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计算专题
高中地理-专题四——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测试题
专题四——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一、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1.已知A 、B 两地经度和A 地的地方时,求B 地的地方时:
B 地地方时=A 地地方时±分钟经度差41
0⨯ 如果B 地在A 地的东面用“+”;如果B 地在A 地的西面用“-”。
例1: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东经125°的地方时为多少?
例2:A 地为东经120°当时的时间为10:20,B 地为东经90°,求B 地的地方时。
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014⨯分钟
地方时差 例3.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00的城市是…………………………………( )
A 、悉尼(150°E )
B 、上海(120°E )
C 、洛杉矶(120°W )
D 、阿克拉(0°经线附近)
二、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已知A 、B 两地的时区和A 地的区时,求B 地的区时:
B 地区时=A 地区时±时区差
如果B 地在A 地的东面用“+”;如果B 地在A 地的西面用“-”。
计算结果小于24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取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大于24时,那么日期增加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减24;
计算结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加24;
2行程时间的计算:
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
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
注意:太阳直射点在零度经线是,全球为同一天。
例4.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计算专题
1300 1400 100 200 B ● 乙 1000 950 150 100 A ●
甲 地理计算专题练习
1. 某地图上的两地沿赤道经度差4度,量得图上距离为11.1CM ,求该图的比例尺。
2. 在地图上,量得400N 和500N 的距离为11.1CM ,求该图的比例尺。
3. 将比例尺1:2500000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后,比例尺为( ),面积扩大( )倍。
4. 在一幅长江水系图上,量得长江的长度为31.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5. 关于下面两幅图的正确叙述是:( )
A .乙图表示的面积是甲图的2倍
B .A 点以同样的时速乘飞机到达B ,向东飞比向西飞所花的时间长
C .甲图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比乙图详细
D .150
E 和赤道的交点C 到A 、B 两点的
距离相等 8.在中国政区图上量得东西两端点长约20CM ,南北端点长约2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9.下列山顶可能有永久性冰川积雪的是:
A .山麓冬季气温为100C ,山顶海拔为1600米
B .山麓冬季气温为150
C ,山顶海拔为1000米
C .山麓夏季气温为150C ,山顶海拔为2500米
D .山麓夏季气温为100C ,山顶海拔为2200米
10.某山山麓海拔200米处某日气温为300C ,此时山顶气温为180C ,则该山高度为( )。
11.已知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为正午时,另一地方为8时59分,求该地点的经度。
12.已知北京(116019‘E )的地方时为7时45分16秒,求兰州(103053’E )的地方时?
13.北京时间比上海的地方时迟5分44秒,问上海的经度是多少?
高中地理名师复习专题5-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
专题5-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图解
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相
对地面的夹角(即太阳在当地
的仰角),在太阳直射点处太
阳高度最大,为90°,在晨昏
线上则为0°。而正午太阳高
度就是各地一日内最大的太
阳高度,也即地方时为12点
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包括同一时间随纬度的变化和同一地点(纬度)在一年中随季节的变化。
由于这两种变化的直接原因都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图1左),因此,
要理解和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需要从太阳直射点和正午太阳高度
变化的关系来入手。图2是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在球面上的状况,从中可以
得出正午太阳高度的一些基本规律(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下同)。H D<H B
<H A>H C>H E表明:从纬度分布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并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的对称点上,正午太阳高度
相等。H A>H C>H E,H A>H B>H D表明: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近时,正午太
阳高度大,反之正午太阳高度小。
下面通过图解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直观掌握、理
解其基本规律。首先对图1左图进行转换,将图中经线圈的右半部“拉直”,可得到图1右图。两图均表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日和秋分日(以下简称二分日)太阳直射赤
道。这里以图1右图为基础来深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
化规律和纬度分布规律。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这里我们分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假设P为满足条件的任意
一地点,H1,H2,H3分别表示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时P
高中地理答题模板及专题
最后一搏!
答题方法(角度;模板)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4.空气密度
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
降水多,雪线低(eg.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年较差小于裸地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专题分类集锦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专题分类集锦
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要求同学们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因此,不少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头疼。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同学们要想学好高中地理,一定要注重“四抓”。
抓“概念”重“消化”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抓“原理”重“理解”
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同学们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同学们要多注意老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
(完整版)高中地理-专题四——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测试题
专题四——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一、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1.已知A 、B 两地经度和A 地的地方时,求B 地的地方时:
B 地地方时=A 地地方时±分钟经度差410
⨯ 如果B 地在A 地的东面用“+”;如果B 地在A 地的西面用“-”。
例1: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东经125°的地方时为多少?
