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件,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开创了非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2、布列斯特和约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同盟国在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

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

但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

一般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

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3、国际联盟
一战后协约国为控制和整肃国际秩序而建立的国际组织。

最早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

在巴黎和会,协约国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国际联盟盟约》,并于1920年1月成立了国联。

该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建立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对国际冲突进行仲裁。

但是国联自建立后,一直为英法所控制,成为英法帝国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对法西斯势力进行绥靖的工具。

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

4、《魏玛宪法》
1919年2月德国资产阶级在魏玛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通过的宪法,也称为《德意志国宪法》。

主要内容有:确立了德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规定德国为联邦,主权在民。

人民有普选权、创制权。

采用责任内阁制等。

魏玛宪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缺陷,为日后法西斯的上台提供了便利。

魏玛宪法:1919年2月德国资产阶级在魏玛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通过的宪法。

主要内容有:①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实行共和政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②规定人民享有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当德国公共秩序受到威胁时,总统有权使用武力,这位统治阶级剥夺公民的自由权利提供了宪法依据:④总统每七年一任,由直接选举产生,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有权任免总理:⑤总理必须得到议会多数支持,否则就要请总统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⑥议会由各选区按比例选出代表,年满20岁的男女均有选举权,等等。

魏玛宪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者为日后法西斯的上台提供了便利。

5、工党
英国独立工党:1893年1月成立。

凯尔·哈第为领袖,其纲领是:争取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集体所有制,当前的斗争任务是争取八小时工作日。

该党一开始就反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它并不代表英国工人阶级的真正利益,费边分子实际掌握党的领导权。

独立工党执行着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机会主义路线,成为自由党的尾巴。

6、共产国际:
1919-1943年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即“第三国际”。

1919年1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成立大会,世界39个共产党和左派组织出席大会。

1919年3月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的报告》。

共产国际的共举行过七次代表大会,1943年6月10日,共产国际正式宣告解散。

7、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0--30年代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在国大党领导下,从1920年8月开始,印度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拒绝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荣誉与官职,抵制英货,恢复手纺车运动。

然而,由于英国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以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运动最后失败。

30年代初,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再次兴起,国大党发起了向食盐进军的运动,要求英国殖民统治当局释放政治犯,允许印度独立。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的统治,鼓舞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与勇气。

8、新经济政策:
苏俄在1921年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是:1.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缴税后的粮食归农民自由支配;在国营企业中实行经济核算制,并以租让、租赁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某些国营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或私人经营;实行商品买卖。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

列宁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9、柯立芝繁荣
一战后,美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这一时期基本处于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因而,史称为“柯立芝繁荣”。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柯立芝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技术革命和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但是,柯立芝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隐患:传统工业部门一直处于停滞或衰退状态;美国资本的垄断程度进一步提高;20年代的美国农业始终处于慢性危机中等。

繁荣本身带有一定虚假性。

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则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孕育着新的危机。

10、二十五点纲领
《二十五点纲领》是于1920年2月制定并公布的,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的纲领性文件,是纳粹的行为指导!在此纲领中,只是由于迫于形势,希特勒才给纳粹党打着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旗帜,并在这面旗帜上图上了民族主义的色彩,以适应战后德国要求变革、要求振兴民族的愿望,从而欺骗了不少德国人。

“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两面旗帜掩盖了希特勒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本质面目。

在希特勒上台后,才彻底暴露出了纳粹党的本来面目,适合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条文则几乎都实现了,而反映工人、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条文则抛到九霄云外了。

11、《我的奋斗》
书名。

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所著。

1923年啤酒店暴动失败后, 希特勒被判处5年徒刑。

在狱中由他口述, 其助手赫斯记录整理而成。

1926年出版。

全书分两卷27章, 700余页, 内容庞杂, 涉及外交、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诸方面问题。

攻击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 宣扬反动的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 叫嚷雅利安人是“地球上最高级的人种”和“主宰民族”; 主张打破凡尔赛体系, 发动侵略战争,“夺取生存空间”, 建立“大德意志帝国”, 夺取世界霸权; 鼓吹绝对独裁的“元首制度”和“领袖原则”, 实行法西斯恐怖专政。

该书集法西斯主义大成, 是纳粹运动的理论和行动纲领,希特勒上台后, 成为法西斯教育的必读物。

12、日本政党内阁时期
原敬死后三周,大正天皇因病引退,皇太子裕仁摄政。

继原敬内阁之后组成的是高桥是清内阁(1921.11.13—1922.6.12),加藤友三郎内阁(1922.6.12—1923.9.27),第二次山本权兵卫内阁(1923.9.2—1924.1.7)和清浦奎吾内阁(1924.1.7—1924.6.11)。

这几届内阁都不是政党内阁,而是由官僚、军阀巨头组成的所谓超然内阁。

它们的任期都很短暂,反映了政局的动
荡。

动荡的原因在于民主运动和工农群众运动的高涨,统治集团对如何统治、如何扩张也有分歧。

在这种形势下,宪政会、政友会、革新俱乐部接过民主势力的口号,高喊“打倒特权内阁”、“实行普选”、“改革贵族院和枢密院”,自称“护宪三派”,并把他们的活动称作“第二次护宪运动”③,于1924年5月在大选中获胜,组成加藤高明内阁(1924?6?11—1925?8?11),或称“护宪三派内阁”。

