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科技推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业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事迹材料

农业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事迹材料(2012年2月)冠县农业局相冠锋一、基本情况相冠锋,男,43岁,大学本科,农艺师。
1992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植物保护专业,并获学士学位。
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紧密团结全站人员,狠抓工作落实,工作定则干,干则成,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在干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来,20年如一日,认真履行职责,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甘为农业奉献,业务素质高、服务“三农”意识强,先后多次受到省农业厅和市农委的表彰和奖励,2009年1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2009年12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认证优秀检查员”,2010年12月被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全省三品一标先进个人”,2011年5月被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统计局联合评为“全省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多次被聊城市农委评为先进工作者。
获聊城市自然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12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佳绩。
二、2011年取得的主要成绩(一)开展农技推广指导服务参加了冠县农业科技讲师团,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课、开展技术咨询、印发农技资料等形式,及时为农民群众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累计培训农民5千人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0项,解决生产问题20余个;开展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在乡镇驻地举办有关小麦、玉米、花生高产培训会8场,在部分村庄举办现场培训会16场次,发表电视技术讲座2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万份。
(二)开展农业“三品”认证及监管。
1.积极组织农业“三品”认证年初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业“三品”认证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合作社积极申报。
农业工作个人先进事迹四篇-精选模板

农业工作个人先进事迹四篇农业工作个人先进事迹四篇(篇一)在田间地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位汉子,三十出头,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时常戴一顶草帽,手里拿着赶蛾棍和笔记本,顶着烈日察看庄稼的病虫发生态势。
他不种庄稼,却是庄稼的守护神,他不是农民,却是农民的贴心人。
这就是**县农业局植保站农艺师、优秀共产党员**同志。
做为长期奋斗在农业一线的技术人员,**始终恪守入党誓言,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谨求实,勤奋刻苦,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全局干部职工的交口称赞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个人,为全县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做了积极贡献。
学习上,他勤于钻研,与时俱进,保持了坚定的立场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深知,社会发展迅速,形势瞬息万变,唯有加强学习,才能做到及时充电,与时俱进,坚定立场,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为此,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始终做到学习不辍,坚持以学习来充实自己,以知识来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仰。
十几年来,他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钻研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争先创优活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决执行党的决定,积极履行党员的职责和义务,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了党性修养,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业务能力。
同时,他以优秀党员为楷模,坚持向先进学习,向先进看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处处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得组织信任和群众好评。
工作中,他勇于开拓,兢兢业业,干出了非凡的业绩作为农业测报人员,**深知,他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是农业大县,农作物播面之广,种类之多,品种之齐,位居全市之首。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作为全县农技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全县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任务十分繁任,责任十分重大。
为此,**牢牢把住3月播种到9月水稻成熟这一测报关键期,深入田间地头,对水稻、油菜、玉米、棉花、柑桔等五种主要农作物定期进行田间仔细调查和记录,对数据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并及时向全县各级各相关单位发出预报,指导全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知识学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个人先进材料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个人先进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生于**年**月,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程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干部,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支持下,在专家教授的指导帮助下,我扎根于**县**村辣椒育种、良繁、生产基地,紧扣我市线辣椒产业化发展,致力于外贸辣椒新品种选育、良种保纯复壮、栽培制度更新、新兴产业创立及农业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这期间依据生产的不同时期和市场的发展需要,先后培育出闻名三秦的线辣椒“**”品种,闻名全国的理想株型“8819”品种,国内首创富含高生物钙线辣椒“陕椒XX”品种,以及干鲜两用型线辣椒“陕椒**”品种。
