看拼音,写词语。
qīnɡ xī yǔ sǎn fǔ mō( ) ( ) ( ) ( ) ( )( )jiè shào xīn jiānɡ xiàn rù( ) ( ) ( ) ( ) ( )( )chā zuǐ hún huánɡ yì tǐ( ) ( ) ( ) ( ) (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晰( ) 坚强( )动摇( ) 高大( )肯定( ) 严肃(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戈壁 ( )的白杨( )的卫士 ( )地分辨( )地抚摸 ( )地表白四、将下列词语正确地搭配起来。
脸色表白打断界限飞快清晰争论心愿严肃思路闪过激烈1.2.3.4.5.6.五、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 )3.孩子们现在怎么能理解爸爸的心呢?( )六、课内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1.造句。
(1)哪儿……哪儿……(2)不管……不管……总是(3)那么……那么……2.填空。
从爸爸对白杨树的介绍中,“我”知道了白杨树有这样的特点:3.爸爸借介绍白杨树来表白自己怎样的心愿?七、课外阅读。
2018年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同步训练卷3.白杨(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同步训练卷3、白杨一、选词填空。
浏览审阅询问咨询简单简略1、夜很静,经过相当长时间他才()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2、他不是普通的(),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3、辅导员()了我们小队的活动情况。
4、这次考试题很(),我一会儿就写完了。
5、他把那个人的生平()地告诉了我。
二、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挺:A、直立,高耸; B、量词; C、很; D、伸直,凸出; E、勉强,支撑。
挺胸()花挺香()挺拔()一挺机枪()2、沉:A、沉入水中; B、程度深; C、镇定,稳重; D、分量重沉重()沉思()沉住气()3、白:A、清楚,明白; B、没有效果; C、说明,陈述; D、像雪的颜色白发()表白()真相大白()白给()三、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3、孩子们现在怎么能理解爸爸的心呢?()4、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哪有这么大的伞?(改成陈述句)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缩句)3、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
(仿写句子)4、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5、大雁飞。
(扩句)6、爸爸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
(缩句)7、铁路沿线上的一棵棵白杨树高大、笔直、茂盛。
(改为比喻句)五、修改病句。
1、操场上打篮球、排球、足球的人真多。
2、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慢慢地徐徐地升起。
3、这篇寓言对我很感兴趣。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茫茫”的意思是,从“茫茫”可以看出戈壁的特点。
从“没有……没有……也没有……”可以看出戈壁到了极点;天和地“浑黄一体”说明戈壁气候。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白杨》同步卷1

3.白杨一、巧识变色龙(为多音字组词)。
强qiáng ()倒dào ()jiàng ()dǎo ()二、同类荟萃(辨字组词)。
析()抚()招()晰()扶()绍()疆()陷()杨()僵()焰()扬()三、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
1. 天和地都呈黄色,好像一个整体。
()2. 为自己去争论达到消除误会的目的。
()3. 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
()四、句子化妆师(按要求修改句子)。
1.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文回放室。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
它【】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 在方括号里填入适当的关联词语。
2. 这句话借物喻人,借 ________ 比喻 ________________,歌颂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说这句话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强硬倔强倒车碰倒二、解析清晰巡抚扶持招摇介绍新疆僵尸沦陷火焰杨树飞扬三、浑黄一体分辩戈壁四、1. 从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看得出列车在前进。
2.路上有白杨树。
五、1. 不管……不管……总是2. 白杨新疆建设者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献身边疆的精神。
3. 以白杨自勉,表白自己的心。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第3课 白杨》同步练习卷(2) (2)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3课白杨》同步练习卷(2)一、1.(3分)根据拼音写一写。
