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物理1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押题最后一卷【物理试题3】(含答案)

2013年高考押题最后一卷【物理试题3】(含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押题最后一卷物理试题(三)(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本大题共4小题,1.许多教室里都悬挂着磁性小黑板,小铁块被吸在小黑板上,可以用于“贴”通知或宣传单,关于铁块与黑板受到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铁块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铁块受到的磁力与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铁块受到的磁力大于受到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2.关于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增大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其内能就保持不变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放出热量时,其内能一定减小D.理想气体对外做功时必定放出热量3.铯137发生衰变的方程是13755Cs→13756Ba+0-1e,其半衰期约为30年,则()A.式中的0-1e来自于铯的核外电子B.经过90年后,受铯137污染的土壤将仍含铯137C.升高温度可以有效地加快铯137的衰变速度D.铯137发生的衰变是α衰变4.如图M3-1所示,Q1、Q2是真空中的两个等量正点电荷,O为它们连线中点,a、b 是位于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现用E O、E a、E b分别表示这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用φO、φa、φb分别表示这三点的电势高低,则()图M3-1A.E O=E a=E bB.E O、E a、E b方向都向右C.E O=0,φO≠0D.φO=φa=φb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5.如图M3-2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分别位于地球表面赤道上的a处和某一纬度上的b处,跟随地球匀速自转,下列说法正确是()图M3-2A.A物体的线速度等于B物体的线速度B.A物体的角速度等于B物体的角速度C.A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小于B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D.A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物体的向心加速度6.如图M3-3甲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Ω的电阻.则()图M3-3A.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是220 VB.正弦交变电流的周期是1×10-2 sC.变压器的输出电流是10 AD.电压表的示数是100 2 V7.如图M3-4所示,一束电子以大小不同的速率沿图示方向飞入横截面是正方形的匀强磁场,则()图M3-4A.电子的速率越大,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半径越大B.电子的速率不同,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也不同C.电子的速率不同,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可能相同D.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其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越小8.铁路转弯处的弯道半径r是根据地形决定的.弯道处要求外轨比内轨高,其内外轨高度差h的设计不仅与半径r有关,还与火车在弯道上的行驶速率v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一定时,半径r越大则要求h越小B.v一定时,半径r越大则要求h越大C.半径r一定时,v越小则要求h越大D.半径r一定时,v越小则要求h越小9.如图M3-5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左边接有电阻R,导轨所在处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金属棒ab横跨导轨,它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速度为v.若将金属棒的运动速度变为3v,(除R外,其余电阻不计,导轨光滑)则()图M3-5A.作用在ab上的外力应增大到原来的3倍B.感应电动势将增大为原来的6倍C.感应电流的功率将增大为原来的3倍D.外力的功率将增大为原来的9倍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0.(18分)(1)①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M3-6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mm.②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M3-6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cm.图M3-6(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M3-7所示.设重锤质量为m,交变电源周期为T,则打第4点时重锤的动能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图M3-7为了求起点0到第4点之间重锤重力势能的变化,需要知道重力加速度g的值,这个g 值应该是________(填选项的字母代号).A.取当地的实际g值B.根据打出的纸带,用Δs=gT2求出C.近似取10 m/s2即可D.以上说法均不对(3)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小灯泡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用的器材如下:电源(电动势3 V,内阻1 Ω)、开关、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 Ω)、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若干导线.①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了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M3-8甲所示,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M3-8②根据图甲,在图乙中把缺少的导线补全,连接成实验的电路(其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11.(18分)如图M3-9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h=0.80 m的水平桌面一端,其边缘放置一个质量m=0.80 kg的木块B,桌面的另一端有一个质量M=1.0 kg的木块A,以初速度v0=4.0 m/s开始向着木块B滑动,经过时间t=0.80 s与B发生碰撞,碰撞后两木块都落到地面上,木块B落到地面上的D点.设两木块均可以看做质点,它们的碰撞时间极短,且已知D 点距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s=0.60 m,木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2.求:(1)两木块碰撞前瞬间,木块A的速度大小;(2)木块B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3)木块A落到地面上的位置与D点之间的距离.图M3-912.(18分)如图M3-10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两电阻不计的光滑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为d,右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的小灯泡L连接,在面积为S的CDEF矩形区域内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t=0时,一阻值为R的金属棒在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b位置沿导轨向右运动,当t=t0时恰好运动到CD位置,并开始在磁场中匀速运动.求:图M3-10(1)0~t0时间内通过小灯泡的电流;(2)金属棒在磁场中运动速度的大小;(3)金属棒的质量m.答案1.A 解析:铁块受重力、摩擦力、磁铁的吸引力和支持力,A 对.2.B 解析:理想气体的分子间距大,分子势能不计,故其内能只由温度决定. 3.B 解析:0-1e 来自于铯的核内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放出,故A 错;温度、压强等均不能改变半衰期,C 错.4.C 解析:由场强叠加知E O =0,且E a 、E b 方向向上,φa 、φb 大于0,故C 对.5.BD 解析:a 、b 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由万有引力公式知万有引力大小相同,故B 、D 对.6.AC 解析: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电表读数均为有效值,周期应为2×10-2 s ,故A 、C 对.7.AC 解析:由半径公式知速率越大,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越大,由周期公式知周期与速率无关.8.AD 解析:由mg tan α=mgh L =m v2r知A 、D 对.9.AD 解析:由电动势E =BL v 及F =B 2L 2vR知A 、D 对.10.(1)(6分)①0.617(0.616~0.619) ②0.670(2)(6分)18m ⎝⎛⎭⎫h 5-h 3T 2A(3)(6分)①增大 ②如图M4所示.图M411.(18分)解:(1)木块A 在桌面上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木块A 的加速度为a =μMg M=2.5 m/s 2(3分)设两木块碰撞前A 的速度大小为v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v =v 0-at =2.0 m/s.(2分)(2)两木块离开桌面后均做平抛运动,设木块B 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 2,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h =12gt ′2(2分) s =v 2t ′(2分)解得v 2=s g2h=1.5 m/s.(2分)(3)设两木块碰撞后木块A 的速度大小为v 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 v =M v 1+m v 2(2分)解得v 1=M v -m v 2M=0.80 m/s(2分)设木块A 落到地面的水平位移为s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得s ′=v 1t ′=v 12hg=0.32 m(2分)则木块A 落到地面上的位置与D 点之间的距离 Δs =s -s ′=0.28 m .(1分)12.(18分)解:(1)0~t 0时间内,闭合电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1=ΔΦΔt =S ΔB Δt =SB 0t 0(2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 =E 12R(2分)联立解得I =SB 02Rt 0.(2分)(2)设金属棒在磁场中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则金属棒的动生电动势E 2=BL v =B 0d v (2分)金属棒的电流I ′=E 22R(2分)因为金属棒做匀速运动,有 F =F 安,即F =I ′dB 0(2分)联立解得v =2FRB 20d2.(2分)(3)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a (1分)由运动学公式有a =vt 0(1分)联立解得金属棒的质量m =B 20d 2t 02R.(2分)。

2013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英语1(6月2日使用)

2013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英语1(6月2日使用)

