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引论第二章
信号与系统课件第二章解读
8.1 Z变换的定义
fs (t) f (t) T (t) f (t) (t kT)
k
Fs (s)
f (t ) (t kT )estdt
k
f (kT )eskT
k
引入一个新的复变量z,令z esT或s 1 ln z T
则上式变为F (z) f (k )zk k
当 1时,级数收敛, 1时,级数发散, 1不定
8.1 Z变换的定义
3、有限长序列的收敛域
f (k) f (k) 0
k1 k k2 其它
k2
F (z) f (k )zk k k1
为有限项之和,最小收敛域为0 z
若k1 0, k2 0则存在负幂项,z 0 若k1 0, k2 0则只有正幂项,z 0,不含z , 0 z
Z[u(k)]
1 1 z1
z
z 1
即u(k) z z 1 z1
z 1
8.2 常用序列的Z变换
例3、求指数序列a k u(k )的z变换
解:Z[aku(k )] ak zk ( a )k
k0
k0 z
当 a 1即 z | a | 时,有 z
Z[aku(k)] 1 z 1 a za z
因为 a 1 ,所以 a z a1,则 f k 的双边Z变换存在
F z
z za
z z a1
z2
a a1 a a1
z z1
a z a1
若 a 1 ,则由于左边序列与右边序列的Z变换没有公共的收 敛域,此时该序列不存在双边Z变换。
8.3 Z变换的性质
1、线性性质
if
f1(k) F1(z) f2 (k) F2 (z)
| z || a |,
信号与系统引论第二章
13 页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3 7 2 16 12 0 特征根
22 3 0 1 2重根 , 2 3
因而对应的齐次解为 rh t A1t A2 e 2 t A3e 3 t
第
例4
d r t d r t d et 给定微分方程式 2 3r t et 2 dt dt dt 1 et t 2 ; 2 et et , 分别求两种情况下此 如果已知: 方程的特解。
1.电容电压的突变
iC (t ) C
第
22 页
由伏安关系 1 t vC ( t ) iC ( ) d v ( t ) C C 1 0 1 0 1 t iC ( ) d iC ( ) d iC ( ) d C C 0 C 0 1 0 1 t vC (0 ) iC ( ) d iC ( ) d C 0 C 0 当有冲激电流 1 0 令t 0 , vC (0 ) vC (0 ) iC ( ) d 0 或阶跃电压作 C 0 用于电容时: 如果i c ( t )为有限值 0 vC ( 0 ) vC ( 0 ) i ( ) d 0 , 此时v (0 ) v (0 )
Be t
B1 cos t B2 sin t
p p 1 1 2
B t B t cos t D t D t
p 1 2
B p t B p 1 e t cos t D p t D p 1 e t sin t
vC 0 vC 0 , i L 0 i L 0 . •但是当有冲激电流(或阶跃电压)强迫作用于电容或有 冲激电压(或阶跃电流)强迫作用于电感, 0 到0 状 态就会发生跳变。 •当系统用微分方程表示时,系统从 0 到 0 状态有 没有跳变取决于微分方程右端自由项是否包含 t 及 其各阶导数项。
信号与系统 第二章习题 王老师经典解法(青岛大学)小白发布
2-16 已知 f1 (t ) =
画出下列各卷积的波形。 (1) s1 (t ) = f1 (t ) ∗ f 2 (t ) ; (2) s2 (t ) = f1 (t ) ∗ f 2 (t ) ∗ f 2 (t ) ; (3) s3 (t ) = f1 (t ) ∗ f 3 (t ) 。
2-17 求题图 2-17 所示电路在 e(t ) = (1 + 2e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电路如题图 2-1 所示,列写求 vo (t ) 的微分 方程。
L1 1H R1 2Ω + e(t) i 1 (t )
R2 1Ω + L2 2H 题图 2-1
C
1F
i 2 (t )
vo(t)
2-2 电路如题图 2-2 所示, 列写求 i2 (t ) 的微分方 程。
题图 2-18
−2 t
− 1)U (t ) , 试利用卷积的性质求题
1 0 -1
e2(t)=tU(t) 1 t 0
e3(t)
t 0 1
2-19 一线性时不变的连续时间系统,其初始状态一定,当输入 e1 (t ) = δ (t ) 时,其全响应
r1 (t ) = −3e − tU (t ) ; 当 输 入 e2 (t ) = U (t ) 时 , 其 全 响 应 r2 (t ) = (1 − 5e − t )U (t ) 。 求 当 输 入 e(t ) = tU (t ) 时的全响应。
2-14 计算卷积 f (t ) = f 1 (t ) ∗ f 2 (t ) ,其中 f1 (t ) = sgn(t − 1) , f 2 (t ) = e 2-15 求下列卷积 (1) f1 (t ) = e
信号与系统 第二章
( x1 ( t ) + x2 ( t ))* h( t ) = x1 ( t )* h( t ) + x2 ( t )* h( t )
