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6-2 化学反应热、能源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ppt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ppt
22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1.概念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 (1)注明反应条件。 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绝大多数反 应是在25 ℃、101 kPa下进行的,可不注明。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形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11
解析:A.状态Ⅰ总能量为反应物总能量,状态Ⅲ总 能量为生成物总能量,由图示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 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 从状态Ⅰ、Ⅱ、Ⅲ的图示可以看出,反应中CO并未 断裂成C和O,C、O原子间一直有化学键,错误;C. 由图示可以看出,CO和O生成了CO2,CO2分子中C 与O形成极性共价键;正确;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 CO与O反应生成CO2的过程,并不是CO与O2的反应 过程。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
1
【最新考纲】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 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 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 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2
5.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ΔH=H(反应产 物)—H(反应物)表达的含义。 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 焓变的简单计算。
(2)焓变与反应条件、是否可逆反应,是否使用催化剂 无关。
(3)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没有必
然联系。如吸热反应NH4Cl与Ba(OH)2·8H2O在常温常 压下即可进行,而很多放热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

201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新课标):第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18——19讲)

201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新课标):第6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18——19讲)
第六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六单元 │ 知识框图
知识框图
第六单元 │ 使用建议 使用建议
► 内容特点 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和焓变等基本概念,学生理 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热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热计算的基础,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个难点。 2.反应热的计算是本单元的重点,计算反应热的方法有多 种,重要的就是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化学新能源是化学与 STSE的结合点。 ► 编写思路 1.在本单元的内容编排时,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 热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并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进行了总结。
第18讲 │要点探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 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不一定能发生 C.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 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 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就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第18讲 │要点探究
【要点深化】 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理解反应热的本质
图18-1
第18讲 │要点探究
微观角度 概述 图18-1中各段 表示的意义 概述 宏观角度 图18-1中各段 表示的意义 a表示活化能 b表示活化分 子结合成生成物 所释放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旧化学键 a表示断裂旧 反应物自 断裂吸收的热 化学键吸收的 身的能量与 量与新化学键 热量 生成物的能 生成放出的热 b表示新化学 量差 量的差 键生成放出的 热量 c表示反应热
第18讲 │要点探究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 个数 物质的量 整数 子________,只表示__________,它可以是_________, 简单分数 也可以是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实验探究 9
C.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 闭旳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
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ΔH=-38.6 kJ·mol-1
2NH3(g)
D.已知:①C(s,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 ΔH= -395.0 kJ·mol-1,则C(s,金刚石)===C(s,石墨) ΔH=-1.5 kJ·mol-1
考基梳理 助学提升
考点通解 能力对接
考向集训 名师揭秘
实验探究 9
3.应用 aA―Δ―H→1 B、A―Δ―H→2 1aB
ΔH1=aΔH2 ΔH1=-ΔH2 ΔH=ΔH1+ΔH2
考基梳理 助学提升
考点通解 能力对接
考向集训 名师揭秘
实验探究 9
考基梳理 助学提升
考点通解 能力对接
考向集训 名向集训 名师揭秘
实验探究 9
4.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把一种化学反应中物质旳变化和反应旳焓变 同步表达出来旳化学方程式。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但表白了化学反应中旳物质 变化,也表白了化学反应中旳能量变化。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表达在_2_9_8_K__时__,__2_m__o_l气__态__氢__气__与__1__m__o_l气__态__氧__气__完__全_ __反__应__生__成__2_m__o_l_液__态__水__,__放__出__5_7_1_.6__k_J_旳__能__量______。 (3)热化学方程式旳书写环节
aq)才干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旳意义。热化学方程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考点一反应热焓变1.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2)焓变①焓(H):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②焓变(ΔH):生成物的焓与反应物的焓之差。

③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等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常用ΔH表示反应热,常用单位:kJ·mol-1。

2.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ΔH>0)放热反应(ΔH<0)①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弱电解质的电离④盐类水解⑤C和H2O(g)、C和CO2的反应①中和反应②燃烧反应③金属与酸或氧气的反应④铝热反应⑤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与水的反应⑥大多数的化合反应3.吸热、放热的原因分析(1)从能量图分析物质能量变化与焓变的关系:Δ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2)从化学键变化分析总结利用键能计算焓变(ΔH),通过ΔH的正、负轻松判断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Δ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

1.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发生()2.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3.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4.活化能越大,表明化学反应吸收的能量越多()答案 1.× 2.√ 3.√ 4.×一、对反应过程能量图的理解1.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1)从状态Ⅰ到状态Ⅲ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从状态Ⅰ到状态Ⅱ需要(填“吸收”或“释放”)能量,CO分子(填“是”或“否”)需要断键形成C和O。