2013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英语1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Don't worry. You can leave it to me.—Thanks. I'll be ________ you.A. counting inB. counting onC. counting downD. counting out2.When Bob woke up he found himself in hospital, but he didn't know how that ________.A. came aboutB. came outC. came alongD. came across3. ________ we can't remove our troubles in life for ever, we can leave them behind when we are on vacation.A. WhenB. WhileC. UnlessD. Until4. —Danny,can you come and give me a hand?—Sorry, dad. I'm________. Why not ask Jane?A. occupiedB. stuckC. availableD. accessible5. David can speak idiomatic American English and yet, ____ English, he doesn't know it at all.A. how to teachB. when it comes to teachingC. when he teachesD. however he teaches6. Being determined is a kind of quality and that's ________ it takes to do anything properly.A.how B.which C.where D.what7. —Will you attend the meeting this afternoon?—But I ________ told anything about it.A.wasn't B.am notC.haven't been D.won't be8. He ________ when we least expected him.A. held upB. showed upC. picked outD. turned out9. Misunderstandings ________from lack of social communication,unless________ properly,may lead to serious problems.A.arisen;handling B.arising;handledC.rising;handled D.risen;handling10. It was dark so we decided to ________ for the night at a farmhouse.A. put awayB. put downC. put upD. put on11. A good teacher should know how to ________ a noisy class.A. dealB. handleC. solveD. present12. Parents should be aware that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is important,________their heavy work loads.A.but for B.besidesC.because of D.despite13. If you want to ________ in life, you must learn to work hard while you are still young.A. push your wayB. feel your wayC. make your wayD. find your way14. Scientists say it may be five or six years ________ it is possible to test this medicine on human patients.A. sinceB. afterC. beforeD. when15.—John, clean your room today. Remember our deal!—I know that, but I have other plans.—________A. That's a good idea.B. There is no excuse!C. Have a nice time.D. Mind your own business.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七)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七)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变C.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D.分子间距离逐渐增大时,分子势能逐渐减小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B、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出的电子是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电离而发射出来的C、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

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m1+m2-m3)c2D、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放出为?1?2的光子 ?1??216、如图所示,AOB为透明扇形玻璃砖,圆心角∠AOB=60°,OM为∠AOB的角平分线,一束平行于OM的单色光在空气中由OA边射入玻璃砖,经OA面折射后的光线恰平行于O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玻璃的折射率为2B、经OA面折射后的光线射到AMB面都将发生全反射C、该入射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与玻璃砖中的波长相等D、该入射光在空气中的频率与玻璃砖中的频率相等17、如图所示,小球P在A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的斜面AB运动到B 点所用时间为t1,在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恰好落在B点所用时间为t2,在A点以较大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落在水平面BC上所用时间为t3,则t1、t2和t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t1>t2>t3B. t1<t2=t3C. t1>t2=t3D. t1<t2<t318、来自太阳和其他星体的宇宙射线含有大量高能带电粒子,若这些粒子都到达地面,将会对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危害。

2013年高考物理(新课标)最后一周冲刺

2013年高考物理(新课标)最后一周冲刺

2013年高考物理(新课标)最后一周冲刺对照一下知识点,想一想自己对某个知识点是否已经熟练掌握,是否可以回忆出该知识点所能出的题型,是否能够想到自己在该知识点可能犯的错误,能否在我们的二轮资料上找到每个知识点所对应的题型,快速浏览一遍。

1 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两种。

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仑兹力(安培力)等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一定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还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要单调变化情形)。

2要对摩擦力认识模糊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的存在,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立即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2013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物理2

2013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物理2

2013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物理2一、选择题(多选题)1.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于细绳的端点A ,使物块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一过程中:( )A .水平拉力可能一直变大 ;B .水平拉力可能先变小后变大 ;C .A 点水平向左做减速运动 ;D .A 点水平向左做匀速运动 。

(多选题)2.力F 的一个分力F 1与F 成30º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 2的大小为33F ,方向未知,则F 1的大小可能是:( ) A.3F ; B .332 F ; C .23F ; D .33F 。

(多选题)3.如图所示,均匀细杆AB 质量为M ,A 端装有转轴,B 端连接细线通过滑轮和质量为m 的重物C 相连,若杆AB 呈水平,细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时恰能保持平衡,则杆对轴A 的作用力大小在下面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 mgB .Mg2 sin θC .M 2-2Mm sin θ+m 2 gD .Mg -mg sin θ|(多选题)4.一辆汽车在恒定的功率牵引下,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出发,经4min 的时间行驶1.8km ,则在4min 末汽车的速度( )A .等于7.5m/s ;B .大于7.5m/s ;C .等于15m/s ;D .小于15m/s 。

(多选题)5.如图所示,小船从A 码头出发,船头垂直于河岸的方向渡河,若河宽为d ,渡河速度v 船恒定,河水的流速与到河岸的垂直距离x 成正比,即水速u =kx (x ≤d2,k 为常量)。

渡河过程中小船沿岸向下游漂了距离s ,则 ( )A .v 船应为kd 24s ;B .v 船应为kd 22s ; C .渡河时间为2s kd D .渡河时间为4skd 。

(多选题)6.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 、B 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 ,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 、B 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 作用在小球A 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 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八)汇总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八)汇总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八)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根据有关放射性方面的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气温的升高,氡的半衰期会变短B 、许多元素能自发的发出射线,使人们开始意识到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C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核外电子D 、氢核、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当氢核与中子结合为氘核时,放出的能量为:(m 1+m 2-m 3)c 215、如左上图所示,在固定的真空容器A 内部固定着一个绝热气缸B ,用质量为m 的绝热活塞P 将一部分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

撤去销子K ,不计摩擦阻力,活塞将向右运动。

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A 为真空,气体膨胀时对外不做功B .活塞做匀加速运动,缸内气体温度降低C .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次数减少D .在相同时间内,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不变16、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白光)入射到三棱镜上,通过三棱镜后在另一侧的光屏上的形成彩色光带,在光带上取a 、b 两束单色光比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光子的能量较大B 、在水中a 光传播的速度较小C 、若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a 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D 、若用a 光照射某金属没有光电子逸出,则用b 光照射该金属时也没有光电子逸出 17、如图所示,在真空中,ab 、cd 是圆O 的两条直径,在a 、b 两点分别固定有电荷量为+Q 和-Q 的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也相同B .一个正试探电荷在c 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d 点的电势能C .将一个正试探电荷从c 点沿直线移动到d 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 .c 、d 两点的电场强度不同,但电势相同18、欧盟和我国合作的“伽利略”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平均分布在三个轨道面上的30颗轨道卫星组成,每个轨道平面上等间距部署10颗卫星,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现假设“伽利略”系统中每颗卫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 ,一个轨道平面上某时刻10颗卫星所在位置分布如图所示.其中卫星1和卫星3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 、B 两位置.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这10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r g R 2B .这10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大小为rR R 2 C .这10颗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7.9km/sD .卫星A 由位置运动到位置B 所需的时间为gr R r5219、如图所示,A 、B 和O 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波源O 产生的横波沿该直线向左、右两侧传播,波速均为v 。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六)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六)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六)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只有一个 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缩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C 、任何热机都不可能使燃料释放的内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D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其体积也一定增大15、氢原子的能量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在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动能。

当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的激发态跃迁到内层的基态时:( )A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小B 、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C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D 、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加16、一个带电粒子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要想确定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则只需要知道:( )A .磁感应强度B 和运动周期T B .运动速度v 和磁感应强度BC .轨道半径r 和运动速度vD .轨道半径r 和磁感应强度B17、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21时25分,天宫一号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346.9公里,轨道倾角为42.75度,周期5382秒的运行轨道。