Application: Parallel system a common system Can break a complicated convolution into several simpler ones
Signals & Systems
Example 2.10
1 n x[n] = ( ) u[ n] + 2n u[− n] 2 h[n] = u[n]
Signals & Systems
2.3.3 The Associative Property
x[n]* ( h1 [n]* h2 [n]) = ( x[n]* h1 [n])* h2 [n] x ( t )*[h1 ( t )* h2 ( t )] = [ x ( t )* h1 ( t )]* h2 ( t )
1 h[n] = 0 n = 0,1 otherwise
Example 2.9
If the system is LTI,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If the system is not LTI,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Signals & Systems
2.2 Continuous-Time LTI System: The Convolution Integral
2.2.1 The Representation ContinuousTime Signals In Term Of Impulse
信号与系统课后答案 第2章 习题解
第2章 习 题2-1 求下列齐次微分方程在给定起始状态条件下的零输入响应(1)0)(2)(3)(22=++t y t y dt d t y dt d ;给定:2)0(,3)0(==--y dt dy ; (2)0)(4)(22=+t y t y dt d ;给定:1)0(,1)0(==--y dtd y ;(3)0)(2)(2)(22=++t y t y dt d t y dt d ;给定:2)0(,1)0(==--y dt dy ; (4)0)()(2)(22=++t y t y dt d t y dt d ;给定:2)0(,1)0(==--y dtdy ; (5)0)()(2)(2233=++t y dt d t y dt d t y dt d ;给定:2)0(,1)0(,1)0(22===---y dt d y dt d y 。
(6)0)(4)(22=+t y dt d t y dt d ;给定:2)0(,1)0(==--y dtdy 。
解:(1)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为:2320λλ++=,解得特征根:121, 2.λλ=-=- 因此该方程的齐次解为:2()t th y t Ae Be --=+.由(0)3,(0)2dy y dt--==得:3,2 2.A B A B +=--=解得:8, 5.A B ==- 所以此齐次方程的零输入响应为:2()85tty t e e--=-.(2)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为:240λ+=,解得特征根:1,22i λ=±.因此该方程的齐次解为:()cos(2)sin(2)h y t A t B t =+.由(0)1,(0)1d y y dx --==得:1A =,21B =,解得:11,2A B ==. 所以此齐次方程的零输入响应为:1()cos(2)sin(2)2y t t t =+.(3)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为:2220λλ++=,解得特征根:1,21i λ=-± 因此该方程的齐次解为:()(cos()sin())th y t e A t B t -=+.由(0)1,(0)2dy y dx--==得:1,2,A B A =-= 解得:1,3A B ==.所以齐次方程的零输入响应为:()(cos()3sin())ty t e t t -=+.(4)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为:2210λλ++=,解得二重根:1,21λ=-.因此该方程的齐次解为:()()th y t At B e -=+. 由(0)1,(0)2dy y dx--==得:1,2,B A B =-=解得:3, 1.A B == 所以该方程的零输入响应为:()(31)ty t t e -=+.(5)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为:3220λλλ++=,解得特征根: 1,21λ=-,30λ=. 因此该方程的齐次解为:()()th y t A Bt C e -=++.由22(0)1,(0)1,(0)2d d y y y dx dt---===得:1,1,22A C B C C B +=-=-=. 解得:5,3,4A B C ==-=-.所以方程的零输入响应为:()5(34)ty t t e -=-+.(6)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为:240λλ+=,解得特征根:120,4λλ==-. 因此该方程的齐次解为:4()th y t A Be -=+.由(0)1,(0)2d y y dx --==得:1,42A B B +=-=.解得:31,22A B ==-. 所以此齐次方程的零输入响应为:431()22ty t e -=-.2-2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和激励信号,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总结
