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江西农业大学 202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考试大纲(PDF版) 812微观经济学
![江西农业大学 202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考试大纲(PDF版) 812微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2fa66a4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4.png)
《微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
(一)市场
1、建立模型
2、最优化与均衡
3、需求、供给曲线、市场均衡
4、比较静态分析
5、四种配置住房方法的判断标准及不同方法的比较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1、预算约束、偏好、效用
2、选择(包括最优选择、消费者需求、效用函数、税收类型的选择、需求)
3、显示偏好及斯勒茨基方程
包括显示偏好原理、显示偏好弱公理、显示偏好强公理、指数及价格指数。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及应用
4、购买和销售
包括净需求和总需求、禀赋的变动、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及应用、劳动供给5、跨时期选择。
包括斯勒茨基方程和跨时期选择、跨时期的现值分析
6、均衡。
包括市场均衡、税收分担
(三)厂商行为理论
1、技术(包括投入和产出、技术的特征、边际产品、技术替代率、长期和短期、规模报酬)
2、利润最大化分析
3、成本理论(包括各种成本定义、之间关系,行为最大化)
(四)市场结构理论
1、市场环境
2、不同市场结构厂商供给曲线
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垄断行为)、寡头垄断(产量领导、价格领导、古诺均衡、
串谋、博弈等)垄断竞争等分析。
(五)福利经济学
1、交换(帕累托有效配置、福利经济学第一、二定理的含义)
2、生产(生产与福利经济学第一、二定理)
3、福利(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公平分配)
(六)微观政策失灵
1、外部效应
2、信息技术
3、公共物品
4、不对称信息
二、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美)哈尔·R.范里安著,费方域、朱保华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九版。
(完整word版)《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
![(完整word版)《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c16809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a.png)
.掌握: 生产率的四个决定因素;政府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率的方式;
.熟练掌握: 取消关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十七)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考试内容
共同基金、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挤出、金融中介机构的内涵及金融体系的作用
考试要求
.了解: 金融市场;政府预算赤字与盈余;
.理解: 共同基金、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挤出、金融中介机构;
.了解: 利润最大化与竞争企业供给曲线;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
.理解: 沉没成本、边际收益;
.掌握: 市场供给曲线是在短期更有弹性还是在长期更有弹性及原因;
(十三).熟练掌握:企业的价格是在短期中、长期中, 还是在这两个时期中都等于边际成本?解释原因。
(十四)垄断
考试内容
自然垄断、价格歧视、对垄断的经济政策
考试要求
.了解: 市场中价格的作用;
.理解: 过剩、竞争市场;
.掌握: 需求定理、供给定理、均衡价格 ;
(五).熟练掌握: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六)弹性及其应用
考试内容
供给、需求与弹性
考试要求
.了解: 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收入弹性;
.理解: 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完全无弹性涵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掌握: 外部性、市场失灵;
.熟练掌握: 市场失灵的两个原因。
(二)相互依存与贸易的好处
考试内容
相互依存与贸易的好处
.了解: 生产可能性曲线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差异;
.掌握: 比较优势;
(三).熟练掌握: 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四)供给、需求和市场力量
《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
![《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3b200afc8d376eeaeaa31df.png)
《经济学原理》考试大纲科目名称:经济学原理;科目代码:835第一部分考试基本内容一、需求与供给基本理论1.需求理论2.供给理论3.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4.研究方法5.弹性理论6.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二、效用论1.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2.边际效用分析3.无差异曲线分析4.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三、生产论与成本论1.生产函数2.短期生产函数及其最优要素投入组合3.长期生产函数及其最优要素投入组合4.规模报酬、规模经济5.短期成本6.长期成本四、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1.完全竞争2.完全垄断3.垄断竞争4.寡头五、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2.生产要素均衡价格的决定六、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1.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2.福利经济学与帕累托最优条件七、博弈论初步博弈论和策略初步同时博弈序贯博弈八、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垄断2.外部性3.公共物品4.信息不对称九、国民收入核算1.国民生产总值2.国民收入核算方法3.与国民生产总值相关的其他总量4.国民收入均衡条件十、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均衡产出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3.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4.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5.乘数原理十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1.IS曲线2.LM曲线3.IS-LM模型4.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十二、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及其效果、政策工具及其运用3.货币政策及其效果、政策工具及其运用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十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曲线(AD)2.总供给曲线(AS)3.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十四、失业与通货膨胀1.失业及其类型、奥肯定律2.通货膨胀:成因、效果与政策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十五、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汇率和对外贸易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十六、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经济增长2.经济周期第二部分考试形式一、答卷方式笔试、闭卷二、答题时间3个小时三、满分150分四、分值比例微观经济学约50%;宏观经济学约50%五、题型比例名词解释:10小题,50分简答题:4小题,60分论述题:2小题,40分第三部分参考书目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024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自命题大纲
![2024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自命题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ffc42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0.png)
2024 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自命题大纲科目:金融学考试范围:一、金融基础•金融的概念和作用•金融市场和工具•金融机构和监管二、资产定价•股票和债券定价•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风险与收益三、投资管理•投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业绩评估四、公司金融•公司治理和代理问题•资本结构和融资•投资决策和资本预算五、国际金融•汇率和汇率制度•国际贸易与金融•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六、实证金融学•金融数据的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事件研究七、应用金融学•金融科技•行为金融学•绿色金融考试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金融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金融数据和信息,提出有见地的结论。