(3)从状态Ⅱ到状态Ⅲ形成的化学键是。

(4)将相同物质的量的CO转化为CO2,CO与O比CO与O2反应放出的热量(填“多”或“少”),可能的原因是。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目录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第2节原电池化学电源第3节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 ΔH=-Q kJ·mol-1(Q>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2 mol SO2(g)和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 mol SO3(g)所具有的能量B.将2 mol SO2(g)和1 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Q kJC.若使用催化剂,该反应的|ΔH|减小D.如将一定量SO2(g)和O2(g)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 kJ,则此过程中有2 mol SO2(g)被氧化答案 D2.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x=1,2,3,4)的能量(kJ)的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e是ClO3-B.b→a+c反应的活化能为60 kJ·mol-1C.a、b、c、d、e中c最稳定D.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3-(aq)+2Cl-(aq) ΔH =-116 kJ·mol-1答案 D解析A项,e中Cl元素化合价为+7价,而ClO3-中Cl元素化合价为+5价,错误;B项,b→a+c反应的活化能为40 kJ·mol-1,错误;C项,a、b、c、d、e中a能量最低,所以最稳定,错误;D项,b→a+d,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该反应方程式为3ClO-===ClO3-+2Cl-,反应热=64 kJ·mol-1+2×0 kJ·mol-1-3×60 kJ·mol-1=-116 kJ·mol-1,所以该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3-(aq)+2Cl-(aq) ΔH=-116 kJ·mol-1,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 鲁科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1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 鲁科版

跟踪训练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D )
A.8 g CH4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热 445.15 kJ,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 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500 ℃、30 MPa 下,将 0.5 mol N2 和 1.5 mol H2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
三、盖斯定律
1.内容: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 是 一样 的。
2.意义:表明一个化学反应的焓变(ΔH)仅与反应的始态、终态有关,而与反 应的途径无关。 3.应用 间接计算某些反应(无法直接测得反应热)的反应热。
如:
,则ΔH= ΔH1+ΔH2 。
4.常用关系式 若:A→B,ΔH=+a kJ·mol-1 则:B→A,ΔH= -a kJ·mol-1 xA→xB,ΔH= +xa kJ·mol-1
归纳总结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1)在右端注明热量的变化:吸热反应,ΔH>0;放热反应,ΔH<0。 (2)绝大多数ΔH是在25 ℃、101 kPa下测定的,此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 分数。 (4)要注明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 (5)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改变,ΔH要相应改变;逆反应的ΔH数值相等、 符号相反。 (6)一般不要求写反应条件。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讲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考纲导向
热点导学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
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

201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课标人教版)第18讲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201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课标人教版)第18讲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8讲 │要点探究
2.反应热、焓变 所具有的能量 这一性质的一种 (1)焓(H):用来描述物质______________ 物理量。 ΔH(反应产物)-ΔH(反应物)。 (2)焓变(ΔH):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J· mol-1或J· mol-1 。 (3)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放 热反应;ΔH>0,表示______ 吸 热反 (4)ΔH<0,表示______ 应。
第18讲 │要点探究
【典例精析】
例1 [2010·山东卷]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 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 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第18讲 │要点探究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比较 对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单质来说,由不稳定状态单质转化 放出 能量,因为能量越低越稳定;对 为稳定状态的单质要________ 于同一主族的不同元素的单质来说,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生成 多 ; 物越稳定或反应越易进行,放出的热量越______ 而有些物质,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在计算总反 应热时,不要忽视这部分热量。 4.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比较 对于分几步进行的反应来说,反应进行得越彻底,其热效 大 多 应越_______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如果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越__________ ;
第18讲 │要点探究
3.相同条件(温度、压强),相同物质的化学反应(互逆反应,不 一定是可逆反应),正向进行的反应和逆向进行的反应,其反应热 ΔH 数值相等,符号相反。如: 2H2(g)+ O2(g)=2H2O(l) ΔH=-571.6 kJ· mol-1;2H2O(l)=2H2(g)+O2(g) ΔH=+571.6 kJ· mol-1。 4.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 ΔH 表示 反 应 进 行 到 底 ( 完 全 转 化 ) 时 的 能 量 变 化 。 如 : 2SO2(g) + O2 2SO3(g) ΔH=-197 kJ· mol-1 是指 2 mol SO2(g)和 1 mol O2(g)完全转化为 2 mol SO3(g)时放出的能量。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 时,向某容器中加入 2 mol SO2(g)和 1 mol O2(g)反应达到平衡时,放 出的能量为 Q, 因反应不能完全转化生成 2 mol SO3(g), 故 Q<197 kJ。 同时看出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 ΔH 与可逆符号及等号无关。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化学能和热能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课件-化学能和热能

