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哮病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1.气鼓:腹部膨隆,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是为“气鼓”。

2.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3.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4.关格:是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同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危重病证。

5.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时喉中有哮鸣音,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6.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7.肾着:既是寒湿腰痛,表现为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加重。

8.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白,脉络显露为特征。

9.痿证: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10.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11.嘈杂: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

12.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13.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14.急黄:湿热蕴积化毒,疫毒炽盛,充斥三焦,深入营血,内陷心肝,可见猝然发黄,神昏谵妄,痉厥出血等危重证,称为急黄。

15.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为主症。

16.喘证: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17.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18.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中医内科学哮证

中医内科学哮证

2019/12/13
中医内科学
肺病及肾
2019/12/13
中医内科学
宿 感受风寒
痰随气升→
••• 痰 诱 饮食不当
气机升降不 哮
••• 内+ 七情劳倦 触发伏痰 利→呼吸气 喘
••• 伏 因 异味剌激


于 花粉吸入
痰阻气逆→ 作

痰气搏击
2019/12/13
中医内科学
四、诊断
• 1、•发作时喉中有哮鸣音,呼吸困难,甚则 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发绀。
2019/12/13
中医内科学
脾虚 ••• 症状:•腹胀、便溏、食少,常因饮食不当而诱 发,•平素痰多,舌淡、苔白腻,脉细弱。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
2019/12/13
中医内科学
肾虚 ••• 症状:•哮病反复发作日久,短气息促, 心慌耳 鸣,腰酸体软,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肾阴虚者颧红 、烦热、汗出粘乎,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肾摄纳 方药: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2019/12/13
中医内科学
治疗注意事项
• 1、有外感症状时不宜过早使用降逆、• 补涩之品,以免留邪;
• 2、注意寒热相兼、转化;
• 3、久病多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治疗• 宜掌握扶正祛邪的关系;
•019/12/13
中医内科学
(三)范围: 西医的支气管哮喘、喘息 性支气管炎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2019/12/13
中医内科学
二、证候特征
• 1、•发作时呼吸困难,喘息,喉中有哮 • 鸣音。
• 2、具有“夙根”,临床表现为发作性, 反复性,顽固性。
2019/12/13

中医内科学——哮病

中医内科学——哮病

• (2)证机概要:哮病久发,痰气瘀阻, 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 (3)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 (4)主方:平喘固本汤加减。本方补益 肺肾,降气平喘,适用于肺肾两虚,痰 气交阻,摄纳失常之喘哮。 • 平喘固本汤由党参、五味子、冬虫夏草 、胡桃肉、脐带、沉香、苏子、款冬花 、半夏、橘紅、磁石组成。
• 三、相关检查 • (一)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总数增 高,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外源性者血清IgE值增加显著 ,痰检有大量嗜酸粒细胞。 • (二)肺功能检查发作期有关呼吸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 ,重症哮喘气道阻塞严重,可使CO2潴留,PaCO2(动脉血 二氧化碳分压,参考直为35—45mmhg)上升,表现呼吸性 酸中毒。 • (三)胸部X线检查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 状态。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
• (2)证机概要:痰浊伏肺,风邪引触, 肺气郁闭,升降失司。 • (3)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 (4)主方:三子养亲汤加味。本方涤痰 利窍,降气平喘,用于痰壅气实,咳逆 息涌,痰稠粘量多,胸闷,苔浊腻者。
• (5)常用药: • 白芥子——温肺利气涤痰; •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 莱菔子——行气祛痰; • 麻黄——宣肺平喘; • 杏仁、僵蚕——祛风化痰; • 厚朴、半夏、陈皮——降气化痰; • 茯苓——健脾化痰。
病因病机示意图
风寒
邪壅于肺,气不布津 津液凝聚,痰浊内生 实哮
外邪 风热 烟尘花粉
冷哮 热哮 寒包热哮 风痰哮
生冷 饮食 酸咸甘肥 海腥
脾失健运,聚湿生痰 痰(夙根) 发作
虚哮
病后(肺虚) 体虚(肾亏)
缓解期 阴虚火旺灼津
肺脾气虚 肺肾两虚