•研究能力:熟悉金融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案例分析能力:对金融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参考书目:•Ross, S. A., Westerfield, R. W., & Jordan, B. D. (2023). 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 (12th ed.). McGraw-Hill Education.•Brealey, R. A., Myers, S. C., & Allen, F. (2023).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 (13th ed.). McGraw-Hill Education.•Hull, J. C. (2023). Options, Futures, and Derivatives (10th ed.). Pearson Education.•Madura, J. (2023).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13th ed.). Cengage Learning.•Malkiel, B. G. (2022). The Elements of Investing (10th ed.). HarperCollins.考试时间: 3 小时考试题型:•单选题(50%)•多选题(20%)•判断正误题(10%)•简答题(10%)•论述题(10%)。
856经济学综合基础考试大纲-FudanUniversity
![856经济学综合基础考试大纲-FudanUniversity](https://img.taocdn.com/s3/m/d41cc54e0b4c2e3f5727637e.png)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56经济学综合基础考试大纲经济学综合基础的考试内容包括四部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一、考试要求:学生应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律,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以及宏观经济学中不同学派的观点和政策主张的分歧及其原因,并学会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
二、考试大纲:(一)序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意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看宏观经济学的流派与方法之争;中国宏观经济现象和基本事实。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GDP的三种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其他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可支配收入(DPI)等;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价格指数的构造、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CPI、PPI和GDP消涨指数等)、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等。
(三)总产出-总支出模型:产品市场均衡宏观均衡的概念和含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总产出-总支出模型和乘数;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财政政策;乘数-加速数原理。
(四)货币、利息和收入:IS-LM模型商品市场均衡和IS曲线;货币市场均衡和LM曲线;IS-LM模型的含义及其均衡;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其推导。
(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于IS-LM模型的分析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及其效果;财政政策和挤出效应;其他宏观政策及其不同政策搭配。
(六)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国际收支与汇率;国际收支平衡的概念和国际收支平衡曲线;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和LM曲线;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克鲁格曼金三角及其政策含义。
(七)总供给:工资、价格和失业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及其意义;工资-失业的关系;工资和价格为什么粘性;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关系;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以及货币扩张的效应;供给冲击对经济的影响;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https://img.taocdn.com/s3/m/5ab186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4.png)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摘要:1.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概述2.考纲内容详解2.1 宏观经济学部分2.2 微观经济学部分2.3 统计学部分2.4 政治经济学部分3.备考建议正文:【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概述】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是指华中科技大学(华科)针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所制定的考试大纲。
该考纲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政治经济学四个部分,为考生提供了全面的复习范围和考试指南。
本文将对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进行详细解读,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考纲内容详解】【2.1 宏观经济学部分】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宏观经济现象和政策分析的能力,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通货膨胀、失业、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分析方法。
【2.2 微观经济学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市场经济中的个体行为和市场结构的理解,包括需求、供给、价格、消费者剩余、生产要素价格、市场结构、竞争策略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
【2.3 统计学部分】统计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概率论的掌握程度,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4 政治经济学部分】政治经济学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和认识,包括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政府与市场关系等内容。
考生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深入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政策实践。
【3 备考建议】针对华科经济学853 考纲,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备考策略:1.系统学习:按照考纲内容,系统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确保全面掌握考试范围。
2.练习题:通过做历年真题、模拟题和习题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919经济学原理考研大纲
![919经济学原理考研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9be1c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0.png)
919经济学原理考研大纲回答如下:919经济学原理考研大纲是一门考察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工具,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和分析论述题等题型。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大多数考生。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1. 经济学导论: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学科体系和研究对象,了解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2. 需求和供给:要求学生掌握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供需平衡分析市场价格和产量。
3. 消费者行为学: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等分析消费者的选择问题。
