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物理实验辅助材料实验一、光学成像与光信息处理

合集下载

光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光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光学元件的识别和测试方法。

3. 学习光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二、实验原理光学实验是研究光现象和光学原理的重要手段。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光学原理: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 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后,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3. 光的干涉:两束或多束光相遇时,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现象。

4. 光的衍射:光波通过狭缝或障碍物后,产生弯曲传播的现象。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具座2. 平面镜3. 激光器4. 分束器5. 成像系统6. 透镜7. 光栅8. 光电池9. 数字多用表10. 记录纸四、实验步骤1. 光的折射实验(1)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照射到平面镜上,调整平面镜角度,观察激光束的反射方向。

(2)将平面镜倾斜一定角度,观察激光束的折射方向。

(3)测量激光束的入射角和折射角,记录数据。

2. 光的反射实验(1)将激光束照射到平面镜上,观察激光束的反射方向。

(2)调整平面镜角度,观察激光束的反射方向。

(3)测量激光束的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数据。

3. 光的干涉实验(1)将激光束照射到分束器上,使激光束分为两束。

(2)将两束激光分别照射到透镜上,形成干涉条纹。

(3)调整透镜位置,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4)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记录数据。

4. 光的衍射实验(1)将激光束照射到光栅上,观察衍射条纹。

(2)调整光栅角度,观察衍射条纹的变化。

(3)测量衍射条纹的间距,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的折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折射率n,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 光的反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反射率R,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3. 光的干涉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干涉条纹的间距,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4. 光的衍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衍射条纹的间距,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报告——精选推荐

实验报告——精选推荐

实验一阿贝成像原理与空间滤波光学信息处理是在上个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1873年阿贝首次提出了二次衍射成像理论,创建了空间频谱、空间频率概念,利用空间滤波手段对光学图像进行处理,从而奠定了光信息处理的理论基础。

实验目的1.了解阿贝成像原理,并进行实验验证。

2.加深对空间频谱和空间滤波概念的理解。

3.利用空间滤波技术消除图像噪声。

4.了解透镜的傅里叶变换作用。

5.掌握光学信息处理基本光学系统的搭建及调节方法。

实验仪器半导体激光器(带二维调节架)光具座导轨(1000mm)滑块傅里叶透镜(φ80,f 190)准直透镜(φ55,f 50)扩束镜(带二维调节架)放大镜干板架,正交光栅2枚(空间频率分别为25 lp/mm和100 lp/mm )“光”字屏(内含振幅型正交光栅)、滤波器组件(含狭缝和孔径不同的两个小孔光阑,安装于精密二维调节架上)毛玻璃屏白屏小孔屏手电筒。

实验原理一、阿贝成像理论阿贝成像理论提出了一个与几何光学传统成像理论完全不同的概念,认为相干照明下透镜成像过程可分作两步:首先,物光波经透镜,在透镜后焦面上形成频谱,该频谱称为第一次衍射像;然后频谱成为新的次波源,由它发出的次波在像平面上干涉而形成物体的像,该像称为第二次衍射像。

上述理论即为“阿贝成像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像的结构完全依赖于频谱的结构。

图2-1-1是上述成像过程的示意图。

设单色相干平面波照射复振幅为的物平面,由傅里叶光学可知,经透镜L的傅里叶变换,在其后焦面(频谱平面)上可得到物的频谱,其数学表述为:(2-1-1)式中f x,f y为空间频率。

透镜L则称为傅里叶变换透镜。

由频谱面到像平面,光波完成了一次夫朗和费衍射过程,相当于频谱又经过一次傅里叶变换,在像平面上综合成物体的像。

(2-1-2)由式(2-1-1)、(2-1-2)可见,物面与像面的复振幅之比是一个常数,所以像与物几何相似。

二、阿贝—波特实验为了验证阿贝成像理论,阿贝本人于1873年、波特于1906年分别做了验证实验,这就是著名的阿贝—波特实验。

光学信息处理技术

光学信息处理技术

(1)脉冲函数的定义:
(2)矩形函数极限
(3)函数序列的极限
(4)广义函数定义下的δ函数
因此δ函数可以用不同的矩形函数的极限来定义,所以δ
是一个广义函数。为了判别不同的函数族所定义的是不是,
同一个广义函数,就需要用一个检验函数
(x)
检验函数 ( x) 需满足两个条件:
2.δ函数的性质 (1)筛选性
四.光信息处理的优势 1. 电子学的缺点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通信 容量。从这个意义来说,电子计算机正面临光计算机的挑 战,换句话说,光信息处理与光通信急速发展的原因是由 于光波本身物理本质的优越性。
电子计算机高速化有以下三个方面限制 1)量子力学限制 2)热力学限制 3)电子线路技术的限制 4)电子通信容量的限制
它以信息光学为基础,用付里叶分析的方法研究光学成 像和光学变换的理论和技术;实现图像的改善和增强,图 像识别,图像的几何畸变与光度的规整和纠正,光信息的 编码、存储和成图技术,三维图象显示和记录,仿生视觉 系统,以及电、声等非光信号的光信息处理等等。 C.光纤通信
用纤维光缆代替金属电缆,实现传输量大、防干扰性好、 保密性强,耗电少的新型通信线路,将是近年迅猛发展的 一个新领域。
目前认为,发挥光学与电子光学的优势,弥补两者的不 是从长远的意义来说,发展光-电子式混合式计算机是值得 研究的重要方向。
对光学信息处理的理解性定义:
从光衍射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可知,光学系统的成像过 程就是二次付里叶变换的过程,它是光电信息处理的基本 着眼点。用付里叶分折的观点,可以把任何二维图象看成 各种空间频率的正弦光栅迭加的结果。同时,又可把光学 系统成像特性归结为对不同空间频率正弦光栅的成像特性, 即光学系统的空间频率响应。