哮病

哮病

2.肺肾两虚 证候:短气息促,动则尤甚,吸气不利,腰腿软,脑转耳鸣,劳累后哮 喘易发。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夜尿频多,小便清长,舌体胖嫩,脉 沉细;或颧红,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审证要点:短气息促,动则尤甚,吸气不利伴肺肾两虚征象 病机:肺肾精气亏乏,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 治法:补肺益肾 方药: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鉴别诊断】
1. 哮病与喘证 • 相同:哮与喘都有呼吸困难。 • 不同: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有哮鸣声,是 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 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2. 哮病与支饮 • 支饮虽然也有痰鸣气喘的症状,但多系部分慢性咳嗽经久不愈,逐 渐加重而成,病势时轻时重,发作与间歇界限不清 • 支饮的咳与喘重于哮鸣,与哮病之间歇发作,突然发病,迅速缓解, 哮吼声重而咳轻或不咳显著不同。
缓解期 1.肺脾气虚 证候:自汗,恶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哮喘,气短息弱, 咯痰清稀色白,倦怠无力,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濡 软 审证要点:喉间轻度哮鸣,自汗恶风、体倦易感,食少便溏及肺脾气虚 表现并见 病机:肺脾气虚,痰饮蕴肺,肺气上逆 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2.热哮 证候: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呛咳阵作,痰黄黏稠, 咯吐不利,烦闷不安,口干喜饮,或大便秘结,或兼发热、头痛、有汗 等表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 审证要点:喘而气粗息涌,痰黄黏稠及痰热征象 病机: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方药:定喘汤加减
(三)西医参照辨证疾病 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 或其他肺部过敏疾患所致以哮喘为主要表现 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中医内科学__第1章第四节哮病

中医内科学__第1章第四节哮病
脉象:舌苔厚浊,脉滑实。
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方药:三子养亲汤加减(豁痰利气)
五、辨证论治
5.虚哮
主症: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 兼症: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则持续喘哮,口唇、
甲青紫,咳痰无力,痰涎清稀或质黏起沫,面色 苍白或颧红唇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 或烦热 脉象: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脉沉细或细数。
哮病
一、概述
(一)定义
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时喉中哮鸣声,呼吸急促困难,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哮必兼喘, 喘未必兼哮,哮是独立性疾病,而喘是 多种疾病的一般症状。)
(二)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 管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肺部过敏 性疾患所致的以哮喘为主要表现者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主因:宿痰内伏于肺(夙根) 2.诱因 (1)、外邪侵袭(如风寒、风热、花粉、烟
尘、异味气体、动物毛屑 (2)、饮食不当:过食生冷、肥甘厚腻、酒、
海鲜 (3)体虚、病后:肺虚、肾虚
二、病因病机
(二)病机
1.基本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2.病位:在肺,可累及脾、肾 3.病性: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4.预后:反复性、顽固性。
舌脉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加减。(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3.寒包热哮
主症: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胸膈烦闷,喘咳 气逆
兼症:咳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间,发热恶 寒,无汗,头身痛,烦躁,口干,大便偏干
舌脉象:舌边尖红,苔白腻罩黄,脉弦紧。
治法:解表散寒,清热化痰
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或兼恶寒发热, 身痛 舌脉象: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中医内科学哮病课件

中医内科学哮病课件

02
中医对哮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治疗原则
01
02
03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各脏腑 之间相互关联,治疗哮病 需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 。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 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预防为主
强调预防哮病的复发,通 过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 惯,增强患者体质。
中药治疗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总结
哮病是一种常见的呼 吸系统疾病,多与过 敏体质有关。
预防哮病需避免接触 过敏原,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
中医治疗哮病需根据 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 案,注重整体调理。
05
问题与解答
学生提问
01
什么是哮病?
02
03
04
哮病的症状有哪些?
哮病如何诊断和治疗?
哮病与喘证有何区别?
教师解答
哮病是一种以发作性喉中哮鸣、呼吸困难,甚至喘息 不能平卧为特征的反复发作性肺系疾病。
坚持治疗
注意症状变化
留意自身症状的变化,如出现气喘、 咳嗽等症状加重或持续不减的情况, 应及时就医。
按照医生的指导坚持治疗,不要随意 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04
哮病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张某,男性,45岁,已婚 ,干部。
பைடு நூலகம்主诉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 咳嗽20余年,每冬春季节及气 候骤变时易发作,可自行缓解 。
中医内科学哮病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哮病的概述 • 中医对哮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 哮病的预防和保健 • 哮病的案例分析 • 问题与解答
01

