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

合集下载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性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性

第六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
主要内容
一、细菌的遗传物质 (一)细菌的染色体 (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二、细菌的变异 (一)细菌变异的类型 (二)细菌变异的机制 三、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应用
细菌的遗传 细菌的遗传 细菌的变异 细菌的变异 细菌变异的分类 细菌变异的分类
第一节 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细菌的染色体
第五章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
重要概念:
1.感染: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 1.感染: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 感染 感染 发病: 发病:
2.病原菌:凡能引起宿主发病的细菌叫病原菌。 2.病原菌:凡能引起宿主发病的细菌叫病原菌。 病原菌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一、概念
二、传染的表现形式
1.显性传染:当侵入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而 显性传染:当侵入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 显性传染 机体抵抗力较低时, 侵入的病原菌生长繁殖, 机体抵抗力较低时 , 侵入的病原菌生长繁殖 , 对动物 机体产生损害, 出现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疾病时, 机体产生损害 , 出现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疾病时 , 称 显性传染。 显性传染。 2.隐性传染:当侵入的病原菌毒力较弱,数量不多,而 隐性传染:当侵入的病原菌毒力较弱,数量不多, 隐性传染 动物机体又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时, 动物机体又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时 , 侵入的病原菌进行 有限的生长繁殖, 对动物机体损害较轻, 有限的生长繁殖 , 对动物机体损害较轻 , 不出现或仅 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即隐性传染。 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即隐性传染。 3.带菌现象:隐性传染或传染病痊愈后,病原菌在动物 带菌现象:隐性传染或传染病痊愈后, 带菌现象 体内继续存在, 并不断排出体外, 称带菌现象。 体内继续存在 , 并不断排出体外 , 称带菌现象 。 呈带 菌状态的动物称为带菌者。 菌状态的动物称为带菌者。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第五章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1.什么是柯赫法则?如何从分子水平解释柯赫法则?答:柯赫法则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其要点是,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康者不存在;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第三,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第四,自试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水平的柯赫法则”应运而生。

取得共识的有一下几点:第一,应在致病菌株中检出某些基因或其产物,而无毒力菌株中无。

第二,如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破坏,则菌株的毒力应减弱或消除。

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株。

第三,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

第四,在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疫保护。

该法则也适用于细菌以外的微生物,如病毒。

2.如何确定某种细菌具有致病性?答: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主要从细菌所具有的毒力来考虑。

细菌毒力的表示方法很多,最具实用的是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感染量。

半数致死量是指能使解中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半数感染量某些病原微生物只能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但不引致死亡,可用ID50来表示其毒力。

4.什么样的细菌能内化入胞?意义何在?答:内化作用指某些细菌粘附于细胞表面之后,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

内化作用对细胞的意义在于,细胞通过这种移位作用进入深层组织,或进入血液循环,细菌借以从感染的原发病灶扩散至全身或较远的靶器官。

宿主细胞为进入其内的细菌提供了一个增殖的小环境和庇护所,使细菌逃避宿主免疫机制的杀灭。

5.胞外蛋白酶有何致病作用?举例说明.答:胞外蛋白酶本身无毒性,但在细菌感染的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例如:(1)血浆凝固酶:大多数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一种血浆凝固酶(游离血浆凝固酶),能加速人或兔血浆的凝固,保护病原菌不被吞噬或免受抗体等的作用。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

