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论精粹-米芾
经典书法赏析--米芾《三帖卷》
经典书法赏析--米芾《三帖卷》
人物简介: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称"米襄阳"、"米南宫"。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的三幅行书书法作品《叔晦帖》、《李太师帖》、《张季明帖》合成一卷,被誉为“米芾三帖卷”。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此三帖大约书写于元祐二年(1086-1087年),时年米芾36岁,比《蜀素帖》、《苕溪诗帖》早二年。从书写风格来看,与《蜀素帖》、《苕溪诗帖》书写风格有明显的不同。米芾书法早期学习唐代书家,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去黄州拜访苏轼,苏轼称赞并建议学习晋人书法。米芾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指引,寻访晋人法帖,连其书斋也取名为“宝晋斋”。在研习晋人法帖5-6后,书写的“三帖卷”,是最相近二王的书风,但与二王父子书法又有不同,王羲之法度紧敛古质蕴藉内含,清秀俊朗的风格,文人气息很浓,一股书卷气,游丝幽魂,锋杪之间,触犯毫厘,华容失色;而王献之的书风纵放洒脱,笔画圆转,写起来好像是很随意似的,是一种表现奔放恣肆,款款而行,散朗妍妙,俊逸姿媚,游离偏颇的形式。二王统一风格上形成清朗俊秀尚韵的风格。在米芾的天资个性于王献之较为相近,米芾书法风墙阵马,沉着痛快,书写流畅恣肆。有人断定王献之的《中秋帖》就是米芾临书。从《米芾三帖卷》用笔中多可以见王献之的风骨。
卷一:叔晦帖纸本行书纵24.5厘米横29.6厘米
释文:余始兴公故为僚宦,仆与叔晦为代雅,以文艺同好,甚相得,于其别也。故以秘玩赠之,题以示两姓之子孙异日相值者。襄阳米芾、元章记。叔晦之子:道奴、德奴、庆奴。仆之子:鳌儿、洞阳、三雄。
米芾的书画鉴藏
米芾的书画鉴藏
一、米芾的书法鉴藏
米芾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坛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擅长行、草书,尤其是草书
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书法作品豪放、奔放,富有力量感和个性魅力,给人以
强烈的冲击力。米芾的书法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个性化风格,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米芾的书法鉴藏以行书《寒食帖》和草书《致王仲宣帖》最为有名。《寒食帖》是米
芾的代表作之一,其行书风格大气磅礴,结构严谨,洒脱奔放,富有诗意,被誉为“米体行”。而《致王仲宣帖》则是米芾的另一杰作,其草书写意大胆,结构疏密有致,气韵生动,被誉为“米体草”。这两幅作品均展现了米芾书法魅力,被后人誉为经典之作,成为
后世学习书法、鉴赏书法的典范之一。
米芾的书法鉴藏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独特理解和个人风采,同时也彰显了他对传统
文化的深厚造诣和独特贡献。他的书法作品深受后人的推崇和喜爱,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
的一朵奇葩,对中国书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米芾的绘画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他擅长山水画,创立了自己独特的
艺术风格,被誉为“米山水”。米芾的山水画风格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富有创意和表现力,体现出了其个性魅力和艺术追求。
米芾的绘画鉴藏中,《秋山行旅图》和《竹石图》是其代表作之一。《秋山行旅图》
展现了米芾对山水的独特理解和表现方式,画面气势磅礴,构图严谨,笔墨浑厚,意境深远,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珍品。而《竹石图》则展现了米芾对花鸟画的独到见解和表现方式,画面神韵深远,笔墨婉约,意境雅致,被誉为中国花鸟画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
都彰显了米芾的绘画才华和创作风采,成为后世学习绘画、鉴赏绘画的经典之作。
米芾
、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后世影响
自宋代以来,米芾的书法影响可谓是举足轻重。米芾的法书,一般认为,学米书的第 一家,应推他的长子米友仁,子承父传,颇有建树,小米的《动止持福帖》颇具老米风格 。宋代魏了翁《鹤山集》云:“元晖书虽不逮其父,然如王谢子弟,自有一种风格。” 米芾书法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在南渡之后。据记载,由于绍兴天子访求其书,广为收