同时,培育贮备了世界首例叶片专用型线辣椒20PF23新品系及适宜精加工专用的高色素线辣椒等新品系。
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国家农业部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厅市级科技成果奖五项以及“创造发明科技之星奖”一项。
敬业爱岗,服务“三农”回顾二十四年来,在我不平常的人生历程中,我也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曲折与艰辛。
1979年我高中毕业,两次高考落榜后便回到了家乡**县青化镇孙家村,回村后方兴未艾的农村改革浪潮扫清了我心头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不久村党支部选拔我担任了村团支部副书记,从此我又振奋精神,结合本村农业生产实际,带领团员青年开展农业科学实验活动和多种经营生产技术推广工作,立志要为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脱贫奉献自己的力量。
线辣椒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但群众作务技术落后,品种老化,影响发展。
为此,我围绕当地辣椒生产,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决了生产中的不少问题。
在工作中,为了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我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农和县上技术员请本文来自之音,海量精品免费请登陆www.网络.com查看教,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后来村上又推荐我去培训进修学习,通过农业科技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我基本掌握和了解了辣椒的生长规律和操作规程,初步达到了独立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受父老乡亲的好评。
农业技术推广个人先进事迹

三一文库()〔农业技术推广个人先进事迹〕*篇一: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先进事迹总结小编整理:“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时刻想着群众、关心群众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职责。
”在衢江农村,提起胡水泉,农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专家朋友”。
他常常穿梭于田间地头,传技术,忙指导,带领衢江农民走上科技兴农的富裕之路。
敬事业重实干当好领头雁“胡水泉是个工作踏实、勤奋好学、作风正派、开拓创新的好党员。
像他这样科班出身,能安心扎根,干出了一番成绩者,堪称楷模。
”对胡水泉,衢江区农业局长江永华赞誉有加。
自1976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后,他始终坚守植检岗位,十几年的工作经历造就了他过硬的业务能力。
1993年前,衢江区(原衢县)植检力量薄弱,只有2名干部,基层没有配备特约植检员,十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1993年被提拔为植检站站长后,在他的提议下,植检队伍得以发展壮大。
目前该站配有植检干部5名、职工2名,各乡镇、村配备特约植检员67名,一跃成为全省县级技术力量最强的植检站。
队伍壮大后,他又从抓植检队伍的建设入手,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管理相结合,抓好内部管理,健全制度,造就了一支技术精良、服务优质的植物检疫队伍。
在他的带领下,植检站屡获殊荣,个人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
该站自1994年以来,多次被衢县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1992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工作者;1992年、1999年和2002年先后三次被浙江省农业厅授予“全省植物检疫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93年来连续多次被局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96年被衢州市委授予衢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柑桔黄龙病简称“两黄”,都是危害严重、危险性极大的植物有害生物,做好防范工作意义重大。
2003年,杜泽镇首次发现柑桔木虱。
2004年,胡水泉马上在杜泽、安仁、全旺等地设立三个监测点,初步掌握柑桔木虱本地一年发生不完整的4代,并发动桔农开展科学防治,2005年桔园监测结果显示,柑桔木虱已在衢江大地绝迹。
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中科技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优秀的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新,为农业生产贡献了许多先进科技。
本文将介绍几位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并探讨他们如何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经验。
第一位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是李明。
李明是一位研究农业育种的科学家,在他的领导下,他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了多个高产、抗病的农作物品种。
为了推广这些品种,李明采用了多种策略。
首先,他主动与当地农民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然后,他组织了一系列培训课程,向农民们介绍先进品种的特点和种植技术。
此外,他还利用当地电视台、广播等媒体宣传先进品种的种植成效,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关注。
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先进品种得到了广泛推广,显著提高了农民的产量和收入。
第二位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是王亮。
王亮是一位专注于农业机械研发的工程师。
他研发了一种高效的收割机,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割效率。
为了推广这种收割机,王亮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他与农机销售商合作,将收割机的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农民购买的门槛。
其次,他积极参加各类农业展览和交流会,向广大农民展示这种收割机的性能和效果。