4. 生产者行为学:要求学生掌握生产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边际报酬分析法、生产者均衡分析法等分析生产者的决策问题。
5. 市场理论: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市场类型(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等)的市场均衡和厂商行为的特点,能够运用市场分析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6. 宏观经济学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国民收入核算、货币银行学等知识分析宏观经济问题。
7.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运用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等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8. 开放经济: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够运用汇率和利率等指标分析国际经济关系问题。
9.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求学生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原理和实施措施,能够运用政策搭配和效果评估等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三、备考建议1. 扎实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复习时要注重对经济学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工具的掌握,理解其内在逻辑和适用条件。
2. 多做习题:通过做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3. 关注时事经济热点:在复习过程中要关注当前经济热点问题,了解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和发展。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55bd8d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1.png)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标题: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一、引言本考试大纲旨在为参加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复习方向和学习目标。
该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经济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 微观经济学部分:- 市场供求理论与价格决定;-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市场结构理论;-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2. 宏观经济学部分:-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理论;-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与宏观经济均衡;-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试卷结构:满分150分,其中微观经济学部分占70分,宏观经济学部分占80分。
四、考试题型及分数分配1. 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共计30道题目。
2. 计算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共计3道题目。
3. 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共计3道题目。
4. 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共计2道题目。
五、参考书目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六、注意事项1. 考生应充分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中列出的所有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去。
2. 考生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理解和解答经济学问题至关重要。
3.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七、结语希望所有考生能够认真阅读并理解本考试大纲,制定出有效的复习计划,以最好的状态迎接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ddd8a2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9.png)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与名称:831 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应用经济学一、考试目的与要求“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应用经济学硕士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
其主要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并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一部分绪论1、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均衡价格理论1、需求原理2、供给原理3、供求均衡——价格的决定4、弹性理论第三部分消费者行为理论1、消费者行为与其目标2、边际效用分析3、无差异曲线分析第四部分生产者行为理论1、生产者行为与其目标2、生产理论3、成本理论4、利润最大化原则第五部分市场结构理论1、市场结构与其划分2、完全竞争市场3、完全垄断市场4、垄断竞争市场5、寡头垄断市场第六部分要素价格理论1、要素价格决定的一般原理2、生产要素的价格3、收入分配的结果第七部分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1、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2、垄断与其低效率3、外部性与其纠正4、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5、不完全信息与激励理论宏观经济学部分: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与其核算方法2、国民经济中的其他总量指标3、核算的局限性与其纠正第二部分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消费、储蓄与投资2、国民收入的均衡决定3、国民收入的变动第三部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产品市场的均衡:曲线2、货币市场的均衡:曲线3、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第四部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与总需求曲线2、总供给与总供给曲线3、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第五部分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1、失业理论2、通货膨胀理论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第六部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1、经济增长理论2、经济周期理论第七部分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2、需求管理政策3、供给管理政策三、考试的题型与比例微观经济学部分(80分)单项选择题(10%)概念解释题(16%)计算题(20%)简答题(24%)论述题(10%)宏观经济学部分:(70分)单项选择题(10%)概念解释题(16%)计算题(10%)简答题(24%)论述题(10%)四、考试形式与时间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https://img.taocdn.com/s3/m/10aa91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2.png)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实用版】目录1.华科经济学 853 考纲概述2.考纲的内容3.备考建议正文【华科经济学 853 考纲概述】华科经济学 853 考纲,是指华中科技大学(华科)针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所制定的考试大纲。
该大纲涵盖了经济学专业的核心知识和领域,为考生提供了备考的参考标准和方向。
本文将对华科经济学 853 考纲进行分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内容,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
【考纲的内容】华科经济学 853 考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政治经济学: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等。
2.微观经济学:涉及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价格与产量等。
3.宏观经济学:涵盖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国民收入变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
4.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汇率与国际收支等。
