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新湘教版 必修第一册 4.1 水循环 说课课件
新湘教版(2019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 第一节 水循环
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2)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或滞洪区、
蓄洪区),完善排涝设施等。
(3)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
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链接生活2019年6月我国江西、福建发生大洪水,造成重大经济 损失。造成此次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低洼地区防洪的非 工程措施有哪些?
改变地表径 流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 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 湖泊的活动 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下径 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 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 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 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 向等
提示:暴雨天气。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 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1.判断题 (1)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高山。 ( ) (2)人类较多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河水、湖泊水和冰川。 ( ) (3)人类可以对水汽输送施加显著影响。 ( ) (4)海陆间循环使得陆地淡水得到更新。 ( ) (5)防御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 率。 ( ) 答案:(1)× (2)× (3)× (4)√ (5)√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4章第1节水循环PPT课件
传统水文资料收集方式周期长、数
据统计不全面、费用高昂,且难以做
到直观展示,为水文预报、洪水分析
等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而遥感技
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全面统计数据
资料,价格相对低廉,且遥感技术能做
到将结果直观展现,为人们实施洪涝
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
水球不循上环断各的种塑强水造弱体地及处表路于形径不态,断直。更接新影状响
到态各,形地成的了天人气类过赖程以,乃生至存区的域水的资 基水带源平本循,。 衡陆气环从。地候是而在径特海维一流征陆持定源;间全时水源联球期循不系水内环断的量,的地全主的强向球要动弱海的纽态变洋海 化输洋;送水往大、往量陆引的地发泥水区沙和域、大性有气的机水洪物不涝和会、无增干 旱机多等盐,也自类不然。会灾在减害水少。循环的驱动下,地 表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地 貌得到发育、演化,形成了多姿 多彩的地表形态。
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水循环示意图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降水
降水
水汽输送
降水
植物蒸腾 蒸发
下渗
蒸
Biblioteka Baidu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水循环课件(共57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水循环课件(共57张PPT)
(共57张PPT)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课标定位
1.“水的行星”
2.自然界的水循环
(1)海陆间循环
(2)陆地内循环
(3)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洪涝灾害防治
素养阐释
1.结合图文资料,了解地球上水圈的组成及各类水体的分布状况,明确地球上淡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树立节水观念和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通过对水循环示意图的阅读分析,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并能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素养阐释
3.通过阅读海陆间循环结构示意图,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并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分析,提高地理实践力
4.运用资料,说明常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一、“水的行星”
1.从形态上看
地球上的水呈固态、液态和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水圈。
2.从空间分布上看
3.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
(1)冰川是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2)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1.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固、液、气三态转化,形成了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
2.类型与环节
【思考感悟】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水循环的什么环节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ppt课件
2
3
4
1
(1)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 1__蒸__发____ 2_水__汽___输__送__ 3_降__水_____ 4地___表__径___流__.
(2)图中水循环的类型是_海__陆__间__循_环____,该循环发生 的领域是_海__洋___和_陆__地___之间。
39
全球水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②
③
⑤
④
①
说出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并指出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5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降水 蒸腾
蒸发
6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降水
7
5.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a.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得到补充、更新和再生
8
b. 联系四大圈层(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蒸
降
发
水
海洋
43
44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信风带
西风飘流 北赤道暖流
赤道低气压带
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南赤道暖流 西风飘流
20
60°N 60°N 30°N 30°N
0°
30°S 30°S 60°S
21
秘鲁寒流是一支上升补偿流
新湘教版必修一4.1《水循环》教案设计
2 / 3
3 / 3
使陆地淡水资源得到补充和
更新
促进各圈层之间和海陆之间的物质迁移
促成地表形态的发育、演化
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促进圈层间能量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观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太阳能、地球重力
↓
↓
地 理 意 义
高中地理 水循环参加同课异构的课件 湘教版必修1
要来源。 要来源。 思考: 思考:水力发电是 利用了水循环中的 哪一个能量转换? 哪一个能量转换?
