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庄地区3_和15_煤层合层排采的可行性研究_倪小明
多煤层煤层气井分层控压合层排采技术及装备
0 引 言
排采 是 煤 层气 开 发 的 主要 环节 ,国 内外学 者 通 过 理论分 析 、试 验研 究及 工程 实践等 手段 ,在煤 层气 产 气机 理 ¨ J、压 降漏 斗扩 展 、井 间干扰 和排 采 过 程 中煤 储 层 渗 透 率 影 响 因 素及 变 化 规 律 ¨卜 等 方面进 行 了较为深 入 的研 究 ,取得 了许 多研究 成果 , 但对 于多 煤 层 排 采 技 术 的研 究 相 对 较 少 。倪 小 明 等 在 分析 樊庄 地 区 3号 、15号 煤 层 合 层 排 采 的
(1.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54;2.山西蓝焰煤层气集 团有 限责任公 司,山西 晋城 048204)
摘 要 :为解 决 多煤层 煤层 气开发 目前 面 临的产 气量 难 以叠加 、储 层 伤 害难 以控 制 等 问题 ,提 出 多煤 层煤 层 气分层控 压合层 排采技 术 ,该技 术分 为双 泵三通 道 双煤 层 分层 控 压合 层排 采 技 术 和双 套 管 多 煤层 分层 控压合 层排 采技 术 ;并研 制 了配套 的合层 抽 采 泵 、封 隔器 、排 采 监 测设 备 等 多煤 层 分层控 压 合 层排 采排采 装置 。 实践 结果表 明 :该技 术可 实现排 采 中用不 同的动 液 面控 制不 同的煤 层 ,提 高煤 层 气排 采 效率和 产 气效果 。 关 键词 :多煤 层 ;煤 层 气 ;分层控 压 ;合 层排 采 ;排 采装 置 中 图分 类号 :TD712;P618 文 献标志 码 :A 文章编 号 :0253-2336(2018)06—0114-05 Separate—-layer pressure control and m ulti—’layer drainage technology and
沁水盆地南端区块煤层气储量计算方法
146煤层气是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的烃类气体,是被纳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载体。
其独特的解吸/吸附机理决定了煤层气评价方法与储量计算技术与常规天然气不同。
因此获得切实、准确、科学的评价体系将比常规天然气更加困难。
1 区块概况研究区块属沁水盆地南部地区,构造形态总体为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西的单斜构造。
正断层为沁水盆地东南部煤层气藏的主要控制断层,其封闭性对断层两侧煤层气的扩散起到了抑制作用。
因为该区是煤层气高产区,煤层具有储层物性好,地层含气高的特点,而且煤层气的生产和销售具有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地质上可靠的优势,故该区储层储量可以实现经济效益。
2 储量计算方法2.1 计算原理在综合研究樊庄区块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二叠系山西组的3#煤层和石炭系太原组的15#煤层作为储量计算的目的层位,使用容积法对气藏储量进行计算。
以地质研究为基础,结合本区块以往的开采经验,根据《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
以3#煤层与15#煤层为储集单元,对本区块煤层气储量进行储量计算。
本次储量计算采用网格单元的体积法,吸附气地质储量计算公式为:G=0.01×A×H×D×C ad (1)式中:C ad =100C daf (100-M ad -A ad );G为煤层气地质储量,108m 3;A为煤层含气面积,km 2;H为煤层有效厚度,m;D为煤的视相对密度,t/m 3;C ad 为煤的空气干燥基含气量,m 3/t;C daf 为煤的干燥无灰基含气量,m 3/t;M ad 为煤中空气干燥基水分,%;A ad 为煤的干燥基灰分,%;可采储量计算公式:G r =G×R f(2)式中:G r 为煤层气可采储量,108m 3;G为煤层气地质储量,108m 3;R f 为采收率,%。
2.2 有效厚度起算标准计算单元平面上一般按区块划分。
面积很大的煤层气藏,可视情况细分井块。
樊庄区块煤储层非均质性的构造控制作用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煤储层特征是制约煤层气勘探和开发的重要因素,国外在低、中煤级煤储层煤层气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高煤级煤储层中却没有成功的先例[1-2]。
我国高煤阶气藏煤层气资源量占煤层气总资源量的30豫[3],沁水盆地高产气量煤层气井的出现,说明中国具有在高煤级煤储层中开发煤层气的条件,但是对于高煤级煤储层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从而限制了煤层气勘探和开发工作的进展[4-6]。
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虽然取得了煤层气的商业开发,但是煤层气井间的产能差异较大,甚至同一煤层、同一区块之内也可能存在巨大差异,造成这种产能差异的原因除后期施工及排采工艺的影响外,主要受高煤级煤储层非均质性所控制[7]。
1构造变形对煤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1.1构造发育及分布特征樊庄区块褶皱构造比较发育,且以宽缓褶皱为主,在全区稳定分布,总体上呈等间距排列;褶皱的面积和幅度都较小,背斜幅度一般小于50m ,延伸长度5~10km ,呈典型的长轴线型褶皱;主要由燕山期NNE 向、近NS 向和喜山期NW 向背、向斜构造组成。
研究区断层构造也非常发育,地表出露较少,除西部寺头正断层外,钻孔揭示及野外露头发现的断层很少,且规模较小。
跟据二维地震探测资料的解释分析,樊庄区块内煤系断层发育近50条,其中规模较大者有8条,延伸距离多在3~15km ,落差在15~40m 左右。
寺头断层是本区的西部边界断层,区内延伸长度约17km ,断层规模较大,断层两侧伴以羽状张性小断裂,表明该断层为具有张扭性质的正断层[8]。
1.2煤储层非均质分布特征褶皱对煤储层的煤体结构变形和裂隙发育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一般在褶曲轴部煤储层裂隙发育,甚至在局部强烈变形地带会形成构造煤。
樊庄区块以固县地区褶皱最发育,其次为蒲池地区,樊庄地区最差。
由于该区总体以宽缓褶皱为主,不会造成煤体的强烈变形,所以褶皱核部及附近区域裂隙发育,为有利煤储层分布区。
煤层气垂直井重复水力压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_倪小明
0
引
言
水力压裂是目前我国地面开发煤层气储层改 造的主要措施. 煤 层 气 垂 直 井 的 水 力 压 裂 是 从 石 油产业的水力 压 裂 工 艺 移 植 过 来 的, 煤储层与砂 岩储层岩石力学 性 质、 孔裂隙 系 统 等 方面 的 差 异 性决定了完全照搬石油产业的水力压裂进行煤储
*
1019 收稿日期: 2011作者简介: 倪小明 ( 1979 —) ,男,山西临汾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井上下联合抽采煤层气方面教学与研究. E - mail: nxm1979@ 126. com
DOI:10.16186/ki.1673-9787.2012.01.012
第 31 卷第 1 期 2012 年 2 月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Vol. 31 No. 1 Feb. 2012Fra bibliotek第1 期
倪小明, 等: 煤层气垂直井重复水力压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41
条件的判别.