5.经济学说史:简要介绍历史上著名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和贡献。
6.经济学方法论:涉及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模型构建等。
【备考建议】1.熟悉考纲,明确复习重点。
考生应认真研读华科经济学 853 考纲,了解考试范围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建立知识体系,系统学习。
经济学知识体系繁杂,建议考生按照考纲顺序,从政治经济学开始,逐步学习微观、宏观、国际经济学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运用。
经济学考试不仅考查理论知识,还注重考察考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关注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4.多做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考生可以通过历年真题、模拟题等练习,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5.及时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备考。
考试过程中,考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遇到困难要积极寻求帮助,保持信心,迎接挑战。
总之,华科经济学 853 考纲为考生提供了备考的参考和方向。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https://img.taocdn.com/s3/m/f4dcfa6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5.png)
华科经济学853考纲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853)考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宏观经济学。
1.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宏观经济学体系。
2. GDP与国民收入核算。
3.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4.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5. 失业与就业。
6. 货币与银行体系。
7.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8. 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
9.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10.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二、微观经济学。
1.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微观经济学体系。
2. 市场供求与价格形成。
3. 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
4. 生产与成本。
5.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6.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理论。
7. 生产者行为与供给理论。
8. 市场竞争与垄断。
9. 资源配置与效率。
10.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三、经济数学与计量经济学。
1. 数理统计基础。
2. 线性代数与矩阵运算。
3. 微积分与最优化理论。
4. 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
5. 计量经济学基本概念与模型。
6. 单一方程模型与多元回归模型。
7. 模型评估与误差修正模型。
8. 时间序列模型与协整分析。
9. 面板数据模型。
四、经济学原理与方法。
1. 经济学的科学性与思维方式。
2.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逻辑。
3. 经济学的历史与学派。
4. 经济学的伦理与社会责任。
5. 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应用。
以上是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853)考纲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数学与计量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原理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塔里木大学 (903)农业经济学考试大纲
![2024年塔里木大学 (903)农业经济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cc1e08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3.png)
塔里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农业经济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查目标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要求在掌握当代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相关农业、农村问题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具备运用经济理论和农业经济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国内外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农业硕士农业管理、农村发展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题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3、试题结构(1)名词解释;(2)填空题;(3)选择题;(4)简答题;(5)计算分析题;(6)论述题。
四、参考书目1、《现代农业经济学》第三版,王雅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2、《农业经济学》第五版,钟甫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第二部分考试要点第1章导论主要内容:农业的概念、特征和作用,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农业经济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重点难点:农业的概念、特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2章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主要内容:掌握现代农业产权结构、特征;农业中的家庭经营;农业合作经济的概念、原则,现代农业中合作经济的组织运行,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的发展实践。
重点难点: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的实践。
第3章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主要内容:了解农业的发展阶段,掌握现代农业的四种类型及表现形式,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内容;农业现代化的评价;农业现代化的国际经验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重点难点: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内容;农业现代化的评价;农业现代化的国际经验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第4章农业自然资源主要内容:了解自然资源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土地资源的经济特性,土地价值;农业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的经济特性,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合理开发利用。
014国民经济学考试大纲
![014国民经济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a232bdfc8d376eeaeaa313d.png)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国民经济学考试科目代码:[014]一、考试要求本专业以整个国民经济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以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理论和政策为研究内容。