最重要的是,他亲自到农田中指导农民如何正确使用和调整收割机,以确保其高效运行。
正是因为他的努力,这种收割机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农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
第三位先进事迹农业科技人员是张建国。
张建国是一位研究农业灌溉技术的专家。
他针对农田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灌溉方案。
为了推广这种灌溉技术,张建国采取了多种手段。
首先,他编写了一本详细的技术手册,向农民介绍了灌溉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其次,他组织了一些现场示范,让农民亲自体验这种灌溉技术的效果。
此外,他还在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设立了灌溉技术培训班,邀请农民参加学习。
通过这些努力,这种灌溉技术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和应用。
优秀农业推广员先进事迹材料(共8篇)

优秀农业推广员先进事迹材料(共8篇)篇:农业技术推广个人先进事迹(篇1)作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始终注重抓好农业试验示范工作,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已任。
二十多年来,他认真学习业务,钻研业务,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XX 年获**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自考本科文凭。
联系科技示范户80多户,印发技术资料3.8万余份,举办技术培训班100期,培训人员3.86万人次,出墙刊156期,新品种106个,新农药145个,推广新技术52项。
主持参与完成七大主要项目:1、**冰糖橙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2、省农业丰收计划项目《**县10万亩优质花生综合配套技术》的组织实施;3、**县大果实蝇综合控防项目的实施;4、Q优麻恢1号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主持实施两系杂交新组合杨两优6号高产栽培术推广;6、主持实施无籽西瓜秋季高产种植技术推广项目;7、超级两系两优0293的高产制种技术攻关项目。
他工作扎实,走乡串户,撰写科技论文10多篇。
作为一名农业执法者,**狠抓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及时处理农资纠纷,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自他担任县种子管理站、农业行政执法大队长以来,责任性强、大胆工作,面对困难、危险从不退缩,为**农业执法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杨。
具体表现在:一是带领执法一班人,加强对农业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学习和宣传,出动宣传车52台次,悬挂横幅168幅,张贴标语1810条,电视法律讲座10起,举办培训班25期,培训人员*****余人次,接待农民咨询*****人次,举办农资经营人员主体资质培训班5期,培训农资经营人员310余人次;二是狠抓农资市场的监管。
六年来,检查农资经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1255个,检查杂交水稻种子组合135个24个品系,立案查处农资案件45起, 涉案货值58.7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01.3万元, 没收销售散装水稻种子1030公斤,假劣蔬菜、油菜种子850余包。
农业局科技推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业局科技推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在县,有位同志因为长期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经常在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摸爬滚打,搞得一身“土”气,村民们都叫他“土秀才”,他就是XX年省唯一被评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记一等功的科技兴农标兵同志。
同志虽然祖籍在,但是地道的土生土长的人。
1983年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县农业局植保站工作,先后担任过副站长、站长。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战斗在科技兴农第一线,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省农业厅丰收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地区科技进步二、三、四等奖各1项。
XX年被农业部、总参动员部及四省市评为“武陵山区科技扶贫先进个人”,XX年被地委评为“全区勤政廉政模范人物”,XX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和被地委、行署评为“全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XX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XX年被地委、行署评为全区首届“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同年获第七届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县管专家,XX 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工作者。
1998年、XX年分别当选中共省笫八次、笫十次代表大会代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984年是他工作的第一个年头,他与队友被派到离县城70多公里的原官舟区永祥乡蹲点抓1000亩水稻病虫综合防治。
他们自带棉被,自带口粮住在村寨,吃在农家,并带上喷械和对路农药,从水稻播种开始,一直蹲在点上,有效地控制了当地的病虫危害,夺得了自土地承包到户后的第一个丰收年。
1996年到县农业局任副局长主管种植业务工作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生产和示范方案,把“抓点促线”,“以线带面”作为技术普及的突破口,一年至少带队抓两个点。
不论春耕,还是秋种,所有示范点他都力求做到质量最好,效果最佳,该县农业生产连续十余年获全区一等奖。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XX年自治县大力推广脱毒马铃薯。
当时薯种不足,为了抓住季节,不误农时,特从威宁调运薯种。
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全心全意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服务

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全心全意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服务————应习华先进事迹材料应习华,男,汉族,大学文化,1979年11月生,200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农艺师。
该同志1999年10月至2005年4月在高峰乡农技中心工作,担任高峰乡农技中心主任职务,2005年5月至今在禄丰县农技中心工作。
