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与反思第1篇】

金色的鱼钩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是因为“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事迹,上面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品质,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和“金色的鱼钩”所象征的含义,本课教案设计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配乐诗朗诵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学生自学探究为主,在自读自悟中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爱护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让学生在初读中把握课文的整体,在细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自主体会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去理解、感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方法。整个设计的重点是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理解,同时积累素材和表达方法,通过小练笔逐步提高习作水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制作重点句子的PPT。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长征的、文字等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渲染情境

1.教师课件出示《七律·长征》,配乐朗诵。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导入: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无数红军战士历尽了千难万险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征,走近一位老班长。板书课题。

3.导思:听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3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3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案

13、《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金色的鱼钩》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本课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通过不断练习,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积累中提高素养。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示课题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资料。

2、简介长征。看一段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视频。

3、师:看到雪山草地,你的记忆里,跳动着哪些感人的故事或使你至今难以忘怀的人?(生谈长征故事)

4、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长征中的特殊英雄。请认真看老师写课题。(书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预习交流

1、师:课前大家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这篇课文比较长,谁来概括得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师:指导员教给老班长什么任务?(出示:一路上……)

3、找重点内容“三天”:这篇课文老师也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都深受感动。那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看看在老班长带领大家走出草地的那么多日子里,作者重点描述了哪几天?最让你感动的是哪几天?(标出所在的自然段)

4、师小结:小梁发现了老班长不喝鱼汤秘密的这一天,秘密泄露后命令大家喝鱼汤的这一天,最后的老班长英勇牺牲的这一天,都深深感动着我们。

5、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最让我们感动的三天,请大家好好地读一读相关段落,并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然后抓住关键的词语,深入体会体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记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近义词比较等方法理解词语: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抽噎、支吾、收敛;衰弱、脆弱;支持、坚持;严肃、严厉、严峻、严密、严格。

2.学习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分段,抓住事例及事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资料。

学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解词:

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

抽噎支吾收敛

(2)近义词辨析:

衰弱脆弱

支持坚持

严肃严厉

严峻严格严密

3.跳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的事;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四段。

4.勾画文中老班长的言行、神态,思考批注,老班长是一个()的人。

5.“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是().

6.给文章重新命题。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掌握作者写作思路。

1.理解词语,注意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2.注意指导学生从词义范围大小、词语搭配进行近义词辨析。

3.行文思路

(1)交待故事背境,老班长外貌。

(2)老班长钓鱼给我们吃,自己吃草根,咽鱼骨头。

(3)老班长饿死在草地边上。

(4)深化中心,抒发感情。

二、指导学生归纳事例,抓住事例及老班长言行、神态深读深悟,体会人物品质。

1.吃草根、咽鱼骨头。(语言、动作、神态)

2.记住指导员的话。(语言)

3.分工。(语言、神态)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透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

教学重点

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交流,初融情感

1.两国人民在战火纷飞中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列车开动的一刹那,心中的激情喷涌而出,这惜别的场面真让人感慨万千,同学们也收集了相关资料,让我们一齐来感受这人间真情吧。

2.交流资料。

二、入情入境,深悟情感

1.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草地深处,翻开发黄的历史,再现当年那不起眼的小小鱼钩吧。齐读课题。

2.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说说这鱼钩是什么样貌?

3.齐读句子: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鱼钩。

4.就是这个小小的鱼钩,挽救了三个濒临死亡的生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默读课文,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5.把你感动的句子勾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6.多么让人感动的故事阿,在老班长、战士之间,这深深的

战友情是他们战胜重重困难的力量,是他们寒冬中看到期望的浓浓暖意,读了这个故事,你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7.说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的理解。

8.这篇文章有什么写作特点?

(1)巧妙地点明主题。

(2)典型人物的刻画。

(3)精彩的对话描述。

(4)动人的真情实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第【2】篇〗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4单元 第12课 金色的鱼钩 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4单元 第12课 金色的鱼钩 教案

备课素材

草地课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它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面积约1.52万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由于排水不良,形成大片的沼泽。水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过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难的行军。行军时,稍不小心,偏离道路,就会陷入泥潭,遭受灭顶之灾。红军战士凭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战胜千难万险,走出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

青稞也叫元麦,大麦的一种。成熟时麦粒易从壳内脱出。粒大皮薄,麦麸少。我国西藏、青海等地称作青稞,是当地人的主要粮食,也可酿酒。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在后面。

歼.灭(qiān jiān)粗糙.(zào cāo)

勉强.(qiǎng jiàng)和.青稞面(huó huò)抽噎.(yī yē)

二、写反义词。

沉重—()粗糙—()挽救—()

鼓舞—()脆弱—()

三、选词填空。

严肃严厉严格严峻

1.老班长忽然( )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

2.张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 ),但同学们却很敬佩他。

3.升国旗的时候,同学们立正敬礼,显得很()。

4.望着他那十分( )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衰弱脆弱虚弱

5.别看他气势汹汹的,其实他内心很( )。

6.由于过度的劳累,苗老师的身体越来越( )了。

7.她的感情很( ),你不要把实情全告诉她,以后慢慢地讲。

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22 金佛寺学校 六 年级 语文 学科学生导学案 学科主任签名:________

