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楷书笔画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颜体楷书笔法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颜体楷书笔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be3524d4d8d15abf234e64.png)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
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
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 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 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 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
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
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 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 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共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 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图 对图双击查看)a 3 T 攬的起笔步骤图示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
笔杆垂直,以斜势( 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
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 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
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 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 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
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 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角。
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
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 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 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 笔。
颜真卿基本笔画写法
![颜真卿基本笔画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8017d9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c.png)
颜真卿基本笔画写法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草书尤为著名,为后人所传颂。
以下是颜真卿基本笔画的写法:
1. 横:用长而平直的笔尖以快速的动作横向书写。
先将笔尖位于纸张上方,向下方轻轻按压,之后用力向左或向右划过。
2. 竖:以笔尖垂直于纸面向下施力,以竖向书写。
先将笔尖位于纸张上方,向下方轻轻按压,之后用力从上到下笔直地书写。
3. 撇:以笔尖从上往下向左或向右斜着书写。
先将笔尖斜向右上方,随即向下方斜着书写。
4. 捺:以笔尖从上往下向左或向右斜着书写。
先将笔尖斜向左上方,随即向下方斜着书写。
5. 立:以笔尖垂直于纸面向上施力,以竖向书写。
先将笔尖位于纸张下方,向上方轻轻按压,之后用力从下到上笔直地书写。
6. 折:沿着笔画的方向迅速弯曲筆尖,使得筆尖變细、變硬,使折線更加生動。
上述这些基本笔画的写法只是一个概括,颜真卿书法非常有特色和个人风格,具体细节还需通过多次练习体会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24357500b4c2e3f572763c6.png)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第一章颜真卿及《颜勤礼碑》简介(一)颜真卿生平简介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
琅玡砑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
颜真卿少小勤学好问,善于辞令,禀承家学自幼嗜书。
742年,34岁的颜真卿被命为醴泉县县尉。
他在为官时期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
74岁时颜真卿被奸臣陷害,77岁时,颜真卿被缢杀。
(二)颜真卿书法风格特点颜真卿博学多才,精通词文,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
中期颜真卿以篆人楷,逐渐形成了骨气清刚、大气磅礴的书风。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郭家庙碑》。
晚期颜字更趋完美,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宋广平碑》《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颂《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三)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