考生需要系统全面掌握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科学的分析方法,分析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一般性规律,具备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国民经济管理必要性及其任务第一节市场经济功能及其缺陷明确市场机制的涵义及其类型;了解市场失灵的表现第二节政府干预及其缺陷掌握政府的经济职能以及政府干预经济的局限性等第三节国民经济管理的含义与内容掌握国民经济管理的涵义,国民经济管理的前提;了解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及性质第二章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第一节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的含义及其分类掌握经济模式的一般含义,熟悉国民经济管理的模式、分类以及形成的条件;第二节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类型比较比较公有制为基础的模式和私有制为基础的模式的异同;掌握计划为主导的模式和政策为主导的模式的差异;第三节中国对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的选择熟悉中国的国民经济管理模式的演变第三章国家发展战略第一节国家发展战略的内涵明确国家发展战略的内涵、性质与意义;掌握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第二节发展观的演进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熟悉传统发展观向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演变;第三节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了解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与基本思路第四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第四章国民经济决策与规划第一节国民经济决策掌握国民经济决策的内涵与分类及其意义;了解国民经济决策的程序和方法;第二节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选择掌握国民经济管理目标体系的构成与选择第三节国民经济规划了解计划与规划的关系;掌握国民经济规划的体系和方法;熟悉国民经济规划管理的过程第五章国民经济组织与调控第一节国民经济管理的组织机构了解国民经济管理的政府组织结构;明确非政府组织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国民经济管理人员了解国民经济管理人员的职责;了解管理者的决策风格的类型;熟悉国民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第三节国民经济调控体系熟悉国民经济调控体系的涵义;明确国民经济调控目标、手段等内容;第四节财政政策明确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调控的功能、目标与工具;掌握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第五节货币政策明确货币政策调控的功能、工具及其传导机制第六节国民经济调控政策的协同明确国民经济调控政策的协同类型与相互影响;了解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践第六章国民经济监测与预警第一节经济周期了解典型的经济周期理论;了解我国的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以及特殊表现第二节国民经济运行的监测熟悉国民经济监测的主要内容;掌握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监测的主要内容;了解经济总量和结构监测指标体系的构造、国民经济监测的基本方法第三节国民经济预警熟悉国民经济预警的基本内容;了解国民经济预警定量分析系统的功能和建立的程序;掌握国民经济预警的基本方法第四节国民经济管理绩效评估掌握国民经济管理绩效的界定及特点;熟悉计量国民经济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了解国民经济管理定额滞后效应第七章经济总量调控(上):供给管理第一节经济总供给的形成及核算了解经济总供给的概念;掌握决定经济总供给的因素;熟悉经济总供给的测算方法第二节生产函数及生产率的测定了解生产函数;熟悉几种主要的生产率测算方法;第三节供给管理基本内容了解供给管理的目标、手段、重点第八章经济总量调控(中):需求管理第一节经济总需求的形成与决定了解总需求的定义、构成以及决定因素;明确总需求的测算方法第二节消费需求管理了解消费需求的构成;掌握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与途径第三节投资需求管理掌握投资需求函数以及乘数效应;掌握适度投资规模的确定与调控;熟悉投资结构合理化的标准及其实现途径第四节出口需求管理明确出口需求的涵义以及影响因素;掌握加强出口需求管理的宏观管理手段第九章经济总量调控(下):供求平衡第一节经济总量供求平衡的含义及其形成掌握经济总量供求平衡的含义、及其形成机制与决定因素;明确经济总量供求平衡与否的表现第二节短缺经济下的供求管理明确短缺经济的基本含义;了解短缺经济下的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第三节过剩经济下的供求管理掌握过剩经济的表现和成因、影响;掌握过剩经济下的宏观管理基本思想第十章经济结构调整(上):产业结构第一节产业结构的定义及其分类熟悉产业结构的内涵、种类及其基本内容、特性;熟悉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第二节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产业结构演进的涵义、影响因素;基本趋势第三节产业结构政策掌握产业结构政策主要内容,主导产业的选择;了解幼稚产业的扶持政策、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明确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取向第十一章经济结构调整(中):区域结构第一节区域结构及其地位作用了解区域结构的涵义以及要素、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与作用第二节区域结构的主要理论熟悉区域分工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第三节区域结构变动规律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掌握区域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第四节区域结构优化的目标与措施我国区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目标、调整措施以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第五节产业区位的调整熟悉产业区位政策的目标与类型;了解我国产业布局的特点与问题以及今后的政策取向第十二章经济结构调整(下):企业结构第一节企业的涵义、分类及结构了解企业的涵义、特征、分类与结构第二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了解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作用;了解我国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完善的目标及措施第三节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掌握企业扩大规模的动因、企业规模合理化的标志、熟悉企业规模结构演变的趋势;了解我国企业规模结构调整和完善的目标及措施;了解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的演变及其结构调整、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关系及其结构调整、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关系及其结构调整第十三章社会公平第一节公平与效率深刻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第二节起点的公平与过程的公平深刻理解相关概念的涵义,并对中国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备分析能力第三节结果的公平掌握衡量结果公平的指标并对中国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备分析能力第十四章涉外经济管理第一节经济全球及其发展趋势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发展趋势;了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了解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二节对外贸易管理了解对外贸易管理的发展战略的类型;了解进出口贸易管理、技术贸易管理、服务贸易管理的基本方法与内容;第三节利用外资管理了解我国利用外资管理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措施三、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180分钟2.试卷分值:150分3.题型结构:(1)概念(每题4分,共10题,累计40分)(2)简答(每题10,共6题,累计60分)(3)论述(每题25分,共2题,累计50分)四、参考书目刘瑞:《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0800经济学重庆考试大纲
![00800经济学重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b87121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9.png)
经济学重庆考试大纲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一、微观经济学1.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
2. 弹性理论。
3. 消费者行为理论。
4. 生产函数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5. 成本与收益理论。
6. 市场类型和竞争性市场中的价格决定。
7. 利润最大化行为和市场出清。
8. 外部性、公共品和意识形态。
9. 激励相容原理和道德风险。
二、宏观经济学1.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变量。
2. GDP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3. 消费函数理论。
4. 投资理论。
5.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6. 利率和汇率的决定。
7. 货币理论,包括通货膨胀和失业。
8. 经济增长理论。
9. 经济政策分析,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以及经济周期的解释。
三、其他经济学领域1. 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寡占行为。
2. 国际贸易理论,包括比较优势和贸易保护主义。
3. 国际金融和汇率的决定因素,包括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4.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包括贫困、不平等和就业问题。