其中rzsh (t )和rzsp (t )分别为如下方程的齐次解和特解 zsp d n rzs (t ) d n −1rzs (t ) dr (t ) C0 + C1 + L + Cn −1 zs + Cn rzs (t ) dt n dt n −1 dt d m e(t ) d m −1e(t ) de(t ) = E + E1 + L + Em −1 + Em e(t ), m −1 0 dt m dt dt (k ) rzs (0− ) = 0
则h(t )为t ≥ 0+时满足起始态为零的微分齐次方程的解
n α t 当n > m时,h(t ) = ∑ Ak e k u (t ) k =1 (设特征方程的根为n个单根α k)
当n ≤ m时,h(t )还须含δ ( m − n ) (t )、δ ( m − n −1) (t )、 、δ (t ), L 而各项系数由Em决定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法:不通过任何变换,直接求解 求解系 求解 统的微分 微分、积分方程 方程。 微分 方程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经典法,卷积法,算子法。
设n阶复杂系统激励信号为e(t ),响应信号为r (t )
其n阶微分方程为 d n r (t ) d n −1r (t ) dr (t ) C0 + C1 + L + Cn −1 + Cn r (t ) n n −1 dt dt dt d m e (t ) d m −1e(t ) de(t ) = E0 + E1 + L + Em −1 + Em e(t ) m m −1 dt dt dt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ppt课件
30
第2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最后整理得
第2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波形如题解图2.6(b)所示。
32
第2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3
(2) 因为
第2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所以
4
第2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2.2 写出下列复频率s所表示的指数信号est的表达式,并画 出其波形。
(1) 2; (2) -2; (3) -j5; (4) -1+j2。
5
第2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解 (1) f1(t)=e2t,波形如题解图2.2(a)所示。 (2) f2(t)=e-2t, 波形如题解图2.2(b)所示。显然, f1(t)和f2(t)都 是实指数信号。 (3) f3(t)=e-j5t=cos5t-j sin5t。f3(t)是虚指数信号,其实部、 虚部分别是等幅余弦、正弦信号。实部信号波形如题解图2.2(c) 所示。 (4) f4(t)=e(-1+j2)t=e-t·ej2t=e-t(cos2t+j sin2t)。f4(t)是复指数信 号,其实部和虚部分别是幅度按指数规律衰减的余弦和正弦信 号。实部信号波形如题解图2.2(d)所示。
(4) 由于tε(t)|t=-∞=0,有 所以
38
第2章 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
2.8 已知f1(t)和f2(t)如题图2.4所示。设f(t)=f1(t)*f2(t),试求 f(-1)、f(0)和f(1)的值。
题图 2.4
信号与系统第四版第二章
该过程可借助数学描述
第 2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
分析
中的 表示 到
在
中
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
数学描述
设 则 代入方程 得出 即 即
所以得
第 2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
例2-3-3
代入微分方程, 得 (1)将e(t)代入微分方程,t≥0得 ) 代入微分方程
iL(0+ ) ≠ iL(0− )
第 2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
例2-3-2
第 2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
三.冲激函数匹配法确定初始条件
