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继电器的大电流电机驱动设计
较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
1 引言直流电机具有优良的调速特性,调速平滑、方便、调速范围广,过载能力强,可以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能满足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系统各种不同的特殊运行要求,因此在工业控制领域,直流电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半导体公司推出了直流电机专用驱动芯片,但这些芯片多数只适合小功率直流电机,对于大功率直流电机的驱动,其集成芯片价格昂贵。
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和探讨了较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设计和实现了一款基于25D60-24A 的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该电路驱动功率大,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H 桥功率驱动电路的设计在直流电机中,可以采用GTR 集电极输出型和射极输出性驱动电路实现电机的驱动,但是它们都属于不可逆变速控制,其电流不能反向,无制动能力,也不能反向驱动,电机只能单方向旋转,因此这种驱动电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对于可逆变速控制, H 桥型互补对称式驱动电路使用最为广泛。
可逆驱动允许电流反向,可以实现直流电机的四象限运行,有效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而电机速度的控制主要有三种,调节电枢电压、减弱励磁磁通、改变电枢回路电阻。
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改变电枢回路电阻只能实现有级调速,减弱磁通虽然能实现平滑调速,但这种方法的调速范围不大,一般都是配合变压调速使用。
因此在直流调速系统中,都是以变压调速为主,通过PWM(Pulse Width Mo dulation)信号占空比的调节改变电枢电压的大小,从而实现电机的平滑调速。
2.1 H 桥驱动原理要控制电机的正反转,需要给电机提供正反向电压,这就需要四路开关去控制电机两个输入端的电压。
当开关S1 和S4 闭合时,电流从电机左端流向电机的右端,电机沿一个方向旋转;当开关S2 和S3 闭合时,电流从电机右端流向电机左端,电机沿另一个方向旋转, H 桥驱动原理等效电路图如图1 所示。
图1 H 桥驱动原理电路图2.2 开关器件的选择及H 桥电路设计常用的电子开关器件有继电器,三极管, MOS 管, IGBT 等。
基于VNH3SP30的大电流直流电机驱动器的设计_侯清锋
5 结束语
实验证明,基于 VNH3SP30 组件的大电流直流电机驱动器
在某伺服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驱动器由于采用了大
开关频率可达 10MHz,远远大于 PWM 的 10KHz 最大载波频 率,在传输速度上能完全满足要求。
基于 VNH3SP30 组件的大电流直流电机驱动器及在某伺 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原理图如图 2 所示。
3 驱动器电路设计
3.1 PWM 信号调节方式 PWM(脉宽调制)信号是 VNH3SP30 最重要的控制信号,其 最大工作频率为 10KHz。PWM 信号通过控制 H 桥上的功率管 的导通时间,从而实现对输出负载平均电压的调节。PWM 信号 的一个低电平状态将会关闭两个下桥臂开关,而当 PWM 输入 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下桥臂 LSA 和 LSB 导通与否取决于 输入信号 INA 和 INB,只有输入信号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 下桥臂 LSA 和 LSB 才能重新导通。 3.2 方向控制信号和桥臂使能信号 INA 和 INB 为电机转向控制信号,控制电机的转向和刹车; ENA/DIAGA 和 ENB/DIAGB 为桥臂使能信号,当这两个信号都 为低电平时,H 桥将不能导通。当驱动芯片过热,过压、欠压及过 流 时 ,ENA/DIAGA 和 ENB/DIAGB 为 故 障 诊 断 反 馈 信 号 ,这 两个信号返回一个低电平,同时 H 桥输出被封锁。 3.3 驱动器保护电路设计 一个性能优越的电机驱动器,无论加上何种控制信号,何种 无源负载,电路都应该是安全的。因此,保护电路的设计非常重 要。本文在某一伺服控制系统中,设计如下保护电路: a) 电源反向保护:当给驱动器施加一个高于 1.5V 反向电压 时,续流二极管就会被施加一个正向偏压,如果流过电桥的大 电流不加以限制,可能会击穿内置二极管,显然,会毁坏电源开 关。故此可以使用以下几种保护措施:(1)在芯片电源串一个保险 丝并反接一个二极管;(2) 给电源主线串联一个肖特基二极管; (3) 在器件与接地信号之间放置一个小通态电阻的 N 沟道场效 应 MOS 晶体管。当在电路中加入 N 沟道场效应管时,它能够在 电源反向时保护电机,但也限定了驱动器的操作电压最大只能 达到 20V。因此,本文采用第二种保护方式 。 b) 控制器保护:当 ENA/DIAGA 和 ENB/DIAGB 输出一个低 电平信号给控制器,可知驱动 器出现故障,控制器会立刻封锁 PWM 输出,同时,VNH3S P30 也会封锁输出,从而使驱动器得到双重保护。 3.4 驱动器电路设计 本文在某一伺服控制系统中,选用 TI 公司的专用电机控制 DSP 芯片 TMS320LF2407A 作为核心控制单元。它是 16 位的定 点 DSP,频率最高达到 40MHz,可提供 16 路任意频率、占空比 随意可调的 PWM 输出信号,使得电机的调速范围大,使用方 便。由 DSP 输出 PWM 信号、方向信号、H 桥使能信号。电机采用 直流力矩电机,峰值堵转电压 27V,峰值堵转电流 7.6A。由于电 机的控制信号直接由 DSP 产生,而直流电机的驱动电路直接引 入 27V 的电压,如果驱动电路出现了故障,电流可能会串入 DSP,对 DSP 造成损害,所以要对所有的控制信号以及反馈信号 进行 隔离,使电机驱动电路同 电 机 控 制 电 路 完 全 隔 离 。 这 样,即使电路出现问题,也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很大的损害。 因此本设计选用了超高速光电耦合器 HCPL2630。 HCPL2630 是双通道超快速型光电耦合器,响应时间仅为 45ns,