光信息检测处理实验(供学生)

光信息检测处理实验(供学生)

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实验实验一红外光源曲线标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光源的原理和种类。

2 了解输出光的光功率和接收电压之间的关系。

二、基本原理1、光源原理本实验所用的光源为红外功率可调光源,主要由红外发光二极管构成;所用的接收器件是光敏二极管。

采用的发光二极管发射的是自发辐射光,没有谐振腔对波长的选择,谱线较宽。

而半导体激光器在直流驱动下,发射光波长有一定分布,谱线具有明显的模式结构。

光敏二极管又称光电二极管,光敏二极管是基于光伏效应原理工作的光电器件。

当入射光子在本征半导体的p-n结及其附近产生电子—空穴对时,光生载流子受势垒区电场作用,电子漂移到n区,空穴漂移到p区。

电子和空穴分别在n区和p区积累,两端便产生电动势,这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

光敏二极管基于这一原理。

如果在外电路把p-n短接,就产生反向的短路电流,光照时反向电流会增加,并且光电流和照度成线性关系。

2、红外光源曲线标定原理红外光源的参数测试原理如图1-2所示,在发射端,将红外发光二极管LED接入到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改变可调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来调节三极管基极偏置电压来改变集电极电流I c 。

由于在电流较小时,P-I曲线的线性较好,所以可获得需求的辐射光功率;在接收端,将光电二极管电流转换成可用电压,用一个运算放大器作为电流--电压的转换电路。

这意味着反馈电阻必须非常大,而放大器的偏置电流必须极小。

三、实验仪器1、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实验台(一套)2、红外功率可调光源探头3、红外接收探头4、光电信息转换器件参数测试实验板5、光学支架6、万用表7、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本实验根据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的特性,对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功率进行测量。

由于光敏二极管的谱线宽,可见光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因此实验最好在暗室中进行。

1、按图1-1连接实验线路。

(1)把红外功率可调光源探头与红外接收探头位置固定好;注:保证两者的精确对准,否则将影响光功率的测量。

光学信息处理技术

光学信息处理技术

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光学信息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的信息处理方式,它利用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特性,实现对信息的获取、转换、加工和存储等操作。

这种技术具有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光学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基于两个基本原理:干涉和衍射。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叠加时,光强分布发生改变的现象。

通过控制干涉的相干性,可以实现信息的叠加、增强或抵消等操作。

衍射是指光波遇到障碍物时产生的空间频率变化现象。

通过控制衍射的图案,可以实现信息的滤波、变换等操作。

二、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1、光学计算:光学计算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可以实现高速数学运算和数据处理。

例如,利用光学干涉仪可以实现傅里叶变换等复杂计算。

2、光学传感:光学传感利用光的干涉和偏振原理,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的传感和测量。

例如,利用光学传感技术可以实现生物分子和环境参数的检测。

3、光学通信:光学通信利用光的相干性和偏振原理,可以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例如,利用光学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城域网和长途通信。

4、光学存储:光学存储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可以实现高密度、高速度的信息存储。

例如,利用光学存储技术可以实现光盘、蓝光等存储介质。

三、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学信息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未来,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高速度、大容量: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对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的速度和容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的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提高处理速度和扩大存储容量。

2、微型化、集成化: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微型化和集成化。

例如,利用微纳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光学器件的集成和封装,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智能化、自动化:未来的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光学系统的自适应和优化,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光学信息处理实验报告

光学信息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十 透镜的FT 性质及常用函数与图形的光学频谱分析一、实验目的:1. 了解透镜对入射波前的相位调制原理2. 加深对透镜复振幅传递函数透过率物理意义的认识(参见实验十一实验原理)3. 应用光学频谱分析系统观察常见图形的傅里叶(FT )频谱,加深空间频率域的概念二、实验原理:理论基础:波动方程、复振幅、光学传递函数透镜由于本身厚度变化,使得入射光在通过透镜时,各处走过的光程不同,即所受时间延迟不同,因而具有位相调制能力,下图为简化分析,假设任意点入射的光线在透镜中的传播距离等于该点沿光轴方向透镜的厚度,并忽略光强损失,即通过透镜的光波振幅分布不变,仅产生大小正比于透镜各点厚度的位相变化,透镜传递函数记为: t(x,y)=exp[j Φ(x,y)] (1)Φ(x,y )=kL(x ,y)L (x ,y ):表示光程MNL (x,y )=nD (x,y )+[D 0-D(x ,y )] (2)D 0:透镜中心厚度。

