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备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生命物体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植物展开研究,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关于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的主题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课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了解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并能说出不同植物的相似之处。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利用“认识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行寻找一个“增长点。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很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
能利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科学知识:
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植物在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
难点:找出植物的相同之处。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了解学校里的各种植物,学校里的植物的照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先给大家欣赏几副图片,(出示学校植物的照片)这些图片漂亮吗?漂亮在哪?
2.师:这些图片看上去,满眼都是绿色,非常漂亮,那你们有没有觉得图片中的这些景色有点眼熟呢?是哪里的呢?对了,这些图片显示的就是我们学校各个地方的绿化,我们学校的植物可真多
啊,今天我们就象科学家一样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们身边这些植物,好吗?(板书)
(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1.整体认识植物:
(1)提问: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比一比谁说得最多?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动植物
1. 课时一:认识可食用的植物课时一:认识可食用的植物
- 目标:让学生了解可食用的植物及其特点
-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可食用植物,如水果、蔬菜等
-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可食用植物,让学生触摸、尝试、认识它们的形态和口感
2. 课时二:观察花的特点课时二:观察花的特点
- 目标:让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颜色
-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花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 教学内容: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颜色和形态,讨论花的功能和花的重要性
3. 课时三:观察昆虫课时三:观察昆虫
- 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性
- 教学重点:认识昆虫的外形和触角等特征
-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昆虫,并描述它们的外形和动作,引导学生思考昆虫的生活性
4. 课时四:认识动物体的不同部位课时四:认识动物体的不同部位
- 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体各个部位的功能
-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头、身体、四肢和尾巴等部位
-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研究认识不同动物体部位的名称和功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第二单元:自然界
1. 课时一:认识四季的变化课时一:认识四季的变化
- 目标: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及其特点
- 教学重点: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天气和自然景观
-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四季的图片和描述,让学生了解每个季节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四季的变化
2. 课时二:观察天空中的云朵课时二:观察天空中的云朵
- 目标:让学生了解云朵的形态和变化
-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类型的云朵和它们的特征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课时1:生活在阳光下
教学目标:
1. 了解太阳的存在和作用。
2. 了解光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3.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重点:
1. 了解太阳的存在和作用。
2. 了解光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教学难点:
1.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投影仪。
2. 实验材料:小镜子、水、白纸。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新课
1. 展示一张有阳光的图片,请学生发表看法,描述一下阳光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存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Step 2:太阳的存在和作用
1. 通过课件展示太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太阳。
2. 引导学生发表对太阳的观察,了解太阳是一个光亮而热的球体。
3. 通过课件展示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如提供光和热。
Step 3:光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1.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光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光源。
2. 引导学生发表对光源的观察,了解不同光源的特点。
3. 让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
Step 4:光的反射现象
1. 展示一个实验现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场。
2. 给学生分发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3. 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并向全班汇报实验结果。
4. 让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光的反射现象。
Step 5:课堂小结
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太阳的存在和作用、光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光的反射现象。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拓展延伸:
1. 带领学生观察太阳的变化,了解太阳的大小和形状是如何变化的。
2.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太阳的作用的作文。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1.运动和位置
【教材简析】
《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1.运动和位置
【教材简析】
《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研究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
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举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举动是奉告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匡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历。可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比方他们每每没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在本课中学生通过窥察图片与会商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一、单元分析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教课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本单元共七课,是以凤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从孕育生命的种子开始,到播种,种子长出根芽,出土变成幼苗,植物长高长大,最后开花结果,又长出新的种子。这一过程伴随着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的出现,引领学生思考、研究植物器官的作用。教学任务旨在引领学生在种植凤仙花过程中,学习栽培技能,研究植物变化规律,认识植物各器官的功能的关系,并在观察、记录、预测、整理、分析、交流学习活动中,体会观察研究方法,为研究其他植物、动物的生长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是第一课,他的内容有三部分:1、通过描述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小猫小狗出生方式,以问题形式提出了本单元的研究任务即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2、对不同种子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对种子里面有什么结构的推测?3、布置种植凤仙花的学习任务,提示学生做好种植准备。
我认为本课内容的设计就是要在学生已有的对植物知识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的欲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根据已有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进行预测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在上学期“植物”单元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植物问题了,并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但他们对植物的了解仍停留在表面现象,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间接的、片面的、零散的。学生对植物知识的学习没有学习动物知识兴趣浓。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
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能源与环境保护
课时一:自然界的能源
教学目标:
- 了解自然界的能源种类及其特点
- 知道人类利用能源的方法和过程
-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
- 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自然界的能源,引导学生讨论不同能源的特点。
2. 研究:利用教材中相关内容,向学生介绍不同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3. 呈现:展示人类如何利用能源,介绍不同的能源开发方式和过程。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意识。
课时二:节约能源,从我做起
教学目标:
- 了解节约能源的概念和意义
- 培养学生养成节约能源的好惯
- 引导学生提出节约能源的措施和方法
教学准备:
- 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 实物:能源的使用场景道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能源的浪费现象并讨论原因。
2. 研究: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向学生介绍节约能源的概念和意义。
3. 探究:用实物道具展示不同的能源使用场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节约能源,提出自己的节约能源措施和方法。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为节约能源做贡献。
课时三:环保小卫士
教学目标:
- 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
- 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小学三年级科学备课教案范文:食物的营养价值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备课教案范文:食物的营养价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的分类
2.掌握常见食物的营养价值
3.明白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
4.懂得如何健康饮食
二、教学重、难点:
如何根据食物的营养价值,科学地选择食物进行健康饮食?如何营养丰富、均衡饮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与学生一起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知识,简单介绍食物的分类(五大类、主食、蔬菜、水果、肉蛋奶、油脂)。请同学们自行列举出每个分类的几个例子。
二、学习:
1.食物分类:根据食物的来源、颜色、组成、特点对食物进行分类。
2.食物的营养价值:习惯性地吃什么都不好,明智的饮食选择是必须的。人类的食物需求
是多方面的,需要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保证营养均衡。
3.营养成分的作用:营养成分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
矿物质和水分的摄入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1)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主要来源于粮食类食物。
(2)蛋白质:修复和生长细胞,主要来源于肉、蛋、奶和豆类。
(3)脂肪:提供能量和营养素,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
(4)维生素:有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作用。
(5)矿物质: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如钙、铁、锌、硒等。
(6)水分:为人体提供必要的液体,维持人体各器官正常运行。
三、练习: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列出每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对人体的作用,进而比较营养成分的摄入量。
四、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总结,总结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养分作用。
五、课后练习:
布置作业:撰写《我最喜欢的食物及其营养价值》。
四、资源准备: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新部编本 全册
5.提问:通过观看,你知道了土壤有几种颜色?
