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治疗指南 (摘自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_好大夫在线

合集下载

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

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
通过抑制环氧化合酶活性 , 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具有 抗 炎 、止 痛 、退热 、消肿作用 。 由于 N SA IDs 使前列腺 素的合 成 减少 , 故可出现相应的不 良反应 , 如胃 肠道 不良反 应 :恶心 、 呕吐 、腹痛 、腹泻 、腹胀 、食 欲不 佳 , 严 重者 有消 化性溃 疡 、出 血 、穿 孔等 ;肾脏不良反应 :肾灌注量减少 , 出现水 钠潴留 、高 血钾 、血尿 、蛋白尿 、间质性 肾炎 , 严重者 发生 肾坏死 致肾 功 能不全 。 N SA IDs 还可引起外周血细 胞减少 、凝血功能障碍 、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肝功能损害等 , 少数患者发生过 敏反应(皮 疹 、哮喘), 以及耳 鸣 、听力下降 , 无 菌性脑 膜炎等 。 治 疗 RA 的常见 N SA IDs 见表 3。
注 :以上 7 条满足 4 条或 4 条以上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即可诊断 RA
炎 、反应性关节炎 、银屑病关节炎和其他结缔组织病(系统性 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 、硬皮病等)所致的关节炎相鉴别 。 3.4.1 骨关节炎 :该 病 为退 行性 骨 关节 病 , 发 病年 龄 多在 40 岁以上 , 主要累及膝 、脊柱等负重 关节 。 活 动时关节 痛加 重 , 可有关节肿胀 、积液 。 手指 骨关节 炎常 被误诊 为类 风湿 关节炎 , 尤其在远端指间关 节出现赫伯 登(Heberden)结 节和 近端指关节 出现布夏尔(Bouchard)结节时 易被视 为滑膜 炎 。 骨关节炎通 常无游走性 疼痛 , 大多数 患者血 沉正常 , 类 风湿 因子阴性或低滴度阳性 。 X 线示关节间隙狭 窄 、关节 边缘呈 唇样增生或骨疣形成 。 3.4.2 痛风 :慢性痛 风性关节炎有时与类风湿关节炎相 似 , 痛风性关节 炎多见于中 老年男性 , 常 呈反复 发作 , 好发 部位 为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或 跗关节 , 也可 侵犯 膝 、踝 、肘 、腕 及手 关节 , 急性发作时通常 血尿酸 水平增 高 , 慢 性痛风 性关 节炎 可在关节和耳廓等部位出现痛风石 。 3.4.3 银屑病关节炎 :银屑病 关节炎 以手 指或足 趾远 端关 节受累为主 , 也可出现关节畸 形 , 但 RF 阴性 , 且伴有银 屑病 的皮肤或指甲病变 。 3.4.4 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主要侵犯脊柱 , 但周围关 节也可 受累 , 特别是以膝 、踝 、髋 关节为 首发症 状者 , 需与 类风 湿关 节炎相鉴别 。 该病有以下 特点 :①青年 男性 多见 ;②主 要侵 犯骶髂关节及脊柱 , 外周关节受累多以下肢不对称关 节受累 为主 , 常有肌腱 端炎 ;③90 %~ 95 %患 者 HLA-B27 阳性 ;④ 类风湿因子阴性 ;⑤骶髂 关节 及脊 柱的 X 线 改变 对诊 断极 有帮助 。 3.4.5 结缔组织病所致的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系统 性红斑 狼疮均可有 关节症状 , 且部分 患者类 风湿因 子阳性 , 但 它们 都有相应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和自身抗体 。 3.4.6 其他 :对不典型 的以单 个或少 关节 起病的 类风 湿关 节炎要与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结核感染)、反应性关节 炎和风 湿热相鉴别 。 4 治 疗 方 案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完整版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完整版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2018 年 4?月 1 日出版的《中华内科杂志》发表了《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上次更新该指南是2010年。

推荐意见1:RA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影响重大,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

室和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1A)。建议临床医师使用1987年ACR发布的RA分类标准与2010年ACR/EULAR发布的RA分类标准做出诊断(2B)

推荐意见2:建议临床医师根据RA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恰当选用X

线、超声、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技术(2B)

