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考点汇总
诊断学考试重点
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作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问诊是病史采集的主要手段。
2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3咯血: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血液随咳嗽由口腔排出称咯血。
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紫绀5呼吸困难: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6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机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7呕血:由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若血液经胃从口腔呕出,则为呕血8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9少尿,无尿,多尿:如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称为少尿;如24小时尿量小于100ml,12小时完全无尿,称为无尿;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称为多尿10意识障碍: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意识、感觉、运动)的抑制,对周围事物及其自身的辨别能力以及反应能力的减退和丧失的状态,称为意识障碍。
11甲亢面容和二尖瓣面容:前者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面容惊愕,眼裂增宽,眼球突出,目光炯炯,兴奋不安,烦躁易怒;后者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12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行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13水肿:皮下组织的细胞内即组织间隙内液体积聚过多。
14胸骨角:又称lours角,位于胸骨角上切迹下5cm,由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形成15肩胛骨:位于后胸壁第2~8肋骨之间。
肩胛冈及其肩峰端均易触及。
肩胛骨的最下端称肩胛下角。
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
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症状学热型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
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二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诊断学》重点1.症状: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2.体征:患者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与生育史、家族史4.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5.现病史的内容:①起病的情况与发病时间②主要症状的特点③病因与诱因④病情发展与演变⑤伴随症状⑥治疗经过⑦病后一般情况6.发热:机体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分度: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布氏杆菌病)、回归热(霍奇金病)、不规则热(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7.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温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9.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与无热反复交替,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10.发热的原因:①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代谢产物或毒素作为发热激活物通过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源细胞,释放内生致热源而导致发热(细菌最常见)②非感染性发热,如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吸收热: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和代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枢性发热的特点是高热无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③原因不明发热11.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12. 全身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14.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表现。
诊断学考点汇总--精选.doc
诊断学名词解释:1. 稽留热:是体温恒定在 39-40 ℃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 24h 内体温波动不超过 1 ℃ 。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2.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客观上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可见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者呈端坐呼吸及发绀。
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
3.莫非氏征( Murphy ):检查时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即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吸气,宰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
见于胆囊炎。
4.移动性浊音:检查者自腹中部脐水平面开始想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扳指固定不动,嘱患者右侧卧,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
同样方法想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已核实浊音是否移动。
这种因体位不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
称为移动性浊音。
见于肝硬化腹水。
5.主诉: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感觉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包括一个或数个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
主诉必须包括症状、部位、时间。
6.肝颈静脉反流征:当右心衰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
见于肝硬化。
7.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见于脑炎,脑膜炎等。
8.周围血管征:由枪击音, Duroziez 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组成,见于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9. 肺型 P 波: P 波尖而高耸,电压≥ 0.25mV,以Ⅱ、Ⅲ、 aVF 导联表现最为突出,见于右心房肥大,肺心病等。
