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硫磺制酸转化工艺计算书

合集下载

10万吨年硫酸生产工艺设计(硫磺制酸熔硫工序毕业设计

10万吨年硫酸生产工艺设计(硫磺制酸熔硫工序毕业设计

荆楚理工学院毕业设计本科毕业设计10万吨/年硫酸生产工艺设计(硫磺制酸熔硫工序)学院化工与药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班别 2011级01班学号 2011402010107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危想平2015 年 5 月17 日目录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硫磺、硫化物及硫酸的性质 (2)1.1.1 化学性质 (2)1.1.2 物理性质 (3)1.2 硫酸的生产方法 (3)1.2.1 硝化法制造硫酸 (3)1.2.2 接触法制造硫酸 (4)1.3 硫酸生产工艺流程叙述 (5)气体的制取 (5)1.3.1 SO21.3.2 炉气的净化 (6)气体的转化 (6)1.3.3 SO2气体的吸收 (6)1.3.4SO31.3.5尾气的处理 (7)1.4 硫酸的用途 (7)1.4.1 硫酸的工业用途 (7)1.4.2 硫酸的农业用途 (8)2 物料平衡计算 (8)2.1 设计要求 (9)2.2 熔硫部分的物料衡算 (9)2.3熔硫工段的能量衡算 (9)3 主要设备 (10)3.1熔硫釜 (11)3.2焚硫炉 (11)3.3 转化器 (13)3.4 干吸塔 (14)3.5 空气鼓风机 (14)3.6 循环吸泵 (15)3.7 废热锅炉 (15)3.8 过热器和省煤器 (16)4 硫酸的安全生产 (16)4.1 硫酸工业中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17)4.2 硫酸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危害 (17)4.3 我国硫酸工业技术概况 (18)4.4安全防护措施及防护用具 (18)4.5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议 (18)设计小结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10万吨/年硫酸生产工艺设计(硫磺制酸熔硫工序)摘要硫酸作为工业之母,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采用硫磺制硫酸有利于保护环境建清洁文明工厂,且装置上投资为原来的50%,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硫酸生产工艺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包括二氧化硫气体的制取,炉气的净化,二氧化硫气体的转化,三氧化硫气体的吸收以及尾气的处理。

硫磺制酸工艺的重要环节

硫磺制酸工艺的重要环节

硫磺制酸工艺的重要环节1. 物理性质。

酸浓度大于或等于75%为浓酸,小于75%为稀酸。

硫酸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烟酸打开冒蓝色白烟。

一般情况下其密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到98.3%时,随浓度的增加又逐渐降低。

硫酸的粘度与温度成正比。

T 一定时,硫酸液面上总蒸汽压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到98.3%时最低,大于98.3%后,因为游离S03浓度的增加,总蒸汽压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发烟硫酸的总蒸汽压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P总=P水+P硫酸+P三氧化硫,当浓度为98.3%时,蒸汽与液体组成相同,达到气液平衡,不能通过加热的方法提高浓度。

当浓度小于98.3%时,P水> P硫酸,无S03当浓度大于98.3%时,P硫酸升高。

发烟硫酸中PS03为主。

沸点随硫酸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至98.3%时达到最高为338 C,以后继续下降,至100%^为296.2 C。

浓度为98.3% 时为恒沸,采用加热不能提高浓度。

2. 化学性质。

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即与金属的反应硫酸能与氢前面的活泼金属(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反应生成该金属的硫酸盐。

稀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该金属的硫酸盐。

与氨或其水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铵,利用该反应可以回收焦炉气中的氨。

2NH3+H2S04 =(NH3) 2S04与其他酸类的盐反应时,能逐出较弱或易挥发的酸,由此可制造很多种类的酸Ca3 (PO4)2+2H2SO4 = 2H3PO4+CaSO4浓硫酸对水有强烈的结合作用,工业上可作气体脱水、浓缩硝酸及硝化某些有机物(炸药、有机染料)硝化反应:RH+HNO=3RNO2+H2QH2O+H2SO4= H2SO4?H硫酸也用作脱水、水化、磺化及用作催化剂等。

二、硫磺制硫酸的工艺硫磺制酸的主要工艺流程图如下:1.硫磺的焚烧。

硫磺在空气中达到着火点后即引发燃烧,以S+O2=SO来表示,实际过程较为复杂。

燃烧时会有SO2生成,约占SO2的1%- 5%。

年产10万吨硫酸生产工艺

年产10万吨硫酸生产工艺

硫酸废热锅炉设计说明书一、废热锅炉也叫余热锅炉,就是利用各种装置产生的高温废气来加热水,产生蒸汽或产生热水(即蒸汽余热锅炉、热水余热锅炉),再利用所产生的蒸汽或热水,达到余热再利用的目的。

废热锅炉属于节能环保项目,它降低了废物的排放量,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同时对热量进行了一定的回收。

硫酸废热锅炉在我国,实际上也是硫铁矿制酸废热锅炉的简称。

硫酸废热锅炉串接于工艺流程之中,它既是用来回收废热,生产蒸汽的锅炉设备,同时也是完成特定工艺过程(如:降温,除尘,均匀气流颁等)所必不可少的化工设备。

因此废热锅炉是硫酸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其设计和研究,已经受到化工行业的极大重视。

在硫酸生产中,废热锅炉的性能对于整个装置的产品产量、质量、生产能力和消耗定额,以及三废处理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同时,其操作弹性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硫酸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十一世纪伊始,随着国内硫酸工业的持续发展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硫磺制酸以其工艺简单,污染轻,热能回收率等特点得到迅猛发展,装置规模也日益大型化。

装置的大型化提高了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因此对于早已成熟的硫酸生产工艺中的废热锅炉性能的改进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的动态我国硫酸废热锅炉的设计应用始于五十年代末期,三十多年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逐步掌握工艺特性,将制酸工艺理论与锅炉原理相结合的过程。

与国外相仿,废热锅炉设计一般都由承担制酸工艺设计的单位完成,由专业锅炉制造厂或有资格的化工机械制造厂制造。

这也是废热锅炉不同于一般锅炉的地方现有的硫铁制酸废热锅炉属于烟道式水管锅炉,按炉气流向方向分为立式多烟道锅炉和水平通道式两大类。

国外从60年代中期开始广泛采用水平通道式,使锅炉出口直接与电除尘相连。

硫磺制酸废热锅炉有水管和火管两大类,国外普遍采用火管锅炉。

最近国内新建的几套400-800kt/a等大型化硫磺制酸装置,然而大型废热锅炉的锅壳,受到制造,运输等条件的约束,在与装置保持同步大型化方面有一定的难度。

年产10万吨硫酸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10万吨硫酸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第一章综述1.1概述聚丙烯(PP)具有相对硬度大,密度小,抗拉伸性能好,透明度高,抗应力开裂和耐化学性能好,耐高温,并具有极好的注塑性能,可以与其他材料共混改性等优点,因此PP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且在2003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P 市场。