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
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颜真卿楷书赏析
![颜真卿楷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2cee5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1.png)
颜真卿的楷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以下是对他的楷书的一些赏析:
1. 雄浑豪放:颜真卿的楷书以雄浑豪放著称,他的书法作品往往气势磅礴,充满了力量感和生命力。
他的字体结构宽博,笔画粗壮有力,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2. 中锋运笔:颜真卿在运笔时注重中锋,他的笔画粗壮而有力,充满了力量感和节奏感。
他的字体结构严谨,每个字都经过精心安排,使得整体看起来更加和谐统一。
3. 篆籀手法:颜真卿在楷书中运用了篆籀手法,这种手法使得他的字体更加圆润、饱满,充满了古朴的气息。
他的字体结构严谨,笔画粗细得当,给人一种典雅、高贵的感觉。
4. 创新精神:颜真卿在楷书方面具有创新精神,他摒弃了传统的瘦长字体,创立了宽博、豪放的“颜体”楷书。
这种创新精神使得他的楷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
总之,颜真卿的楷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毛笔颜体楷书笔画教程
![毛笔颜体楷书笔画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45f2c8763968011ca200910d.png)
蹲笔,运笔方法象顿笔,但按下力度可轻些。在点画的轻重粗细之间有一个过渡性的 动作,即是用蹲笔法,所以唐·张怀灌在用笔中说蹲笔是:“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 蹲笔和顿笔常用于笔画的转换过渡处。因此,起着调节换笔的作用。
驻笔,用笔力量小于“顿”与“蹲”。是用于上一个运笔动作结束,下一个运笔动作 开始,为时很短的转换间隙,即“稍停”,力到纸面即可。这样驻笔一下,是为了准备下 个笔势的开展。如横划的起笔、收笔之前都要顿,在顿之前先要稍停驻一下笔,然后再铺 毫按顿。其它如转折处顿笔前,捺笔顿笔可顿,不可蹲,而行笔又疾不得,住不得,迟涩审顾则为驻”。
裹锋:用笔法之一。指书写时整个笔锋保持圆锥状的用锋方法,与“平铺”
相对而言。其效果线条凝练,富有立体感。作险笔时,因易陷与软弱之弊,故尤 需裹锋而行。
抢锋:指的是行笔至笔画尽处,提笔离纸时突然前冲用力的同时提笔离纸
回收的回锋动作。意似折锋但力度、速度、空间逥旋度与之不同。抢锋的进退速 度和空间逥旋度较大,而力度较小,笔势虚,而折锋相反,其使用方法则视势而 定。元陈绎曾《翰林要诀?血法》中说:“水墨皆藏于副毫之内……捺以匀之,抢 以杀之、补之。”
3、右手执笔,略偏右,勿超出肩宽。 左手手掌心向下平放,按住纸,起到安定 平稳的作用。
4、写小字用枕腕法,写中字用提腕法, 写大字或行草用悬腕法。
颜体概述 颜体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
颜体楷书基础练习之笔画PPT课件
![颜体楷书基础练习之笔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0df0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f.png)
撇的写法与变化
总结词
撇的写法需注意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力度与 角度,变化则体现在长度、角度和弧度的调 整上。
详细描述
在颜体楷书中,撇的写法要求起笔时要重, 行笔时要逐渐减轻力度并调整角度,收笔时 要轻。撇的变化可以通过长度、角度和弧度 的调整来实现,如直撇、弯撇、短撇等。在 书写过程中,要注意调整用笔的力度和角度, 以表现出撇的不同形态。
横的写法与变化
总结词
横的写法需注意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力度与角度,变化则体现在长度、角度和弧度的调整上。
详细描述
在颜体楷书中,横的写法要求起笔时要稍重,行笔时要流畅,收笔时要轻。横的变化可以通过长度、 角度和弧度的调整来实现,如长横、短横、斜横、凸横等。同时,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调整用笔的 力度和角度,以表现出横的不同形态。
历史地位
颜体楷书在唐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对后世楷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
影响力
颜体楷书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中国,还 传播到了日本、韩国等国家,对东亚 文化产生了广泛影响。
颜体的基本笔画特点
横画
竖画
撇画
捺画
起笔重,收笔轻,呈现 中间细、两头粗的特点。
粗壮有力,垂直向下, 收笔处略呈弧形。
起笔重,行笔轻,逐渐 变细,收笔处略呈弧形。
捺的写法与变化
总结词
捺的写法需注意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力度与 角度,变化则体现在长度、角度和弧度的调 整上。
详细描述
在颜体楷书中,捺的写法要求起笔时要轻, 行笔时要逐渐加重力度并调整角度,收笔时 要重。捺的变化可以通过长度、角度和弧度 的调整来实现,如直捺、曲捺等。在书写过 程中,要注意调整用笔的力度和角度,以表
颜体楷书基础练习之 笔画ppt课件
国泰民安颜体楷书法带十字格
![国泰民安颜体楷书法带十字格](https://img.taocdn.com/s3/m/84f72e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e.png)
国泰民安颜体楷书法带十字格