推荐意见3:RA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规范治疗,定期监测与随访(1A)。RA的治疗目标是达

到疾病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即达标治疗,最终目的为控制病情、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B)

推荐意见4:对RA治疗未达标者,建议每1~3个月对其疾病活动度监测1次(2B);对初始

治疗和中/高疾病活动者,监测频率为每月1次(2B);对治疗已达标者,建议其监测频率为每3~6个月1次(2B)

推荐意见5:RA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关节疼痛、肿胀数量,ESR、CRP、RF及抗环瓜氨

酸蛋白抗体(ACPA)的数值等实验室指标(1B)。同时要考虑关节外受累情况;此外还应注意监测RA的常见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等(1B)

推荐意见6:RA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开始传统合成DMARDs治疗。推荐首选甲氨蝶呤单用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关节炎为主要

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类风湿

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中国医学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了《中国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旨在提供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帮助患

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概述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是基于大量实验和临床经验的综合指南,依据循证医学原则制定而成。指南的编制以循证医学(Clinical Evidence)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意见,并参考患者的实际需

要和医疗资源。

二、诊断标准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明确

的规定,主要根据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

1.病史表现:包括关节炎的表现和病程,如关节疼痛、关节红肿、

关节功能障碍等。

2.关节检查:通过观察、触诊、活动度测量等方式对患者关节进行

全面检查,确定关节受损的范围和程度。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

肽抗体等指标的检测,协助诊断和评估疾病活动性。

4.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等检查可以帮助评估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和损伤情况。

三、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指南提供了详细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等,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和职业治疗等,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关节功能。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受损的关节,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注:以上7条满足4条或4条以上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可诊断RA,条件1-4必须
持续至少6周(引自Arthrifis Rhe最Ⅱ新m编。辑pp1t988,31:315—324)
15
表3 ACR/EULAR2009年RA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
关节受累情况 受累关节情况 中大关节
受累关节数
1 2-lO
得分(0-5分)
3.4.4 强直性脊柱炎(AS):本病以青年男性多发,主 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柱,部分患者可出现以膝、 踝、髋关节为主的非对称性下肢大关节肿痛。该 病常伴有肌腱端炎,HLA—B27阳性而RF阴性。骶 髂关节炎及脊柱的x线改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3.4.5 其他疾病所致的关节炎:Ss及SLE等其他风湿 病均可有关节受累。但是这些疾病多有相应的临 床表现和特征性自身抗体,一般无骨侵蚀。不典 型的RA还需要与感染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和 风湿热等鉴别。
阿西美辛(acenetacin)
吡喃羧酸类 依托度酸(etodolac)
非酸性类 萘丁美酮(nabumetone) 昔康类 吡罗昔康(piroxicam)
氯诺昔康(lornoxicam)
美洛昔康(meloxicam)
磺酰苯胺类 尼美舒利(mincaulide)
昔布类 塞来昔布(celecoxib)
最新编辑ppt
19
⑤老年人可选用半衰期短或较小剂量的NSAID; ⑥心血管高危人群应谨慎选用NSAID,如需使用, 建议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萘普生;⑦肾功能不全 者应慎用NSAIDs;⑧注意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魄定 期监测。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诊疗指南

1 【制定规范的依据】

《临床诊疗规范—关节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2【概述】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能引起全身性关节损害的慢性

结缔组织疾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丧失,大部分患者的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并可有关节外其他器官与组织受累的表现。目前多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3 【诊断】

3.1 典型表现

3.1.1好发于中年女性。好发于手足小关节,尤其是

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及跖趾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2018 年 4?月 1 日出版的《中华内科杂志》发表了《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上次更新该指南是2010年。

推荐意见1:RA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影响重大,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

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1A)。建议临床医师使用1987年ACR发布的RA 分类标准与2010年ACR/EULAR发布的RA分类标准做出诊断(2B)

推荐意见2:建议临床医师根据RA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恰当选

用X线、超声、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技术(2B)

推荐意见3:RA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规范治疗,定期监测与随访(1A)。RA的治疗目

标是达到疾病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即达标治疗,最终目的为控制病情、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B)

推荐意见4:对RA治疗未达标者,建议每1~3个月对其疾病活动度监测1次(2B);