罗,藏之内府,始贵重于天下,并命人镌刻《绍兴米贴》于是天下翕然学米。
趣闻轶事
米芾一生非常喜欢把玩异石砚台,有时到了痴迷之态。据《梁 溪漫志》记载:他在安徽无为做官时,听说濡须河边有一块奇形怪 石,当时人们出于迷信,以为神仙之石,不敢妄加擅动,怕招来不 测,而米芾立刻派人将其搬进自己的寓所,摆好供桌,上好供品, 向怪石下拜,念念有词:我想见到石兄已经二十年了,相见恨晚。 此事日后被传了出去,由于有失官方体面,被人弹劾而罢了官。但 米芾一向把官阶看的并不很重,因此也不怎么感到后悔,后来就作 了《拜石图》。作此图的意图也许是为了向他人展示一种内心的不 满。李东阳在《怀麓堂集》时说:“南州怪石不为奇,士有好奇心 欲醉。平生两膝不着地,石业受之无愧色。”这里可以看出米芾对 玩石的投入与对傲岸不屈的刚直个性。大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
谈米芾书论思想及书法特点
谈米芾书论思想及书法特点
如石书艺发布时间:19-04-2616:24书法家
在“宋四家”中,米芾年龄最小。但就书法而言,因其典型的“八面出锋”之”刷笔”,被誉为最有功力、最富天分。有史书记载,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有米芾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宋四家”其他几位大哥所不及。即使在当下,崇拜“米字”者颇多,学米芾书法成风。
要说起米芾的用笔特点,他主要是善于在字的整体上,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自然流畅的气势、有一种快刀斩乱麻的风格。如果单独看一个字,在起笔的时候用墨多,笔迹重,随着笔锋走势到中间略略清淡,这个清淡是相对他起笔来说,然后遇到收笔或者转折的时候,用侧锋迅速变换笔法。
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米芾的书法中很多字都有倾斜之像,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以几十年集古字的浑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
有人说米芾的字既然都有倾斜之势,会有不稳重的感觉,好像一个人一样,重心不稳,摇摇晃晃,其实细心点可以发现米芾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虽然米字用刷字,字摇曳多姿,欹侧多变,但却从不给人以不稳的感觉,给人的感觉非常的坚固,这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他的字重心在下盘,几乎每一个字重心都很低,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米芾德忱帖选
显然,这与米芾书法的通俗性和具有书法的形质美有关,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其特殊的笔法和笔势造就了他独特的书风魅力。而这都与他的”怪癖“、“孤傲”的性格是分不开。
米芾茗溪帖释文
米芾茗溪帖释文
摘要:
一、米芾简介
二、茗溪帖概述
三、茗溪帖释文及解析
四、茗溪帖的艺术价值
五、茗溪帖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一、米芾简介】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鹿门、襄阳漫士、淮阳外史等,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家”。米芾善书,尤其擅长行书,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二、茗溪帖概述】
茗溪帖是米芾的一部书法作品,共五十一字,为行书。帖中内容描述了米芾与友人共赏茗溪山水,品味佳茗的雅集场景。此帖书法风格潇洒自然,笔画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茗溪帖释文及解析】
释文如下:
“茗溪二月江南春,山青水碧与人亲。
米芾尺牍原文及译文
米芾尺牍原文及译文
摘要:
I.简介
- 介绍米芾及其书法成就
- 简介米芾尺牍的背景及特点
II.米芾尺牍原文
- 原文内容概述
- 原文细节描述
III.米芾尺牍译文
- 译文概述
- 译文细节描述
IV.米芾尺牍的意义和影响
- 对后世书法的影响
- 文化价值及意义
V.结论
- 总结米芾尺牍的特点和价值
- 强调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正文:
I.简介
米芾,字元章,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被誉为“书法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自成一家,以其险峻、飞扬、豪放的风格闻名