由此可知:( )A .天宫一号在该轨道上的运行周期比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短B .天宫一号在该轨道上任意一点的运行速率比同步卫星的运行速率小C .天宫一号在该轨道上任意一点的运行加速度比同步卫星的运行加速度小D .天宫一号在该轨道远地点距地面的高度比同步卫星轨道距地面的高度大18、如图所示,将一个折射率为n 矩形ABCD 是它的一个截面,一单色细光束入射到P 点,入射角为θ:( )A .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 面上,θB .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 面上,θC .若要此光束在AD 面上发生全反射,θD .若要此光束在AD 面上发生全反射,θ19、一列简谐横波在x 轴上沿x 轴传播,其中ts 和(t +0.2)s 两时刻在x 轴上-3m 至3m 的区间内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波的周期一定为0.2sB .该波的最小波速为20m/sC .从ts 时开始计时,x=1m 处的质点比x=1.5m 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D .从ts 时开始计时,0.4s 的时间内,x=-1m 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可能为4m 如图所示,20、三块材质不同但质量、形状均相同的正方形物块A 、B 、C 静止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

2013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物理5解析

2013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物理5解析

2013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物理5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某同学站在观光电梯内随电梯一起经历了下列三种运动:加速上升、匀速上升、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a <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运动因为都是上升过程,所以该同学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 .只有加速上升和减速上升过程,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C .三种运动因为支持力均做正功,所以机械能均增加D .只有加速上升过程,机械能增加2.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匝数为n 1,次级线圈匝数为n 2,将变压器的初级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交流电源的电动势为e =E m sin100πt (V),电源的内阻不计.变压器次级线圈连接一个负载电阻,阻值为R (阻值可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2的读数为n 2n1E m B .电流表A 1的读数为n 22E m n 21RC .当可变电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电流表A 1的读数变大D .当可变电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上滑动时(没到上端),电压表V 2的读数不变3.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A .0.2B .2C .20D .2004.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细杆AB ,水平置于被固定的带负电的小球的正上方,小球的电荷量为Q ,可视为点电荷.a 、b 是水平细杆上的两点,且在以带负电小球为圆心的同一竖直圆周上.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小圆环(可视为质点)套在细杆上,由a 点静止释放,在小圆环由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圆环所受库仑力先增大后减小B .小圆环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小圆环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 .小圆环与负电荷组成的系统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5.如图所示,R 2、R 3是滑动变阻器,R 1是定值电阻,且有R 1=R 2=R 3=R ,C 是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 .A 、B 间的电压U 保持不变,对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和两极板上的电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Q也随之增大B.其他条件不变,减小电容器极板间的正对面积,Q也随之减小C.当R2、R3的触头都滑到最左端时,电容器C上电压最大D.当R2的触头滑到最左端,R3的触头滑到最右端时,电容器C上电压最大6.一物体恰好能静止在斜面上,现用一水平恒力F推物体,此力F的方向与斜面平行,如下图所示.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关于此物体的运动及受力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将沿F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斜面上做曲线运动C.物体仍静止D.物体受到推力F后,摩擦力的方向立刻改变7.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牵引力为F0.从t1时刻起汽车开上一个倾角为θ的坡路,若汽车功率保持不变,水平路面与坡路路况相同,汽车经过一段时间的变速运动后又进入匀速运动状态,则下面关于汽车速度和牵引力的图象正确的是()8.导体框架abcd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质量为m的导体棒PQ与导体轨道ad、bc 接触良好而且相互垂直.轨道ad、bc平行,间距为L.abQP回路的面积为S,总电阻为R且保持不变.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框架平面斜向上,其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导体棒PQ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图乙中θ为已知量,B 0足够大,则( )A .产生感应电流时,导体棒PQ 中的电流方向为由P 到QB .产生感应电流时,感应电流为恒定电流C .产生感应电流时,导体棒PQ 受到的安培力为恒力D .PQ 恰好不受摩擦力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mgR cos θLS第Ⅱ卷 (必考48分+选考24分 共72分)[ 必做部分]二、非选择题9.某同学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两个质量各为m 1和m 2的小物块A 和B ,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光电计时器可记录A下落的时间,已知m 1>m 2.(1)若选定物块A 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上述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小物块A 下落的加速度a =________.10.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若粗估金属丝的电阻R x 约为3 Ω,为减小误差,要求金属丝发热功率P <0.75 W ,备有的部分仪器有:A .6 V 电池组B .电流表(0~0.6 A ,内阻0.5 Ω)C .电流表(0~3 A ,内阻0.01 Ω)D .电压表(0~3 V ,内阻1 kΩ)E .滑动变阻器(0~20 Ω),额定电流1 A(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测量结果如右图所示,则金属丝直径是________mm.(2)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的是________(用字母代替).(3)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11.如图所示,斜面AB的下端与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BCD的B端相切,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圆心O与A、D在同一水平面上,θ=30°.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面上的A点无初速滑下,小物块与斜面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小物块第一次通过最低点C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12.如图甲所示,在坐标系xOy平面第一象限内有一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向里为磁场正方向.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在t=0时刻从坐标原点O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射入,在t=T时刻到达直线OA上的某点P(未画出),OA与x轴的夹角为60°.(1)画出粒子在该过程中运动的轨迹;(2)求O、P两点间距离;(3)求磁场的变化周期T.[ 选做部分]13.[选修3-3试题](1)下图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在蒸发器中制冷剂汽化吸收箱体内的热量,经过冷凝器时制冷剂液化,放出热量到箱体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可以自发地从冰箱内传到冰箱外B.电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够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传到外界,是因为其消耗了电能C.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D.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2)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按右图中箭头所示的顺序变化,图中BC是一段以纵轴和横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①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T A=300 K,求气体在状态B、C和D的温度各是多少?②将上述状态变化过程在附图中画成用体积V和温度T表示的图线(图中要标明A、B、C、D四点,并且要用画箭头表示变化的方向),说明每段图线各表示什么过程.14.[选修3-4试题](1)如下图甲所示为某波源的振动图象,下图乙是该波源产生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动图的O点表示波源.问:①这列波的波速多大?②若波向右传播,当波动图中质点Q 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时,质点P 已经经过了多少路程?(2)如右图所示,山区盘山公路的路面边上一般都等间距地镶嵌一些小玻璃球,当夜间行驶的汽车车灯照上后显得非常醒目,以提醒司机注意.若小玻璃球的半径为R ,折射率n =3,今有一束平行光沿直径AB 方向照在小玻璃球上,试求AB 多远的入射光线经折射—反射—折射,再射出后沿原方向返回,即实现“逆向反射”.15.[选修3-5试题](1)用人工方法得到放射性同位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天然的放射性同位素只不过40几种,而今天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达1 000多种,每种元素都有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科学研究的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①带电的验电器在放射线照射下的电荷会很快消失,其原因是( )A .射线的贯穿作用B .射线的电离作用C .射线的物理、化学作用D .以上三个选项都不是②右图是工厂利用放射性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示意图.如果工厂生产的是厚度1 mm 的铝板,在α、β、γ三种射线中,你认为对铝板的厚度控制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射线. ③在我国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时,需要证明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跟天然牛胰岛素的结晶是同一种物质,为此曾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 作________.(2)从右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A 点以一定初速度和仰角发射炮弹.在正常情况下,炮弹经最高点C (仅具有水平速度)到达水平地面上的B 点时爆炸.炮弹在空中的运动轨迹是关于y 轴对称的抛物线,A 、B 、C 三点的坐标已在图中标明.在某次发射中,炮弹到达C 点就炸裂成a 、b 两块,其中弹片a 恰好沿原路径返回到A 点.已知炮弹到达C 点时的动能为E 0.炸裂后弹片a 的质量是原炮弹质量的23,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①弹片b的落地点D的横坐标x D;②炮弹爆炸时,由化学能转化成的机械能ΔE.1.解析:本题考查超重失重概念.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才处于超重状态,A项错误;减速上升时加速度向下,因此是失重,B项错误;物体受到的除重力以外的力就是支持力,在上升的过程中支持力做正功,C项正确,D项错误.本题较易.答案:C2.解析:本题考查变压器的规律.