外毒素 内毒素
特点:
具有菌种特异性,通常为蛋白质,抗原性强,高度特异性,可 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不 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其毒性作用强,但毒性不稳定,对 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
毒素的组成
• 大多数A、B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为毒素的活 性中心,决定毒素的毒性效应,B亚单位为结 合单位,能使毒素分子特异性地结合在宿主 易感组织的细胞膜受体,并协助A亚单位穿过 细胞膜,毒素的完整结构是致病的必备条件。 • B亚单位:可单独与细胞膜结合,并阻断完整 毒素的结合,B亚单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阻 断完整毒素结合细胞,为良好的亚单位疫苗。
细菌是否具有毒力由哪些因素决定?
毒力因子和分泌系统
• Virulence factor:侵袭力、毒素、分泌系统 :侵袭力、毒素、 • 侵袭力 (Invasiveness) )
– 病原菌在机体定植,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 病原菌在机体定植,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 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 定植(colonization):粘附素:菌毛、OMP、LTA 定植( ):粘附素:菌毛、 、 ):粘附素 脂磷壁酸) (脂磷壁酸) – 粘附素的宿主特异性和组织嗜性
变异链球菌、乳杆菌: 牙齿表面粘连成菌斑,造成龋齿。 变异链球菌、乳杆菌: 牙齿表面粘连成菌斑,造成龋齿。 t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霍乱弧菌(Vibrio) t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 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dysenteriae), t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 进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haemolyticus)
• 破伤风毒素:选择性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 经细胞,引起肌肉的强直性痉挛 • 肉毒梭菌毒素:作用于眼神经和咽神经,引 起眼肌和咽肌麻痹 • 肠毒素:霍乱弧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气单胞菌等产生作用类似的肠毒素 。

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细菌的感染和免疫
CD4+Th1细胞
产生细胞因子,活化巨噬细胞、CTL、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CD8+CTL
穿孔素、颗粒酶破坏感染细胞
第三节 感染的种类与类型
外源性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
病人 带菌者 携带有某些致病菌的健康人,传染病恢复
期仍排菌者(重要传染源) 病畜和带菌动物 人畜共患病
内源性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内或体表 大多为正常菌群,少数为致病菌
对宿主细胞选择性:强,引起典型的临 床症状。 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
神经毒素
由破伤风梭菌所产生 的破伤风痉挛毒素。 能阻断上下神经元之
间正常的抑制性神经
冲动的传递,临床症
状为全身肌肉强直性
痉挛 ,曲弓反张。
肉毒毒素
肉毒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本菌在厌氧环 境中能产生强烈的肉毒毒素 肉毒素可以阻断神经与肌肉间的神经冲动, 使过度收缩的小肌肉放松,进而达到除皱的 效果。或者是利用其可以暂时麻痹肌肉的特 性,使肌肉因失去功能而萎缩,来达到雕塑 线条的目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去皱和瘦脸
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 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 表皮葡萄球菌 口腔 甲,丙型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 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 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皮肤
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 丙酸杆菌、类白喉杆菌、 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尿道
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屏障结构
皮肤和粘膜屏障
机械阻挡
皮肤:扁平细胞 粘膜:单层柱状上皮细胞 防御机制
呼吸道:粘液-纤毛机制 口腔:唾液、溶菌酶 胃液 尿道:尿液冲刷
阴道:乳酸杆菌产酸

第5章 细菌的感染和致病机理

第5章 细菌的感染和致病机理
细胞内,是大多数G-菌细胞
壁的结构成分,只有细菌崩解时释放出来,它 是脂多糖特别是其中的类脂A,耐热,抗原性 差,它所引起的病理反应无特征性,低浓度的 甲醛不能使之变为类毒素。
重要的外毒素有:
A.破伤风痉挛毒素: 破伤风杆菌芽胞感染伤口,
在厌氧环境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破伤风痉挛毒
(2)抗体液免疫机制 ①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主要通过细菌表面结合机体 组织成份,如金色葡萄球菌通过细胞结合性凝固酶结 合血纤维蛋白或通过SPA结合免疫球蛋白。 ②分泌蛋白酶降解免疫球蛋白。嗜血杆菌可分泌 IgA 降解酶,破坏黏膜的IgA 。 ③通过外膜蛋白(OMP)、脂多糖(LPS)、荚膜及S层 等作用,逃避补体,抑制抗体产生。