国泰民安颜体楷书法是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书法字体,它结合了颜体和楷书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在书写国泰民安颜体楷书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书写规范,国泰民安颜体楷书法要求字形工整,结构稳健,线条流畅,书写时要保持笔画的匀称和稳重,力度要适中,不宜过轻或过重。
2. 十字格,国泰民安颜体楷书法常常使用十字格来辅助书写,十字格可以帮助书写者掌握字的大小和位置,保持字体整齐划一。
3. 用笔技巧,在书写国泰民安颜体楷书法时,需要掌握好用笔的轻重和速度,控制好笔画的粗细,使字体线条匀称流畅。
4. 传达情感,书法作品除了形式美感外,还应该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内在的意境,国泰民安颜体楷书法作品也应该注重情感的表达,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和情感。
总的来说,国泰民安颜体楷书法是一种结合了传统颜体和楷书
特点的书法字体,书写时需要注重规范、用笔技巧和情感表达,通过细致的笔触和精湛的技艺,展现出作品的美感和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方字颜体楷书写法
![方字颜体楷书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755fc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0.png)
方字颜体楷书写法
方字颜体楷书是一种非常优美的中文书写艺术,其独特的书写方式
和传统的中文书写风格有所不同,因此在书写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技
巧和方法。
下面是方字颜体楷书的写法和注意事项:
一、写法
1.笔画要流畅:在书写方字颜体楷书时,要注意笔画的流畅和连贯,在书写中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节奏,避免写生硬。
2.字形要整齐:书写方字颜体楷书,要注意每个字体的形状和整齐程度,特别是每个笔画的长度和宽度,要做到相等,让字形看起来更加统一。
3.厚重感要分明:在书写方字颜体楷书时,要注意给字体增加一定的厚重感,在加粗部分要注意用大力写,而在细节部分要细心,这样才能
使字看起来更加有力量感。
二、注意事项
1.准备必要的书写工具:书写方字颜体楷书需要一些必要的工具,如笔和纸张等,不同类型的笔和纸张会对字迹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
2.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书写方字颜体楷书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耐心,
要始终保持正确的姿势、笔画和书写速度,逐渐形成自己的书写风格。
3.注重细节:在书写方字颜体楷书时,需要注重细节,特别是每个字体的笔画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每个笔画之间的距离等等。
总之,方字颜体楷书在中文书写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书写
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我们长期积累和实践,方能写出优美的字体作品,展示书写艺术的魅力。
颜体15-2. 基本笔画:点、横、竖、撇
![颜体15-2. 基本笔画:点、横、竖、撇](https://img.taocdn.com/s3/m/b3a59041852458fb770b5685.png)
左竖、有撇捺的字中的 竖宜用垂露竖。
一字当中的两竖可同时 写成垂露竖,但不能同时 写成悬针竖。
3、旁竖、短竖:
多位于字的两边,书写 较灵活,起收或重或轻, 粗细变化明显,取斜势较 多,多依中线左右照应。 可增强字的动感和变化。
中竖直,旁竖斜;长竖直,短 竖斜;悬针直正,垂露可曲。
★ 楷书运笔·结构·章法规律歌诀(15-2)
▲ 基本笔画(上): 点、横、竖、撇
欧·颜·柳·赵
课件目录
一、点、横、竖、撇
一、基本笔画运笔方法(分)
汉字笔画彰显着汉字的精神气质, 也直接影响着字的结构安排。
一般把汉字笔画按大类归纳为“八种 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 折、钩、提,并由此演化出许多不同笔 画来。它们除组合成字以外,还赋予了 汉字更多的美感。
分方、圆两大类。
方点力强,左上逆锋或 顺锋入笔,依次向右、向 右下折出方角,稍顿后转 锋左上回收。
圆点多肥厚,可顺势右 下渐按行笔,稍顿后回收。
斜点也可回锋后左下出 锋带下,出锋稍短小而锋 利。
2、竖点:
饱满、厚重,像山上 坠石,多见于宝盖顶部 点。左上逆锋起笔,折 笔向右下,转锋左下稍 顿后回锋向上回收。
1、悬针竖:
藏锋起笔,折锋右 下顿按,稍提转笔中 锋下行,引伸出锋, 挺直劲利,状若悬针。
字中的右边竖,或 者竖为字中最后一笔 时,以及字中无撇捺 时,竖画宜用悬针竖。
2、垂露竖: 垂露竖可依体势直中见曲,
一字中左右两竖并列时,多 采用相向之势。
起笔、行笔同悬针竖,腰部 宜略带弯曲之意,收笔顿笔回 收,好像将要滴下来的露水珠, 比悬针竖更具雄厚力度。
横竖立骨架;撇捺展神韵; 折出阳刚气;钩提现精神; 点活如眼睛,顾盼灵气存。
颜体楷书的特点
![颜体楷书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8bb5b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b.png)
颜体楷书的特点
颜体楷书是中国古代楷书的一种,它具有以下特点:
1. 书法规整:颜体楷书的字形规整,结构稳定,每个字的各部分相对平衡,字形比例协调。
每一笔画的长度、粗细、速度都经过深思熟虑,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书法风格。
2. 线条流畅:颜体楷书的线条流畅自然,笔画之间的连接流畅,没有明显的抖动和断笔现象。
每一笔的开、合、顿、颔等笔法都经过精心掌握,使整个字体的线条呈现一种优美的曲线美。
3. 传神逼真:颜体楷书的字形笔画准确、传神,能够非常准确地表现出物体形态的特征,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字体的笔画精确刻画,能够表现出物体的质感、纹理和光影效果,使字形显得更加真实、生动。