由于电源的内阻为零,因此交流电源给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的电压有效值为U 1=E m 2,根据变压器的变压比n 1n 2=U 1U 2,可得副线圈输出的电压为U 2=n 2n 1·E m 2,A 项错误;原线圈输入的功率等于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即U 1I 1=U 22R ,得电流表的读数I 1=U 22U 1R =n 22E m 2n 21R ,B 项错误;当可变电阻器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R 变大,副线圈消耗的功率变小,原线圈输入的功率变小,因此原线圈输入的电流变小,C 项错误;尽管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上移(没到上端),但由于原线圈输入电压不变,线圈的匝数比不变,因此副线圈的输出电压不变,D 项正确.本题较易.答案:D3.解析: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太阳对月球的引力F 1=G m 日m 月r 2日月①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F 2=G m 地m 月r 2地月② 又由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规律得G m 日m 地r 2日地=m 地4π2T 2地r 日地③ G m 地m 月r 2地月=m 月4π2T 2月r 地月④ (T 地、T 月分别为地球绕太阳,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 由①②可解得F 1F 2=m 日m 地·r 2地月r 2日月⑤ 由③④得m 日m 地=r 3日地r 3地月·T 2月T 2地⑥ 由⑤⑥可得F 1F 2=r 3日地r 地月·r 2日月·T 2月T 2地,考虑到r 日地=390r 地月,应有:r 日月≈r 日地,因此有:F 1F 2=r 日地r 地月·T 2月T 2地=390×2723652=2. 答案:B4.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库仑定律及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关系的应用.从a 到b 的过程中两球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根据库仑定律,小圆环受到的库仑力先增大后减小,A 项正确;由极限法可知,小球在ab 中点时,受到的库仑力与速度垂直,加速度为零,因此从a 到b 的过程中,小圆环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 项错误;小球运动到ab 中点前,库仑力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这个过程库仑力做正功,过了中点,速度的夹角大于90°,这个过程库仑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小圆环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项正确;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因此电势能应先减小后增大,D项错误.本题难度中等.答案:AC5.解析:本题考查电容器及电路的动态分析.其他条件不变,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变,增大两板间的距离,由C=εS4πkd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由Q=CU可知,Q减小,A项错误;减小正对面积,电容C也减小,同理可以分析,Q减小,B项正确;当R2、R3的触头都滑到最左端时,电容器上的电压就等于U,C项正确;当R2的触头滑到最左端,R3的触头滑到最右端时,R1、R2并联,分得的电压最小,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最小,D项错误.本题较难.答案:BC6.解析:本题考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及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开始恰好静止在斜面上,说明最大静摩擦力等于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最大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当用一水平力F推物体时,由于F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合力大于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因此物体将沿F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合力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项错误,D项正确.本题较难.答案:D7.本题考查功率的概念及力与运动的关系.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汽车功率保持不变,从t1时刻起汽车开上一个倾角为θ的坡路,由于多了汽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对汽车运动的阻碍作用,因此牵引力小于阻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和,汽车向上做减速运动,功率一定,速度减小,牵引力增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汽车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由P=F v可知,牵引力增大得越来越慢,当牵引力增大到等于阻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和,汽车向上做匀速运动.A项正确,B、C、D项错误.本题难度中等.答案:A8.解析:本题考查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物体的平衡.从t=0开始,导体棒PQ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abQP回路的面积不变,从t0时刻以后,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定,电流恒定,B项正确;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在导体棒PQ中由Q到P,A项错误;安培力F=BIL,由于B均匀减小,因此安培力均匀减小,C项错误;PQ恰好不受摩擦力时,BIL=mg sinθ,I=ER=SΔBRΔt=S tanθR,B=mgR cosθLS,D项正确.本题难度中等.答案:BD9.解析:(1)A 从静止开始下落,B 上升,A 、B 的速度大小相等.从开始下落到A 物块即将着地,需要测出A 下落的距离(等于B 上升的距离),A 即将着地时的速度,但A 即将着地时的速度不容易测量,由于A 可视为匀加速下落,利用s =v t 2即可求出.A 物机械能减少ΔE 1=m 1gs -12m 1⎝⎛⎭⎫2s t 2,B 物块机械能增加ΔE 2=m 2gs +12m 2⎝⎛⎭⎫2s t 2,只要ΔE 1与ΔE 2接近,就验证了两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所以需要测量物块的质量m 1、m 2,A 下落的距离s (或B 上升的距离)和下落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t .(2)由s =12at 2得小物块A 下落的加速度a =2s t 2.答案:(1)物块A 的质量m 1,物块B 的质量m 2,物块A 下落的距离s ,物块A 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 (2)2s t 2 10.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5 mm +0.01 mm ×18.4(18.3~18.6之间均可)=0.684 mm ;(2)金属线的电阻约为3 Ω,要求发热功率P <0.75 W ,则电流I <0.5 A ,应选择与之比较接近的量程的电流表,若选择3 A 量程的电流表,则其指针偏转为表盘刻度的16,势必造成读数上的误差较大,故选择B ; (3)如右图,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调节范围较小,无法达到限流的作用,故将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较好,金属丝的电阻约为电流表内阻的6倍,电压表内阻约为金属丝电阻的333倍,故电流表分压作用较大,因此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答案:(1)0.683~0.686 (2)B(3)图见解析11.解析:设AB 间的长度为s ,从图示的几何关系可知s =R cot θ①解得s =3R ②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设小物块第一次通过C 点时的速度为v ,受到轨道的支持力为N ,对物块从A 到C 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mgR -μmg cos θ·s =12m v 2③ 物块通过C 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 -mg =m v 2R④ 联立③④式解得N =1.5mg ⑤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5mg考查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的综合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算出C 点的速度.根据几何关系算出AB 的距离,由动能定理就可以算出C 点的速度.在C 点N -mg =m v 2R,就可以算出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出结果.本题较易.12.解析:(1)粒子在该过程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图中∠OO 1Q =120° ∠QO 2P =120°(2)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B 0q v 0=m v 20R① 设O 、P 间的距离为L ,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知L =4R sin60°②联立①②得L =23m v 0B 0q③ (3)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0T 0=2πR v 0④ 联立①④得 T 0=2πm B 0q ⑤ 由图可知,粒子先逆时针绕行T 03,再沿顺时针绕行T 03到达P 点 故有 t =2T 03=T ⑥ 所以磁场变化的周期T =4πm 3B 0q.⑦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分析和相关计算.确定粒子的运动轨迹是解此题的关键.到达P 点用的时间刚好是一个周期内,在这一个周期内,磁场的方向发生了变化,由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出粒子先逆时针旋转,再顺时针旋转,所以经过OA 这条线两次.以后一直重复下去.本题难度中等.13.解析:(1)热力学第一定律反映了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反映了自然界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选B 、C.(2)由P -V 图可直观地看出,气体在A 、B 、C 、D 各状态下的压强和体积为V A =10 L ,P A =4 tam ,P B =4 tam ,P D =2 atm ,V C =40 L ,V D =20 L ,P C =2 atm.①根据气态方程得P A V A T A =P C V C T C =P D V D T D. 可得T C =P C V C P A V A ·T A =2×404×10×300 K =600 K. T D =P D V D P A V A ·T A =2×204×10×300 K =300 K. T B =T C =500 K.②由状态B 到状态C 为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有P B V B =P C V C .得 V B =P C V C P B =2×404L =20 L. 在V -T 图象上状态变化过程的图线由A 、B 、C 、D 各状态依次连接.其中AB 是等压膨胀过程,BC 是等温膨胀过程,CD 是等压压缩过程.答案:(1)BC (2)①T B =T C =500 K ,T D =300 K ②见解析14.解析:(1)①从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可以看出:振源开始振动的方向向-y 方向,T =0.2 s ,λ=0.2 m .则波速v =λT =0.2 m 0.2 s=1 m/s.②波由质点P 传至质点Q 需历时t 1=PQ v =0.4 m 1 m/s=0.4 s , Q 从向下起振(和振源开始振动方向相同)至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的时间为t 2=T 2=0.1 s ,一共经历时间t =t 1+t 2=0.5 s =52T , 则质点P 经过的路程s =52×4A =52×4×0.05 m =0.5 m. (2)据题设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入射点C 对应的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则有sin θ1sin θ2=n ,玻璃小球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的条件是θ1=2θ2,∴n =sin θ1sin θ2=2cos θ2=3,得θ2=30°. 因此间距d =R sin θ1=R sin2θ2=32R 即为所求. 15.解析:(1)①放射线有较强的电离作用,使验电器周围的空气迅速电离,验电器上的电荷很快消失,选B ;②α射线无法穿透1 mm 的铝板,而该厚度的铝板对γ射线毫无阻挡作用,故对厚度起主要作用的是β射线;③工业上常用放射性同位素14 6C 作示踪原子.(2)弹片a 恰好沿原路径返回,说明a 与炮弹原来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动量守恒可求出b 的速度,再由平抛的知识可知,a 、b 在空气中运动时间相同.根据能量守恒可求出炮弹爆炸时化学能转化成的机械能.①设炮弹的质量为m ,在C 点时速度为v 0,从C 点到落地时间为t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v 0=-23m v 0+13m v 1,∴v 1=5v 0.由平抛运动可得L =v 0t ,∴x D =v 1t =5L .②E 0=12m v 20,则炮弹爆炸时,由化学能转化成的机械能为:ΔE =12×23m v 20+12×13m ×(5v 0)2-12m v 20=8E 0.答案:(1)①B ②β ③示踪原子 (2)①5L ②8E 0。