M = ( m1 , m2 , m3 ) . 应 用 模 糊 矩 阵 的 复 合 运 算, 得 到煤层气垂直井重复水力压裂选井的模糊综合评 判矩阵为 B = M r11 r 21 r31 r41 r12 r22 r32 r42 R = ( m1 , m2 , m3 , m4 ) × r13 r23 r33 r34 r43 r14 r24 =[ b1 , b2 , b3 , b4] . r44
煤 层 气 垂 直 井重 复 水 力 压 裂 综 合 评价 方 法研究
1, 2 1 1 倪小明 ,朱明阳 ,苏现波 ,徐
对潘庄地区3#煤层和15#煤层合层排采可行性的研究
前期的排采强度进行排采 , 可能使液 面降低 , 达到 1 5 # 煤层 的临界 解吸压力 以下 , 但 势必使 3 撑 煤 层 的气产量 上升 太快 , 引起 吐砂 吐 粉事故‘ , 最终堵塞 3 煤层的裂隙通道 , 采收率严 重下 降 ; 若 降低排 采强度 , 不造成 3 撑 煤层吐砂 吐粉事故 , 则液 面将 很难下 降 , 最终失 去合层排采的意义 。这些区域不适 合合 层排 采。
随着排采进行 , 3 撑 煤层气体大量解吸 , 进入 两相流 阶段 。根据 两层煤的地下水等势线图可知 , 排采井范围内有一个滞 留区; 当在
快慢 。当渗透率大时 , 在 同样 的排采时 间内 , 流量 大 , 当补 给水 能 力相 同时 , 压力传递就快 。当赵庄地 区 3 撑 和1 5 # 煤储 层渗透 率差
得出3 煤层 的产水量将 大于 1 5 # 煤层 , 即排 采初期 3 煤层 压力传 递速度快 。两层煤之 间 的平 均间距 为 9 6 m, 平均 临界解 吸压 力分
别为2 . 0 7 MP a 和2 . 8 7 MP a , 由此可知排采过程 中 3 样 煤将 首先发生解 吸, 即进入非饱 和水 阶段 。
响不大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煤层有 3 号煤层 、 9 号煤层和 1 5号煤层 , 其中 3号和 l 5 号煤层最
稳定 。3 号煤层埋深变化范 围 2 5 0~6 0 0 m, 1 5号煤层埋 深变化 范 围 3 5 0~ 7 0 0 m o通过 系统 的煤 田钻 孔煤层 气含量 ( 瓦斯 含量 ) 测定 得
【 关键词 】 煤层 气 ; 合层 排采 ; 可行性
1 、 工 程 概 况
流阶段 。下面 以这三个阶段分别探讨 3 撑 和1 5 # 煤层合层排 采 的可
潘庄区块煤层气排采工作制度对产能影响分析
潘庄区块煤层气排采工作制度对产能影响分析作者:武玺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02期摘要:煤层气井的排采工作日益复杂,涵盖了煤储层脱气、完井后控制防喷等各个过程,对排采工作的细致性和长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潘庄区块为例,在煤层气实际排采工作中,产气速度、排液速度以及压力传递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煤层深度、动液面高度以及井底压力之间所具有的关系。
同时,产气速度和排液速度会对其渗透率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间接地影响到煤层气的开采量,所以深入分析排采工作制度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及其关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排采;工作制度;煤层气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183021潘庄区块工程概况晋城寺河潘庄区块位于山西省晋城市西北,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寺河矿的一部分。
区内稳定发育的主要煤层有3号煤层、9号煤层和15号煤层,其中3号和15号煤层最稳定。
3号煤层埋深变化范围250~600m,15号煤层埋深变化范围350~700m。
通过系统的煤田钻孔煤层气含量(瓦斯含量)测定得出煤层气含量(可燃基)很高,一般在10~30m3/t之间,最高可达40m3/t。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潘庄区块实现了煤层气的大范围商业开发。
2煤层气井排水采气生产的基本原理煤层气在地层煤基质中通常是以吸附态存在的,要想解吸出煤层气,必须确保其压力不超过临界解吸压力,在当前生产和开采过程中一般是借助于排水降压来完成的。
在实际排水采气过程中,会对煤层应力产生较大和长期的影响。
在煤层气中具有大量的甲烷,其一般是以物理吸附态存在,如果在煤层气中持续排水将会使得压力不断降低,一旦其临界解吸压力高于裂缝和孔隙压力,就会解吸出一部分煤层气,在浓度差与压力差的影响下,解吸的那部分气体不断渗流、位移和扩散到煤气层的裸眼井眼和裂隙之中,然后借助于井筒被开采出来。
煤岩的主要成分是固定碳,甲烷分子不仅吸附在煤岩石的表面,也吸附在其内部,通过煤层之间所具有的裂隙和孔隙持续降压,使得甲烷从煤岩中源源不断地产出,在浓度差与压力差的影响下,推动了甲烷分子从煤岩内部不断向表面转移,从而使得甲烷不断解吸出来,一直到整个煤层的甲烷开采完为止。
樊庄区块煤层气富集高产分区
1 )在急倾斜条件下煤层开采 引起 的地表移 动变形是赵
各 庄 矿 区煤 层 开 采 的 个 性 ,也 是 全 国急 倾 斜 煤 层 开 采 的 共
究报告 [] J .西安科技大学 ,2 0 ,( ):3~ . 03 9 9
[ ] 余 学 义 ,张 恩 强 . 开采 损 害 学 [ .北 京 :煤 炭 工 业 出版 4 M]
煤
炭
工
程
பைடு நூலகம்
2 1 第 1期 0 0年
樊 庄 区块 煤层 气 富集 高产 分 区
王秀 兰 ,要 惠芳
(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太原 1 0 0 3 ;2 30 1 .太原理工大学 地球科 学系 ,山西 太原 0  ̄2 ) 3 4
摘
要 :以煤 田勘探 、煤层 气探 井 、开发 井及 矿 井煤样 分析 资料 为基 础 ,探 讨 了樊 庄 区块 煤
1 樊 庄 区块 煤层 气储 集层 特征 1 1 煤层 气储 集层 煤 岩及基 础地质 特征 .
樊 庄 区块 内主 要 含 煤 地 层 为 上 石 炭 统 太 原 组 及 下 二 叠 统 山西 组 , 煤 地层 总 厚 度 189 含 1. 7~157 m, 均 15 5 m, 4.5 平 3 .3
[ ] 李庆扬 ,王能超 ,易 大义.数值分析 [ .武汉 :华 中科 9 M]
技 大 学 出版 社 ,20 . 03
[ 0 余学 义.采动地 表裂缝 控制 方法 [ ] 1] J .西 安矿 业学 院学
报 ,19 ,( ) 9 6 1 :1~ . 4
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
[ ] 国 家 煤 炭工 业 局 . 建 筑 物 、水 体 、 铁 路 及 主 要 井 巷 煤 柱 留 5 设 与 压煤 开 采 规 程 [ .北 京 :煤 炭 工 业 出 版 社 ,20 . M] o 0
煤层气井排采初期合理排采强度的确定方法_倪小明
文章编号:1000-2634(2007)06-0101-04煤层气井排采初期合理排采强度的确定方法*倪小明1,王延斌1,接铭训2,吴建光2(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摘要:为了提高煤层气井产气稳定期和采收率,用微分几何学理论结合达西定律计算了沁南地区煤层气井初始排采强度。
