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黄连液处方及工艺改进
自制复方黄连液冰敷治疗动脉穿刺处皮下血肿的效果观察
![自制复方黄连液冰敷治疗动脉穿刺处皮下血肿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19810fc7c1cfad6195fa77e.png)
Co mp u d Lq i o p i Chn n i o n iud fCo t ie ss s
TU Chu n—ln.CHEN na aa Da
D p.fN rn d iirt n b e to us gA m n t i ; . i sao
, uh si lfTa io hns d i , hnhn58 0 , hn) L o uHo t dt nC ieeMei n S ez e 1 0 1 C i p ao r i ce a
i t o t lg o p a d o s r ain g o p e u l .I o t lg o p 0 ma n su uf t h a - od t e a y wa p l d n o c nr r u n b e v t r u q al n c nr r u ,5 % o o y o g e i m s l e e t c l h rp s a p i ,whl n a e i i e o s r ain g o p b e t r u , p t ns wee t ae t o t u u c r a me t wi s l— d C mp u d i u d o o t i e ss i e t t n t e ma e o o n L q i f C p i Ch n n i. e h n e h f s
p u d L q i fC p i C i e s . Me h d 6 a in swi u c tn o s h mao f r a e o u c u e we e r n o y dv d d o n i u d o o t h n n i s s t o s 0 p t t t s b u a e u e tma a e  ̄ f p n t r r a d ml ii e e h t i
『肛裂』复方黄连液
![『肛裂』复方黄连液](https://img.taocdn.com/s3/m/cbe89a3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2.png)
『肛裂』复方黄连液
[处方名称]复方黄连液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燥湿,泻火止痛。
主治肛裂。
[处方组成]黄连10克、冰片1克、蒸馏水200毫升。
先将黄连捣碎,放入烧瓶或药锅内加蒸溜水200毫升,文火煮沸约30分钟,用纱布过滤,于滤液中加入冰片,搅拌后再用纱布过滤,得滤液100毫升,灭菌后备用。
同时以棉签蘸药液,似梅花针点刺方法点药于肛裂创面上,每天点2-3次。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肛裂200余例,均获痊愈。
[处方来源]黄结潮。
[处方备注]据现代医学报道,黄连对多种杆菌、球菌和真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冰片有清热止痛功能。
(唐汉钧)。
自制复方黄连液治疗动静脉穿刺皮下血肿的效果
![自制复方黄连液治疗动静脉穿刺皮下血肿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d29068dbceb19e8b9f6ba0f.png)
直接动静脉穿刺在临床采集血液标本、血液透析、进行动脉 监测中经常使用,局部出血和血肿是直接动静脉穿刺最突出的 并发症。动静脉穿刺血肿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穿刺损伤出血及拔 针时压迫止血方法不当或由于穿刺部位疼痛、压迫时间不够、思 想上不重视所 致[1]。 由 于 皮 下 血 肿 会 造 成 局 部 疼 痛 甚 至 肌 腱 压迫,处理不当 可 致 严 重 后 果,因 此,护 理 皮 下 血 肿 尤 为 重 要。 本院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经验方复方黄连液冷敷治疗动 静脉穿刺所致的皮下血肿,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当代护士 2012 年 11 月中旬刊
·137·
自制复方黄连液治疗动静脉穿刺皮下血肿的效果观察
涂春兰 刘爱彭 叶小莲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制复方黄连液治疗动静脉穿刺皮下血肿的效果。方法 将 90 例动静脉穿刺导致的皮下血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1、2 组和观察组 1 组,每组各 30 0% 硫酸镁冷热敷,观察组采
工作单位: 518000 深圳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中医院 涂春兰: 女,本科,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本研究为: 深圳市罗湖区科技局软科学基金项目 收稿日期: 2012 - 03 - 23
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具有可比性。对照 1 组采用 50% 硫酸 镁冷热敷,对照 2 组采用生马铃薯片冷敷,观察组采用自制复方 黄连液持续冰敷,每日观察记录患者血肿大小、疼痛及发热等情 况,观察比较 3 组患者血肿治疗情况。 1. 2 方法 1. 2. 1 血肿程度评估: 按 Christanson 标准改良法判断[2]: 凡覆 盖敷料上未见到血性渗出液,局部无血肿为正常; 局部血肿直径 < 5cm 或敷料上有少量血迹判断为轻微血肿; 估计血液丢失超 过 100ml,包扎敷料上的血量较多或血肿直径 > 5cm 判断为重 度血肿。 1. 2. 2 血肿敷药方法 敷药前先清洁皮肤,评估血肿程度,观 察患者血肿疼痛及血运,向患者讲解治疗的作用,根据血肿大小 选择合适的医用棉垫,患肢下垫防水胶单。①对照组 1 组采用 马铃薯片冷敷。在发现血肿后,将生马铃薯片洗净去皮,切成 1 ~ 3 mm 的薄片,外敷于患处,用塑料薄膜覆盖其上,胶布固定, 待马铃薯片干燥后取下,每天 3 次。②对照组 2 组采用 50% 硫 酸镁冷热敷。将医用棉垫放入 50% 硫酸镁溶液内充分浸泡后, 直接贴敷患处,血肿发生 24h 内冷敷,24h 后热敷( 在棉垫上放 置温水袋) 。外敷 15min ∕次,每日 2 ~ 3 次。③观察组采用本 院骨科自制的复方黄连液持续冰敷。将医用棉垫放入复方黄连 液内充分浸泡后,取出敷于血肿处。敷药后,将略大于血肿的冰 袋用毛巾包裹好平放于棉垫上方,敷料干燥后予以更换,连续外 敷直到肿胀完全消退。复方黄连液由黄连、黄芪、当归、黄柏等