(1)在救灾前线,救援人员在废墟中穿行,他们的身影永远是那么qīnɡxī、有力……(2)万里碧空,太阳那柔和的光芒fǔmō着大地,空中的鸟儿自由地舞蹈,还唧唧喳喳叫个不停,望着这鸟语花香的春天,我不禁xiàn rùchén sī。
2.(3分)形近字组词晰浑辩戈疆淅挥辨我僵3.(3分)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戈壁的界限的身影的白杨树地抚摸地闪过浮起想起欢迎4.(3分)按要求写句子(1)旅客正望着白杨树出神。
(改成拟人句)(2)爸爸不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
(改成设问句)(3)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缩句)。
5.(3分)根据《白杨》课文内容填一填。
现在呢,孩子们听了爸爸的,多了一点;在通向的路上,有许许多多。
这儿它们,它们就在这儿了。
而它们在哪里,总是,。
6.(3分)小学语文小练笔: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需要他,他就在哪儿干。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弱,也不动摇。
写一段话,夸夸像课文《白杨》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3课白杨》同步练习卷(2)参考答案一、1.清晰;抚摸;陷入沉思;2.清晰;浑身;分辩;戈壁;新疆;淅沥;挥发;辨别;我们;僵硬;3.茫茫;清晰;高大挺秀;高大;慢慢;飞快;微笑;往事;客人;4.旅客正望着站得笔挺的白杨树出神。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只是。
;小树成长;5.叙说;知识;新疆;白杨树;需要;生;不管;那么直;那么高大;6.;。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3课《白杨》(2)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3课《白杨》(2)同步练习一、检查预习1.本文写了在通往( )的火车上,一位( )和两个( )望着车窗外的( )展开讨论的事。
作者借(),热情歌颂了()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听写:、、、、。
二、自主学习1.文章由()及(),从孩子关于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的介绍,(),();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的心愿。
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的白杨与()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
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2.本文人物描写很有特色,关于爸爸主要通过其( )的变化,反映他的心理变化、志向和心愿。
这些词语是( ) 、( ) 、( ) 、( ) 。
3.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在文中“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几棵小树指的是(),爸爸这句话想表达的含义是()。
4. 阅读第12和13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造句。
①哪儿……哪儿……②不管……不管……总是③那么……那么……(2)从爸爸对白杨树的介绍中,“我”知道了白杨树有这样的特点:(3)爸爸借介绍白杨树来表白自己怎样的心愿?三、小练笔阅读《白杨礼赞》、《荔枝蜜》、《松树的风格》等仿照本文及这些文章的写法,写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素材提供:(1)蜡烛——老师 (2)植树——人的成长写法指导:1.写出物的特点,再由物联想到人的品质,抓住人与物的相似之处。
2.运用恰当的比喻深化主题。
3.语言流畅、注意上下文的过渡。
四、拓展延伸阅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完成下面练习。
1.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起步,跨过巍峨的,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到达雪域圣城。
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同步练习-人教版小学语文5年级下册试题-3 白杨

3 白杨一、看拼音写词语。
ɡē bì qīnɡ xī fǔ mōjiè shào biān jiānɡ xiàn rù二、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在括号里填序号。
1.白:①明亮,光亮;②没有效果;③清楚,明白;④说明,陈述。
真相大白.( ) 白.费力气( ) 表白.( )2.挺:①直立,高耸;②量词;③很;④伸直,凸出;⑤勉强支撑。
挺.胸( ) 花挺.香( ) 挺.拔( )3.沉:①没入水中;②程度深;③镇定,稳重;④分量重。
沉.重( ) 沉.思( ) 沉.住气( )三、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 )2.“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 )3.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
( )4.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 ) 四、判断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 ) 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 ) 3.生活在沙漠中的白杨树,难道给我们的印象还不深刻吗? ( ) 4.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 ) 五、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文中兄妹的争论突出表现了白杨树高大挺秀的特点。