(五)病原微生物的排除途径
病原微生物在动物机体中生长繁殖,造成动物 发生疾病,同时还可以不断通过宿主排放到体外, 污染周围环境,造成传染病的扩散。 消化道的排泄物
呼吸道的分泌物
泌尿生殖道排泄物
病灶破溃物
被上述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用具和环境
复习重点
1. 致病性与毒力的概念。 2. MLD、LD50的概念。 3. 构成毒力的因素有哪些? 4.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
心肌炎、神经炎等。
D.红疹毒素: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也 属于细胞毒素,可损伤皮肤毛细血管内 皮细胞,引起全身红斑性皮疹,叫猩红 热。
E.肠毒素:专门作用于肠粘膜细胞的一类毒素。可 产生肠毒素的细菌很多,典型的肠毒素如霍乱弧菌肠
毒素由A、B两个片段组成。B片段是结合片段,与肠
粘膜上皮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酯(GM)结合。A片段
病原微生物致病力 实验 最小致死量(MLD)
半数致死量(LD50)
(多用实验动物进行)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五章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五章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④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高浓度的内毒素活化凝血系统,使血液凝固,
广泛性血管内凝血致使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广泛性出血,最后导致DIC。 DIC常引起皮肤和黏膜出血、渗血及内脏广泛出血,严重者可致死亡。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见下表。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② 白细胞反应:当内毒素进入血液后,能促使白细胞黏附于毛细血管壁,从
而使血循环中白细胞数减少。数小时后,内毒素诱生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因子 刺激骨髓,使之释放中性粒细胞进入血液,导致白细胞数量急剧增多。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③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当血液中有大量革兰氏阴性菌存在或感染部位 的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入血时,可导致内毒素血症。内毒素可作用于血小板、 白细胞、补体系统、激肽系统等,诱生多种细胞因子及组胺、5-羟色胺等血 管活性物质,使小血管功能紊乱造成微循环障碍,表现为组织器官有效循环 血量灌注不足、缺氧、酸中毒、低血压等,从而导致休克。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细菌裂解后
才释放出来。 除一般细菌外,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细胞壁中也含有内毒素样物
质,具有内毒素的活性。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1)化学成分 内毒素的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由特异性多糖、非特异性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 分组成。脂质A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 (2)稳定性 内毒素耐热,一般需加热到160℃维持2~4小时,或用强碱、强酸或强氧化剂 煮沸30分钟才能被破坏。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细菌感染与免疫 细菌感染与致病机制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细菌感染与免疫 细菌感染与致病机制
超抗原 2:细菌侵入数量 3:细菌侵入部位
侵袭过程
• 黏附与定植 • 侵入 • 繁殖与扩散
黏附与定植
• 黏附现象:单个散在吸附
微菌落 细菌生物膜
• 黏附物质:普通菌毛/荚膜 • 黏附机制:静电吸引/疏水作用/
阳离子桥联作用/配体受体相互结合
• 黏附的组织趋向性
E. coli fimbriae
细菌的外毒素多数为A-B型分子结构,外毒 素的作用机制类型
• 5、其他梭菌外毒素:艰难梭菌可产生毒素 A(肠毒素)和毒素B(细胞毒素)。毒素 A和B的靶分子是Rho,其作用机制尚不清 楚。
• 外毒素的分子结构不是A—B型模式的尚有: (1)损伤细胞膜的毒素
• (2)激素样作用的毒素
内毒素
是G-在死亡裂解之后,释放出来的菌体成分
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肝枯否细胞、 中性粒细胞 等使之释放内源性热原, 再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所致。
(B)白细胞数目改变
早期白细胞减少,以后增加。减少可能与大量白细胞粘 附于毛细血管壁有关;继之白细胞数增多, 则与骨髓受内 毒素刺激后, 使白细胞大量释放入血有关。但伤寒菌内 毒素是例外, 始终使血循环中的白细胞数减少。
• 1、具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活性的 毒素:这类毒素都为A-5B结构,即每 一外毒素分子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 单位组成。包括有霍乱肠毒素、大肠 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百日咳毒素等。
细菌的外毒素多数为A-B型分子结构,外毒 素的作用机制类型
• 2、RNA糖基化酶毒素:这类毒素的分子结构式 为A-5B。例如痢疾志贺菌产生的志贺毒素和大肠 埃希菌0157:H7产生的Vero毒素。
Type 1
mannose
P
• galactose – glycolipids – glycoproteins