表示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ΔH<0
ΔH>0
图示
实例
H2(g)+Cl2(g) 2HCl(g) ΔH=-184.6 kJ·mol-1
C(s)+H2O(g) CO(g)+H2(g) ΔH=+131.3 kJ·mol-1
二、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例如: 2Na+2H2O 2NaOH+H2↑ 2Al+6HCl 2AlCl3+3H2↑ ②酸碱中和反应,例如: 2KOH+H2SO4 K2SO4+2H2O CH3COOH+NaOH CH3COONa+H2O ③燃烧反应,例如: 2CO+O2 2CO2
(2)根据化学键键能计算 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计算 ΔH=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例 [2019启东、海门、通州联考,20(1)]高铁酸钾是一种集氧化、絮凝、
吸附、杀菌、消毒、除臭为一体的新型绿色高效水处理的无机药剂。
(1)Fe2O3、Fe3O4、FeO、Fe都可以作为制取高铁酸钾的原料,转化关系如 下:
解析 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故不会提高 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不正确。 答案 D
题目价值 本题以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合成历程图为背景,分析物质 化学变化和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与物质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考查了能 量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物质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等。
①Fe2O3(s)+3CO(g) 2Fe(s)+3CO2(g) ΔH=-25 kJ·mol-1

新编高考化学新课标一轮复习讲义:燃烧热和能源、反应热的计算(含解析)

新编高考化学新课标一轮复习讲义:燃烧热和能源、反应热的计算(含解析)

新编高考化学备考资料第二节燃烧热和能源反应热的计算1.了解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含义和应用。

2.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高频)3.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反应热与能源1.燃烧热2.中和热(1)①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②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和50 mL 0.50 mol/L的稀盐酸混合反应。

③计算公式:ΔH=-0.418(t2-t1)0.025kJ·mol-1t1——起始温度,t2——终止温度(反应过程最高温度)④注意事项:a.碎泡沫塑料板和碎泡沫塑料(或纸条)的作用是隔热、保温,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b.为保证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取的措施是碱稍过量。

c.因为弱酸或弱碱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需要吸热,实验中若使用弱酸、弱碱则测得的反应热减少。

3.能源盖斯定律1.内容: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理解——从能量守恒角度⎩⎨⎧S →L :体系放出能量L →S :体系吸收能量ΔH 1+ΔH 2=0结论: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但以物质为主,如果物质没有变化,就不能引起能量变化。

3.应用:间接计算某些难以测定的反应热。

4.示例ΔH 3=ΔH 1-ΔH 2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2)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3)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1/2O2(g)===CO2(g)+2H2(g)ΔH=-192.9 kJ·mol-1,则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4)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0 kJ·mol-1,则1/2C6H12O6(s)+3O2(g)===3CO2(g)+3H2O(l)ΔH=-1 400 kJ·mol-1()(5)因为2SO2+O22SO3所以可燃物S燃烧的稳定氧化物为SO3()(6)已知C(s)+O2(g)===CO2(g)ΔH1C(s)+H2O(g)===H2(g)+CO(g)ΔH2H2(g)+12O2(g)===H2O(g)ΔH3CO(g)+12O2(g)===CO2(g)ΔH4则ΔH1=ΔH2+ΔH3+ΔH4()(7)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并且属于可再生能源()(8)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是煤炭,煤炭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9)氢能是一种绿色能源,且燃烧值高()【答案】(1)×(2)√(3)×(4)√(5)×(6)√(7)√(8)√(9)√2.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 -1,则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件
(2)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_小__于_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体系的能量_升__高__,故ΔH__>_0,即ΔH 为_正__值___。
(3)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ΔH>0)
放热反应(ΔH<0)
①Ba(OH)2·8H2O 与 NH4Cl 的 ①中和反应
反应
②燃烧反应
(2)测定原理
ΔH=-(m酸+m碱)n·c·(t终-t始) c=4.18 J·g-1·℃-1=4.18×10-3 kJ·g-1·℃-1;n 为生成 H2O 的物质的量。稀溶液的密度用 1 g·mL-1 进行计算。
(3)装置如图
(4)注意事项
①隔热层及杯盖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②为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使碱稍稍过量(0.50 mol·L-1 盐酸、0.55 mol·L-1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③实验时不能用铜丝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因为铜丝导 热性好,比用玻璃搅拌器误差大。
(2)体系、环境与热量 ①体系:容器中的反应物及发生的反应等看作一个反应体
系,简称体系(又称系统)。 ②环境:与体系相互影响的其他部分,如盛溶液的容器和
溶液之外的空气等可看作环境。
③热量是指因温度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或传递 的__能__量__。
(3)焓和焓变
ΔH kJ·mol-1
kJ/mol
(3)应用 转化关系
反应热间的关系 ΔH1=_____a_Δ_H_2____ ΔH1=____-__Δ_H__2 ___ ΔH=__Δ_H__1+__Δ__H_2__
2.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1)根据反应物的量的大小关系比较反应焓变的大小
①H2(g)+12O2(g)===H2O(g) ΔH1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和能量(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20张ppt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和能量(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20张ppt

