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教学案一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章末复习教案
章末复习【知识与技能】1.系统了解本章的知识体系及知识内容.2.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掌握直角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3.在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及其逆定理的基础上将知识融汇贯通,进行一些提高训练.4.培养对知识综合掌握、综合运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复习梳理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及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和对应练习,使学生对本章知识达标.【情感态度】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合作交流,发挥学习中主人翁意识,感受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性质与判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展示结构框图,让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有个系统地把握.教学时,可以边回顾边建立结构图,逐步加深印象.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1.“斜边、直角边定理”是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所独有的,在运用该判定定理时,要注意全等的前提条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2.本章的互逆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等,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数形结合的思想:勾股定理体现了由形到数,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体现了由数到形.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例1 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图中与∠A互余的角有()A.0个B.1个C.2个D.3个【分析】由“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可找出与∠A互余的角.∵∠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B=90°,∠A+∠ACD=90°,∴与∠A互余的角2个,故选C.例2 如图,一棵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从离地面5m处折断,倒下的部分与地面成30°角,如图所示,这棵树在折断前的高度是()A.10mB.15mC.5mD.20m.【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是5,再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得斜边是10,从而求出大树的高度为10+5=15(m).故选B.例3 如图,已知△ABC中,AB=5cm,BC=12cm,AC=13cm,那么AC边上的中线BD的长为_______.【分析】∵AB=5cm,BC=12cm,AC=13cm,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ABC是直角三角形,∵BD是AC边上的中线,∴BD=12AC=6.5cm.例4 一架长5米的梯子AB,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底端距墙底3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1米,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沿一条直线也将滑动1米吗?用所学知识,论证你的结论.【分析】由勾股定理求得AC=4(米),由题意得CD=AC-AD=4-1=3(米),再由勾股定理可求得CE的长,进而求出BE的长.解:是,理由如下:在Rt△ACB中,BC=3,AB=5,AC2+BC2=AB2,∴AC=4,DC=4-1=3,在Rt△DCE中,DC=3,DE=5,CE2+DC2=DE2,∴CE=4,∴BE=CE-CB=1,即梯子底端也滑动了1米.【教学说明】典型例题的分析解答,对学生解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讲评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本章的重点有哪些,难点在哪里,需要注意哪些,容易忽略什么,逐步加深印象,达到全面掌握.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1.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BAC的平分线,若CD=2,那么BD等于()A.6B.4C.3D.22.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赵爽弦图”。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教学案(10)
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教学案(7) -----------平行四边形一、知识点: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叫做平行四边形。
记作:□ABCD ,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①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⑤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矩形的定义: 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长方形。
2、矩形的性质:①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②矩形既是 图形也是 图形,对称轴是对边中点连线所在直线,有两条,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③矩形的对角线 ;④矩形的四个角都是 。
3、矩形的判定: ① 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② 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③ 的四边形是矩形。
4、菱形的定义: 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5、菱形的性质:①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②菱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条对角线④菱形的对角线互相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菱形的判定:①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C8、正方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9、正方形的性质:①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②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轴有四条,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10、正方形的判定:①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②有一组邻边相等矩形形是正方形; 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11、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1、三角形的中位线:⑴连结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区别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
⑵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 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 . 2、梯形的中位线:⑴连结梯形 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第五章期末复习学案
一、要点梳理:1.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 x 和y.如果对于变量x 的每一个值,变量y 都有 的值与它对应,我们称y 是x 的 .其中,x是 ,y 是 .2.函数y=_______(k 、b 为常数,k______)叫做一次函数.当b_____时,函数y=____(k____)叫做正比例函数.3.正比例函数y=kx (k ≠0)的性质:⑴当k>0时,图象过______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____.⑵当k<0时,图象过______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____.4.一次函数y=kx+b(k ≠ 0)的性质:⑴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⑵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5.图像经过的象限与k 、b 的关系(1)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则k_________,b________(2)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则k_________,b________(3)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则k_________,b________(4)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则k_________,b________二、例题讲解例1:若一次函数y=kx+b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且图象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那么对k 和b 的符号判断正确的是 ( )A.0,0k b >>B.0,0k b ><C.0,0k b <>D.0,0k b <<例2:一次函数y =kx +b ,当0≤x ≤2时,对应的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2≤y ≤4,则kb 的值为 ( )A. 12B. -6C. -6或-12D. 6或12例3:如图,已知矩形ABCD ,AD 在y 轴上,AB =2,BC =3,点A 的坐标为(0,1),在AB 边上有一点E (2,1),过点E的直线与CD 交于点F .若EF 平分矩形ABCD 的面积,则直线EF 的解析式为例4: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过(1,3)和(3,1)两点,且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1)求直线l 的函数关系式;(2)求△AOB 的面积.例5:已知y 与z 成正比例,z +1与x 成正比例,且当x=1时y=1,当x=0时y=-3,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例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4:43l 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 、,将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 OB ''△.(1)求直线A B ''的解析式;(2)若直线A B ''与直线l 相交于点C ,求A BC '△的面积.三、当堂训练1. 如图,过点Q (0,3.5)的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相交于点P ,能表示这个一次函数图象的方程是 ( )A .3x -2y+3.5=0B .3x -2y -3.5=0C .3x -2y+7=0D .3x +2y -7=0 2. 一次函数y =-3x -2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 若一次函数y kx b =+,当x 得值减小1,y 的值就减小2,则当x 的值增加2时,y 的值( ) A .增加4 B .减小4C .增加2D .减小2 CA y x O l A 'B '4. 直线y = 2x +6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5.如图,直线y=2x+3与x 轴相交于点A ,与y 轴相交于点B.⑴ 求A ,B 两点的坐标;⑵ 过B 点作直线BP 与x 轴相交于P ,且使OP=2OA , 求ΔABP的面积.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叫做此一次函数的坐标三角形.例如,图中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 y 轴分别交于点A 、B , 则△OAB 为此函数的坐标三角形.(1)求函数y =43-x +3的坐标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2)若函数y =43-x +b (b 为常数)的坐标三角形周长为16,求此三角形面积.四、课后作业1. 一次函数y =-3x -2的图象不经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 已知函数y=kx 的函数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函数的图像经过( )A .第一、二象限B . 第一、三象限C .第二、三象限D .第二、四象限3. 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交y 轴于正半轴,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一个解析式.....: . 4. 将直线 y = 2 x ─ 4 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所得直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5. 如图,点Q 在直线y =-x 上运动,点A 的坐标为(1,0),当线段AQ 最短时,点Q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复习-全册教案
x<1 x<0
x<3 x>0
x<1 x>4
1
典型例题分析:
例1. 已知 a<b,用<、>或=填空: 1+a 1+b a-2 b-2 3-a 3-b 4a 4b 例 2.解下列不等式(组),并将结果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a
b
2 2
(1). 3 x 1 4x 3
2
6
(2).