PP主要用于生产纤维编织,注塑制品,薄膜,片材,板材,电缆及护套料,吹塑制品以及管材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2聚丙烯成核剂工业的概述聚丙烯(PP)是合成树脂中的相当重要的品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聚丙烯(PP)具有机械性能好,无毒,密度小,耐高温,耐化学品,加工成型方便等优点,并且价格便宜,能通过加工改性赋予其突出的物理机械性能,在取代工程塑料时可优先考虑聚丙烯,PP的用量占全球通用合成树脂的41左右,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中用量增速最快新品种研究最活跃的品种。

PP具有无毒、耐热、耐化学药品、相对密度低、容易加工、成型力学性能好等特性,而且丙烯原料丰富,且性价比高,被广泛地在建筑、化纤、化工、轻工等领域。

1954年意大利的Natta教授合成具有高度立体规整性的聚丙烯,然后PP在1957年由意大利的iMontecatin公司实现工业化以来,已经成为通用合成树脂中发展最快、品种最多的品种。

1.3我国聚丙烯成核剂工业的现状随着近些年来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成核剂市场发展很快,很多科研机构和企业都在进行成核剂的相关研究。

兰州石化研究院在国内率先开发出第一代DBS成核透明剂,然后继续开发了第二和第三代DBS成核剂。

此后还有许多企业进行了成核剂的相关研究,并使技术不断进步。

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科学研究基础薄弱,现阶段国内企业从事生产的时候还是借鉴国外的专利技术,主要是因为国内的研究机构对成核剂的成核机理没有完全摸清楚,虽然在努力追赶的过程中,但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国外产品质量还是有差距,导致我国生产的成核剂产品在出口方面情况不容乐观。

所以说我们要力争上游,在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形态,性能和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详细的研究,尽快形成自己的专利技术,使自己的成核剂产品的性能能够媲美国外产品。

10万吨硫磺制酸计算

10万吨硫磺制酸计算

10万吨硫磺制酸计算
硫磺制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过程,其中硫磺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硫,然后进一步被氧化生成硫酸。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将考虑如何计算制酸过
程中所需的硫磺数量。

要计算10万吨硫磺制酸过程中所需的硫磺数量,我们需要确定硫磺
的摩尔质量,并使用摩尔质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所需的摩尔比。

首先,硫磺的摩尔质量为32.06克/摩尔。

这意味着1摩尔硫磺的质
量为32.06克。

然后,我们需要考虑硫磺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方程式。

根据化
学反应方程式,每个硫磺分子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因此,反应的摩尔
比为1:1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硫磺被氧化生成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根据化学
反应方程式,每个二氧化硫分子生成1个硫酸分子。

因此,反应的摩尔比
为1:1
将硫磺质量(克)除以摩尔质量(克/摩尔)可以得到硫磺的摩尔数量。

使用所得的摩尔数量和反应的摩尔比可以得到所需的二氧化硫数量。

再次使用反应的摩尔比可以得到所需的硫酸数量。

具体计算如下:
硫磺摩尔数量=硫磺质量(克)/硫磺摩尔质量(克/摩尔)
二氧化硫摩尔数量=硫磺摩尔数量
硫酸摩尔数量=二氧化硫摩尔数量
最后,根据反应的摩尔比,我们可以得出所需的二氧化硫质量和硫酸质量。

二氧化硫质量(克)=二氧化硫摩尔数量*摩尔质量(克/摩尔)
硫酸质量(克)=硫酸摩尔数量*摩尔质量(克/摩尔)
因此,制酸过程中所需的硫磺数量为10万吨。

年产10万吨硫酸的生产工艺模拟设计综述

年产10万吨硫酸的生产工艺模拟设计综述

年产10万吨硫酸的生产工艺模拟设计综述硫酸生产工艺流程的综述前言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各大工业领域。

主要用于生产涂料、合成纤维、洗涤剂、制冷剂、化学肥料、饲料添加剂和石油的精炼、有色金属的冶炼,以及钢铁、医药和化学工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硫酸在科学技术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硫酸跨领域、涉及性广等一系列特点对各个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各个领域对硫酸的重视也促进了硫酸自身的发展和硫酸工业的进步,因此,研究硫酸的生产工艺不仅可以提高硫酸的生产水平,还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1硫酸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国内硫酸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的硫酸工业起始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产量很少。

早期的硫酸工业是与军工联系在一起的。

最早建设的7个硫酸厂其中就有6个在军工厂内。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硫酸企业也是为军工服务的。

新中国建立后,硫酸工业获得了快速地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推广接触法,取代铅室法和塔式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部采用接触法。

根据1999年底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硫酸生产厂家632家,生产能力为32 500 kt/a。

[1]1995年的产量为17.16Mt,仅次于美国,世界排名第二。

近年来我国硫酸产量如下(Mt):[2]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产量,Mt 13.32 14.07 13.46 15.30 17.16 17.56 19.462000—2009年是我国硫酸工业发展最快的阶段 ,硫酸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0.4% 。

2004年我国硫酸产量达到39950kt ,首次超过美国位世界第一位 ,占到当年世界硫酸总产量184990kt的21.6% 。

2009年硫酸产量创历史新高 ,达59686kt, 占到世界硫酸产量的32.2% ,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2000-2009年以来 ,硫磺制酸发展最快,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8.0% , 2009年产量达到27958kt;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也直接带动了冶炼烟气制酸的发展 ,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1.2%,近5年的年均增长率更是达到15.6%,2009年冶炼烟气制酸产量达到17785kt ;受低价进口硫磺和有色金属发展的影响 ,硫铁矿制酸发较为平缓 ,产量年均增长率3% ,2009年产量为13846kt。

