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事业编考试之陕西省省情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省情知识点
1.中华大地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2.陕西地形的总特点:南北高中部低。
3.北山,泛指陕北黄土高原南缘与关中盆地过渡地带的一系列以灰岩为主的石质山丘。
4.关中盆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5.太白山旳主体由规模庞大的花岗岩体组成,地质学家称其为“太白山花岗岩”。
1986年7月,太白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中国生物圈保护网络”。
6.终南山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7.化龙山,山地立体气候明显,有“生物物种基因库”之称。
8.2006年4月5日,米仓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陕西省内湖泊很少,其中,最大的是神木县的红碱淖。
10.陕西省的土地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原,川地,沙地,沼泽等六大类。
11.陕北蕴藏优质盐,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
关中有煤,钼,金,非金属建材,地热等矿产。
陕南产出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及各类非金属矿产。
12. 关中八景: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13.秦岭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
14.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12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5.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16 .陕西省有世界文化遗产一处:西安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国家级风景区5处:华山风景区,临潼骊山风景名胜区,宝鸡天山风景名胜区,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合阳洽川风景名胜区。
17.陕西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仍是颗粒物。
18.2011年10月27日,环境保护部发布公告,决定分别授予汉中市留坝县等25个县区,西安市户县甘河镇等16个乡镇,宝鸡市千阳县草碧镇草碧村等8个村“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生态村“称号。
19.陕西已形成以机械,电子,纺织,医药,化工,食品等为主体的门类较全,基础较好的工业体系。
20.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谷子,豆类,薯类。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蔬菜,水果,烤烟,茶叶等。
21.陕西果业的”四大宝“:苹果,酥梨,猕猴桃,红枣。
22.油料是陕西省第二大经济作物。
23.兴平,武功,杨凌,岐山等地是著名的大蒜产区。
24.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
25.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26.陕西民间艺术有陕北民歌,秧歌,安塞腰鼓,华县皮影,剪纸,凤翔泥塑,大荔面花,户县农民画,合阳提线木偶等,其中秦腔,长安古乐等51个项目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7.”全国民间绘画之乡“户县,安塞,洛川,旬邑,宜君,延川。
”民间剪纸之乡“:定边,靖边富县,洛川,旬邑,安塞。
”民间艺术之乡“:安塞,洛川,宜川,凤翔,千阳县南塞乡,合阳县甘井乡。
28.自元代设行省起,陕西的治所一直设在现在的西安市。
29.陕西省目前设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10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80个县,3个县级市和24个市辖区,县级行政单位共107个。
榆林市面积最大,铜川市面积最小。
30.2006年5月,秦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1.《女巡按》在新中国成立后由著名剧作家田汉创编为13场京剧《谢瑶环》。
花鼓传统剧《夫妻观灯》,被拍成电影,发行全国。
花鼓新剧《月亮光光》在2002年陕西
省第三届艺术节上荣获优秀剧目,最佳编剧等10项大奖。
32.关中道情是陕西的皮影戏剧中,以长安为正宗,亦名”长安道情“。
紫阳民歌代表曲目《郎在对门唱山歌》《唱山歌》《洗衣裳》《南山竹子》。
33.西安市拥有”五区两基地“共七个产业园区,以科技和文化为主,分别是: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曲江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西安灞桥生态区(国家级生态保护示范基地),西安国际港务区(国家级物流园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34.西安市辖九区四县: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城三区),雁塔区,灞桥区,未央区(郊三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
35.西安交通:2011年1月,西安火车北客站投入使用,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引入西安枢纽北客站。
2011年9月16日西安地铁二号线正式通车试运营。
陕西招教考试之陕西省省情预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水稻、玉米、谷子和豆类等,其中水稻主要种植在( )。
A. 陕北地区
B. 关中地区
C. 汉中—安康盆地
D. 安康地区
C 汉中―安康盆地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北暖带与亚热带地带,汉江纵贯全境,气候湿润,适宜水稻种植,是陕西省水稻的主要种植区。
故选C。
2. 位于陕西省境内的太白山,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太白积雪( )天”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A. 四月
B. 五月
C. 六月
D. 七月
C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位于眉县、太白、周至三县交界处,主峰仙台海拔3767米,因海拔较高、气候寒冷,积雪终年不化,即使六月盛暑,皑皑白雪仍然莽莽天际,银光四射,其景致格外壮观美丽,是关中八景之一。
故选C。
3. 陕西省是我国率先建立百万亩( )生产基地的省份。
A. 苹果 B. 红枣 C. 烤烟 D. 核桃
C 陕西的烤烟多产于渭北、陕北和陕南三大烟区,陕西省是全国率先建立百万亩烤烟生产基地的省份。
故选C。
4. ( )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美称。
A. 华山 B. 太白山 C. 秦岭巴山 D. 终南山
C 秦岭南北坡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
秦岭山区植物区系成分和动物种属成分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混杂性和复杂多样性,有野生种子植物3754余种,约占全国的10%。
珍稀植物30种,药用植物近800种;野生动物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等珍贵品种,鸟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鹦和黑鹳等,故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
故选C。
5. 陕西自( )设行省起,其治所(省会)一直设在现在的西安市。
A. 隋代 B. 唐代 C. 元代 D. 明代
C 元代的政治中枢称中书省,在各地的分设机构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自元代设行省起,陕西的治所一直设在现今的西安市。
故选C。
6. 陕西省现有省辖市( )和一个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示范区,县级行政单位共107个。
A. 8个 B. 9个 C. 10个 D. 11个
C 陕西省目前设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10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80个县、3个县级市和24个市辖区,县级行政单位共107个。
故选C。
7. 陕北民歌种类很多,其中以( )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A. 小调 B. 信天游 C. 榆林小曲 D. 道情
B 陕北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20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故选B。
8. 商洛花鼓是一种在“跳”和“舞”中( )的民间艺术。
A. 歌唱 B. 说唱 C. 武打 D. 说唱兼武打
B 商洛花鼓民间称花鼓子、地蹦子,流行于陕西省商洛地区,是一种在“跳”和“舞”中说唱的民间艺术。
故选B。
9. 2010年陕西省首次实现( )跃上万亿元台阶,预计为10012亿元。
A.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B. 财政收入 C. 财政支出 D. 生产总值
D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陕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促和谐,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克服特大地震、雨雪冰冻、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2010年首次实现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0012亿元,为“十五”末的2.5倍,年均增长14.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
陕西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故选D。
10. 陕西省规划“十二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A. 6%
B. 8%
C. 10%
D. 12%
D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陕西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故选D。
11. 位于西安市阎良区的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 )最大的航空城。
A. 世界 B. 亚洲 C. 中国 D. 中国中西部
B 西安市阎良区的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我国唯一、亚洲最大的集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飞鉴定和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最为完整的重要航空工业基地。
产业基地内拥有全国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全国唯一的大中型飞机设计研究院、全国唯一的飞行试验研究鉴定中心和全国唯一的国际级航空科技企业孵化器;“轰六”“运七”“飞豹”“新舟60”“新舟600”和预警机等30多种军、民用飞机在这里诞生。
故选B。
12. 中国铁路大动脉( )横贯陕西中部。
A. 陇海线 B. 宝成线 C. 西康线 D. 兰新线 A 略。
13.“一线两带”是指以( )为中心,以陇海铁路陕西段和宝潼高速公路为轴线,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的以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为特点的产业经济体系。
A. 咸阳 B. 西安 C. 渭南 D. 宝鸡 B 略。
14. 陕西的( )发展为全国第一。
A. 公办高等学校 B. 职业技术教育 C. 民办高等学校 D. 义务教育学校 C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