复方黄连液的工艺研究及临床观察
![复方黄连液的工艺研究及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1a60d213169a4517623a306.png)
病毒有灭活作 用 , 还具 有明显 的对抗 作用 , 可对 抗 因发热
等因素所致 的烦躁不安 , 临床上 观察 所用本 品治疗 的患者体 温迅速下降 , 炎性渗 出较少 , 吸收较快 , 患者安 静 , 疾病 较快
・
l 4・ 2
20 0 8年 1 月 第 5卷 第 3 2 4期
Me ia n o ain o hn , c mb r2 0 Vo. . 4 dclIn v t f ia De e e. 0 8, 15 No 3 o C
讨
论
效确切 、 效果好 、 安全 可靠 、 后机体 恢 复快 , 病 对急性 及未 服
水 (::) 7 12 为展 下 ( 6 n 观察 , 品色谱 中, 3 5 m) 样
与黄连药材色谱相应 的位置 , 相 同的黄色 荧光斑 点 , 是 与盐 胶小檗碱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 是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
充剂( . m 4 6 m× 5m) 流动相 : 2c ; 乙腈 一水( : ) 流速 :. m/ 12 ; 1O l a ; rn 柱 温 : i 室温 ; 检测 波 长 :o n 进 样 是 :O 2 m; 2 。理论 塔板
生国医堂剑
生 至
第 5卷
期
ia Invt no hn , ee br2 0 , o 5N .4 cl n oa o f i D cm e.0 8 V 1 o3 i C a .
制方法可行 , 重现性好 。临床使用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 于对 照组 。
【 关键词 】 复方黄连液 ; H L ; 骨髓炎 PC
复方黄连液的研制是根据 中医理论及 多年 的临床经验 , 采用先进 的制备工 艺而 得 , 具有补 气 升 阳。益 卫 固表、 毒 托
复方黄连素片前提取工艺操作规程
![复方黄连素片前提取工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14158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a.png)
复方黄连素片前提取工艺操作规程复方黄连素片是一种中药片剂,主要成分为黄连素和其他药材的复方制剂。
前提取工艺操作规程是指在制备复方黄连素片中,对所使用的原辅料进行前处理和提取的一系列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复方黄连素片前提取工艺操作规程:一、原辅料备料1.黄连:选用新鲜的黄连根或黄连粉,进行气味鉴别和外观检查,确保符合药材标准。
2.其他药材:根据配方要求,选用其他药材,并进行类似的鉴别和外观检查。
3.辅料:包括淀粉、乳糖、玉米糖浆等,按照配方要求进行备料。
二、原辅料前处理1.黄连根的前处理:将新鲜的黄连根清洗干净,切成块状,晾干或加热至干燥状态;如果选用黄连粉,则无需进行前处理。
2.其他药材的前处理:根据药材的特性,例如鳞茎类药材需要去皮切片,叶片类药材需要晾晒等,进行相应的前处理。
3.辅料的前处理:将辅料分别进行筛粉、悴净等处理,确保符合配方要求。
三、提取工艺操作1.酒精浸提:将前处理后的黄连、其他药材和辅料按照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酒精,进行浸提。
浸提时间和温度根据药材的特性而定,一般在40℃左右浸提12小时。
2.过滤分离:将浸提后的混合液经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
3.浓缩:将过滤后的浸提液进行蒸发浓缩,去除大部分的溶剂,得到黄连素的浓缩液。
4.冷沉淀:将浓缩液冷却至适当的温度,使黄连素结晶沉淀。
5.减压脱溶:将冷沉淀的黄连素浓缩液进行减压脱溶,去除多余的溶剂,得到黄连素粗品。
6.晶体分离:采用离心机将黄连素粗品进行离心,分离出晶体。
7.干燥:将分离出的黄连素晶体进行干燥,使其达到所要求的含水量。
8.粉碎:将干燥后的黄连素晶体进行研磨,得到黄连素粉末。
四、质量控制1.按照药典规定,对提取过程中的黄连素含量、水溶性物质、重金属等进行检验。
2.保证操作过程中的温度、时间、药材配比等参数符合规定,以确保提取效果和产量的一致性。
3.对提取得到的黄连素粉末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外观、溶解度等指标的检测。
自制复方黄连液冰敷动静脉穿刺所致皮下血肿的效果研究
![自制复方黄连液冰敷动静脉穿刺所致皮下血肿的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bccab6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8.png)
自制复方黄连液冰敷动静脉穿刺所致皮下血肿的效果研究叶小莲;涂春兰;刘爱彭【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自制复方黄连液冰敷治疗动静脉穿刺处的皮下血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入选2010年6月-2011年6月老年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动、静脉穿刺处皮下血肿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血肿处分别应用自制复方黄连液持续冰敷、50%硫酸镁冷热湿敷、生马铃薯片冷敷,治疗24 h时观察3组患者血肿肿胀程度、疼痛指数与治疗效果。