11. 将一堆苹果分给几个孩子,如果每人分 3 个,那么多 8 个;如果前面每人分 5 个,那 么最后一人得到的苹果不足 3 个。问:有几个孩子?有多少个苹果?
12.中国第三届京剧艺术节在南京举行,某场京剧演出的票价由 2 元到 100 元多种,某团 体须购买票价为 6 元和 10 元的票共 140 张,其中票价为 10 元的票数不少于票价为 6 元的 票数的 2 倍。问这两种票各购买多少张所需的钱最少?最少需要多少钱?
13. 某地举办乒乓球比赛的费用 y(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租用比赛场地等固定不变 的费用 b(元),另一部分费用与参加比赛的人数 x(人)成正比。当 x=20 时,y=1600; 当 x=30 时,y=2000. (1)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承办此次比赛的组委会共筹集到经费 6250 元,那么这次比赛最多可邀请多少名 运动员参赛?
①a-3
b-3 ②6a
6b ③-a
-b ④a-b 0
3. 当 x a 0 时, x2 与 ax 的大小关系是
4.
1
如果
x 1,则 2x 1x 1 _______0
2
5. 3x 6 的解集是___________, 1 x ≤-8 的解集是___________。 4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章末复习名师教案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思路点拨】由△ABC≌△A′B′C′,其中∠C′=24°可得∠C=24°,所以∠ B=180°-∠A-∠C=180°-36°-24°=1200 【解答过程】解:∵△ABC≌△A′B′C′, ∴∠C=∠C′=24° ∵∠A+∠B+∠C=1800
∠A=36° ∴∠B=180°-∠A-∠C=180°-36°-24°=1200 【答案】1200 14.如图 BC=EF,AC=DF,要证明△ABC≌△DEF,还需添加一个条件: (1)若以“ ”为依据,需添加的条件是 ; (2)若以“ ”为依据,需添加的条件是 .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思路点拨】延长 BA 交 CE 的延长线于 F,证明△BCE≌△BFE,由全等可证 CE=EF, 再证△ACF≌△ABD,可得 BD=CF 【数学思想】截长补短. 【解答过程】 证明:延长 BA 交 CE 的延长线于 F, ∵BE 平分∠ABC,CE⊥BE, ∴△BCE≌△BFE, ∴CE=EF, ∵在△ABC 中,∠BAC=90°,CE⊥BE, ∴∠FCA=∠ABD, 又∵ AB=AC ∠FAC=∠BAD ∴△ACF≌△ABD, ∴BD=CF, ∴BD=2CE.
2
三、章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 (每题 4 分,共 48 分)
1.如图,在△ABC 和△DEF 中,∠B=∠DEF,AB=DE,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
然不能证明△ABC≌△DEF,这个条件是( )
A.∠A=∠D
B.BC=EF
C.∠ACB=∠F
D.AC=DF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思路点拨】已知有一条边和相邻的一个角对应相等,可以添∠A=∠D(依据 ASA) 或∠ACB=∠F(依据 AAS),也可以添边 BC=EF(依据 SAS) 【解答过程】选项 A 的依据为 ASA; 选项 B 的依据为 SAS;选项 C 的依据为 AAS; 选项 D 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 【思路点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SSS;SAS;AAS;ASA;HL. 【解答过程】选项 A 周长相等不能判断三角形全等;选项 B 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 等,只能是两边和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选项 C 面积相等的 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选项 D 对,依据为 AAS.
八年级数学复习教案范文3篇
八年级数学复习教案范文3篇教案是课堂教学呈现和传承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我要与大家共享的:八年级数学复习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八年级数学复习教案范文一一、复习内容:第一章二次根式其次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频数及其分布第四章命题与证明第五章平行四边形第六章特别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二、复习目标:初二数学本学期内容多,导致本次复习时间较短,只有三个周的复习时间。
依据实际状况,特作打算如下:(一)、整理本学期学过的学问与方法:1.第一、二章主要是计算,老师提前先把概念、性质、方法综合复习,参加适当的练习,在练习计算。
课堂上逐一对易错题的讲解,多强调解题方法的针对性。
最终针对平常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
2.第三、四章主要是概念的教学,对这两章的考试题型学生可能都不熟识,所以要以与课本同步的训练题型为主,要列表或作图的,让学生踊跃动手操作,并得出结论,课堂上老师讲评,尽量是精讲多练,该动手的要多动手,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论证几何问题的常用分析方法。
3.第五、六章是几何局部。
这两张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和特别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其判定定理。
所以记住性质是关键,学会判定是重点。
要学会判定方法的选择,不同图形之间的区分和联系要特别熟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对常见的证明题要多练多总结。
(二)、在自己经验过的解决问题活动中,选择一个最具有挑战问题性的问题,写下解决它的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克制困难的方法与过程及所获得的体会,并选择这个问题的缘由。
(三)、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学习,让同学总结自己有哪些收获?有哪些须要改良的地方。
三、复习方法:1、强化训练这个学期计算类和证明类的题目较多,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特殊是一元二次方程,在复习过程中要分类型练习,重点是解题方法的正确选择同时使学生养成检查计算结果的习惯。
还有几何证明题,要通过针对性练习力争到达少失分,到达证明简练又严谨的效果。
2、加强管理严格要求依据每个学生自身状况、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对应知应会的内容要反复讲解、练习,必需做到学一点会一点,对承受实力差的学生课后要加强辅导,刚好订正出现的错误,平常多小测多检查。
2023最新-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5篇《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1、2.2、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课堂引入1、(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
四、例习题分析例1(补充)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是AB上一点,DF交AC于E.求证:∠AFD=∠CBE.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CB=CD,CA平分∠BCD.∠∠BCE=∠DCE.又CE=CE,∠∠BCE∠∠COB(SAS)。
∠∠CBE=∠CDE.∠ 在菱形ABCD中,AB∠CD,∠∠AFD=∠FDC∠ ∠AFD=∠CBE.例2(教材P108例2)略五、随堂练习1、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为。
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3、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求菱形的对角线的长和面积。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篇1一、指导思想坚持教育科学的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教育局和学校提出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全面深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
配合学校达成“安全校园”和“家长满意学校”的办学愿望。
积极深入探索“分组合作”学习方式,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放眼于学生终身能力培养,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的栋梁之材。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现代科技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十二章数的开方由平方根和立方根开始,进而学习实数的相关知识。
第十三章整式的整除主要介绍了幂运算、整式的乘法和除法、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几个基本的运算,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十四章勾股定理主要探索勾股定理及其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模型的建立为主。
第十五章平移与旋转主要介绍了图形的基本变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总结规律。
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特征以及几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对几何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落实通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最终实现能力的培养。
钻研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抓住关键,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因人而宜,制定课堂上有效的辅导、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四、教学常规落实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学习,团结协作。
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
上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上好每一节课。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教学案(4)
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教学案(4)--------- 平方根、立方根一、知识点:1、什么叫做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的a 平方根,也称为二次方根。
数学语言:如果a x =2,那么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
4的平方根是 ;149的平方根是 。
的平方根是0.81。
如果225x =,那么x = 。
2的平方根是 。
2、平方根的表示方法:一个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记作“ ”,正数a 的负的平方根记作“ ”。
这两个平方根合起来记作“a ±”,读作“正,负根号a ”.表示,= 。
2的平方根是 ;如果22x =,那么x = 。