例2:A 地为东经120°当时的时间为10:20,B 地为东经90°,求B 地的地方时。
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014⨯分钟
地方时差 例3.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00的城市是…………………………………( )
A 、悉尼(150°E )
B 、上海(120°E )
C 、洛杉矶(120°W )
D 、阿克拉(0°经线附近)
二、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已知A 、B 两地的时区和A 地的区时,求B 地的区时:
B 地区时=A 地区时±时区差
如果B 地在A 地的东面用“+”;如果B 地在A 地的西面用“-”。
计算结果小于24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取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大于24时,那么日期增加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减24;
计算结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加24;
2行程时间的计算:
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
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
注意:太阳直射点在零度经线是,全球为同一天。
例4.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专题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专题On March 12, 2022, study standards and apply standards.
时间计算专题
一、地方时
1、地方时只与经线经度有关,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2、地方时计算
T 求=T 已知±经度差4分钟/1度
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
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1小时
例:已知我国最西端73°E 为某日8点,求我国最东端135°E 地方时为多少
二、区时
1、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求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数15°
3、时区范围=中央经线的度数±°
4、相邻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5、区时计算
T 求=T 已知±时区差
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
三、国际日期变更线
1、国际日期变更线180°自西向东过180日期减一天
2、两天分界线
从0点所在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到国际日期变更线180°为今天;
从国际日期变更线180°沿地球自转方向到0点所在经线为昨天
四、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也是东经120°地方时;
五、太阳光照图时间判断:
1、不管是剖面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有出现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
2、平分白昼的那条经线为12时,平分黑夜的那条经线为0时;
时间计算相关规律总结
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
2.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日期变更;
3.昼半球中央经线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0时或24时;
K
A
4.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高中地理-计算题专题
高中地理计算题专题
一、距离计算
1、原理:纬度1°的经线长度=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111km
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111•cosφkm
2、运用: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而后确定大约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3、案例:我国的黄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离北极多远?计算方式是:111km/1°×(90°-78°55ˊ)≈1221km
二、地方时计算
1、计算公式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 时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 分钟/1°×经度差
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 O°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O°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2、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3、案例:当 120°Ε地方时为 12 点时,60°W 的地方时是多少?
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Ε位于 60°W 以东);代人公式计算(12-180/15=0)。
三、区时计算
1、计算公式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 1 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
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高中地理计算题范文
高中地理计算题范文
1.标准化综合指数的计算
SCI=∑(Wi×Zi)
其中,SCI表示标准化综合指数,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Zi表示第i个指标的标准化值。
例如,地区的综合评价指标有以下三个指标:
指标1:经济发展水平,权重为0.4;
指标2:环境质量,权重为0.3;
指标3:教育水平,权重为0.3
已知三个指标的标准化值分别为:
指标1的标准化值为70;
指标2的标准化值为80;
指标3的标准化值为90。
请计算该地区的标准化综合指数。
解答:
根据公式可以得到:
SCI=(0.4×70)+(0.3×80)+(0.3×90)=28+24+27=79
所以该地区的标准化综合指数为79
2.稳定性指标的计算
稳定性指标(Stability Index)是用来测量地形平缓程度的指标。它可以通过计算地形的坡度、坡向、高度差等参数来得出。一般来说,稳定性指标越高,地形越平缓,地形的稳定性越高。其计算公式如下:SI=(S×H)/A
其中,SI表示稳定性指标,S表示坡度(即坡降,单位为m/m),H 表示高度差(即海拔差,单位为m),A表示面积(单位为km²)。
例如,山区的地形数据如下:
面积为100km²;
海拔差为500m;
坡度为10m/m。
请计算该山区的稳定性指标。
解答:
根据公式可以得到:
SI=(10×500)/100=50
所以该山区的稳定性指标为50。
3.人口密度的计算
人口密度(Population Density)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它可以通过将总人口数除以总面积来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PD=TP/A
其中,PD表示人口密度,TP表示总人口数,A表示总面积(单位为km²)。
高中地理专题一考点 时间计算
知识体系
高考解密
高考考查内容考点读真题设问知高考考向核心价值:
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为背景,
培养考生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学科素养:
1.综合思维:结合经纬网图和光照图等,综合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区域认知:以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楼间距、天气现象等生活中的实例,概括或推测区域特征。
3.地理实践力:根据体现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日晷等,对日期和太阳视运动进行判断。
关键能力:
结合图像资料,培养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必备知识:时间
计算
(2021·广东地理)10.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
面的先后顺序为
11.从纬度地带性角度考虑,三个发射场所在地
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
(2020·山东地理,8)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
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
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昼夜
长短
(2021·全国文综甲)4.图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5.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6.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
(2020·天津地理,14)该小区最可能位于
正午
太阳
高度
(2021·河北地理)7.从入住到次年春分,书房的
日采光时间变化趋势是
8.冬至日天气晴朗,小明在书房于北京时间
(2020·天津地理,15)小区内各住宅楼楼高一
致,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2018·天津文综)8.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
时间)最可能介于
9.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1.时间的计算。
2.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及计算。
(完整版)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地理计算专题经纬度计算经度
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一):地理计算专题
1.经纬度计算:
①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
②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
③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
④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
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1)d≤⊿h<(n+1)d
( 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4.流域面积的计算:
⑴作出流域的分水线即山脊线,由分水岭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
⑵因图形不规范,计算时一般算出图幅面积后,再分析流域面积占图幅面积的比重,
相乘即可。
5.有关时间计算:
⑴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
⑵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
⑶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
⑷日期界线有两条:
①时间界线:
即地方时0时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
②空间界线:
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
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
③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
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moonteacher高中地理精品资料之地理计算专题归纳总结
专题:地理计算
地理学科中有关计算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也是地理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它是地理学科高考考试说明中十点能力要求之一,也是高考地理考查的基本技能之一。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可以反映出考生的地理素质水平和学习潜质,也能很好地体现出地理高考试题能力立意的基本原则。因而,这部分内容一直是高考地理命题和文综命题的热点和焦点之一。2010年高考中全国、北京、天津、新课程等综合卷及广东卷、江苏等地理单科试卷都涉及了分值不等的地理计算类题目,从而使其成为了全国及各地高考地理试题的一大亮点。但部分考生由于计算技能、技巧不过关,往往降低了该类题目的得分率,因此高考复习中,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一、各种地理计算之间的知识网络
二、各种地理计算的基本原理精析
1、依据常规原理、公式计算
【案例】: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第6题。(2010 全国卷1)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A.4℃ B.12 C.16℃ D. 18℃
(思路点拨):该类试题在各地理计算中较常见,需要我们识记各种地理计算原理、规律,熟悉各地理公式,如比例尺、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等,考场中,需要我们能够从试题中提取出有效数据信息,代入地理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地理结果。如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计算查对趋于简单,为常规的温差计算。由题图可知,图示地区中的两条相邻的等温线的温度差为2°C;通过仔细观察图示区域,9日6点左右市中心北部6千米附近温度最低,为5-7℃;9日15点左右市中心附近温度最高,为21-23℃,所以最大温差取值为14-18℃,C选项16℃正确。而对于该类试题,诸多考生很难在试题的信息中获取有效的数值信息,致使答案失误,失分严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点记忆与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点记忆与专题训练
目录
专题1 等高线地形图
专题2 地图与“3S”技术
专题3 地方时、区时计算与日期变更
专题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计算
专题5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
专题6 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专题7 热力环流与风
专题8 气压带与风带
专题9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专题10 锋面与气压系统
专题11 水循环与河流补给
专题12 洋流
专题13 地质作用