4. 丰富多样:颜体楷书字形丰富多样,包括直线、曲线、圆弧、钩子等形状,形态变化丰富多样。
不同字形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注重字形之间的协调统一。
5. 书法气韵:颜体楷书注重气韵的表现,追求字体的秩序感和整齐感,给人以庄重、清雅的感觉。
每个字形之间相互呼应,组成整体的版面效果,使整个作品具有一种和谐统一的韵律美。
总的来说,颜体楷书在字形结构、线条流畅、形态传神、多样丰富和气韵优美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是中国古代书法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颜真卿的楷书艺术探究
![颜真卿的楷书艺术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c72624c6d0d233d4b04e6904.png)
颜真卿的楷书艺术探究颜真卿的楷书艺术探究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产生了许多书法大家和经典作品。
盛唐的颜真卿便是唐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艺术极具创造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盛唐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书法史上自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后的又一面革新的旗帜。
本人近期对其楷书艺术进行了探究,有了更进一步了了解。
一、颜真卿其人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山东临沂。
生于景龙三年(709),逝于贞元元年(785),享年77岁。
颜真卿出身于一个世代擅长书法、文字学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的五代祖颜之推,是南北朝时著名的学者,所著《颜氏家训》中就有关于书法和文字学的论述。
颜真卿又是唐代著名训诂学家颜师古的五世从孙,父亲颜惟贞亦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
在这种学术和艺术氛围很浓的环境里,颜真卿从小就受到熏陶和影响,他聪明好学,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书法也受到长辈们的赏识。
颜真卿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登甲科,中进士,任殿中侍御史。
因受杨国忠排斥,天宝末年出任平原太守,肃宗即位,迁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代宗朝曾当过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
所以后世多称他为“颜平原”或“颜鲁公”。
他为人刚正不阿,安禄山叛乱,颜真卿在平原联合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奋起抵抗,河北一带十七郡纷纷响应,被推为盟主。
由于颜真卿为人忠烈耿直,后李希烈叛唐攻破汝州,宰相卢杞平常就忌恨颜真卿的刚正,要趁机陷害他,就谎说颜真卿德高望重,四方敬仰,让他去说服李希烈,可以不动刀枪不流血而平定强敌。
皇上愚昧听了卢杞的话。
这时候,颜真卿已经是七十开外的老人了。
许多文武官员听说朝廷派他到叛贼那里去,都为他的安全担心。
但是,颜真卿却不在乎,带了几个随从就到淮西去了。
颜真卿见了李希烈之后,正宣读诏书,李希烈的养子等一千多人亮出兵刃争先恐后要杀他,围绕在四周骂他。
他神色不动,毫不畏惧,面不改色,朝着他们冷笑。
后来,李希烈让人在院子堆积了柴薪,浇上油,让人对颜真卿说:“你不投降,就烧死你!”颜真卿看劝说无效就自己跳到火里去。
书法-颜体的基本笔法
![书法-颜体的基本笔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711a6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e.png)
03
上下平衡
在书写时,注意上部和下 部结构的平衡,避免头重 脚轻或脚重头轻的现象。
左右对称
对于左右结构的字,要保 持两边的对称和平衡,使 得整体看起来和谐统一。
重心稳定
在书写过程中,要时刻关 注字的重心是否稳定,避 免出现倾斜或偏移的现象 。
疏密得当
疏处可走马
在书写时,要注意笔画之 间的疏密关系,留出足够 的空间,使得整体看起来 不拥挤。
密处不透风
对于需要紧密排列的笔画 ,要做到密而不乱,保持 整体的紧凑感。
疏密相间
在书写过程中,要根据字 的结构和笔画特点,合理 安排疏密关系,使得整体 看起来有节奏感。
主次分明
主笔突出
在书写时,要突出主笔的地位和 作用,使得整体看起来有主次之
分。
次笔辅助
次笔要起到辅助和衬托主笔的作用 ,不要过于抢眼或突兀。
半包围结构的字,外框要写得宽博, 被包围部分要写得紧凑。如“同”字 框,左竖短右竖长,横折钩要写得挺 拔有力。
全包围结构书写技巧
全包围结构的字,外框要写得方正, 被包围部分要写得适中。如“国”字 框,竖画要直,横画要平,里面的“ 玉”字要写得紧凑。
04
CATALOGUE
结构布局原则
平衡对称
01
02
苏轼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霜。”
米芾
“颜书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 犯之色。”
欧阳修
“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 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当代书法家对颜体的解读
01
沈尹默
“颜书笔力雄强,气势开张,用笔横轻竖重,藏头护尾,顿挫分明。”
颜体楷书的艺术特点
![颜体楷书的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4357a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a.png)
颜体楷书的艺术特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颜体楷书那令人着迷的艺术特点!