3、平方根的概念: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 个,它们互为 ; 0只有 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 平方根。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4、算术平方根: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其中正数的正的平方根,叫的算术平方根.例如,4的平方根是2±,2叫做4的算术平方根,记作4=2; 2的平方根是2±,2叫做2的算术平方根,记作22=。
5、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⑴0≥0a ≥。
⑵),0(2≥=a a)0(2≤=a a, )0()(2≥=a a6、什么叫做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也称为三次方根。
即如果a x =3,那么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
记为3a ,读作“三次根号a ”.7、立方根的概念:正数的立方根是 ,负数的立方根是 ,0的立方根是 。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二、举例:例1:填空题:⑴16的平方根是 ;25的平方根是 ;4916的平方根是 ;2.56的平方根是 ;(-2)2的平方根是 ;210-的平方根是 。
⑵36±= ;01.0±= ;231⎪⎭⎫ ⎝⎛-±= 。
⑶=01.0 ;()=25 ;241⎪⎪⎭⎫⎝⎛= ; 216= ;()=-216 ;()25-= 。
初二数学教案(优秀8篇)
初二数学教案(优秀8篇)八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在加权平均数中,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
3、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4、能利和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教学重点: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对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归纳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与思考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举例。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n把(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如某公司要招工,测试内容为数学、语文、外语三门文化课的综合成绩,满分都为100分,且这三门课分别按25%、25%、5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这样计算出的成绩为数学,语文、外语成绩的加权平均数,25%、25%、50%分别是数学、语文、外语三项测试成绩的权。
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如3,2,3,5,3,4中3是众数。
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征:(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平均数。
(2)平均数能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在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容易受极端数字的影响,且计算较繁。
(3)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数字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字的信息。
(4)众数的可靠性较差,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求法简便,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3、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
4、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的教学计划范文(通用5篇)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的教学方案范文〔通用5篇〕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的教学方案1一、工作的重点和特色1、努力建立一支勤奋好学的优秀备课组。
2、努力探究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形式。
3、加强集体备课,力争每一节都成为集体智慧结晶。
4、积极推进教育技术运用,探究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5、积极开展备课组内听课评课活动。
二、工作目的1、加强学习自主高效课堂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形式改革之中。
努力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气氛。
2、以学校“为学生的终身开展负责”的办学理念为宗旨,着力提升课堂效能,大力加强科学研究,促进老师业务程度的进步和学生学习才能的提升。
3、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考虑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向教材挑战,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4、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力争数学学科合格率、优秀率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有好的成绩。
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充分发挥优生的特长,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
5、努力使备课组活动常规化、制度化,认真落实“集体备课、磨课、听课、评课、反思”常态化,争取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加强对平时教学工作的交流、研讨,进步全组数学老师的教学程度。
三、详细的工作措施1、在老师方面:〔1〕积极开展备课制度①时间:每周三上午第一节课的时间。
②地点:八年级晚修课室〔东楼一楼〕。
③要求:每位发言人要认真钻研新材,做到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习题;注意进展教材的单元分析^p ,拟定周课教学方案。
全体组员要认真参与,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各种情况,分析^p 学情,讨论教法。
同层次班级统一进度,统一习题,统一检测。
④“随时集体备课战略”:要多到办公室钻研教材,发挥集体优势、集体的智慧。
加强对教材、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中考的研究,开展组内“说课、上课、评课”。
数学知识点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各章练习题(1)-总结
初中数学、数学课件、数学综合练习题、数学教学教案、试卷数学阜宁县陈集中学八年级期末复习(1)第七章第七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目标与要求:复习目标与要求:(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正确用轴表示解集。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不等式及基本性质;)不等式及基本性质;(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法与应用;(3)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基础知识练习:基础知识练习:1、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1)X 的2/3与5的差小于1; (2)X 与6的和不大于9 (3)8与Y 的2倍的和是负数倍的和是负数 2. 已知a <b,b,用“<”或“>”号填空:用“<”或“>”号填空:用“<”或“>”号填空:①a-3 b-3 ②6a 6b ③-a -b ④a-b 0 3. 当0<<a x 时,2x 与ax 的大小关系是的大小关系是 4. 如果121<<x ,则()()112--x x _______05. 63->x 的解集是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x 41-≤-8的解集是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函数xx y 21-=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的取值范围是() A 、x ≤21且x ≠0 B 、x 21->且x ≠0 C 、x ≠0 D 、x 21<且x ≠07.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小于1515,这样的自然数组共有(,这样的自然数组共有(,这样的自然数组共有() A 、6组 B 、5组 C 、4组 D 、3组 8. 当x 取下列数值时,能使不等式01<+x ,02>+x 都成立的是(都成立的是( ) A 、-2.5 B 、-1.5 C 、0 D 、1.51.5 典型例题分析:典型例题分析:例1. 解下列不等式(组),并将结果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 634123+£-+x x (2). ïïîïíì-<--+£--).3(3)3(232,521123x x x x x例2. 已知关于x 的方程3k -5x =-9的解是非负数,求k 的取值范围。
八年级数学教学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学教案八年级数学教学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特点与地位:重点中的重点。
本课是教材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是图最常见的应用的之一,在交通运输、通讯网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2、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现有抽象思维能力水平,已掌握基本概念等学情,以及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自身特点,确立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1)重点:如何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求解最短路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2)难点:求解最短路径算法的程序实现。
3、教学安排:最短路径问题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求从某个源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另一种是求每一对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根据教学大纲安排,重点讲解第一种情况问题的解决。
安排一个课时讲授。
教材直接分析算法,考虑实际应用需要,补充旅游景点线路选择的实例,实例中问题解决与算法分析相结合,逐步推动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掌握最短路径概念、能够求解最短路径。
2、能力目标:(1)通过将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抽象成求最短路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
(2)通过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讲究工作方法、与他人合作,提高效率。