于世。米芾尺牍是米芾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米芾尺牍,又称《箧中帖》,是米芾给友人伯充的一封信。这封信以行草书书写,充分展示了米芾独特的书法风格。在这封信中,米芾向伯充倾诉了自己对书法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II.米芾尺牍原文
米芾尺牍原文如下:
芾顿首,伯充台鉴。邂逅再者,岂易言哉。天宝九载,岁在戊寅,十一月廿六日,芾顿首。伯充台鉴。贤友适至,辱书,伏承尊候万福,芾顿首。阻风海陵,不得奉书,自愧驰恋,益以敬佩。芾顿首。
III.米芾尺牍译文
米芾尺牍的译文如下:
芾恭敬地写道,伯充先生您可鉴。能够再次相遇,实在是难得的机会。天宝九年,岁次戊寅,十一月二十六日,芾恭敬地写道。伯充先生您可鉴。尊敬的朋友刚刚到来,我收到了您的来信,恭敬地阅读。得知您身体健康,我感到非常欣慰,恭敬地写下这封信。因为遇到大风,我不能亲自给您写信,为此我感到非常惭愧,更加敬佩您。恭敬地写下这封信。
IV.米芾尺牍的意义和影响
米芾尺牍作为一件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封信展示了米芾行草书的独特风格,笔画流畅,气势磅礴,给后人以极大的启发。同时,这封信也反映了米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书法的热爱,使这件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米芾行书尺牍集粹
米芾行书尺牍集粹
米芾行书尺牍集粹
书法爱好者之家
《丹阳帖》
【释文】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早一报。恐他人先。芾顿首。“丹阳”乃润州古称。秋榖未登,青黄不接,米价必贵,此帖作于崇宁二年夏秋之间。米芾愿以玉笔架换百斛丹阳米,寥寥二十余字,“如何”二字是商量的口气,有点调皮;“早一报,怨他人先”,则活脱可见其幽默诙谐。从文字看来,已有《世说新语》中晋人名士风度。
《参政帖》
【释文】苏太简参政家物,多著邳公之后四代相印,或用翰林学士院印。芾记。《参政帖》是米芾为苏太简鉴定书画的记录,虽仅有三行,但写得十分精到,结体紧密,笔法内敛,趋于丰肥,转折处以流便的圆转笔法取代方折笔,随笔写来,然有一种沉着飞扬的神韵,其姿媚处颇得二王的神韵,当为其中年成熟书风的代表作品。
《甘露帖》
【释文】:芾顿首再启。弊居在丹徒行衙之西,翛闲堂、漾月、佳丽亭在其后,临运河之阔水。东则月台,西乃西山,故宝晋斋之西为致爽轩。环居桐柳椿杉百十本,以药植之,今十年,皆垂荫一亩,真一亩之居也。四月末,上皇山樵以异石告,遂视之。八十一穴,大如碗,小容指,制在淮山一品之上。百夫运致宝晋桐杉之间。五月望,甘露满石次,林木焦苇莫不沾,洁白如玉珠。郡中图去,至今未止。云欲上,既不请,亦不止也。芾顿首再拜。
《竹前槐后诗卷》
【释文】芾非才当剧,咫尺音敬*然,比想庆侍,为道增胜,小诗
因以奉寄。希声吾英友。芾上。竹前槐后午阴繁,壶领华胥屡往还。雅兴欲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闲。米芾《竹前槐后诗卷》亦称《致希声吾英友尺牍》、《非才当剧帖》。
(完整版)《书史》米芾
《书史》米芾
《书史》
米芾
金匮石室,汗简杀青,悉是传录,河间古简,为法书祖。张彦远志在多闻,上列沮苍,按史发论,世咸不传,徒欺后人,有识所罪。至于后愚妄作,组织神鬼,止可发笑。余但以平生目历,区别无疑,集曰《书史》,所以提南识者,不点俗目。
刘原父收周鼎篆一器,百字,刻迹焕然,所谓金石刻文,与孔氏上古书相表里,字法有鸟迹自然之状。宗室仲忽、李公麟收购亦多。余皆尝赏阅,如楚钟刻字,则端逸,远高秦篆,咸可冠方今法书之首;秦汉石刻,涂壁都市,前人已详。余阅书白首,无魏遗墨,故断自西晋。晋贤十四帖,检校太师李玮于侍中王贻永家购得,第一帖张华真楷,钟法,次王,次王戎,次陆机,次郗鉴,次陆表,晋元帝批答,次谢安,次王衍,次右军,次谢万两帖,次王,次臣詹,晋武帝批答,次谢方回,次郗,次谢尚,内谢安帖,有开元印,缝两小玺,建中翰林印。安及万帖有王涯永存珍秘印,大卷前有梁秀收阅古书印,后有殷浩印,殷浩以丹,梁秀以赭,是唐末赏鉴之家,其间有太平公主胡书印,王溥之印。自五代相家宝藏。侍中,国婿,
丞相子也。太宗皇帝文德化成,靖无他好,留意翰墨,润色太平。淳化中尝借王氏所收书,集人《阁帖》十卷,内郗两行《二十四日帖》,乃此卷中者,仍于谢安帖尾御书亲跋三字以还王氏,其帖在李玮家。余同王涣之饮于李氏园池,阅书画产竟日,末出此帖:枣木大轴,古青藻花锦作标,破烂,无竹模,晋帖,上反安冠簪样古玉轴。余寻制掷枣轴池中,拆玉轴,王涣之加糊,共装焉。一坐大笑,要余题跋,乃题曰:“李氏法书第一”(亦天下法书第一也)。
又晋谢奕、桓温、谢安三帖为一卷,上有窦蒙审定印,谢安帖后以浓墨模榻,遂全晕过,后归副车王诜家,分为三帖,云失谢安帖,以墨重晕。唐人意宝此帖,而反害之也。后人可以为戒。李玮云:“亦购于王氏。”
历代书论精粹-米芾(5篇)
历代书论精粹-米芾(5篇)
第一篇:历代书论精粹-米芾
米芾《海岳名言》
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词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江南吴山完、登州王子韶大隶题榜有古意,吾儿友仁大隶题榜与之等。又幼儿友知代吾名书碑及手大字更无辨。门下钓忖其小楷,:“每小简可使令嗣书。”谓友知也。