5. 环境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6. 宏观经济政策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平衡各种经济目标。
7.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包括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考生应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对于以上提到的重点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考试中,除了对知识点的掌握,考生还应注重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以及对于经济学理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应用的考察。
总之,要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试大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40e34e750e2524de5187e4b.png)
一、考试性质经济学(宏、微观)是我校应用经济学所有专业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的跨院自命题科目。
二、考试目标该科目为选拔应用经济学的学术硕士研究生而设置,要求考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思想具有较好的理解程度,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宏微观经济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三)试卷的结构与题型原则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学各占50%,题型为名词解释、辨析与简答、作图与推导、计算、论述、材料分析等。
四、考试内容(微观部分)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论一、西方经济学说的历史与发展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第二章需求与供给一、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理二、供给、供给函数、供给定理三、均衡、均衡价格、供求曲线变动四、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及其分析五、弹性及影响因素六、价格限制分析七、蛛网模型第三章效用论一、效用理论、消费者剩余及均衡分析二、偏好、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三、预算线四、消费者均衡分析五、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均衡影响六、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七、不确定性、期望效用与风险第四章生产论一、厂商的概念及目标二、生产函数及形式三、一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含义与关系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六、短期生产三个阶段七、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八、等产量曲线九、边际技术替代率十、等成本线十一、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十二、规模报酬第五章成本论一、各种成本的概念、相互关系二、各种短期成本曲线随产量变化的关系三、各种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各种长期成本曲线随产量变化的关系五、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相互关系六、规模经济、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的含义七、最优产出率与最优规模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一、厂商与市场类型的含义与特征二、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三、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曲线四、厂商实现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五、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与长期供给曲线六、生产者剩余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一、垄断的特点和成因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与价格歧视五、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六、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七、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八、寡头垄断市场的概念与特征九、古诺模型与斯威齐模型十、博弈论初步知识第八章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一、生产要素及其报酬二、引致需求三、完全竞争厂商与卖方垄断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四、完全竞争厂商与卖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五、厂商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六、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数量决定第九章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一、要素供给、原则与无差异分析二、劳动供给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工资率决定三、歧视经济学四、土地供给曲线与地租决定五、资本、资本供给与利息决定六、欧拉定理七、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八、贫困分析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一般均衡及实现过程二、经济效率与判断标准三、埃奇渥斯盒状图四、交换、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五、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六、社会福利函数、不可能性定理与均衡多样性七、效率和公平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一、垄断与低效率二、寻租理论三、政府管制四、外部影响与解决方法五、科斯定理六、排他性与竞争性七、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八、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九、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十、委托代理问题(宏观部分)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特点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三: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五:GDP、GNP、DPI 的概念六:名义GDP、实际GDP、GDP 平减指数(GDP deflator)七:生产法与收入法核算GDP八:收入循环模型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均衡产出二:消费函数三:两部门与三部门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乘数理论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投资的决定二:利率的决定三:IS-LM 分析四: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财政政策的影响和效果二:货币政策的影响和效果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经济政策目标二:财政政策工具三:功能财政、赤字与公债四:充分就业与就业预算五:货币政策工具六:存款创造、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七:西方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八:证券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九:期货与期权市场十:现值、投资收益与风险第十七章AS—AD 模型一:衰退与萧条二:AD 曲线三:AS 曲线四:AS—AD 模型对现实的解释第十八章失业和通货膨胀一:失业、周期性失业与自然失业率二:奥肯定律与牺牲率sacrifice ratio三:最低工资与效率工资四:通货膨胀的概念、度量与分类五: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与治理六: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七: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八:菲利普斯曲线第十九章国际经济学一: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二:Heckscher—Ohlin 理论三:金本位制四:布雷顿森林体系五:外汇市场干预第二十章国际经济学一:汇率、标价与汇率制度二: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三:购买力平价理论四:国际收支平衡表五:开放经济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一:增长核算方程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二:生产率的作用与决定因素三:经济增长政策四:收益递减(diminishing returns )五、追赶效应(catch-up effect)六:经济周期含义与特征七: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一、人生,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你遭受多少的艰辛,或经历多少的苦难,只要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总有一天,你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广外813经济学考试大纲