三、教法分析课前充分准备,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以启发的方式展开教学。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图这一章的难点,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与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反应控制好教学进度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四、学法指导1、课前上次课结课时给学生布置任务,使其有针对性的预习。
2、课中指导学生讨论任务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本节课知识点。
3、课后给学生布置同类型任务,加强练习。
五、教学过程分析(一)课前复习(3~5分钟)回顾“路径”的概念,为引出“最短路径”做铺垫。
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1)采用提问方式,注意及时小结,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教学案(新)折叠问题(期末复习)教案导学案课时作业试卷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A B C D M N PQ 折叠问题(专题复习)一、计算角度1.点E 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的点,沿着AE 折叠矩形ABCD ,使D 落在BC 边上的F 点处,如果∠BAF =60°,则∠DEA =____________.2.如图,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 ,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把BC 边向上翻折,使点C 恰好落在MN 上的P 点处,BQ 为折痕,则∠PBQ = 度. 2.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图①)按如下步骤操作:(1)以过点A 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 恰好落在AD 边上,折痕与BC 边交于点E (如图②);(2)以过点E 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BC 边上A 1,折痕EF 交AD 边于点F (如图③);(3)将纸片收展平,则∠AFE =____________.3.如图,一张长方形纸沿AB 对折,以AB 中点O 为顶点将平角五等分,并沿五等分的折线折叠,再沿CD 剪开,使展开后为正五角星(正五边形对角线所构成的图形).则∠OCD =____________.二、折出特殊的四边形1.如图,一张矩形纸片,腰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小明把矩形的一个角沿折痕AE 翻折上去,使AB 和AD 边上的AF 重合,则四边形ABEF 就是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他判定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点E 处,BE 与AD 交于点F . ⑴求证:△ABF ≌△EDF ;⑵若将折叠的图形恢复原状,点F 与BC 边上的点M 正好重合,连接DM ,试判断四边形BMD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ABABOOCDE3.在一张长12cm、宽5cm的矩形纸片内,要折出一个菱形.李颖同学按照取两组对边中点的方法折出菱形EFGH(见方案一),张丰同学沿矩形的对角线AC折出∠CAE=∠DAC,∠ACF=∠ACB的方法得到菱形AECF(见方案二),请你通过计算,比较李颖同学和张丰同学的折法中,哪种菱形面积较大?4A BCDA B CD E三、计算长度及面积1.如图,已知:点E 是正方形ABCD 的BC 边上的点,现将△DCE 沿折痕DE 向上翻折, 使DC 落在对角线DB 上,则EB ∶CE =_________.2.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ADC =45°,把△ADC 沿AD 对折,点C 落在C ´的位置, 若BC =2,则BC ´=_________.3.有一矩形纸片ABCD ,AB =9cm ,BC =12cm ,将纸片沿EF 折叠,使B 与D 重合.求折痕EF 的长.4.如下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045=∠DBC .翻折梯形ABCD ,使点B 重合与点D ,折痕分别交边AB 、BC 于点F 、E .若AD =2,BC =8, 求BE 的长;5.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AB =8,将纸片折叠,使顶点B 落在边AD 的E 点上,BG =10.(1)当折痕的另一端F 在AB 边上时,求△EFG 的面积.(2)当折痕的另一端F 在AD 边上时,如图,证明四边形BGEF 为菱形,并求出折痕GF 的长.AB CD E F G H (A)(B)6.(1)观察与发现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 AB AC >沿过点A 的直线折叠,使得AC 落在AB 边上,折痕为AD ,展开纸片(如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 和点D 重合,折痕为EF ,展平纸片后得到AEF △(如图②).小明认为AEF △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2)实践与运用将矩形纸片ABCD 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折痕为BE (如图③);再沿过点E 的直线折叠,使点D 落在BE 上的点D '处,折痕为E G (如图④);再展平纸片(如图⑤).求图⑤中α∠的大小.7.已知:如图,矩形AOBC ,以O 为坐标原点,OB 、OA 分别在x 轴、y 轴上. 点A 坐标为(0,3),∠OAB =60°,以AB 为轴对折后,使C 点落在D 点处,求D 点坐标.8.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 =33,BC =6,沿EF 折叠后,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点D 落在点Q 处,AD 与PQ 相交于点H ,∠BPE =30°. ⑴ 求BE 、QF 的长.⑵ 求四边形PEFH 的面积. 9.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B =45°,AE 为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AE 翻折后得△AB ′E ,求△AB ′E 与四边形AECD 重叠部分的面积.四、综合型问题1.将两块全等的含30°角的三角尺如图(1)摆放在一起,它们的较短直角边长为3.A 图① A 图② F EE D CF B A 图③ E D C A B FG ' D ' A D E C B F G α 图④ 图⑤(1) 将△ECD 沿直线l 向左平移到图(2)的位置,使E 点落在AB 上,则CC ′=______;(2) 将△EC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到图(3)的位置,使点E 落在AB 上,则△ECD 绕点C 旋转的度数=______; (3) 将△ECD 沿直线AC 翻折到图(4)的位置,ED ′与AB 相交于点F ,求证AF =FD ′.2.如图,把一个等腰直角△ABC 沿斜边上的中线CD (裁剪线)剪一刀,把分割成的两部分拼成一个四边形A ′BCD ,如示意图(1)。
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9)《平方根、立方根、实数》教学案(苏科版)
期末复习(9):平方根、立方根、实数一、知识点: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 ,即如果x 2=a ,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记作x= ,其中a 0.2、平方根的性质:⑴任何一个正数 ⑵零的平方根 ⑶负数3、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4、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 ,即如果x 3=a ,则 x= .5、立方根的性质:⑴任何一个正数有 个立方根,是 数⑵零有 个立方根,是 ⑶任何一个负数有 个立方根,是 数。
6、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 数。
7、 和 统称为实数。
8、实数的两种分类方式。
实数 实数9、 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10、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定义。
二、基础训练:1、如果x 2=9,则x= ,81的平方根是 ,算术平方根是 。
2、64-的立方根是 ,36464+-= ;3、 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________;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4、下列各数中:-3,14,0,32,364,0.31,227,2π,2.161 161 161…,是无理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比较大小:-6 7-,π 3.14;6、当m 时,4m -有意义,当m 时,33m -有意义,7、大于3小于7的整数是 ;写出一个3到4之间的无理数 。
8、(06北京)若0)1(32=++-n m ,则m n +的值为 . 9、2.40万精确到__________位,有效数字有__________个. 三、典型例题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无理数是无限小数; (B )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C )数轴上的点与无理数一一对应;(D )无理数可分为正无理数、0和负无理数。
例2.小强量得家里新购置的彩电荧光屏的长为58厘米,宽为46厘米,则这台电视机的尺寸是(实际测量的误差可不计) ( )A. 9英寸(23厘米)B. 21英寸(54厘米)C. 29英寸(74厘米)D. 34英寸(87厘米)例3.全世界人民踊跃为四川汶川灾区人民捐款,到6月3日止各地共捐款约423.64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捐款数约为__________元.(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例4. 数的平方根为3a+1,2a-6,则该数是 . 例5.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有 个。
八年级数学1 勾股定理教学案 北师大版