年产10万吨硫酸毕业设计

年产10万吨硫酸毕业设计

1设计任务书 (2)1.1项目 (2)1.2设计内容 (2)1.3设计规模 (2)1.4设计依据 (2)1.5产品组成、性质及用途 (2)1.6产品质量规格 (5)1.7原料方案 (6)原料:硫铁矿 (6)1.8工艺技术指标 (6)1.9生产方式 (8)2工艺线路及流程设计 (8)2.1硫酸的工艺基础 (8)2.2工艺路线选择 (10)2.3流程的设计 (10)2.4工艺操作设计 (10)3物料横算 (13)3.1转化—吸收系统的物料衡算 (13)4发烟硫酸吸收塔的设计 (15)4.1发烟硫酸吸收塔的计算 (15)4.2发烟硫酸吸收塔的设计结构图 (16)5设备一览表 (17)6车间防护 (18)6.1 有毒害性物质的防护 (18)6.2 泄漏应急处理 (18)6.3 急救措施 (18)6.4 噪声的防护 (19)6.5生产要求 (19)7经济评估 (20)7.1经济投资 (20)7.2经济分析 (20)8人员配置 (21)9三废处理 (21)9.1三废处理的意义 (21)9.2三废处理 (21)致谢: (23)参考文献: (24)年产10万吨硫酸的工艺设计1设计任务书1.1项目硫酸生产的工艺设计1.2设计内容1.2.1生产工艺设计1.2.2设计转化吸收塔1.3设计规模1.3.1 年产:10万吨1.3.2 年生产日:300天1.3.3日生产能力:10/300=333吨/天1.4设计依据该设计说明书是依据湖北远大富驰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年产10万吨硫酸技术要求。

1.5产品组成、性质及用途1.5.1硫酸组成【1】硫酸(英文名:Sulphuric acid for industrial use),H2SO4或SO3·H2O,相对分子质量98.078,是指SO3与H2O摩尔比等于1的化合物,或指100%H2SO4,外观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密度(20℃)为1.8305g/㎝³。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

转化器
• 转化器是SO2实施氧化反应并保证SO2排放达标 的关键设备。
• 目前转化器在结构上有两种形式积木式结构和中 心筒式结构。积木式结构采用平底球冠盖立式回 筒形容器,其内部自下向上由若干立柱和桩柱支 撑隔板和格栅。中心筒式结构采用两个同心立式 圆简,内圆筒直径较小,为中心管,既用于支撑 催化剂和隔板的部分重量,又作为部分反应段的 进气通道,催化剂装填在内、外两层圆筒之间。
为尽量利用液体硫磺焚烧产生的高温位热 一 熔硫工序(S+O2=SO2)
四 能量的利用 空气鼓风机是硫磺制酸装置最为关键的设备,其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装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装置开车率最重要的保证。
能和二氧化硫转化产生的中温位热能,在 反应速度随空气流速的增加而增加。
8%以上,一些装置要求转化率达到99.
硫磺-->熔硫槽-->焚硫炉--> S02气体-->触媒炉--> S03 气体--> 吸收塔-->H2S04
能量的利用 (1)触媒表面的活性中心吸附氧分子,二氧化硫分子。
轴流式鼓风机采用透平压缩原理,风机效率稍高叶片运转的线速度低于离心风机,可以减少磨蚀另外可以利用静叶角度来调节风量。 设备上的人孔与工艺接管均采用焊接连接形式, 以确保高温操作状态下的密封, 避免在高温下材料蠕变而发生泄漏。
在焚硫炉产生的炉气,温度在800~1000℃,SO2浓 度在12%左右,经废热锅炉冷却到430℃左右,进入炉气 过滤器,滤去杂质后与空气混合,使温度和SO2浓度都达 到合适范围后进入转化器
二 转化工艺及其条件(SO2+O2=SO3)
转化一般采用进口催化剂、“3 + 1”两次转化工艺、 “Ⅲ—Ⅱ”换热流程。也有个别装里采用国产催化剂、 “3 + 2”两次转化工艺。总转化率均要求达到99.8%以上, 一些装置要求转化率达到99.83%以上,放空尾气中SO2 含量低于700mg/ m3。由于要求较高的转化率,一般催化 剂的装填盆较大。

年产10万吨硫酸工艺毕业(课程)设计

年产10万吨硫酸工艺毕业(课程)设计
The Factory ofSulfuricAcidWhose
Output is100,000 Tons Per Year
A
The sulfuric acid can be baked by the sulphur iron mine to burn born sulphur dioxide, The further catalyst which passes sulphur dioxide oxidizes born three oxidize sulphur, Finally absorb with the oil of vitriol three oxidize sulphur system sulfuric acid. This design is the year produces 100,000 ton sulfuric acid factory of design.It include the main equipment computation and the shaping in the technical process, entire factory floor-plan, s various workshops elevation and horizontal plan.
2.2
(1)遵守国家的政策规定;
(2)符合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
(3)利于生产,便于生活;
(4)对环境不会造成威胁;
(5)合理利用资源;
(6)节约投资,留有余地。
2.3
厂址选择工作组(又设计部门与工业局主管组成)依据省市委指示,经过多方磋商,考虑到地势、交通、协作等问题,作为大型的化工原料生产基地,厂址定在陕西镇安。
1.1.2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十分广泛。硫酸用于生产磷肥(过磷酸钙)和氮肥(硫酸铵),其消耗量几乎占硫酸产量一半以上;在有机化工、纤维、塑料、染料以及农药的生产中都需要硫酸;无机化工,如磷酸、氟氢酸、硼酸等无机酸及硫酸盐、磷酸盐、铬酸盐等无机盐的生产,也用硫酸;在国防和原子能工业,硫酸用于制造各种无烟炸药、从铀矿中提取铀;冶金工业的金属精炼、石油工业的产品精制等。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

硫磺制酸原理及工艺过程硫磺制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工艺,其原理是利用硫磺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冶金、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硫磺制酸的主要工艺过程包括硫磺燃烧氧化、硫酸生成、冷却和分离净化等步骤。

硫磺燃烧氧化是硫磺制酸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硫磺通常以固体的形式存在,其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气化。

硫磺气化的反应方程式如下:S(s)+O2(g)->SO2(g)在硫磺气化反应中,需要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和氧气流量,以保证硫磺燃烧充分。

反应温度通常在800-1200摄氏度之间,并且要在适宜的反应时间内完成。

硫酸生成是硫磺制酸的第二步。

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需要进一步氧化为三氧化硫,然后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硫酸生成的反应方程式如下:SO2(g) + H2O(l) -> H2SO3(aq)H2SO3(aq) + 1/2 O2(g) -> H2SO4(aq)硫酸生成反应通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可利用催化剂如氧化铜或氮氧化物促进反应速率。