钱塘江(浙江) 钱塘江(浙江)上游
钱塘江(浙江) 钱塘江(浙江)中游
钱塘江(浙江) 钱塘江(浙江)下游
1. 分析钱塘江从上游到下游流速的变化和地势特征的变化, 分析钱塘江从上游到下游流速的变化和地势特征的变化, 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并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百川东到海,
谢谢
wenku.baidu.com ③
① ④ ④ ② ⑤ ⑥
1.写出各数码所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___②___③ 1.写出各数码所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___②___③__ 写出各数码所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④__ ⑤___ ⑥___ 2.从图中看出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领域大致可分为__ 从图中看出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领域大致可分为__循环 2.从图中看出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领域大致可分为__循环 ___内循环和__内循环 内循环和__内循环。 ___内循环和__内循环。
你知道吗? 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佳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
真理!
错误!?
水
植 物 蒸 腾
凝结 降 水
凝结 降 水
蒸发
水汽输送
凝结
蒸发 降 水
高中地理 第4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节 水循环讲义 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教案
第一节水循环
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空间分布特点。2.了解水循环的概念,识记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重点)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重难点)
一、地球上的水
1.“水的星球”:全球约有71%的表面覆盖着水。
2.水圈的组成及分布
(1)组成: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
(2)分布
①海洋水:储量最多,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
②陆地水:储量较少,但类型多样。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川等,其中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
③大气水:分布最广。
[特别提醒]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2.类型及主要环节
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2.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4.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
5.形成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1)海洋水是目前人类利用最广的水资源。( )
(2)南极的冰川不参与海陆间循环。( )
(3)地表径流最终都会流入海洋。( )
(4)大气环流是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 )
(5)塔里木河河水主要参与的水循环是( )
A.海陆间循环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D.大循环
提示:(1)×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海洋水还没有大规模利用。
高一地理 《自然界的水循环》 湘教版
水补给
变化
冰雪融 气温 夏季 随气温变 西部
雪补给
化而变化 内陆区
湖泊水 补给
地下水 补给
水位 水位
全年 较稳定
常年 稳定、可靠
精品课件
普遍 普遍
主要补给类型
两个汛期 (春、夏汛)
冬季断流
与河水有 互补关系 与河水有 互补关系
巩固练习
1、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是 雨水补_给___。
2、例如: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
1.几种常见的补给类型 2.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精品课件
阅读思考
1.水圈的概念。 2.三态水的分布和数量特点。 3.水圈的构成。
精品课件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水圈: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 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 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精品课件
2.三态水的分布和数量特点。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精品课件
激趣生学
李白诗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对)
奔流到海不复回。(不对)
事实上,自然界的水在周而复始的连续运动, 即水是循环运动的。
精品课件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 学习目标
1、水体的分类(识记) 2、几种常见的补给类型(掌握) 3、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掌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课件
4.影响地表径流量的因素
因素
影响
年降水量(冰雪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与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面性质
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的下渗作 用强,地表径流量减少
因素 蒸发量
人类活动
影响 蒸发量大,地表径流量小 增大地表径流量:地面硬化、破坏植被等。 减小地表径流量:植树造林,铺设渗水砖等
提示:(1)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3)降水和地表径流。 不严密,自然界的水体是相互转化和相 互联系的,海陆间循环通过各个环节把海洋水和陆地水联系起 来,形成循环。
【核心考点突破】
1.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图示
类型
(1)从图中分析我国多洪涝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气候和地形原 因。 (2)长江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区,该流域哪些地区的洪涝 灾害更为频繁?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提示:(1)季风气候夏秋季降水集中且多以暴雨形式降落,东部、 南部沿海经常受台风影响;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洪 涝灾害更为频繁。 与长江流域的其他地区相比较,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 江三角洲地区河流的流量更大,再加上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所以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
1.该实验所揭示的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 ( )
①风力
②地球重力 ③太阳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2.该实验可以明显模拟出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
①水汽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④温室效应 D.③④
) ④地表径流 D.②④
【解析】1选B,2选B。第1题,读图可知,该方法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使水分蒸发 到塑料薄膜上,塑料薄膜上凝结的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到容器中。第2题, 由于水汽在塑料薄膜上直接凝结,水滴直接进入容器,所以不能模拟水循环的水 汽输送和地表径流环节。
为海陆间循环。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没有标注植物蒸腾和地下径流。
学习任务二 洪涝灾害防治 【教材源自文库知】
1.洪涝灾害: (1)类型:_洪__水__灾害和_雨__涝__灾害。 (2)区别: ①洪水灾害:暴雨或_冰__雪__融__化__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引起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 ②雨涝灾害:大雨、暴雨或_持__续__降__雨__引起。 [思考] 如果洪涝发生在无人区,会不会形成洪涝灾害?为什么? 提示:不会。洪涝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 洪涝灾害。
【借题发挥】 (1)鱼鳞坑的建设体现了人类对水循环中_地__表__径__流__环节的影响。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_夏__季__多__暴__雨__;黄__土__直__立__性__强__,_土__质__疏__松__; _植__被__覆__盖__率__低__。__
4.1 水循环 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地理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下补 渗给
下 渗
水汽输送
降水 蒸发
陆地内循环
海陆大循环
海上内循环
课堂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宁夏中部气候 干旱,人们在耕 作土壤表面铺设 厚10- -15厘米的 砂石覆盖层,发 展农作物种植, 这就是砂田。
课堂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情境
江河奔流不息,最终注入大海, 为什么大海的水没有增多?