D :透镜厚度。

n :透镜折射率。

可见只要知道透镜厚度函数D (x ,y )可得出其位相调制,在球面透镜傍轴区域,用抛物面近似球面,可得到球面透镜的厚度函数:()()⎪⎪⎭⎫⎝⎛-+-=212201121,R R y x D y x D (3) R 1,R 2: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曲率半径。

因此有()()()()⎥⎦⎤⎢⎣⎡⎪⎪⎭⎫ ⎝⎛-+--•=2122011211R R y x n jk exp jknD exp y ,x t (4) 引入焦距f ,其定义式为()⎪⎪⎭⎫⎝⎛--=211111R R n f 代入(4)得: ()()()⎥⎦⎤⎢⎣⎡+-=2202y x f k j exp jknD exp y ,x t此即透镜位相调制的表达式.第一项位相因子仅表示透镜对于入射光波的常量位相延迟,不影响位相的空间分布,即波面形状。

第二项起调制作用的因子,它表明光波通过透镜时的位相延迟与该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平方成正比。

近代物理实验_光信息综合处理实验讲义

近代物理实验_光信息综合处理实验讲义

实验二十一AOTF成像光谱测试实验传统的成像光谱仪大多采用棱镜、光栅、干涉仪滤光,进行推帚式线光谱扫描成像。

这种方式往往需要目标和成像系统做相对移动,对载体运动的平稳性要求比较高,整个系统的构造十分复杂,需要经过相当复杂的校正处理才能得到最后的图像,因此成像速度慢,且仪器体积大而笨重,移动困难。

声光可调谐滤光器(Acousto-Optic Tunable Filter,简称AOTF)是一种声光调制器件。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了声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对入射到传播介质中的光的布拉格衍射作用。

声光可调谐滤光器由单轴双折射晶体(通常采用的材料为TeO2),粘合在单轴晶体一侧的压电换能器,以及作用于压电换能器的高频信号组成。

当输入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时,AOTF会对入射的复色光进行衍射,从中选出波长为λ的单色光。

单色光的波长λ与射频频率f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只要通过电信号的调谐即可快速、随机改变输出光的波长。

采用AOTF进行电调谐滤光,可以实现凝视式面光谱成像。

与推帚式相比,它不需要探测系统和目标之间做相对运动,而且能够获得很高的图像分辨率,一般也不需要进行几何校正就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而且凝视式成像系统一般结构也比较简单,可靠性高,因此相关的仪器产品体积可以做得很小,进而实现成像光谱仪的便携化。

成像光谱系统既可构成便携式成像光谱仪,用于近距离目标探测;又可构成显微成像光谱仪。

【预习提要】(1)声光可调谐滤波器AOTF的分光原理是什么?(2)如何确定AOTF衍射光的波长?(3)成像光谱测试时成像位置不同对测试结果有无影响?【实验要求】(1)了解AOTF的工作原理和成像光谱测试的特点;(2)掌握成像光谱测试的基本光路系统;(3)掌握吸收光谱曲线的比较和吸收峰分析。

s【实验目的】(1)了解基于AOTF的成像光谱测试系统光路和设备构成;(2)掌握成像光谱系统的软件操作;(3)利用成像系统测量不同样品的吸收光谱;【实验器材】声光可调谐滤波器一套(含AOTF、驱动器、电源),高亮度光源一套(含光源、电流源),光学元件若干,成像透镜一个,光学CCD一个,实验用微机一套(含自编控制和数据采集软件系统一套)。

光学信息处理实验报告

光学信息处理实验报告

光学信息处理实验报告光学信息处理实验报告引言光学信息处理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光学原理和技术来处理和传输信息的学科。

它在通信、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索光学信息处理的原理和技术,并对其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一:光的干涉与衍射在实验一中,我们使用干涉与衍射现象来实现光的信息处理。

首先,我们将一束激光通过一个狭缝,产生一条狭缝衍射的光斑。

然后,我们将光斑通过透镜进行聚焦,并观察光斑的衍射现象。

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和焦距,我们可以改变光斑的大小和形状,从而实现对光的信息进行处理。

实验二:光的全息术实验二中,我们使用全息术来实现光的信息存储和再现。

首先,我们使用激光将被记录的物体进行照射,并将光波与参考光波进行干涉。

然后,我们使用光敏材料记录干涉图样,形成全息图。

最后,我们使用激光将全息图进行照射,通过光的衍射和干涉效应,将记录的物体再现出来。

通过调整照射光的角度和波长,我们可以改变再现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实现对光的信息进行存储和再现。

实验三:光的调制与解调实验三中,我们使用光的调制与解调技术来实现光的信息传输。

首先,我们将待传输的信息通过光电调制器将其转化为光信号。

然后,我们使用光纤将光信号传输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我们使用光电解调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解调器将其还原为原始的信息。

通过调整调制器和解调器的参数,我们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从而实现对光的信息进行传输。

实验四:光的图像处理实验四中,我们使用光的图像处理技术来实现对图像的处理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待处理的图像通过光学透镜进行聚焦,并通过光敏材料记录图像。

然后,我们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记录的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滤波、增强、分割等操作。

最后,我们使用激光将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再现。

通过调整图像处理软件的参数,我们可以实现对图像的不同处理效果,从而实现对光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学信息处理的原理和技术,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初中物理光学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初中物理光学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初中物理光学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引言在初中物理学中,光学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部分。