( ) 2.爸爸的神态变化顺序是:出神——微笑——严肃。
( ) 3.文章结尾写到“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表明戈壁滩正得到治理,环境有所改善。
( ) 六、理解课文内容,完成填空或选择。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 )。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 ),长出( )。
不管..那么( ),那..遇到( )还是( ),不管..遇到( )还是( ),它总是么( ),不( ),也不( )。
这段话描述了白杨树的外在特点,同时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这也正是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3白杨(有答案)

白杨一、词语天地1、比一比,再组词。
脸()辫()陷()晰()睑()辩()掐()浙()2、我会写反义词。
清晰——()坚强——()严肃——()高大——()前进——()二、句子万花筒1、改变句式。
哪有这么大的伞!改为陈述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改为陈述句:2、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不管..那么直,那么坚强,..洪水,它总是..遇到风沙还是..遇到干旱还是..雨雪,不管不软弱,也不动摇。
三、课内阅读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
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
这儿需要它们..生根了。
..,它们就在这儿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裸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填空。
“它们”是指,“这儿”是指。
2、文中写到“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联系课文,你认为孩子们多了哪些知识?3、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徽笑”,你认为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四、拓展阅读白杨树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
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
她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
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
她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
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给她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她吸收自由的空气,她就会挺拔向上,她从来不对生长的土地说不。
她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因为她属于草根族。
白杨树虽然出身寒微,却是最讲究生存质量的。
土坡里还透着冰碴,春风中还夹着寒意,她的枝头已经冒出翠绿的嫩芽,在沉重的压力下,她的每一片嫩芽,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的,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 白杨 同步练习题

3白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 分)二、实验题(本题有2 小题,共15 分,请将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13.(5 分)如图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 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 该逻辑电路是(填“与”或“非”)门电路.当电阻R′受到光照时小灯泡L将(填“发光”或“不发光”).【解析】由电路图可知,该逻辑电路为非门电路;当电阻R′受到光照时,R′的阻值减小,从而使R 两端的电压升高,即A 点的电势降低,经过非门逻辑电路后,使灯泡两端获得了高电压,因此灯泡将会发光.【答案】非发光14.(10 分)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一种自动测定水箱内水位的装置,R 是一种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水位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知道水箱内水位的高低,从图中可知:水位表是由改装而成.当水面上升时,滑片,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电流,水量表示数.【解析】本题利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阻,进一步改变电压,达到控制水位的目的.【答案】电流表向下移变小变大变大三、计算题(本题有3 小题,共37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 分)车床在工作时是不允许将手随便接近飞转的工件的,为了防止万一,设计了下面的光电自动控制安全电路,只要人手不小心靠近了工件,机器就自动停转,请简述其工作原理.