专题14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专题15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专题16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迁移
专题17 城市内部功能分区
专题18 城市化
专题19 农业区位及其变化
专题20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专题21 工业区位及其变化
专题22 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23 区域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24 产业转移
专题1 等高线地形图
【基础知识点记忆】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只有在陡崖处呈现重合状态。
3.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稀疏表示坡缓。
4.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
5.根据等高线判断气温和气压:海拔越高,气压和气温越低。
6.根据风向判断降水:高大山脉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较多。
7.水库坝址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
8.一般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9.如果M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最大值,d为等高距,则陡崖顶部的绝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为:M≤H<(M+d)。
10.如x条重合等高线间的等高距为d,那么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计算公式为(x-1)d≤ΔH<(x+1)d。
高中地理计算范文
高中地理计算范文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与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形态与结构、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等。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等。在高中地理教育中,计算是地理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地理计算。
一、地球的形态计算
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椭球体,其形态可通过计算来确定。其中,最常见的地理计算是计算地球的半径。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而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计算地球的半径可以通过测量地球上两个地点间的距离和两个地点的经纬度来完成。利用距离公式和球面三角学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半径。
二、地球的体积和质量计算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球的体积可以通过计算地球的体积公式来计算。地球的体积公式为: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地球的质量可以通过计算地球重力加速度和地球的质量公式来计算。地球的质量公式为:地球质量=地球重力加速度*地球半径平方/(地球引力常数)。根据已知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地球的体积和质量。
三、居民人口密度计算
居民人口密度是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计算总人口和居民面积之间的比例来确定。人口密度=总人口/居民面积。其中,总人口
可以通过人口普查数据或者相关统计数据来获取,居民面积是指除去非居民用地面积后的土地面积。
四、地理距离计算
地理距离是指地球上任意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在地理学研究中,经常需要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计算地理距离可以通过测量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或者利用球面三角学原理计算两地之间的弧线距离。由于地球是近乎球形的,球面三角学原理可以用来计算地理距离。
地理计算题
专题二地图和地球
【考点搜索】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关系: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
4、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4、宇宙探测: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
【知识网络】
【复习策略】
1、本专题包含的知识与技能内容相当广泛,有高中内容,也有初中内容;有地球的外部环境,也有地球本身的运动。在复习过程中应构建起一张系统的知识网络,注重初、高中知识的整合与迁移。
2、本专题的知识与技能内容较多地涉及天体和地球的空间运动,所以在本专题的复习过程中,除了建立平面的二维空间外,还需建立三维的空间概念。
3、本专题的学习涉及物理和数学知识较多,故在学习过程中忌死记硬背,一定要以理解和灵活运用作为学习的主要方法。
4、本专题的学习要重视对重大天象和地理现象的观察、思考,分析地理原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意义。
5、本专题的内容有较多的理性思考,有较高的图像识读要求,要学会快速、准确地捕捉有效信息,并进行科学、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学习进行时】
第1学时宇宙环境和经纬网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新教材高中地理微专题1时间与日期计算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微专题1 时间与日期计算
[2023·辽宁辽西联合校模拟]读图,回答1~2题。
1.若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则A地时间为( )
A.9时 B.6时
C.18时 D.10时
2.若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太阳直射60°E,则温州(121°E)的地方时是( )
A.7时56分 B.9时42分
C.15时30分 D.16时04分
[2023·河南部分名校模拟]某游客于国际标准时间2022年7月2日7时从伦敦乘飞机前往世界某地旅游,飞行16小时后到达旅游目的地,发现目的地刚好日出。据此完成3~4题。
3.飞机起飞时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北极点附近极光绚丽
B.伦敦一轮红日沿地平线缓缓升起
C.北京市正午光照强烈
D.悉尼(34°S,151°E)夜幕开始降临
4.该游客旅游目的地最有可能是( )
A.美国本土 B.中国
C.巴西 D.南非
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据此完成5~6题。
5.该企业于北京时间12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 )
A.12月1日19时 B.11月30日21时
C.11月30日20时 D.11月30日19时
6.假定总部和各海外分支机构的办公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并计划召开1小时电话会议。为了保证总部和至少4个海外分支机构的人员能在办公时间参加会议,会议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 算
等高线图上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可 根据: (n-1)d ≤▲H<(n+1)d〔其中n表示 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 距。