10.腹膜刺激征:板状腹,压痛,反跳痛组成,见于急性腹膜炎,胃肠穿孔等。
11.抬举性心尖搏动: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搏动使手指尖端抬起,见于左室肥厚等。
12. 弛张热:是指体温常在 39 度以上, 24 小时内温差超过 1C°,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体温。
诊断学基础知识要点整理
诊断学基础知识要点整理1. 诊断学的定义与目的- 诊断学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旨在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确定疾病的性质、阶段和发展趋势,以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2. 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诊断应基于客观的证据和科学依据,而非主观臆断或猜测。
客观性:诊断应基于客观的证据和科学依据,而非主观臆断或猜测。
- 准确性:诊断应尽量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疾病状况,避免误诊和漏诊。
准确性:诊断应尽量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疾病状况,避免误诊和漏诊。
- 全面性:诊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全面分析。
全面性:诊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进行全面分析。
- 系统性:诊断应符合一定的诊断流程和方法,遵循科学的诊断程序。
系统性:诊断应符合一定的诊断流程和方法,遵循科学的诊断程序。
- 规范性:诊断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诊断标准和规范。
规范性:诊断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诊断标准和规范。
3. 诊断学的基本步骤-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主观症状、病史、家族史等信息。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主观症状、病史、家族史等信息。
-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客观体征。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客观体征。
-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用于获得客观的实验室数据。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用于获得客观的实验室数据。
- 辅助检查:如组织活检、内窥镜检查、生理功能检查等,进一步明确疾病特征。
辅助检查:如组织活检、内窥镜检查、生理功能检查等,进一步明确疾病特征。
- 诊断推理: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疾病推理和鉴别诊断。
诊断推理: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疾病推理和鉴别诊断。
- 诊断确认:综合分析诊断依据,确立最终的诊断结果。
诊断确认:综合分析诊断依据,确立最终的诊断结果。
诊断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1、发热: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2、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以及患病到就诊的时间。
4、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5、心源性哮喘:重度呼吸困难,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6、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超过5g/dl时,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7、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8、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病,形似蜘蛛。
9、肝掌:慢性肝病患者的大、小鱼际及指腹处,皮肤常发红,加压后褪色。
10、水肿:皮下组织的细胞内及组织间隙内液体积聚过多称为水肿。
11、蛙腹: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时,平卧位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腹部呈扁而宽状,称为蛙腹。
12、舟状腹:仰卧时前腹壁明显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腹外形如舟状,见于恶病质的病人。
13、水母头:门脉高压症的体征之一,于脐部可见到一簇曲张静脉向四周放射,形似水母头。
14、胃型或肠型:胃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而隆起,可显出各自的轮廓,称为胃型或肠型。
15、板状腹: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由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
17、反跳痛:医师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是腹膜壁层已受炎症累及的征象。
诊断学重点知识归纳
诊断学重点知识归纳一、诊断学的定义诊断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疾病的诊断方法和诊断过程的学科。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确定疾病的存在和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二、诊断学的基本原则1. 个体化:诊断应针对每个患者的独特情况,充分考虑其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
2. 综合性:通过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全面诊断。
3. 确定性:诊断应尽可能准确,排除其他可能性,并给出确切的疾病名称。
4. 可靠性:准确、可重复性是诊断的基本要求,以确保不同医生在相同情况下得出相似的诊断结果。
三、常用的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个人和家族史等,对于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触摸、听诊、叩诊等手段,检查患者的身体外部和内部情况,帮助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组织和体液等样本的检查,通过对生物体的化学、免疫、微生物学等方面的检测,获得疾病的相关信息。
4.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CT、MRI等影像学技术,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病变情况。
5. 生物组织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帮助确定疾病的性质和分级。
四、常见的诊断误区1. 诊断偏见: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认识和经验偏向,可能影响到正确诊断。
2. 临床表现相似: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诊,需要更多的检查和鉴别。
3. 实验室检查误差: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如操作技术不当、设备故障等,需要谨慎解读。
4. 影像学检查解读:医生在解读影像学检查结果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疾病的特点和变异,避免误诊。