2013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物理3

2013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物理3

2013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物理31.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一时间(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t 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 .t 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 .t 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 .0到t 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2.如图所示,半径为R=20cm 的圆O 处在匀强电场中,圆上有四个点A 、B 、C 、D ,若测得各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7.0V , φB =9.0V ,φC =9.4V ,φD =9.0V ,φ0=0V ,则该电场的电场 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最接近于 ( ) A .35v /m ,沿AO 方向; B .45v /m ,沿BO 方向 C .47v /m ,沿CO 方向; D .45v /m ,沿DO 方向3.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 “人造太阳”装置——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具有全超导磁体和主动冷却结构的核聚变实验装置。

它的建成使我国迈入磁约束核聚变领域先进国家行列。

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B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C .“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221mc E D .“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4.如图所示,带有长方体盒子的斜劈A 放在固定的斜面体C 的斜面上,在盒子内放有光滑球B ,B 恰与盒子左、右壁相接触。

若使斜劈A 在斜面体C 上静止不动,则盒子左、右壁对球B 无压力。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若C 的斜面光滑,斜劈A 由静止释放,则盒子左壁对球B 有压力B .若C 的斜面光滑,斜劈A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盒子左、右壁对B 均无压力 C .若C 的斜面粗糙,斜劈A 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盒子左、右壁对B 均无压力D .若C 的斜面粗糙,斜劈A 沿斜面加速下滑,则盒子右壁对球B 有压力 5. 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光电效应现象。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六)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六)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六)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的运动,该运动是花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当其体积减小时,压强一定增大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h 23290 (钍)经过一系列的α衰变和β衰变,变成Pb 20882(铅),该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B .氢原子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时,原子的能量增加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有关D .核反应方程中X 是中子16.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力F 作用下朝某一方向 运动,且图中有,则同该F —t 图象相对应的v – t图象和a – t 图象分别是( )17.振源A 带动细绳上各点上下做简谐运动,t=0时刻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规定绳上质点向上运动的方向为y 轴的正方向,则P 点的振动图象是( )18.如图所示,a 、b 为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以45°的入射角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直线OO′与玻璃砖垂直且与其上表面交于N 点,入射点A 、B 到N 点的距离相等,经玻璃砖上表面折射后两束光相交于图中的P 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真空中,a 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 光的传播速度B .在玻璃中,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 光的传播速度C .同时增大入射角(入射角始终小于90°),则a 光在下表面先发生全反射D .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 光的干涉条纹比b 光的干涉条纹宽19.2011年7月11日23时41分发射的“天链一号02星”是中国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它将与2008年发射的中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组网运行,为中国“神舟”系列飞船以及未来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并将应用于下半年实施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下面对于这两颗卫星及所有同步轨道上的卫星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周期相等B.它们的动能相等C.它们的轨道半径相等D.它们的机械能相等20.某电场中有M、N两点,它们的电势分别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B.同一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总比在N点的电势能大C.将1C的负电荷从M点移到N点,克服电场力做6J的功D.将1C的正电荷从M点移到N点,克服电场力做6J的功21.由同一点O抛出的三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三)参考答案汇总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三)参考答案汇总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三) 参考答案(本答案仅供参考)题号14 15 1617 18192021 答案 C D B A D CD BDB C 的质*皿1・甘球的顶姑秆!母諒编线摘蹩]5方同的夹埔帝磁握品鸟 &两球抉到审岛盒时堀孩与翌査方向的浊积琴(3#)22、( 8 分) 厂 $丿」:皿-八:、;;:-,:-:—»:. “寿w 右•、黑.;m(3)珈岂增人细线的灯E :②适当墙&小球的密隔③话当册丸舞战那球冲抱起苗瘠度t ④确猱两琛览生对右磁坨• L 片山-点即可得井,Jt 百合遂建址均可45井)门井、1 2 1 2匀加速阶段:S 1 at 〔 2 3 =9 m (2分)v i =at i =2 x 3=6m/s (2 分) 匀减速阶段:a'= (i=g .4 x 10=4m f s (2 分)t 2=v/a'=64=1.5s(1 分) S 2=v i t 2/2=6 x 1/2=4.5m(1 分) 物体在5s 内滑行的总位移 s=&+S 2=9+4.5=13.5m( 2分)25、(佃分)解析:据题意,小球P 在球面上做水平的匀速圆周运动,该圆周的圆心为 O'。

P受到向下的重力 mg 、球面对它沿OP 方向的支持力N 和磁场的洛仑兹力f = qvB ① ........... 1分式中v 为小球运动的速率。

洛仑兹力f 的方向指向O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3Dsff~mg=0f - X sin - m -------…二一 ③ ....................................由①②③式得加锁蔦异/in 诃.0…. ④ ...............................由于v 是实数,必须满足2m g由此得矗曲⑥可见,为了使小球能够在该圆周上运动,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最小值为Mq Vcos^23、( 10分)(1)(4分)如右图(2)( 2 分)R )U 1U 2 U i -U iU i U 2 -U i U ; -6R o24、(15 分)N+Fsin B =mg ( 1 分) Fcos 卜卩 N=ma (2 分)联立方程组,解得拉力ma :〔 _mg 0.78 2 0.4 0.78 10F4.5 NcosB+4si n 日 0.8+0.4X0.6(2分)3分............ 2分>0此时,带电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为由⑦⑧式得cos?sin 8— *26、(20分)(1)C与A相碰后速度为、,,三个球共同速度为m e V。