图中的A 为车床上的电动机;B 为随电动机高速转动的工件;C 为光源,它发出的光照在光敏电阻D 上;E为电磁铁;F为衔铁;G为电源;H为弹簧.传【答案】 当手在C 、D 间靠近工件时,遮挡住射向光敏电阻的光,光敏电阻的阻值迅速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减小,使电磁铁磁性减弱从而放开衔接,造成电动机断路,使工件停转以保证安全.16.(13 分)如图所示为检测某传感器的电路图.传感器上标有“3 V,0.9 W”的字样(传感器可看做一个纯电阻),滑动变阻器 R 上标有“10 Ω,1 A ”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 0.6 A ,电压表的量程为 3 V .求:(1) 传感器的电阻和额定电流.(2) 为了确保电路各部分的安全,在 a 、b 之间所加的电源电压最大值是多少?【解析】 (1)R 传=U 2 /P 传=10 Ω,I 传=P 传/U 传=0.3 A(2)最大电流 I =I 传=0.3 A ,电源电压最大值U m =U 传+U ,U 传为传感器的额定电压,U 为 R m =10 Ω 时 R 两端的电压,即U =I 传·R m =0.3×10 V =3 V ,未超过电压表量程,所以U m =U 传+U =3 V +3 V =6 V.【答案】 (1)10 Ω 0.3 A (2)6 V17.(14 分)在航天事业中要用角速度计测得航天器的自转角速度 ω,结构如图所示,当系统绕轴 OO ′转动时元件A 在光滑杆上发生滑动,并输出电信号成为航天器的制导信号源,已知 A 质量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原长为 l ,电源电动势为 E ,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总长为 l ,电阻分布均匀,系统静止时滑动变阻器触头 P 在中点,与固定接头 Q正对,当系统以角速度ω 转动时,求:(1) 弹簧形变量x 与 ω 的关系式.(2) 电压表示数U 与角速度 ω 的关系式.【解析】(1)由圆周运动规律知kx=mω2R=mω2(l0+即kx-mω2x=所以x=k-mω2mω2l0(2)由串联电路的规律U=l E=l x mω2lEk-.【答案】(1)x=k-mω2mω2l0mω2l0E(2)U=l k-mω26.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课时作业基础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B.干簧管是一种磁传感器C.传感器不是电视遥控接收器的主要元件D.传感器是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转换为电信号的主要工具【解析】传感器是将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主要工具,在转换过程中,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故A、D 正确;干簧管是一种利用软磁性材料制成的磁传感器,故B 正确;电视遥控接收器的主要元件是光电传感器,因此C 错误.【答案】ABD2.有一电学元件,温度升高时电阻却大幅度减小,则这种元件可能是( )A.金属导体B.绝缘体C. 半导体 D .超导体【解析】 上述材料中只有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故选 C.【答案】 C3. 如图所示,截面为矩形的金属导体,放在磁场中,当导体中通有电流时,导体的上下表面的电势有什么关系()A .U M >U NB .U M =U NC .U M <U ND. 无法判断【解析】 霍尔效应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做定向移动形成的.根据左手定则,电子受到向下的洛伦兹力作用,向N 板运动,则 M 板剩下正电荷,所以U M >U N .【答案】A4.如图所示,R、R为定值电阻,L 为小灯泡,R为光敏电阻,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R中电流减小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D.电路的路端电压降低【解析】照射光照强度增大时,R变小,R、L 与R的并联电阻变小,因为I=E/(r+R+R),所以I 变大,因此电压表示数变大,并A 正确;又U=E-Ir,I 变大,所以路端电压降低,D 正确;并联外电路电压变小,流过R的电流减小,B 正确;总电流增大,所以流过L 和R的电流增大,小灯泡的功率增大,C 正确.【答案】ABCD5.关于干簧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电阻的作用B.干簧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C.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开关的作用D.干簧管是作为电控元件以实现自动控制的【解析】干簧管在电路中起到开关的作用,故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干簧管是感知磁场信息的元件,故B、D 选项错误.【答案】C6.如图所示是电容式话筒的示意图,它是利用电容制作的传感器,话筒的振动膜前面有薄薄的金属层,膜后距膜几十微米处有一金属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和这个金属板构成电容器的两极,在两极间加一电压U,人对着话筒说话时,振动膜前后振动,使电容发生变化,声音信号被话筒转换为电信号,其中导致电容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电容器两板间的( )A.距离变化B.正对面积变化C.介质变化D.电压变化【解析】C=εr S,在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过程中介电常数ε4kπd r没变,正对面积S 未变.振动膜前后振动,使振动膜上的金属层与金属板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故A 选项正确.【答案】A7.