通过进行光学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和研究光的性质和现象,深入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学原理。

在进行光学实验时,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初中物理光学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一: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实验材料•凸透镜•透明物体(如针尖或小球)•屏幕•光源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放在光源前方,并让光线射向透明物体。

2.将屏幕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位置,调整屏幕距离凸透镜的距离。

3.观察屏幕上的成像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从而形成透镜后的成像。

根据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位置时,成像会出现在无穷远处;当物体放置在焦点与凸透镜之间时,成像会放大、倒立;当物体放置在焦点与凸透镜之外时,成像会缩小、正立。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光源和观察屏幕的位置固定,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2.在观察屏幕上的成像时,要注意调整屏幕与凸透镜的距离,以获得清晰的成像效果。

3.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小心处理凸透镜,避免损坏或污损。

实验二:测量光的折射角的实验操作实验材料•空心半球•直尺•光源•光程板•仪器架•透明介质实验步骤1.在仪器架上放置空心半球,并将光源置于半球边缘处。

2.取一片透明介质(如玻璃板),将其放置在空心半球内。

3.在透明介质上方,放置直尺,并使其过透明介质的中心点。

4.观察直尺上的刻度与光线的位置,记录实验结果。

5.移动透明介质,重复步骤4,记录多组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光的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产生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通过测量光线的位置和入射角度,可以计算出折射角的大小。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要确保光源、直尺和透明介质的位置正确,并固定在仪器架上。

2.在测量时,要保持直尺与光线垂直,并精确读取刻度位置。

3.通过多组实验数据的测量,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物理实验:光学实验原理与操作方法》

《物理实验:光学实验原理与操作方法》

物理实验:光学实验原理与操作方法1. 引言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利用光进行测量和处理的技术。

在学习光学时,进行光学实验是加深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光学实验,包括其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凸透镜焦距测量法凸透镜焦距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其原理基于薄透镜成像公式:1 f =1d o+1d i其中,f为透镜焦距,d o为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d i为像距。

实验步骤:1.在平直桌面上放置一个凸透镜。

2.调整凸透镜到合适的高度,并使其稳定固定。

3.在前方放置一个物体,并调整其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d o。

4.移动一个屏幕来观察在什么位置能够得到清晰的像。

5.测量并记录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d o和像距d i。

6.根据公式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3. 杨氏实验杨氏实验是一种研究光的干涉现象的实验。

它通过使用一个狭缝和一个双缝装置来观察光的干涉条纹。

实验步骤:1.在对光源进行筛选和确保光线单色性质后,将其放置在合适位置上。

2.放置一个狭缝装置,调整其宽度和位置以使得发出经过狭缝射出的平行光束。

3.将双缝装置放置在适当位置上,并调整其间距和角度。

4.观察通过双缝装置漏掉后的光进入屏幕形成的干涉条纹。

5.测量并记录不同条件下干涉条纹的特征参数,如条纹间距等。

4. 全息术全息术是一种记录并再现三维图像的技术。

它利用了光波的干涉与衍射现象,并结合了光的振幅和相位信息。

实验步骤:1.准备一块感光介质(全息板)。

2.准备一个分束器,将激光束分为参考光束和物体光束。

3.调整物体光束的角度和位置,使其反射或穿过物体并投射到全息板上。

4.将参考光束与物体光束合成,并照射到全息板上形成干涉图样。

5.用适当的化学处理方法固定干涉图样。

6.利用适当的照明条件以及读出装置来观察并再现全息图像。

5. 分光计测量分光计是一种常用于测量光线波长、色散等参数的仪器。

高二物理学科中的光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高二物理学科中的光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高二物理学科中的光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光学实验是高中物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光的传播、折射、反射以及光的性质等方面的研究。

在高二物理学科中,光学实验的设计与数据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从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两个方面探讨高二物理学科中的光学实验。

实验设计光学实验设计的核心是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步骤和方法,并合理选择实验仪器和材料。

下面以“凸透镜的焦距测定实验”为例,介绍一下实验设计的过程。

实验目的: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实验仪器:凸透镜、白纸、光源、尺子。

实验步骤:1. 在室内选择一块平整的桌面,将凸透镜放置在桌上。

2. 将光源放置在凸透镜的一侧,调整光源与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线垂直射向凸透镜。

3. 在光源的另一侧放置一张白纸,将白纸移动至适当位置,观察到通过凸透镜成像的图像。

4. 测量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即为焦距。

数据处理实验得到的数据需要经过合理的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下面以“凹透镜成像实验”为例,说明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实验数据:凹透镜的焦距为-10cm。

数据处理:1. 绘制凹透镜成像的示意图,标明物体、凹透镜和像的位置。

2. 通过光学公式确定凹透镜成像的位置公式为1/f=1/v-1/u,其中f 为焦距,v为像的位置,u为物的位置。

3. 根据实验数据,设置凹透镜焦距f的值为-10cm,根据公式计算出不同物的位置所对应的像的位置。

4. 利用计算出的数据绘制出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图,并进行数据的拟合和分析。

5. 根据拟合曲线和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凹透镜的焦距的准确数值。

通过以上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可以看出光学实验在高二物理学科中的重要性。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光学原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因此,在高二物理学科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光学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数据处理方法,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实验操作,更要善于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高中物理中的光学实验与观察