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热爱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其中有两年考核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一年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一年评为信息写作先进个人,有两项科技推广成果荣获省农业厅二等奖。
该同志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法律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农业科技推广事业,服从领导分工、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作风公道正派、兢兢业业、踏实认真、努力为农业科技发展献策献力,为实现禄丰县农业现代化而贡献力量。
该同志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还刻苦钻研农业科技知识,及时了解掌握目前国内外的先进农业科技知识。
结合理论学习和工作实际,撰写出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6篇论文。
其中《浅谈禄丰县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在2006年禄丰县农业局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发表于云南农业。
认真捕捉和撰写信息,加大单位亮点宣传力度,共撰写20余篇信息,2008年被评为信息写作先进个人。
该同志在这次创先争优活动中,模范做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和谐型的“五型党员”,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努力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全心全意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服务。
该同志具有较强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业绩精湛,成绩突出,现将主要的工作业绩简述如下:1、2003年—2004年在高峰乡共示范种植无公害大白菜样板860亩,辐射带动种植2700亩,平均亩产值750元,每亩净收入550元,为老百姓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农业局个人事迹材料

农业局个人事迹材料xxxx同志1980年从益阳农校毕业分配到益阳地区农业局,一直在局经作站从事经济作物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30多年来,该同志好学求进,品行端正,务实清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几十年如一日;与人团结,受人尊重,业绩突出。
为推进益阳经济作物发展和益阳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是践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优秀代表。
至XX年,xxxx同志组织、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共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产品研制奖和省级以上农业丰收奖14项,先后参与了湖北省农业厅主持的“苎麻当年育苗移栽当年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推广”;参加了中国麻类研究所主持的“苎麻新品种圆叶青的选育推广”和苎麻高产优质施肥、苎麻花叶病传播途径及防治技术等项目,参与了李宗道教授主持的湘苎3号示范推广和多倍体品种选育。
在《中国麻作》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及调研、试验报告18篇,参与了《益阳地区志》、《益阳农业发展史》的编写,制定了湖南的“苎麻栽培技术规范”标准。
XX 年、XX年工作业绩突出评为优岗,XX年7月1日评为益阳市市直农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xxxx同志最突出的贡献是引领提升了益阳苎麻产业水平,促进了全国苎麻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品种更新。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益阳的特色作物苎麻被农民称为“小银行”,但种植面积不足10万亩,品种多乱杂,繁殖技术落后,新扩麻园产量低,生产发展很慢。
为改变这一状况,xxxx同志串村入户走访麻农,带着问题请教同行的专家教授,自编操作规程开展苎麻品种资源普查,争取资金在沅江推行苎麻品种改良,率先在全国实行品种区域化。
为加速高产优质品种推广和解决品种杂乱的问题,先后组织开展了3次苎麻品种比较试验,进行了3次繁殖技术的改进与革新。
在80年代,改大种根繁殖为细切种根繁殖,全面推广了芦竹青,总结推广了苎麻“三当”栽培技术,彻底改变了“一年种麻三年穷”的状况。
1987年,益阳全地区的苎麻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较大发展前扩大了10倍。
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精选6篇)

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精选6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
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1陈志龙,1983年7月于陕西安康农校茶叶专业毕业,同年8月分配原西乡县茶叶技术指导站从事茶叶科技工作,长期坚持在一线开展茶叶技术推广工作。
制定规划和标准。
立足西乡茶产业发展实际,针对以往茶园零散、采摘条件差、品质参差不齐、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组织编制了《汉中市60万亩速生密植高效生态茶园发展规划》《西乡县22万亩生态茶园发展规划》和《西乡县十三五茶业发展规划》,制定了《西乡县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程》《西乡县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西乡县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技术条件》和《无性系幼龄茶园管理技术要点》《穴盘苗定植技术要点》《丰产茶园培育技术要点》,进一步规范了全县良种园建设、低产园改造行为和新建、改扩建茶叶加工厂的标准,推动西乡茶叶的标准化、工业化发展进程。
编写教材普及技术。
针对全县茶叶生产实际和发展需要,先后组织编写了《绿茶(炒青绿茶)初制工职业能力考核规范》《茶叶产业发展技术资料》《西乡县茶叶生产、营销培训资料汇编》《绿茶制造》《西乡县水库移民安置区茶叶种植加工及厂房建设培训资料》和《西乡县茶叶加工技术员培训教材》之第二篇《绿茶制造》等,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累计印刷5万余份(册),作为西乡县茶叶技术适用技术培训教材,发放给广大茶农。
技术培训和服务。