有一些星级宾馆的洗手间装有自动干手机,洗手后将湿手靠近,机内的传感器就开通电热器加热,有热空气从机内喷出,将湿手烘干,手靠近干手机能使传感器工作,是因为( )A.改变湿度B.改变温度C.改变磁场D.改变电容【解析】根据自动干手机工作的特征,手靠近干手机电热器工作,手撤离后电热器停止工作,人是一种导体,可以与其他导体构成电容器.手靠近时相当于连接一个电容器,可以确定干手机内设有电容式传感器,由于手的靠近改变了电容大小,故D 正确;用湿度和温度来驱动电热器工作,理论上可行,但是假如干手机是由于温度、湿度的变化工作就成了室内烘干机.【答案】D8.如图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 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 的变化情况是( )A.I变大,U 变大B.I变小,U 变小C.I变小,U 变大D.I变大,U 变小【解析】抓住半导体热敏特性即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再用电路动态变化的分析思路,按局部→整体→局部进行.当传感器R处出现火情时,温度升高,电阻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I 增=E-I(r+R)减大,路端电压U=U=E-Ir 减小,I(r+R)增大,U并小,通过R的电流I减小,通过R的电流I=I-I增大,D 对.【答案】D9.夜晚,楼梯上漆黑一片,但随着我们的脚步声响,楼梯灯亮了;我们登上一层楼,灯光照亮一层楼,而身后的灯则依次熄灭,这种楼梯灯好像能“听到”我们的到来,能“看见”我们的离去,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电路中安装了光声控延时开关,探究这种开关有什么转换器件.【解析】打开光声控开关,内部构造如图.光声控延时开关中安装有光敏感元件,用于感知外界光线的强弱.还安装有声敏感元件用于感知外界声响.当白天外界光线较强时,光声控制延时开关总处于断开状态,灯不亮;当夜晚光线较弱且有声响时光声控延时开关处于导通状态,灯亮,延时一段时间后,开关断开,灯熄灭.【答案】见解析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R是光敏电阻,当开关S 闭合后在没有光照射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 白杨 同步练习题

3白杨一、组词晰()蜥()析()抚()扶()绍()招()诏()貂()招()僵()缰()疆()陷()馅()二、在文中划出下列词语,并解释带点的。
陷入、戈壁....、浑黄一体..、高大挺秀..、表白三、多音字ó() qiáng()模强mú() jiàng()四、近义词软弱——深思——辩解——五、反义词清晰——坚强——粗壮——七、课文中白杨的三个特点分别是高大挺秀、茂盛和。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大树象征,小树象征。
八、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句话是课文(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典型句子。
句中的关联词语有、。
句子表面赞扬白杨树,实际上是赞扬(边疆建设者、作者)。
九、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反问、设问)修辞手法。
爸爸勉励自己要像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十、综合练习1、课文在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
2、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
(缩句)3、哪有这么大的伞。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4、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5、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缓缓地徐徐升起。
(改病句)6、操场上打篮球、排球、足球的人真多。
(改病句)黄阿二的酒酿不论斤不论两,论钵头的,一小钵头一买,连钵头买也可,用锅用盆来倒回去也行。
他的酒酿打出牌子,不挑不拣,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看,挑挑看,他就不卖。
老主顾都知道,黄阿二的酒酿钵钵一样,无需挑挑拣拣的,否则,咋叫“酒酿王”?古庙镇的人都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了。
有次,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说有批上海客户慕他酒酿王的名,点名要吃他酿的小钵头酒酿。
公司准备连钵头买,钱可以预付。
黄阿二说:“可以。
2017-2018学年部编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同步练习

2017-2018学年部编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白杨》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一、基础运用1.我能写词语。
xiàn rùqīng xījiè shàoxīn jiāngfǔ mōjiè 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能组词语。
疆________ 析________ 浑________ 辩________僵________ 晰________ 挥________ 辨________3.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戈壁 ________的界限 ________的身影________的白杨树 ________地抚摸 ________地闪过4.下面哪一组没有错别字,在后面打“√”,错字改在横线上。