课题:《金色的鱼钩》 计划课时数:2 主备人: 马天武 中心备课负责人:马天武 年级主任签名: 时 间:____月_____日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斑白、严厉、收敛、粗糙、抽噎、红锈、青稞面、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重点词句,反复朗读品悟,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通过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再次感悟老班长的崇高品质,激发我们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

4、练习快速阅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通过查字典弄清重点字的读音,并翻阅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阅读书中资料袋,查找并了解有关长征的故事,再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课前完成预习自测题,将预习中遇到的难解问填写到我的疑问处,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探讨解决。

4、根据探究点在书上圈画、批注,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交流。 1、课本资料袋有关长征的介绍: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金色的鱼钩示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金色的鱼钩示范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金色的鱼钩》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本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教育,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了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训练简要复述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红军战士团结友爱、勇于献身的精神。难点是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威胁、弥漫、衰弱、喜出望外、瞻仰、奄奄一息、收敛”等词语;

2.运用学习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4.体会红军战士团结友爱、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红军战士团结友爱、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长征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长征系列图片,思考: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

长征,当我们感叹红军创造的这一奇迹时,也应该去看看这伟大奇迹背后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2.师:远远望去,草地似一片灰绿色的海洋,不见山丘树木,没有村寨道路,一眼望不到边。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直至被完全吞没。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变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所以饥饿和疾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许多同志没有在战场上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地死去……让我们来认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金色的鱼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金色的鱼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金色的鱼钩-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包括金龟子、连彩云等;

•理解并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守望相助之美;

•能够发表自己对于文章的看法并加以表达。

教学重难点

•文学理解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思考、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观察和亲身体验,引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第二步:阅读教师导读

教师通过主题展开阅读,并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三步: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探讨文章中人物的性格、行为和言语,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第四步:课堂展示

请学生代表小组,分享他们的研究、发现与思考,并介绍他们的感受和理解。

第五步:小组总结

让小组自行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第六步:撰写读后感

要求学生撰写有关文章的读后感,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悟文章的内涵。

教学要点和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要点在于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并发掘出文章中人物间表达的情感、态度和性格等方面的内容,最终达到文学素养的有效提升。而教学重点则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表达和文学修养等综合能力,从而在实际中更加深入地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守望相助之美。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 课《金色的鱼钩》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 课《金色的鱼钩》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 课《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皱纹威胁咀嚼保姆勉励蹲下瞻仰”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领会作者通过人物神态,行为,语言,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请看《长征》片断(运用课件播放)

2.长征塑造了一个个动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你们已经学过了长征中的哪些故事?

3.今天我们学习发生在长征中的又一个感人故事:金色的鱼钩(板书)学生读题

4.这篇课文为什么叫“金色”的鱼钩呢?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有没有象征意义?还含着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草地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认读:皱纹,威胁,咀嚼,保姆,勉励,蹲下,瞻仰

2.解词:回味严峻瞻仰闪烁喜出望外奄奄一息

3.在预习中你有哪不懂的问题?(提出后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一起解决)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快速阅读,课文讲一个什么故事?看看作者按什么顺序写这个故事,分为几部分写?说说段落起止和为什么这样划分?(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分四部分)

2.学生汇报后师小结

四、教师范读课文

1.这篇课文写得非常感人。我忍不住读一读.大家听好.看好.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

2.师范读(入情入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11《金色的鱼钩》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11《金色的鱼钩》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11《金色的鱼钩》优秀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

记叙文,讲述了一位老渔夫在海边垂钓时,钓到一条金色鱼钩的故事。通过金色鱼钩的来历,揭示了老渔夫对生活的热爱,对垂钓的执着,以及他乐于助人的品质。课文语言优美,情节引人入胜,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

了解。但是,对于这篇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生活哲理和品质可能还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主要人物

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

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老渔夫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品质,培养学

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学难点:体会老渔夫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品质,以及课文中所表

达的生活哲理。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老渔夫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

生观。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的录音,方便学生跟读和理解课

文。

2.相关图片: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教案第【1】篇〗

【教学设想】

1、本篇课文内容较长,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这样内容显得零乱,使学生抓不住课文的重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障碍。基于这样的考虑,我采取抓重点字、找重点句的方法指导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到对全文的理解,同时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既有个性的张扬又有多元化的比较和理解。

2、以设疑的方法一步步的让学生随着这条线索贯穿于全文,以老班长的角度展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沿着这条线逐步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意义。

4、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涵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质凝导入

出示:

他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说一说这属于哪种描写方法?

师:你知道这句描写的是谁吗?

师: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他也是一位英雄,他曾经挽救了3位年轻战士的生命。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位老班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13课 金色的鱼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13课 金色的鱼钩

*金色的鱼钩

课文是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选编本文的目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从言行描写中感受老班长的可贵品质。并通过学习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以老班长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

1.联系六年级上册《长征》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交流对长征的了解,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2.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自主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内容,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

3.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分析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

4.课下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长征路上发生的感人故事,组织长征题材故事会、图片展览会。

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革命先辈的革命事迹。

2.完成《完全解读》小册子中的预习作业。

1课时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以老班长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首描写长征的诗词《长征》,谁能来背一背这首诗词?