高中物理中的光学实验与观察

高中物理中的光学实验与观察光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散射等性质。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光学实验和观察是帮助学生理解光学原理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光学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学科。

一、实验一:光的反射在物理学中,我们经常听说光具有反射的性质。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光的反射现象。

实验所需材料有:一块平滑的镜子、一束光线源(如手电筒)和一个白色纸板。

1. 将镜子竖直放置在桌子上,并将光线源对准镜子。

2. 调整光线源的角度,使光线射向镜子表面。

3. 将纸板放置在光线与镜子交汇的位置。

4. 观察并记录光线在镜子上的反射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光线将按照与镜子表面的入射角相等的角度反射回来。

这个实验验证了光的反射规律。

二、实验二:折射定律在光学中,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由于光速的改变而发生的偏折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验来观察和验证折射现象,并理解折射定律。

实验所需材料有:一个透明的玻璃棱镜和一束光线源(如手电筒)。

1. 将光线源放置在玻璃棱镜的一侧,使光线射向棱镜的表面。

2. 观察并记录光线射入和穿出棱镜时的偏折角度。

3. 计算并比较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遵循折射定律,即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满足一个简单的数学关系。

三、实验三:光的分光现象光的分光是指当光通过一个透明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不同,导致不同波长的光被分离出来的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和理解光的分光现象。

实验所需材料有:一个三棱镜和一束白色光源(如日光灯)。

1. 将白色光源放置在透明三棱镜的一侧。

2. 观察并记录透过三棱镜后,光线被分离为不同颜色的光谱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和反射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和紫等不同颜色的光谱。

综合光学演示实验报告

综合光学演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综合光学实验,加深对光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2. 掌握光学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技巧。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涵盖了光学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基本原理。

三、实验仪器1. 平行光管2. 凸透镜3. 凹透镜4. 分光计5. 毛玻璃6. 白屏7. 硅光电池8. 等等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光的直线传播(1) 将平行光管发出的平行光束照射到白屏上,观察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 在光束的路径上放置小孔,观察光束通过小孔后的传播情况。

2. 光的反射与折射(1) 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 改变入射角,观察折射角的变化规律。

3. 光的干涉(1) 利用分光计和毛玻璃,观察光的干涉现象。

(2) 改变分光计的角距离,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规律。

4. 光的衍射(1) 利用狭缝,观察光的衍射现象。

(2) 改变狭缝宽度,观察衍射条纹的变化规律。

5. 光的偏振(1) 利用硅光电池和偏振片,观察光的偏振现象。

(2) 改变偏振片的取向,观察透射光强度的变化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验证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 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验证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 光的干涉:实验观察到了干涉条纹,并分析了干涉条纹的变化规律。

4. 光的衍射:实验观察到了衍射条纹,并分析了衍射条纹的变化规律。

5. 光的偏振:实验验证了光的偏振现象,并分析了偏振片对透射光强度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综合光学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光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了光学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技巧,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七、实验反思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实验数据误差较大、仪器操作不够熟练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并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确保实验步骤的正确性。

光学信息处理实验-9页word资料

光学信息处理实验-9页word资料

光学信息处理实验阿贝成像与空间滤波实验 .............................. 2 θ调制 . (4)光栅自成像实验 (6)马赫—泽德干涉仪 (7)阿贝成像与空间滤波实验光学信息处理是在上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1948年首次提出全息术,1955年建立光学传递函数的概念,1960年诞生了强相干光——激光,这是近代光学发展历史上的三件大事。

而光学信息处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阿贝的二次成像理论的提出和空间滤波技术的兴起。

空间滤波的目的是通过有意识地改变像的频谱,使像产生所希望地变换。

光学信息处理则是一个更为广阔地领域,它主要是用光学方法实现对输入信息的各种变换或处理。

阿贝于1893年,波特于1906年为验证这一理论所作的实验,说明了成像质量与系统传递的空间频谱之间的关系。

实验目的频谱滤波实验是信息光学中最典型的实验,通过对频谱的观察和动手完成阿贝——波特实验(方向滤波),高通滤波、低通滤波实验,可加深对傅立叶信息光学中的空间频率、空间频谱、空间滤波和阿贝成像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叙述一下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阿贝认为在相干的平行光照明下,透镜的成像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平行光透过物体后产生的衍射光,经透镜后在其后焦面上形成衍射图样。

第二步是这些衍射图上的每一点可以看作是相干的次波源,这些次波源发出的光在像平面上相干叠加,形成物体的几何像。

成像的这两步,从频谱分析的观点来看,本质上就是两次傅立叶变换,如果物光的复振幅分布是g(x 0,y 0),可以证明在物镜后焦面),(ηξ上的复振幅分布是g(x 0,y 0)的傅立叶变换G ),(y x f f (只要令ff f f y x ληλξ==,;λ为波长,ƒ为透镜的焦距)。

所以第一步就是将物光场分布变换为空间频率分布,衍射图所在的后焦面称频谱面(简称谱面或者傅氏面)。

第二步是将谱面上的空间频率分布作逆傅氏变换还原成为物的像(空间分布)。

光学信息处理实验报告

光学信息处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学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2. 掌握光学傅里叶变换和空间滤波技术。