l9110s电机驱动模块工作原理
l9110s电机驱动模块工作原理
L9110S电机驱动模块的工作原理基于集成电路,其设计主要用于控制和驱
动电机。
通过控制输入信号的高低电平,可以控制芯片内部的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进而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和停止。
L9110S具有两个输出端,可以直接驱动电机的正反向运动。
它具有较大的
电流驱动能力,每通道能通过800mA的持续电流,峰值电流能力可达。
同时,它具有较低的输出饱和压降,内置的钳位二极管能释放感性负载的反向冲击电流,使其在驱动继电器、直流电机、步进电机或开关功率管等场合使用时,安全可靠。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uln2003agp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引言uln2003agp驱动电路是一种常见的驱动电路,其工作原理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爱好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解析uln2003agp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对这一驱动电路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uln2003agp驱动电路的概述uln2003agp是一种高压高电流驱动器件,其内部集成了七个开关管,可用于驱动各种类型的负载。
uln2003agp常用于步进电机驱动、继电器驱动等领域。
其特点是输入信号低电平触发、输出端带有电流型放大器,能够驱动负载电流高达500mA。
下面将详细介绍uln2003agp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uln2003agp驱动电路的主要特点1. 输入信号低电平触发:uln2003agp的输入信号是低电平触发型的,这意味着当输入端为低电平时,相应的输出端会有电流通过。
2. 输出端带有电流型放大器:uln2003agp的输出端带有电流型放大器,能够驱动负载电流高达500mA,适用于许多电子设备的驱动场景。
3. 集成了七个开关管:uln2003agp内部集成了七个开关管,能够同时驱动多个负载,极大地提高了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灵活性和便利性。
四、uln2003agp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1. 输入信号低电平触发机制:uln2003agp的输入端采用低电平触发机制,当输入为低电平时,相应的输出端会有电流通过。
这是通过内部的晶体管开关实现的,当输入为低电平时,对应的晶体管会处于导通状态,导通的电流会流向相应的输出端,从而实现对负载的驱动。
2. 输出端电流型放大器:uln2003agp的输出端带有电流型放大器,能够承受高达500mA的负载电流。
这使得uln2003agp能够驱动多种类型的负载,包括步进电机、继电器等。
3. 多个开关管的作用:uln2003agp内部集成了七个开关管,可以同时驱动多个负载。
这样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使得uln2003agp成为众多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驱动器件。
基于较大功率的直流电机H桥驱动电路方案
基于较大功率的直流电机H桥驱动电路方案
该电路采用NMOS场效应管作为功率输出器件,设计并实现了较大功率的直流电机H 桥驱动电路,并对额定电压为24 伏,额定电流为3.8A 的25D60-24A 直流电机进行闭环控制,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强,在工业控制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许多半导体公司推出了直流电机专用驱动芯片,但这些芯片多数只适合小功率直流电机,对于大功率直流电机的驱动,其集成芯片价格昂贵。
在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中,主要考虑一下几点:
1. 功能:电机是单向还是双向转动?需不需要调速?对于单向的电机驱动,只要用一个大功率三极管或场效应管或继电器直接带动电机
即可,当电机需要双向转动时,可以使用由4 个功率元件组成的H 桥电路或者使用一个双刀双掷的继电器。
如果不需要调速,只要使
用继电器即可;但如果需要调速,可以使用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开关元件实现PWM(脉冲宽度调制)调速。
电机驱动电路(详细)