结果3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1、2组(P<0.05);治疗后3组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3组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应用自制复方黄连液持续冰敷治疗动静脉穿刺部位的血肿,可显著缓解肿胀和疼痛。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elf-made compound Coptis liquid in icing treatment of subcutaneous hematoma resulting from arteriovenous puncture. Methods Ninety admitted elder patients with subcutaneous hematoma due to arteriovenous puncture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1 were randomiz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1 and control group 2,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ree groups received sustaining icing therapy with self-made compound Coptis liquid, cold and wet compressing therapy by 50% magnesium sulfate and cold compress by raw potato slices respectively. Hematoma swelling, pain index and clinicalefficacy of three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after 24h treatment. Results Effective differences among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5); Treatment efficiency on pain allevi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s ( P<0.05); Swelling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24h treatment (P<0.05) and the effect was more obvious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1 and control group 2,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Self-made compound Coptis liquid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swelling and pain for arteriovenous hematoma due to puncture,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for its significant efficacy.【期刊名称】《护理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64-66)【关键词】动静脉穿刺;皮下血肿;冰敷;复方黄连液;50%硫酸镁;生马铃薯片【作者】叶小莲;涂春兰;刘爱彭【作者单位】深圳市罗湖中医院,广东深圳 518001;深圳市罗湖中医院,广东深圳 518001;深圳市罗湖中医院,广东深圳 518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R248动、静脉穿刺在临床上常用于危重患者、麻醉和术后动脉血压监测、特殊检查与治疗及需长期输液、肠外营养的患者抢救与治疗时的血液通路建立,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临床应用普遍[1]。
自制复方黄连液冰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研究
![自制复方黄连液冰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dd3dcafc4ffe473268ab89.png)
自制复方黄连液冰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研究目的:探讨复方黄连液清热化瘀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
方法:120例符合条件的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正骨水(国药准字Z45021695)治疗,治疗组采用自制复方黄连液冰敷治疗。
治疗期间不久行、不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每天敷药1次。
敷药时间12 h,10 d 为一疗程。
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7、10 d复方黄连液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正骨水对照组(P<0.001)。
结论:复方黄连液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的外用药,经过临床验证疗效良好。