3. 熟悉MATLAB软件在光学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光学信息处理是利用光学原理对图像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并行性好等优点。

傅里叶变换是光学信息处理的核心,可以将空间域的图像转换为频域图像,便于进行滤波、增强等操作。

空间滤波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对图像的频域进行滤波,可以去除噪声、边缘提取等。

三、实验内容1. 光学傅里叶变换(1)实验步骤:1)利用MATLAB软件生成一幅随机噪声图像。

2)对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图像。

3)观察频域图像,分析图像的频率成分。

4)对频域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如低通滤波、高通滤波等。

5)对滤波后的频域图像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得到处理后的图像。

(2)实验结果:1)原始噪声图像2)频域图像3)滤波后的频域图像4)逆傅里叶变换后的图像2. 空间滤波(1)实验步骤:1)利用MATLAB软件生成一幅含噪声的图像。

2)对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图像。

3)在频域图像上设置一个矩形滤波器,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

4)对滤波后的频域图像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得到处理后的图像。

(2)实验结果:1)原始含噪声图像2)频域图像3)滤波后的频域图像4)逆傅里叶变换后的图像四、实验结果分析1. 光学傅里叶变换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傅里叶变换可以将空间域的图像转换为频域图像,便于进行滤波、增强等操作。

在频域图像上,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图像的频率成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图像。

2. 空间滤波空间滤波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对图像的频域进行滤波,可以去除噪声、边缘提取等。

实验结果表明,空间滤波可以有效地去除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

五、实验结论1. 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并行性好等优点,在图像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傅里叶变换是光学信息处理的核心,可以将空间域的图像转换为频域图像,便于进行滤波、增强等操作。

光信息处理实验报告

光信息处理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第14-15周标准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信息光学综合平台实验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刘艺实验地点:主楼东112、115、109B实验时间:2011年12月3日、4日、10日、11日实验一基于空间光调制器输入的联合变换相关图像识别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联合变换相关的基本原理;掌握联合变换功率谱重现的相关簇特点;2. 对相同图像、相似图像、不相似图像三种情况分别拍摄并重现其联合变换功率谱,观察用联合变换实现光学图像识别的效果。

3. 进一步学习光学图像识别的方法,体会光学图像识别的要素。

二、实验器材He-Ne激光器一台(含电源),电子快门1个,光学元件若干,透射型电光调制空间光调制器1台,光学CCD一个,实验用微机及配套软件一套。

三、实验步骤及操作1、使用空间光调制器输出图像使用大恒的电光调制型透射空间光调制器输出图像。

注意要设置Windows有两块输出显卡和显示器,设置空间光调制器为Windows的第二显示器,将程序的输出图像拖到第二块显示器处并使用。

由于本实验使用的空间光调制器是由像素阵列构成,其结构具有点阵特性,因此平行激光照明后有多级衍射光输出。

同时,实验使用的透射型空间光调制器是由液晶制作的(SLM),因此输入要求为竖直方向的偏振光,输出为水平方向的偏振光,要求在输出后使用偏振片滤除竖直方向的背景光,提高输出图像的对比度。

为了提高空间光调制器输出图像的亮度,可以使用如图23-3的光路。

其中P是水平方向的偏振片;透镜L1的作用是将大角度的衍射光束聚焦到一个小口径,以满足偏振片P的口径的限制要求;透镜L3的作用是将聚焦光束还原为平行光束,且可以通过调节焦距f1和f2的大小,对输出图像按需求进行缩放。

2、布置实验光路记录联合变换功率谱的实验光路如图23-4;图中L和L c各是扩束、准直透镜,L1是傅里叶变换透镜,其前焦面P1是输入面,后焦面P2放置全息干板进行联合变换功率谱的记录。

光学信息处理实训总结报告

光学信息处理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学院开展了光学信息处理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光学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目标1. 理解光学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2. 掌握光学信息处理的主要技术方法,如傅里叶变换、滤波、图像增强等;3. 熟悉光学信息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光学信息处理基本理论本次实训首先介绍了光学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重点讲解了光学信息处理在图像处理、信号处理和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 傅里叶变换与滤波实训中,我们学习了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了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通过实验,掌握了如何利用傅里叶变换对图像进行频域分析,以及如何设计合适的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增强和降噪。

3. 图像增强与复原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图像增强和复原的基本方法,如直方图均衡化、对比度增强、锐化等。

通过实验,掌握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对图像进行增强和复原。

4. 光学信息处理应用案例实训中,我们了解了光学信息处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医学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处理、通信系统等。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光学信息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5. 实验操作与项目实践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个实验操作和项目实践。

主要包括:(1)傅里叶变换实验:通过实验,掌握了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方法,学会了如何利用傅里叶变换对图像进行频域分析。

(2)滤波器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学会了如何设计合适的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增强和降噪。

(3)图像增强与复原实验:通过实验,掌握了图像增强和复原的基本方法,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对图像进行增强和复原。

(4)光学信息处理应用项目实践:通过项目实践,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物理实验方案初中光学实验

物理实验方案初中光学实验

物理实验方案初中光学实验物理实验方案——初中光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在初中阶段进行光学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基本性质、光的传播方式以及反射、折射等现象,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观察力。

