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并发热的治疗-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抗菌治疗原则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抗菌治疗原则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抗菌治疗原则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

其病情凶险,感染相关死亡率高。

常见病原体以细菌为主。

【治疗原则】
1.尽早开始经验治疗。

2.选择药物应覆盖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的常见和毒力较强的病原菌,直至获得准确的病原学培养结果。

3.常规使用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如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可作为首选药物。

4.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可联合抗革兰阳性球菌的药物。

【病原治疗】
参照《血流感染》中的表 4-17“血流感染的病原治疗”。

2020版: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全文版)

2020版: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全文版)

2020版: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全文版)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未及时给予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

因此,充分认识粒缺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方法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粒缺伴发热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年版)》发表至今4年,对临床诊疗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期间国际及国内关于粒缺伴发热的诊疗理念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我国在粒缺伴发热的病原学,尤其是耐药菌监测方面也积累了大量临床硏究和流行病学数据,新型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的应用带来新的危险因素。

因此,参考欧洲白血病感染相关指南(ECIL指南)[123]、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 )肿瘤合并粒缺患者治疗指南(IDSA指南)[4]、2019年西班牙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粒缺伴发热管理共识[5]等,结合我国当前细菌流行病学、耐药菌监测数据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总结,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对2016年版指南进行修订。

一、定义1 .粒缺:扌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 )<0.5x109/L z或预计48 h后ANC<0.5x109/L ;严重粒缺指ANC<0.1 x109/L o2 •发热:扌旨单次口腔温度n38.3 °C(腋温》38.0 °C),或口腔温度n38.0 °C (腋温>37.7 °C)持续超过1 h o粒缺期间应避免测定直肠温度,以防止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侵入。

需要指出的是,发热是粒缺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由于这群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临床医师的判断在决定是否需要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起着关键性作用。

即使患者不能满足上述定义,也需要医师仔细甄别是否需要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例如,对于全身状况不良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警惕感染时可能无发热或表现为低体温。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处理精讲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处理精讲

医院死亡率 (%)
P < 0.001 60
52
50
40
30
24
20
24
10
0 全因死亡率
P < 0.001
42
18
18 感染相关死亡率
不适当治疗 适当治疗
• 感染患者 (655)的前瞻性定群研究中,接受起始适当抗生素治疗患者的死亡率降低
. 1999;115:462-474.
风险
低危
二、肿瘤患者感染
住院 静脉治疗
感染风险评估
低危(无以上因子,并具有多数以下 情况):
门诊病人出现发热 无需要住院治疗或密切观察的相关 急性合并疾病 预计严重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短 (≤100<7天) 体能状态良好( 0-1) 无肝功不全 无肾功不全 风险指数≥21
住院 或
门诊治疗 或
家庭治疗(设施 良好的选择性低 危病人)
需要万古
万古霉素 +
氨基糖甙类 +
碳青酶烯类 (泰能、美平) 头孢他啶 马斯平 特治星?
特定部位检查 经验性治疗后随访
实验室检测和培养: 复查血培养,记录细菌血症﹑真菌血症清除情
况 评价治疗反应和药物毒性: 发热趋势、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评价药物毒性包括重要器官毒性(和肾功能检测,
至 少每周2次)
3-5天内评价对经验治疗的反应
♣ 中性粒细胞减少 ♣ 肿瘤相关性免疫缺陷 ♣ 粘膜屏障破坏 ♣ 脾切除和功能性无脾 ♣ 糖皮质激素和其它淋巴毒性药物的使用 ♣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三、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初始评价
特殊的病史和体检: 血管穿刺及置管 皮肤 肺和鼻窦 消化道(口腔,咽,食管,小肠,直肠) 会阴/肛周
补充病史信息: 主要合并疾病 以前有记录的感染史 医学史