微生物学第5章细菌与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微生物学第5章细菌与病毒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外毒素抗原性
外毒素
脱毒
类毒素 免疫动物 抗毒素
(极毒抗原) 0.3-0.4%甲醛 (无毒抗原)
(抗毒抗体)
免疫动物
• 类毒素(toxoid) – 受甲醛作用可使其活性蛋白灭活而不影响结合蛋白的抗原性
• 抗毒素(antitoxin) – 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
内毒素 endotoxin
• 脂多糖 LPS成分,菌体裂解后释放出来
菌毛
G+
膜磷壁酸
受体(糖类) 粘连蛋白
• 外毒素特征: – 蛋白质 – 毒性作用强 – 选择性强 – 理化稳定性差 – 抗原性强
毒素
合成代谢产物 G+菌和部分G-菌产生 释放到菌体外,或溶 解释放
外毒素
exotoxin
外毒素
• 蛋白质,由两个亚单位组成 – A亚单位为活性蛋白 – B亚单位为结合蛋白
白喉棒状杆菌
白喉毒素
疾病
白喉
作用机制
抑制蛋白质合成
症状和体征
肾上腺出血、心肌损伤、外 周神经麻痹
肠毒素 细菌 外毒素
霍乱弧菌
产毒型大肠 埃希菌
金葡菌
肠毒素 肠毒素 肠毒素
疾病
霍乱 腹泻 食物中毒
作用机制
激活肠粘膜腺苷环化酶, 增高细胞内cAMP水平
刺激呕吐中枢
症状和体征
腹泻、呕吐 呕吐、腹泻 呕吐、腹泻
脂多糖
160℃,2~4小时
刺激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血管 活性物质 较弱,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 微循环障碍、休克、DIC等
弱,抗体作用弱
• 侵入宿主菌量多少 – 致病菌毒力强弱和宿主免疫力高低 – 毒力强,所需菌量小 – 毒力弱,菌量大

第五章 细菌感染

第五章 细菌感染
一些细菌的成分和代谢产物如外毒素,是不同于常规抗原的高 活性毒素蛋白分子,属超抗原。 特点:
(二)感染途径
途 径 方 式 疾 病 举 例
呼吸道感染 气溶胶,飞沫方式吸入,痰、 肺结核、白喉、百日咳 唾液或皮屑 粪-口方式 污染的水或食物 性交,血源或粘膜损伤 宫内、产道、哺乳 皮肤、粘膜创伤、破损 伤寒、菌疾、食物中毒等 淋病、梅毒等感染 皮肤化脓感染,破伤风等
消化道感染 泌尿生殖道感染 经胎盘或产道 创伤性感染
经血感染
媒介昆虫叮咬 接触传染 多途径感染
输血、注射、针刺、器官移 植
昆虫吸血 接触(直接或间接) 可经消化、呼吸、创伤等
细菌败血症等
鼠疫, 乙型脑炎 沙眼,布氏菌病 结核)按感染的结局分型 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依病原体(毒力、数量 等)和宿主(抵抗力)双方力量强弱而定,可产生五 种类型的结局:
(1)抗吞噬作用: *荚膜、微荚膜-抗吞噬、抵抗杀菌物质的作用 *产生溶血素、杀白细胞素-抑制粒细胞趋化、
杀伤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2)抗调理作用: *荚膜多糖中唾液酸与血清中H因子结合阻断补体C3b活化巨噬细 胞--旁路途径活化受阻 *金葡菌A蛋白(SPA)与IgG类抗体的Fc段结合后,竞争性阻止抗
体与吞噬细胞的结合--抗调理作用。
侵入组织/血液——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
表层中进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
2.繁殖和扩散物质
① 释放侵袭性胞外酶类 血浆凝固酶-抗吞噬作用 透明质酸酶 ② 细菌基因编码一些 具有侵袭功能的蛋白
多肽,如EIEC质粒基
因编码的侵袭素
链激酶
使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扩散。
3.抵抗宿主的防御机能

细菌的致病作用:
毒 力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课件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课件