五、诊断学的发展趋势1. 个体化诊断: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个体化诊断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方向,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辅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预测。
(完整word版)诊断学知识点汇总_复习资料
诊断学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绪论1、症状概念,2、体格检查,3、诊断学内容第一篇常见症状1、体征,2、正常体温、稽留热、弛张热的定义,3、咯血定义,4、咯血与呕血区别5、呼吸困难定义,6、三种肺性呼吸困难表现(尤期前二种),7、心原性呼吸困难的特点8、胸痛的病因, 9、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原因,10、心原性与肾原性水肿的鉴别11、肝原性水肿表现特点12、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13、呕血的常见原因,出血量的估计,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14、黄疸(和隐性)的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15、嗜睡与昏睡的区别,浅与深昏迷的区别第二篇问诊1、问诊的内容,2、主诉的定义和组成3、现病史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由哪些组成,与既往史有何不同第三篇检体诊断1、体检基本方法有哪些?触诊的方法有哪些?叩诊的方法,体型的分类2,常见面容,三种体位,皮肤发黄二种原因的区别,红疹与出血点的区别,蜘蛛痣与肝掌购3、霍纳氏征,瞳孔大小的改变,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5、颈静脉怒张的定义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听到血管杂音的意义,7、桶状胸8、胸式(男,小孩)腹式(女)呼吸增减意义,9、深大呼吸,潮式及间停呼吸10、触觉语颤、听觉语音的定义及方法,增减意义、11、正常胸部叩诊音(4种),肺下界及移动度,12、三种呼吸音的区别13、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听诊意义,14、罗音产生机理,二种罗音的鉴别15、胸膜磨擦音的听诊特点,16、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的综合体征。
17、心尖搏动点的位置,范围,左、右心室肥大及纵隔移位时的变化18 、震颤定义与杂音的辨证关系19、心脏叩诊的方法,左右心界的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原因(左室肥大、右室肥大肺脉高压,心包积液,左气胸及胸腔积液)20、心脏听诊内容,听诊部位,21、早搏及房颤的体征,室早及房颤的ECG表现。
二、三联律的概念。
22、第一、二心音的鉴别,23、第一心音增减及第二心音增减的意义,24钟摆律,胎心律25、第二心音分裂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正常人,二狭,PDA,RBBB,ASD—“固定”)26、左心室舒张期奔马律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27、OS及心包叩击音的意义28、心杂音分析内容,29、器质性与功能性杂音的区别30、Austin Flint 及 Graham Steell的定义,31 连续性杂音的意义32、异常脉搏,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高血压,低血压33、左、右心衰时的症状和体征,心功能级别(心功能不全度数)的判定原理及标准34、二狭,二闭,主闭(周围血管体征),主狭的综合体征35、腹部膨隆的意义,36、腹壁静脉方向(上,下腔梗阻,门脉高压,正常)36、腹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意义(板状腹,揉面感,压痛点,反跳痛,麦氏点,胆囊点)37、腹部包块的检查内容,38、液波震颤的意义39、肝、脾触诊的方法,正常大小,40、莫菲氏征及胆总管渐进阻塞征41、泌尿系有炎症时的压痛点,42、肝上界位置、脾界,及浊音宽度43、移动性浊音及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的鉴别44、振水音的意义,45、肝硬化肝功能失低偿期,门脉高压的全身综合体征46、胃肠穿孔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的综合体征47、区别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偏瘫和交叉瘫的概念。
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诊断学重点第一章问诊一、问诊的内容1.一般项目2.主诉: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最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的时间。
如“反复上腹隐痛5年,大便色黑一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1年。
”3.现病史:现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需详细询问及记录。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2)主要症状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发生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或加重的因素等。
(3)伴随症状。
(4)病情发展与演变。
(5)诊治经过。
(6)一般情况。
4.既往史:患者既往的健康情况及患过的疾病、外伤手术、预防接种、对药物及食物的过敏史等。
询问有无传染病及地方病史。
5.系统回顾: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神经精神系统、肌肉骨骼系统。
6.个人史:社会经历、职业及工作条件、习惯与嗜好、冶游史及性病史。
第二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1.病因:(1)感染性发热: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日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伤寒及斑疹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持续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达2℃以上,但均高于正常体温。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如此反复交替。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3.伴随症状:伴口唇单纯疱疹: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间日疟等。
第二节咳嗽与咳痰1.咳嗽特点:金属声调咳嗽可因纵隔肿瘤或支气管癌等直接压迫气管所致。
诊断学重点知识重点总结汇总
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第一单元症状学1、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二单元缺第三单元检体诊断1、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2、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3、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4、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6、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7、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9、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11、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12、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13、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14、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15、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16、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17、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18、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19、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20、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心脏: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