根据茶事季节和茶农需要,组织茶技人员长期深入茶场(厂)、茶农户,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新成果、新技术,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每年举办各类茶技培训近100场次,培训茶农上万人次,累计培训茶农20万余人次,配合“国际计划”“扶贫开发”“库区开发”“阳光工程”项目和本土茶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等专项技术培训工作,为我县茶产业发展培养了一批乡土技术人才,为全县茶产业发展各项任务指标全面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技术推广个人先进事迹

三一文库()〔农业技术推广个人先进事迹〕*篇一: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先进事迹总结小编整理:“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时刻想着群众、关心群众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职责。
”在衢江农村,提起胡水泉,农民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专家朋友”。
他常常穿梭于田间地头,传技术,忙指导,带领衢江农民走上科技兴农的富裕之路。
敬事业重实干当好领头雁“胡水泉是个工作踏实、勤奋好学、作风正派、开拓创新的好党员。
像他这样科班出身,能安心扎根,干出了一番成绩者,堪称楷模。
”对胡水泉,衢江区农业局长江永华赞誉有加。
自1976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后,他始终坚守植检岗位,十几年的工作经历造就了他过硬的业务能力。
1993年前,衢江区(原衢县)植检力量薄弱,只有2名干部,基层没有配备特约植检员,十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1993年被提拔为植检站站长后,在他的提议下,植检队伍得以发展壮大。
目前该站配有植检干部5名、职工2名,各乡镇、村配备特约植检员67名,一跃成为全省县级技术力量最强的植检站。
队伍壮大后,他又从抓植检队伍的建设入手,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管理相结合,抓好内部管理,健全制度,造就了一支技术精良、服务优质的植物检疫队伍。
在他的带领下,植检站屡获殊荣,个人得到了组织上的肯定。
该站自1994年以来,多次被衢县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1992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工作者;1992年、1999年和2002年先后三次被浙江省农业厅授予“全省植物检疫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93年来连续多次被局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1996年被衢州市委授予衢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柑桔黄龙病简称“两黄”,都是危害严重、危险性极大的植物有害生物,做好防范工作意义重大。
2003年,杜泽镇首次发现柑桔木虱。
2004年,胡水泉马上在杜泽、安仁、全旺等地设立三个监测点,初步掌握柑桔木虱本地一年发生不完整的4代,并发动桔农开展科学防治,2005年桔园监测结果显示,柑桔木虱已在衢江大地绝迹。
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5篇模版)

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5篇模版)第一篇: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文章一、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痴情三农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是个“痴人”。
无论外出开会还是下乡,都带着笔记本,遇到什么农情事情都汇集下来。
遇上什么事情及时解决。
一次下乡经过**镇南,发现路边生长着外来生物黄顶菊,他赶紧让司机停车下车查看,仔细观察,确定是黄顶菊后,赶紧到镇政府通报情况,赶紧组织人员铲除,及时控制了有害物中的蔓延。
他将自己的手机电话开通成农情电话,群众有疑难问题电话解答,接受群众电话咨询2000余次,手机成了农技110。
棉花生长期间,西木左村的干部群众需要棉花管理新技术,群众白天各忙各的,他决定夜晚给群众培训,虽然正值星期天,他还是及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那天从晚8点一直讲到10点半,听讲的群众达300多人。
2007年4月初,一场倒春寒袭击了我市的大部分麦田,不少村的群众打电话询问受灾原因和补救措施,经过现场观察,确定了低温是造成小麦干尖,黄苗的主要原因,他及时提出了补救措施,打印了上万份技术资料,发放到广大群众手中,保证了小麦丰产丰收。
2008年7月傍晚,一场冰雹袭击了**乡的几个村庄,接到消息后,就和市乡干部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受灾村庄,查看受灾现场,分析灾情,现场对100多名群众讲解了棉花、花生等作物的灾后管理措施,稳定了民心,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几年来,**每年下乡时间达200天以上,室内培训40多次,现场培训30多次,直接培训群众8000多人次,足迹遍及400多村,被称为**农情活地图,两次被评为**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市专家服务明星,2007年被全国计生协会评为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志愿者,2007年评为**市科技拨尖人才。
二、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农技推广的新途径面对近几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断减少,而农民群众对农业科学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新途径,一是与种子经营部门共同进行技术培训,通过田间调查,试验示范,分析对比,确定适合我市种植推广的新品种,新措施。
农业科教科个人先进材料

农业科教科个人先进材料
以下是一份农业科教科个人先进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我是农业科教科的 XXX。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的工作经历和个人先进事迹。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一直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积极参与了多项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例如,我参与了一项关于新型农业机械的研究项目,通过对新型农业机械的性能和使用效果进行测试和评估,为农民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农业生产工具。
此外,我还参与了一项关于农业信息化的推广项目,通过推广农业信息化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除了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还积极参与了农业科教科的各项工作。
例如,我参与了农业科技培训课程的设计和组织工作,为农民提供了更加专业、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了农业科技推广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为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工作中,我一直秉持着认真负责、积极进取的态度。