中医内科学 哮病

中医内科学 哮病

病因: 1.外邪侵袭:主要是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或吸入烟尘 、花粉、动物毛屑、异味气体,导致呼吸道痉挛,阻塞 肺气的宣降,津液凝聚,痰浊内生而导致。 2.饮食不当:主要是过食生冷和油腻肥甘、海鲜发物, 导致脾胃无法运化这些营养物质,不仅不能生养气血, 反而导致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塞气道而诱发 3.体虚病后:主要指以前得过呼吸系统疾病,如麻疹, 反复咳嗽、失治误治等,导致素体虚弱,肺气不足,痰 饮内生或痰聚生热,均可致哮。
哮病大发作期:即常常表现为邪实与正虚同见,多 为疾病晚期,表现为肺脾肾三脏皆虚而痰浊雍盛,发作 时心脏亦可受到严重影响,发生喘脱危候。(注:喘脱 是指患者出现喘急鼻扇,胸高气促,张口抬肩,汗出肢 冷,面色青紫,肢体浮肿,烦躁昏昧的证候)
总之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痊愈的疾病。
诊断依据: 1.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中往往有哮病史,常常因气候 突变、饮食不当、情志不调和劳累而诱发。 2.常呈反复发作性,发作时可见咳嗽喷嚏胸闷鼻痒等先 兆。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甚则面色苍白 ,唇甲青紫,数分钟或数小时后缓解。 3.平常如常人,但病程日久时,常有小范围内的持续发 作,甚则出现喘脱。
1.冷哮证
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憋喘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疲少咳吐不爽,色白而 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
证机概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代表方: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两方皆能温肺化饮,止哮平喘。前者长于降逆平 哮,用于哮鸣喘咳,表证不著者;后方解表散寒力强,用于表寒里饮,寒象较重者。 常用药:麻黄、射干宣肺平喘,化痰利咽;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降逆;紫菀、款冬 化痰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大枣、甘草和中。 方歌:射干麻黄姜辛款,五味夏枣与紫菀。