公元5世纪,《宋书天文志》中 有人对此问题作了解释:太阳加热 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注入大海, 补充蒸发的消耗,使海水不会增多 也不会减少。
这种对海水水量维持稳定的解释 科学吗?
蒸发的海水去哪儿了呢?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 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水汽输送降水蒸发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海上内循环海陆大循环陆地内循环课堂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4.1水循环
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下问题: 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运动的? 水循环主要有哪些地理意义?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存在怎样的时空分布规律? 海水的运动具有哪些特征?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教学课件
主题突破四 洋流 图表探究
摩尔曼斯克示意图
探究·质疑·讨论
明地成理 1.暖流和寒流:
规律·技法·提能
概念 种 类 流向
水温
对沿岸气候的 影响
暖 流
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 的海域
比到达海区温 度高
增温增湿
寒 流
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 的海域
比到达海区温 度低
降温减湿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
主题突破 海洋资源
情境素材
探究·质疑·讨论
海洋资源
世界水产品中,85%左右产自海洋。以鱼类为主体,占世界海洋水产品总量
【质疑释惑】 (1)城市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出现洪涝时,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综合思维) 提示:可因地制宜采取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措施。 将家中电器移至高处,房屋进水时,及时切断电源。 (2)洪水中救人可采取哪些措施?(地理实践力) 提示:抛救生圈、救生衣;划船、游泳去救人(要用绳子系到固定物上,保证施救者 的安全)。
【质疑释惑】 (1) “海绵校园”对水循环哪些环节影响较大?(区域认知) 提示:下渗、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 (2)分析建设透水砖和增加绿化面积在建设“海绵校园”中所起的作用。(综合 思维) 提示:铺设透水砖有利于雨水和地表径流的下渗,增加雨水的存续量;增加绿化面 积有利于通过植被截留降水,增加下渗,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
水循环说课稿PPT课件
2021
19
判断 用水循环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科学:
川流不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井水不犯河水
2021
20
设计意图
利用直观的动画展示,更加形象生 动,易于理解。帮助学生完成本节重点 知识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和反省自查能力。教师根据掌握情况 对重点进行适当点拨能使知识掌握更加 牢固和系统化。最后判断古人一些说法 的科学性,能学以致用,且照应本课开 头引入的判断李白诗句的科学性这一问 题。
结束语: 水1 是2生3命4之5源6,7人8类9最1后0 1一1 1滴2 水将
是人类自己的眼泪!2021
42
设计意图
通过两幅漫画,进一步强调保护水资源,提 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完成情感目标。
2021
43
六、板书设计
一、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海陆间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二、水循环地理意义
2021
29
针对重难点设计针对检测2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知识,并使知识顺利迁 移,安排巩固和练习。
1.三种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D )
A.地表径流
B.下渗和蒸发
C.地下径流
D.蒸发和降水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海洋水进人陆
地上空大气中所通过的环节是 ( D )
A.径流输送
B.植物蒸腾
4.1 水循环教学设计(1)-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第1节水循环
本课为新教材湘教版第四章第第一节内容。教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水圈的构成和特点,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为达标做好知识上的铺垫。第二部分通过图文和活动设计,介绍了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其中以海陆间循环为主,接着以活动形式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所产生的影响,最后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要能“读”“说”“画”,会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1、人地协调观:通过了解水循环,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培养学生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通过学习,增强学生探究知识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是有普遍联系、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的辨证唯物观。
2.综合思维: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3.区域认知: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重点:1、了解水圈的构成和特点,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2、水循环的类型、过程、环节、地理意义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多媒体教学平台、水圈的构成、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水循环示意图等
导入新课
欣赏四幅图片:瀑布、云、雨、雪,播放《小水滴的自述》视频,让学生随着小水滴穿越时空,进行一次旅行。