对初始治疗和中/高疾病活动者,监测频率为每月1次(2B);对治疗已达标者,建议其监测频率为每3~6个月1次(2B)

推荐意见5:RA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关节疼痛、肿胀数量,ESR、CRP、RF及抗

环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的数值等实验室指标(1B)。同时要考虑关节外受累情况;此外还应注意监测RA的常见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等(1B)

推荐意见6:RA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开始传统合成DMARDs治疗。推荐首选甲氨蝶呤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医生会开具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非甾
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患者需按时服药,并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
02
定期复查
患者需定期进行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相关检查,以及关节
X光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病情进展。
03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以
功能状况
关节功能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患者的关节 活动度、肌肉力量、疼痛程度等,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 严重程度和预后。
预防策略
早期诊断与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关节破坏、降低残疾风险的关键。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尽早进行相关检查 ,确诊后积极进行治疗。
免疫抑制剂与生物制剂的应用
• 关节外表现:包括类风湿结节、肺间质病变、心包炎、血管炎等。 • 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 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遗传和环境因
素的共同作用。其病理表现主要为关节炎症和损伤,但也可累及关节外 组织。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症状、体 征、家族史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02
CATALOGUE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
临床诊断
症状表现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包括 关节肿痛、晨僵、关节畸形等。 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 了解症状的发生、发展过程。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R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抑郁症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A的全球发病率为0.5%~1%,中国大陆地区发病率为0.42%,总患病人群约500万,男女患病比率约为l:4。我国RA患者在病程l~5年、5~10年、10~15年及≥15年的致残率分别为18.6%、43.5%、48.1%、61.3%,随着病程的延长,残疾及功能受限发生率升高。RA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机能、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下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及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APLAR)等多个国际风湿病领域的学术组织分别

制订或修订了各自的RA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了RA 诊疗指南。然而,上述指南对指导目前我国RA诊疗实践仍存诸多挑战。一方面,国际RA指南的质量良莠不齐,推荐意见间常存在不一致性;另一方面,国际RA指南极少纳入有关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证据。此外,国外风湿科医师关注的临床诊疗问题和用药习惯与我国风湿科医师亦有所不同。再者,我国医院的风湿科人才培养、专科设置和患者就医情况与国外也存在明显差异。调查显示,我国仍有60%的医院未设置独立的风湿病专科,现有的7200余名风湿科医师中超过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2019最新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2019最新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25炎诊疗指南
意见描述
经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等单药规范治疗仍未达标者,建议联合用药。 有研究报道,对早期疾病活动度高的RA患者,传统合成DMARDs联合治疗可改 善临床症状和关节损害。对甲氨蝶呤反应不足的RA患者,Meta分析显示,联合 3种传统合成DMARDs(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羟氯喹)能较好地控制疾病活 动度,其效果不低于甲氨蝶呤联合一种生物制剂 DMARDs 或联合靶向合成 DMARDs。
14
个人解读
15
治疗风湿疾病的目标:早诊断、早治疗,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甚 至完全缓解症状。
推荐意见四 对RA治疗未达标者,建议每1-3个月对其疾病活动度监测1 次(2B);对初始治疗和中/高疾病活动者,监测频率为 每月1次(2B);对治疗已达标者,建议其监测频率为每 3-6个月1次(2B)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16炎诊疗指南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4炎诊疗指南
意见描述
调查显示,我国RA患者从出现典型的多关节肿痛及晨僵等症状至确诊为 RA的中位时间长达6个月,25%的RA患者经1年以上才能确诊。诊断时机 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早期诊断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目前国际上有两种分类标准来帮助诊断 RA,1987年ACR的分类标准,其敏感度为39.1%,特异度为 92.4%; 2010年ACR/EULAR发布的分类标准,其敏感度为72.3%,特异度为 83.2%。1987年和2010年的分类标准在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各有优势, 临床医师可同时参考,结合我国患者的具体情况,对RA做出准确诊断。

2023中国类风湿关于节炎诊疗指南

2023中国类风湿关于节炎诊疗指南

2023中国类风湿关于节炎诊疗指南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炎、全身炎症和关节破坏。针对这一疾病,中国卫生部和医学专家团队共同制定了2023年的中国类风湿关于节炎的诊疗指南。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准确的诊疗建议,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诊断标准