根据沁水盆地东南部单排3#煤层的排采井实测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实际初始产气压力与临界解吸压力关系,确定动液面下降高度;用微分几何理论结合达西定律计算了初始产气时的平均压力、影响体积,用于确定初始产气时的最佳影响半径;根据最佳影响半径与排采时间的联系,结合动液面下降高度计算出排采初期的排采强度。
计算结果与现场实践吻合较好,初期合理排采强度的确定,既可防止储层激励,又可防止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具有较好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煤层气;排采强度;煤层气井;渗透率中图分类号:TE132.2 文献标识码:A引 言国外在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形成了煤层气产出 排水 降压 解吸 扩散 渗流 过程理论的突破(M aha jan,1982),美国仅2005年的煤层气年产量就达到520亿m3[1-3]。
但国外煤储层高压、高渗的特点掩盖了煤层气产出过程中物性变化和流体相态变化对气产量的影响,重视和研究力度不够。
我国煤层气地质工作者在借鉴、吸收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流固耦合理论,其代表有:煤层瓦斯渗流和控制模型(鲜学福等,1989),煤层气流动的固结数学模型(赵阳升, 1990),煤层气流固耦合渗流模型(刘建军等, 1995),并通过三轴应力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结合构造动力学、渗流力学、岩石力学等理论知识,构建了有效应力、煤基质收缩与煤储层渗透率之间耦合的数学模型[4-7]。
其研究的局限性在于:仅仅揭示出煤层气排采过程的基质收缩、裂隙拉张引起的煤基块弹性正效应和流压降低、裂隙挤压引起的煤基块弹性负效应与储层渗透率之间关系,对生产实践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指导。
煤层气井合层排采过程中储层伤害问题研究
煤层气井合层排采过程中储层伤害问题研究李彬刚【摘要】The aim of multilayer drainage CBM well is to realize the positive superimposed effect of multilayer production.But,in the practice,the multilayer drainage may frequently initiate harms on reservoir,even the daily output less than the single layer drainage in the same block.Based on systematic analysis of multi-layer drainage possibly initiated harms on reservoir,the cas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harms on upper reservoir,impact from water producing formation and too large interval between pay layers are the main causes of the harm.The analysis has summarized that when the critical desorption pressures of bi-(multi)layer coal seams are closer,thus the optimum condition to carry out multilayer drainage.%合层排采的煤层气井目的是实现多层产气的正向叠加效应,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合层排采往往引发储层伤害,造成多层合采的煤层气井日产气量甚至小于同一区块内单煤层排采的井.在系统分析合层排采可能引发的储层伤害基础上,以实例说明,上部储层的伤害、产水层的影响和产层间距过大是合层排采过程中造成储层伤害的主因,并分析总结认为当两(多)层煤的临界解吸压力较为接近时,是进行合层排采的最优条件.【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年(卷),期】2017(029)007【总页数】4页(P33-35,79)【关键词】煤层气井;合层排采;储层伤害;临界解吸压力【作者】李彬刚【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合层排采是指在煤层气直井中,对两层或多层目标煤层以同一套抽采设备实施排水采气。
多层合采井排采管控方法探讨
第18卷第1期 2021年2月中煤层气;CHINA COALBED METHANEVol. 18 No. 1FVhruary.2021多层合采井排采管控方法探讨李学博崔新瑞刘春春彭鹤李俊张金笑(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山西〇4_>摘要:为提高区块开发效果,近年来通过地质研究与技术攻关,优选甜点区进行了 15号单采、3号煤和合采井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确了 15号煤的开发潜力。
但在规模开发中发现,虽整体效果较老井产量有明显突破,但合采井产气效果差异大,且存在部分合采井产量低于单采 井的情况。
通过对气、水产出机理分析发现,多层合采井在开发过程中易受层间干扰影响,易导 致上部煤层产量波动,甚至造成储层伤害。
针对此问题,从排采管控方面提出了保护煤储层排采 管控方式,最大限度的稳定排采,提高开发效果。
关键词:沁水盆地多层合采层间干扰排采管控效益开发Discussion on Drainage and Production Control Method ofMulti-layer Commingled Production WellL I Xuebo,CU I Xinrui,L IU Chunchun,PENG He,L I Jun,ZHANG Jinxiao(Shanxi C B M Exploration&Development Branch,PetroChina Huabei Oilfield Company,Shanxi046000)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of the Blocks,through the geological research and technical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the single well production of No. 15 Coal Seam and the commingled production of No.3 Coal Seam and No. 15 C oal Seam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selected sweet spot are-a,which obtained good results.