电机驱动电路一、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目标在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中,主要考虑一下几点:1.功能:电机是单向还是双向转动?需不需要调速?对于单向的电机驱动,只要用一个大功率三极管或场效应管或继电器直接带动电机即可,当电机需要双向转动时,可以使用由4个功率元件组成的H桥电路或者使用一个双刀双掷的继电器。
如果不需要调速,只要使用继电器即可;但如果需要调速,可以使用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开关元件实现PWM(脉冲宽度调制)调速。
2.性能:对于PWM调速的电机驱动电路,主要有以下性能指标。
1)输出电流和电压范围,它决定着电路能驱动多大功率的电机。
2)效率,高的效率不仅意味着节省电源,也会减少驱动电路的发热。
要提高电路的效率,可以从保证功率器件的开关工作状态和防止共态导通(H桥或推挽电路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即两个功率器件同时导通使电源短路)入手。
3)对控制输入端的影响。
功率电路对其输入端应有良好的信号隔离,防止有高电压大电流进入主控电路,这可以用高的输入阻抗或者光电耦合器实现隔离。
4)对电源的影响。
共态导通可以引起电源电压的瞬间下降造成高频电源污染;大的电流可能导致地线电位浮动。
5)可靠性。
电机驱动电路应该尽可能做到,无论加上何种控制信号,何种无源负载,电路都是安全的。
二、三极管-电阻作栅极驱动1.输入与电平转换部分:输入信号线由DATA引入,1脚是地线,其余是信号线。
注意1脚对地连接了一个2K 欧的电阻。
当驱动板与单片机分别供电时,这个电阻可以提供信号电流回流的通路。
当驱动板与单片机共用一组电源时,这个电阻可以防止大电流沿着连线流入单片机主板的地线造成干扰。
或者说,相当于把驱动板的地线与单片机的地线隔开,实现“一点接地”。
高速运放KF347(也可以用TL084)的作用是比较器,把输入逻辑信号同来自指示灯和一个二极管的2.7V基准电压比较,转换成接近功率电源电压幅度的方波信号。
KF347的输入电压范围不能接近负电源电压,否则会出错。
利用继电器控制直流电机
一实验题目利用继电器控制直流电机二实验目的1 运用继电器控制并掌握其基本方法和编程2 掌握用继电器控制电机的驱动原理3 通过继电器来控制电机的停止与转动,从而将实际中的工业电机控制在实验台上进行模拟。
4 通过微机原理课程设计,熟练掌握汇编语言的编程方法,将理论联系到实际中去,在实际中学习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我们的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原理:本实验是通过继电器的断开与闭合来控制电机的转动与停止。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的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电机可采用进步电机或直流电机。
两者的驱动方式不同。
此次试验我们采用的是直流电机。
2 硬件线路原理如上实验接线图所示(1)利用8255A的PB0输出高低电平,控制继电器的开合,以实现对电机转动和停止的控制。
(2)线路连接1 将000-01F接至8255的cs端2将8255的PB0接至继电器的JNZ端3将继电器的JK端接至电机端4将继电器的JZ端接地5电机的另一端接至+5V电压3 实验之前所准备的知识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控制电路通过发出控制电路到继电器,继电器控制供电路中联通与否,这样来达到控制寝室中供电限制的目的。
一种中低压、大电流无刷电机驱动器的设计研究
路及闭环力矩控制 电路等 , 驱动器具有零点附近精 度高的特点 , 模块 内部带有过流和短路保护电路 。
1 工 作 原 理
该 电路 的工作 原 理 : 基 于直 流无 刷 电机 工 作 原
中图分类号 : T M9 2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 2 1 9 - 2 7 1 3 ( 2 0 1 3 ) 0 7 — 0 0 3 7 — 0 6
无 刷 直 流 电机 具 有 结 构 简 单 、 运行可靠 、 维 修 方便 、 效率高 、 调 速 性 能好 、 噪声 低 等诸 多优 点 , 现 பைடு நூலகம்已广 泛应 用 到航 空 、 航天等诸多领域 中 , 正 逐 步 取
特点如下 : 允许 电机控制电压最高为 7 5 V , 输 出连续 电流最大为 3 O A , 驱动器内部具有霍尔传感器信号处
理 电路 、 三相 MO S F E T桥功率放大 电路 、 P WM输 出电
代 异步 电机和 同步 电机成为高效 电驱动力 的主要 选择 。无刷直流 电机驱动器是无刷电机的动力源 ,
功率管 , 使其工作于开通或关断状态 。电流检测信
号和输入的直流电压信号 ( 调速电压 ) 和进行 比较 , 经误差放大后 , 产生脉宽可控制得 P WM信号 , 从而
实现 闭环控 制 。
位置 , 然后依照定子绕线决定开启 ( 或关闭) 换流器
wi t h Lo w Vo l t a g e a n d Hi g h Cu r r e n t
L I C a i — x i a , D I NG We i , DONG J i n g
较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
1 引言直流电机具有优良的调速特性,调速平滑、方便、调速范围广,过载能力强,可以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能满足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系统各种不同的特殊运行要求,因此在工业领域,直流电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公司推出了直流电机专用驱动芯片,但这些芯片多数只适合小功率直流电机,对于大功率直流电机的驱动,其集成芯片价格昂贵。
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和探讨了较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设计和实现了一款基于25D60-24A 的直流电机驱动电路。