1. 症状标准:

(1)持续关节炎:至少持续6周;

(2)关节的对称性病变;

(3)晨僵:早晨起床时关节活动障碍,持续超过1小时。

2. 实验室检查标准:

(1)类风湿因子(RF)阳性;

(2)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阳性;

(3)血沉或C反应蛋白升高。

二、治疗原则

1. 综合治疗:

(1)关节保护:提供关节辅助器具和帮助改善日常活动,减轻关节负担;

(2)药物治疗:早期使用疾病改变药物,如甲泼尼龙、甲氨蝶呤等;

(3)康复训练:进行关节活动训练、肌力维持和康复锻炼;

(4)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2. 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用于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

(2)疾病改变抗风湿药(DMARDs):如甲氨蝶呤、甲硝酸盐和氯喹等,用于阻断疾病进展;

(3)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TNF)药物、白介素6R抑制剂等,用于治疗疾病活动度高和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三、管理策略

1. 定期复查:

(1)关节检查:评估关节活动度和变形情况;

(2)实验室检查: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

(3)影像学检查:X射线、MRI等,评估关节损害情况。

2. 疼痛管理:

(1)非药物治疗:热敷、物理疗法等;

最新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最新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最新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

概述: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3.R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为发病高峰。在我国大陆地区,RA患病率约为0.2%-0.4%。该病主要表现为双手和腕关节等关节受累的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炎。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并出现关节的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此外,患者尚可有发热及疲乏等全身表现。血清中可出现类风湿因子(RF)及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

临床表现:

RA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疼痛,常伴有晨僵。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同时,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中、晚期的患者可出现手指的“天鹅颈”及“钮扣花”

样畸形,关节强直和掌指关节半脱位,表现掌指关节向尺侧偏斜。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皮下结节,称为类风湿结节;心、肺和神经系统等也可能受累。

实验室检查:

RA患者可有轻至中度贫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C

反应蛋白(CRP)和血清IgG、IgM、IgA升高,多数患者血清中

可出现RF、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瓜氨酸化纤维蛋

白原(ACF)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或抗核周因子(APF)等多种自身抗体。这些实验室检查对RA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

意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双手、腕关节以及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片可以显示早期的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及关节附近骨质疏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融合或脱位。根据关节破坏程度可将X线改变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

1 概述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本病以女性多发。男女患病比例约 1:3。RA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 30~50 岁为发病的顶峰。我国大陆地区的 RA 患病率约为 0.2%-0.4%。本病表现为以双手和腕关节等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炎。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并消灭关节的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此外,患者尚可有发热及疲乏等全身表现。血清中可消灭类风湿因子(RF)及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2 临床表现

2.1病症和体征

RA 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苦痛,常伴有晨僵。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同时,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中、晚期的患者可消灭手指的“天鹅颈”及“钮扣花”样畸形,关节强直和掌指关节半脱位,表现掌指关节向尺侧偏斜。除关节病症外,还可消灭皮下结节,称为类风湿结节;心、肺和神经系统等受累。

2.2试验室检查

RA 患者可有轻至中度贫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C 反响蛋白(CRP)和血清 IgG、IgM、IgA 上升,多数患者血清中可消灭 RF、抗 CCP 抗体、抗 RA33 抗体、抗瓜氨酸化纤维蛋白原(ACF)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或抗核周因子(APF)等多种自身抗体。这些试验室检查对RA 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2.3影像学检查

2.3.1x 线检查:

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_

类风湿关节炎诊治指南_
(2)痛 风 慢 性 痛 风性 关 节 炎有 时与类 风 湿关 节 炎 相似 , 痛风 性 关节 炎多见于中老年 男性 , 常呈 反复 发作 , 好发部位为单侧第 一跖趾 关节 或跗关 节 , 也 可 侵犯 膝 、踝 、肘 、腕 及手 关 节 , 急性发 作 时通 常 血 尿酸 水 平增 高 , 慢 性痛风性关节炎可 在关节 和耳 廓等部 位出现痛风石 。
1 .症状和体征 病情和病程 有个体 差异 , 从短 暂 、 轻微的少关节炎到 急剧进 行性 多关节 炎均可出现 。 受累 关节以 近端 指间关 节 、掌 指 关节 、腕 、肘 、肩 、膝和 足 趾关 节最为 多 见 ;颈 椎 、颞 颌 关节 、胸 锁和 肩锁关节也可受累 , 并 伴活 动受限 ;髋 关节受累少见 。 关 节炎常 表现 为对称 性 、持 续 性 肿 胀 和 压 痛 , 常 常 伴 有 晨 僵 。最为常见 的关 节畸形 是腕 和肘关 节强直 、掌指关 节的半 脱位 、手 指向尺 侧偏斜和呈” 天 鹅颈” 样及 钮扣 花样表 现 。重症患者 关节 呈纤维 性或 骨性强 直 , 并因关节周 围肌肉 萎缩 、痉 挛失去 关节 功 能 , 致 使生 活 不 能自 理 。 除关 节症状外 , 还可 出现 类风湿 结节 和心 、 肺 、肾 、周围神经及眼等内脏病变 。 2 .实验检查 多数活动期患 者有轻 至中 度正细
1 .药物治疗
减少 , 出 现水钠 潴 留、高 血钾 、血 尿、蛋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疾病的诊疗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更新。其中,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其治疗方法也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最近,中国风湿病学会发布了2018年版的《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对于该病的诊疗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建议。

按照该指南,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确定。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注意与其他关节疾病进行区分,如骨关节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等。此外,对于早期病例的诊断也需要更加重视,尤其是对于早期病例的治疗。

在治疗方面,该指南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首先,对于轻度和中度的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重点是位于病情不同阶段的各类病情调节剂和口服甾类激素的使用。对于重度患者,需要进行联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物制剂、手术治疗等多种方式。此外,该指南还特别提到了关节镜技术和B超在诊疗中的应用和优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建议。

除了诊疗的具体方案之外,该指南还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和管理进行了详细介绍。预防方面,从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减轻身体负担和关注遗传因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管理方面,更注重患者个体情况的综合评价,从康复训练、营养保健、社会心理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措施的制定和推进。

总的来说,《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完整地详细介绍了该病的治疗和管理。其提出的具体诊断、治疗等指南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临床治疗,缓解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但众所周知,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相同。我们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取指南中的治疗方案。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持久坚韧,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信念和耐心,相信医学的力量一定会让我们摆脱疾病给我们带来的困扰,重新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精品文档
流行病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在0.01%0.05%之间,患病率为0.18%-1.07%不等。其发病 具有一定的种族差异,印第安人高于白种人,白 种人高于亚洲黄种人。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各个年龄中皆可发病,发病高 峰在30-50岁。一般女性发病高于男性,男女之比 为1:3。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梭形肿胀
尺侧偏斜
天鹅颈样畸形精品文档
实验室检查
RA患者可有轻至中度贫血,红细胞沉降率 (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IgG、 IgM、IgA升高,多数患者血清中可出现RF、 抗CCP抗体、抗修饰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 (MCV)抗体、抗P68抗体、抗瓜氨酸化纤维蛋 白原(ACF)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或抗核 周因子(APF)等多种自身抗体。这些实验室 检查对RA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精品文档
临床表现
RA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 胀和疼痛,常伴有晨僵。受累关节以近端指 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和足趾关节最为 多见;同时,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 关节也可受累。中、晚期的患者可出现手指 的“天鹅颈”及“钮扣花”样畸形,关节强 直和掌指关节半脱位,表现掌指关节向尺侧 偏斜。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皮下结节, 称为类风湿结节;心、肺和神经系统等受累。
精品文档
影像学检查1
1.X线检查:双手、腕关 节以及其他受累关节 的X线片对本病的诊 断有重要意义。早期 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 软组织肿胀及关节附 近骨质疏松;随病情 进展可出现关节面破 坏、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融合或脱位。根 据关节破坏程度可将 X线改变分为4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治疗指南 (摘自: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 全网发布:2011-06-23 04:27 发表者:杜明瑞 (访问人次:6094)

来源: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

【概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的患病率约为 0.32-0.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均可出现。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并伴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少见。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肿胀和压痛,常常伴有晨僵。最为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及钮扣花样表现。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内脏病变。