第一章勾股定理经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探索过程,了解勾股定理的各种探究方法及其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简单的问题.通过实例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与应用,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一、本单元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1.经历由情境引出问题,探索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再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2.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掌握勾股定理,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关问题.3.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4.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传统数学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二、教材分析实际生活中,有不少问题的解决都涉及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勾股定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是本章所体现的主要思想.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定理,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典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它是直角三角形特有的性质,是初中数学内容的重点之一.本章的重点是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难点是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本章主要有如下特点:1.在呈现方式上,突出实践性与研究性.例如,证明勾股定理是通过问题引出的.2.突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过程.勾股定理的应用尽量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3.对实际问题的选取,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注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注意系统训练的科学性,减少操作性习题,增加探索性问题的比重.【重点】1.掌握勾股定理,并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会运用它判定直角三角形.【难点】1.利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2.理解定理、逆定理的关系.3.勾股定理的应用.1.注重使学生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等活动过程.教材安排了探索勾股定理、验证勾股定理、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参与这些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获得结论,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2.注重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体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广泛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让学生体会这种应用,如利用勾股定理求出一些立体图形表面最短路程,进行各种距离的测量,利用结绳的方法得到直角等.教师还可以创设其他现实情境或鼓励学生自己寻找有关问题,进一步展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3.介绍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体现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勾股定理的发现、验证及应用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很多古文明都独立地发现了勾股定理,中国也是最早认识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古希腊在勾股定理的应用中发现了无理数,进而引发了数学史上第一次关于数学基础的危机,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材料十分丰富,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相关资料,还可以再呈现一些历史资料,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有关书籍、网络上收集并了解更多的历史资料,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4.注意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勾股定理的探索与验证活动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等.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渗透并揭示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例如,教师应鼓励学生由代数表示联想到有关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联想到有关代数表示,从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认识数学的内在联系.1探索勾股定理1.知道勾股定理的由来,初步理解割补拼接的面积证法.2.掌握勾股定理,通过动手操作利用等积法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想象能力以及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1.通过观察、猜想、拼图、证明等操作,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2.介绍“赵爽弦图”,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数学激情及爱国情感.【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并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关系.第课时1.经历用测量法和数格子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会解决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另一边的问题.1.经历“测量—猜想—归纳—验证”等一系列过程,体会数学定理发现的过程.2.在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等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3.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及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让学生参加探索与创造,获得参加数学活动成功的经验.【重点】勾股定理的探索及应用.【难点】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教师准备】分发给学生打印的方格纸.【学生准备】有刻度的直尺.导入一:展示教材P2开头的情境.如图所示,从电线杆离地面8 m处向地面拉一条钢索,如果这条钢索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6 m,那么需要多长的钢索?事实上,古人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的平方存在一个特殊关系,学完了这节课,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求出钢索的长度.[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二:如图所示,强大的台风使得一个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折断倒下,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师生活动】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确定了,第三条边确定吗?为什么?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确定了,第三条边也就随之确定,三边之间存在着一种特定的数量关系.事实上,古人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的平方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一、用测量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思路一【学生活动】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直角边长分别为3 cm和4 cm,测量一下斜边长是多少.2.画一个直角边长分别是6 cm和8 cm的直角三角形,测量一下斜边长是多少.3.画一个直角边长分别是5 cm和12 cm的直角三角形,测量一下斜边长是多少.【问题】你能观察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吗?[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感知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存在特殊的关系,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思路二任意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测量三条边长,把长度标在图形中,计算三边的平方,把结果填在表格中.【师生活动】师:观察表格,有什么发现?生1:a2+b2=c2.生2: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很接近斜边的平方.师:很精确,他用了很接近这个词,非常棒!有哪些数据得到了a2+b2=c2?生:3,4,5;6,8,10;2,1.5,2.5;5,12,13……师:哪些数据没得到a2+b2=c2?生:2,4,4.5;5,8,9.5;2.4,4.8,9.3……师:怎样验证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平方关系呢?二、验证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存在的特殊关系,用数格子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1探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况思路一展示教材P2图1 - 2部分图.探索问题:(1)这个三角形是什么样的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分别是多少?它们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学生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可以得出S A+S B=S C)[设计意图]通过三个正方形面积的关系,得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思路二展示教材P2图1 - 2,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分别是多少,它们满足上面所猜想的数量关系吗?你是如何计算的?【师生活动】师:在这幅图中,边长的平方是如何刻画的?我们的猜想如何实现?生:用正方形A,B,C刻画的,就是证A+B=C.师:再准确点说呢?生:是用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刻画的,就是证明正方形A的面积加上正方形B的面积等于正方形C的面积.师:请同学们快速算一算正方形A,B,C的面积.(学生交流面积C的求法,教师巡视点评)生:A的面积是9,B的面积也是9,C的面积是18.师:你用什么方法得到正方形C的面积为18个单位面积?生1:我先数整个格子有12个,两个三角形格子拼成一个正方形格子,能凑6个,一共是18个.生2:把正方形对折,得到两个三角形.(学生板演,并列式计算)生3: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学生板演,口述面积求法)师:方法不错,你们很善于动脑筋,我们用数格子、分割图形的方法得到C的面积,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吗?生:在正方形C的外侧画一个大正方形,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三角形的面积.(学生板演,口述面积求法)师:很好,他采用了补形的方法计算面积,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生1:S A+S B=S C.生2:a2+b2=c2.师:我们看到上面的三角形具有特殊性,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一般三角形能验证吗?2.探索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的情况.展示教材P2图1 - 3部分图.对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关系?