中医内科学(哮病)模拟试卷3

中医内科学(哮病)模拟试卷3

中医内科学(哮病)模拟试卷3(总分:9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哮证发作期的主要病机是(分数:2.00)A.外邪侵袭,肺失宣降B.肺失宣肃,肺气上逆C.痰气搏结,气道被阻√D.邪袭于肺,肺气不利E.肺脏虚弱,气失所主解析:2.哮证发作的主要因素是(分数:2.00)A.伏痰√B.外感C.饮食D.情志E.劳倦解析:3.哮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分数:2.00)A.喉间痰鸣,呼吸急促√B.咳嗽气急,张口抬肩C.气急喘促,咳吐浊唾D.呼吸困难,气喘发憋E.气急喘促,咳吐脓血解析:4.哮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是(分数:2.00)A.情志不遂B.痰伏于肺√C.饮食不当D.气候失常E.外邪侵袭解析:5.下列哪项不属冷哮的主证(分数:2.00)A.喉中哮鸣声B.呼吸急促C.痰白而黏D.口渴喜饮√E.胸闷如窒解析:6.哮证发作的病理关键是(分数:2.00)A.宿痰内伏于肺B.外邪侵袭,触动伏痰√C.痰气相击,气道被阻D.邪袭于肺,肺气不利E.肺脏虚弱,气失所主解析:7.病因于寒,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则发为(分数:2.00)A.虚哮B.热哮C.风痰哮D.冷哮√E.寒包热哮解析:8.哮证病性总属于(分数:2.00)A.邪实B.正虚C.邪实正虚√D.邪不实正虚E.邪实正不虚解析:9.提出治疗哮病“未发以扶正气为主,继发以攻邪气为急”的医家是(分数:2.00)A.李中梓B.李东垣C.朱丹溪√D.张元素E.唐容川解析:10.下列哪项对哮与喘的鉴别诊断无意义(分数:2.00)A.有无宿根B.喉中有无水鸡声C.哮必兼喘D.喘未必兼哮E.呼吸急促√解析:11.热哮证,外有表证,宜用何方剂(分数:2.00)A.射干麻黄汤B.越婢加半夏汤√C.定喘汤D.厚朴麻黄汤E.三子养亲汤解析:12.寒包热哮证表寒不显者,适宜何方剂(分数:2.00)A.定喘汤B.平喘固本汤C.小青龙汤D.厚朴麻黄汤√E.三子养亲汤解析:13.哮病发前自觉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壅,流涕,咽部憋壅等症状者,多属哪种证型(分数:2.00)A.风痰哮证√B.冷哮证C.热哮证D.虚哮证E.喘脱危证解析:14.伴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干等症状者,多属哪种哮证(分数:2.00)A.虚哮证B.热哮证C.寒包热哮证√D.风痰哮证E.冷哮证解析:15.治疗久哮肺脾气虚证,宜选用(分数:2.00)A.平喘固本汤B.六君子汤√C.金匮肾气丸D.六味地黄汤E.生脉饮解析:16.治疗久哮肺肾两虚证,适用于肺肾气阴两伤者为(分数:2.00)A.金匮肾气丸B.六君子汤C.玉屏风散D.生脉地黄汤√E.金水六君煎解析:二、 A2型题(总题数:7,分数:14.00)17.患者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咳嗽痰少,形寒畏冷,舌苔白滑,脉弦紧。

中医内科学-哮病

中医内科学-哮病
❖ 病理性质:发作时为痰阻气闭,病理性质以邪实为 主。平时表现为肺、脾、肾等脏脏气虚弱之候。
❖ 发病机理:痰气搏结,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诊查要点
❖ 哮病的诊断要点 1.多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中可有哮病史。常由气 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诱发。 2.呈反复发作性。 3.发时常多突然,可见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 先兆。喉中有明显哮鸣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甚至面色苍白,唇甲青紫,约数分钟、数小时后缓 解。 4.平时可一如常人,或稍感疲劳、纳差。但病程日 久,反复发作,导致正气亏虚,可常有轻度哮鸣, 甚至在大发作时持续难平,出现“喘脱”。
辨证论治
❖ 热哮证加减变化: ❖ 若表寒外束,肺热内郁,加石膏配麻黄解表清里; ❖ 肺气壅实,痰鸣息涌,不得平卧,加葶苈子、广地
龙泻肺平喘; ❖ 肺热壅盛,吐痰稠黄,加海蛤壳、射干、知母、鱼
腥草以清热化痰,兼有大便秘结者,可用大黄、芒 硝、全瓜蒌、枳实通腑以利肺; ❖ 病久热盛伤阴,气急难续,痰少质黏,口咽干燥, 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当养阴清热化痰,加沙参、 知母、天花粉。
❖ 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 当清化肃肺,寒热错杂者,当温清并施,表证明显 者兼以解表,属风痰为患者又当祛风涤痰;
❖ 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 于祛邪;
❖ 若发生喘脱危候,当急予扶正救脱;
❖ 平时应扶正治本,阳虚者应予温补,阴虚者则予滋 养,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 减少或控制其发作。
中医内科学
❖ 概述 ❖ 病因病机 ❖ 诊查要点 ❖ 辨证论治 ❖ 预防调护 ❖ 临证体会
哮病
概述
❖ 哮病的概念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临床以喉
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 特征。

3哮病

3哮病

[教学要求]本节内容为3个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哮病以痰为主的主要病理因素,以气郁、气逆为病机关键,发作期的病理环节为痰阻气闭;明确哮病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而实多虚少,标实本虚;掌握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熟悉哮病发作时区别寒痰、热痰,平时着眼肺肾脾的具体辨证。