饮食卫生
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不洁、变质食品, 可预防肠道细菌感染。
医疗保健
遵守医疗保健制度,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 现和治疗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和新药研究
抗生素治疗
新药研究
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方法, 但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
针对耐药菌株,研究新型抗生素和其他抗 菌药物是当前的重要研究方向。
公共卫生安全威胁
抗药性细菌的传播和扩散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04
CHAPTER
细菌的感染与人类疾病
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疾病
肺炎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常见细 菌可引起肺炎,表现为咳嗽、咳痰、 发热等症状。
肠道感染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可引起腹泻、 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 解质紊乱。
皮肤感染
外毒素
由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 性菌产生,具有高度毒性,可影 响蛋白质合成、细胞膜功能等。
细菌对免疫系统的逃避
细菌通过产生酶、改 变细胞膜成分等方式 逃避免疫细胞的识别 和攻击。
细菌可诱导免疫细胞 凋亡或抑制其功能, 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 。
细菌可利用免疫细胞 的吞噬作用进入细胞 内部,逃避体液中的 杀菌物质。
细菌在体内的繁殖
粘附与定居
细菌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形 成生物膜进行繁殖。
复制与扩散
细菌在适宜条件下快速复制, 形成大量子代细胞。
毒素产生
部分细菌产生外毒素或内毒素 ,影响宿主细胞功能。
免疫逃逸
细菌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宿主的 免疫攻击。
02
CHAPTER
细菌的致病机理
细菌毒素的作用
内毒素
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在细菌死 亡裂解后释放,引起机体发热、 炎症反应等。

细菌和病毒感染及致病机制

细菌和病毒感染及致病机制

⒌抑癌作用
⑴ 正常菌群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产生 产生的多种酶可将某些致癌物或前致癌 物分解,转变成无害物质。 ⑵ 激活巨噬细胞等发挥免疫作用而抑 制肿瘤。
二、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失调,不致病 的正常菌群可引起感染而成为条件致病菌 (conditional bacterium)。 条件致病菌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 寄居部位改变 2.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 3. 菌群失调 (dysbacteriosis) 正常菌群中各菌种 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而引起疾病。包 括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机会性致病菌
1. 来源 人体皮肤和黏膜寄居的正常菌群
2. 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 大肠埃希菌、克雷 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肠 杆菌属、沙雷菌属、葡萄球菌属等。
3.侵袭性物质
1 侵袭素 由侵袭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介 导细菌侵入黏膜上皮细胞内及向周围组织 扩散。如侵袭性大肠杆菌、志贺菌产生的 侵袭性蛋白。
2 侵袭性酶 抗吞噬、利于细菌扩散、分解抗 体等。如透明质酸酶、IgA1酶等
4 细菌生物被膜
细菌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材料表面 后,由细菌和分泌的胞外多聚物共同组成 的呈膜状的细菌群体。利于黏附、定植在 支持物表面;抵抗机体的免疫清除和抗菌 药物的作用;增强毒力基因或耐药基因传 递;容易引起慢性感染。
黏附机制 黏附素作为配体与细胞表面的受体 结合是黏附形成的最主要原因。菌毛的黏附具 有组织选择性。
细菌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细菌载铁蛋白基因表 达、加速生长繁殖、分泌侵袭物质;宿主细胞 形态改变、细胞凋亡、分泌细胞因子、黏附分 子的表达等。
2.荚膜与微荚膜
具有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抵抗体 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使致病菌能在体内 大量繁殖,如肺炎球菌荚膜、链球菌的M 蛋白、大肠杆菌的K抗原、伤寒杆菌的vi 抗原等