流域面积的计算
作出流域的分水岭(山脊线),由分水 线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
(二)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计算 计算类别
相关原理
时区、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地 ①某地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º,对商四舍五入取
(四)其他计算
计算类别
相关原理
气温计算
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m,气温下 降0.6℃
气压梯度的计算 单位距离的气压差
流域径流量的计算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地震释放能量的计 震级每隔一级,能量相差30倍 算
营养级固定能量的 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仅有10%~20%传递给下一
计算
营养级
典型例题 1.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 两地之间距离的计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已知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只 要量出所求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再用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 尺)进行计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单位一定要一致。二是通过经度或纬 度差来进行计算,纬度差1 度的经线长约为 111 千米,经度差1 度的 纬线长约等于 111 千米×cosφ (φ 为所求地的纬度)。
运动规律及其所产生的地理意义的掌握程度,同时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判
断光照图的能力和进行条件转换的能力,以及一些地理现象的季节性差
异等情况。
题(1)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而晨昏线经过图中心的北极点,故该日
为春分或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因
中心点为北极)可知,晨昏线中左下半截为晨线,甲点位于晨线之东
①地方时:不同经度的时间。掌握东加西减、东早西晚的原则,每相差 15 度,时间上相差1 小时,4 分钟相差1 度。根据已知时间求经度 时,注意用时间的早晚来确定经度的东西方位。 ②区时:各地没有特殊说明情况下使用的时间。先掌握时区的计算,区 时的计算方法与地方时的原则相同,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个小 时。注意地方时与区时的相互转换。 ③标准时: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绝大部分国家只有一个标准时,多采 用这个国家东部时区的区时,也有采用半区时的国家,如印度等;少数 大国有两个标准时,如中国、美国、俄罗斯等。注意一个国家的任何地 区,所使用的时间都为标准时,除非有特别说明是所在时区的区时或所 在经线的地方时时例外。 ④北京时间:我国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东经 120 度的地方时。注意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地方时,在有关日出日落时间的 题目中多采用的是地方时。 【例3】(全国文综)读中心点为北极的示意图(右下图),判断 (1)-(2)题
地球上某点A(X,Y)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坐标(X ′,Y′),X′=180°-X(与X相反的经度),Y ′与Y的数值相等,处于相反的半球。
(三)人文地理有关计算
计算类别
相关原理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计算
人口密度的计算 人口密度=人口总量/分布面积
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城市化水平等于城市人口数除以该地区总人口数
度数。
【例5】(苏豫大综合)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
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请读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
关知识回答(1)-(2)题。
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φ-δ|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
φ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
冬半年取负值。
Vø=1670cosφkm/h。
1太阳日比1恒星日长3分56秒。
零时经线以东至日界线(180度经线)为地球上 的“今天”, 以西至日界线(180度经线)为地球 上的“昨天”。如果将地球分为“今天”和“昨 天”,那么,“今天”所占地球的比例为180°经 线的地方时/24。
①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90º)向四周依次递 减;昼半球>0º,夜半球<0º,晨昏线上为0º;②正午 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赤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 侧递减,则H=90º-▲φ。
②tg35°≈0.7 tg45°=1 tg60°≈1.732
地理计算专题
知识纲要 地理计算能力是地理科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要求的第十点能力要求
的规定,也是高考地理考查的基本技能之一。从“定性分析”到“定量 分析”,是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方向之一,计量地理、遥感地理、数字地 球等的发展,使地理学显示出蓬勃生机。地理计算问题,由于能较好地 检验考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运用能力,能较好地体现对考生 思维品质的考查。运用学过的规律、原理,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各种 地理数据,是学习地理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同时运算的过程也是对地理 知识,地理原理掌握和应用的过程。近几年的高考中,每年都有分值不 等的地理计算类题目出现。而成为全国及各地高考地理试题的一大亮 点。 一、各种地理计算之间的关系
方时的计算
整数;②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
小时。即:某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点的地方时±4分
地球自转线速度 的 计算
恒星日及太阳日 的相关计算
不同日期的分界 线及范围的计算
太阳高度及正午 太阳高度的计算
昼夜长短的计算
回归周期的计算
太阳直射点坐标 的 计算
中心对称点的计 算
钟/1°×两地经度差;③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 方时即为本时区的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 差1小时。即:某地的区时=已知地点的区时±1小 时×两地的时区数差。
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º。 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周期为1 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哈雷彗星的回归周 期为76年。