这届内阁与前此元老推荐首相的办法不同,是由众议院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被称作“政党内阁”,由此直到1932年“五?一五”事件(见后),日本政府一直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阁,被称作“政党内阁时期”。

政党内阁虽未能改变天皇制专制政体,枢密院、军部仍然拥有决策大权,贵族院仍然与众议院权力相等,然而首相须经众议员选举,这对明治宪法体制毕竟是一个重大突破,对企图建立军事独裁政权的军阀及其时正在出现的法西斯势力毕竟是一道重要障碍。

13、协调外交
一战后,日本原敬内阁在国内外新形势下推行的新型的与英美“妥协”的外交路线。

经过其后几届内阁的继承发扬,成为20年代日本外交的主流,经外务大臣币原喜重郎推行。

日本为了克服国内困难,保持资本主义的稳定,在没有能力与美英列强进行武力对抗的情况下,力图在各国承认日本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在华盛顿体系内谋求与英美协调。

他的外交原则是:维持和增进正当权益,尊重外交前后相承主义,以保持同外国的信任关系,改善对美苏的关系,不干涉中国内政,用经济外交代替武力争夺。

币原所谓“正当的权益”是指以往日本帝国主义通过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权益都是正当的。

币原外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这种权益,而同各国保持协调和不干涉中国内政是为了有效的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

1925年,日苏建交,随后日本从北库页岛撤兵。

在对待中国问题上币原外交较之过去露骨的干涉有所缓和,但必要时仍诉诸武力,并非真正的不干涉。

在协调外交的幌子下,日本还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使日本与西方关系有所缓和。

本质是不妥协的,其形式的妥协和本质的不妥协构成了协调外交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
14、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面对经济危机的大打击,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学说得到迅速传播,特别是其中的反危机理论,受到人们的重视。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时由于社会上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其中有三条基本心理规律发生作用,一是“消费倾向”规律,二是“预期收益规律”三是“灵活偏好”规律,基于这种分析,凯恩斯认为,要消除经济危机就应该相应地采取反措施,国家干预经济,实行赤字预算,膨胀通货,增加投资,刺激并鼓励消费,以保证“有效需求”的充裕。

凯恩斯的主张作为经济危机的指标措施,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并解脱经济危机有一定作用。

15、慕尼黑协定
二战前夕英法德意四国为解决希特勒制造的、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而订立的条约。

1938年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订立了将其苏台德区划割给德国的协定。

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于10月1日—10日将苏台德区及捷南部与奥地利接壤的领土割让给德国,上述地区的军事设施、厂矿企业以及运输工具无偿交给德国,德国军队将对上述地区实施分区占领。

《慕尼黑协定》是英法执行绥靖政策的顶峰,它极大地增强了德国法西斯的力量与侵略野心,加速了战争的到来。

16、霍斯巴赫备忘录
德国法西斯政府灭亡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的文件。

1936年11月5日,希特勒召集作战部长、外交部长和三军总司令举行秘密会议,由希特勒的军事副官霍斯巴赫上校担任记录,
会后整理出一份备忘录通称《霍斯巴赫备忘录》。

根据该备忘录,希特勒认为德国的前途完全取决于如何解决生存空间的需要,解决生存空间首先要向欧洲发展,而不是到海外寻找殖民地。

德国的第一个目标应是夺取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这就不得不动用武力。

希特勒估计英法不会干预,所以下定决心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17、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前夕苏德双方订立的联盟条约。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其中规定: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他国彼此进行武力行动;如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以支持;双方都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一方的集团;条约秘密议定书还就波兰的战略利益进行了分割。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排除了法西斯两线作战之忧,尽管为苏联赢得了一年半的战备时间,但是却损害了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加快了战争的到来。

18、东方战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的防线。

30年代后期,德国入侵波兰后,苏联出兵波兰,占领波兰东部并将其并入苏联。

通过苏芬战争,苏联取得芬兰部分领土。

1940年6月,苏联分别照会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成立苏维埃政权,要求加入苏联。

同年6月,苏联照会罗马尼亚政府,要求把比萨拉比亚“归还”苏联,把北布科维纳“移交”苏联。

罗马尼亚政府接受苏联要求,苏军占领上述地区。

东方战线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空间,改善了战略地位,在苏德战争中起到有限的作用。

东方战线的建立反映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有损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

19、大西洋宪章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对德作战目的联合宣言。

全名为《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联合宣言》。

该文件全文共8条,1.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
2.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
3.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
4.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
5.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
6.彻底摧毁纳粹暴政后确立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

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目的和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原则。

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在打败法西斯侵略者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并成为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20、《联合国家宣言》
1942年,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的反法西斯《联合国家宣言》。

宣言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各签字国政府保证使用其全部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对法西斯三国同盟成员国及仆从国家作战,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后形成,同时也为战后联合国组织的建立奠定初步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