![广外813经济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0c7de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0.png)
广外813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813经济学考试是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和金融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选拔具有潜力和素质的优秀人才入学。
二、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律,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工具,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
三、考试内容1.微观经济学: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生产者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博弈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失业与通货膨胀;开放经济。
3.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汇率决定与汇率制度;国际金融。
4.财政学:公共财政支出;税收制度;公债与财政政策。
5.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因素与工资结构;就业与失业。
6.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与厂商行为;竞争策略与政策。
四、考试形式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80分钟。
3.试卷满分:150分。
4.试题结构: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五、考试内容比例微观经济学约40%;宏观经济学约30%;国际经济学约20%;财政学约10%;劳动经济学约5%;产业组织理论约5%。
六、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平狄克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曼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96考纲2023
![396考纲2023](https://img.taocdn.com/s3/m/40c046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f.png)
396考纲2023(最新版)目录1.2023 年 396 考纲概述2.考纲的主要内容3.备考建议正文【2023 年 396 考纲概述】2023 年 396 考纲,即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396 经济类专业基础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是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经济类专业提供的一个重要参考。
该考纲主要涵盖了经济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旨在测试考生的基本素质和潜力,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依据。
【考纲的主要内容】2023 年 396 考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政治经济学: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经济增长与发展等方面。
2.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如供求关系、成本理论、市场结构、宏观经济政策等。
3.统计学:涵盖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统计方法和技能。
4.金融学:涉及货币银行学、投资学、公司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基本运作。
5.财政学:主要内容包括财政职能、财政政策、政府预算等方面,要求考生掌握财政基本理论和实践。
【备考建议】针对 2023 年 396 考纲,考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备考:1.系统学习:按照考纲要求,系统学习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和财政学等专业知识,确保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强化训练:通过做历年真题、模拟题等,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解题技巧,了解考试重点和难点。
3.注重实践:结合实际案例和热点问题,加深对经济类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提高英语水平:英语在 396 考试中占有一定比重,考生需要提高英语水平,特别是阅读和写作能力。
5.关注时事:关注国内外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热点事件,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动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微观经济学50%宏观经济学50%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微观经济学(一)价格论1.需求的基本理论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曲线的变动。
2.供给的基本理论供给,供给曲线,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曲线的变动。
3.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变动及计算,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及政府对价格的干预4.研究方法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边际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5.弹性理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供给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的影响,点弹性、弧弹性的计算。
6.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限制价格,支持价格。
(二)效用论1.边际效用分析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及其计算,消费者剩余。
2.无差异曲线分析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及其变动,消费者的均衡及其计算,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及市场需求曲线,恩格尔曲线。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吉芬商品,各种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及其区别。
(三)生产、成本论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2.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及其变动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的三个阶段。
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及其变动,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及其计算,生产扩展线。
4.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变化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规模经济5.短期成本经济成本,机会成本,隐成本,显成本,沉淀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6.长期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四)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
2.垄断市场垄断市场的条件,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价格歧视,自然垄断与政府管制。
3.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厂商的需求曲线,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非价格竞争。