你们看啊,颜体楷书那笔画,多粗壮有力啊!就好像是一个个英勇的武士,威风凛凛地站立在那里。
比如说“横”画,那简直就是一根坚实的扁担,稳稳地挑起整个字的结构。
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到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哇,瞬间就被那粗壮的笔画给震撼到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呀!
再说说颜体的结构,那真叫一个严谨!每个字都像是精心搭建的大厦,稳稳当当。
它可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充满了变化,就如同一场精彩的魔术表演。
“国”字,四四方方,却又有着独特的韵味,让人忍不住反复欣赏。
我和书法老师探讨时,他就特别强调颜体结构的精妙之处,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哟!
还有那神韵,哎呀呀,简直绝了!仿佛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浩然正气。
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威严中带着慈祥。
每次我临摹颜体字帖的时候,都感觉自己像是在和颜真卿大师对话,这是多么神奇的体验呀!
颜体楷书不就像是一首激昂的交响乐吗?笔画是有力的音符,结构是和谐的旋律,神韵则是整首乐曲的灵魂。
它难道不是书法艺术中的瑰宝吗?
反正我是被颜体楷书彻底征服了,我觉得它就是书法世界里最耀眼的那颗星!大家不妨也去好好感受一下颜体楷书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吧!。
颜真卿食字的楷书写法
![颜真卿食字的楷书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5122f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9.png)
颜真卿食字的楷书写法
颜真卿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书法风格被誉为
“颜体”,而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便是《祭侄文稿》中的“颜氏家
兄真卿”四字。
这幅作品展现了颜真卿刚劲有力、气势磅礴的书风,被誉为“颜真卿食字”。
颜真卿食字的楷书写法具有以下特点:
1. 筆劃遒劲有力,颜真卿的楷书筆劃遒劲有力,每一筆都顯示
出強烈的韻律感和生動的節奏感。
他的書法作品給人以振奮和豪邁
之感。
2. 结构稳健,颜真卿的楷书结构稳健,每个字的横平竖直、上
下对称,整体布局和谐,给人以稳重大气的感觉。
3. 用笔险劲,颜真卿的楷书用笔险劲,运用了很多横折交错的
笔画,表现出了书法的力度和张力。
要学习颜真卿食字的楷书写法,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楷书笔画
和结构。
然后要通过临帖来模仿颜真卿的作品,领会其筆法的特点
和气韵,逐渐体会其书法的魅力。
同时要注重练习,通过不断地临习和练习,才能逐渐领会并掌握颜真卿食字的楷书写法。
总的来说,颜真卿食字的楷书写法是中国书法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习意义。
学习颜真卿的楷书写法需要耐心和毅力,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定能领会其中的精髓。
颜真卿楷书的艺术特点介绍
![颜真卿楷书的艺术特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b38d43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a.png)
颜真卿楷书的艺术特点介绍颜真卿的书法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特点,它的书法作品非常的有魅力。
那么,颜真卿的书法有什么艺术特点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点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颜真卿的楷书艺术探究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产生了许多书法大家和经典作品。