教学内容哮病概述(定义、历史沿革、范围)、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等。

教学要点掌握哮病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分型论治。

[定义]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历史沿革]一、病名演变1.《内经》称本病为“喘鸣”、“喘呼”、“喘喝”。

《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

喘指气喘;鸣,即指喉间作声。

《素问·太阴阳明论》“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喘呼”即气喘而呼鸣有声的意思。

《灵枢·本神》“肺藏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

“喘喝”即喘促而有声响。

2.汉·张仲景《伤寒论》“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之“喘家”,可能即指素有哮喘史的患者,“作”,则指本病之发作。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

《金匮要略·痰饮病脉证并治》“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即是对哮病发作时喉间哮鸣有声,不能平卧的临床特点之描述,同时也指出伏饮、痰浊与本病的发病直接相关。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称本病为“上气鸣息”、“呷嗽”。

中医内科学哮病-试卷1_真题-无答案

中医内科学哮病-试卷1_真题-无答案

中医内科学(哮病)-试卷1(总分56,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哮证发作期的主要病机是A. 外邪侵袭,肺失宣降B.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C. 痰气搏结,气道被阻D. 邪袭于肺,肺气不利E. 肺脏虚弱,气失所主2. 哮证发作的主要因素是A. 伏痰B. 外感C. 饮食D. 情志E. 劳倦3. 哮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A. 喉间痰鸣,呼吸急促B. 咳嗽气急,张口抬肩C. 气急喘促,咳吐浊唾D. 呼吸困难,气喘发憋E. 气急喘促,咳吐脓血4. 哮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是A. 情志不遂B. 痰伏于肺C. 饮食不当D. 气候失常E. 外邪侵袭5. 下列哪项不属冷哮的主证A. 喉中哮鸣声B. 呼吸急促C. 痰白而粘D. 口渴喜饮E. 胸闷如窒6. 哮证发作的病理关键是A. 宿痰内伏于肺B. 外邪侵袭,触动伏痰C. 痰气相击,气道被阻D. 邪袭于肺,肺气不利E. 肺脏虚弱,气失所主7. 病因于寒,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则发为A. 虚哮B. 热哮C. 风痰哮D. 冷哮E. 寒包热哮8. 哮证病性总属于A. 邪实B. 正虚C. 邪实正虚D. 邪不实正虚E. 邪实正不虚9. 治疗哮病的基本原则是A. 温清兼施B. 攻邪治标C. 发时治标,平时治本D. 补阴救阳E. 扶正救脱10. 下列哪项对哮与喘的鉴别诊断无意义A. 有无宿根B. 喉中有无水鸡声C. 哮必兼喘D. 喘未必兼哮E. 呼吸急促2. A2型题1. 患者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咳嗽痰少,形寒畏冷,舌苔白滑,脉弦紧。

其治法是A. 温肺化痰,纳气平喘B. 温肺散寒,化痰平喘C. 温肺散寒,止咳化痰D. 温肺化痰,散寒解表E. 散寒温脾,化痰平喘2. 患者,男,15岁。

昨天受凉后出现呼吸急促,喉中哮鸣,痰白而黏,胸膈满闷如窒,面色晦滞带青,发热,恶寒,无汗,舌苔白滑,脉象浮紧。

其治疗主方为A. 射干麻黄汤B. 小青龙汤C. 苏子降气汤D. 杏苏散E. 定喘汤3. 患者,男性,62岁。

哮病

哮病
外邪侵袭
饮食不当


情 志 刺激
体虚病后
诱因
病因病机
主因:内有宿痰 诱因:外邪侵袭:风寒、风热、烟尘异味。 饮食不当:生冷、肥甘厚味、海膻发物。 情志刺激:肝气郁结、肝郁化火、横克脾土。 体虚病后:素体虚弱、病后体虚。 ↓ 痰气博结,壅塞气道,肺失宣降 ↓ 哮病