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No. 15 Coal Seam has also been determined.However,it is found in scale development that,although the overall production effect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old wells,the gas production effect of the commingled production wells is quite different,and some of these wells1producti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single production well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as and water production mechanism,it is found that multi-layer commingled production wells are easy to be affected by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which can easily lead to the production fluctuation of upper coal seam and even cause reservoir damage.To resolve this problem,this paper puts forw ard the drainage control m ode of protecting coal reservoir from the aspect of drainage and production control,so as to maximize the stable drainage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 Keywords:Qinshui Basin;multi-layer commingled production;interlayer interference;production control;benefit development作者简介李学博,工程师,从事煤层气动态开发工作2018-12-9 2019—2-92019-4-92019—6-9图1单采15号煤井开发效果3多层合采井气、水产出机理分析实践证实15号煤具备较好的产气能力。
寿阳南燕竹区煤层气井排水降压阶段压降漏斗状态分析及其排采管控意义
第18卷第1期2021年2月CHINA COALBED METHANE中国煤层气Vol . 18 No . 1 February . 2021寿阳南燕竹区煤层气井排水降压阶段压降漏斗状态分析及其排釆管控意义摘要:通过定量计算南燕竹区4口不同产气量的典型煤层气井排水降压阶段的压降漏斗范围,发现在见气前压降漏斗扩展的越大,单井产气量就越高。
但压降漏斗的扩展过程受储层压力、渗 透率和排采制度影响,不同井的储层参数差异较大,即使是采用相同的排采制度,其漏斗扩展的 过程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根据排水降压阶段漏斗范围与流压降速的对比,本区排水降压阶段最有 利于漏斗扩展的流压降速在3kPa /d 左右。
关键词:南燕竹煤层气排水降压阶段压降漏斗Condition Analysis of Pressure Drop Funnel during Water Drainage and Depressurization Stage of CBM Wells and Significance of Drainage Management in South Yanzhu Area of ShouyangW ANG Haiqiao , HAN Junchang(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 orporation Ltd . , Beijing 100015)Abstract : By quantitatively calculating the range of pressure drop funnel of four typical C B M wells w ith different gas production during the drainage and depressurization stage in South Yanzhu Area , it is foundthat the larger the pressure drop funnel expands before gas producing , the higher the gas production of single well . However , the expanding process of pressure drop funnel is affected by reservoir pressure , permeability and drainage system , and the reservoir param eters of different wells vary greatly , even if the same drainage system is adopted , the expanding process of funnel will also vary greatly .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funnel range and the velocity of flow pressure drop , the velocity of flow pressure drop which is m ost advantageous to the funnel expansion is about 3kPa /d .Keywords : South Yanzhu ; CBM ; water drainage and depressurization stage ; pressure drop funnel寿阳南燕竹区位于沁水盆地北部,面积明地质储量共1. 35 x 10l [)m 3。
樊庄区块煤储层非均质性的构造控制作用
樊庄区块煤储层非均质性的构造控制作用樊庄区块是一个重要的煤炭储量区域,其储层非均质性的构造控制作用对于确定煤炭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构造特征、非均质性形成原因以及构造控制作用等方面对樊庄区块煤储层非均质性进行探讨。
首先,樊庄区块煤储层非均质性的构造控制作用与其构造特征密切相关。
樊庄区块位于华北地区,处于复杂的构造背景下,主要受华北地台和华北克拉通的构造控制。
煤储层非均质性主要表现为断裂、褶皱等构造变形,并呈现出不同尺度的构造特征。
这些构造特征在煤储层非均质性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樊庄区块煤储层非均质性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分布不均匀导致了煤层的断层、褶皱等构造变形,进而影响了煤储层的性质和分布。