细菌感染与致病机理

细菌感染与致病机理
二、毒素(toxin)
毒素:有些病原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毒性作用的特殊化学物质。
毒素
外毒素(exotoxin) 内毒素(endotoxin)
1.外毒素
外毒素:是某些病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宿主细胞有 溶性蛋白质。
外毒素特性: (1)毒性强: (2)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性作用: (3)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4)稳定性低: (5)可转变为类毒素:
A、B亚单位单独均无毒性,B亚单位单独与细胞膜受体结合,阻断 完整毒素的结合,B亚单位能诱导产生抗体,用于亚单位疫苗生产。
第3页/共11页
A亚单位 B亚单位
2.内毒素(endotoxin):
内毒素:内毒素指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中的脂多糖(LPS)成分, 细菌在死亡后裂解后才释放。
区别要点
来源 存在部分 化学成分
类毒素(toxoid):外毒素经0.3-0.5%甲醛溶液处理后脱毒, 丧失毒性,但乃保留抗原性的物质。
第2页/共11页
毒性的可
外毒素组成: 外毒素是蛋白质组成,由A、B两个亚单位构成。
A亚单位(活性亚单位):毒素活性中心,决定毒素的毒性 B亚单位(结合单位):能使毒素分子特异性地结合在宿主易感组织的细胞膜受体 上,并协助A亚单位穿过细胞膜。决定免疫原性。
第6页/共11页
一、病原菌引起动物传染的条件
1、病原菌的毒力与数量 2、侵入途径(门户) 3、动物机体的易感性 4、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第7页/共11页
二、病原菌传染的途径
1.呼吸道传染:
2.消化道传染: 3.皮肤、粘膜创伤传染: 4.接触传染: 5.节肢动物传染: 6.生殖道和泌尿道传染:
三、病原菌的排除途径
3. 分离培养: 4. 生理、生化特性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毒力强与数量多
强大的毒力和 足够的数量 生长、繁殖、 扩散
病原微生物
机体
传染
二、侵入机体的门户(传播途径)要适当 常见的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皮 肤,外伤,吸血昆虫,注射针头,输血等。
三、动物机体的易感性
动物机体对病原菌的易感性是传染能否发生 的重要条件。不同种动物对各种病原微生物 易感性不同。
二、毒素(toxin)
毒素:为生物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 抗原性的有毒物质,可引起宿主机体不同程 度的病理反应。
外毒素
细菌毒素按其来源、性质 和作用等的不同,可分为 内毒素
1.外毒素(exotoxin) (1)概念:是病原菌在生长繁殖期间分泌到周围 环境中的一种代谢产物(培养液内含有外毒素) (2)来源:主要是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及少数革兰 氏阴性菌产生 (3)组成: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外毒素由A、B 两种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必需在B亚单位的协助下, 结合至受体释放到细胞内,才能发挥毒性作用; B 亚单位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阻断完整 毒素结合细胞,可作为良好的亚单位疫苗。
半数致死量
(median lethal dose,LD50)
是指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 后一定时间内死亡一半所需要的 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半数感染量
(median infectious dose,ID50)
是指能使接种的感染实验动物、 鸡胚或细胞,在接种后一定时 间内半数出现感染时所需要的 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2.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
病原菌粘附于细胞表面后,必须克服机体局部 的防御屏障(如抗吞噬、逃避抗体等)才能建 立感染。 抵抗吞噬作用 抑制吞噬(外毒素、荚膜等) ; 在吞噬细胞内生存(有荚膜菌等);杀死或损 伤吞噬细胞(外毒素)。 抵抗体液免疫 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如葡萄 球菌SPA等);破坏抗体(分泌蛋白酶降解Ig 如嗜血杆菌等);逃避抗体补体(脂多糖LPS、 外膜蛋白OMP、荚膜及S层等)。
如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损坏,则菌株的毒力应 减弱或消除;或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 成为毒力菌株
将细菌接种于动物时,这个基因应该在感 染的过程中表达 在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 或产生免疫保护
细菌毒力的测定
在传染病诊断与防治等工作中,须了解细菌的毒力。毒 力常用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感染量等表示。