病因病机

病位:肺,与脾、肾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痰气博结,壅阻气道,肺失 宣降。 病理性质:邪实正虚。 病理因素:痰
证治分类(发作期-寒包热哮)

方解: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宣肺平喘 干姜、细辛温肺化饮; 芍药和营养血; 生姜、半夏化痰降逆; 五味子敛肺止咳; 石膏清泄肺热; 厚朴、杏仁平喘止咳; 甘草大枣调和诸药。
证治分类(发作期-风痰哮)

证侯:起病急,发作前先兆,呼吸急促 ,喉中哮鸣有声,声如拽锯,如吹哨笛 ,痰延壅盛,喘不得卧。 舌象:舌苔厚浊。 脉象:脉滑实。
证治分类(发作期-冷哮)


证机概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 气阻,肺失宣畅。 治 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代 表 方: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
证治分类(发作期-冷哮)
方解: 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宣肺平喘 干姜、细辛温肺化饮; 五味子敛肺止咳; 小青龙汤→芍药和营养血; 半夏燥湿化痰; 甘草调和诸药。 射干麻黄汤→射干、款冬花、紫苑祛痰利 肺,止咳平喘。
证治分类(发作期-热哮)

加减: 外寒里热:生石膏; 痰鸣息涌不得卧:葶苈子、地龙; 肺热壅盛:鱼腥草、黄芩; 便秘:大黄、芒硝; 热盛伤阴:沙参、天花粉。
证治分类(发作期-寒包热哮)



证侯: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痰黄 粘稠,口干喜饮,或大便秘结。兼 风寒表证。 舌象:舌边尖红,苔白腻罩黄。 脉象:脉弦紧。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题库--中医内科学--肺系病证-哮病

执业药师考试知识题库--中医内科学--肺系病证-哮病

肺系病证-哮病一、A11、哮证发作时以邪实为主,在辨证当分清( )A.气血B.虚实C.阴阳D.表里E.寒热2、冷哮咳痰特点( )A.臭脓痰B.痰稠黄胶黏C.痰稀薄多沫咯吐不爽D.痰如白沫量多E.痰黄白相兼3、最早阐明哮喘病机为痰的医家是( )A.朱丹溪B.李东垣C.刘完素D.张景岳E.李中梓4、哮证缓解期表现为肺脾气虚证候者,宜选用( )A.左归饮B.六君子汤C.六味地黄丸D.麦门冬汤E.大补阴丸5、哮证内外皆寒的常用治疗方剂是( )A.甘姜苓术汤B.华盖散C.小青龙汤D.二陈平胃汤E.半夏厚朴汤6、寒哮久发易伤内脏,一般伤及( )A.肺脾肾B.肺肾D.肺脾E.肺心7、哮证的宿根( )A.寒B.热C.痰D.气E.火8、哮证的主症是( )A.咳嗽胸痛痰黏B.呼吸急促困难C.咳吐浊唾涎沫D.发作性痰鸣喘咳E.咳嗽潮热盗汗9、哮证最主要的发病诱因是( )A.气候突变B.饮食不当C.情志失调D.饮食不节E.劳累过度10、哮证发作时的病理关键在于( )A.痰阻气闭B.肺失宣降C.伏痰D.肺气不清E.肺气虚寒11、哮证大发作期的病理性质是( )A.邪实B.正虚C.邪实正虚D.寒热夹杂E.表里同病1、某患者症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面色晦青,形寒肢冷,苔白滑,脉弦紧者,选用下列何方( )A.定喘汤B.温胆汤C.控涎丹D.射干麻黄汤E.葶苈大枣泻肺汤2、某男,62岁,素有哮喘,发作二月,时轻时重,近2日喘咳加剧,喘急面青,躁烦不安,汗出肢冷,舌淡紫,脉细,治宜( )A.益气回阳救逆B.养阴益气救脱C.健脾益气固脱D.补肺纳肾固脱E.温肾平喘固脱3、某男,56岁,哮证十载,发作半月,经治略平,但仍感胸闷气短,动则喘甚,吸气不利,腰酸乏力,不耐劳累。