――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2、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诊断学重点总结
诊断学重点总结
1. 诊断学的定义与目的
- 诊断学是医学中的一个学科,它通过分析和判断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确定疾病的种类或性质。
- 诊断学的目的是尽快、准确地确定疾病的诊断结果,为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诊断学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 主要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 诊断学的步骤一般包括:获取病史、进行体格检查、选择适当的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分析数据、做出诊断。
3. 诊断学的重要原则
- 客观性原则:诊断应基于客观的证据和科学的判断,而不是主观臆断。
- 准确性原则:诊断应尽可能准确,少有误诊和漏诊。
- 综合性原则:诊断应综合考虑病史、体格检查和各种实验室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4. 诊断学的难点与挑战
- 诊断学的难点在于病人可能存在多种疾病、疾病的表现形式
变化多样、一些症状和体征可能相互重叠等。
- 诊断学的挑战在于新的病种和疾病难以准确诊断、医学知识
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等。
5. 诊断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 随着科技的发展,诊断学将更加注重个体化诊断和精准医疗。
-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诊断学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 多学科合作和资源共享将提升诊断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力。
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常见的临床检查1.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对患者进行的一种基本的检查方法。
它主要包括了一些基本的检查项目,比如血压、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身高、体重等。
通过对患者的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从而得到一些有关患者身体状况的参数。
实验室检查的项目非常多,主要包括了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免疫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等。
通过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更直接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通过一些高科技设备,比如X光、CT、核磁共振等,对患者进行扫描,从而得到患者身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状况的信息。
影像学检查能够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于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非常有帮助。
4.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通过对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显微镜观察,并从中得到一些有关疾病的信息。
病理学检查主要包括了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病理免疫组化检查。
通过病理学检查,医生可以得到一些非常具体的病理性诊断,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它们对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结合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一个全面的病情评估,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主要临床症状与临床检查一样,了解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也是进行诊断的重要基础之一。
下面对一些常见的临床症状进行总结。
1. 发热发热是患者体温升高的症状,其原因非常多样。
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炎症、肿瘤、代谢性疾病等。
对于发热患者,医生需要借助临床检查,找出其病因,从而进行相应的治疗。
2. 咳嗽咳嗽是由呼吸道受到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自发的动作。
咳嗽的原因也非常多样,包括感染、过敏、气道异物、支气管扩张等。
对于咳嗽患者,医生需要了解其咳嗽的性质、伴随症状等信息,从而进行诊断和治疗。
诊断学简答题重点整理
诊断学简答题重点整理
本文对诊断学的一些简答题重点进行了整理,便于同学们复。
主要内容包括:
1. 什么是诊断学?
诊断学是指通过收集、整合、分析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信息,确定患者的疾病名称、病因、发病机制、疾病进程和预后等方面的学科。
2. 诊断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是诊断学的主要方法。
其中,临床表现是最基础的方法,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则是辅助方法。
3. 什么是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是指医生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的判断,确定患者的疾病名称、病因、发病机制、疾病进程和预后等方面的过程。
4. 什么是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指通过医学设备对人体进行扫描,获取影像学资料,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如X线、CT、MRI等。
5. 什么是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指通过对病变组织进行切片、染色、镜检等方法,从而确定疾病病理形态、病因、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方法。
希望本文能够对同学们复习诊断学有所帮助。
诊断学重点
1.典型腹膜炎三联征: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2.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1500ml;多尿:每昼夜尿量>2500;少尿:<400ml;无尿:<100ml3.正常男性、儿童:腹式呼吸;女性:胸式呼吸4.中心性发绀分为:肺性发绀和心性混血性发绀;周围性发绀分为:淤血性和缺血性周围性发绀5.典型的缺血性ST改变: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1mV6.Charcot三联征:黄疸、右上腹剧痛、畏寒发热,常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7.耳廓上触及痛性小结:痛风病人。