1例化疗致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药学监护

1例化疗致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药学监护
c l i n i c a l ph a r ma c i s t s i n t h e c o ur s e f r o m d i a g n os i s t i l l t h e who l e t r e a t me n t i n a pa t i e nt wi t h o f l un g c a nc e r a n d c h e mo t he r a p y— —i n - -
( 1 . T i a n j i n A c a d e m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 T i a n j i n 3 0 0 1 2 0 ; 2 . T u m o r H o s p i t a l o f T i a n j i n Me d i c l a U —
Pha r m ac e ut i c a l c ar e i n c he mo t he r a py — —i nduc e d f e br i l e ne ut r ope n i a— —a c a s e s t udy
Ya n g Pe
玮 , 魏 晓晨
3 0 0 0 6 0 ; 3 . 天 津市第一 中心 医院 , 天津
3 0 0 1 2 0 ; 2 . 天津 医科大 学附属肿 瘤 医院 , 天津

要 目的: 探讨 临床药师在化疗 所致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药学监护 中的作用 。方法 : 根据( 2 0 1 2年 中国中
2 2
天津药学
T i a n j i n P h a r m a c y 2 0 1 7年

化疗中性粒细胞低怎么办

化疗中性粒细胞低怎么办

化疗中性粒细胞低怎么办对肿瘤患者来说,经常会使用化疗方法来进行治疗,我们知道化疗治疗的副作用非常的大,在化疗的时候,常会导致患者中性粒细胞减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感染的情况,如果免疫力差,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还会造成患者出现血小板下降,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可以说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所以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

在化疗期间,要学会一些改善的方法,可以通过一些口服的药物来提升白细胞。

★患者化疗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该怎么办?所谓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指中性粒细胞低于2.0,而当中性粒细胞低于0.5时,被视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此情况一般是化疗后的7-12天内出现,时间大概持续在两周内。

当然,不同患者病情不同,采用的化疗方案也是有差异的,因此,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具体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

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时,一般不会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出现,早期患者会感到有些轻微乏力,但如果到了后期,患者就极易引发感染。

既然,中性粒细胞减少已经发生了,患者朋友们就应该学会改善,可以学学下面两招。

1、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较轻的患者们,可以适当地口服些提升白细胞的药物,如果患者出现白细胞数值低于1的情况,建议应立即注射升白药剂,刺激因子提升细胞。

2、化疗期间适当中医药介入调理也是提升中性粒细胞、改善血象的好方式,还可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有利于患者接下来更好的治疗。

然而,对于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且未改善的患者,大家都知道容易引发感染,一般发热就是出现感染的标志,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腹痛腹泻、咽痛咳嗽等症状,对此,为避免感染出现,患者日常应做到这些。

★1、注意卫生,特别是手的卫生,患者要做到勤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更要用肥皂洗手,患者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也要注意,良好的室内通风是减少空气中细菌最有效的方法,即使在冬天,也要让房间轮流通风,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

★2、患者的皮肤卫生需要重视,在避免感冒的情况下,定期进行洗头洗澡、勤换衣物,在有太阳的天气,把被褥拿到阳光下晾晒也是杀菌的有效方法。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治疗方法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治疗方法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治疗方法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是一种白细胞,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和炎症反应。

当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能会导致机体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外界病原体感染的抵抗能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因此,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寻找和处理潜在的原因: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药物反应、感染、免疫性疾病、白血病等。

因此,首先要确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具体原因,并及时处理。

2.药物治疗: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提高中性粒细胞数目。

-重要的支持治疗药物包括:生长因子,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能够刺激造血干细胞向中性粒细胞分化。

-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如化疗药物通常需要暂停或更换。

3.预防感染: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患者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感染的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少去拥挤的地方;-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原体的物质或场所,如生肉、动物粪便、花园和沙盒等;-出现发热和感染征象时及时就医,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

4.对症治疗: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症状,可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如:-发热时可使用退热药物,但避免使用非那西丁等可能引起骨髓抑制的药物;-外周血细胞输注:在严重的感染或出血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外周血细胞输注以提高中性粒细胞数目。

5.饮食与日常生活: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中也非常重要。

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如高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的食物,以帮助加强免疫力。

同时,应保持适量的锻炼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病因和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制定。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_图文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_图文