【板书】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水循环
【板书】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水体组成
2、水圈的构成
指导学生读水圈的构成图(学生自学)
探究1:在《红楼梦》六十九回中秋桐所说的话“我和她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她?”“井水”真的不犯“河水”吗?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4章第1节 第1课时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指出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并说明该水循环类型的主要环 节。 (2)指出坎儿井体现的水循环环节。 (3)指出坎儿井所在地区水循环环节与河流的关系。
[成果展示] (1)陆地内循环。蒸发、植物蒸腾、降水、径流等。 (2)地下径流。 (3)高山冰雪融化形成地表径流(河流)和地下径流(地下水),地表径流 (河流水)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地下水),山地降水汇集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 流。
第一节 水循环 第一课时 水循环及其
地理意义
【热点链接】 2020年4月16日,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从重庆两江 新区获悉,两江新区入驻企业自主研发的透水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透水砖全称“健步弹性透水砖”,具有优良的柔韧、防滑及透水性能。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海绵城市”,透水铺装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 技术之一。采用透水砖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核心素养定位 人地协调观: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应遵循水循环的规律。 综合思维:根据水循环与水体转化的联系,分析河流的补给来源。 地理实践力:观察当地某水体(河流、湖泊、海洋),设计科学的水循环实 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1
预习准备区
一 “水的行星” 1.被称为“水的行星”的原因:地球约有 01 ___7_1_%____的表面被水覆
湖泊水
地表径流
全年补给,主要取决于水位高低,对径 流具有调节作用
_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应用体验
[2022·广东肇庆高一期末]苏州市草桥中学利用海绵城市原理建造了 苏州首个海绵校园。如今的海绵校园,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砂垫层、 碎石过滤层等多种透水材料替代了传统的水泥地面、塑胶操场等。学 校的道路、停车场、人行道都具有吸水功能。雨水一旦落到地面,在 短时间内就能迅速被地面吸收,然后经过层层渗透,通过盲管引流进 蓄水池。据此完成1~2题。
探究点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核心归纳 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干预及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人类活动 破坏植被 植树种草 硬化城市路面 铺设渗水砖 修建水库 围湖造田
流量和水位变化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 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使河流水位平缓 对河流径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 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深刻地影 响着全球 气候的变 化
海陆间联 系的主要 纽带
塑造地 表形态
水循环作为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通 过对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 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 水循环的强弱及路径,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 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 水循环的强弱变化,往往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 灾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器材
代表事物
数量
同等大小的硬纸 硬化地面
若干
餐巾纸
松软地面
一包
矿泉水
水量
一瓶
③控制变量:改变地面坡度、疏松程度和“降雨量”
二、教学过程
2、真实情境、实验求真——水循环与人类活动 【探究三】实验:比较不同地面状况对径流的影响
④根据下表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不同“地面”
水量
实验现象描述
(杯盖) (有无径流)
【探究四】黄土高原的鱼鳞坑 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 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 、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 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 造林,减少坡面侵蚀,因俯 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 样,所以叫鱼鳞坑。 (1)根据材料,分析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2)鱼鳞坑工程建成后对下游河段的水文特征有何影响?
二、教学过程
2、真实情境、实验求真——水循环与人类活动 【探究三】实验:比较不同地面状况对径流的影响
④根据下表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不同“地面”
水量
实验现象描述
(杯盖) (有无径流)
包装盒裸面
1
同坡度 包装盒上铺餐巾纸 1 5
同质地
平坦地面 斜坡地面
2 2
有径流 没有径流
有径流 有径流,出现迟
有径流,出现早
二、教学过程
3、结合板书,总结全课
一、水的行星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环节 水循环 动力
分类 三、水循环与人类活动 水循环 相互影响 人类活动
尊重自然 利用自然
现象 原理
实践
二、教学过程
4、创意作业,学以致用
1、目的:让校园生活更加美好,使得学校更加遵循水循环的原理,符合海 绵校园的理念 2、作业:提交趋利避害、与水共生创意报告
1、哪些环节可以构成循环?按照空间分布将循环进行分类。 2、水循环形成的动力?