系由于:尿酸钠沉着所致8.第二心音固定分裂不受吸气呼气影响:房间隔缺损9.正常人肺下界移动范围:6-8cm10.脑膜刺激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高压11.心脏传导阻滞按发生部位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12.主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和胸骨左缘第三肋间13.常见不随意运动: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14.尿中检测出凝溶蛋白阳性:多发性骨髓瘤15.双手触诊法:左手置于被检查部位的后部,并将被检查部位推向右手方向16.角膜边缘及周围出现灰白色混浊环:老年环,是类脂质沉着的后果17.皮肤弹性检查部位:手背或上臂内侧部位18.正常情况下,心室复极为心外膜在先,心内膜在后。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时变为:心内膜在先,心外膜在后19.甲状腺肿大可分为三度,I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II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III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1.三凹征:又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和阻塞。
2.Cheyne-Stokess呼吸:又称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到深快,达到最大呼吸后再由深快逐渐变为浅慢,直至呼吸暂停一段时间之后在开始由浅慢变深快,如此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呼吸。
诊断学要点总结
名词解释: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伤寒及斑疹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体温持续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在2℃以上,但都高于正常体温。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脉搏短绌:脉率少于心率,这种脉搏脱漏现象称为脉搏短绌。
4.咯血:是指喉以下呼吸器官的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排出者。
5.脑膜刺激征:是脑膜病变或其附近病变波及脑膜时,刺激脊神经根,是相应肌群发生痉挛,当牵扯这些肌群时出现防御反应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①颈强直;②布鲁津斯基征;③凯尔尼格征。
6.被动体位: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
7.强迫体位:未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体位。
8.病理反射:锥体束损害的确切征象,常与下肢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同时存在。
包括:①巴宾斯基征;②奥本海姆征;③戈登征;④查多克征;⑤贡达征。
9.生理反射:正常人可引出的反射,包括浅反射和深反射。
10.肌力:肢体随意运动时肌肉的最大收缩量。
11.肌张力:肌肉在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
12.主诉:是迫使患者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13.现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现在所患疾病的最初症状,自开始到就诊时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的经过。
14.胸部检查:内容太多自行脑补,从听诊、触诊、叩诊下手。
15.心脏听诊:各听诊区及听诊顺序:①二尖瓣区(位于心尖)、②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隙)、③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隙)、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隙)、⑤三尖瓣区(位于胸骨体下端剑突偏右或偏左处)。
16.心率:每分钟心搏次数,通常在心尖区听诊,以第一心音为准计数。
正常成人心率为60~100次/分,女性稍快,老年人偏慢,3岁以下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
17.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人心律基本规则。
诊断学重点
诊断学重点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诊断习题一、名词解释血液检验1、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液中出现杆状核粒细胞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核左移。
3、Auer小体: 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红色细杆状物质。
4、类白血病反应: 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5、核右移: 外周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核右移。
6、网织红细胞: 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7、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肾功能检测(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
9.莫氏试验(浓缩稀释试验);在日常或特定的饮食条件下,观察病人的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用以判断肾浓缩与稀释功能的方法(莫氏试验)。
10.肾前性氮质血症11.肾前性少尿:严重脱水,腹水,循环衰竭所至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灌注不足致少尿,此时BUN升高,肌酐升高不明显, BUN/Cr( mg/dl )>10:1,经扩容尿量多能增加,BUN可自行下降。
尿常规12.肾小球源性血尿: 红细胞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在肾小管中受到不同的PH,渗透压变化的影响,呈多形性改变13.蛋白尿: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尿时,称蛋白尿。
14.血红蛋白尿: 又为溢出性蛋白尿,因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子量蛋白质,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的蛋白尿15.乳糜尿: 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为乳糜尿。
16.管型: 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17.肾小管性蛋白尿: 因中毒炎症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弱所致的蛋白尿18.肾性糖尿: 血糖浓度正常,由于肾小管病变导致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致,即肾阈值下降产生的糖尿,又称肾性糖尿。
诊断学重点知识
名词解释症状: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
体征:医师或其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热型: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
该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