标签:复方黄连液;清热化瘀;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急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外力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骨膜、关节囊、滑膜囊等部位的损伤,并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以局部炎症和组织修复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压痛、肿胀、青紫、瘀斑、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等。
现代医学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包扎、局部封闭、理疗、消炎、镇痛药内服等[1],这些方法疗效欠佳,病程长。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急性软组织损伤中最为普遍的,在门诊中尤为常见。
本病在中医伤科属“筋伤”的范畴,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气滞血瘀”。
中医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方法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明显,其中中药外敷独具特色,近年来对软组织损伤的报道较多[2-5],但这些研究的不足在于临床观察指标较为主观,损伤多以轻、中、重分级,以总效率计算疗效,缺乏统一诊断和观察标准,疗效的可靠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鉴于此,采取统一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客观疗效观察,对单一急性踝关节进行临床观察就显得十分必要。
为客观评价中药复方黄连液清热化瘀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笔者选择了临床常用的理气化瘀为主的正骨水与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自2009年2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急诊、门诊就诊的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男82例,女38例;年龄12~85岁;血肿无感染及皮肤缺损,不宜冰敷部位的血肿不纳入实验。
黄连复合油剂制备工艺研究
![黄连复合油剂制备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e8ae03c5da50e2524d7fd9.png)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41112投稿邮箱:zuixinyixue@·药物研究·黄连复合油剂制备工艺研究臧国栋,缪东初(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医院 中医外科 ,吉林 132001)0 引言胃溃疡是临床多发病也是临床高发病[3],一般发生于胃部、十二指肠处的溃疡统称为胃溃疡。
胃溃疡患者病情较急[4],疼痛感明显,难进水进食,诱病因素涵盖遗传因素、细菌感染、药物因素、内分泌因素、精神因素、胃动异常、以及其他因素[5]。
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对胃溃疡治疗新药黄连复合油剂的制备工艺进行阐述和说明。
1 材料与设备主要仪器采用DZF-6219真空干燥箱 (上海精宏);BP-211C 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TLC VISUALIZER (瑞士CAMAG)。
主要试剂采用薄层板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当归对照药材(121303-200502)、延胡索对照药材(120902-200604),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院,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2.1 制剂处方的形成。
黄连复合油剂是《明医指掌》黄连泻心汤基础上加减而成,是由黄连、当归、白及、大黄、元胡、白芷、乌贼骨、陈皮、白芍、黄芪加入适量麻油浸泡后文火加热,待药物炸至枯黄色,冷却,去药取上清液而成。
此方为我科缪东初主任历经10余年总结而成。
方中黄连清胃热以泻胃火为君[6];黄芪补气生肌[7];当归、白芍养血生肌,以制约清热药过于苦燥之性;元胡、乌贼骨行气制酸止痛[8];陈皮健脾行气以除胃腐之浊气;共为臣药。
大黄清热泻下,以协助君药泻胃火。
胡麻油生肌长肉;白及生肌为佐药;白芷入于足阳明胃经,引药直达病所为使药。
本品具有清胃热,养血生肌,制酸止痛之效。
该方制成油剂应用于治疗胃溃疡病,在我院临床使用取得了显著疗效。
此方连续应用10年以上,患者逾100例,疗效确切。
双黄连口服液工艺流程图
![双黄连口服液工艺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09b4ee15524de518974b7d63.png)
煎煮1.5小时,滤过。
加水8倍量(约18000L),煎煮1。5小时。
相对密度1。20~1。25(70~80℃),清膏冷至40℃
使含醇量75%,搅拌30分钟,静置12小时
加入与一次醇沉等量的75%乙醇搅匀,静置12小时
图例:相对密度1.20~1.30(70~80℃)
双黄连口服液工艺流程图
1、双黄连口服液中药材前处理工艺流程
图例:一般区
备注:如果采购的中药材为中药饮片,那么虚线内的工序可以省略。
2、双黄连口服液提取生产工艺流程图(黄芩提取物)
加水8倍量(约6000L)
煎煮2小时
加水6倍量(约4500L)
煎煮1小时
加水6倍量(约4500L)
煎煮1小时
弃去
相对密度1.05~1.10(70~80℃)
D级洁净区
一般区
4 双黄连口服液制剂工艺流程图
图例: D级洁净区一般区
80℃加2mol/L盐酸,调pH值1。0~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
加6~8倍纯化水,用40%氢氧化钠调pH值7。0,再加等量乙醇
加2mol/L盐酸调pH值
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
用乙醇洗至pH值7.0.