2013高考物理考前黄金卷九

2013高考物理考前黄金卷九

2013高考物理考前黄金卷九1。

一艘油轮装载着密度为9×102kg/m3的原油在海上航行.由于故障而发生原油泄漏。

如果泄漏的原油有9t,海面上风平浪静时,这些原油造成的污染面积最大可达到A。

108m2 B.109m2 C.1010m2D。

1011m22.日光灯中有一个启动器,其中的玻璃泡中装有氖气。

启动时,玻璃泡中的氖气会发出红光。

这是由于氖原子的A.自由电子周期性运动而产生的B。

外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C。

内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D。

原子核受激发而产生的3.关于永动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类永动机可能制成,因为它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C.第二类永动机可能制成,因为它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D。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尽管它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4。

如图所示,水面上有M、N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在水面上形成两列水波。

MN三个质点.已知某时刻a,c质点处恰好是两列水波的波谷相遇,则可以判定此时刻b质点A.一定是振动加强的点B.一定是振动减弱的点C.一定是两列水波的波峰相遇的点D 。

一定是两列水波的波谷相遇的点5。

一个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它运动到M 恰好与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静止粒子碰撞,在瞬间合为一体.那么碰撞后的轨迹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哪个(实线是碰前的轨迹,虚线是碰后的轨迹,不计重力)A 。

B 。

C. D 。

6.如图所示,粗糙绝缘且足够大的水平面上固定着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A 。

将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金属块(可看作质点)放在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发现金属块将在水平面上沿远离点电荷A 的方向运动。

在金属块运动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电场力对金属块做的功等于金属块机械能的增加B 。

金属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金属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一直减小D.电场力对金属块做的功等于摩擦生热7。

一名运动健将身高2m ,在奥运会跳高比赛中的成绩为2m 。

2013高考物理考前黄金卷十三

2013高考物理考前黄金卷十三

2013高考物理考前黄金卷十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A、B两种单色光以同一角度射入一段直光纤的左端面上,它们均能在光纤的侧面上发生全反射,最后都能从光纤的另一端面射出(如图所示),但A光在光纤中运动的时间比B光长.现用A、B两种光照射同一种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对B光的折射率较大B.A光照射金属打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一定比B光的大C.A、B两种光照射同一双缝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A光较小D.A光的波动性一定比B光的显著解析:本题考查了光的全反射、光电效应、双缝干涉与光的波动性等知识.设直光纤长L,折射率为n,光在真空中速度为c,光在光纤侧面发生若干次全反射后从另一端面射出所用时间为t=n2L/c,由题知t A>t B,故n A>n B,A错;光的频率νA>νB,光电效应现象中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B 正确;光波长λA<λB,双缝干涉条纹间距Δx=错误!λ,与入射光波长成正比,C正确;波长越长的波其波动性越显著,D错答案:B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缩一定质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B.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变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气体的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则气体压强一定增大D.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受到b的作用力为零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解析:本题考查了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动理论、物体内能等知识.压缩气体时气体可能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增加,A错;气体的压强p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与分子平均速度v,有p∝mv2,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的v增大,但n有可能会减小,故B错;气体体积变小时n增大,但v可能会减小,C错;分子a向不动的分子b运动时,在它们的作用力变为零以前分子力一直做正功,分子a的动能一直增大,故D正确.答案:D3.E1为氢原子基态能量的绝对值,h为普朗克常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当氢原子在最低的三个能级间跃迁时,氢原子发射光子的波长可能是( )A。

2013年普通高考终极领航试卷理科综合

2013年普通高考终极领航试卷理科综合

2013年普通高考终极领航试卷理科综合第Ⅰ卷(必做,共126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 15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用32P 标记的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第一次……第N 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8条,则这至少是第几次分裂的什么时期( )A 、第一次,中期B 、第二次,后期C 、第三次,后期D 、第四次,后期2、生物学能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众多科学家倾其一生孜孜不倦的研究.下面提及 的科学家实验中有精心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①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②鲁宾和卡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③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在噬菌体中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④艾弗里证明了促使R 型菌转化成S 型菌的物质是DNA⑤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⑥萨克斯证明了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A 、②③④B 、②③④⑥C 、②③④⑤D 、①③④⑥3、据下列4图中的曲线分析,其叙述错误的是甲 光合作用强度CO 2浓度 乙 根离子的相对值O 2浓度A .甲图表示CO 2的浓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有一定影响B .乙图表示在氧浓度不超过B 点情况下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量随氧浓度的增大而增大C .丙图表示缩短光照时间可促使A 植物提前开花D .丁图表示OA 与AB 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均起促进作用4、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内成分的相互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字母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中,e 为三级消费者,f为分解者, 可以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b 的种群密度B .如果大量捕杀e ,则d 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多后减少C .由于长期使用DDT ,c 类群产生了对DDT 的抗药性,c 类群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变异的结果D .若b 产生60mol 氧气,则流入c 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2mol 葡萄糖的能量;进入c 的能量一部分通过c 的呼吸作用被消耗,一部分传给f ,约有10%—20%的能量传给d5、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做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