11
三、诊断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感染部位及隐匿部位,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 明确感染部位
实验室检查
至少3d复查一次血常规,建议联合PCT,CRP等炎症指 标,肝肾功及电解质等
微生物学检查
不同部位的两套血培养,如存在CVC,则一套从CVC管腔采集 ,一套从外周静脉采集 可能的感染的部位的相应病原学检查
4
二、流行病学
实体肿瘤:10-50%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80%
粒缺伴发热 发生率
时间(d) 发生率(%)
7
60.9
14
75.8
21
81.9
28
83.0
35
83.0
42
87.8
56
99.7
5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3)177-183
粒缺伴发热—危险因素
中国,多中心,前瞻性,血液疾病,粒细胞缺乏(n=1139),发热(n=784)
危险 因素
粒缺>7d 中心静脉置管 胃肠道黏膜炎 既往90d广谱抗菌药物暴露
6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3)177-183
粒缺伴发热—危险因素
中国,多中心,前瞻性,血液疾病,粒细胞缺乏(n=1139),发热(n=784)
危险因素

发生率(% )
35.4
1项
69.2
2项
86.1
3-4项
95.6
19
五、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粒缺伴发热患者升阶梯/降阶梯治疗策略及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
20
五、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经验性用药需联合耐药阳性菌药物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血培养报革兰阳性菌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 影像学确诊的肺炎 任何部位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既往有MRSA、VRE等定植 预防应用氟喹诺酮类或经验性应用头孢他啶时 出现严重黏膜炎

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

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

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前言近年来,随着肿瘤基础研究的深入,肿瘤治疗的方式及药物的选择也更加个体化,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但化疗依然是肿瘤治疗的基石。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骨髓抑制性化疗最严重的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是最主要的临床并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持续时间与感染甚至死亡风险直接相关,严重影响了化疗药物相对剂量强度(relative dose intensity, RDI)与既定周期,临床上不得不降低药物剂量、延迟治疗时间或更改方案,最终难以达到预期的疗效。

因此,预防或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保证足剂量化疗或剂量密集化疗的根本。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hG-CSF)与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PEG-rhG-CSF)是防治肿瘤放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药物,但我国临床医师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害缺乏重视,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这类药物的认识不足,特别是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风险评估与防治尚不规范。