盛唐的颜真卿便是唐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艺术极具创造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盛唐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书法史上自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后的又一面革新的旗帜。
本人近期对其楷书艺术进行了探究,有了更进一步了了解。
一、颜真卿其人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山东临沂。
生于景龙三年(709),逝于贞元元年(785),享年77岁。
颜真卿出身于一个世代擅长书法、文字学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的五代祖颜之推,是南北朝时著名的学者,所著《颜氏家训》中就有关于书法和文字学的论述。
颜真卿又是唐代著名训诂学家颜师古的五世从孙,父亲颜惟贞亦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
在这种学术和艺术氛围很浓的环境里,颜真卿从小就受到熏陶和影响,他聪明好学,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书法也受到长辈们的赏识。
颜真卿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登甲科,中进士,任殿中侍御史。
因受杨国忠排斥,天宝末年出任平原太守,肃宗即位,迁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代宗朝曾当过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
所以后世多称他为“颜平原”或“颜鲁公”。
他为人刚正不阿,安禄山叛乱,颜真卿在平原联合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奋起抵抗,河北一带十七郡纷纷响应,被推为盟主。
由于颜真卿为人忠烈耿直,后李希烈叛唐攻破汝州,宰相卢杞平常就忌恨颜真卿的刚正,要趁机陷害他,就谎说颜真卿德高望重,四方敬仰,让他去说服李希烈,可以不动刀枪不流血而平定强敌。
皇上愚昧听了卢杞的话。
这时候,颜真卿已经是七十开外的老人了。
许多文武官员听说朝廷派他到叛贼那里去,都为他的安全担心。
但是,颜真卿却不在乎,带了几个随从就到淮西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体楷书笔画颜体楷书笔法李汉宁深圳市石岩公学书画院柳公权等三位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时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
因为颜体笔画肥厚,初者特别是小学生因手法不稳,动作幅度粗重,写瘦劲的线条比较难入手,所以选择颜体入门,比较实在。
为了使鉴赏力较低的中小学生对范本容易理解和把握,选择墨本字帖来训练是大有好处的。
因为颜真卿楷书成熟时期的墨本作品在字的数量上稍为少些,这里选择《谭延闿临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里的墨本字作为范本来讲解和让中小学生临摹。
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谭延(1880-1930,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年加入国民党。
1922于右任二家。
1912长。
谭延闿一直是国民党政府里的高官,历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
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字的大家。
颜真卿楷书自从被米南宫批判之后,一直不很被重视,宋、元、明三代不出一个善写颜字的大家。
从民国至今,写颜字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
从他的字里完全可以感受到颜真卿楷书的形正因为谭延闿临摹水平相当高,对于学生来说,和神的,等把笔画学得较上手后,再去临摹颜真卿的真迹自然就会得心应手了,这不失一种学习颜真卿楷书的好方法,退一步来讲,就算继续把谭延闿所临的颜体学好,那在中小学价段也足矣,谭延闿所临的颜体的高度并非一般人所能及的。
这样学习颜体的途径在书法教育界里尚多年的少年儿童书法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认可,并且是很有效的。
为少见,但这在我10不同的着纸方式就会产生毛笔书法的笔画是笔锋在纸上运转而直接完成的。
因为笔锋柔软,不同的形态。