图例:D级洁净区一般区
图艺流程图(金银花连翘浸膏)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完整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f22d034503d8ce2f006623ee.png)
双黄连口服液工艺规程*******双黄连口服液工艺规程1目的:建立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工艺规程,形成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总则,使生产能按规定的工艺程序进行。
2适用围:适用于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全过程。
3责任者:口服溶液剂生产线生产人员负责实施,生产部及质保部负责监督。
4正文:一、产品概述:通用名:双黄连口服液商品名:///剂型: 口服溶液剂规格: 250ml/瓶包装规格:250ml/瓶×30瓶/件批准文号:待批二、处方和依据处方:每批投料量(75000ml)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提取部分:图示:一般生产区100,000制剂部分:图示:一般生产区级洁净区四、生产过程及工艺条件中药前处理过程:1. 依据配料单对药材进行验收,核对其品名、数量、规格、件数、批号、质量、日期等,确认后,开始下列步骤。
2. 投料量为处方量的整倍量,但不超过多功能提取罐80%的量。
批次划分以多功能提取罐一次为标准3.提取、浓缩: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1.0~2.0,加温1小时,静止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备用。
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0.5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80℃测),冷至40℃时缓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黄芩提取物,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冷藏(4~8℃)72小时,做好原始记录。
复方黄连液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复方黄连液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1f555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8.png)
复方黄连液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林晓莲;程聪;张尚斌
【期刊名称】《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9(15)6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黄连液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
方法: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药材,制备复方黄连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黄连、当归做定性鉴别。
结果:水提醇沉法能很好地提取复方黄连液处方中的有效成分,薄层色谱法可检测处方中的黄芪、黄连、当归。
鉴别方法灵敏、专属。
结论:本制剂工艺合理,建立的定性方法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标准。
【总页数】2页(P90-91)
【关键词】复方黄连液;黄芪;黄连;当归;薄层色谱法
【作者】林晓莲;程聪;张尚斌
【作者单位】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5
【相关文献】
1.复方黄芩口服液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的研究 [J], 曹秀虹;赵民生
2.复方黄芩口服液的制备与质量标准的研究 [J], 曹秀虹;赵民生
3.复方肉桂爽足液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J], 庞文生;林泗定;胡娟
4.复方川芎注射液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J], 苑耀明;王道福;孟德宝;黎国梓
5.复方盐酸克林霉素滴耳液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J], 邓珍珠;许卫关;徐晓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黄连口服液工艺规程
![双黄连口服液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8d8d5199ec3d5bbfc0a74b9.png)
双黄连口服液工艺规程目的:建立本公司双黄连口服液生产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求、工艺处方、质量标准、主要生产设备、产品包装及贮存条件、劳动定员等内容。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
责任:车间主任负责组织本规程的起草与修订;车间各岗位负责实施本规程;生产管理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以及发放管理;质保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行。
正文:一、产品名称、规格1 名称:双黄连口服液2 规格:200ml二、处方、依据金银花375g 黄芩375g 连翘750g 标准依据:《中国兽药典》2005版二部三、工艺流程示意图四、车间和设备要求1 车间的布局应符合工艺流程的要求,有足够的空间和场所,做到合理地安置设备和堆放物料。
2 生产车间设置在十万级洁净生产区内,各工序要有相对独立的生产操作间,足够的辅助用房,建筑设施符合十万级洁净生产区的要求。