配平的原理: 时刻微分方程左右两端的δ(t)及各阶 配平的原理:t =0 时刻微分方程左右两端的 及各阶 导数应该平衡(其他项也应该平衡,我们讨论初始条件, 导数应该平衡(其他项也应该平衡,我们讨论初始条件, 可以不管其他项) 可以不管其他项) 例:
第 2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
(3)
换路前
第 2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
由于电容两端电压和电感中的电流不会发生突变, 由于电容两端电压和电感中的电流不会发生突变, 因而有
第 2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
(4)
求得 要求的完全响应为
第 2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
几种典型激励函数相应的特解
激励函数e(t) 激励函数 响应函数r(t)的特解 响应函数 的特解
第 2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引言 系统数学模型的时域表示
时域分析方法:不涉及任何变换, 时域分析方法:不涉及任何变换,直接求解系统 的微分、积分方程式,这种方法比较直观, 的微分、积分方程式,这种方法比较直观,物理概 念比较清楚,是学习各种变换域方法的基础。 念比较清楚,是学习各种变换域方法的基础。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习题答案
(− 3C1 + 3C2 )δ (t ) + (C1 + C2 )δ ' (t ) − (− 2C1 + C 2 )δ (t ) = δ (t )
h (t ) = C1e −2t + C2 e t ε (t )
对上式求一阶、二阶导数,得
(
)
h ' (t ) = − 2C1e −2t + C 2e t ε (t ) + C1e −2t + C2 e t δ (t )
(
)
(
t
)
h '' (t ) = 4C1e −2 t + C2 e t ε (t ) + − 2C1e −2t + C 2e t δ (t ) + − 2C1e − 2t
d 2e (t ) d 2i1 (t ) di1 (t ) di 2 (t ) = 4 + 6 + 2 dt 2 dt 2 dt dt
将⑴式、⑸式代入⑽式中,得到:
⑾
对⑾式求导,得到:
⑿
再将⑴式代入⑿式中,得到 i1 (t ) 的微分方程为:
64
d 2e (t ) d 2i1 (t ) di1 (t ) = 4 + 6 + 4i1 (t ) dt 2 dt 2 dt
⑼
再将⑴式代入⑼式中,得到 i 2 (t ) 的微分方程为:
2
d 2i 2 (t ) di 2 (t ) de(t ) + 3 + 2i 2 (t ) = 2 dt dt dt
⑽
对⑹式求一阶导,得到:
di (t ) di (t ) du (t ) de(t ) = 4 1 +2 2 + c dt dt dt dt di (t ) de(t ) = 4 1 + 6i1 (t ) + 2i2 (t ) dt dt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讲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2.1 系统模型为便于对系统进行分析,需要建立系统的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可以运用数学工具对系统进行研究。
一. 模型:模型是系统物理特性的数学抽象,以数学表达式或具有理想特性的符号组合图形来表征系统特性。
由电路图可列出方程:dt t de C t i dt t di RC dtt i d LC t e t Ri dt t di L dt t i Ct)()()()()()()()(122=++=++⎰∞-即:这就是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 系统模型的建立是有一定条件的:1. 对于同一物理系统在不同条件之下,可以得到不同形式的数学模型。
(参考书中P29)2. 对于不同的物理系统,经过抽象和近似有可能得到形式上完全相同的数学模型。
(参考书中P29)建立系统模型只是进行系统分析工作的第一步,为求得给定激励条件下系统的响应,还应当知道激励接入瞬间系统内部的能量储存情况。
如果系统数学模型、起始状态以及输入激励信号都已确定,即可运用数学方法求解其响应。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所求得结果可以作出物理解释赋予物理意义。
综上所述,系统分析的过程,是从实际物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经过数学解释后再回到物理实际的过程。
也即:建立数学模型解数学模型对解加于物理解释三. 时域分析方法时域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函数都是时间的函数。