反应后的硫酸通常以气体或溶液的形式存在。

冷却和分离净化是硫磺制酸的最后一步。

此步骤是为了将硫酸冷却,使其凝结成液体,并将其中的杂质和不需要的气体分离出来。

硫酸冷却可利用冷却器或冷凝器,将硫酸从高温高压下的气体状态转变为液体状态。

随后,利用过滤器或离心机将其中的固体杂质分离出来,最终得到纯净的硫酸产品。

综上所述,硫磺制酸的工艺过程包括硫磺燃烧氧化、硫酸生成、冷却和分离净化等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能源消耗、产物的纯度和处理废气和废水等问题。

同时,工艺条件的优化和催化剂的选择也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硫磺制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艺,通过硫磺的氧化反应制得硫酸。

硫酸是化工生产中的基础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化肥、冶金、制药、纸浆造纸等行业。

下面将详细介绍硫磺制酸工艺流程。

硫磺制酸的反应方程式如下:S+O2→SO22SO2+O2→2SO3SO3+H2O→H2SO4硫磺制酸的工艺流程如下:1.硫磺燃烧:将固态硫磺进入燃烧炉内,在空气的作用下发生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化氢。

S+O2→SO2S+H2→H2S2.二氧化硫净化:将含有硫化氢的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洗涤塔进行净化处理,去除硫化氢等杂质。

H2S+O2→H2O+S3.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将净化后的二氧化硫气体与空气进入氧化炉,加入催化剂(通常为银)进行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

2SO2+O2→2SO34.三氧化硫吸收:将含有三氧化硫的气体通过吸收塔,与硫酸接触,发生反应生成硫酸。

SO3+H2O→H2SO41.铁矿石还原:将铁矿石在高温下还原,生成铁和硫化物。

FeS2→Fe+S22.铁矿石的非氧化鼓风:将还原后的铁矿石中的硫化物经非氧化鼓风炉进行加热鼓风,生成硫化氢和二氧化硫。

2S2+3O2→2SO2+2S4Fe+3O2→2Fe2O33.硫化氢脱硫:将含有硫化氢的气体通过洗涤塔进行脱硫处理,去除硫化氢等杂质。

H2S+Fe2O3→Fe2S3+H2O4.二氧化硫净化和催化氧化:同传统工艺流程的步骤2和步骤35.三氧化硫吸收:同传统工艺流程的步骤4总体来说,硫磺制酸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多个步骤进行反应和处理,以最终制得硫酸。

这个工艺在化学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充分利用硫磺资源,还能生产出广泛用途的硫酸产品。

年产10万吨硫磺制酸转化工艺计算书

年产10万吨硫磺制酸转化工艺计算书

100kt/a硫磺制酸转化工艺计算书一、基本条件:1.气体成分与气量:①进转化气体成份:SO2 9.0%;O28.1%;N282.9%②进转化气量: 33300Nm3/h2.转化率与进口温度二、物料衡算:(33300/22.4=1486.6)60℃一吸来去二吸180℃左右438℃318.5430℃583.4480℃530.66440℃475.27420℃442.5第二废锅热管锅炉去一吸180℃左右三、热量衡算:注:1kcal=4.1868 kJ(一)一段反应热量和出口温度1、进一段:SO133.8×10.96=1466.45kcal2120.47×7.407=891.8kcalO2N1232.4×7.101=8751.27kcal2∑ 11109.5kcal/h ℃=11109.54×430=4777094.4kcal/hQ1入2、出一段:50.81×1.31=574.55kcalSO283.01×6.025=1330.08kcalSO378.97×7.547=595.46kcalO21232.4×7.21=8885.60kcalN2∑ 11385.7预计反应后温度:t=430+0.62×252=586.2=(430+586.2)/2=508.1tm反应热:=24205-2.21×(273+508.1)=22478.77Q平均总反应热:Q反=83.0×22478.77=1865737.9.一段出口温度:t出=(Q1入+Q反)/出口气体平均热容=(4777094.4+1865737.9)/11385.7=583.4℃出一段气体带出的热量:Q1出=11385.7×583.4=6642832.2kcal(二)二段反应热和出口温度:1、进入二段气体带入热量:进二段气体温度480℃,进二段气体每升高1℃需热量与一段出口基本相当,即:11385.7Q2入=480×11385.7=5465136.0kcal2、反应热:预计反应后的温度:t=480+(0.8-0.62)×252=525.36℃tm=(480+525.36)/2=502.68Q平均=24205-2.21×(273+502.68)=22490.75Q2反=(107.0-83.0)×22490.75=539778kcalT2出=(5465136+539778)/11316=530.663、三段带出热量:热容:SO226.8×11.174=299.5kcalSO3107.0×15.725=1682.6kcalO266.9×7.493=501.3kcalN21232.4×7.167=8832.6kcal∑ 11316Q2出=530.66×11316=6004914kcal(三)三段反应热和出口温度:1、三段气体进口温度440 ℃,热容与二段出口相当。