①混黄一体高大挺秀茫茫戈壁 ________②风砂雨雪界限清析飞快闪过 ________③抚模孩子望着窗外一丝微笑 ________④陷入沉思举着雨伞新疆戈壁 ________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顽强坚强①遇到困难要________,不要被困难吓倒。
②在激烈的比赛中,他________拼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分辩分辨③到处浑黄一体,很难________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④他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从不________。
6.按要求写句子。
①哪有这么大的伞!(改为陈述句)②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缩句)③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改为陈述句)7.课文《白杨》内容我知道课文先讲大戈壁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到处都是________,又将铁路沿线的白杨________,就像戈壁滩上的________,再讲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不怕________,不怕________,那儿需要,他就在那________,最后讲爸爸借白杨树表达自己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同步训练卷3、白杨一、选词填空。
浏览审阅询问咨询简单简略1、夜很静,经过相当长时间他才()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2、他不是普通的(),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3、辅导员()了我们小队的活动情况。
4、这次考试题很(),我一会儿就写完了。
5、他把那个人的生平()地告诉了我。
二、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挺:A、直立,高耸; B、量词; C、很; D、伸直,凸出; E、勉强,支撑。
挺胸()花挺香()挺拔()一挺机枪()2、沉:A、沉入水中; B、程度深; C、镇定,稳重; D、分量重沉重()沉思()沉住气()3、白:A、清楚,明白; B、没有效果; C、说明,陈述; D、像雪的颜色白发()表白()真相大白()白给()三、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3、孩子们现在怎么能理解爸爸的心呢?()4、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哪有这么大的伞?(改成陈述句)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缩句)3、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
(仿写句子)4、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5、大雁飞。
(扩句)6、爸爸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
(缩句)7、铁路沿线上的一棵棵白杨树高大、笔直、茂盛。
(改为比喻句)五、修改病句。
1、操场上打篮球、排球、足球的人真多。
2、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慢慢地徐徐地升起。
3、这篇寓言对我很感兴趣。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茫茫”的意思是,从“茫茫”可以看出戈壁的特点。
从“没有……没有……也没有……”可以看出戈壁到了极点;天和地“浑黄一体”说明戈壁气候。
这两句话写白杨树生长环境极差,是为了衬托白杨的特点。
2、《白杨》一文的作者是,课文彩了的写法,以白杨树来比喻。
3、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并用这组关联词造句。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爸爸的描写,我可以仿写一句:(3)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
(4)这段话运用了的写法,借赞美白杨赞美了。
七、阅读答题傍晚,小珍在后院瓜棚下做功课.凉风送爽,飘来一阵阵袭人的茉莉花香。
小玲起身到花坛边,见到满枝洁白的茉莉花儿.有的张着花瓣,有的打着苞蕾。
她不由得凑近花儿闻了闻,可是不小心作业本被茉莉花枝戳破了。
小珍忽然想起教语文的张老师:他身体不好,但经常废寝忘食地备课,批改作业。
一次,他牙疼,连续三个晚上彻夜未眠,但每天还照常给学生上课,同学们真是又心疼又感激。
想到这些,小珍不由自主地摘起茉莉花来。
不一会儿,就摘了许多,她用心爱的花手帕,小心翼翼地把茉莉花包好,决定送给张老师。
到了学校,办公室亮着灯。
张老师正在批改作业。
小珍怕打搅老师,就轻手轻脚地走近窗台,踮起脚把茉莉花放在窗台上,让茉莉花香解除老师的疲劳。
小珍退到一棵树底下。
张老师似乎闻到花香,发现窗台上放着的茉莉花,便捧在手里,脸上露出了笑容。
小珍看到这情景,。
心里十分高兴。
回到家,小珍浮想联翩:老师不正是辛勤的园丁吗?他们用汗水培育了祖国的花朵,一旦鲜花开放,造福人民,老师将感到多么欣慰啊!她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要做一个对建设祖国有用的人才。
1、给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须用上“茉莉花”一词)2、用“‖”把文章分成三段,并写出各段小标题。
一:二:三段:3、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描写“小珍”的___ __。
“‘辛勤的园丁”“祖国花朵”用的是的修辞手法。
4、说说文章中画线的句子所表达的含义: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堂训练卷(A)3、白杨(答案)一、选词填空。