你是如何计算的?【问题】(1)正方形A的面积是多少个方格?正方形B的面积是多少个方格?(2)怎样求出正方形C的面积是多少个方格?(3)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求正方形的面积,找到三边平方之间的关系.【提示】在正方形C的四周再补上三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变成一个新的大正方形.【拓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1.6个单位长度和2.4个单位长度,上面所猜想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你的理由.学生思考、交流,教师请学生口答,并板书,指出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勾股定理.【学生总结】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a2+b2=c2.[思考](1)运用此定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公式a2+b2=c2有哪些变形公式?(3)由(2)知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条边,就可以利用求出.[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环节,进一步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知识拓展]1.由勾股定理的基本形式a2+b2=c2可以得到一些变形关系式,如a2=c2-b2=(c+b)(c-b);b2=c2-a2=(c+a)(c-a).2.在钝角三角形中,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若c为最大边长,则有a2+b2<c2,在锐角三角形中,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若c为最大边长,则有a2+b2>c2.1.勾股定理的由来.2.勾股定理的探索方法:测量法和数格子法.3.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a2+b2=c2.1.直角三角形ABC的两直角边BC=12,AC=16,则ΔABC的斜边AB的长是()A.20B.10C.9.6D.8解析:BC2=122=144,AC2=162=256,AB2=AC2+BC2=400=202.故选A.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是6和8,则周长与最短边长的比是()A.7∶1B.4∶1C.25∶7D.31∶7解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为10.故选B.3.(2015·温州模拟)如图所示,在ΔABC中,AB=AC,AD是ΔABC的角平分线,若BC=10,AD=12,则AC=.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判断出ΔADC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C 的长为13.故填13.4.如图所示,在RtΔABC中,∠ACB=90°,AB=10,分别以AC,BC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S1,S2,则S1+S2的值等于.解析:根据半圆面积公式结合勾股定理,知S1+S2等于以斜边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所以S1+S2=πAB2=12.5π.故填12.5π.第1课时1.概念: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表示法: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a2+b2=c2.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3页随堂练习第1,2题.【选做题】教材第4页习题1.1第2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在RtΔABC中,AB=6,BC=10,∠A=90°,则AC=.2.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5,12,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面积为.3.(2014·凉山中考)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4.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9米,那么15米长的梯子可以到达建筑物的高度是. 【能力提升】5.如图所示,在正方形网格中,ΔABC的三边长a,b,c的大小关系是()A.a<b<cB.c<a<bC.c<b<aD.b<a<c6.如图所示,在一个由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以EF为边的小正方形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比是.7.如图所示,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为.8.如图所示,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中,字母A所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9.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飞机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10.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3 m,宽2.2 m的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11.在ΔABC中,AB=25,AC=30,BC边上的高AD=24,求BC的长.【拓展探究】12.如图所示,在RtΔABC中,∠ACB=90°,AC=3,BC=4,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D,则BD=.13.如图所示,一个机器人从O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3米到A1点,再向正北方向走6米到达A2点,再向正西方向走9米到达A3点,…,按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A6点时,离O点的距离是.【答案与解析】1.8(解析:AC2=BC2-AB2=64.)2.3030(解析:由题意得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3.5或4.12米5.D(解析:两个正数比较大小,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如果a>0,b>0,并且a2>b2,那么a>b.可以设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直角三角形BD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2=10,同理可以求出b2=5,c2=13,因为a>0,b>0,c>0,且b2<a2<c2,所以b<a<c.)6.5∶8(解析:可以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就是4×4=16,斜放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直角三角形DEF的斜边长,另外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1和3,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出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0.所以以EF为边的小正方形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比是10∶16=5∶8.)7.64 cm2(解析:设阴影部分的边长为x,则它的面积为x2=172-152=64(cm2).)8.7(解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勾股定理,知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由勾股定理可知A=16-9=7.故A的面积为7.) 9.解:根据题意可以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所示,在ΔABC中,∠C=90°,AC=4000米,AB=5000米,欲求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就要知道飞机在20秒的时间里飞行的路程,即图中的CB长,由于RtΔABC的斜边AB=5000米=5千米,AC=4000米=4千米,由勾股定理得BC2=AB2-AC2,即BC=3千米.飞机20秒飞行3千米,那么它1小时飞行的距离为×3=540(千米).答:飞机每小时飞行540千米.10.解:连接AC,在RtΔ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2=AB2+BC2=12+22=5.又因为2.22=4.84<5.所以AC>木板的宽,所以木板可以从门框内通过.11.解:在RtΔABD中,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252-242=49,所以BD=7.在RtΔADC中,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302-242=324,所以CD=18.所以BC=BD+DC=7+18=25.12.2(解析:∵在RtΔABC中,AC=3,BC=4,∴AB=5,∵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D,∴AD=AC,∴AD=3,∴BD=AB-AD=5-3=2.)13.15(解析:解此题时要求出A1A2,A2A3,A3A4,A4A5,A5A6等各线段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从本节课教案的思路设计看,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积极性.课前的导入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唤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在探求直角三角形三边平方关系时,遵循了发现问题、证实问题到推导问题的认识过程.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过多,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比如在利用教材第2页下面的两幅图的时候,要求学生选取与教材一致的数据.在这里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选取数据.在总结勾股定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勾股定理的数学表达式.在利用教材给出的示例进行勾股定理结论探索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于“面积相等”这个探究的立足点,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找准探索活动的方向.随堂练习(教材第3页)1.解:字母A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225+400=625,字母B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225-81=144.2.解:不同意他的想法,因为29 in的电视机是指屏幕长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9 in,由屏幕的长为58 cm,宽为46 cm,可知屏幕的对角线长的平方=,所以对角线长≈29 in.习题1.1(教材第4页)1.解:①x2=62+82=100,x=10.②y2=132-52=144,y=12.2.解:172-152=64,所以另一条直角边长为8 cm.面积为×8×15=60(cm2).3.解: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现给出4种方案:如图所示,设①的面积为g,③的面积为e,④的面积为f,⑦的面积为a,⑨的面积为b,⑧的面积为d,⑩的面积为c,则(1)a+b+c+d=g,(2)a+b+f=g,(3)e+c+d=g,(4)e+f=g.4.