则a为()
A.-332B.-118C.+350D.+130
D
利用能量图像的计算
反应热的计算
利用键能计算 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
C(s)+O2(g)====CO2(g) 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 的ΔH为( A ) A.12ΔH3+5ΔH2-2ΔH1B.2ΔH1-5ΔH2-12ΔH3 C.12ΔH3-5ΔH2-2ΔH1D.ΔH1-5ΔH2-12ΔH3
C(s)+O2(g)====CO2(g) 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 的ΔH为( A ) A.12ΔH3+5ΔH2-2ΔH1B.2ΔH1-5ΔH2-12ΔH3 C.12ΔH3-5ΔH2-2ΔH1D.ΔH1-5ΔH2-12ΔH3
四.利用盖斯定律计算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 成,其焓变是不变的。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 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具体进行的途径无关。
△H
△ H4
△H=△H1+△H2=△H3+△H4+△H5
四.利用盖斯定律计算
感知高考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ΔH1 2H2(g)+O2(g)====2H2O(g) ΔH2
(第二课时)
——海南侨中化学组杨小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4.利用盖斯定律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加或相减得到一 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则反应热也要作相应的加减. 5.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 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 ,即ΔH= E(反应物)-E(生成物).
6.注意问题 (1)给出燃烧热,书写某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 要保证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 (2)给出中和热,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要保 证H2O的化学计量数为1. (3)对于可逆反应,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 号相反.
①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
②C(s)+12O2(g)===CO(g) ΔH=-110.5 kJ/mol
③CO(g)+
1 2
O2(g)===g)+12O2(g)===H2O(g) ΔH=-241.8 kJ/mol
1.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 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
蒸气中 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 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拆开旧键所需的能量等于新键 形成释放出的能量加吸收的能量( 或减放出的能量)463 kJ×4-121 kJ×4=496 kJ+2ΔH(H—H),求出ΔH(H—H)值 为 436 kJ.
答案:(1) -78.7 (2)CO(g)+2H2(g)===CH3OH(l) ΔH=-128.1 kJ/mol
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
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煤炭、石油、沼气 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
解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都来自太阳辐射,都 属于有待开发的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
解析:A项,H2SO4与Ca(OH)2不仅生成水,而且还生 成CaSO4微溶物,会改变体系热量;C项,需加热才能发 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NH3的催化氧化就是一个 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放热反应;D项,甲烷的燃烧热应指 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
答案:B
1.能源的分类 (1)常规能源与新能源 ①常规能源: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科学技术水平下,被 人们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石油、水能等. ②新能源:才开始被人类利用或新发展的利用先进的 方法或科学技术所获得的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 海洋能等.
答案:C
方法归纳: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及热化学
①先确定待求的反应方程式;②找出待求方程式中各 物质出现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③依据未知方程式中物 质的计量数和位置对已知方程式进行处理,或调整计量数, 或调整反应方向;④将已知方程式实施加减,反应热也作 相应加减.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在两支小试管中分别加入浓度为
4 mol/L的稀盐酸3 mL,将分别装有0.3 g NaHCO3和0.3g 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 NaHCO3和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分析 如下:
(1)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 NaHCO3 粉末的试管变 冷,而盛 Na2CO3 的试管温度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状态 如何,NaHCO3 和 HCl 反应为吸热反应,而 Na2CO3 和 HCl 反应为放热反应.甲同学写出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其中 “aq”代表水合或无限稀释的含义):
答案:C