(1)经典方法:求解微分方程(2)卷积积分法(重点内容)2.2 线性时不变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分析对象:线性的、时不变系统(非时变系统)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建立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的方法。
重点:电路系统建立微分方程的基本依据。
难点:用网孔电流法及节点电位法列状态方程。
一.一. 电路系统建立微分方程的基本依据1.元件特性约束(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1)电阻器:-R由欧姆定律:)( )()(1)(tiRtutuRtiRRRR⋅==或若电阻特性参数与时间无关,即R与流过电阻器的电流或施加的电压大小无关,则此电阻称为时不变电阻或线性电阻。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课后答案 第二章习题解答
( p + 5) h(t ) = 1 δ (t ) + 2δ (t )
p +1
3
⇒
h(t) =
1⋅ p+5
1δ p +1
(t ) +
2δ p+5
(t) =
⎛ ⎜ ⎜ ⎜
−1 4+
p+5
1⎞
4 p +1
⎟ ⎟δ ⎟
(t ) +
2δ p+5
(t)
⎝
⎠
⇒
h(t)
=
⎛ ⎜⎝
7 4
e−5t
+
1 4
e−t
⎞ ⎟⎠
卷积的微分与积分;与冲激函数或阶跃函数的卷积)对表达式进一步的化简,甚至直接得到
结果。
解题过程:
(1) f (t ) = u (t ) − u (t −1) = u (t )∗ ⎡⎣δ (t ) − δ (t −1)⎤⎦
∴s (t ) = f (t ) ∗ f (t ) = u (t ) ∗ ⎡⎣δ (t ) −δ (t −1)⎤⎦ ∗u (t )∗ ⎡⎣δ (t ) − δ (t −1)⎤⎦ = ⎡⎣u (t ) ∗u (t )⎤⎦ ∗ ⎡⎣δ (t ) − 2δ (t −1) + δ (t − 2)⎤⎦ = tu (t ) ∗ ⎡⎣δ (t ) − 2δ (t −1) + δ (t − 2)⎤⎦ = tu (t ) − 2(t −1)u (t −1) + (t − 2)u (t − 2)
⎞ ⎟⎠
u
(t)
受迫响应: 3 u (t )
2 综观以上两种方法可发现 p 算子法更简洁,准确性也更高
信号与系统引论笔记
信号与系统引论笔记
第一章信号与系统概述
1. 信号的定义:信号是传递信息的一种物理量。
2. 信号的分类:确定信号与随机信号、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3. 系统的定义:系统是对输入信号进行特定处理并产生输出信号的实体或描述。
4. 系统的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线性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
第二章信号的基本特性
1. 周期信号:具有固定周期的信号。
2. 非周期信号:不具有固定周期的信号。
3.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能量信号的能量有限,功率信号的能量无限。
4. 信号的频域表示: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
第三章系统分析方法
1. 系统的时域分析:系统的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表示。
2. 系统的频域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
3. 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系统的传递函数和系统的极点、零点分析。
4.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第四章线性时不变系统
1. LTI系统的定义:线性时不变系统,即满足叠加性和均匀性的系统。
2. LTI系统的特性:系统的冲激响应和系统的传递函数。
3. LTI系统的稳定性:通过系统的极点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4. LTI系统的频域表示:通过傅里叶变换分析LTI系统的频率响应。
第五章信号的分解
1. 信号的正交分解:将信号表示为多个正交分量之和。
2. 信号的能量谱与功率谱:描述信号能量的分布。
3. 信号的滤波:通过系统对信号进行滤波,实现信号的频域选择性处理。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 总结
第二章 总结一﹑LTI 连续系统响应(一)微分方程经典解法= 解开方式:全解y (t )=通解)(特解)(t y t y p n + 1﹑通解(齐次解):令右侧为零由特征方程n a +n λ1-n a +1-n λ…+0a a 01=+λ确定通解形式,再由n 个+0初始条件确定系数。
总结:齐次解模式由系统决定,系数由n 个初始条件决定,有时与f (t )有关。
2﹑特解:函数形式与f (t )有关,根据f (t )形式选择特定形式后,代入原微分方程,球的系数。