解:过C点作CD⊥AB于D,因为CA=CB=5 cm,所以AD=BD=AB=3 cm.在RtΔADC中,CD2=AC2-AD2,所以CD=4 cm,所以SΔABC=AB·CD=×6×4=12(cm2).(2014·淮安中考)如左下图所示,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都是格点,则线段AB的长度为 ()A.5B.6C.7D.25〔解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格点三角形中勾股定理的应用,建立格点三角形.如图所示,利用勾股定理求解AB的长度即可.由图可知AC=4,BC=3,则由勾股定理得AB=5.故选A.如图所示,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3和4,则b的面积为.〔解析〕∵∠ACB+∠ECD=90°,∠DEC+∠ECD=90°,∴∠ACB=∠DEC.∵∠ABC=∠CDE,AC=CE,∴ΔABC≌ΔCDE,∴BC=DE.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b的面积=a的面积+c的面积,∴b的面积=3+4=7.故填7.第课时1.掌握勾股定理,理解和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2.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大胆探索,不怕失败的精神.【重点】经历勾股定理的验证过程,能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用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教师准备】教材图1 - 4,1 - 5,1 - 6,1 - 7的图片.【学生准备】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导入一:【提问】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怎样的关系?在研究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们是通过测量、数格子的方法发现了勾股定理,那么,我们怎样用科学的方法去证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呢?请跟我一起去探索吧!导入二:上节课我们用什么方法探索发现了勾股定理?学生思考(测量、数格子).一、勾股定理的验证思路一【师生活动】师:投影教材P4图1 - 4,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为边长向外作正方形,你能利用这个图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吗?你是如何做的?与同伴进行交流.生:割补法进行验证.师:出示教材P5图1 - 5和图1 - 6,想一想:小明是怎样对大正方形进行割补的?生:讨论交流.师总结:图1 - 5是在大正方形的四周补上四个边长为a,b,c的直角三角形;图1 - 6是把大正方形分割成四个边长为a,b,c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图1 -5采用的是“补”的方法,而图1 - 6采用的是“割”的方法,请同学们将所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用a,b,c 的关系式表示出来.(1)动笔操作,独立完成.师:图1 - 5中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你们有哪些方法求?与同伴进行交流.(2)分组讨论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生:得出(a+b)2,4×ab+c2两种方法.(3)板书学生讨论的结果.【提问】你能利用图1 - 5验证勾股定理吗?生:根据刚才讨论的情况列出等式进行化简.师:化简之后能得到勾股定理吗?生:得到a2+b2=c2,即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验证了勾股定理.师:你能用图1 - 6也证明一下勾股定理吗?独立完成.师:(强调)割补法是几何证明中常用的方法,要注意这种方法的运用.思路二教师出示教材图1 - 4及“做一做”,让学生观察图1 - 5和图1 - 6.【提问】小明是怎样拼的?你来试一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拼图尝试,同伴之间讨论、争辩、互相启发,将拼好的图形画下来)【思考】“做一做”的三个问题.教师讲评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二、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思路一出示教材P5例题,教师分析并抽象出几何图形.【问题】(1)图中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否满足AB2=AC2+BC2?(2)要想求敌方汽车的速度,应先求什么?你能利用勾股定理完成这道题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板演)出示教材P8图1 - 8.【提问】判断图中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否满足a2+b2=c2.(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分别计算出每个正方形的面积.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可以合作完成)思路二我方侦察员小王在距离东西向公路400 m处侦察,发现一辆敌方汽车在公路上疾驶.他赶紧拿出红外测距仪,测得汽车与他相距400 m,10 s后,汽车与他相距500 m,你能帮小王计算敌方汽车的速度吗?〔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右图,其中点A表示小王所在位置,点C,点B表示两个时刻敌方汽车的位置.由于小王距离公路400 m,因此∠C是直角,这样就可以由勾股定理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解:由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B2=BC2+AC2,也就是5002=BC2+4002,所以BC=300.敌方汽车10 s行驶了300 m,那么它1 h行驶的距离为300×6×60=108000(m),即它行驶的速度为108 km/h.[知识拓展]利用面积相等来验证勾股定理,关键是利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图形的面积,一要注意部分面积和等于整体面积的思想,二要注意拼接时要做到不重不漏.曾任美国总统的伽菲尔德在《新英格兰教育日志》上发表了他提出的一个勾股定理证明,如图所示,这就是他拼出的图形.它的面积有两种表示方法,既可以表示为(a+b)(a+b),又可以表示为(2ab+c2),所以可得(a+b)(a+b)=(2ab+c2),化简可得a2+b2=c2.1.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2.在实际问题中,首先要找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应用勾股定理解题.1.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是()解析:A,B,C都可以利用图形面积得出a,b,c的关系,即可证明勾股定理,故A,B,C选项不符合题意;D,不能利用图形面积证明勾股定理,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2.用四个边长均为a,b,c的直角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c2=a2+b2B.c2=a2+2ab+b2C.c2=a2-2ab+b2D.c2=(a+b)2解析:由题意得到四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板围成的四边形为正方形,其边长为c,里面的小四边形也为正方形,边长为b-a,则有c2=ab×4+(b-a)2,整理得c2=a2+b2.故选A.3.如图所示,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另一种方法计算大正方形的面积是,两种结果相等,推得勾股定理是.解析:如图所示,大正方形的面积是(a+b)2,另一种计算方法是4×ab+c2,即(a+b)2=4×ab+c2,化简得a2+b2=c2.答案:(a+b)24×ab+c2a2+b2=c24.操作:剪若干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记为a,b,c(如图(1)所示),分别用4张这样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如图(2)(3)所示的形状,图(2)中的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S2,S3与图(3)中小正方形的面积S1有什么关系?你能得到a,b,c之间有什么关系?解析:根据已知图形的形状得出面积关系,进一步证明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分别用4张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如图(2)(3)所示的形状,观察图(2)(3)可发现,图(2)中的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图(3)中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即S2+S3=S1,这个结论用关系式可表示为a2+b2=c2.第2课时1.勾股定理的验证.2.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6页随堂练习.【选做题】教材第7页习题1.2第3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那么(a-b)2的值是()A.1B.2C.12D.13。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1)
《勾股定理》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章节知识构建过程,进一步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掌握常见的勾股定理题型,能熟练进行常规题型通性通法的运算。
2、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特征和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转化思想构造所需要的直角三角形。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图片资料、视频等)、勾股定理直观演示教具;学生准备: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教学引入:勾股定理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沟通了几何图形与数的运算一个重要桥梁,同时又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方程等,所以本单元在中考中从思想方法和计算能力上要求都比较高。
学习目标展示:设计目的:让学生学习有目标,努力有方向。
素养小题抢答: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2、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4cm,另外一条边长为多少.3、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6,8,则斜边上的是多少.4、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5、给出下列4组数据:(1) 9、12、15 ;(2)7、24、25;(3)32、42、52;(4)3a、4a、5a (a>0);其中可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6、勾股定理有什么作用?学习过程:让各组学生抢答,根据抢答情况分组加分,同时组织学生纠错。
教师活动:针对易出错问题进行及时强调。
思维导图扬帆:学习过程:教师检查小组长的学案,然后让小组长检查纠错。