2、实验检查

多数活动期患者有轻至中度正细胞性贫血,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有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可升高,血清补体水平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60%—80%患者有高水平类风湿因子(RF),但RF阳性也见于慢性感染(肝炎、结核等)、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正常老年人。其他如抗角质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抗环瓜氨酸多肽(CCP)等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在30%~40%左右。

3、 X线检查

为明确本病的诊断、病期和发展情况,在病初应摄包括双腕关节和手及(或)

表1 类风湿关节炎X线进展的分期

I期(早期)

1* X线检查无破坏性改变

2 可见骨质疏松

II期(中期)

1* 骨质疏松,可有轻度的软骨破坏,有或没有轻度的软骨下骨质破坏

2* 可见关节活动受限,但无关节畸形

3 邻近肌肉萎缩

4 有关节外软组织病损,如结节和腱鞘炎

III期(严重期)

1* 骨质疏松加上软骨或骨质破坏

2* 关节畸形,如半脱位,尺侧偏斜,无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3 广泛的肌萎缩

4 有关节外软组织病损,如结节或腱鞘炎

IV期(末期)

1* 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2 III期标准内各条

标准前冠有*号者为病期分类的必备条件

双足X线片,以及其他受累关节的X线片。RA的X线片早期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轻度骨质疏松,继之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破坏,关节脱位或融合。根据关节破坏程度将X线改变分为Ⅳ期(表1)。

【诊断要点】

1、诊断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及X线改变。典型的病例按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分类标准(表2)诊断并不困难,但以单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某些不典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常被误诊或漏诊。对这些患者,除了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检查外,还可做核磁共振显象(MRI),以求早期诊断。对可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定期复查、密切随访。

2、活动性判断

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的项目包括疲劳的严重性、晨僵持续的时间、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程度、关节压痛和肿胀的数目、关节功能受限制程度以及急性炎症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等。

3、缓解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缓解标准有①晨僵时间低于15分钟②无疲劳

感③无关节痛④活动时无关节痛或关节无压痛

⑤无关节或腱鞘肿胀⑥血沉(魏氏法)女性小于30mm/小时,男性小于20mm/小时。

符合五条或五条以上并至少连续2个月者考虑为临床缓解;有活动性血管炎、心包炎、胸膜炎、肌炎和近期无原因的体重下降或发热,则不能认为缓解。

表2 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RA)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

1. 晨僵

关节及其周围僵硬感至少持续1小时(病程≥6周)

2. 3个或3个区域以上关节部位的关节炎

医生观察到下列14个区域(左侧或右侧的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踝及跖趾关节)中累及3个,且同时软组织肿胀或积液(不是单纯骨隆起)

(病程≥6周)

3. 手关节炎

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炎中,至少有一个关节肿胀 (病程≥6周)

4. 对称性关节炎

两侧关节同时受累(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跖趾关节受累时,不一定绝对对称) (病程≥6周)

5. 类风湿结节

医生观察到在骨突部位,伸肌表面或关节周围有皮下结节 6. 类风湿因子阳性

任何检测方法证明血清类风湿因子含量异常,而该方法在正常人群中的阳性率小于5%

7. 放射学改变在手和腕的后前位相上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放射学改变:必须包括骨质侵蚀或受累关节及其邻近部位有明确的骨质脱钙

以上7条满足4条或4条以上并排除其他关节炎即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4、鉴别诊断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和其他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所致的关节炎相鉴别。

(1)骨关节炎

该病为退行性骨关节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负重关节。活动时关节痛加重,可有关节肿胀、积液。手指骨关节炎常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尤其在远端指间关节出现赫伯登(Heberden)结节和近端指关节出现布夏尔(Bouchard)结节时易被视为滑膜炎。骨关节炎通常无游走性疼痛,大多数患者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或低滴度阳性。X线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呈唇样增生或骨疣形成。

(2)痛风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时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呈反复发作,好发部位为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或跗关节,也可侵犯膝、踝、肘、腕及手关节,急性发作时通常血尿酸水平增高,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可在关节和耳廓等部位出现痛风石。

(3)银屑病关节炎

银屑病关节炎以手指或足趾远端关节受累为主,也可出现关节畸形,但类风湿因子阴性,且伴有银屑病的皮肤或指甲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