2.师:同学们了解长征吗?你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的关于长征的背景资料。

3.教师小结,导入新课: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在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 课《金色的鱼钩》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 课《金色的鱼钩》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 课《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皱纹威胁咀嚼保姆勉励蹲下瞻仰”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领会作者通过人物神态,行为,语言,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请看《长征》片断(运用课件播放)

2.长征塑造了一个个动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你们已经学过了长征中的哪些故事?

3.今天我们学习发生在长征中的又一个感人故事:金色的鱼钩(板书)学生读题

4.这篇课文为什么叫“金色”的鱼钩呢?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有没有象征意义?还含着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草地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认读:皱纹,威胁,咀嚼,保姆,勉励,蹲下,瞻仰

2.解词:回味严峻瞻仰闪烁喜出望外奄奄一息

3.在预习中你有哪不懂的问题?(提出后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一起解决)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快速阅读,课文讲一个什么故事?看看作者按什么顺序写这个故事,分为几部分写?说说段落起止和为什么这样划分?(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分四部分)

2.学生汇报后师小结

四、教师范读课文

1.这篇课文写得非常感人。我忍不住读一读.大家听好.看好.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

2.师范读(入情入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第13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第13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第13课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金色的鱼钩》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小学语文要素包含的是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内容。语文要素应该是与学段学习内容和目标相对应的,但更加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为凸现语文素养,明晰教学目标,现使用的部编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即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将单元课文组织在一起,同时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包括必需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分布在各个单元,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线索。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围绕这两个语文要素,本单元教材设计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不仅可以借助言行体会人物品质,还能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

了解先烈的革命故事;《金色的鱼钩》引导学生从言行描写中体会老班长的可贵品质;《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并借助“阅读链接”理解课文的关键语句;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栏目要求学生能品读语句,通过外貌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小说,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学习提示,在自主阅读中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概括课文大意,然后综合运用小学阶段学得的方法,自主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结合环境描写体会人物精神品质,在交流与分享中,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本篇课文《金色的鱼钩》内容过长,教学时应抓住核心问题,凸显重点,大胆取舍,长文短教。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则是: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展现人物个性特点的表达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3.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资料,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述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难点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透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

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明白的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明白,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

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的变化,能够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理解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第【1】篇〗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会“颧骨、两鬓、斑白、严厉、收敛、疙瘩、粗糙、喜出望外”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示人物内心的写作方法。

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用诗歌导入,揭示题目

1.老师当堂背诵毛泽东的诗《长征》。

2.你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3.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你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了解一位红军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课文题目。)

(1)朗读课文题目,应该强调哪个词(金色。)

(2)读到“金色”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感,说说自己想到的,老师适当加以引导:光明、灿烂、永垂不朽等。)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2.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

3.把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出示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2)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学习重点)

3、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重点)

学习过程

一、课前搜集资料

课文讲述的故事是以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课前要查阅长征的相关资料,比如起止的时间、经过的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战斗。

二、阅读课文开头的“学习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出声读,画出要求。

三、初读课文,梳理结构,把握内容。

1、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2、浏览课文,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或者查阅工具书的方法理解,扫除阅读障碍。

3、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可用小标题的形式在文中批注,梳理出“制作鱼钩”(1—4自然段),“使用鱼钩”(5---23自然段),“珍藏鱼钩”(24—34自然段)三部分内容。借助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串联起来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自学自悟,感受老班长的形象

思考: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他的哪些言行看出来的?

1、方法提示:

2、关注重点

①关注语言描写

——“熬过这二十大不简单啊”“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品读这些语言时,先结合自己对红军过草地的背景资料的了解,想一想当时老班长面临的伤病严重、路途遥远、粮食缺乏、信心缺乏等困难,抓住关键词“熬过”“等了半夜”“一棵一棵”等,体会老班长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尽职尽责地完成党交给他的艰巨任务,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品质。

②关注外貌描写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抓住关键词“布满皱纹”“斑白”“合不拢眼”“拧成了疙瘩”“皮包骨头”“深深地陷”等体会老班长的尽职尽责)

③感受其他描写,加深体会

按照以上学习方法步骤去学即可,体会老班长的舍己为人、忠于革命。能读出“我”的心情。

五、品味“金色”,读透主题

1.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思考,课文为什么会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结合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不难理解:长满红锈的铁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六、拓展阅读《长征》

学习检测

一、下面对课文题目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鱼钩”,本文是指老班长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

B。老班长曾用”鱼钩”给病号钓鱼吃,挽救了四个战士的生命。

C。“金色的”借指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D。文章以此为题,点明了中心。

二、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一我不行了。你们吃吧!还有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1、龟奄一息”的意思是

说明。

2。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老班长的描写,从老班长最后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写一写。

3、从选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老班长是怎样的人

4、老班长与小同志们间的关爱让我们感动不已,那么生活中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光芒呢?请以“身

边的光芒”为话题,写写你身边的好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