其次,构造运动导致了构造应力的释放和聚集,使得煤储层内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构造障碍,进一步增加了储层的非均质性。
此外,沉积环境的变化、古地应力场的改变等也对煤储层的非均质性形成产生了影响。
最后,樊庄区块煤储层非均质性的构造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勘探和开发煤炭资源的精细划分和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煤储层的非均质性会导致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构造控制作用可以帮助确定优质煤炭的分布区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对于煤层气的产出和开采具有重要影响。
煤层气是樊庄区块煤储层的重要附属能源,非均质性会直接影响煤层气的产出能力和开采效果。
因此,通过探索煤储层非均质性的构造控制作用,可以提高煤层气的产出和利用水平。
另外,煤储层非均质性的构造控制作用还对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补给和流动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在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中,需要考虑煤储层的非均质性及其构造控制作用。
综上所述,樊庄区块煤储层非均质性的构造控制作用是由构造特征和形成原因决定的,其对煤炭资源的分布和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和分析煤储层的构造特征及其非均质性的形成原因,可以更好地把握煤炭资源的分布规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为煤层气和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沁水盆地樊庄区块煤层气直井排采特点
沁水盆地樊庄区块煤层气直井排采特点李梦溪;张聪;张绍雄;石斌;王立龙;崔新瑞【期刊名称】《中国煤层气》【年(卷),期】2012(000)003【摘要】沁水盆地樊庄区块3#煤层具有埋深适中、煤层厚度大、分布稳定、煤质好、煤层割理发育、保存条件好等诸多特点,但受地质构造、水动力条件等因素控制,平面上具有"富集成片,贫瘠成带"的分布规律,大部分区域利于煤层气规模开发。
本文以樊庄区块煤层气井生产数据为基础,将煤层气直井排采生产分为排水降压、控压阶段、稳定产气、产气衰减四个阶段;综合分析了樊庄区块煤层气直井生产过程中的产气、产水变化特点,总结出各阶段控制要点,这些认识对今后煤层气排采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总页数】5页(P3-7)【作者】李梦溪;张聪;张绍雄;石斌;王立龙;崔新瑞【作者单位】华北油田煤层气分公司,山西048000;华北油田煤层气分公司,山西048000;华北油田煤层气分公司,山西048000;华北油田煤层气分公司,山西048000;华北油田煤层气分公司,山西048000;华北油田煤层气分公司,山西04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相关文献】1.资源条件与煤层气垂直井产能关系——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与潘庄区块为例 [J], 潘建旭;王延斌;倪小明;王向浩;薛培;高莎莎;李霞;郭慧2.远程控制在煤层气排采中的应用——以沁水盆地樊庄区块为例 [J], 孟祥迎;吴倡名;李红昕;王宝;唐雅娟;梁春红3.沁水盆地樊庄区块煤层气直井产能的地质控制机理研究 [J], 康志军4.沁水煤层气田樊庄区块直井产出特征及排采控制方法 [J], 李梦溪;王立龙;崔新瑞;苗耀;刘燕红5.煤层气井排采液面-套压协同管控——以沁水盆地樊庄区块为例 [J], 刘世奇;赵贤正;桑树勋;杨延辉;李梦溪;胡秋嘉;杨艳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樊庄区块煤层气开发地质类型与开发技术模式
樊庄区块煤层气开发地质类型与开发技术模式刘世奇;桑树勋;李梦溪;朱启朋;刘会虎【期刊名称】《煤炭科学技术》【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针对樊庄区块3号煤层划分为4类地下水补给类型以及6类开发地质类型情况,提出并探讨了该区块煤层气开发技术模式。
研究认为,供给型难解吸储层有越流补给,且渗透率较高,适合大间距井网、小规模压裂和高抽油机冲次;补给型难解吸储层地下水流体势较低,可采用大间距井网、大规模压裂和高抽油机冲次;半封闭型难解吸储层补给水量较小且持续性好,适合于小规模压裂、高抽油机冲次;半封闭型易解吸储层补给水量较小且持续性差,可采用大规模压裂和高抽油机冲次;封闭型易解吸储层地下水流体势较高,适用于大规模压裂和低抽油机冲次;封闭型难解吸储层渗透率过低,可采用大规模压裂、小间距井网、低抽油机冲次。
【总页数】6页(P107-112)【作者】刘世奇;桑树勋;李梦溪;朱启朋;刘会虎【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 221116;华北油田公司山西煤层气分公司,山西晋城 048000;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 221116;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 2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1【相关文献】1.沁水盆地樊庄区块煤层气开发生产规律分析 [J], 周叡;鲁秀芹;张俊杰;左银卿;刘华;邹学学;苗耀2.郑庄与樊庄区块高煤阶煤层气开发差异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J], 赵锦程;申建;朱庆忠;杨延辉;杨艳磊3.沁水盆地樊庄区块煤层气井开发特点及管理方法 [J], 李梦溪;王立龙;胡秋嘉;刘春春;崔新瑞4.沁水盆地樊庄区块煤层气高产富集规律及开发实践 [J], 刘燕红;李梦溪;杨鑫;刘春春;闫玲5.沁水煤层气田樊庄区块煤层气开发经济评价 [J], 王宪花;卢霞;蒋卫东;鲜保安;王亚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水两相流阶段煤基质收缩量预测方法