10万吨硫磺制酸计算

10万吨硫磺制酸计算

10万吨硫磺制酸计算:一.物料衡算:按年产10万吨,每小时13.5吨计1.进一段气体量及成分气体量=13500X0.98÷98X22.4X1÷0.992X1÷0.9995X100÷9.5=32104.3(m³标/h)其中:二氧化硫=13500X0.98÷98X1÷0.992X1÷0.9995=136.16(Kmol)或(136.16X22.4=3049.98 m³标)氧=136.16X8.1÷9.5=116.1(Kmol) 或(166.1X22.4=2600.5 m³标)氮=136.16X82.9÷9.5=1188.2(Kmol) 或(1188.2X22.4=26615.12 m³标)2.出一段气体量及成分二氧化硫=136.16(1-0.62)=51.74(Kmol) 或(51.74X22.4=1159m³标)三氧化硫=136.16X0.62=84.42(Kmol) 或(84.42X22.4=1891m³标)氧=116.1-(84.42÷2)=73.89(Kmol) 或(73.89X22.4=1655.1m³标)氮=1188.2(Kmol) 或(1188.2X22.4=26615.12 m³标3.出二段气体量及成分二氧化硫=136.16(1-0.8)=27.23(Kmol) 或(27.23X22.4=610m³标)三氧化硫=136.16X0.8=108.9(Kmol) 或(108.9X22.4=2439.4 m³标)氧=116.1-(108.9÷2)=61.65(Kmol) 或(61.65X22.4=1381 m³标)氮=1188.2(Kmol) 或(1188.2X22.4=26615.12 m³标4.出三段气体量及成分二氧化硫=136.16(1-0.92)=10.89(Kmol) 或(10.89X22.4=243.9m³标)三氧化硫=136.16X0.92=125.3(Kmol) 或(125.3X22.4=2806.7m³标)氧=116.1-(125.3÷2)=53.45(Kmol) 或(53.45X22.4=1197.3 m³标)氮=1188.2(Kmol) 或(1188.2X22.4=26615.12 m³标5.出四段气体量及成分二氧化硫=136.16(1-0.95)=6.81(Kmol) 或(6.81X22.4=152.5m³标)三氧化硫=136.16X0.95-136.16X0.92=4.08(Kmol) 或(4.08X22.4=91.39m³标)氧=53.45-(4.08÷2)=51.37(Kmol) 或(51.4X22.4=1151.4m³标)氮=1188.2(Kmol) 或(1188.2X22.4=26615.12 m³标6.出五段气体量及成分二氧化硫=136.16(1-0.992)=1.09(Kmol) 或(1.09X22.4=24.4m³标)三氧化硫=136.16X0.992-136.16X0.92=9.8(Kmol) 或(9.8X22.4=219.52m³标)氧=53.45-(9.8÷2)=48.55(Kmol) 或(48.55X22.4=1087.5m³标氮=1188.2(Kmol) 或(1188.2X22.4=26615.12 m³标二热量衡算:⑴进转化一段气体带入热(以每小时气量计)进转一段气体每升高1℃所需热量 420℃SO2:136.16X10.96=1492.3千卡/hO2: 116.1X7.407=860卡/hN2: 1188.2X7.101=8437.4千卡/h带入总热量=420X10789.7=4531677.4千卡/h第一换带出热:⑵出转化第一段气体温度出转化第一段气体每升高1℃所需热量SO2:51.74X11.307=585千卡/hSO3:84.42X16.025=1352.8千卡/hO2: 73.89X7.547=557.6千卡/hN2: 1188.2X7.21=8566.9千卡/h升1℃所需总热量=11062.32千卡/h预计反应后温度为:=430=0.62X252=586.2℃反应时平均温度(430+586.2)÷2=508.12℃摩尔反应热Q=24205-2.21(273+508.1)=22478.77千卡/mol.h 总反应热Q=84.42X22478.77=1897657.76千卡/h所以一段出口温度=(气体带入热+反应热)÷出口气体的平均热容出口温度T=(4531677.4+1897657.76)÷11062.32=581.2℃⑶一段带出热Q=581.2X11062.32=6429335.16千卡/h⑷进转化二段气体带入热(以每小时气量计)进转二段气体每升高1℃所需热量 482℃SO2:51.74X11.074=573千卡/hSO3:84.42X15.48=1306.8千卡/hO2: 73.89X7.452=550.6千卡/hN2: 1188.2X7.136=8479千卡/h千卡/h进二段带走热=482X10909.4=5258328.5千卡/h一换需移走热=6429335.16-5258328.5=1171006.66千卡/h加上五换壳层带出热量3018312.2千卡/h总产热=4189318.86千卡/h。

10万吨硫磺制酸计算

10万吨硫磺制酸计算

10万吨硫磺制酸计算
引言:
硫磺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酸工艺中。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10万吨硫磺制酸,并计算所需的相关数据。

详细分析将包括生产工艺、原料消耗量、设备配置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制酸工艺及反应方程式
制酸工艺是利用硫磺与其他物质的反应产生酸类物质。

一种常见的制酸工艺是硫磺的氧化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S+O2→SO2
SO2+H2O→H2SO3
H2SO3+1/2O2→H2SO4
第二节:原料消耗量计算
在制酸过程中,硫磺的消耗量是关键因素之一、在10万吨硫磺制酸的情况下,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得出所需的硫磺消耗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原料的消耗量,如氧气、水等。

第三节:设备配置与能耗计算
制酸过程中的设备配置对于生产效率和能耗均有重要影响。

本节将讨论适宜的设备配置,包括反应器、冷却器、蒸发器等设备,并计算所需的能耗,以提高生产效益。

第四节:环保与安全考虑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环保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内容。

我们将讨论如何在10万吨硫磺制酸过程中,确保环境和工人的安全,包括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工人防护等方面。

第五节:数据分析与经济评估
最后,我们将对以上的计算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经济评估。

通过对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及竞争情况的考虑,我们将提供一个综合评估,以评估10万吨硫磺制酸的可行性和盈利性。

结论:。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精)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精)

硫磺制酸工艺流程硫磺制酸工艺流程说明(1原料工段固体硫磺由火车运至硫磺仓库,采用人工上料方式,通过一大倾角胶带式输送机将硫磺输送至快速熔硫槽加料口处。

(2熔硫工段来自原料工段的固体散装硫磺由胶带输送机送入快速熔硫槽内熔化,经熔化后的熔融液硫自溢流口自流至过滤槽中,由过滤泵送入带助滤剂预涂层的液硫过滤器内过滤后流入液硫中间槽内,再由液硫输送泵输送到液硫贮罐内,液硫由液硫贮罐经精硫泵(屏蔽泵送到焚硫转化工段的焚硫炉内燃烧。

快速熔硫槽、助滤槽、液硫贮罐、精硫槽等内均设有蒸汽加热管,用0.5~0.6MPa蒸汽间接加热,使硫磺保持熔融状态。

助滤槽内设有助滤泵将助滤剂硅藻土预涂到液硫过滤器上。

(3焚硫及转化工段液硫由精硫泵加压经磺枪机械雾化而喷入焚硫炉焚烧,硫磺燃烧所需的空气经空气过滤器过滤后,再经空气鼓风机加压、干燥塔干燥后送入焚硫炉。

(4干吸及成品工段空气鼓风机设在干燥塔上游,即硫磺焚烧及转化所需空气经过滤器过滤、鼓风机加压后进入干燥塔塔底,用98%硫酸吸收掉空气中的水分使出塔干燥空气中水分0.1g/Nm3,经塔顶除雾器除去酸雾后的干燥空气进入焚硫炉。

从干燥塔出来的浓度约97.8%的硫酸流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第一吸收塔的吸收酸混合后,经干燥塔酸循环泵加压后送入干燥塔酸冷却器中,经冷却至约70℃后送到塔顶进行喷淋。

由转化器第三段出口的气体经冷热换热器和省煤器II回收热量、温度降为172℃后一部分进入第一吸收塔塔底,塔顶用来温度75℃、浓度为98.0%的硫酸喷淋,吸收气体中SO3后的酸自塔底流出进入干吸塔循环槽中,与来自干燥塔的干燥酸进行混合并用工艺水调节循环酸浓度至98%后,再由一吸塔酸循环泵依次送入一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送至一吸塔塔顶进行喷淋。