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源:手电筒或白炽灯2. 物体:不透光平面物体、凸透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板等3. 其他:直尺、白纸、画笔、水实验一:直线传播与波阵面的特性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暗室环境,确保实验条件的恒定。

2. 利用手电筒或白炽灯作为光源,在一张白纸上面的某一点点亮并固定光源,作为发光点。

3. 用直尺连接点亮的光源和白纸上的另一点,得到一直线。

4. 在直线上选择若干个点,利用画笔在每个点上作上垂直于发光点连线的线段。

5. 观察每个点上的线段,分析其等长和平行的特点。

6. 整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写下实验报告。

实验二: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平滑的玻璃板作为反射面。

2. 在玻璃板上选择一个入射点,并用直尺连接该点与玻璃板上的某个观察点。

3. 利用手电筒或白炽灯作为光源,使其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入射点上,同时观察玻璃板上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4. 根据观察结果,移动入射点并记录下不同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数值。

5. 对于同一入射角,不同观察点上的反射光线有何特点?整理实验数据并分析。

6.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三:折射定律的验证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板或者水缸,作为折射介质。

2. 在玻璃板上选择一个入射点,并用直尺连接该点与玻璃板上的某个观察点。

3. 利用手电筒或白炽灯作为光源,使其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入射点上,观察光线从玻璃板中出射后的方向。

4. 根据观察结果,移动入射点并记录下不同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值。

5. 对于同一入射角,不同观察点上的折射光线有何特点?整理实验数据并分析。

6.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四: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凸透镜。

2. 在透明平面之上选择一个物体,并用直尺连接物体上的某一点与凸透镜的顶点。

光学综合试验实验报告

光学综合试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光学综合试验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光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熟悉光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仪器使用。

2. 深入理解光学原理,验证光学定律。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光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等。

通过实验验证这些原理,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三、实验仪器1. 平面镜2. 三棱镜3. 凸透镜4. 凹透镜5. 白光光源6. 光屏7. 光具座8. 光具盒9. 米尺10.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1)将平面镜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至水平。