该电路驱动功率大,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H 桥功率驱动电路的设计在直流电机中,可以采用GTR 集电极输出型和射极输出性驱动电路实现电机的驱动,但是它们都属于不可逆变速,其电流不能反向,无制动能力,也不能反向驱动,电机只能单方向旋转,因此这种驱动电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对于可逆变速, H 桥型互补对称式驱动电路使用最为广泛。
可逆驱动允许电流反向,可以实现直流电机的四象限运行,有效实现电机的正、反转。
而电机速度的主要有三种,调节电枢、减弱励磁磁通、改变电枢回路电阻。
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改变电枢回路电阻只能实现有级调速,减弱磁通虽然能实现平滑调速,但这种方法的调速范围不大,一般都是配合变压调速使用。
因此在直流调速系统中,都是以变压调速为主,通过PWM(Pulse Widthdulation)信号占空比的调节改变电枢的大小,从而实现电机的平滑调速。
H 桥驱动原理要电机的正反转,需要给电机提供正反向,这就需要四路开关去控制电机两个输入端的。
当开关S1 和S4 闭合时,电流从电机左端流向电机的右端,电机沿一个方向旋转;当开关S2 和S3 闭合时,电流从电机右端流向电机左端,电机沿另一个方向旋转, H 桥驱动原理等效电路图如图1 所示。
图1 H 桥驱动原理电路图开关器件的选择及H 桥电路设计常用的电子开关器件有继电器,三极管, MOS 管, IGBT 等。
电机驱动与控制电路设计
03
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1 2
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设计概述
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设计是电机控制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电机的启动、调速和制动 等方面的控制。
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设计原理
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设计通过改变电机的输入 电压或电流,实现对电机的速度和方向的控制。
在电路板和元器件之间增 加减震垫或减震支架,以 减小振动对电路的影响。
优化散热设计
合理设计散热结构和散热 器,降低因过热引起的噪 声和振动。
05
电机驱动与控制电路的测 试与验证
测试方案与测试环境的搭建
测试方案
根据电路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制定详 细的测试方案,包括测试项目、测试 方法、测试步骤等。
测试环境
电机驱动与控制电路设计
作者:XXX 20XX-XX-XX
目录
• 电机驱动系统概述 • 控制电路设计基础 • 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设计 • 电机驱动与控制电路的优化设计 • 电机驱动与控制电路的测试与验证
01
电机驱动系统概述
电机驱动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电机驱动系统是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 能,以驱动机械设备运转的系统。
搭建符合测试要求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包括电机、传感器、电源、信号发 生器和采集系统等。
测试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数据采集
通过采集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电源电 流和电压等数据,为分析提供原始数据 。
VS
数据分析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信 号的频谱分析、波形分析、参数计算等。
测试结果的评价与改进建议
传感器
用于检测机械运动的状 态和位置,并将信号反
馈给控制器。
基于L298N电机驱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万方科技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基于L298N电机驱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系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工程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班级电气(9)班姓名乔梁学号 1116202064 指导教师王允建基于L298N电机驱动模块设计与实现目录一、摘要 (2)二、步进驱动模块方案1、方案一 (2)2、方案二 (2)三、硬件电路设计3.1 L298N驱动模块 (2)3.2 电机控制过程 (4)3.3 步进电机模块 (6)3.4 PCB设计 (7)3.5 转速控制设计 (7)3.6 基于L298N电机驱动模块的设计实物 (8)四、实验仿真及调试4.1 实验仿真结果 (8)4.2 系统联调 (9)五、总结 (9)六、仪器清单 (10)七、参考文献 (11)基于L298N电机驱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一、摘要该设计实现了步进电机正传、反转、加速快转、减速慢转的功能,启动系统后,通过控制脉冲来控制系统,经过L298N驱动电路对脉冲进行处理,输出能直接控制步进电机的脉冲信号,在此基础上,重新分配I/O资源,同时可增加驱动芯片L298N的个数,在负载能力范围允许内,还能实现多台步进电机独立正传、反转、加速快转、减速慢转的控制。