另一部分一次转化气进入烟酸塔。

塔内用104.5%发烟硫酸进行喷淋,吸收转化器中的SO3后,由塔底流入发烟酸循环槽,通过来自一吸塔酸冷却器出口的98%硫酸调节浓度为104.5%,然后经烟酸塔循环泵送入烟酸塔酸冷却器,冷却后的发烟酸一部分作为产品送至成品工段,另一部分送入烟酸塔塔顶进行喷淋。

年产80万吨硫磺制酸工艺设计

年产80万吨硫磺制酸工艺设计

技术路线选择
一、硫磺制酸的技术路线
硫磺制酸的技术路线是使用硫磺制备的盐酸。

其工艺是将硫磺加和氧气燃烧,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再将硫酸溶解制取合成的盐酸,即硫磺制酸。

二、工艺设计要求
1.硫磺制酸的原料准备
硫磺作为原料,主要由硫酸销售商提供,在使用前要对它进行分析,确定它的干燥重量,含硫份,水分,氧化硫等,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原料进行着色、粉碎处理等,保证原料是合格的。

2.硫磺燃烧
硫磺采用空气和氧气混合燃烧,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反应的温度在930—1020℃之间,反应的时间为45min以上,直到硫磺完全燃烧完毕,反应的温度、时间对硫酸的收率有很大的影响。

3.硫酸萃取
硫酸气体通过分离塔进行萃取,分离出硫酸液溶液,排出燃烧后的烟气,分离的原理就是液体比气体的密度大,而且液体的沸点低,比气体的容易沸腾,从而通过加热和低温萃取来达到分离的效果。

4.硫酸生成
硫酸液溶后,通过反应器进行反应,摩尔比(SO2/H2S)为1:2,使硫酸液溶蒸出的气体含硫进行氧化,产生硫酸。

5.硫酸盐制备。

年产10万吨硫酸生产工艺流程

年产10万吨硫酸生产工艺流程

年产10万吨硫酸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硫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物品,它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硫磺法硫酸生产工艺设计

硫磺法硫酸生产工艺设计

目录1. 硫酸生产工艺简介41.1硫铁矿制硫酸41.2硫磺制酸41.3冶炼烟气制酸41.4硫酸盐制酸42. 产品级原料物化数据52.1二氧化硫(SO2)52.2三氧化硫(SO3)52.3硫酸(H2SO4)63. 工艺设计部分83.1原料熔硫工段93.2焚硫工段113.3余热锅炉系统133.4转化工段153.5干吸工段173.6成品工段183.7污水处理系统204. 物料与热量衡算224.1设计要求224.2硫磺焚烧的物料衡算224.3转化器物料衡算224.4转化器热量衡算245.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245.1主要设备转化器的设计245.2催化剂的装填量255.3各段触媒需用量VK、触媒层厚度H26 6.设计总结与致谢27参考文件28附件29硫磺法硫酸生产工艺设计摘要:以硫磺为原料生产硫酸不需要净化,大大简化了工艺过程,节省投资费用,且产品质量高。

设计了以硫磺为生产原料生产硫酸(300kt/a)的工艺流程,描述了硫酸一些性质级制酸过程的反应原理,对焚硫、转化、吸收三个工段以与整个工艺流程做了阐述。

重点分析了焚硫和转化工段的各个工艺指标,工艺条件。

对焚硫工段的焚硫炉、转化工段的转化器和换热器三个设备做了宏观的设备选型,并且对焚硫炉和转化器做了物料衡算。

为了使设计更加合理与完善,在设计中还解决了废水的处理问题。

关键词:硫酸;硫磺制酸;焚硫炉;转化器中图分类号:TQ44.2Sulfur method of sulphuric acid production processdesignPeng fang (instructs teacher: chen yong zhou)(Hubei normal universit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pplied chemistry 0703classes Hangshi Hbei province 435002)Abstract:Raw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lfur to sulfuric acid without purification,greatly simplified the process,save investment costs andhigh quality.Designed to produce raw sulfuric acid sulfur (300kt/a)the process,describes the nature of some sulfuric acid and acidreac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burning sulfur,transformed and absorbedthree Section and the entire process has set out to do.Analyzed andtransformed into a burning sulfur Section of the variousindicators,technological conditions.The burning of surfur Section ofthe burning of sulfur furnace,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chenical andheat transfer equipment for the done a macro equipment selection,and the burning of sulfur furnace and a converter to do the materialbalance.In order to make morr rational and sound design, the designalso solved the problem of wastewater treatment.Key words:Sulfuric Acid;Producing Sulfuric Acid by Sulfur;The stove of sulfur;ConverCenter chart category number: TQ44.21. 硫酸生产工艺简介1.1硫铁矿制硫酸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共有九种流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均采用沸腾焙烧,干法除尘,酸洗净化,两转两吸,回收高低温位余热技术方案。

10万吨氨化硫基复合肥工艺计算1

10万吨氨化硫基复合肥工艺计算1

10万吨氨化硫基复合肥工艺计算关于本工艺计算的说明:因本人没有复合肥生产经验, 氨化硫基复合肥是近十年才发展的起来的新工艺,物料反应复杂,硫酸氢钾属一种过渡产品,资料上对它介绍不多,所以它不同与硫酸、合成氨、烧碱这些成熟的生产工艺一样,有专门经过大量的生产实践、实验和通过专家核定的工艺计算样本,估计现在还没有针对氨化硫基复合肥的完整工艺计算书,或者有经验的生产厂家有这方面资料也不愿公开。

本人冒昧作氨化硫基复合肥工艺计算只是想把本计算作为正威公司生产成本的一些参考,同时鞭策自己多了解复合肥,肯定有很多不切实际和错误之处,望各位有经验的复合肥老师和同事批评指正,以使本计算的错误更少。