或烦热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证属( )A.痰浊阻肺证B.下虚上实证C.肺肾两虚证D.心阳欲脱证E.脾肾两虚证4、某男,60岁,咳喘胸满,但坐不得卧,喉间痰鸣如拽锯,咯痰黏腻难出,舌苔厚浊,脉象滑实。

中医内科学-哮喘

中医内科学-哮喘

第二节哮病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时候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哮病是内科常见病证之一,在我国北方更为多见。

一般认为本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 中医药对对本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方法多样,疗效显著,它不仅可以缓解发作时的症状,而且通过“扶正”,达到祛除夙根,控制复发的目的。

治疗原则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表证明显者兼以解表;平时治本当分阴阳,阳气虚者应予温补,阴虚者则予滋养,分别采用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减少或控制其发作。

至于病深日久,发时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于攻邪;寒热虚实错杂者,当兼以治之。

《景岳全书·喘促》说:“扶正气者,须辨阴阳,阴虚者补其阴,阳虚者补其阳。

攻邪气者,须分微甚,或散其风,或温其寒,或清其痰火。

然发久者,气无不虚……若攻之太过,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堪为哮病辨治的要领,临证应用的准则。

·分证论治发作期·寒哮症状: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女口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暗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

本方用射干、麻黄宣肺平喘,豁痰利咽;细辛、半夏、生姜温肺蠲饮降逆;紫菀、款冬花、甘草化痰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大枣和中。

痰涌喘逆不得卧者,加葶苈子泻肺涤痰;若表寒里饮,寒象较甚者,可用小青龙汤,并可酌配杏仁、苏子、青皮、橘皮等利气化痰;若痰稠胶固难出,哮喘持续难干者加猪牙皂、白芥子豁痰利窍以平喘。