目前,国际肿瘤组织与学会均已制订了防治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FN的管理指南。

为规范化我国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预防与治疗、合理使用G-CSF,2017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组织国内相关肿瘤专家,经多次讨论并反复修改,制订了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旨在全面、详细地为临床肿瘤医师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与建议。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3
目录
• 引言 • 中性粒细胞减少定义、分类及评估 • 肿瘤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机制与
危险因素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措施与建议 • 预防策略与干预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共识背景与意义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肿瘤化疗常见并发症
01
规范诊疗流程
制定中性粒细胞减少诊疗规范,明确诊 疗流程和标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 效的治疗。
02
03
加强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和能 力。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共识成果回顾与总结
共识成果概述
本次专家共识对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诊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达成 了一系列重要共识。
特殊情况下治疗方案调整策略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对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应立即停用化疗药物,并给予 广谱抗生素治疗和升白细胞药物治疗。
预期中性粒细胞减少
对于预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可以在化疗开始前预防性 使用升白细胞药物,以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
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感染
当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并发感染时,应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 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升白细胞药物治疗。
05 治疗措施与建议
常规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
化疗前评估
在开始化疗前,应对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进行评估,以 确定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
常规治疗原则
当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包括调整化疗方案、使用升白细 胞药物等。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阐述中性粒细胞减少在肿瘤化疗中的普遍性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肿瘤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 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本共识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强调规范诊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重要性
规范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能够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提高化疗完 成率,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本共识将提供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规 范诊治建议。
由于感染、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导致中性粒细胞 生成减少或破坏增多。
诊断标准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
成人低于2.0×10^9/L,儿童低于1.5×10^9/L。
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发热、感染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脓毒 症、感染性休克等。
实验室检查
骨髓象检查可发现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或成熟障碍 ;免疫学检查可发现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 相关抗体。
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专家们对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诊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形成了一套相对完 善的诊疗流程。
诊治指南的制定与应用
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专家们制定了针对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诊治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规范化的诊 疗建议。
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
在研究过程中,专家们不断探索新型的治疗方法,如生物制剂、免疫疗法等,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 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05
肿瘤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策略
一般治疗原则
早期识别与评估
在化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 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 室检查等,以识别潜在的中性粒
细胞减少风险。
分层管理
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严重程度和 持续时间,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 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谱抗菌药物来降低因抗菌药物过度使用造成的细菌耐药率增高;对病 情较为危重的患者采取降阶梯策略,以改善预后。
高危患者静脉应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能覆盖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 严重革兰阴性菌的广谱抗菌药物。
鉴于耐药菌比例日益增加,在初始选择药物时还应基于体外药敏 试验、已知特定病原体的最敏感药物、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 应动力学资料。 在权衡风险获益后,也可以经验性选择替加环素、磷霉素等。
六、抗菌药物的调整
在接受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后,应根据危险分层、确诊的病原菌和 患者对初始治疗的反应等综合判断,决定后续如何调整抗菌治疗。 正在接受经验性口服或静脉治疗的低危门诊患者,如果其发热和临 床症状在48h内无好转,应住院重新评估并开始静脉应用广谱抗菌 药物治疗。 对于明确病原菌的患者,可根据药敏结果采用窄谱抗生素治疗; 检出细菌如为耐药菌,可参照表5选择药物。 对于未能明确病原菌的患者,可参照图2调整后续流程。 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真菌和其他病原菌感染的可能性, 参照血液病患者的真菌诊治指南尽早开始抗真菌或抗其他病原菌治 疗。
2.发热:口腔温度单次测定T>38.3℃(腋温 ≥38.0℃)或T>38.0℃(腋温≥37.7 ℃)持 续超过l h。 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应避免测定直肠温度和 直肠检查,以防止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进入周 围黏膜和软组织。
二、流行病学
80%以上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10%~50%的实体肿瘤患者在≥1个疗程化疗 后会发生与中性粒细胞缺乏有关的发热。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 伴感染时常伴有较高的死亡率。 据报道,13%~60%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病死率达12%~42%。 在目前国内医疗条件下,当中性粒细胞缺乏 持续>21d时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6
专家共识总结与展望
本次共识主要成果回顾
确立了中性粒细胞减少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诊断标准和分级,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明确的 指导。
总结了针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现有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支持治疗等,为临床医生 提供了全面的治疗选择。
强调了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和改 善生活质量。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01
02
03
加强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知识的 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度 和重视程度。
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中性 粒细胞减少的预防和治疗,加强 自我管理和保健意识。
倡导社会各界关注中性粒细胞减 少患者的健康问题,为患者提供 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感染
化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 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同 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治疗方法选择及注意事项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
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可选择使用粒细 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药物促进中性粒细胞生成,或 采用抗生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 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24
目 录
• 引言 • 中性粒细胞减少概述 • 肿瘤化疗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关系 • 诊治原则与方法 • 并发症处理与风险评估 • 专家共识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共识背景与意义
中性粒细胞减少是肿瘤化疗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 量。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表现因病因和程 度而异。轻度减少可能无明显症状,而 重度减少则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甚至危 及生命。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乏力、 头晕、食欲减退等。此外,患者还可能 出现口腔溃疡、皮肤感染等并发症。

替加环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替加环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替加环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替加环素是一种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通过对患者的选取与分组、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效果的观察、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数据的分析,发现替加环素在该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并且不良反应较轻。

研究结果显示替加环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治疗方案,并且对未来进一步研究替加环素在该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展望。

【关键词】替加环素、恶性血液病、化疗、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数据分析、研究意义、未来研究、应用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恶性血液病是一类以骨髓等血液组织为起源的恶性肿瘤,其中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样白血病等。

恶性血液病的治疗通常采用化疗方案,然而化疗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旦其数量降低,患者极易感染并发生发热,甚至危及生命。

替加环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替加环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治疗中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效果。

目前关于替加环素在该领域的研究还比较有限,临床数据也不够充分和系统。

本研究旨在探讨替加环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替加环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具体目的包括:3. 探讨替加环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中的使用建议和优化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替加环素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化疗导致粒细胞减少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