老杜作《薛稷慧普寺诗》:“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普”字如人握两拳,伸臂而立,丑怪难状。由是论之,古无真大字明矣。
葛洪《天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欧阳询《道林之寺》,寒俭无精神。柳公权《国清寺》,大小不相称,费尽筋骨。裴休率意写牌,乃有真趣,不陷丑怪。真字甚易,唯有体势难,谓不如画算,勾,其势活也。
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
唐官诰在世为褚、陆、徐峤之体,殊有不俗者。开元以来,缘明皇字体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时君所好,经生字亦自此肥。开元以前古气无复有矣。
唐人以徐浩比僧虔,甚失当。浩大小一伦,犹使楷也。僧虔、萧子云传锺法,与子敬无异,大小各有分,不一伦。徐浩为颜真卿辟客,书韵自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非古也。
米芾书法全集(高清120幅)
米芾书法全集(高清120幅)
公告
【汉唐书院内部高清资料】
从即日起免费向外发放
详情请见文章末尾!
米芾(1051一1107),初名黻,41岁后改作芾,字元章。世居太原,后迁襄阳,定居润州(今镇江)。徽宗时为书画学博士,后任礼部员外郎。
米芾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和书画鉴赏家,善画山水。他在书画方面富有创新精神,他认为山水画发展到宋代,已经被前人陈法所束缚,缺少独创意识,他创造了“米点山水”。但真迹未留传下来。他的书法,以行草成就最高,其书风潇洒、舒畅,圆润遒劲,熟而不俗,险而不怪,奇正相生,出手自然。米芾每天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钟(繇)、索(靖)也,可永勉之。”他儿子米友仁说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据孙祖白《米芾米友仁》)。米芾作书十分认真,自己说:“佘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明范明泰《米襄阳外记》)。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其中的甘苦非个中行家里手不能道,也可见他创作态度的严谨。
【米芾书法全集】
释文:芾启久违倾仰夏序清和起居何如衰年趋(趋)召不得久留伏惟珍爱米—斛将微意轻尠(鲜)悚仄馀惟加爱加爱芾顿首窦先生侍右
米芾珊瑚帖
释文: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释文:芾烝徒如禁旅严肃过州郡两人并行寂无声功皆省三日先了蒙张都大鲍提仓吕提举壕寨左藏皆以为诸邑第一功夫想闻左右若得此十二万夫自将可勒贺兰不妄不妄芾皇恐
米芾论书名言
米芾论书名言
《米芾论书名言》是2007年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书店出版社。
内容介绍
本着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中国书店出版社,真诚地希望给热爱书法的朋友们,提供必要的、方便阅读理解的书法理论指导资源图书,他们撷取了在中国古代书论史上有重大影响、有特色、有创见、有影响的书论,以探索书法字帖出版的新形式、新内容的方式呈现给广大书法爱好者。
而这套《历代书论释译楷书丛帖》因此而推出,它以京剧“音配像”的形式,先将书论以书法字帖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再对难解的书论古文加注释,每一段书论文字前加上书论注释者对古人书论理解的导读文字,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字帖,既利于人们学习珍贵的历代书论精华,提高自己的书法理论素养,同时又可临摹练字,一举多得。
米芾经典作品集(附释文、作品简介)
米芾经典作品集(附释文、作品简介)
米芾(1051-1108),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在书法上,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虽然画迹不传于世,但书法作品却有较多留存。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杰出代表。米芾习书,自称“集古字”,虽有人以为笑柄,也有赞美说“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氏书法成功的来由。根据米芾自述,在听从苏东坡学习晋书以前,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响最深: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笔法,如“门”字右角的圆转、竖钩的陡起以及蟹