【原创】河南地区2013年高考物理最后押题冲刺卷九

【原创】河南地区2013年高考物理最后押题冲刺卷九

河南地区2013年高考物理最后押题冲刺卷九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1.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A .下落的时间越短B .下落的时间越长C .落地时速度越小D .落地时速度越大解析 风沿水平方向吹,不影响竖直速度,故下落时间不变,A 、B 两项均错.风速越大时合速度越大,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答案 D2.甲、乙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a n r 图象如图1所示,由图象可知(甲为双曲线的一支)( ).图1A .甲球运动时,线速度大小变小B .甲球运动时,角速度大小保持不变C .乙球运动时,线速度大小变小D .乙球运动时,角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解析 当线速度大小不变时,由a n =v 2r,甲球a n -r 图线是一双曲线,A 、B 错误.当角速度大小不变时,由a n =ω2r ,乙球a n r 图线是一直线.C 错误、D 正确.答案 D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两物体的形状不同,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将释放时刻作为t =0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2A .t 0时刻之前,甲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总是大于乙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B .t 0时刻之后,甲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总是小于乙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C .t 0时刻甲、乙两物体到达同一高度D .t 0时刻之前甲下落的高度小于乙物体下落的高度答案 BD4.)如图3所示,小船过河时,船头偏向上游与水流方向成α角,船相对水的速度为v ,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现水流速度稍有增大,为保持航线不变,且准时到达对岸,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图3A .减小α角,增大船速vB .增大α角,增大船速vC .减小α角,保持船速v 不变D .增大α角,保持船速v 不变答案 B5.飞机在水平地面上空的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每隔相等时间投放一个物体.如果以第一个物体a 的落地点为坐标原点、飞机飞行方向为横坐标的正方向,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是第5个物体e 离开飞机时,抛出的5个物体(a 、b 、c 、d 、e )在空间位置的示意图,其中可能的是( ).答案 CD6.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B .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 .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D .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解析 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G Mm r 2=m 4π2r T 2,得T =2π r 3GM .r 甲>r 乙,故T 甲>T 乙,选项A 正确;贴近地表运行的卫星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由G Mm r 2=mv 2r 知v = GM r,r 乙>R 地,故v 乙比第一宇宙速度小,选项B 错误;由G Mm r 2=ma ,知a =GM r2,r 甲>r 乙,故a 甲<a 乙,选项C 正确;同步卫星在赤道正上方运行,故不能通过北极正上方,选项D 错误.答案 AC7.一轻杆下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上端连在光滑水平轴上,轻杆可绕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如图4-所示,当小球在最低点时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v 0,小球刚好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低点的初速度从v 0逐渐增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4- A .小球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经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gRB .小球在最高点对轻杆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C .小球在最低点对轻杆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D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答案 B8.如图5所示,a 、b 是两颗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R 和2R (R 为地球半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A .a 、b 线速度大小之比是2∶1B .a 、b 的周期之比是1∶2 2C .a 、b 的角速度之比是36∶4D .a 、b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是4∶9解析 两颗卫星均绕同一中心天体(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G m 地m r 2=m v 2r =m 4π2T 2r =mω2r =ma ,由此可知:v ∝ 1r ,T 2∝r 3,ω2∝1r 3,a ∝1r2,因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a =2R ,r b =3R ,代入以上各式,所以C 正确.答案 C9.如图6所示,A 、B 、C 三个小球分别从斜面的顶端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其中A 、B 落到斜面上,C 落到水平面上,A 、B 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C 落到水平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γ,则( ).图6A .α=β=γB .α=β>γC .α=β<γD .α<β<γ解析 依据平抛运动规律,平抛运动的质点任一时刻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的2倍,A 、B 位移方向相同,α=β,C 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A 、B 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所以γ<α=β,故选B.答案 B10.质量m =4 kg 的质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处,先用沿x 轴正方向的力F 1=8 N 作用了2 s ,然后撤去F 1;再用沿y 轴正方向的力F 2=24 N 作用了1 s .则质点在这3 s 内的轨迹是( ).解析 x 方向:a x =F 1m =2 m/s 2,沿x 轴运动2 s ,x 1=12×2×22 m =4 m ,v x =2×2 m/s =4 m/s ,撤去F 1再加上F 2后,再经1 s ,质点又沿x 方向匀速运动x 2=v x t =4×1 m =4 m ,即横坐标达到8m .y 方向:a y =F 2m =6 m/s 2,运动1 s ,y =12×6×12 m =3 m 且曲线向力的方向弯曲.所以选项D 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11.(15分)如图7(a)所示,真空中相距d =5 cm 的两块平行金属板A 、B 与电源相连接(图中未画出),其中B 板接地(电势为零),A 板电势变化的规律如图7(b)所示.将一个质量m =2.0×1023kg ,电荷量q =+1.6×10-15 C 的带电粒子从紧临B 板处释放,不计重力.求:图7(1)在t =0时刻释放该带电粒子,释放瞬间粒子加速度的大小;(2)若A 板电势变化周期T =1.0×10-5 s .在t =0时将带电粒子从紧临B 板处无初速度释放,粒子到达A 板时速度的大小.解析 (1)电场强度E =U d ,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F =Eq =Uq d ,F =ma ,a =Uq dm=4.0×109 m/s 2. (2)粒子在0~T 2时间内走过的距离为:12a ⎝⎛⎭⎫T 22=5.0×10-2 m 故带电粒子在t =T 2时恰好到达A 板,v =at =2×104 m/s. 答案 (1)4.0×109 m/s 2 (2)2×104 m/s12.(15分)如图8所示,一带电粒子以速度v 0沿上板边缘垂直于电场线射入匀强电场,它刚好贴着下板边缘飞出.已知匀强电场两极板长为l ,间距为d ,求:图8(1)如果带电粒子的射入速度变为2v 0,则离开电场时,沿场强方向偏转的距离y 为多少?(2)如果带电粒子以速度2v 0射入电场上边缘,当它沿竖直方向运动的位移为d 时,它的水平位移x 为多大?(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解析 (1)因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受到的电场力与速度无关,所以a 是一定的.由l =v 0t ,d =12at 2得a =2dv 20l 2, 又l =2v 0t ′,y =12at ′2=12·2dv 20l 2·l 24v 20=14d . (2)如上图所示,将速度反向延长交上板的中点,由相似三角形可得x ′12l =34d 14d ,则x ′=1.5 l . 所以水平位移为x =l +x ′=2.5 l .答案 (1)14d (2)2.5l。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四)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四)

2013届高考物理冲刺套卷(大纲版,十四)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β衰变的是:( )A .131131053541I Xe e -→+ B .235114489192056360U+n Ba Kr+3n →+ C .238234492902U Th+He → D .4141712781He+N O H →+15、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 与两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r 大于r 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 .当r 小于r 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 .当r 等于r 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 .在r 由r 1变到r 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16、如图所示,a 、b 两束不同的单色光平行地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α>β,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水对光束a 的折射率较B. 若适当调节a 光入射角可是光发生全反射C.光束a 的频率较大D. 水中光束b 的速度较大17、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 从a 运动到c ,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

关于b 点电场强度E 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 点的切线):( )18、如图1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星球A 和B 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作用下都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周期均为T 1;如果是星球A 围绕星球B 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保持星球A 与B 间的距离不变,如图2所示,运动的周期为T 2,则T 1与T 2之比为:( )A 、M m M T T +=21 B 、m M M T T +=21 C 、m m M T T +=21 D 、m M m T T +=21 19、如图为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1=0 (图中实线所示),以及在t 2=0.02 s(图中虚线所示) 两个时刻的波形图像,已知t 2-t 1<T /2 (T 为该波的周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波的传播速度是l00 m /sB .波沿着x 轴负方向传播C .在t 3=0.04 s 时刻,质点a 的速度为零D .在t =1.6 s 时刻,x=64 m 的质点在波谷位置2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足够长的长木板P ,在木板前端放置一木块Q ,P 和Q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匀速运动,当木板前端运动到A点时,立即在P上施加一恒定水平拉力F,当P的前端运动到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F做的功一定等于P和Q组成的系统动能的增量B. 力F产生的冲量一定等于P和Q组成的系统动量的增量C. P的动能增量一定大于Q的动能增量D. P的动量增量可能小于Q的动量增量2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个木块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紧靠竖直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最后五天冲刺黄金卷:物理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A 、B 两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从0时刻起到两车相遇所需时间为( ) A .2s B .3sC .4sD .23s2.如图所示,物体C 放在水平面上,物体B 放在C 上,小球A 和B 之间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

若B 上的线竖直、两滑轮间的线水平,且不计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滑轮与线间的摩擦。

把A 拉到某位置(低于滑轮)由静止释放使A 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在A 摆动的过程中B 、C 始终不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所受摩擦力始终不可能为零,摩擦力方向时而沿斜面向上时而沿斜面向下 B . B 所受摩擦力有时有可能为零C . C 一直受到水平面施加的向右的摩擦力D . C 对地面的压力有时可以等于B 、C 重力之和3.如图所示,两块粘连在一起的物块a 和b ,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现同时给它们施加水平向左的推力F a 和拉力F b ,已知m a <m b 、F a >F b ,则b 对a 的作用力( ) A . 必为推力B . 必为拉力C . 可能为推力,也可能为拉力D . 可能为零4.如图所示,实线是某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若带电粒子是从a 处运动到b 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带电粒子从a 到b 加速度减小 B.带电粒子在b 处电势能大C.b 处电势高于a 处电势D.带电粒子在b 处速度大5.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矩形滑块是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在一起组成的。

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向滑块,若击中上层,则子弹刚好不穿出,如图(a )所示;若击中下层,则子弹嵌入其中,如图(b )所示,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两种情况下子弹和滑块的最终速度相同 B . 两次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一样多 C . 两次系统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D . 两次滑块对子弹的阻力一样大6.如图所示,A 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的卫星,B 为地球同步卫星,P 为A 、B 两轨道的交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卫星A 所受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B . 卫星B 相对地面静止,一定不会与A 相撞(b) (a )-1C . 卫星B 加速后其轨道可与卫星A 轨道相同D . 卫星A 在远地点加速后其轨道可以变成比B 轨道半径更大的圆轨道7.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放置,在其上有一固定点O ,O 点连接一长为L 的细线,细线的另一端连接一可以看做质点的小球。