3 必须具备与生产品种相适应的设备,如配液罐、灌装机等设备。
五、生产准备生产操作前,由专人对生产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
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检查确认该品种的生产指令单及相应配套文件,如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清洁规程、口服液半成品质量监控要点及记录等是否准备齐全,并是现行文件。
2 检查确认本批生产的双黄连的原料、纯化水的数量是否与生产指令单相符并有合格证书。
现场是否有“清场合格证”。
3 对设备状况进行检查,挂有“完好”、“已清洁”状态标示牌的设备方可使用。
4 称量前,称量器必须每次调零,并定期由计量部门专人校验,做好记录。
六、生产过程1领料员在领取由生产管理部核算好原辅料使用量并已批准的生产指令单进行领料后,将料拉至车间。
第 4 页共 16 页2 称量2.1直接使用的物料,须清洁外包装。
2.2称量人认真校对金银花、黄芩、连翘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等,应与生产指令单相符,确认无误后进行定额称量,记录并签名。
先将处方量的金银花150kg、黄苓150kg、连翘300kg以上3味,黄苓切片,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
双黄连注射液标准
![双黄连注射液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bb8558ea0116c175f0e4863.png)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3-B-2104-96-2010双黄连注射液Shuanghuanglian Zhusheye【处方】 金银花 250g 黄芩 250g 连翘 500g【制法】 以上三味,黄芩酌予碎断,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滤液用盐酸(2mol/L)调节pH值至1.0~2.0,在80℃保温30分钟,静置24小时,滤过,沉淀加8倍量水,搅拌,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并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滤过,滤液用盐酸(2mol/L)调节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涤至pH值至4.0,加10倍量水,搅拌,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至6.0,加入0.5%活性炭,充分搅拌,50℃保温30分钟,加入1倍量乙醇搅拌均匀,立即滤过,滤液用盐酸(2mol/L)调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少量乙醇洗涤后,于60℃以下干燥。
金银花、连翘加水浸渍3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80℃测),放冷至40℃,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3~4倍量水,调节pH值至7.0,充分搅拌并加热至沸,静置48小时,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70~80℃测),放冷至4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85%,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
取黄芩提取物,加水适量,加热并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使溶解,加入金银花、连翘提取液,加水至1000ml,加入0.5%活性炭,保持pH值7.0,加热微沸15分钟,冷却,滤过,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 (1)取本品10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85%乙醇5m1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黄连提取新工艺和传统制剂的现代化改造的开题报告
![黄连提取新工艺和传统制剂的现代化改造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18033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1.png)
黄连提取新工艺和传统制剂的现代化改造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黄连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的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炎等功效。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黄连的药理作用和成分组成也得到了深入研究。
然而,传统的黄连制剂制作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如耗时、耗能、低成品率等,限制了黄连在现代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与开发。
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环保、易于控制的新工艺,以执行现代化制药标准化,提高黄连制剂制作的质量与效益,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课题旨在通过开发黄连提取新工艺和传统制剂的现代化改造,实现以下目标:(1)构建高效、稳定的黄连提取新工艺,提高提取速度、简化操作流程,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2)优化传统制剂的工艺流程,采用现代化设备、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艺稳定性;(3)对比新工艺和传统制剂,分析其制剂质量差异,通过质量评价探讨新工艺在黄连提取制剂中的应用前景。