二、教学过程
2、真实情境、实验求真——水循环
冰块
【探究二】水循环环节实验 导管 实验思考
1、实验中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2、若要改变水盘中水量的多少,可以
水
通过哪些措施来实现?
酒精灯
二、教学过程
2、真实情境、实验求真——水循环与人类活动
包装盒裸面
1
同坡度 包装盒上铺餐巾纸 1 5
同质地
平坦地面 斜坡地面
2 2
有径流 没有径流
有径流 有径流,出现迟
有径流,出现早
三轮小车变轮船
金山街水漫金山
荷塘学校变荷塘
株洲改名叫“株海
1、分析株洲 产生城市内 涝的原因。
2、怎么解决 城市内涝现 象?
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方案
PART THREE
板书设计
一、水的行星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环节
水循环 动力 分类
三、水循环与人类活动 水循环 相互影响 人类活动 尊重自然 利用自然
现象 原理 实践
PART FOUR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优点:突破教材编写思维、真实情境、地理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不足:1、教学容量大,时间紧 2、难以推广至平时教学
明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课标分析
2、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2、教材分析
水循环与人类活动
第一 课时
第二 课时
一、课标分析
3、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 1、水循环环节名称 2、水的三态变化及 变化中的热量交换
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能力层面 1、感性认知为主,理性 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 2、生活实践与动手能力 差
水循环(第1课时)
CONTENT 01 课标分析
02 教学过程 03 板书设计 04 教学反思
PART ONE
课标分析
一、课标分析
1、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
义 教学提示
“以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 系为线索组织教学”
学业要求 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
1、现场观察,导入新课
汗水是哪里来的
汗印淡了,水 去哪里了?
二、教学过程
2、真实情境、实验求真——水的行星
人类大量取用会不会造成资源 枯竭?为什么?
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
淡水2.53%Baidu Nhomakorabea约0.35亿km3
冰川等1.76% 约0.24亿km3
地下水等0.76% 约0.11亿km3
可供人类利用的 淡水资源
河流、湖沼等0.01% 约0.001亿km3
二、教学过程
2、真实情境、实验求真——水循环
【探究一】汗水来龙去脉 1、绘制汗水来源及去向 示意图 2、小组为单位合力完成 3、用时3分钟
二、教学过程
2、真实情境、实验求真——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水汽输送
植 物 蒸 腾
降 水
海 陆 间
蒸发
循 环
蒸发
降 水
海上内循环
1、抽象概念具体化 2、结合生活实例分析 3、动手实验
一、教材分析
4、教学目标
区域目标
结合图文,分析株洲 与黄土高原的自然与社会 经济条件。
地理实践力
能够动手实验,并从 实验结论分析城市内涝、 鱼鳞坑等现实问题。
综合思维
学会综合分析株洲市城 市内涝的成因与鱼鳞坑的 作用,并运用水循环原理 提出防治城市内涝的建设 性意见。
株洲城市内涝
黄土高原鱼鳞坑
二、教学过程
2、真实情境、实验求 真——水循环与人类 活动
对比两幅图,校园建 设使地面状况发生了 哪些变化?改变了水 循环的哪几个环节?
建校前
建校后
二、教学过程
2、真实情境、实验求真——水循环与人类活动 【探究三】实验:比较不同地面状况对径流的影响
①实验目标:认识坡度及松软地面影响地表径流 ②实验器材
人地协调观
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 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形成科 学的人地协调观。
一、教材分析
5、教学重点、难点
水循环与人类活动
一、教材分析
6、教法学法
实验法
地理实践是支持学生地理科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动手 实验为学习活动提供场景,为理解知识搭建阶梯
合作探究法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知识的难点,提高学生的地理语言 准备表达、分析探究的能力。
案例分析法
选取株洲城市内涝和黄土高原鱼鳞坑为案例,让学生认识水循 环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在真实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最 终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PART TWO
教学过程
二、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1、现场观察,导入新课 2、新课教学,实验求真 3、结合板书,总结全课 4、创意作业,学以致用
二、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