二、步进驱动模块方案1、方案一:A3972驱动模块是自动收发卡机的设计,是基于双工位(工作通道)的,所以本驱动模块内部自带电机切换电路,可以驱动分时工作的两路电机,价格昂贵。
2、方案二:L298N是ST公司生产的芯片。
主要特点是:工作电压高,最高工作电压可达46V,并且可以驱动两个二相电机,可以直接通过电源来调节输出电压;可以直接用单片机的I/O口提供信号,而且电路简单,使用比较方便。
经实验比较,L298N驱动模块运行可靠,取得效果较好,而且电路的电气性能和散热性能较好,此设计选用L298N驱动模块。
三、硬件电路设计3.1 L298N驱动模块L298N(实物图如图一)是ST公司生产的一种高电压、大电流电机驱动芯片。
电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优化设计研究
电磁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优化设计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得到广泛发展,群众对电磁继电器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结构上的简单、方便、通用和工作的可靠性都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追求。
部分具有特殊用途的继电器装置,例如在飞机、导弹、人造卫星等设备上所需要的继电器,具有更严格的标准,需要有着更小的耗能,并且体积与质量都要小,这样才能够保障日常的工作效率。
笔者将对磁保持继电器和一种新型三相步进电机控制电路设计做出解释。
标签:科学技术;电气自动化;继电器前言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继电器行业发展迅速,各种企业层出不穷。
我国电气自动化领域也抓住这种机遇,努力发展科学技术产业,提升继电器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特别是近几年来,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得到大力开发,磁性器件也朝着体积轻、质量小的规模发展,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磁保持继电器有了空前绝后的发展空间。
我国继电器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世界继电器市场呈增长态势的情况下,不断改进自己,不断扩大市场,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型产业力量。
但是我国的继电器产品依旧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继电器自身的稳定性和节能效果更是有待提高。
为了追求低能耗、稳定可靠的继电器,本文介绍了两种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优化设计思路。
1 我国电磁继电器发展状况分析自2003年起,世界继电器市场又开始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销售额达到了49.19亿美元,我国继电器产业作为一种新兴市场,在这种世界大环境下逐渐成为了全世界最拥有活力的电气市场,并且规模巨大,发展潜力十足。
随着自身市场不断扩大,科技不断进步发展,我国电气领域出现的新技术能够不断应用,阶段性科技产品不断更新,一条条新的产业链不断形成,应用,升级又更新,可以说我国电磁继电器产业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新技术产品频频产生并且推广,并且相关产业在实践中拓宽自身的领域,不但满足民用市场,军需力量也得到满足,军民两用的技术不断交融,互相学习,互相弥补,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基于W ujian100多功能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电子产品世界作者简介:陈岳海(2000—),廖墀坤、张涵(1999—),陈少真、陈星如(1998—),男,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自然语言处理、信号处理的研究、或器件仿真等的学习与研究。
基于Wujian100多功能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Research Based on Wujian100 Multi-function Motor Control System陈岳海,廖墀坤,张 涵,陈少真,陈星如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 510006)摘 要:本文提出基于Wujian100 开源SoC平台实现一个多功能、高精度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本系统使用自适应BP神经网络PID算法,可动态调节控制参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搭配梯形加减速、SPTA以及电机速度控制算法,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和速度的控制。
搭载温湿度传感器、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电机表面温度测量装置等来保证电机工作环境的适宜性。
本系统在基于对单个电机精确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三轴电机的多功能控制,包括角度和速度。