气水两相流阶段煤基质收缩量预测方法倪小明;张崇崇;王延斌;王向浩【摘要】为了尽量避免实验室对煤中甲烷气体解吸时煤基质收缩量测试结果的局限性,综合考虑煤层气井排采时气、水两相流阶段煤储层中气、水产出时引起的煤基质压缩变形与解吸收缩,构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力学预测模型显得很有必要.基于有效应力、损伤等力学理论,结合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构建了有效应力压缩煤基质的压缩效应模型;根据吉布斯公式、Bangham理论和Langmuir方程,构建了气体解吸引起的煤基质收缩解吸效应模型;基于表面自由能和煤基质弹性能等能量理论、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压缩效应与解吸效应相互影响下煤基质收缩数理模型.以沁水盆地樊庄区块为实例对气、水两相流阶段的煤基质收缩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对基质收缩量的贡献方面,压缩、解吸效应及2者相互影响的4种效应贡献能力处于同一数量级.其中解吸效应影响最大,解吸效应的收缩量计算结果与其他学者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基本相符.所建煤基质收缩量数学模型能对不同储层地质条件下气、水两相流阶段煤基质收缩量做出较准确的预测.【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4(039)0z1【总页数】5页(P174-178)【关键词】两相流;煤基质;收缩量;气体解吸;有效应力【作者】倪小明;张崇崇;王延斌;王向浩【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原始状态下,处于三维空间的煤储层地质体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为了开发赋存于煤层中的甲烷气体,人们在地面主要通过“排水-降压”的方法来打破能量系统的相对平衡,使气体产出。
煤层气产出机理及控制
游离气
水溶气
吸附气
气体组分:CH4、CO2、N2
煤层气排采方式:排水→降压→采气 煤层气排采过程:解吸→扩散→渗流
一、煤层气排采的内涵—排采方式
一、煤层气排采的内涵—过程原理
一、煤层气排采的内涵—增产技术
煤层气勘探技术的发展
3、定向水平井、羽状水平井 2、洞穴完井(空气钻井) 1、常规钻井、套管射孔(井组井群)
五、储层参数与产能的敏感参数分析
20
井间距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0
日产气量(104m3/d)
250×200m 350×300m 500×400m
1000
2000
3000 时间(d)
4000
5000
6000
不同井间距日气产量预测对比曲线
六、排采分析目标——产能预测
日产气量(m3/d) 累计产气量(104m3)
2005-11-7 2005-11-17 2005-11-27
2005-12-7 2005-12-17 2005-12-27
2006-1-6 2006-1-16 2006-1-26
2006-2-5 2006-2-15 2006-2-25
2006-3-7
产水量m 3 / 日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800
1000 1200 1400
时间 /d
PZ-4井累计气产量历史拟合曲线图
五、储层参数与产能的敏感参数分析
日气产量(m3/d)
厚度
30000 25000 20000
煤厚=5.5m 煤厚=6.5m 煤厚=4.5m
山西沁水盆地樊庄区块煤层气高产区预测
山西沁水盆地樊庄区块煤层气高产区预测林然;倪小明;王延斌【期刊名称】《高校地质学报》【年(卷),期】2012(018)003【摘要】Accurate prediction of high coalbed methane (CBM) production is important to reduce investment risk.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from some vertical CBM wells in the Fanzhuang blocks of the Qinshui basin, the enrichment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of CBM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enrichment factors of CBM, and three types of enrichment degree in the block was distinguished using multi-lev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hasic principles of structunal curvatur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data of the block, the prediction method of the coal reservoir permeability on structunal curvature was set up.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of the permeability to the curvature, the high permeability areas were indentified. Coupling the CBM enrichment areas to higher permeability areas using a index method, the prediction of high CBM production area in the block was achieved. The production data from the wells indicates that the prediction method of high CBM production area is reliable.%准确预测煤层气高产区是降低工程投资风险的重要保障.以沁水盆地樊庄区块部分煤层气垂直井的勘探开发资料为基础,根据煤层气富集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煤层气富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把研究区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三种富集类型.根据构造曲率的基本原理,结合研究区资料,建立了采用构造曲率来预测渗透率的方法,并根据构造曲率与煤储层渗透率的关系识别出高渗区.运用指标法将富集区与高渗区耦合,实现了樊庄区块高产区的预测.已有生产资料表明,应用此方法进行高产区预测是可行的.【总页数】5页(P558-562)【作者】林然;倪小明;王延斌【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焦作454000;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相关文献】1.沁水盆地樊庄区块煤层气开发生产规律分析 [J], 周叡;鲁秀芹;张俊杰;左银卿;刘华;邹学学;苗耀2.远程控制在煤层气排采中的应用——以沁水盆地樊庄区块为例 [J], 孟祥迎;吴倡名;李红昕;王宝;唐雅娟;梁春红3.沁水盆地樊庄—郑庄区块高煤阶煤层气水平井开采中的问题及对策 [J], 张永平;杨延辉;邵国良;陈龙伟;魏宁;张利文4.沁水盆地南部高煤阶煤层气评价工作及其成效——以郑庄—樊庄区块为例 [J], 孟庆春;张永平;郭希波;孙以剑;张俊杰5.高煤阶煤层气井单相流段流压精细控制方法——以沁水盆地樊庄—郑庄区块为例 [J], 胡秋嘉;贾慧敏;祁空军;樊彬;于家盛;刘春春;谢琳璘;张庆;何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层气井排采初期合理排采强度的确定方法