若喘哮甚剧,恶寒背冷,痰白呈小泡沫,舌苔白而水滑,脉弦缓有力,体无虚象,属典型寒实证者,可服紫金丹。

本方由主药砒石配豆豉而成,有劫痰定喘之功,对部分患者奏效较快,每服米粒大5—10粒(<150mg),临睡前冷茶送下,连服5~7日;有效需续服者,停药数日后再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病机 • (一)病理因素以痰为主。脏腑阴阳失调,对津液的运化失常
,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哮病的夙根。 • 朱丹溪云:“哮喘专主于痰”
痰的产生
肺不能布散津液
• 夙根,指过脾不去能即输有化旧水的精病根津。液以凝聚哮而病成,而伏言藏,于肺伏—痰—夙为根其 主因,故认肾不为能痰蒸为化本水病精之“夙根”。但痰之生成,在 于脏腑阴阳失调,因此究其实质,实与个体素质密切 相关。
肺脾气虚 肺肾两虚
精品PPT
【诊查要点】
• 一、诊断依据
• 1、多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中可有哮病 史。
• 2、呈反复发作性。
• 3、发作时有典型症状,喉中有明显哮鸣 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甚至面色苍 白,唇甲青紫,约数分钟、数小时后缓 解。
• 4、平时可一如常人精品,PPT 或稍感疲劳、纳差
• 二、病证鉴别 • 1、哮病与喘证的鉴别 • 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
精品PPT
精品PPT
• (二)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 痰随气升,肺气宣降失常。
• 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 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 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 吼,气息喘促。《证治汇补·哮病》说:“哮即痰喘 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 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 哮病。”
• 典型症状——“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 ,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 治疗——“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 3、元·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并阐明病理因素“专主于痰” ,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 则。
• 《丹溪心法》专篇论述,认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
精品PPT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总属邪实正虚,发时以邪实为主;未 发以正虚为主;病久每多虚实错杂。
寒痰
邪实
或兼表证
热痰
正虚 肺、脾、肾 心 阳(气)虚
肺、肾
阴虚
精品PPT
精品PPT
二、治疗原则:发时当治标顾本,平时当治本顾标。
发时 攻邪 (邪实)
祛痰利气
寒痰——温化宣肺 热痰——清化肃肺 寒包火——温清并用 风痰为患——祛风涤痰 正虚邪实——虚实兼顾 喘脱危候——扶正救脱
• 3、大发作时正虚与邪实并见,肺肾同病,病及于心
,甚则喘脱。
精品PPT
病因病机示意图
风寒 外邪 风热
烟尘花粉
邪壅于肺,气不布津 津液凝聚,痰浊内生
生冷 饮食 酸咸甘肥
海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脾失健运,聚湿生痰 痰(夙根) 发作
实哮
冷哮 热哮 寒包热哮 风痰哮
虚哮
病后(肺虚) 体虚(肾亏)
阴虚火旺灼津
缓解期
精品PPT
肺系病证 哮病
精品PPT
【概说】
• 一、概念: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 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本病又有呷嗽,哮吼、齁(hou侯)he(喝)。
• 词解1:呷嗽:指咳嗽气急,呀呷有声。《证治准绳 ·喘门》:“呷者口开,呀者口闭,乃开口、闭口尽 有其声。”
• 词解2:哮吼:“夫哮吼以声音名,喉中如水鸡声是 也。 ” (《寿世保元·哮》)
精品PPT
• 三、相关检查 • (一)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如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总数增
高,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外源性者血清IgE值增加显著 ,痰检有大量嗜酸粒细胞。 • (二)肺功能检查发作期有关呼吸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 ,重症哮喘气道阻塞严重,可使CO2潴留,PaCO2(动脉血 二氧化碳分压,参考直为35—45mmhg)上升,表现呼吸性 酸中毒。 • (三)胸部X线检查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 状态。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
• 词解3:侯喝:的字意均指气喘时声高气粗而言。侯 喝,病证名,指哮喘发作时痰鸣,喉间如曳(“义” 音)锯声。
精品PPT
• 二、沿革
• 1、《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关喘鸣的记载与本病相似。
• 《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 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 2、《金匮要略》对哮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论述颇详。
精品PPT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外邪侵袭
寒:
1、外感风
壅阻肺气,气不布津——津液凝聚成痰
热:
2、 吸入烟尘花粉——影响肺气宣降,津液凝聚,痰浊内生。
(二)饮食不当
过食生冷
酸咸肥甘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
海羶发物
(三)体虚病后——素质不强,过敏体质,病后体虚,肺脾肾
亏虚
精品PPT
精品PPT
• 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 。
• 4、明·虞摶《医学正传》对哮喘作了明确的区别。
• 指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精息品P言PT”。
• 三、讨论范围 • (一)本节所论哮病包括西医学的支气
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细胞 增多症(或其它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 引起的哮喘。 • (二)若因肺系或其它多种疾病引起的 痰鸣气喘症状,则属于喘证、肺胀等病 证范围,但亦可与本节辨证论治内容联 系互参。
• (三)病位主要在于肺系,关系到脾肾。
• 1、病位在肺系 《医学实在易·哮证》亦说:“一发 则肺腧之寒气,与肺膜之浊痰,狼狈相依,窒塞关隘 ,不容呼吸,而呼吸正气,转触其痰,鼾hou有声。
• 2、关系到脾肾 : 肺与脾、肾在生理上有相互资生 的关系,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精品PPT
• (四)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之不同,但可互相演变转 化。
• 1、发作期以邪实为主。
• 病因于寒(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寒痰——冷哮 ;
• 病因于热(素体阳盛,痰从热化)——痰热——热哮 ;
• “痰热内郁,风寒外束”——寒包热哮;
• 痰浊伏肺,肺气壅实,风邪触发——风痰哮;
• 反复发作,正气耗伤或素体肺肾不足——虚哮。
• 2、长期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灼肺 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在平时表现肺、脾、肾等脏 气虚弱之候。
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 症状。 • 2、哮病与支饮的鉴别 • 支饮亦可表现痰鸣气喘的症状,大多由于慢性咳嗽经久不愈, 逐渐加重而成咳喘,病势时轻时重,发作与间歇的界限不清, 以咳嗽和气喘为主,与哮病之间歇发作,突然起病,迅速缓解 ,喉中哮鸣有声,轻度咳嗽或不咳有明显的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