我始终坚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因此,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最后,我要感谢农业科教科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家的温暖和关爱,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科技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谢谢大家!。
农业科技推广战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农业科技推广战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黄土岗上的绿色卫士——农业科技推广战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同志是市农业科技推广战线的老兵。
30多年来,她一直默默地辛勤工作在农业科技推广第一线,先后从事过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农业环保、绿色食品管理和农业执法等多项专业,是***市屈指可数的农业专家之一。
她从事植保20多年,和同志们一起为广大农民虫口挽回损失10亿公斤;她在农业环保拼打多年,将***市创建为湖北省生态农业示范市;她主持植物检疫工作,在襄阳市开创烟叶、水果检疫的先河;她入行绿色食品管理,为***市争得第一个绿色食品品牌。
几十年的耕耘和奉献,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一致好评:先后获得全国农技推广工作先进者、湖北省农业先进工作者、襄阳市植保工作先进个人、***市科技推广特等奖、***市人大代表、***市党代表等殊荣。
1978年***同志被分配到市植保站工作,从最基础最辛苦的病虫测报干起,点点滴滴的工作漫长而枯燥:晚上打着手电到田间开灯诱蛾,早上趁着田间露水未干赶数蛾子,顶着烈日查找虫卵,冒着风雨拍查害虫,浸入泥水调查病害。
蚂蟥叮咬腿部,稻叶划破手臂,田中砖头瓦块扎伤双脚,这些都是常有的事。
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辛勤的劳动换了了丰厚的回报,几十年她在田间泥里共调查集累数据达3万多个,整理卷宗450套,发布病虫预报420期,准确率在95%以上,在科学指导当时当前农作物病虫防治的同时,为植保科技推广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夯实了基础。
***同志不仅有扎实吃苦的精神,更有科学严谨的态度。
在制定全市农作物病虫方案指导大田防治时,她从来都是以事实为依据,进行集体讨论和科学分析,不唯官、不从众、不凭老经验。
既要“从早从小”将病虫控制在萌芽时期,为农民获得最大的效益,又不能草木皆兵盲目加大农民的投入,她一直在最佳的切入点上制定防治方案。
在指导大田防治时,她力求跑遍全市的各个村庄,不留死角,耐心地给农民讲解防治技术,检查防治效果,即使看到一个农民的防治方法不对头,她也要停下来讲半天。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个人先进材料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个人先进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生于**年**月,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程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干部,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支持下,在专家教授的指导帮助下,我扎根于**县**村辣椒育种、良繁、生产基地,紧扣我市线辣椒产业化发展,致力于外贸辣椒新品种选育、良种保纯复壮、栽培制度更新、新兴产业创立及农业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这期间依据生产的不同时期和市场的发展需要,先后培育出闻名三秦的线辣椒“**”品种,闻名全国的理想株型“8819”品种,国内首创富含高生物钙线辣椒“陕椒20XX”品种,以及干鲜两用型线辣椒“陕椒**”品种。
同时,培育贮备了世界首例叶片专用型线辣椒20PF23新品系及适宜精加工专用的高色素线辣椒等新品系。
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国家农业部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厅市级科技成果奖五项以及“创造发明科技之星奖”一项。
敬业爱岗,服务“三农”回顾二十四年来,在我不平常的人生历程中,我也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曲折与艰辛。
1979年我高中毕业,两次高考落榜后便回到了家乡**县青化镇孙家村,回村后方兴未艾的农村改革浪潮扫清了我心头的失落感和自卑感,不久村党支部选拔我担任了村团支部副书记,从此我又振奋精神,结合本村农业生产实际,带领团员青年开展农业科学实验活动和多种经营生产技术推广工作,立志要为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致富脱贫奉献自己的力量。
线辣椒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但群众作务技术落后,品种老化,影响发展。
为此,我围绕当地辣椒生产,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决了生产中的不少问题。
在工作中,为了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我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农和县上技术员请教,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后来村上又推荐我去培训进修学习,通过农业科技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生产实践的有机结。
农业部门先进个人典型事迹材料

农业部门先进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事迹指事情发展经过的遗迹,亦指人生的经历及所做的种种事情。
素材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农业部门先进个人典型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农业部门先进个人典型事迹材料田间地头有她忙碌的身影,课堂培训有她精湛的讲解。
凭着满腔热情,在农村科技服务的天地里,默默奉献着一名普通农技人员的青春热血。
她就是XX县XX乡科技特派员xx。
xx,现年34岁,是xx县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农艺师。
2008年3月,县委选调她到印塘乡担任科技特派员。
印塘乡有耕地3.9万亩,农民以种养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
xx入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工作切入点,尽快进入角色。
她用了2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乡47个村,深入种养大户调查走访,召集农口部门座谈研究,从农民兄弟最盼什么这个简单问题入手,寻找解决农业效益偏低,农民增收缓慢的突破口。
在掌握第一手材料基础上,她向党委政府提出了“加大技术培训,建立产业基地,发展生态农业”的设想,制订了农业发展规划。
“让群众靠科技致富”当作自己的追求目标,她依托派出单位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