爪钩等,都集自颜之行书;外形竦削的体势,当来自欧字的模仿,并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沈传师的行书面目或与褚遂良相似;米芾大字学段季展,“独有四面”、“刷字”也许来源于此;褚遂良的用笔最富变化,结体也最为生动,合米芾的脾胃,曾赞其字,“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米芾《论书帖》高清单字欣赏
米芾《论书帖》高清单字欣赏
跌宕多姿追“二王”
——米芾《论书帖》高清单字欣赏【简介】米芾《论书帖》,草书九帖之五,亦名《张颠帖》、《草圣帖》等。墨迹纸本,9行65字,纵24.7厘米,横3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帖为随笔一则,是米芾一段评论草书的手札。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钤有“内府书印”二半印、“陈定”、“王鸿绪印”。【释文】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聊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䛒(biàn同“辩”,亦有说“上功下言”,为“辩”字俗写)光尤可憎恶也。
米芾书法演变
米芾书法演变
米芾(1051-1107),字元亨,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文化名人。其书法艺术风格独特,自成一体,影响了后世的
书法创作,并被誉为“米体”。本文将从米芾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入手,探究米芾书法风格的演变及其艺术特点。
一、初学时期
米芾的书法生涯始于他九岁时,在家乡私学跟随老师学习书法。
初学时期的米芾书法中,笔画虽然不够规范,但每个字的结构比较整齐,线条刚劲有力,表现出他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
二、深入研习
米芾后来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深入研习书法,不断吸收古人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其书法风格逐渐变得自然、豁达、淳朴,表现出一种飘逸之美,营造出不同于其他书法大家的独
特韵味。
三、深入思考
米芾曾多次写书法理论文章,并就书法艺术进行深入思考,这些
文章被称为《米芾书谱》。在《米芾书谱》中,米芾提出了“追祖求本”的思想,主张学习古人的书法,把握古人的艺术精髓。并在此基
础上开创了一种新的书法风格,“贵于神而不注于龙”即在书法创作
中追求力量和韵味的融合,而不是只追求花哨的形式。
四、晚年期
米芾的晚年期,虽然身体已经虚弱,但是他的书法艺术却达到了
登峰造极的境地。晚年时期的米芾书法,感情更加深刻,紧实而峻拔
的线条,直接表达出他心中的激动与感触。他的书法达到了“意传神”、“先意后形”的境界,也就是笔意高于笔形,文字形式已不是
最为关注的内容,而是表现出内心深层情感的表现方式。
综上所述,米芾的书法艺术不断地在演变,不断地进步。他的书
法风格具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和特点,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
北宋米芾行书《书论书》
北宋米芾行书《书论书》
【释文】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辙。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光尤可憎恶也。
米芾《书论书》,纸本,册页,纵27.4厘米,横37厘米,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高清书法集合及释文——每个字都能认识(34P建议收藏)
米芾高清书法集合及释文——每个字都能认识(34P建议收
藏)
释文:芾烝徒如禁旅严肃过州郡两人并行寂无声功皆省三日先了蒙张都大鲍提仓吕提举壕寨左藏皆以为诸邑第一功夫想闻左右若得此十二万夫自将可勒贺兰不妄不妄芾皇恐
释文: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早一报恐他人先芾顿首
释文:敬闻命此石亦不恶业镜在台州耳芾顿首伯充台坐彦臣如何释文:真酥一斤少将微意欲置些果实去又一兵陆行难将都门有干示下酥是胡西辅所送芾皇恐顿首虞老可喜必相从欢
释文:研山为李后主旧物米老生平好石获此一奇而铭以传之宣其书迹之尤奇也昔董思翁极崇仰米书而微嫌其不淡然米书之妙在得势如天马行空不可控勒故独能雄视千古正不必徒从淡求之落此卷则朴拙疏瘦岂其得意时心手两忘偶然而得之耶使思翁见之当别说矣乾隆戊子十一月昌平陈浩题卷首图片省略日本前首相犬养毅题迎首鸢飞鱼跃
释文: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
释文:芾顿首再启芾逃暑□山幸兹安适人生幻法中□□为虐而热而恼谚以贵□所同者热耳讶挚在清□之中南山之阴经暑衿□一热恼中而获逃此非幸□□ 秋可去此遂吐车茵芾顿首再启