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弛张热: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在正常水平以上。
牵涉痛:一种源于内脏疾病的痛觉冲动,定位于体表,常位于病变脏器远处。
三凹征:当呼吸道部分梗阻,吸气时气体入肺不畅,呼吸肌收缩,肺内压负压极度增高,吸气时间延长,发生吸气性呼吸困难。
同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三凹征。
心源性哮喘:指急性左心衰竭时,由于严重肺淤血,病人感到胸闷、气急,被迫取坐位,伴气喘、面色青紫、出汗,有哮鸣音,咳大量浆液性粉红色痰,两肺底有湿性啰音,心率加快。
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填空题1、引起发热的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性发热;正常人24小时体温波动一般小于1℃ ;内源性与外源性致热源的区别点在于作用部位不同2、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的病因是大气道阻塞:呼吸性呼吸困难常见的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3、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提示包虫病;咳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性大叶性肺炎;咳大量浓痰、痰液静置后分三层,常见于支气管扩张症简答题1、发热如何分度答: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2、归纳心绞痛发作胸痛的特点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颈咽或颌部。
性质:胸痛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
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诱发,疼痛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的当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学名词解释:1. 稽留热:是体温恒定在39-40 ℃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2. 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客观上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可见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严重者呈端坐呼吸及发绀。
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
3. 莫非氏征(Murphy):检查时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吸气,宰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
见于胆囊炎。
4. 移动性浊音:检查者自腹中部脐水平面开始想患者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扳指固定不动,嘱患者右侧卧,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
同样方法想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患者左侧卧,已核实浊音是否移动。
这种因体位不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
称为移动性浊音。
见于肝硬化腹水。
5. 主诉: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感觉最明显、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包括一个或数个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
主诉必须包括症状、部位、时间。
6. 肝颈静脉反流征:当右心衰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
见于肝硬化。
7. 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见于脑炎,脑膜炎等。
8. 周围血管征:由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组成,见于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9. 肺型P波:P波尖而高耸,电压≥0.25mV,以Ⅱ、Ⅲ、aVF导联表现最为突出,见于右心房肥大,肺心病等。
10. 腹膜刺激征:板状腹,压痛,反跳痛组成,见于急性腹膜炎,胃肠穿孔等。
11. 抬举性心尖搏动:心尖区徐缓、有力、较局限的搏动使手指尖端抬起,见于左室肥厚等。
12. 弛张热:是指体温常在39度以上,24小时内温差超过1C°,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体温。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13. 三凹征:是指呼吸极度困难,辅助呼吸肌如胸部及腹部的肌肉都强力运动以辅助呼吸活动,此时虽企图以扩张胸廓来增加吸气量,但因肺部气体吸入困难,不能扩张,致使在吸气时可见胸骨上窝、两侧锁骨上窝以及下部肋间隙均显凹陷,故称“三凹症”。
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和阻塞,当伴随出现发绀、双肺湿罗音和心率加快时,提示左心衰竭。
14. 眼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
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
15. 间停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周而复始。
发生机制是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使调节呼吸的反馈系统失常,只有在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聚到一定的时候,才能有效刺激呼吸中枢,进入到下一个呼吸周期。
16. 触觉语颤: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缘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觉震颤。
减弱或消失):1、肺泡内含气量过多(肺气肿)2、支气管阻塞(阻塞性肺不张)3、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 4、胸膜高度增厚粘连 5、胸壁皮下气肿(增强):1、肺泡内有炎症侵润,肺组织实变使语颤传导良好。
(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肺阻塞)2、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声波在空洞内产生共鸣,尤其是当空洞周围有炎症侵润并于胸壁粘连时,则更有利于声波传导,使语音震颤增强。
(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17. 胸骨角: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为计数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主要标志。
胸骨角还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隔交界及相当于第5胸椎的水平。
18. 开瓣音:是舒张早期血流自左心房快速流人左心室,弹性尚好的二尖瓣迅速开放又突然停止,引起瓣叶张帆性振动,产生拍击样声音。
提示二尖瓣轻、中度狭窄,瓣膜弹性和活动性较好,常用来作为二尖瓣分离术适应证的参考条件。
二尖瓣严重狭窄、瓣膜钙化或伴有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则开瓣音消失。
19. 管样呼吸音: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区听到支气管呼吸音。