一个只会写钢笔字的人,拿起笔去临摹古代书法作品,要准确地写出这千姿百态的笔画形状,恐怕还是束手无策。
笔锋该从哪里入?从哪里出?笔锋在笔画运行中如何摆动?这都是笔法的重要内容。
学习中,我们应该弄清以下三点:(一)中锋和侧锋(蔡邕《九势》)。
中锋运笔时,笔锋是往后”“所谓中锋,是书写时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摆的,即笔锋所指的方向与运笔方向相反,这种行笔方法能使笔画外廓光洁。
在传统的书学中,来作形象的比喻,意思是中锋行笔,墨渗到纸面上,笔画中心墨浓两旁变淡,好“锥画沙”常用象锥尖在沙子上划过,其沟痕中间深而旁边渐浅。
所谓侧锋,就是运笔时笔锋偏于笔画的一侧,这种运笔经常会使笔画的一侧残缺,一边浓一边淡。
中锋用笔厚实、丰腴、有立体感,是园柱形;侧锋书写则相对薄削、偏平、棱角外露,呈铁片状。
中锋含蓄之美更接近于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书法的用笔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
一个没练过书法的学生,在纸上乱写乱画,到外都会有侧锋出现,但中锋运笔则需要主动去调整才能达到,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多体会中锋运笔的方法。
(二)藏锋与露锋行笔过程中,将笔锋藏在点画之中,不露出锋芒,叫藏锋;若笔锋露出笔画的外边缘则叫露锋。
藏锋运笔,笔锋含于笔画之中,有内刚外柔、含蓄沉稳、浑融厚重之感;露锋运笔,笔毫有锋以耀锋芒外露、棱角突出,有潇洒奔放、飒爽飘逸之美。
宋代姜白石在《续书谱》中说:“。
在笔法教学中,藏露锋的训练,重点应在笔画的起收之上。
李溥光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
藏锋起笔,要将笔锋逆入,也叫逆锋,”“说:一笔之妙,妙在起止,起止得当,则画无不美藏锋起笔如篆书、颜体楷书;露锋起笔即按运笔方向顺入,行草书的笔画用得比较多。
收笔时 2要表现为藏锋则需回锋收笔,如唐楷,而要表现为露锋则提笔出锋,如悬针竖。
学生研习应对藏锋用笔多加注意。
(三)转锋与折锋转锋是运笔过程中,笔锋方向渐渐改变,行笔线路为圆转。
折锋是笔锋方向突然改变,行笔线路为方折,两种用笔方法产生的效果不同,“即转以成圆,折以成方”。
,意思说转锋能使笔画呈浑圆弧形,在运笔时,笔所谓“转以成圆”,锋逐渐转绕,使笔画外形圆,笔锋内裹于笔画中间。
所谓“折以成方”笔锋稍提起然后突然改变方意思是说折笔能使笔画成方状,在运笔时,转、折锋用于笔画的起收和转折之处。
向而行,使笔画外形有方角出现。
以李斯式的小篆的最为典型,给人圆柱体感觉,转锋用笔流畅轻顺,圆转以龙门造像记为最明显。
折锋用笔斩截劲健,给人生铁板的感觉,很少有绝对的在古代的各种作品中,属阴柔之美,方折则属阳刚之美,方和绝对的圆,一般书家都是方、圆兼用,转、折锋交错进行的。
楷书的运笔方法:颜体下面谈谈1、横向左上方逆锋着纸,此过程仅笔尖轻轻与纸相触,转锋向右下顿笔至意想中的笔画宽度,稍作停顿后将笔肚稍右上推调整笔锋紧接着向右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将笔往上提,使笔锋着纸幅度变小,再将笔锋移向笔画右上边缘,之后向右下顿圆,最后向左回锋收笔。
如“一、二、三”等字。
有些短横的写法与上述有所不同,比如左粗右细横,收笔变为提;而左细右粗横的起笔则为露锋起笔,如同写点。
2、竖——垂露竖竖常常在一个字中起支撑作用,特别是中竖宜挺直有力。
竖按收笔的方法和形态不同,有垂露、悬针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为;向左上方逆锋着纸,此过程仅笔尖轻轻与纸相触,转锋向右下顿笔如写点画,至意想中的笔画宽度,稍作停顿后将笔肚稍左下转调整笔锋即向下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将笔往上提,使笔锋着纸幅度变小,再将笔锋移向笔画左边缘,之后向右转锋提笔回收,如“十、干、非”等字。
根据字形需要,垂露竖还有直、曲,有正、斜之分。
曲形的,如“因”字;倾斜的,如“中”的侧竖,“五”的中竖。
还有上粗下细的,如“草字头”中的竖。
3悬针竖3、竖——当行笔至笔画三分之悬针竖的写法:前部分与垂露竖,笔画收笔一边渐渐提笔出锋,二长度时,一边向下行笔,笔画过于头重脚轻,否则,宜尖。
但要注意提笔不可过早,支撑不起字的结构。
只有当一个字最后一笔为竖画的时等字。
十、井、川”候,才可以用悬针竖。
如“——长撇4、撇撇画有多种写法,在不同的字或不同的部位写法各异。
其中长撇有斜撇、竖撇、直撇三种,写法为:斜撇、直撇向右上方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再向左下中锋行笔,至笔画三分之二处渐渐提笔出锋,笔画收笔宜尖。