争取县乡党委政府及农业局的支持,健全农技服务网络,每个责任区明确一名副主任为兼职农技员,每个村都落实了一名农技员,组建了以农技、农机等部门负责人和科技特派员为成员的科技110服务队,配备了科技110电话和服务车。
邀请农业局技术人员给农民群众讲课,编印科技资料。
以乡农民技术学校为平台,充分利用办班示范、开辟科技专栏、一对一帮扶等有效形式,免费组织开展技术培训。
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发挥种养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的“二传手”作用,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推行科学务农。
一年来,该乡培养科技示范户100余户,办培训班15期,培训农民3000余人次,科技110服务热线接受咨询500余次。
在狠抓科技服务和培训的同时,xx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组织县农技推广中心和土肥站,对全乡47个村1000多个样本点的土壤进行采集分析,充分掌握不同土壤肥力状况,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农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农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一、引言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先进个人的事迹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位农业先进个人的事迹,展示他在农业生产、科技创新和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的突出贡献。
二、农业生产方面的突出贡献该农业先进个人在农业生产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他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改良传统种植模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他积极推广科学种田方法,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浇水,优化农作物生长环境。
他还注重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无公害农药,有效减少了农药残留,保护了农产品的安全。
通过这些努力,他带领农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科技创新方面的突出贡献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该农业先进个人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积极参与农业科研项目,开展农业技术研究。
他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如新品种选育、高效农机和智能化农业设备等,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他还主动与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他的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农民素质提升方面的突出贡献农民素质的提升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该农业先进个人在农民素质提升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他积极组织农民参与职业培训和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他注重农民的思想教育,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种田、生态环保的理念。
他还带领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推动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通过这些努力,他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提升了农民的综合能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总结农业先进个人的事迹充分展示了他在农业生产、科技创新和农民素质提升方面的突出贡献。
他的努力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他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农业,关注农民,共同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幸福生活。
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先进事迹

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先进事迹【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先进事迹】一、引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林草产业正蓬勃发展,这其中离不开一群默默奉献的林草科技推广员。
他们深入基层,为推动林草科技的应用和普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本文将介绍几位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的风采。
二、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的事迹介绍1.个人背景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中有的是林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有的是基层林业站的员工,还有的是热心林草事业的志愿者。
他们虽然背景各异,但都怀揣着对林草事业的热爱,投身于林草科技的推广事业。
2.推广林草科技的具体做法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们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现场观摩等形式,普及林草科技知识,帮助林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他们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手机APP等,为林农提供便捷、高效的科技服务。
3.取得的成果和影响通过他们的努力,林草科技在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林农的生产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林草产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他们的身影成为了林草战线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赢得了广大林农的信任和尊敬。
三、他们背后的艰辛与付出1.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在推广林草科技的过程中,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如资金短缺、技术更新快、林农接受程度低等。
但他们毫不气馁,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使命。