此外为实现本地离线和远程在线控制,系统通过串口触摸屏、WiFi传输模块,搭配阿里云物联网平台,设计了多种人机控制界面,均可进行多功能控制。
关键词:电机控制;SoC设计;神经网络PID;传感器;物联网*本项目获得“2020年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平头哥杯”二等奖。
0 引言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自动控制领域的发展,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机器人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影响到我们,并发挥了神奇的力量。
在各领域中,涉及自动化控制的系统,均与电机的控制相关,尤其在高精度系统中,要求电机控制精度非常高。
由此,研究高精度、高效率、成本低的电机控制系统非常必要。
Wujian100 SoC 平台的开发,自适应BP 神经网络PID 、梯形加减速、SPTA 、电机速度闭环控制算法。
最终实现了控制系统的搭建,包括硬件结构、软件结构及系统仿真和调试。
1 电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1.1 电机控制方式本系统采用57式两相四线步进电机,使用DM860电机驱动器,该驱动器可实现400~40 000细分,在本系统中使用1 600细分的精度,驱动器有三种控制信号:PUL 、DIR 、ENA 。
3.3v24v继电器驱动电路
要驱动一个3.3V到24V的继电器,可以使用以下电路:
1. 使用一个3.3V的稳压管或者电压源为继电器提供低电平信号。
2. 将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到24V电源的正极,常开触点连接到24V电源的负极。
3. 当3.3V的信号输入到继电器线圈时,继电器吸合,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将24V电源的正极
与负极连接起来,从而驱动负载工作。
4. 当3.3V的信号消失时,继电器断开,常闭触点闭合,常开触点断开,负载停止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继电器的线圈具有反电动势,因此需要使用续流二极管来消耗掉线圈中的电流,以避免对电路造成影响。
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电阻值来控制继电器的吸合和释放时间。
汽车应用中的电机驱动设计实例
汽车应用中的电机驱动设计实例在汽车中,水泵、油泵和助力转向泵这些负载仍由发动机直接驱动,采用电机驱动这些负载,可大大简化机械设计,无需采用皮带和转轮,同时节省发动机舱内空间。
AUIR3330S 提供了一个可以全速范围驱动任何类型电机的解决方案,其主动di/dt 控制实现了EMI及开关损耗性能的优化。
电机的采用我们需要追溯至多年前,回顾那段车辆不使用电机的时期。
那个时候,车辆是通过手摇曲柄进行发动的,发动机冷却风扇和雨刷器与发动机进行机械连接。
电机与内燃机迅速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最初主要是出于舒适度方面的考虑。
这些电机都是低功率电机(《100W ),通常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继电器驱动负载,它们是提升系统效率和性能的最佳选择。
随着电机开始投入安全应用,例如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电机需要更加可靠的驱动系统。
然而,最近,汽车工业将注意力转向了降低油耗。
绿色交通的压力已经迫使工程师尽可能为车辆找到智能、有效的解决方案。
电机在由智能电子设备驱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卓越性能。
电子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高功率电机(》100W)。
尽管现代汽车中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和鼓风机现在都采用电子功率控制,但电机的应用范围仍然很广。
汽车中的许多功能依然使用与内燃机连接的机械系统。
电子控制能够在效率方面带来显著的改善,水泵和油泵就是很好的例子。
利用电气控制方式,功率能有效传输给电机,使电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准确地满足功率需求。
变频技术为汽车领域带来重大机遇车辆发动机冷却装置和鼓风机应用变频电机控制是最新的一个创举。
老款车型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和鼓风机都使用由电阻器和继电器构成的转速控制系统。
采用该系统,电机的转速被限制为几个离散值。
实现任何转速值都需要一个电阻器与电机串联。
电机的转速不能针对功率需求实现最优化,因而这一解决方案的性能极低。
导致大多数情况下典型效率低于50%。
电力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变频电机控制成为许多应用的首选解决方案。
uln2803a原理
uln2803a原理ULN2803A是一种专业的继电器和电机驱动芯片,它能够提供高电流与高压力驱动输出。
本文将详细介绍ULN2803A芯片的原理与工作方式。
1. 简介ULN2803A芯片是由8个高电流高压互补开关组成,每个开关都具有可控制的输入和输出引脚。
该芯片在晶体管阵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可以更有效地驱动高电流负载。
2. 工作原理ULN2803A芯片的工作原理基于两个关键元件:继电器和晶体管。
2.1 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机械开关装置,其原理是通过电磁吸引力来控制一个或多个触点的开和闭。