太阳直射点的特征:①正午太阳高度为90º的纬 线;②太阳高度最大的经线,也是地方时为12时的 经线。
恒星日 太阳日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计算
中心对称点的计算
自转 黄赤交角 公转
时区、区时、地方时计算 不同日期的分界线及范围的计算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
坐标的计算
回归周期
的计算
太阳高度和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 长短 地图 比例尺
纬度和经度
地面高度
图上距离的计算
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气温 气压梯度
海拔
人口
点纬度的差值)],其中 β 的求法采用同一半球相减、不同半球相加
的原则,永远取正值。
②利用垂直物体的日影计算:cotH=影长/物体长度。
③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面与楼房顶面的夹角=β(β同①)
④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楼房间隔L 的计算:L=楼高×cotH°( H°即
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
半球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在楼房布局时建议采用东北-西南向
或西北-东南向。
⑤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是23°26’
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介于23°26’和46°52′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
度+23°26′)。
南北半球温带地区是46°52′。
南北半球寒带地区是46°52′,但也可以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
【例1 】 (广东地理卷)下图为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 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 A 200千米 B 700千米 C 400千米 D 1400千米 (2)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 A 50千米 B 100千米 C 300千米 D 500千米 【解析】①山脉自南向北约延伸了6个多纬度,根据同一条经线上,纬 度相差10的两地相距约111KM可知,该山约长700千米。图中L段的距离 约为4个经度差,但需注意,500N并非是一个大圆,即在该纬线上经度 差10的两地并非差111KM,而是111KM×Cos500,很显然Cos500的值介于 1/2到1之间,故L段的距离约为300KM。 【答案】(1)B (2)C 2.相对(断崖)高度的计算 断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若干条等高线的重叠处,其顶部的海拔高 度应为几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或之上,而底部的海拔高度应为几
450(3600/8=450),应比晨线的6时早3小时,故选B。 判断题(2)时条件发生了变化,图中的阴影部分为7月6日,其余
部分为7月7日,从图中可知这两部分各占地球的一半,这说明此时作为 日期界线的是1800经线和00经线,根据地球自转可判断出图中界线的左 下半截经线为00经线(如果该线是1800经线,那么阴影响部分的日期就 早一天了),由该线是日期的界线可知,这条线的地方时为零时,在此 基础上可判断出甲为3时,北京为7日8时。 【答案】(1)B (2)①C ②B 4.不同日期的分界线及范围的计算 ①日期的变换有两种变换,即自然变换和人为变换。自然变换是某地区 时间为24 点时,其日期事实上已是新的一天。人为变换是指日界线, 过日界线日期变换的原则是向东减一天,向西加一天。东、西十二区这 两个半时区,在区时上是相同的,但日期上相差一天,东十二区是全球 时间最早的地方,而西十二区是全球时间最晚的地方,即全球最东和最 西的地方。 ②全球总是被两条经线分割为两个日期,分割日期的经线分别是日界线 (180°经线)和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这两条经线可以重合,当二者 重合的一瞬间,全球只有一个日期。注意真实的情况下,日界线和 180 度经线并非完全重合,在俄罗斯、阿留申群岛、南太平洋等地有明显弯 曲。 今天范围的计算,采用的多为地方时。180度时间如果为 T,那么地球 上新的一天范围为 T/24,旧的一天范围为(24-T)/24。也可以把T 转化为北京时间Q,即Q=T-4。 如果使用的区时,那么新的一天范围可用时区数表示,时区数为180 度 经线的区时T+0.5 个时区。注意一般情况下没有24 点,它可表示第二 天的0 点。 【例4】(广东地理)图13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 区为3月22日。读图并回答: (1)NA的经度为________; NB的经度为________。 (2)这时北京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解析】解题时可根据中心点为北极点,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逆时针 方向)。由于非阴影部分比阴影部分早一日,因此只可能NB是1800经线 所在的日界线,也就是说NA为600E经线。
(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的时间为(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
①甲地的间为( )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②北京为( )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解析】本题较好地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球
密度
人口自然
增长率
城市化水平
的计算 地面高度 逆温的计算 地球 恒星年 回归年 二、各种地理计算的基本原理
(一)与地球地图有关的计算 计算类别
相关原理
地理坐标(经纬度) 的计算
①1º经线长为111km, 1º纬线长为111co sφkm〔其中ø为纬度〕;②北极星的地 平高度等于当地纬度
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条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或之下,同时通过归纳得出,断崖的顶部和 底部的相对高度 H为: d(n-1)≤ H < d(n+1) (其中
d为等高距, n 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例2】 (广东地理卷)读右图,判断断崖顶部的E 点海拔可能为( ) A.59 米 B.99 米 C.199 米 D.259 米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断崖顶部的海拔高度。从图中看出,重叠的几 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为 250米,因此其顶部E 点的海拔肯定为250 米或 以上,所以只有D 是正确的。 【答案】D 【变式】如果设问E 所在断崖的相对高度的话,则可能是( ) A.59 米 B.99 米 C.199 米 D.259 米 【解析】d(n-1)≤ H < d(n+1) 50×(4—1) ≤ H <50×(4+1) 150 ≤ H <250 则选C 【答案】C 3.时区、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地球上作为日期界线的两条经线,一条是作为日界线的1800经线, 另外一条即时零时线,即NA为3月21日和3月22日的分界,时间为零时, 据此可推出东八区的北京比这儿早4小时,即3月22日4时。 【答案】(1)600E;1800 (2)22 4
5.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是:H=[90°-β(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