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 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 kJ/mol B . CO(g) 的 燃 烧 热 是 283.0 kJ/mol , 则 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 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 例 题 1] 白 磷 与 氧 可 发 生 如 下 反 应 : P4 + 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P—P a kJ/mol、P—O b kJ/mol、P=O c kJ/mol、O=O d
kJ/mol.
根据下图所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
ΔH,其中正确的是
2.能源的利用 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它们的蕴藏量 有限,而且不可再生,最终将会枯竭.解决方法是开源节 流,即开发新的能源和节约现有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科学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第一,保证有 足够的空气;第二,保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例题2] 水煤气(主要成分CO、H2)是重要燃料和 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制得.已知:
点拨:解答该题首先要根据盖斯定律把已知的热化学 方程式适当加减得到符合要求的热化学方程式,并进行反 应热的计算.
解析:(1)由盖斯定律可得②+③⇒C(s)+ O2(g)===CO2(g) ΔH=-393.5 kJ/mol,所以0.2 mol C完 全燃烧,ΔH=-78.7 kJ/mol.
(2) CO(g)+2H2(g)===CH3OH(l) ΔH1 CH3OH(l)+32O2(g)―→CO2(g)+2H2O(l) ΔH=-726.5 kJ/mol(燃烧热水为液态) 由盖斯定律可得ΔH1=[-283.0+(-285.8)×2-(- 726.5)] kJ/mol=-128.1 kJ/mol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
()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 ΔH=57.3 kJ·mol-1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 57.3 kJ热量
解析:1
mol
C不完全燃烧生成CO放出热量
221 kJ 2
=110.5 kJ,1 mol C完全燃烧生成CO2放出热量大于110.5 kJ,即C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1;反应①的反应热
则 反 应 热 ΔH1 、 ΔH2 和 ΔH3 的 关 系 可 表 示 为: ΔH1=ΔH2+ΔH3 .
1.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
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 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 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解析:从表中数据分析,烷烃分子中每增加一个 “CH2”原子团,燃烧热约增660 kJ·mol-1,由此可推断 己烷的燃烧热约为4 196 kJ·mol-1,A项正确;燃烧热是 指1 mol纯物质燃烧的热效应,B项错;以乙烷和丙烷为例, 计算各1 g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前者为52.0 kJ,后者为50.5 kJ,而前者含碳量低于后者,C项错;打火机使用的燃料 应该是易燃、降温或加压易液化,减压时易汽化的物质, 从表中沸点看,乙烷、丙烷难液化,而戊烷常压下难汽化, 只有丁烷最适宜,D项错。
解析:ΔH等于反应物键能的总和减去产物键能的总 和 , 即 ΔH = E 反 应 物 - E 产 物 , 根 据 反 应 方 程 式 P4 + 5O2===P4O10 和 模 型 图 分 析 可 知 , 该 反 应 的 反 应 热 ΔH = (6a+5d-4c-12b) kJ/mol,A正确.
答案:A
答案:A
1.利用热化学方程式 对于反应:aA(g)+bB(g)===cC(g)+dD(g) ΔH=-q kJ/mol 则有:naA=nbB=ncC=ndD=Qq
2.利用燃烧热 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燃烧热×可燃物的物质 的量,即Q=ΔH×n,三个量知二求一.
3.利用中和热 对于反应: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 H2O(l) ΔH=-57.3 kJ/mol 则有:nH21SO4=nNa1OH=57Q.3
沸点(℃) -88.6 -42.1 -0.5 36.1
熔点(℃) -183.3 -189.7 -138.4 -129.7
A.己烷的燃烧热约为 4 196 kJ·mol-1 B . 乙 烷 燃 烧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2C2H6(g) + 7O2(g)===4CO2(g)+6H2O(g) ΔH=-1 559.8 kJ·mol-1 C.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 的热量越多 D.从上表可以分析得,丁烷气体最不适宜做气体打 火机的有机燃料
(2)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①一级能源: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天然能源.如煤、 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 ②二级能源:由一级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所获得的能 源.如蒸汽、电力、氢能等. (3)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①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再生、可重复利用的能源.如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②不可再生能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的能 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解析:A项,煤燃烧放出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项,化石燃料由植物转变而来,植物中的能量均来自太 阳能;C项,葡萄糖氧化放出能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A、B
2.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⑤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 (1)将2.4 g 炭转化为水煤气,再完全燃烧,整个 过程的ΔH=________kJ/mol. (2)由CO、H2在一定条件下获得汽油的替代品 ——甲醇,甲醇的燃烧热为-726.5 kJ/mol,试写出 由CO、H2生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