谢谢!(工艺计算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校核。

本计算暂不做热量衡算)一、计算依据:1、规模:100kt/a,年作业时间8000h,12.5t/h2、物料条件:硫酸浓度:98% 氯化钾质量:K2O含量60%H2O含量1% 磷酸质量:P2O5含量20% 液氨:99.8% 3、工艺效率:钾收率105%(因磷酸中含钾)、磷收率98%、氮收率95%、物料损失5%4、气象条件:年平均气温18°C,最冷月份为1月,极端最低气温-3.2°C;最热月份为7月,极端最高气温39°C,多年平均降雨量1163.3mm,年平均日照数1028.4小时,平均相对湿度为79.7%、大气压742mmHg柱5、产品质量:15-15-15、H2O含量小于2% 氯含量小于3%粒度3.5-4.5mm二:转化工段物料衡算进转化槽物料氯化钾1、吨产品耗氯化钾的量=15%×1000÷60%÷1.05=238Kg=0.238t/t2、氯化钾实物量=0.238×12.5=2.975 t/h3、由氯化钾带入KCl=2.975×95%=2.8263t/h4、由氯化钾带入H2O=2.975×1%=0.0298t/h5、由氯化钾带入其它固体物质2.975-2.8263 -0.0298=0.1189t/h硫酸6、吨产品耗硫酸量=0.238×1.277×1.15=0.3495t/t=0.1899m3/t(见不同氯化钾与硫酸配比表)7、硫酸实物量=0.3495×12.5=4.3687t/h8、由硫酸带入H2SO4=4.3687×98%=4.2814t/h9、由硫酸带入H2O=4.3687-4.2814=0.0873t/h蒸汽10、吨产品耗蒸气量:0.2t/t11、蒸气量=0.2×12.5=2.5t/h(估算)空气12、进转化槽的空气量=16356×70%=11449.2 m3/h=14.7695 t/h出转化槽物料(KCl的转化率95%计、HCl逸出率90%计)其他气体1生成HCl量=2.8263×36.5/74.5×95%=1.3155t/h2、HCl逸出量=1.3155×90%=1.1839 t/h3、水蒸气逸出量=2.6198×85%=2.2268t/h(随气体带出的它物质忽略)4、出转化槽的空气量=16356×70%=11449.2 m3/h=14.7695 t/h 液体5、生成KHSO4量=2.8263×136/74.5×95%=4.9014t/h6、每小时由硫酸氢钾带出H2O量=2.6198-2.2268=0.393t/h7、每小时由硫酸氢钾带出其它物质量=2.975+4.3687+1.875-1.1839-1.7929-4.9014-0.1992=1.1413t/h 进出物料平衡表进转化槽物料出转化槽物料物料名称物质量(t/h)主要消耗(t/h)物料名称物质量(t/h)占料浆比例%液相KCl 2.8263 0.238液相KHSO4 4.9014 K2O含量H2SO44.2814 0.3495 HCl 0.1315 Cl-含量其它物质0.1189 KCl 0.14875水分0.1171 H2O 0.393 6.1气相空气14.7695 其它物质0.85835蒸汽 2.5 小计 6.433HCl 1.1839水蒸气 2.2268空气14.7695合计24.6132 合计24.6132氢钾料浆带入1、进混酸槽的KHSO4量=4.9014 t/h2、进混酸槽的H2SO4量=4.2814×15%+4.2814×2%=0.7278 t/h3、进混酸槽的HCl量=1.3155×10%=0.1355 t/h4、进混酸槽的KCl量=2.975×5%=0.14875 t/h5、进混酸槽的Cl-量=0.1355×35.5/36.5+0.14875×35.5/74.5=0.2027 t/h6、进混酸槽的H2O量=0.393t/h7、进混酸槽的其它物质=0.1006 t/h合计6.433 t/h磷酸带入8、进混酸槽的P2O5=0.15/0.98×12.5=1.9133t/h9、进混酸槽的NH3=0.178×15%×12.5=0.3338 t/h(氨以磷酸一铵存在)10、进混酸槽的H2O=1.9133/18.5%×50%=5.174t/h(磷酸中H2O以50%记分析数据)11进其它物质=0.15/0.98/0.185×12.5=10.341-5.174-0.3338-1.9133=2.9119 t/h合计10.341t/h11、进混酸槽的物质量=10.341+6.433=16.774t/h=11.0355 m3/h(比重1.52g/l)四:吸收工段物料衡算1、进入吸收的HCl量=2.8263×36.5/74.5×95%=1.3155t/h2、生成盐酸=1.3155/0.31×90%×98%=3.7428 t/h=0.299 t/t进造粒机物料1、进造粒机的混酸量=16.774t/h=11.0355 m3/h2、进造粒机的尿素量=0.04t/t=0.04×12.5=0.5t/h3、进造粒机的液氨量=(0.15-0.04×0.46)/0.823/0.9-=0.178t/t=2.225t/h=2.225×22.4/17/6×1000=488.6 m3/h4、进造粒机的返料量=12.5×4=50 t/h(水份2%)合计69.499t/h 其中水份=0.393+5.174+50×2%=6.567t/h=0.0944% 5、进造粒机的空气量=13952×70%=9766.4 m3/h=7.57 t/h出造粒机物料气体1、出造粒机的气氨=2.225×20%=0.445 t/h2、出造粒机的空气=13952×70%=9766.4 m3/h=7.57 t/h3、出造粒机的蒸发H2O=6.567×28%=1.8528 t/h小计9.8678 t/h固体1、出造粒机的料浆=69.499-0.445-1.8528=67.2012t/h其中水份=6.567-1.8528=4.7142 t/h=4.7142/66.4264×100%=7.096% 六:造粒尾气工段物料衡算进文氏管和洗涤塔的物质1、进文氏管和洗涤塔的气氨=2.225×20%=0.445 t/h2、进文氏管和洗涤塔的空气=13952×70%=9766.4 m3/h=7.57 t/h3、进文氏管和洗涤塔H2O量=6.176×30%=1.8528 t/h4、进文氏管磷酸=0.153×12.5/21.5%=8.895 t/h小计18.7628 t/h出文氏管(磷酸)1、磷酸吸收的H2O=1.8528×90%=1.6675 t/h2、磷酸吸收的NH3=0.445×80%=0.356 t/h小计(1.6675+0.356+8.895)×98%=10.7001 t/h出洗涤塔(尾气)1、出洗涤塔的空气=13952×70%=9766.4 m3/h=7.57 t/h2、出洗涤塔的H2O=1.8528-1.6675=0.1853 t/h3、出洗涤塔的NH3=0.445-0.356=0.089 t/h七:烘干段物料衡算1、进烘干机物料=69.499-0.445-1.8528=67.2012t/h其中水份=6.567-1.8528=4.7142 t/h=4.7142/66.4264×100%=7.096% 2、进造粒机热空气=85000×80%×(400+273)/(70+273)=133422 m3/h=7.519 t/h4、烘干机带出H2O=6.567-(67.2012-4.7142)×2.5%=5.005 t/h(随热空气带出)5、出烘干机热空气=7.519/29×22.4×1000×(70+273)/273=72969m3/h6、出烘干机物料=67.2012-5.005=62.1962 t/h八:冷却段物料衡算:1、进冷却机物料=62.1962×99%=61.574t/h2、进冷却机空气=53000×80%=42400 m3/h3、出冷却机物料=61.574-61.574×0.5%=61.266 t/h19、试车中出现的主要工艺问题:A、造粒尾气洗涤液的平衡(引起各设备的堵塞)B、产品质量不稳定C、造粒成球不稳定D、成品温度高(50度以上)20、探索与思考A、尾气洗涤磷氨的粘度与磷酸的镁含量的关系,为啥直接溶解磷铵的混酸的粘度小B、产品单养分的控制对造粒成球、烘干、破碎、筛分的影响C、怎样有效处理转化槽内硫酸氢钾结疤氨酸法工艺简介氨酸法工艺是近两年来国内出现的一种最新的复肥生产技术,传统复混肥生产工艺相比,氨酸法工艺以其低成本,低能耗,高产量等特点得到了迅速发展,代表了复工艺发展的一个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kt/a硫磺制酸转化工艺计算书
一、基本条件:
1.气体成分与气量:
①进转化气体成份:SO
2 9.0%;O
2
8.1%;N
2
82.9%
②进转化气量: 33300Nm3/h
2.转化率与进口温度
二、物料衡算:(33300/22.4=1486.6)
60℃一吸来去二吸180℃左右
438℃318.5
430℃
583.4
480℃
530.66
440℃
475.27
420℃
442.5
第二废锅
热管锅炉
去一吸180℃左右
三、热量衡算:
注:1kcal=4.1868 kJ
(一)一段反应热量和出口温度
1、进一段:
SO
133.8×10.96=1466.45kcal
2
120.47×7.407=891.8kcal
O
2
N
1232.4×7.101=8751.27kcal
2
∑ 11109.5kcal/h ℃
=11109.54×430=4777094.4kcal/h
Q
1入
2、出一段:
50.81×1.31=574.55kcal
SO
2
83.01×6.025=1330.08kcal
SO
3
78.97×7.547=595.46kcal
O
2
1232.4×7.21=8885.60kcal
N
2
∑ 11385.7
预计反应后温度:t=430+0.62×252=586.2
=(430+586.2)/2=508.1
t
m
反应热:
=24205-2.21×(273+508.1)=22478.77
Q
平均
总反应热:
Q