浏览审阅询问咨询简单简略1、夜很静,经过相当长时间他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2、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3、辅导员(询问)了我们小队的活动情况。
4、这次考试题很(简单),我一会儿就写完了。
5、他把那个人的生平(简略)地告诉了我。
二、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挺:A、直立,高耸; B、量词; C、很; D、伸直,凸出; E、勉强,支撑。
挺胸( D )花挺香( C )挺拔( A )一挺机枪( B ) 2、沉:A、沉入水中; B、程度深; C、镇定,稳重; D、分量重沉重( D )沉思( B )沉住气( C )3、白:A、清楚,明白; B、没有效果; C、说明,陈述; D、像雪的颜色白发( D )表白( C )真相大白( A )白给( B )三、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设问)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比喻)3、孩子们现在怎么能理解爸爸的心呢?(反问)4、白杨树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拟人)四、按要求写句子。
1、哪有这么大的伞?(改成陈述句)没有这么大的伞。
2、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缩句)旅客出神。
3、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
(仿写句子)例:“三优班”这个荣誉属于谁?属于五(1)班的全体同学。
4、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爸爸不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5、大雁飞。
(扩句)排成“一”字的大雁在天空中飞。
6、爸爸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
(缩句)爸爸抚摸着头。
7、铁路沿线上的一棵棵白杨树高大、笔直、茂盛。
(改为比喻句)铁路沿线上的一棵棵白杨树像大伞一样高大、笔直、茂盛。
五、修改病句。
1、操场上打篮球、排球、足球的人真多。
操场上打篮球、排球的人真多。
2、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慢慢地徐徐地升起。
在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徐徐地升起。
3、这篇寓言对我很感兴趣。
我对这篇寓言很感兴趣。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茫茫”的意思是模模糊糊,看不清楚,从“茫茫”可以看出戈壁面积大的特点。
从“没有……没有……也没有……”可以看出戈壁荒凉到了极点;天和地“浑黄一体”说明戈壁气候恶劣。
这两句话写白杨树生长环境极差,是为了衬托白杨坚强的特点。
2、《白杨》一文的作者是袁鹰,课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以白杨树来比喻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人。
3、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并用这组关联词造句。
例:不管是艳阳高照,还是阴雨连绵,不管是六月酷暑,还是三九严寒,清洁工总是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不懈怠,也不抱怨。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爸爸的神态描写,我可以仿写一句:例:他吓得面色如土,舌头僵住了,说不出话来。
(3)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高大挺拔、生命力强、坚强不屈。
(4)这段话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借赞美白杨赞美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和优秀品质。
七、阅读答题洁白的茉莉花傍晚,小珍在后院瓜棚下做功课.凉风送爽,飘来一阵阵袭人的茉莉花香。
‖小玲起身到花坛边,见到满枝洁白的茉莉花儿.有的张着花瓣,有的打着苞蕾。
她不由得凑近花儿闻了闻,可是不小心作业本被茉莉花枝戳破了。
小珍忽然想起教语文的张老师:他身体不好,但经常废寝忘食地备课,批改作业。
一次,他牙疼,连续三个晚上彻夜未眠,但每天还照常给学生上课,同学们真是又心疼又感激。
想到这些,小珍不由自主地摘起茉莉花来。
不一会儿,就摘了许多,她用心爱的花手帕,小心翼翼地把茉莉花包好,决定送给张老师。
到了学校,办公室亮着灯。
张老师正在批改作业。
小珍怕打搅老师,就轻手轻脚地走近窗台,踮起脚把茉莉花放在窗台上,让茉莉花香解除老师的疲劳。
小珍退到一棵树底下。
张老师似乎闻到花香,发现窗台上放着的茉莉花,便捧在手里,脸上露出了笑容。
小珍看到这情景,。
心里十分高兴。
‖回到家,小珍浮想联翩:老师不正是辛勤的园丁吗?他们用汗水培育了祖国的花朵,一旦鲜花开放,造福人民,老师将感到多么欣慰啊!她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要做一个对建设祖国有用的人才。
‖1、给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须用上“茉莉花”一词)2、用“‖”把文章分成三段,并写出各段小标题。
一:闻到花香。
二:送给老师三段:浮想联翩3、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描写“小珍”的___ 感想__。
“‘辛勤的园丁”“祖国花朵”用的是__比喻_____的修辞手法。
4、说说文章中画线的句子所表达的含义:学生们学好本领成为有用之才,老师的心血没有白费,因此老师将感到非常高兴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