4.寡头寡头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纳什均衡,囚犯困境,价格领导模型,斯威齐模型,博弈论基础,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五)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生产要素的需求边际生产力论,引致需求,边际产品价值,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2.生产要素的供给要素供给的原则,劳动的供给曲线及均衡工资的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及地租的决定,准租金和经济租金,资本的供给曲线及利息的决定,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六)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1.一般均衡论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及战后的发展。
2.福利经济学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条件,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社会福利函数,不可能性定理。
(七)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信息,市场失灵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2.微观经济政策反托拉斯法,对垄断的公共管制,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科斯定理,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问题,激励。
二、宏观经济学(一)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流量、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
2.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支出法、收入法。
3.与GDP相关的其他总量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名义GDP与实际GDP,潜在GDP水平。
4.国民收入均衡条件两部门经济均衡:C+I=Y=C+S→I=S三部门经济均衡:C+I+G=Y=C+S+T→I+G=S+T,或I-S=T-G四部门经济均衡:C+I+G+(X-M)=Y=C+S+T→I+G+(X-M)=S+T,或I-S=(T-G)+(M-X)(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均衡产出简单经济的假设,均衡产出,投资等于储蓄。
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消费函数及其图形,平衡消费倾向(APC),边际消费倾向(MPC),储蓄函数及其图形,平均储蓄倾向(APS),边际储蓄倾向(MPS),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3.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相对收入论,棘轮效应与示范效应,生命周期论,永久收入论,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4.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5.乘数论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对外贸易乘数,乘数作用的机制与条件。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1.投资的决定投资函数,实际利率与投资,资本边际效率,托宾的“q”法则。
2.IS曲线IS曲线及其推导,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移动。
3.利率的决定货币需求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的存货论和投机论,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4.LM曲线LM曲线及其推导,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移动。
5.IS-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与非均衡,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IS-LM模型的内容及其政策含义,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四)宏观经济政策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其效果,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局限性,货币幻觉;凯恩斯极端情况,古典极端情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2.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自动稳定器,积极(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功能财政,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财政赤字与公债,分级财政体制。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金,货币创造乘数,基础货币,债券价格与利率的关系,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证券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股价指数,市盈率,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期货与期权,垫头交易,买空与卖空。
(五)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曲线总需求(AD),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庇古效应)。
2.总供给曲线总供给(AS),总量生产函数,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就业量的决定,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3.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及其政策含义,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供给冲击,滞胀。
(六)失业与通货膨胀1.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率,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工资的灵活性、粘性和刚性,奥肯定律。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分类。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GDP折算指数。
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惯性(螺旋);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再分配效应、产出效应);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及其后果。
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长期菲利浦斯曲线。
(七)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1.汇率与国际收支汇率及其标价方法,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及均衡汇率的决定;购买力平价,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净出口函数,马歇尔-勒纳条件;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净资本流出函数;国际收支(BP)曲线。
2.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IS-LM-BP)模型IS-LM-BP模型的含义与几何图形,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且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均衡与政策效应,资本完全流动且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均衡与政策效应)。
3.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八)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经济增长增长核算方程,全要素生产率(TFP)或索洛余项,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新古典增长模型稳态及其含义,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在增长中的作用;新增长(内生增长)模型(AK模型);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2.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含义、阶段与特征,经济周期的类型;乘数-加速数模型,加速数与加速原理;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技术冲击理论)。
(九)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争论1.古典货币数量论,交易方程式,剑桥方程式,现代货币数量论,现代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理性预期假定,市场出清,卢卡斯总供给函数,政策无效论。
3.新凯恩斯主义的假定与特征,适应性预期假定,粘性工资论,粘性价格论,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及其对经济波动的解释,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4.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