设计目的:进一步形成知识网络题型分类助航:教师活动:为学生展示美丽的“勾股树”,引出勾股定理的证明,并为学生展示动图证明勾股定理,激发学习的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题型一、“勾股树”问题典型例题1 —(同步学习33页,练习1)如下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3,5,2,3,则正方形E的面积为()A. 13B. 26C. 47D. 94活动设计:自主思考,举手回答,到屏幕处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教学案一复习内容:第七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知识梳理:(1)不等式及基本性质;(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法与应用;(3)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基础知识练习:1、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1)X 的2/3与5的差小于1;(2)X 与6的和不大于9 (3)8与Y 的2倍的和是负数 2. 已知a <b,用“<”或“>”号填空:①a-3 b-3 ②6a 6b ③-a -b ④a-b 0 3. 当0<<a x 时,2x 与ax 的大小关系是4. 如果121<<x ,则()()112--x x _______0 5. 63->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x 41-≤-8的解集是___________。
6. 函数xxy 21-=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1且x ≠0 B 、x 21->且x ≠0 C 、x ≠0 D 、x 21<且x ≠0 7.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小于15,这样的自然数组共有( ) A 、6组 B 、5组 C 、4组 D 、3组8. 当x 取下列数值时,能使不等式01<+x ,02>+x 都成立的是( ) A 、-2.5 B 、-1.5 C 、0 D 、1.5 典型例题分析:例1. 解下列不等式(组),并将结果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634123+≤-+x x (2). ⎪⎪⎩⎪⎪⎨⎧-<--+≤--).3(3)3(232,521123x x x x x例2. 已知关于x 的方程3k -5x =-9的解是非负数,求k 的取值范围。
例3.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my x y x 212.(1)求这个方程组的解;(2)当m 取何值时,这个方程组的解中,x 大于1且y 不小于-1.例4. 若()2320x x y m -+--=中y 为非负数,求m 的范围.例5. 宁启铁路泰州火车站有某公司待运的甲种货物1530吨,乙种货物1150吨,现计划用50节A 、B 两种型号的车厢将这批货物运至北京.已知每节A 型货厢的运费是0.5万元,每节B 型货厢的运费是0.8万元;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可装满一节A 型货厢,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35吨可装满一节B 型货厢,按此要求安排A 、B 两种货厢的节数,共有几种方案?请你设计出来,并说明哪种方案的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作业(1)1.(2006²湖州市)不等式1030xx->⎧⎨-<⎩的解集是()A.x>1B.x<3C.1<x<3D.无解2. (2006²潍坊市)不等式组2425x ax b+>⎧⎨-<⎩的解是02x<<,那么a b+的值等于.3.(2006²中山市)一个矩形,两边长分别为xcm和10cm,如果它的周长小于80cm,面积大于100cm2.求x的取值范围,并将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4. (2006²诸暨市)某射击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前6次射击已经得到52环,该项目的记录是89环(10次射击,每次射击环数只取1~10中的正整数).(1)如果他要打破记录,第7次射击不能少于多少环?(2)如果他第7次射击成绩为8环,那么最后3次射击中要有几次命中10环才能打破记录?(3)如果他第7次射击成绩为10环,那么最后3次射击中是否必须至少有一次命中10环才有可能打破记录?5.(2006²深圳市)初三的几位同学拍了一张合影作留念,已知冲一张底片需要0.80元,洗一张相片需要0.35元.在每位同学得到一张相片、共用一张底片的前提下,平均每人分摊的钱不足0.5元,那么参加合影的同学人数()A.至多6人B.至少6人C.至多5人D.至少5人6.(2006²湖州市)已知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且k≠0),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那么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A.x<0B.x>0C.x<1D.x>1⎪⎩⎪⎨⎧-+≥-12312152>x ,x x 的解集是____ 7.(2006²长春市)不等式组__.112x x a-≤≤⎧⎨<⎩有解,那么a 必须满8。
(2006²诸暨市)若不等式组足 . 9.(2006²日照市)日照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对虾养殖产区,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对虾养殖重点区域;贝类产品西施舌是日照特产.沿海某养殖场计划今年养殖无公害标准化对虾和西施舌,由于受养殖水面的制约,这两个品种的苗种的总投放量只有50吨.根据经验测算,这两个品种的种苗每投放一吨的先期投资、养殖期间的投资以及产值如下表: (单位:千元/吨)养殖场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先期投资不超过360千元,养殖期间的投资不超过290千元.设西施舌种苗的投放量为x 吨 (1)求x 的取值范围;(2)设这两个品种产出后的总产值为y (千元),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x 等于多少时,y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10.(2006²鸡西市) 基公司经营甲、乙两种商品,每件甲种商品进价12万元,售价14.5万元;每件乙种商品进价8万元,售价lO 万元,且它们的进价和售价始终不变.现准备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20件,所用资金不低于190万元,不高于200万元.(1)该公司有哪几种进货方案?(2)该公司采用哪种进货方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3)若用(2)中所求得的利润再次进货,请直接写出获得最大利润的进货方案.11.(2006²衡阳市)市政公司为绿化一段沿江风光带,计划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500株,甲种树苗每株50元,乙种树苗每株80元.有关统计表明:甲、乙两种树苗的成活率分别为90%和95%. (1)若购买树苗共用了28000元,求甲、乙两种树苗各多少株? (2)若购买树苗的钱不超过34000元,应如何选购树苗?(3)若希望这批树苗的成活率不低于92%,且购买树苗的费用最低,应如何选购树苗?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教学案(2)复习内容: 第八章 分式 知识梳理:(1)分式的意义及分式的基本性质,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2)加、减、乘、除运算;(3)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基础知识练习: 1、下列各式:π8,11,5,21,7,322x x y x b a a -++中,分式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若分式112+-x x 的值为0,则x 的取值为( )A 、1=xB 、1-=xC 、1±=xD 、无法确定 3、如果把分式yx x+2中的x 和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3倍 B 、缩小3倍 C 、缩小6倍 D 、不变 4. 如果解分式方程14132=+--+x x x 出现了增根,那么增根可能是( ) A 、-2 B 、3 C 、3或-4 D 、-4 5. 当x 时,分式31-+x x 有意义,当x 时,分式32-x x无意义。
6.xyzx y xy 61,4,13-的最简公分母是 。
7.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a 小时完成,乙单独做b 小时完成,则甲、乙合作 小时完成。
8. 若分式方程21=++ax x 的一个解是1=x ,则=a 。
典型例题分析: 例1:计算:(1).y x a xy 26512÷ (2).xy x y 2211-+-(3).212293m m --- (4).22424422x x xx x x x ⎛⎫---÷⎪-++-⎝⎭例2:解下列方程: (1).512552x x x +=-- (2). 253+=x x (3).2113x x x +=- (4). 21.1x x x-=-例3:已知12,4-=-=+xy y x ,求1111+++++y x x y 的值。
例4: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1)A 、B 两地的距离是80公里,一辆公共汽车从A 地驶出3小时后,一辆小汽车也从A 地出发,它的速度是公共汽车的3倍,已知小汽车比公共汽车迟20分钟到达B 地,求两车的速度。
(2)为加快西部大开发,某自治区决定新修一条公路,甲、乙两工程队承包此项工程。
如果甲工程队单独施工,则刚好如期完成;如果乙工程队单独施工就要超过6个月才能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先共同施工4个月,剩下的由乙队单独施工,则刚好如期完成。
问原来规定修好这条公路需多长时间?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作业(2)1.(2006²湖州市)分式方程121x x =+的解是x=_________. 2.(2006²攀枝花市) 分式方程11112-=-x x 的解是: . 3.(2006²益阳市)解分式方程4223=-+-xxx 时,去分母后得 4.(2006²嘉兴市)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分别收获小麦9000kg 和15000kg .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kg ,若设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xkg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xx 1500030009000=+ B.3000150009000-=x x C.3000150009000+=x x D.xx 1500030009000=- 5.(2006²深圳市)(1)解方程:21133x x x -=--- (2)3215122=-+-xx x .6.(2006年怀化市)•怀化市某乡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在本乡建起了农民文化活动室,现要将其装修.若甲、•乙两个装修公司合做需8天完成,需工钱8000元;若甲公司单独做6天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12天完成,共需工钱7500元.若只选一个公司单独完成.从节约开始角度考虑,该乡是选甲公司还是选乙公司?请你说明理由.7。
华溪学校科技夏令营的学生在3名老师的带领下,准备赴北京大学参观,体验大学生活.现有两个旅行社前来承包,报价均为每人2000元,他们都表示优惠;希望社表示带队老师免费,学生按8折收费;青春社表示师生一律按7折收费.经核算,参加两家旅行社费用正好相等.(1)该校参加科技夏令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2)如果又增加了部分学生,学校应选择哪家旅行社?8。
计算:先化简,再请你用喜爱的数代入求值 (x x x 222-+-4412+--x x x )÷2324x x x --9。
(2005年贵州省)为迎接“2005.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园林部门决定利用现有的3600盆甲种花卉和2900盆乙种花奔搭配A 、B 两种园艺造型共50个,•摆放在迎宾大道两侧,搭配每个造型所需要花奔情况如下表所示: (1)符合题意的搭配方案有哪几种? (2)若搭配一个A 种造型的成本为1000元,搭配一个B 种造型的成本为1200元,•试说明选用(1)中哪种方案成本最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