(三)研究土壤的成分
1.学生实验
(1)拿出一号信封里的土,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你看到了……(学生交流)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你看到……,过一会儿又看到了……
(3)搅拌以后,你看到了……,静止一段时间之后,又看到了……
2.关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长的植物不一样?有多少种土壤?怎样分类?等)
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吧。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
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
2.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
3.学生可以根据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互相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要求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由和依据,学生的根据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二)探索土壤
1.室外活动:带领学生采集土层。
讨论:我们将去干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活动: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层带回教室。
2.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汇编(含24个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参照物:车站:方向:车站东方:距高:1500米标出正确的汽车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知
道判断物体是运动的正是静止的方法:能够通过参照物准确描述自己或者物体所处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
回顾本节课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教案序号:课题:2.各种各样的运动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年班: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在与同伴合作探究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点:
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科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教学难点:
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出示《宝宝运动》视频。
师:生命离不开运动。你都知道哪些运动方式。
二、探究新知
聚焦: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1.课件出示动图,学生分别指出各种形式的运动。
探索一: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课件出示:
用多种方法让下面这些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较,它们的运动形式一样吗?
课件出示不同的运动形式小结。
播放视频《振动》
探索二:观察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形式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1.运动和位置
【教材简析】
《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
设计含教学反思
2020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1.运动和位置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
2.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描述自己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
1.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描述自己的位置。
教学准备】
方位图,皮尺,教学课件、校园地图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人或物运动的场景,提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
2.学生汇报:图(视频)中的人或物在运动。
3.教师站在黑板前,提问学生老师的位置。
4.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提问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和位置呢?(板书课题)
6.学生相互讨论,并根据经验做出回答。
二、学单导学,自立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的要求。
从哪些方面展开细致认真的观察。教师出示课件,展现实验过程。
2.实验一:观察物体运动的图片。
1)教师继续提供关于运动的图片(仿照课本P2关于运动的插图),并提问:左侧的图与右侧的图相比哪些物体(或人)运动?哪些是静止的?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3.实验二:用方位和距离描述位置。
精品文档(1)教师请两位同学,仿照课本P3探索2、3展开实验:先让两人静止不动,让其中一人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让中心的同学静止不动,外围同学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2)教师在实验中提问学生,台下同学观察实验并回答问题。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
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
活动导入:
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2、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活动指导:
1、师: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
2、师:组织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
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
第1课: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2. 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类和识别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2. 学会对材料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1. 发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各种材料样品。
2. 分类表格。
教学过程:
1. 导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 新课:介绍各种材料的名称和特点。
3. 实践:让学生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分类。
4. 小结:引导学生发现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第2课:材料的性质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材料的性质。
2. 培养学生对材料性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认识材料的性质。
2. 学会观察和分析材料性质。
教学难点:
1. 理解材料性质的概念。
教学准备:
1. 各种材料样品。
2. 性质观察表格。
教学过程:
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性质。
2. 新课:介绍各种材料的性质。
3. 实践: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提供的材料样品。
4. 小结:总结材料性质的概念。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第5课:种子的秘密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种子生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
1. 认识种子的结构。
2. 观察种子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1. 理解种子生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
1. 种子样品。
2. 观察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新课:介绍种子的结构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教学内容
1.我们周围的土壤
2.了解土壤
3.肥沃的土壤
4.土壤的保护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2、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3、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4、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点。
5、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
6、能倾听和尊重其它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7、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影响。
8、能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9、知道土壤的构成。
10、能设计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11、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及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德育目标:
1、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交流。
3、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重点:
1、知道土壤的构成、分类。
2、能设计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3、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及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点。
教学准备:
相关的课件、实验用器具
课时安排
1.我们周围的土壤:1 课时
2.了解土壤:1 课时
3.肥沃的土壤:1 课时
4.土壤的保护:1 课时
第1课、我们周围的土壤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2、愿意亲近土壤。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
教学过程:
第2课、了解土壤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5、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
三、教学过程:
3.肥沃的土壤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2、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二、教学准备:
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壶经过处理的水、每个学生带一些植物、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
三、教学过程:
第4课、土壤的保护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
2、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
3、能够进行环保宣传。
4、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2、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
对土壤的破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土壤的重要。
2、产生感激土壤的情感。
3、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张。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三、教学过程: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教学内容:
1.果实和种子
2.根和茎
3.叶和花
4.植物和我们
教学目标:
1、通过栽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能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3、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生活空间。
4、了解一些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如: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
5、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德育目标:
1、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2、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
2、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互相合作、交流与分享。
3、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
教学难点: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
2、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能对研究过程与结果、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与他人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评议或质疑,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索。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果实和种子:一课时
2.根和茎: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