3. 研究内容与方法(1)黄连提取新工艺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反渗透、半透膜蒸发、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制定一套高效、环保、易于控制的黄连提取新工艺,对提取的黄连药材进行成分分析、产率评价和活性测试。
(2)传统制剂的现代化改造:调整传统制剂的操作流程,改善设备、工序和工艺参数;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改进制剂配方,提高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3)两种制剂的质量对比:通过理化指标及生物药理学评价,对比新工艺制剂与传统制剂的质量差异,探讨新工艺制剂在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4. 研究预期结果(1)建立高效、稳定的黄连提取新工艺,将黄连原材料提取工艺的科学化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通过改良制剂工艺流程,优化传统制剂的配方及生产工艺,降低制剂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3)对比新老工艺制剂成分差异、安全性,评价新工艺制剂的合理性和应用价值。
5. 研究意义本项目主要探讨了黄连提取新工艺和传统制剂的现代化改造。
通过改进黄连提取工艺和优化传统黄连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增强了黄连的竞争力和市场开发潜力,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契合产业升级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3 将冰片பைடு நூலகம்加粉碎后溶于40 ml 热松节油中(60~70 ℃),待全溶后立即加入吐温,搅匀备用。
2.2.4 将冷藏静置之黄连液倾滤弃去沉淀物,在滤液中加入配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液搅匀,再加入冰片的溶混液,边加边搅拌,至成均匀具浓烈冰片特异臭味的乳黄色液体。
3 讨论
3.1 冰片几乎不溶于水,因此原方黄连液中只能漂浮于液面,虽经研细后加入液中,或经乙醇等溶解后加入液中也立即析出浮于液面,因此无法制得较理想的溶液或混悬液。据有关资料介绍,用甘油研磨后加入液中或直接研成极细粉加入其它药物的混悬水溶液中再行过滤,但冰片比水轻,总是浮于水面,若再经过滤则几乎全部被滤除,使处方中所需冰片之量无法保证。
1 原处方及制法
1.1 处方:黄连35 g,冰片15 g,蒸馏水适量,共制成1 000 ml。
1.2 制法
1.2.1 取净黄连饮片,以适量的蒸馏水置容器中浸泡30 min后加热煎煮1 h,倾出煎液,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煎煮1 h,将两次煎液合并,过滤并浓缩至900 ml备用。
1.2.2 另取冰片15 g,置乳钵中滴加少量乙醇,研细过7号筛后乘热加入煎液中,搅拌并添加适量蒸馏水,使全量成1 000 ml即得。
作者单位:桑文杰 安徽省安庆市中医医院 246003
3.4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加入,其一是助悬助乳,根据斯托克(Stokes)沉降定律,介质的粘度愈大,乳状液就不易聚结而分离;其二是增加粘度可使药液涂布创面易于滞留而增效,其干后形成极薄药膜亦可保护创面。
3.5 本品未加防腐剂,因吐温可影响尼泊金类的防腐效果。而且冰片含量高,其本身即具防腐之效。原方经实际使用数十年未见其霉变腐败。为确保制剂品质,所用配制器具容器等均需灭菌处理。本品放置日久,可见略有分层现象,但一经振摇即成均匀乳液。
3.2 文献多有介绍冰片能溶于醇、醚、氯仿中,在其它溶媒中能否溶解则未见报道和记载。笔者曾以数十种溶媒试溶冰片,结果均属不溶或微溶。笔者考虑,冰片系由樟脑及松节油合成,由此提示,试以松节油溶解之。经过试验,每 g 冰片约溶于6 ml 松节油中。方中用量之冰片约需90~100 ml 松节油作溶媒。这样整个处方中松节油的含量高达10%,且其本身即具药理作用,对破溃之创面颇有刺激,因而其使用量需严格控制。通过实验,笔者用热松节油溶解之则用量大为减少。
3.3 制剂中加入吐温是使松节油乳化成水包油乳液。因冰片溶于松节油中,也就是说冰片随松节油的分散液珠被吐温降低了界面张力,根据 Gibbs 吸附理论,发生了界面吸附,形成界面膜,此膜对分散液珠有保护作用,使分散相不易碰撞而聚结。笔者将制成之乳液涂布皮肤上均无颗粒感,溶液置10倍镜检未见冰片结晶。
1.3 所制成品为棕黄色液,稍加静置液面即出现漂浮物,24 h 后液面及瓶壁即有大小不等的团状絮凝的漂浮物(冰片),摇之不散。瓶底部亦出现部分棕黑色沉淀物(黄连煎液冷后析出的不溶物质),既影响外观,使用起来冰片团块在患处不易涂匀,对局部创面不无刺激,且冰片在液中极不均匀,不能达到一致的疗效。
2 改进后的复方黄连液处方及制法
复方黄连液处方及工艺改进
更新日期:2010-07-09 点击: 桑文杰
复方黄连液系由黄连及冰片经加工配制而成的水溶液,是我院皮肤科及外科传统经验方。适用于涂搽热性皮肤病、慢性溃疡、湿疹、疱疹等。临床延用数十年,效果显著,无刺激性,无副作用,无污染。过去由于配制方法不当而无法作为完好的制剂配发给患者,只能在院内作为病人换药用。鉴此,笔者经数十次试验,查阅大量有关资料,试在附加剂及工艺上加以改进,制出较为满意的乳浊型液体制剂。
2.1 处方:黄连35 g,冰片15 g,松节油40 ml、吐温-80 15 ml,羧甲基纤维素钠2 g,蒸馏水适量,共制成1 000 ml。
2.2 制法
2.2.1 取净黄连饮片以60%乙醇1 000 ml在圆底烧瓶中浸泡30 min后在水浴上回流加热1 h,倾出回流液,再加入800 ml 60%乙醇回流加热1 h,倾出回流液,沥净去渣,将两次回流液合并,回收乙醇约1 000 ml后,将药液置蒸发皿中直火加热,挥去剩余乙醇至药液嗅无醇味后以蒸馏水调整容量至800 ml,置密闭玻璃容器中冷藏静置24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