ULN2803A芯片中的开关可以看作是继电器。
2.2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可以在电路中开关电流。
ULN2803A芯片中的高电流输出是通过晶体管来实现的。
3. 引脚功能ULN2803A芯片具有16个引脚,其中8个为输入引脚(IN1至IN8),另外8个为输出引脚(OUT1至OUT8)。
每个输入引脚控制一个输出引脚,以使其开关状态改变。
4. 工作方式当给某个输入引脚(例如IN1)提供高电平时,对应的输出引脚(OUT1)就会开路(高电平状态)。
反之,当输入引脚为低电平时,输出引脚则闭合(低电平状态)。
这些输出引脚可以连接到外部负载,如继电器、电机等,以控制其开关状态。
5. 电流与电压ULN2803A芯片能够提供高达500mA的峰值输出电流,并可以承受高达50V的峰值电压。
这使得它可以用于驱动各种高电流负载。
6. 输入与输出保护ULN2803A芯片内置了电流限制电阻和脉冲抑制二极管,用于保护输入引脚和输出晶体管。
输入引脚上的电流限制电阻可以防止过大的输入电流,而脉冲抑制二极管则可以保护输出晶体管免受反向电压的损害。
7. 应用领域由于ULN2803A芯片具有高电流和高压力驱动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控制高电流负载的场合,如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电机驱动等。
总结:ULN2803A芯片是一种专业的继电器和电机驱动芯片,通过其内部的多个开关和晶体管,能够提供高电流和高压力的驱动输出。
uln2003继电器,怎么用ULN2003控制5V继电器
uln2003继电器,怎么用ULN2003控制5V继电器
ULN2003 是高耐压、大电流、内部由七个硅NPN 达林顿管组成的驱动芯片。
经常在以下电路中使用,1、显示驱动2、继电器驱动3、照明灯驱动4、电磁阀驱动5、伺服电机、步进电机驱动等电路中。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
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怎幺用ULN2003控制5V继电器
网友一方法描述:。
继电器控制模块设计
继电器控制模块设计继电器控制模块是一种电子模块,主要用于控制继电器的开关动作。
继电器通常用于控制高功率设备、电机、灯光等。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设计方案。
1. 输入电路设计:输入电路用于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
可以使用一个触发器电路,如晶体管、MOSFET或继电器驱动器。
这个电路可以将低电压的控制信号转换为继电器所需的高电压或高电流信号。
2. 继电器选择: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继电器。
继电器的选择应根据所需的电源电压、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来确定。
还需要考虑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释放时间。
3. 电源电路设计:设计适当的电源电路,以提供继电器所需的电源电压和电流。
这可以是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具体取决于继电器的类型和应用。
4. 输出电路设计:输出电路用于连接继电器的控制端。
这个电路需要能够提供足够的电流来驱动继电器的线圈。
也可以通过使用继电器驱动器来增强输出信号。
5. 保护电路设计:可以添加保护电路,以保护继电器和控制模块。
例如,可以添加过压保护、过流保护和过温保护等电路。
6. 控制接口设计:设计一个适当的控制接口,以便用户可以方便地控制继电器的开关动作。
可以使用开关、按钮、触摸屏等来实现。
7. 电路板设计:将以上所有电路设计集成到一个电路板上,进行布局和布线设计。
这些电路板可以是单面板或双面板,具体取决于电路的复杂性。
8. 调试和测试:对设计的继电器控制模块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和稳定性。
可以使用示波器、万用表和其他测试设备来辅助测试。
继电器控制模块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输入电路、继电器选择、电源电路、输出电路、保护电路、控制接口和电路板设计。
还需要进行调试和测试,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和稳定性。
详细解析电机驱动电路典型设计
详细解析电机驱动电路典型设计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该方案实现的电路,可以采用独立的单片机或CPLD加场效应管驱动电路以及电流采样反馈电路。
一、在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中,主要考虑一下几点:功能:电机是单向还是双向转动?需不需要调速?对于单向的电机驱动,只要用一个大功率三极管或场效应管或继电器直接带动电机即可,当电机需要双向转动时,可以使用由4个功率元件组成的H桥电路或者使用一个双刀双掷的继电器。
如果不需要调速,只要使用继电器即可;但如果需要调速,可以使用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开关元件实现PWM(脉冲宽度调制)调速。
性能:对于PWM调速的电机驱动电路,主要有以下性能指标。
1)输出电流和电压范围,它决定着电路能驱动多大功率的电机。
2)效率,高的效率不仅意味着节省电源,也会减少驱动电路的发热。
要提高电路的效率,可以从保证功率器件的开关工作状态和防止共态导通(H桥或推挽电路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即两个功率器件同时导通使电源短路)入手。
3)对控制输入端的影响。