煤层气井排采初期合理排采强度的确定方法倪小明;王延斌;接铭训;吴建光【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7(029)006【摘要】为了提高煤层气井产气稳定期和采收率,用微分几何学理论结合达西定律计算了沁南地区煤层气井初始排采强度.根据沁水盆地东南部单排3#煤层的排采井实测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实际初始产气压力与临界解吸压力关系,确定动液面下降高度;用微分几何理论结合达西定律计算了初始产气时的平均压力、影响体积,用于确定初始产气时的最佳影响半径;根据最佳影响半径与排采时间的联系,结合动液面下降高度计算出排采初期的排采强度.计算结果与现场实践吻合较好,初期合理排采强度的确定,既可防止储层激励,又可防止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具有较好推广应用前景.【总页数】4页(P101-104)【作者】倪小明;王延斌;接铭训;吴建光【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2【相关文献】1.煤层气井排采扰动下局部水动力场对排采的动态影响 [J], 张兆民;史国平;廉永彪2.单相水流阶段煤层气井的合理排采强度 [J], 马飞英;王林;鲍祥生;陈伟龙;;;;;;;3.单相水流阶段煤层气井的合理排采强度 [J], 马飞英;王林;鲍祥生;陈伟龙4.煤层气井不同排采阶段产水特征及排采管控方法研究与应用 [J], 余恩晓;马立涛;闫俊廷;周福双5.煤层气井排采初期稳压排采效果分析及其排采制度优化意义 [J], 王海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层气收稿日期:2009206216;修回日期:200920822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编号:40902044);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编号:B2009251);河南省科技基础与前沿项目(编号:092300410213)联合资助.作者简介:倪小明(19792),男,山西临汾人,讲师,博士后,主要从事井上、下联合抽采煤层气方面的研究.E 2m ail :nxm1979@.樊庄地区3#和15#煤层合层排采的可行性研究倪小明1,2,苏现波1,李广生3(1.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2.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公司,山西晋城048006;3.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摘要:煤层群发育的地区实施分层压裂、合层排采工艺技术是降低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本、提高产气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准确掌握此项技术的适用条件是提高其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根据煤层气井垂直井产气特点,系统分析了樊庄区块3#煤层和15#煤层合层排采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樊庄地区勘探开发资料,得出该区上下围岩性质、煤储层物性特征及水力压裂后渗透率;根据地下水动力学原理及勘探资料,绘制出该区3#煤层和15#煤层地下水流势图;根据煤层气井排采特点,结合达西定律,最终得出研究区3#煤层和15#煤层适合合层排采的区域。
现场部分井的开发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靠性。
关键词:合层排采;煤层气;水力压裂;产水量中图分类号:TE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926(2010)01201442060 引言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是任何产业得以发展的两大“守门神”。
煤层气地面开发“投资大、风险高、回收周期长”的特点促使煤层气开发商、投资者及科技工作者从有利区块优选,高渗区预测,钻井完井、压裂工艺优化,产气量数值模拟和提高采收率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25]。
煤层气地面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效益不仅与投资费用有关,而且与产气量、开采时间等有关。
因此,若过分追求勘探开发过程某一环节的成本而忽略了后期产气量大小、开发费用对效益的贡献,最终不仅导致投资失败,最重要的是可能影响人们对煤层气产业的信心。
沁水盆地东南部樊庄地区3#煤层和15#煤层是研究区主力煤层,对这2层煤进行合层排采是否能真正节约开发成本,提高产气量?笔者根据樊庄地区煤储层及围岩特点,结合目前流行的水力压裂工艺技术、垂直井产气特点,对该区3#煤层和15#煤层合层排采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1 樊庄地区地质概况沁水盆地东南部因“煤体结构较好,渗透率较高,含气量高”而成为目前全国煤层气开发的热点地区。
寺头断层为该区主要的断层,本次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寺头断层以东的樊庄地区。
研究区地层倾角平缓,区域构造线以NN E 向为主,断层较少,背斜、向斜交替叠置,3#煤层埋深等值线见图1[6],15#煤层埋深与3#煤层相差100m 左右,埋深形迹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2 樊庄地区3#煤层和15#煤层合层排采的影响因素煤层气垂直井是通过“排水降压”使煤层气解吸产出的,排采阶段可分为饱和水单相流阶段、非饱和水阶段和两相流阶段。
若对樊庄地区3#煤层和15#第21卷第1期2010年2月天然气地球科学NA TURAL GAS GEOSCIENCE Vol.21No.1Feb. 2010图1 樊庄地区3#煤层埋深等值线煤层实施合层排采,它们将“共享”一个井筒,排采过程压力传递的速度对产气速度影响最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进行合层排采。
而这2层煤排采时压力传递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煤储层压力梯度及储层渗透率煤储层压力梯度是储层压力与煤层埋深的综合反映,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地层能量的大小。
当3#煤层和15#煤层合层排采时,共用一个井筒,井底压力一致,当二者储层压力梯度差别较大时,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进行排采时,压力传递速度差别较大,无论煤层气井处于哪个排采阶段,势必造成供液能力差异明显,影响储层渗透率,最终影响产气量。
煤储层渗透率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孔—裂隙系统中流体流动的快慢。