4.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 如无荚膜炭疽芽孢苗 是半强毒菌株在含50%动物血清的培养基上, 在50%CO2的条件下选育的。 5.通过非易感动物 如猪丹毒弱毒苗(GC42)系 将强致病菌株通过豚鼠370代后,又通过鸡42 代选育而成。如猪瘟兔化弱毒苗。 6.通过基因工程方法 去除毒力基因或用点突 变的方法使毒力基因失活,可获得无毒力株或 弱毒株。
毒素
+
抗毒素
动物
2.内毒素(endotoxin)
(1)概念:一般是指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外 部结构而言,这些成分在细胞生活的状态下不 分泌至体外,仅在菌体自溶或人工裂解后才释 放出来。
(2)来源: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
(3)组成:其化学本质为类脂多糖体,由O特 异性多糖链、核心多糖(核心寡聚糖)、类脂 体A三部分组成。具有毒性的部分是类脂A .
二、细菌毒力增强的方法
1.通过易感动物,易感动物即可是本动物也可是实验动物。 如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小鼠,猪丹毒杆菌通过鸽子等。 2.和其它微生物协同作用 如产气荚膜梭菌与八叠球菌共生时毒力增强。
三、细菌毒力不变的方法
利用低温冷冻干燥真空法保存微生物,可使毒力及其它性状基本保
持不变。
第四节 病原菌引起传染的条件
Hale Waihona Puke 四、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饲养环境、地理 环境、各种应激,使役、饲料变化等均可使 动物抵抗力降低,动物易发生疾病(病原菌
感染或条件性致病菌引起)
谢谢观赏
(4)抗原性:弱 (5)毒性:低 (6)毒性稳定,对热抵抗力强,100℃ 1h不 破坏,160℃ 2~4h破坏。 (7)内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能降低毒性,但不 能成为类毒素。 (8)检测:用鲎(hou)血试验 (9)内毒素一般引起 休克
发热
弥漫性血 管内凝血 等变化
第三节 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


第二节 细菌的毒力因子
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称为毒力因子,主要包括侵袭力和 毒素等。 一、侵袭力(invasiveness) 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 用,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 1.定殖(colonization):指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 居繁殖的过程。即黏附在宿主(消化道、呼吸道、生 殖道、尿道及眼结膜)等黏膜上,以免被肠蠕动、黏 液分泌、呼吸道纤毛运动等作用所清除。

毒力是病原菌株特有的一种生物学性状。毒力强的菌 株在体外连续传代后,毒力往往减弱,而通过易感动 物又能使毒力减弱的菌株恢复毒力。 一、细菌毒力减弱的方法 1.体外连续传代培养 2.高于最适生长温度培养 如炭疽Ⅰ型和Ⅱ号疫苗, 均是将炭疽杆菌强毒株在42-43℃培养传代育成。 3.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 如结核病卡介 苗(BCG),系将牛型结核杆菌在含有胆汁的马铃薯培 养基上每15天传1代,持续传代13年后育成。
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类疾病中查见,在 健康者中不存在 其 要 点 为 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
此纯培养菌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 自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 原菌的纯培养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水平的柯赫法则 应运而生
应在致病菌株中检出某些基因或其产物, 而无毒力菌株中无 其 要 点 为
A、B亚单位单 独存在均无毒性
(4)抗原性:强,机体可产生抗毒素 (5)毒性:强,1mg肉毒毒素可使2000万只小白 鼠死亡,对人的最小致死量为0.1ug (6)毒性不稳定:不耐热(60~80℃ 20分钟), 对某些化学物质也敏感,易破坏。 (7)类毒素:用0.3~0.5%的甲醛处理,可使其毒 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抗原性,这种处理的外毒 素称为类毒素(toxoid),常用来预防注射。 (8)检测:可用中和试验来检测外毒素






3.内化作用 指某些细菌黏附于细胞表面之后, 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 如结核杆菌、衣原体等 。 内化作用可使细菌扩散感染,提供庇护, 逃避免疫杀灭等。 4.在体内增殖 增殖是感染的关键,增殖速 度对致病性极其重要。 5.在体内扩散 细菌分泌的致病性蛋白酶等, 可作用于组织基质或细胞膜,造成损伤,使 其通透增加,有利于细菌在体内的扩散性。 如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胶原酶、磷脂 酶、激酶、凝固酶等。
4. 病原性(致病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 定条件下,能在宿主体内引起疾病的能力,为种 的特征。 5.毒力: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称为 毒力。

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其毒力不一样,有强毒、 弱毒及无毒株之分。

毒力是菌株的特征。
细菌致病性的确定

著名的柯赫法则是以往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 致病性的主要依据。
第五章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
第一节 病原菌的致病性与毒力 第二节 细菌的毒力因子 第三节 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 第四节 病原菌引起传染的条件
第一节 病原菌的致病性与毒力
1.病原微生物:凡是能引起人、动植物发病的 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2.病原菌(致病菌):是指能引起宿主发生 疾病的细菌。 3. 条件性致病菌:指在正常条件下不引起动物 发病,只当条件改变时才引起疾病的细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