化疗导致粒细胞减少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
FN的定义和风险评估
化疗后FN的发生率以10%和20%为界将化疗方案分为3类:(1)高危方案(FN发生率>20%);(2)中危方案(FN发生率为10%-20%);(3)低危方案(FN发生率<10%)。
FN的定义和风险评估—化疗相关因素
表 1 发生高危FN风险的化疗方案
疾病名称
化疗方案和化疗药物
四、预防性使用G-CSF
(二)FN的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指首次使用具有骨髓抑制的化疗药物后24-72h使用G-CSF,以预防FN的发生。以下情况推荐使用G-CSF进行一级预防:(1)接受FN高危化疗方案的患者;(2)接受FN中危化疗方案的患者如果伴有上述≥1个患者自身风险因素;(3)接受根治性或辅助性化疗的患者,为保障化疗剂量足量进行;(4)接受辅助或根治性剂量密集方案化疗的患者,如尿路上皮癌接受新辅助剂量密集MVAC方案(氨甲喋呤+长春花碱+阿霉素+顺铂)、高危乳腺癌接受剂量密集AC-T方案(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等 。
7Hale Waihona Puke CIN的机制及特点FN的定义和风险评估
预防性使用G-CSF
CIN治疗性使用
G-CSF不良反应及处理
感染预防和治疗
目录
CONTENTS
CIN 的诊断及分级
CIN 的诊断及分级
1 PART ONE
01
CIN 的诊断及分级
CIN的概念 CIN是指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后引发外周血ANC的降低,即血常规结果中ANC<2.0×109/L。CIN的谷值通常出现在化疗后第7-14天。
CIN 的诊断及分级
骨髓抑制分级
CIN的机制及特点
2 PART TWO
02
CIN的机制及特点
中性粒细胞发育成熟的生理过程

中性粒细胞缺乏

中性粒细胞缺乏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是一组特殊的疾病人群。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的症状和体征常不明显,病原菌及感染灶也不明确,发热可能是感染的唯一征象,如没有给予及时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相关死亡率高。

因此,充分认识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相关风险、诊断方法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降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和死亡风险至关重要。

我国2012年《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发布至今3年余,对临床诊疗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期间国际上关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理念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改变,我国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细菌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菌监测方面也积累了大量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数据。

因此,参考美国感染病学会(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IDSA)《发热和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治疗指南》(简称IDSA指南)[1]、第4届欧洲白血病感染会议(ECIL)《欧洲细菌耐药时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发热经验治疗指南》(简称ECIL-4经验治疗指南)[2]和《欧洲细菌耐药时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发热目标治疗指南》(简称ECIL-4目标治疗指南)[3],结合国内流行病学资料、细菌耐药检测数据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总结,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对2012版指南进行修订。

1.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或预计48h后ANC<0.5×109/L;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1×109/L。

2.发热:口腔温度单次测定≥38.3℃(腋温≥38.0℃)或≥38.0℃(腋温≥37.7℃)持续超过1h。

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应避免测定直肠温度和直肠检查,以防止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进入周围黏膜和软组织。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临床医生的判断在决定是否需要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起着关键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eifeld AG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52(4):e56–e93


对于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应行胸 部CT检查,以排除肺炎。 有临床指征时,应对其他部位( 头、鼻 窦、腹部和盆腔)进行CT检查。
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


高危患者需要住院静脉应用经验性抗菌 治疗 推荐单药治疗

风险评估可确定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的
方式(口服或静脉给药)


治疗场所(住院或门诊)
抗菌治疗疗程 常用评估方法有临床评估和MASCC评估
临床7天内消失 无活动性内科合并症 良好的肝肾功能 这些低危特点最常见于实体瘤患者 不严格符合低危标准的任何患者均应按 照高危患者指南进行治疗。
药率均达到9%~16%,个别甚至达30%以上

混合感染多
肿瘤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




(1) 临床表现不典型,炎症反应不完全, 发热常为唯一表现 (2) 诊断困难,多次血液、体液等标本培养 致病菌的阳性率不一致 (3) 感染的常见部位是上呼吸道、肺部、消 化道、皮肤软组织和血流 (4) 感染易扩散,败血症的发生率、死亡率高
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并 发热的治疗


肿瘤病人感染的特点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南要点解读
小 结
肿瘤病人感染的特点