当渗透率大时,在同样的排采时间内,流量大,当补给水能力相同时,压力传递就快。
当樊庄地区3#煤层和15#煤储层渗透率差别大时,在相同的排采时间内,流量差异大,在补给能力相同时,压力传递差异大,影响产气量。
2.2 3#煤层和15#煤层上下围岩岩石性质特征我国煤储层低渗特点决定了地面开发煤层气必须进行储层改造。
活性水压裂液因其货源广、价格低廉、压裂效果较好而成为目前煤储层改造的主流。
上下围岩岩石性质特征主要包括围岩的岩性、厚度及岩石力学性质。
当围岩为泥岩且较厚时,水力压裂时很难突破煤层围岩,裂缝将仅在煤层中延伸;若围岩岩石力学性质与煤层相差不大时,水力压裂时容易突破围岩,既影响压裂效果,又可能改变压力传播路径。
2.3 水力压裂后渗透率3#煤层和15#煤层水力压裂后渗透率若差别较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势必造成二者压力传播速度差别较大,储层供液能力差别大,但井内产水量一定,最后造成二者压力传递速度差异越来越明显,失去合层排采的意义。
2.4 地下水流动特征煤层气井是靠排水使压力降低的。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3#煤层和15#煤层供液能力差别较大时, 3#煤层和15#煤层中压力传递速度差异明显,产气速度差异明显,可能造成某一层煤不能产气或产气很少,最终失去合层排采的意义。
3 樊庄地区3#煤层和15#煤层合层排采的可行性根据樊庄地区煤层气井勘探开发资料,从合层排采压力传递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樊庄地区3#煤层541 No.1 倪小明等:樊庄地区3#和15#煤层合层排采的可行性研究 和15#煤层合层排采的可行性。
3.1 樊庄地区3#煤层和15#煤储层压力梯度及渗透率特征根据勘探开发资料,获得研究区部分煤层气井储层压力梯度及渗透率(表1)。
从表1看出,3#煤层储层压力梯度与15#煤层平均储层压力梯度差别不太大,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对合层排采的影响不大。
二者的煤原始储层渗透率在一个级别上。
因此,从储层压力梯度和煤原始储层渗透率角度考虑,研究区较适合合层排采。
3.2 樊庄地区3#煤层和15#煤层上下围岩特征为了解3#煤层和15#煤层上下围岩特征,部分井取心,顶底板岩性及厚度统计见表2。
从表2看出,3#煤层顶板均为泥岩,平均厚度为10.51m,底板也为泥岩,平均厚度为3.86m; 15#煤层顶板为K2灰岩,平均厚度为11.15m,底板为泥岩,平均厚度为5.26m。
更好地了解水力压裂时能否突破围岩,需对围岩力学性质进行测试,测表1 樊庄地区部分煤层气垂直井储层主要参数测试结果井号煤层号煤层埋深(m)储层压力(MPa)压力梯度(MPa/100m)临界解吸压力(MPa)渗透率(×10-3μm2)13#516 2.820.547 1.160.0042 15#631 6.110.968 2.40.52223#486 3.410.702 1.78 1.46 15#600 4.340.723 1.530.06533#475 3.360.707 2.40.51 15#586 4.370.746 1.540.2643#508 3.730.734 1.78 3.43 15#620 4.680.755 1.830.2653#362 2.680.740 1.610.10 15#452 3.440.761 1.530.1363#430 2.730.635 2.310.61 15#523 3.770.721 1.900.0873#694 2.710.390 1.040.0063 15#786 4.580.583 1.030.6583#591 3.300.558 1.350.065 15#689 4.950.718 1.110.027平均3#508-0.627 1.680.773 15#611-0.747 1.610.249表2 樊庄地区部分取心井3#煤层和15#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厚度统计井号煤层号顶板岩性厚度(m)底板岩性厚度(m)13#泥岩13.83泥岩 4.27 15#灰岩11.22泥岩7.1623#泥岩18.32泥岩 3.10 15#灰岩9.06泥岩 2.8333#泥岩 6.92泥岩 4.53 15#灰岩11.45铝土泥岩 3.7543#泥岩 4.21泥岩 3.09 15#灰岩11.73泥岩 4.2753#泥岩 4.38泥岩 5.07 15#灰岩10.64铝土泥岩 6.0863#泥岩15.42泥岩 3.15 15#灰岩12.77泥岩 5.95平均厚度(m)3#泥岩10.51泥岩 3.8615#灰岩11.15泥岩为主 5.01试结果见表3。
从表3看出,3#煤层顶底板岩性的抗张强度比煤层的抗张强度大5倍;15#煤层顶板岩性的抗张强度比煤层抗张强度大5倍,底板岩性抗张强度几乎等于煤层抗张强度的3倍。
大量现场试验表明:当煤层抗张强度小于顶底板岩性抗张强度的5倍时,水力压裂很难突破上下围岩的限制[728]。
因此,在研究区实施水力压裂时,3#煤层顶底板及15#煤层顶板很难被突破,15#煤层底板可能被突破。
3.3 樊庄地区3#煤层和15#煤层水力压裂后渗透率煤原始储层渗透率和水力压裂后渗透率共同决定着排采过程压力传递路径。
排采是在储层改造后进行的,因此,需了解水力压裂后渗透率。
研究区部分井水力压裂后渗透率测试结果见表4。
641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Vol.21 表3 樊庄地区主力煤层及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测试结果试样编号岩性实验条件有效围压(MPa )实验结果弹性模量(MPa )泊松比抗压强度(MPa )抗拉强度(MPa )A 1A 2A 3平均3#煤层532800.27 5.20.95533080.31 6.3 1.02527620.28 4.9 1.01531170.29 5.47 1.00B 1B 2B 3平均3#煤层顶板泥岩572080.3642.3 1.13576130.3443.1 1.12571420.3741.9 1.09573210.3642.4 1.11C 1C 2C 3平均3#煤层底板泥岩528000.3038.3 1.93530340.2939.2 1.85528530.3140.4 1.88528960.3039.3 1.89D 1D 2D 3平均15#煤层529340.34 2.4 1.04530250.2810.60.92529870.29 5.40.98529820.30 6.130.98E 1E 2E 3平均15#煤层顶板灰岩536240.5653.9 3.18538570.5854.6 3.26537690.5753.4 3.05537500.5754.0 3.16F 1F 2F 3平均15#煤层底板铝土泥岩511230.0919.8 1.18510850.1218.8 1.29511080.1019.2 1.07511050.1019.31.18表4 樊庄地区部分煤层气井水力压裂后渗透率测试结果井号煤层号压裂后渗透率(×10-3μm 2)井号煤层号压裂后渗透率(×10-3μm 2)13# 5.9515#0.8533#29.7815#8.0523#16.615#4.6743#12.6715#2.83 从表4看出,水力压裂后储层渗透率几乎在同一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