=83.0×22478.77=1865737.9.
一段出口温度:
t
出=(Q
1入
+Q

)/出口气体平均热容
=(4777094.4+1865737.9)/11385.7
=583.4℃
出一段气体带出的热量:
Q
1出
=11385.7×583.4=6642832.2kcal
(二)二段反应热和出口温度:
1、进入二段气体带入热量:
进二段气体温度480℃,进二段气体每升高1℃需热量与一段出口基本相当,即:11385.7
Q
2入
=480×11385.7=5465136.0kcal
2、反应热:
预计反应后的温度:
t=480+(0.8-0.62)×252=525.36℃
t
m
=(480+525.36)/2=502.68
Q平均=24205-2.21×(273+502.68)=22490.75
Q
2反
=(107.0-83.0)×22490.75=539778kcal
T
2出
=(5465136+539778)/11316=530.66
3、三段带出热量:
热容:
SO
2
26.8×11.174=299.5kcal
SO
3
107.0×15.725=1682.6kcal
O
2
66.9×7.493=501.3kcal
N
2
1232.4×7.167=8832.6kcal
∑ 11316
Q
2出
=530.66×11316=6004914kcal
(三)三段反应热和出口温度:
1、三段气体进口温度440 ℃,热容与二段出口相当。

即:11316
=440×11316=4979040.0kcal
Q
3入
2、反应热:
预计反应后温度:
t=440+(0.92-0.80)×252=470.24℃
=(440+470.24)/2=455.12 ℃
t
m
Q
=24205-2.21×(273+455.12)=22595.85kcal
平均
=(123.1-107)×22595.85=363793.2kcal
Q
3反
出三段气体的热容:
10.7×11.05=118.2kcal
SO
2
123.1×15.42=1898.2kcal
SO
3
O
58.9×7.44=438.2kcal
2
N
1232.4×7.13=8787.0kcal
2
∑ 11241.6
三段出口温度:
=(4979040+363793.2)/11241.6=475.27
T
3出
=475.27×11241.6=5342833.1
Q
3出
(四)四段反应热和出口温度:
1、进四段气体温度420℃
进四段气体热容:
10.7×10.94=117.06kcal
SO
2
58.9×7.40=435.8kcal
O
2
N
1232.4×7.10=8750.0kcal
2
∑ 9302.9
=420×9302.9=3907218
Q
4入
预计温度:
t=420+(0.992-0.92)×252=438.14℃
t
=(420+438.14)/2=429.07 ℃
m
Q平均(反)=24205-2.21×(273+429.07)=22653.43kcal
Q
=9.63×22653.43=218152.5kcal
4反
=(3907218+218152.5)/9322.2=442.5℃
t
4出
四段出口气体热容:
0.535×10.98=5.87kcal
SO
2
10.16×15.24=154.83kcal
SO
3
O
53.82×7.42=399.34kcal
2
N
1232.4×7.11=8762.36kcal
2
∑ 9322.2
=442.5×9322.2=4125370.4
Q
4出
四、换热量的计算:
1、Ⅱ换:
SO3 525(530.66)℃
423(420)℃ SO2 X=323℃
443(440)℃
=(525-443)×11316.0=927912kcal
换热量:Q

927912=(423-X)×9302.9
X=423-99.7=323.3 ℃
525→443
SO
3
SO
423←323
2
-----------------------
△t 102 120
=(102+120)/2=111 ℃
△t
m
=927912/(20×111)=418m2
F=Q/K△t
m
2、Ⅳ换:
去二吸SO3 X=171.6℃
327(323)℃一吸来SO2 60℃
438(442.5)℃=(327-60)×9302.9=2483874.3kcal
Q

2483874.3=(438-X)×9322.2
X=438-266.4=171.6 ℃
438→171.6
SO
3
327←60
SO
2
----------------------
△t 111 111.6
=(111+111.6)/2=111.3 ℃
△t
m
=2483874.3/(20×111.3)=1116m2
F=Q/K△t
m
3、第二废锅换热量(即蒸汽过热器):
=(583.4-480)×11385.7=1177281.3kcal/h
Q

4、热管锅炉换热量:
Q
=(475.27-180)×11241.6=3319307.2kcal/h
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