释文:闻张都大宣德权提举榆柳局在杞(耜)者倘蒙明公荐此职为成此河事致薄效何如芾再拜南京以上曲多未尝浅又以明曲则水逶迤又自来南京以上方有水头以曲折乃能到向下则无水头此理是否释文: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来用此石矣元章
释文:芾顿首再启弊邑幸岁丰无事足以养拙茍禄无足为者然明公初当轴当措生民于仁寿县令承流宣化惟日拭目倾听徐与含灵共陶至化而已芾顿首再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芾《海岳名言》
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词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江南吴山完、登州王子韶大隶题榜有古意,吾儿友仁大隶题榜与之等。又幼儿友知代吾名书碑及手大字更无辨。门下钓忖其小楷,:“每小简可使令嗣书。”谓友知也。
老杜作《薛稷慧普寺诗》:“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普”字如人握两拳,伸臂而立,丑怪难状。由是论之,古无真大字明矣。
葛洪《天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欧阳询《道林之寺》,寒俭无精神。柳公权《国清寺》,大小不相称,费尽筋骨。裴休率意写牌,乃有真趣,不陷丑怪。真字甚易,唯有体势难,谓不如画算,勾,其势活也。
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锺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
唐官诰在世为褚、陆、徐峤之体,殊有不俗者。开元以来,缘明皇字体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时君所好,经生字亦自此肥。开元以前古气无复有矣。
唐人以徐浩比僧虔,甚失当。浩大小一伦,犹使楷也。僧虔、萧子云传锺法,与子敬无异,大小各有分,不一伦。徐浩为颜真卿辟客,书韵自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非古也。
石刻不可学,便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如颜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唯吉州庐山题名,题讫而去,後人刻之,故皆得其真,无做作凡俗之差,乃知颜出於褚也。又真迹皆无蚕头燕尾之笔,与郭知运《争坐位帖》,有篆籀气,颜杰思也。柳与欧为丑怪恶札祖,其弟公绰乃不俗於兄。筋骨之说出於柳,世人但以怒张为筋骨,不知不怒张,自有筋骨焉。
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褚遂良小字如大字,其後经生祖述,间有造妙者。大字如小字,未之见也。
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自古及今,余不敏,实得之。榜字固已满世,自有识者知之。
石曼卿作佛号,都无回互转折之势,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是张颠教颜真
卿谬论。盖自有大小相称,且如写“太一之殿”作四窠分,岂可将“一”字肥满一窠,以对“殿”字乎!盖自有相称,大小不展促也。余尝书“天慶之觀”,“天”、“之”字皆四笔,“慶”、“觀”字多画在下,各随其相称写之,挂起气势自带过,皆如大小一般,真有飞动之势也。
书至隶兴,大篆古法大坏矣。篆籀各随字形大小,故知百物之状,活动圆备,
各各自足。隶乃始有展促之势,而三代法亡矣。
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李邕脱子敬体,乏
纤浓。徐浩晚年力过,更无气骨。皆不如作郎官时《婺州碑》也。《董孝子》、《不空》,皆晚年恶札,全无研媚,此自有识者知之。沈传师变格,自有超世真趣,徐不及也。御史萧诚书太原题名,唐人无出其右。为司马《南真君观碑》,极有锺、王趣,余皆不及矣。
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有真迹。自“颠沛”字起,在唐林夫处,他人所收不及也。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秀润生,布臵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活A
润不肥。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
“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兹古语也。吾梦古衣冠人授以折纸书,书法自此差进,写与他人都不晓,蔡元长见而惊曰:“法何遽大异耶!”此公亦具眼人。章子厚以真自名,独称吾行草,欲吾书如排算子,然真字须有体势乃佳尔。
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
友仁等古人书,不知此学吾书多,小儿作草书,大段有意思。
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若穿透,始到锺、索也。可不勉之!