斜撇如“左、在、少”等字,中间稍弯富有弹性,直撇如“者”字,整体直行,竖撇如“月、用”等字,起笔如竖画,开始三分之二部分直下。
5、撇——短撇向右上方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然后转锋向右下渐渐提笔出锋,整体由粗变细、短而直。
短撇在字头时,等字;短撇在字的左部时,”千、斤笔画形态较平,如“等字。
”“形态较斜,如乍、佳、爪4斜捺6、捺——捺主要分为斜捺和平捺。
斜捺,由二段构成,先向右下再往右,开始由细变粗,后面由粗变细,写法为:转锋向右下逆时针方向边逆锋起笔,开始不宜写粗,行边按,使笔画渐渐变粗,至捺脚即最粗处,驻笔微顿,缩回,再拖锋提出,缺口较大,尾部上边缘略有等字。
“下垂之意。
如八、人、夫”平捺、捺——7 平捺,平捺有三段,如同把斜捺放平,再在前面加一短横,写法为:先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由轻到重逐渐按笔行走,捺脚出锋与斜捺同,之、近”等字。
只是方向略为高一点。
如“8、提向左下方逆锋起笔,转锋向右下顿笔,再向右上边”等字。
“行边提笔,最后出尖锋,如江、持、北横折9 、折——是由横和竖两笔连接组成,当横画行至尾部提笔向右上,转锋向右下顿笔,稍向左调整笔锋后向下行笔写竖,最后回锋收笔。
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分两笔来写,写完横画后,将竖画起笔的动作按到横画的末端,再向下写竖即可。
如“日、中、尺”等字。
5、折10——横撇由横和撇连接而成,连接处即折处的原理和横折转锋向右下顿笔,同,当横画行至尾部提笔向右上,又、名、稍向左调整笔锋后向左下行笔写撇,如“友”等字。
竖折11 、折——由竖和横连接而成,写完竖画,将笔锋提向左,然后向右下顿笔,将笔肚稍右上推调整笔锋紧接着向右写横,等字。
“山、世、仙”如——、折12撇折由撇和提连接而成,撇画不宜出尖锋,至撇画末尾,将笔锋向左提起向右下顿笔,然后向右上边行边提笔,最后出锋,如“至、矣、玄”等字。
6、折13——撇点撇画行至将出尖锋时即折笔向右由撇和和长点连接而成,使下写长点,长点为顺时针方向运行并将笔锋渐渐按下,等字。
女、妄、姑笔画逐步变粗,如“”竖钩、钩14——挫锋轻顿使底部圆足,竖画写到末尾,将笔锋向左下转,水、可、退回,提笔向左稍偏上出锋,钩不宜太长。
如“”等字。
行弯钩——、钩15起笔稍轻,由轻到重按顺时针方向向下弧弯行笔,边到出钩轻顿使底部圆足,挫行边按使笔画由细变粗,起笔和出钩处应在一条垂锋退回,提笔向左上出锋。
”子、手、乎“直线上,否则整体会或左或右倾倒。
如等字。
716、钩——斜钩到出钩轻顿起笔如竖画,向右下逆时针方向弧弯行笔,使底部圆足,挫锋退回,提笔向右上出锋。
到出钩轻顿我、或、“使底部圆足,挫锋退回,提笔向左上出锋。
如等字成”。
竖弯钩17、钩——行至竖尾,圆转向右下,再往右上行,至末尾顺行笔方向顿圆,挫笔退回再向上提笔出锋。
出钩处与在左侧圆转处应齐平,横方向一段不可直等字。
也、已、元”走。
如“18、竖弯与竖弯钩基本相同,只是没有出钩,笔画末字。
”“尾顿笔圆足即可。
如七、四、西819、钩——卧钩入笔稍轻,向右下方逆时方向运行的同时渐渐将笔锋按下,使笔画由细变粗,至末尾顺行笔方向心、顿圆,稍挫笔退回再向左上提笔出锋。
如“等字。
”志、忽横钩20、钩——由横、点和钩三个部分组成,横画稍细,由粗变细,写到末尾,将笔锋提至横画上边缘,向右下方顿成点,稍驻笔使点底圆足,稍向左上挫锋提等字。
”笔,最后向左下出钩。
如“字、彼、欲、竖提21颜字竖折很特别,写完竖画,提笔离纸,在竖尾左下方独立起笔写提,提画前半部分与竖相接。
等字。
”如“民、以、畏侧点(右点)——22、点点画分有侧(右)点、左点和竖点。
侧(右)点向左上逆锋起笔,转锋顺时针方向向右下行笔,到尾部稍下、“顿,向左上回锋收笔,一次写成,不能回填。
如玉、清”等字。
——左点23 、点的左点多为出锋,逆时针方向向右下顿,挫左点,颜体小、如锋将笔稍提起,在点的中部向右上方提笔出锋。
“等字。
”亦、新924、点——头竖点竖点分头竖点和左竖点,头竖点为上粗下细的短竖,如等字。
六、言、文“”——左竖点、点25左竖点起收为垂露竖的写法,但形态特殊,先向左下再转向右下,的左点。
宝盖头整体弯曲。
如“”上下点26 、点——”冬、寒上下两点一起,上点向左下出锋与下点作呼应,如“等字。
27、横折钩此笔为横折和竖钩连接而成,注意折和钩的等”“运笔技巧。
竖部分有的向下,如月、雨”字。
方字,有的向左下,如“10、横折弯钩、横折弯28横折弯钩为横折和竖弯钩连接而成,注意横笔稍向上斜且由粗字。
横”变细,如“九折弯与横折弯钩写法基本相同,只是不出钩,写到末端,顺势投、顿圆即可,如“等字。
”沿29、横折折撇分横折折长撇和横折折短撇,横画由粗变细,折后写直短撇,接着向右下顺时针方向稍按然后向左下或写长撇,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