原来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给小球一与细线垂直的初速度v 0,使小球能在斜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v 0的最小值为( ) A .θsin gL B .θsin 2gL C .θsin 5gL D .gL 28.一辆质量为m 的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启动,经时间t 1汽车的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再经时间t 2汽车速度达到最大v m ,以后汽车匀速运动。

若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f ,则不能求出的物理量( )A . 任一速度v 对应的功率B . 速度刚达最大时发生的位移C .任一速度v 对应的加速度D . 任一速度v 时发生的位移9.M 、N 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距平行板右端L 处有竖直屏,平行板长、板间距均为L ,板间电压恒定。

一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平行于板的初速度v 0沿两板中线进入电场,粒子在屏上的落点距O 点的距离为2L,当分布均匀的大量上述粒子均以平行于板的初速度v 0从MN 板左端各位置进入电场(忽略粒子间作用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有61的粒子能到达屏上 B .有65的粒子能到达屏上C .有32的粒子能到达屏上D .有21的粒子能到达屏上10.如图,半圆形凹槽的半径为R ,O 点为其圆心。

在与O 点等高的边缘A 、B 两点分别以速度v 1、v 2水平相向抛出两个小球,已知v 1∶v 2=1∶3,两小球恰落在弧面上的P 点。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OP 为45°B . 若要使两小球落在P 点右侧的弧面上同一点,则应使v 1、v 2都增大C . 改变v 1、v 2,只要两小球落在弧面上的同一点,v 1与v 2之和就不变D . 若只增大v 1,两小球可在空中相遇二.实验题(共24分) 11.(4分)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游标尺所在位置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cm 。

B1 2 3 O12.(11分)研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的步骤如下:① 把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定滑轮伸出桌面。

②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并把打点计时器连接到电源上。

③ 把小车放在长木板上并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且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④ 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并跨过定滑轮,另一端悬挂一砝码盘,调整滑轮的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⑤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

⑥ 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更换纸带,重复上面步骤。

⑦ 根据纸带上打的点算出每次实验时小车的加速度,把每次实验时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记录在相应的纸带上。

⑧ 以小车的加速度a 为纵坐标,细线的拉力F (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画出a —F 图象得出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1)上述操作步骤中明显遗漏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画出的a —F 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是直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位同学将本实验做了改动:每次实验时将小车上的砝码拿下放到砝码盘上,其他操作都与上面一样。

那么他画出的a —F 图象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9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图中O 为释放小球的位置,A 、B 、C 、D 为固定速度传感器的位置且与O 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1)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

A .小球的质量mB .小球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的速度vC .小球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下落的高度hD .小球下落到每一个速度传感器时所用的时间t (2)作出v 2—h 图象,由图象算出其斜率k ,当k=____________可以认为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3)写出对减小本实验误差有益的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46分) 14.(10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左端A 和右端B 间的距离为L=1m ,其上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为h=5m ,传送带以速度u=4m/s 顺时针运转。

一小物体以水平向右初速度v 0从A 点滑上传送带,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为使小物体能落在水平地面上距B点水平图甲 小车 打点计时器F O 图乙O ABC D距离为x=3m 的C 点及其右边,则v 0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重力加速度为g=10m/s 2) 15.(10分)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 ,周期为T 0。

另有一颗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绕地球自西向东运行的卫星,某时刻该卫星能观察到的赤道弧长最大为赤道周长的三分之一。

求(1)该卫星的周期;(2)该卫星相邻两次经过地球赤道上某点的上空所需的时间。

16.(10分)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将一质量为2m 的物体A 放置弹簧上端,A 物体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 1,将A 物体向下按到弹簧长度为L 2,由静止将A 物体释放,A 物体恰能离开弹簧。

将物体A 换成质量为m 的物体B ,并将B 物体向下按到弹簧长度为L 2处,将B 物体由静止释放,求B 物体运动过程中离水平地面的最大高度。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7.(16分)如图所示,AB 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粗糙倾斜轨道,BC 为光滑水平轨道,CD 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且AB 与BC 通过一小段光滑弧形轨道相连,BC 与弧CD 相切。

已知AB 长为L=10m ,倾角θ=37°,BC 长s=935m ,CD 弧的半径为R=1225m ,O 为其圆心,∠COD=143°。

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1×103N/C 。

一质量为m=0.4kg 、电荷量为q= +3×10 -3C 的物体从A 点以初速度v A =15m/s 沿AB 轨道开始运动。

若物体与轨道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sin37°=0.6,cos37°=0.8,g=10m/s 2,物体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不变。

求(1)物体在AB 轨道上运动时,重力和电场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2)物体能否到达D 点;(3)物体离开CD 轨道后运动的最高点相对于O 点的水平距离x 和竖直距离y 。

C11.1.160。

(4分) 12.(1)平衡摩擦力。

(3分) (2)没有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3分) (3)是(2分), 小车的加速度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与砝码、砝码盘和小车总质量的比值,而砝码、砝码盘和小车的总质量不变。

(3分) 13.(1)B C 。

(3分) (2)2g 。

(3分) (3)相邻速度传感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选用质量大、体积小的球做实验等。

(3分) 三.计算题(共46分) 14.(10分)解:设小物体离开B 点的速度为v B ,则t g h 221=(2分) x t v B ≥ (2分) 解得s m v B /3≥ (2分) 所以小物体可以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运动,则v m v m mgL B 2022121-=μ (2分) 解得s m v /50≥(2分)15.(10分)解:(1)该卫星所观察地球赤道弧长为赤道周长的三分之一,该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120°,由几何关系知该卫星轨道半径为r=2R (1分) 设该卫星质量为m ,周期为T ,地球质量为Mr Tm rGMm )2(22π= (2分)设同步卫星的质量为m 0,)()2()(2020h R T m h R m GM +=+π (2分)解得)2(3hR R T T += (1分) (2)设该卫星相邻两次经过地球赤道上某点的上空所需的时间为t10=-T t T t (2分)16.(10分)解:物体A 静止时,设弹簧的型变量为x ,则kx mg =2 (2分)物体A 由弹簧长度为L 2处开始运动到恰能离开弹簧,设此过程中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为ΔE p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 x L L mg p ∆=+-)(221 (2分)物体B 由弹簧长度为L 2处开始运动到离开弹簧时速度为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 v m x L L mg p ∆=++-22121)( (2分) 物体B 离开弹簧后做竖直上抛运动,其离开弹簧的最大高度为gv h 22=(2分) 则物体B 离水平地面的最大距离为kmgL L h x L H 42)(211+-=++= (2分)17.(10分)解:(1)物体所受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大小为N qE mg F 5)()(22=+= (1分)合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53sin ==F qE α ︒=37α (1分)所以物体在轨道AB 上运动时重力和电场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W=0 (1分)(2)D 点为CD 轨道上的等效最高点,设物体能到D 点,其速度为v D 对物体由A 到D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v m v m R R mg R s qE FL A D 222121)cos ()sin (-=+-+--ααμ (2分) 设物体刚能到D 点时速度为v 0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Rv m F 20= (2分)解得v 0>v D因此物体不能到达D 点 (1分)(3)物体刚要离开轨道时轨道对物体的弹力为零,设此时物体位置与O 点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物体速度为vRvm qE mg 2sin cos =+ββ (2分)v m v m R R mg R s qE FL A 222121)cos ()sin (-=+-+--ββμ (2分) 解得v=5m/s ,sin β=0.8 (1分)物体离开轨道后做斜抛运动,设其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 vsin β= gtt=0.4s (1分) 物体运动的最高点相对O 点的水平距离、竖直距离分别为m R tm qE t v x 152sin 21cos 2=-+=ββ (1分) m R t v y 05.2cos sin 21=+=ββ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