2.如何克服困难,坚持下去他们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同时,他们还积极向政府部门争取资金支持,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
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他们锻炼了自己,成长为林草科技推广的佼佼者。
四、我国林草科技发展的意义和现状1.林草科技的重要性林草科技是推动我国林草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对于提高森林质量、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提高林农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林草科技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林草科技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特别是在生态修复、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草科技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局科技推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在县,有位同志因为长期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经常在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摸爬滚打,搞得一身“土”气,村民们都叫他“土秀才”,他就是XX年省唯一被评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记一等功的科技兴农标兵同志。
同志虽然祖籍在,但是地道的土生土长的人。
1983年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县农业局植保站工作,先后担任过副站长、站长。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战斗在科技兴农第一线,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省农业厅丰收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地区科技进步二、三、四等奖各1项。
XX年被农业部、总参动员部及四省市评为“武陵山区科技扶贫先进个人”,XX年被地委评为“全区勤政廉政模范人物”,XX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和被地委、行署评为“全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XX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XX年被地委、行署评为全区首届“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同年获第七届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县管专家,XX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工作者。
1998年、XX年分别当选中共省笫八次、笫十次代表大会代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984年是他工作的第一个年头,他与队友被派到离县城70多公里的原官舟区永祥乡蹲点抓1000亩水稻病虫综合防治。
他们自带棉
被,自带口粮住在村寨,吃在农家,并带上喷械和对路农药,从水稻播种开始,一直蹲在点上,有效地控制了当地的病虫危害,夺得了自土地承包到户后的第一个丰收年。
1996年到县农业局任副局长主管种植业务工作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生产和示范方案,把“抓点促线”,“以线带面”作为技术普及的突破口,一年至少带队抓两个点。
不论春耕,还是秋种,所有示范点他都力求做到质量最好,效果最佳,该县农业生产连续十余年获全区一等奖。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XX年自治县大力推广脱毒马铃薯。
当时薯种不足,为了抓住季节,不误农时,特从威宁调运薯种。
薯种运抵当晚,当冒着大雪跟车送到距县城100多里的偏僻小村时,已是深夜两点。
他连夜和群众一道将13吨薯种下了车,次日上午再分发给群众。
这天刚好是农历正月十五,风俗叫“过大年”。
当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家时,县城已是万家灯火,鞭炮声声,亲人们还在守望着等他一同吃元宵饭。
XX年新年伊始,又遭遇多年罕见的春旱,他积极组织有关部门调购生产物资,带领技术干部进乡入村落实示范样板,召开技术培训会,并针对严重旱情,因地制宜组织生产自救,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蔬菜和特色辣椒生产,为力争全县灾年不减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组织实施小麦、水稻高产创建和粮食增产工程完成各项任务指标,顺利
通过上级业务部门验收。
曾有调回工作的机会,然而他因看到群众对农业科技知识那种渴求的眼光,使他深感肩头责任的重大,坚决放弃了回的念头。
80年代后期,组织上要调他到县委组织部工作,那可是时下许多人求之不得的好单位。
但他考虑到自己学的专业是农业,只有在农业部门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就恳请组织上把自己继续留在农业局工作,最终得到了组织的理解。
多年来,他对工作信奉一条准则:“力所能及、问心无愧”。
由于他经常奔走在农村,为人随和,群众都愿与他接近,他蹲点所住之地,每到晚上常常是满屋的老老少少,或拉家常、或咨询一些农业技术。
群众都说“老范没架子”、“老范是个土秀才”。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自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天起,就告诫自己:“从现在起,一切交给党组织,要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他始终把勤政廉政刻入脑海中,付诸行动,廉洁自律。
在植保站工作期间,为了引进和推广农药新品种,经常外出调购农药,有许多捞外快的机会,但他从未收过一分钱的回扣。
到局任职之初,他曾两次赴调购小麦种子,金额达20万元以上,供货方主动提出定价时加点小费,都被他坚决拒绝。
XX年兼任种子公司经理期间,需调入大量种子。
一次公司派业务员到XX市XX县购玉米种,对方暗示可以超额开票,多出部分作为单位调种补助。
他察觉后通知业务人
员“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多开一分钱”。
近些年来,每年的采购经费都在百万元以上,但凡他经手的采购项目,没出过一次问题。
有人作过粗略估计,二十多年里,在采购种子上为县里节约资金应该不少于300万元。
凡与他打过交道的商贩无不感叹“这年头居然还有这种油盐不进的人!”
多年来,因的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党和人民给他的荣誉越来越多,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但他从来不因此沾沾自喜,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象春蚕一样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了这一方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