宿主的易感因素

主要的病原学类型 肿瘤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

宿主易感因素


(1)与原发恶性肿瘤相关的免疫缺陷 (2)中性粒细胞减少 (3)粘膜屏障的破坏 (4)皮质激素和其它淋巴毒性药物 (5)造血干细胞移植 (6)脾切除和功能性无脾
高风险患者:MASCC评分<21分,应入院给予经验性治疗 低风险患者:MASCC评分≥21分,可口服给药和/或门诊经验性治疗
Freifeld AG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9;52(4):e56–e93
初次评估的实验室检查及细菌培养
实验室检查
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的定义: – ANC<0.5×109/L或预计48小时内 ANC将< 0.5×109/L
术语“严重的”有时被用于描述ANC<0.1×109/L的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粒缺性发热)的定义: – 单次口温测量≥38.3℃或口温≥38.0℃且持续>1h
不主张测腋温及肛温
Febrile Neutropenia(FN)
发热在粒缺肿瘤患者较为常见
– 化疗≥1个周期的实体瘤患者约10 50%出现 发热
粒细胞计数越低,感染发生率越高
50% 40%
粒细胞缺乏
粒细胞减少
感染比例(%)
30% 20% 10% 0%
<100
101-500
501-1000
>1000
粒细胞数(mm3)
• • • • • • • • 全血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小板计数 血浆肌酐浓度 尿素氮浓度 电解质浓度 肝转氨酶浓度 总胆红素浓度
血培养
• 至少两组血培养 − 中心静脉插管:分别来自导 管内和外周静脉 − 无中心静脉插管:来自不同 穿刺部位 • 可疑感染部位培养 • 患者体重<40kg时,血培养 体积应小于总血容量的1%
高危患者:符合以下任一项标准

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 0.1×109/L ) 或预期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7天 有任一种内科合并症,包括: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口腔或胃肠道粘膜炎,妨碍吞咽或引起严重的腹泻 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腹泻 新发的神经系统或精神状态的改变、 血管内导管感染,尤其是导管隧道感染 新出现的肺部浸润或低氧血症,或有慢性肺部疾病 肝、肾功能不全(定义为转氨酶水平>5×正常值、肌酐清除率 <30mL/min) 。


MASCC感染风险评估
MASCC风险指数评分
特征
粒缺伴发热,无明显症状或症 状较轻 无低血压(收缩压>90mm Hg) 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实体瘤或血液恶性肿瘤且无霉 菌感染史 不伴有需静脉补液的脱水症状 粒缺伴发热,症状明显 无需入院治疗 年龄<60岁
分值
5 5 4 4 3 3 3 2
病原学特点

60s,70s: 以 G-菌(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为主 80s—至今:G+菌开始有上升的趋势 原因为:广泛应用留置静脉导管 广泛采用抗G-菌药物预防等


G+菌主要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包括MRSA)、肠球菌(包括VRE)、链球菌属


G-菌依然主导: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 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 真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念珠菌,曲霉菌 耐药菌增多:绿脓杆菌和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
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例如头孢吡肟 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不推荐万古霉素(或其他抗需氧革兰氏 阳性球菌活性药物)作为标准初始抗菌 药物的一部分。 特定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定义 危险评估的作用及粒缺性发热高危和低危患者 的识别 初次评估期间应做的特殊检查和培养 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及其治疗场所 更换抗菌药物的时机及更换方法 经验性抗菌治疗疗程 集落刺激因子在治疗中的作用 环境保护措施
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定义
粒缺性发热的发病率/死亡率
粒缺性发热的发病率
AML诱导化疗 老年人接受CHOP NHL患者化疗

70 90% 35 45% 10 20% 可达11% 5%
5% 18%
粒缺性发热的估计死亡率

血液恶性肿瘤 实体瘤
– G+细菌 – G-细菌
患者发生严重感染并发症的风险评估
粒细胞计数小于100/l时,患者发生感染的比例最高
Nirenberg A et al. Oncol Nurs Forum. 2019; 33(6):1193-201.
肿瘤粒缺患者的发热多由感染所致
64.5%
粒缺伴发热肿瘤患者,64.5%的发热由感染所致
Sacar S et al. J Infect Developing Countries 2019; 2(5):359-3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