1.肺组织实变,见于肺炎实变期;2.肺内大空腔,见于肺脓肿或空洞型肺结核等;3.压近性肺不张,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时,于积液区上方可听到弱而遥远的支气管呼吸音20. 库瓦济埃(Courvoisier)征:在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阻塞时,发生明显黄疸,且逐渐加深,胆囊显著肿大,但无压痛,称为Courvoisier征,又称胆总管渐进阻塞征。
多见于胰头癌,胆管下端癌21. 杵状指:杵状指亦称鼓棰指,表现为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称为杵状指。
其特点为末端指(趾)节明显增宽增厚,指(趾)甲从根部到末端呈拱形隆起,使指(趾)端背面的皮肤与指(趾)甲所构成的基底角等于或大于180°22. 脑膜刺激征:是脑膜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包括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
23. 病理性Q波:①Q波宽度≥0.04s;②Q波振幅大于同导联R波的1/4;③不该出现Q波的导联上出现了Q波。
见于心肌梗塞24. Virchow: 胃癌多向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称为。
25. 端坐呼吸: 患者坐于床沿上,以两手置于膝盖或扶持床边26. 强迫体位: 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踩取某种特殊的体位27. 胸骨角(Louis角):位于胸骨上切迹下约5CM,由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而成。
28. 桶状胸: 为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或超过左右径,故呈圆桶状。
29. 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及震颤。
31.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之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
32. “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加,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35.Cheyne-Stokess:呼吸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由深快转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36. Biots呼吸;间停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气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37. 二尖瓣型心: 梨形心,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大,使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如犁形。
见于二尖瓣狭窄.37. 奔马律: 是一种额外心音发在舒张期的三音心律,由于同时存在的心率增快,额外心音与原有的第一,二心音组成类似马奔跑时的蹄声 ,故称奔马律.38. 脉搏短绌: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率,产生原因是心室过早收缩,不能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周围血管所致39. 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
40. Murphy征阳性 : 检查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咐患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手指,即可引起疼痛。
二、简答题:简述触诊浅表淋巴结的接茬顺序,发现肿大时应注意描述哪些方面?检查顺序:耳前、耳后、乳突、枕骨下、颈后、颈前、锁骨上、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
描述:应注明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压痛、粘连。
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
简述异常肺泡呼吸音有哪几种情况?啰音(干啰音、湿啰音),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语音传导(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
简述二尖瓣狭窄的体征有哪些?视诊: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触诊:心尖区常有舒张期震颤。
叩诊:中度以上狭窄心浊音界可呈梨形。
听诊:局限于心尖区的低调、隆隆样、舒张中晚期递增型杂音,左侧卧位明显;心尖区S1亢进;P2亢进和分裂;肺动脉瓣区可有递减型高调叹气样舒张期早期Graham Steell杂音,于吸气末增强;晚期患者可出现心房颤动,心音强弱不等。
简述语音震颤增强或减弱的临床意义。
语颤↑:1.肺实变如大叶肺炎。
2.肺内浅在大空洞如肺结核、肺脓肿3.压迫性肺不张上方胸腔积液语颤↓:1.阻塞性肺不张2.胸腔积液、积气肺泡内含气量过多:肺气肿,哮喘3.胸膜增厚、粘连4.胸壁增厚(水肿、气肿、脂肪过多)器质性与功能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要点是什么?收缩期生理性与器质性杂音的鉴别要点鉴别点生理性器质性年龄儿童、青少年多见不定部位肺动脉瓣区、心尖区不定性质柔和、吹风样粗糙吹风样、高调持续时间短促较长、常全收缩期强度一般3/6级以下一般3/6级以上震颤无3/6级以上常伴有传导局限、传导不远传导远而广简述脾肿大的测量法及临床分度。
Ⅰ线:指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距离,Ⅱ线: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Ⅲ线: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轻度:Ⅰ线小于3cm;中度:3cm-脐水平线以上;重度:超过脐水平线以下或前正中线。
肝硬化综合体征有哪些?1. 腹水:是肝硬化晚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2. 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曲张。
3. 脾肿大:可伴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
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呕血咯血1.病史有胃病或肝硬化病史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史2.出血前常有症状恶心、上腹部不适咽喉发痒或咳嗽3.出血方式呕出咳出4.血液颜色暗红或棕褐色鲜红5.血液内混合物常混有食物残渣常混有泡法沫及痰6.酸碱反应酸性碱性7.黑粪常有黑粪、呈柏油样便除非咯血咽下,否则不会有黑痰8.出血后痰的情况无血痰咯血后继续有痰中代血左心衰竭所致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是什么?左心功能不全:生理基础为肺循环淤血肺循环压力升高肺泡张力增高、弹性减退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最典型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冠状动脉收缩,心肌缺血,新功能下降;小支气管收缩,肺通气进一步减少。
卧位时肺活量减少,回心血量增加。
夜间呼吸中枢敏感性下降。
心原性哮喘注意与支气管哮喘鉴别急性肺水肿最危重试述脾脏肿大时的测量法及分度及临床意义?答:肿大脾脏的测量1 线(甲乙线)—左锁骨中线上肋缘至脾下缘2 线(甲丙线)—左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最远点距离3 线(丁戊线)—脾右缘至正中线的最大距离,以“+”“-”表示脾脏肿大的分度及意义轻度—深吸气时左肋下< 2cm伤寒肝炎疟疾心内膜炎中度—肋下2cm至脐水平以上肝硬化淋巴瘤慢淋SLE等高度—过脐或前正中线慢粒慢性疟疾黑热病骨髓纤化试述肝颈静脉返流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答: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使颈静脉怒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