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因思苏之才,《桓公至洛帖》字
明意殊有工,为天下法书第一。
半山庄上多文公书,今不知存否。文公学杨凝式书,人鲜知之,余语其故,公
大赏其见鉴。
金陵幕山楼隶榜,乃关蔚宗二十一年前书,想六朝宫殿榜皆如是。
薛稷书慧普寺,老杜以为「蛟龙岌相缠」。今见其本,乃如柰重儿握蒸饼势,
信老杜不能书也。
学书须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别为一好萦之,便不工也。
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臣书刷字。”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榜书
榜书古曰署书,萧何用以题苍龙、白虎二阙者也,今又称为擘窠大字。作之与小字不同,自古为难。其难有五: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习,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毫难精。有是五者,虽有能书之人,熟精碑法,骤作榜书,多失故步,盖其势也。故能书之后,当复有事,以其别有门户也。
榜书有尺外者,有数寸者,当分习之。先习数寸者,可以摹写,笔力能拓,起收使转,笔笔完具。既精熟,可以拓为大字矣。杜工部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则古人童年先作大字可见矣。
学榜书虽别有堂壁,要亦取古人大字精者临写之。六朝大字,犹有数碑,《太祖文皇帝石阙》《泰山经石峪》《淇园白驹谷》,皆佳碑也。尚有尖山罔山铁山摩崖,率大书佛号赞语,大有尺余,凡数百字,皆浑穆简静,余多参隶笔,亦复高绝。
榜书亦分方笔圆笔,亦导源于钟、卫者也。《经石峪》圆笔也,《白驹谷》方笔也。然自以《经石峪》为第一,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篆韵,无所不备,雄浑古穆,得之榜书,较《观海诗》尤难也。若下视鲁公“祖关”、“逍遥楼”,李北海“景福”,吴琚“天下第一江山”等书,不啻兜率天人,视沙尘众生矣,相去岂有道里计哉!
东坡曰:“大字当使结密而无间。”此非榜书之能品。试观《经石峪》,正是宽绰有余耳。
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若有意作气势,便是伧父。凡不能书人,作榜书未有不作气势者,此实不能自揜其短之迹。昌黎所谓“武夫桀颉作气势”,正可鄙也。观《经石峪》及《太祖文皇帝神道》,若有道之士,微妙圆通,有天下而不与,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气韵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绝,岂暇为金刚怒目邪?
《白驹谷》之体,转折点画,皆以数笔成一笔,学者不善学,尤患板滞,更患无气。此是用方笔者,方笔写榜书最难,然能写者,庄雅严重,美于观望,非深于北碑者,寡能为之而无弊也。
自萧何题署之后,梁鹄、韦诞、卫觊,盛以此称,唐时殷仲容“资圣”,王知敬“清禅”,并知名一时。盖榜书至难,故能书者致为世重也。
北人工为署书,其知名者,并著于时。题洛京宫殿门板,则有沈含馨、江式。北京台殿楼观宫门题署,则窦遵瑾。周天和时,露寝成,赵文深以题榜之功,除赵兴守,每须题榜,辄复追之,其重榜书至矣。故榜书当以六朝为法。东坡安致,惜无古逸之趣;米老则倾佻跳荡,若孙寿堕马,不足与于斯文;吴兴、香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