(2)用白光光源照射平面镜,观察光线的传播情况。

(3)用米尺测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距离,记录数据。

2. 光的反射实验(1)将平面镜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至水平。

(2)用白光光源照射平面镜,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

(3)用米尺测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距离,记录数据。

3. 光的折射实验(1)将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至水平。

(2)用白光光源照射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光线的折射情况。

(3)用米尺测量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距离,记录数据。

4. 光的干涉实验(1)将光具盒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至水平。

(2)用白光光源照射光具盒,观察光线的干涉情况。

(3)用米尺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记录数据。

5. 光的衍射实验(1)将三棱镜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至水平。

(2)用白光光源照射三棱镜,观察光线的衍射情况。

(3)用米尺测量衍射条纹的间距,记录数据。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距离:L1 = 20cm2. 光的反射实验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距离:L2 = 20cm3. 光的折射实验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距离:L3 = 15cm4. 光的干涉实验干涉条纹间距:ΔL4 = 0.5cm5. 光的衍射实验衍射条纹间距:ΔL5 = 0.3cm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符合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4
图 2、白光准直照明 成像与滤波模块是实验要探究的核心部分。 图 1 所示的成像与滤波模块由两块成像透镜 和处于两者之间的空间滤波器组成。对照“无限筒长”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对着观测物的透 镜称为“物镜” ,另一个称为“筒镜” 。将样品放置在物镜的前焦面上时,样品上各点发出的 旁轴光线经物镜后变成不同的平行光, 并且在物镜的后焦面上叠加出样品的空间频谱。 然后, 各个方向的平行光经筒镜在其后焦面上汇聚成相应的像点, 呈现出样品的像。 应用于光信息 处理时,一对傅里叶透镜分别取代“物镜”和“筒镜” ,前者做光学傅里叶正变换,后者做 逆变换。应用于显微成像时,物镜实际上是固定封装的一组透镜,而筒镜仍为单凸透镜。 显微物镜对于显微镜成像的质量至关重要, 其光学参数通常印制在外壳上, 应用时要尽 量满足它的参数要求。图 3 给出的是一种应用于无限筒长显微镜的物镜(奥林巴斯) ,外壳 印制文字 “MPlanFLN, 10x /0.3, ∞/-/FN26.5” 的含义是, 平场半复消色差, 放大倍数 10x, 数值孔径 0.3,应用于无限筒长显微镜,对有无盖玻片无要求,视场数 26.5。其中的放大倍 数是由焦距为 200mm 的筒镜定义的,视场数 FN26.5 是可实现最大的像场直径,相对应可观 察的物场直径为 26.5/10=2.65mm。该实验配备有若干个单透镜和若干个无限筒长物镜,供 搭建无限筒长显微镜选用。
单方屏 三缝
单圆屏 双丝
3、 利用图 1 所示光路中的光学傅里叶变换,观测一维光栅的空间频谱,并做空间滤波,观 测筒镜所成像的变化。 4、 利用图 1 所示光路中的光学傅里叶变换,观测镂空“光”字与网格叠加而成衍射物的光 学傅里叶变换,并做空间滤波,观测筒镜所成像的变化。在此实验观测的基础上,研究 其中的卷积运算原理。 5、 尝试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针对所观测的一些衍射屏,模拟计算物镜的光学傅里 叶变换、筒镜的光学傅里叶逆变换和空间滤波对成像的作用。 6、 尝试更换不同数值孔径的物镜(单透镜或透镜组) ,观测成像模块的成像效果。改变筒 镜到物镜的距离,观测成像模块的成像效果。在此基础上,探究无限远(透镜组)物镜 的设计原理和无限筒长显微镜的组装技术。 (三) 实验要求 实验内容 1-4 为基本的实验内容,要求尽量细致的实验观测和理论分析。实验内容 5-6 属于开放性的拓展内容,可以选为专题研究。 (四) 参考材料 1、吕斯骅,段家忯,张朝晖. 新编基础物理实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372-379. 2、张朝晖,刘国超. 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实验[J]. 物理实验, 2017, 36(9): 23-29.
图 1、实验装置示意图 照明光模块用来产生照亮被观测样品的准平行光, 可分别使用激光光源和白光光源。 图 1 的照明光模块给出的是激光光源(氦氖激光器,λ = 633 纳米)的情形:激光束照射在称 之为“小孔滤波器”的入口处,在其出口的小孔处形成一个干净的点光源,这个点光源发出 的球面波经一凸透镜变成平行光。可用的白光光源(GCL-0601 直流调压光纤光源,大恒光 电)如图 2 所示,在其光纤出口处形成白光点光源,用一凸透镜准直成平行光。
附原稿: 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实验 张朝晖 刘国超
3 / 14
(北京大学 物理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 “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是北京大学《普通物理实验》课程的一个传统实验,其目 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光学傅里叶变换以及空间频率、 空间频谱和空间滤波等相关概念, 探究光学成像和光学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 实验技术与方法。 此实验涉及丰富的实验现象和 物理与数学的综合知识, 教学上颇具挑战性。 本文利用显微成像的波动光学理论阐述阿贝成 像原理,并配置相应的实验内容、技术方法和可以扩展的实际应用,希望从深度和广度上综 合把握该实验的教学,以便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实验探究。 1.引言 光学成像是光学应用的基本问题。光学成像系统将“物”以其“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实际上完成的是一个信息采集过程。它采集到物的信息越多,所成的像就越逼真。那么,一 个光学成像系统是如何采集物信息并且形成其逼真像的呢?就成像机制而言, 几何光学仅能 给出光学成像的一些简单信息, 复杂而丰富的结构信息的传输和成像则需要借助于波动光学 做进一步的描述。 1873 年,德国科学家阿贝在研究如何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时发现,在相干平行光照明 条件下, 物镜对物的成像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物光在成像透镜的后焦面上先形成一个特 殊的衍射光分布;第二步则是这个衍射光分布继续向前传播,自然地复合成物的像。这个两 步成像的理论被后人称之为阿贝成像原理 。
图 3、一种应用于无限筒长显Fra bibliotek镜的物镜照片。
2 / 14
观测模块包括 CCD 相机和与之连接的计算机, 用来采集和显示筒镜所成的像, 也可用来 采集样品的空间频谱。 (二) 实验内容 1、 按图 1 所示的光路搭建实验系统,特别要做好共轴调节。 2、 利用图 1 所示光路中的光学傅里叶变换,观测如下衍射屏的空间频谱分布: 单方孔 双方孔 等腰三 角孔 四缝 方孔方 阵 等边三 角空 五缝 方孔密 排 矩形孔 单丝 单圆孔 双圆孔 五角星 孔 三丝 圆孔方 阵 单缝 四丝 圆孔密 排 双缝 五丝
综合物理实验辅助材料 实验一、光学成像与光信息处理
光学成像是光学应用的基本问题。光学成像系统将“物”以其“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实际上完成的是一个信息采集过程。它采集到物的信息越多,所成的像就越逼真。那么,一 个光学成像系统是如何采集物信息并且形成其逼真像的呢?就成像机制而言, 几何光学仅能 给出光学成像的一些简单信息, 复杂而丰富的结构信息的传输和成像则需要借助于波动光学 做进一步的描述。 1873 年,德国科学家阿贝在研究如何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时发现,在相干平行光照明 条件下, 物镜对物的成像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物光在成像透镜的后焦面上先形成一个特 殊的衍射光分布;第二步则是这个衍射光分布继续向前传播,自然地复合成物的像。这个两 步成像的理论被后人称之为阿贝成像原理。 阿贝成像原理的两个成像步骤分别体现的“分解”与“合成”实际上就是两次光学傅里 叶变换,如果称前者为一次正变换,则后者就是相应的逆变换。用光学傅里叶变换的语言来 描述, 正变换给出的是衍射物的空间频谱, 逆变换给出的是由空间频谱还原出来衍射物的像, 而所谓的空间滤波就是通过滤掉衍射物的某些频谱成分来修饰所成的像。 本实验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学习光学傅里叶变换以及空间频率、 空间频谱和空间 滤波等相关概念, 探究光学成像和光学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 体验搭建光学显微镜的实验技 术与方法。 (一)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安排在一个 1.8 米长的光学导轨上,如图 1 所示,按功能分成照明光、成像与 滤波、观测等三个基本模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