功率电路对其输入端应有良好的信号隔离,防止有高电压大电流进入主控电路,这可以用高的输入阻抗或者光电耦合器实现隔离。
4)对电源的影响。
共态导通可以引起电源电压的瞬间下降造成高频电源污染;大的电流可能导致地线电位浮动。
5)可靠性。
电机驱动电路应该尽可能做到,无论加上何种控制信号,何种无源负载,电路都是安全的。
二、三极管-电阻作栅极驱动1.输入与电平转换部分:输入信号线由DATA引入,1脚是地线,其余是信号线。
注意1脚对地连接了一个2K欧的电阻。
当驱动板与单片机分别供电时,这个电阻可以提供信号电流回流的通路。
当驱动板与单片机共用一组电源时,这个电阻可以防止大电流沿着连线流入单片机主板的地线造成干扰。
或者说,相当于把驱动板的地线与单片机的地线隔开,实现一点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继电器的大电流电机驱动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利用继电器来驱动电机,实现前级与后级之间双重电气隔离的大电流电机驱动的设计。
该文主要侧重于利用三极管、光耦、继电器的组合来实现电机的驱动,针对电机正常工作与滞转时的大电流和冲击电流而设计的驱动电路。
利用了继电器的电气隔离、光耦的电气隔离来达到双重隔离的效果。
关键词继电器;光耦;三极管;电机驱动
0 引言
电机一直以来都作为控制方面不可缺少的部分,对驱动电机的方法也是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针对电机运转初期、运转过程以及运转结束时的瞬间冲击电流来分析问题。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的大电流电机驱动芯片,如L298、BTS7960、VNH3SP30、SLA7078M等,对于驱动继电器也有光耦、三极管、达林顿ULN2803等许多方案。
在此,本文仅针对光耦加三极管来驱动继电器的设计进行分析。
并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部分个人的见解。
1 系统设计
总体的设计思路为由高低电平驱动光耦,由光耦驱动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电机供电的通与断。
第一级、第二级均为小电流,第三级为大电流,通过光耦与继电器实现对三部分的有效隔离,这样各级的电流在各级的内部流动不会影响其他级的工作。
在电机正常工作与滞转时第三级能承受很大的工作电路与冲击电流,实现了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并进行电气隔离的效果。
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
2 硬件设计
方案设计:
三极管的接法有射随接法和集电极接法,由于射随接法发射极上电压会被继电器吸走,射随接法只能接低阻抗负载,故采用集电极驱动方式,如图2。
该方案在运用中必须注意导线的线宽,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案在大电流环境下工作稳定。
方案优化:
为了提高电路的反应速度,可在继电器一端串联RC电路,如图3。
在电路闭合时,继电器的线圈由于自感会产生反向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大,从而延长了继电器吸合的时间,串联上RC电路后在电路闭合的瞬间,电容C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即可视为短路,这样就将比继电器线圈额定工作电压高的电压加到了线圈上,从
而加快了线圈中电流增大的速度,使继电器迅速吸合。
电源稳定之后电容C不起作用,电阻R起限流作用,即缩短了继电器的吸合时间,提高了电路的反应速度。
3 器件作用分析
二极管D1_5、D1_6: 反向续流,抑制浪涌。
当继电器断开后具有反向的感应电动势,
反向二极管在此与继电器线圈构成回路,吸收释放反向电动势形成的高电压脉冲。
发光二极管D1_1~D1_4:显示光耦TPL521与继电器的是否工作,起方便调试与正常工
作显示的作用。
电阻R1_1、R1_2:限流电阻。
电阻R1_3、R1_4:防止P1_+、P1_-初始化完成之前的高阻状态使继电器误闭合。
电阻R1_5、R1_6:为三极管提供偏置。
电阻R1_7、R1_8:一是保护三极管PNP8550,二是与R1_5、R1_6构成三极管的偏置。
电阻R1_9、R1_10: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
光耦U1_1、U1_2:为TPL521,起电气隔离与驱动三极管作用。
三极管PNP8550:驱动继电器。
继电器:驱动电机,并隔离电机启动与滞转时的大电流及回流。
4 结论
本文介绍了基于继电器的大电流电机驱动的设计,在电子设备以及电力系统中继电器的电气隔离作用应用十分广泛。
小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使得控制大电流的开关吸合,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小电流来控制大电流的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安全的超控大电流大电压设备。
而在此正是运用了继电器的这种隔离特性,使得电机在突发情况下产生的大电流不会影响前级的控制电路,并用光耦增加了输入驱动信号的驱动能力。
这种采用电气隔离设计的电机驱动在大电流的承受能力与稳定性上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北京三恒星科技公司编著.Altium Designer 6 设计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 谢文和.传感技术及其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4] 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