3﹑全解:) y (t )=)()(t y t y p n + 响应。
)又称强迫响应或受迫(响应;)又称自由响应或固有(t y t y p n (二)初始条件与-00+(1)经典系统的响应应限于到正无穷范围。
+0(2)不能将{)(-n 0y }作为微分方程初始条件。
(3){)(+0y n }由{)(-n 0y }导出,{)(+0y n }又称导出初始条件。
(三)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y (t )=)()(t y t y zs zi + 定义求解:(1)求解zi y :微分方程→特征方程→特征根→zi y (t )模式→数由{)(-n 0y }确定。
(2))(t y zs 求解:经典法﹑卷积积分法。
二﹑卷积积分卷积积分及其图解计算(1)定义: (2)图解计算:∑=n 1i i i t y a )()(∑=m 1j j j t f b )()(()()()τττd 21⎰∞∞--=t f f t f ττ ),()(.111积分变量改为f t f →)()()()(.22222τττ-−−→−-−−→−→t f f f t f 平移翻转τττd )(.)(.321-⎰∞∞-t f f 乘积的积分:总结:翻卷(翻转+平移)→乘积→积分三﹑卷积的性质:(一)卷积的代数性质:(1) 交换性:(2) 分配性: (3) 结合律: (二)延时特性:卷积的延迟量等于相卷积的两函数卷积之和(三)函数与冲激函数卷积)()()(t f t t f =*δ卷积奇偶性:同偶异奇(四)卷积的导数与积分:1﹑卷积导数:[)()(t f t f 21*]´=)()(t f t f 21*´=)()(,t f t f 21* 推广:)()()()()()(t f t f t f t f n 2n 121-*=* 2、卷积积分)()()()()()(t f dx x f dx x f t f dx x f x f 2t1t 212t1*=*=*⎰⎰⎰∞-∞-∞- 若y (t )=)()(t f t f 21*,则)()()()()()(t f t f t y j -i 2j 1i *= (五)相关函数dt t f t f dt t f t )()()(f R 212-112∙+=-∙=⎰⎰∞∞-∞∞τττ)()( dt t f t f dt t f t )()()(-f R 212-121τττ+∙=∙=⎰⎰∞∞-∞∞)()( )-(R 2112ττR =)( )()(ττ-R R 1221= 自相关函数:若)()()(t f t f t f 21==,则R (τ)称为自相关函数。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习题解答
yt xt ht
(b) If d y t dctontains only three
value of a?
discontinuities,what is the
Solution :
yt
a
0 a 1 1+a t
5
Chapter 2
Problems Solution
2.11 Let xt ut 3 ut 5 ht e3tut
a
u0 tcostdt
cost
1
t0
b
5
0
sin2t t 3dt 0
c
5
5
u1 1
cos2
d
1 t
6 4
u1tcos2 1tdt
1cos2t 0 t 0
8
Chapter 2
Problems Solution
2.22a
xt ht
e e
tut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
信号与系统第二章
内容简介
本书是奥本海姆主编的《信号与系统》(第2版)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
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
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
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奥本海姆主编的《信号与系统》(第2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编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
本书从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之做了详尽的解析。
所选考研真题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一、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
1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
(1)连续时间信号(图1-1(a))
①定义
连续时间信号是指自变量连续可变的信号,信号在自变量的连续值上
都有定义。
②表示方法
自变量用t表示,表示连续时间。
连续时间信号表示为x(t)。
(2)离散时间信号(图1-1(b))
①定义
离散时间信号自变量仅取在一组离散值的信号,信号仅定义在离散时刻点上。
②表示方法
自变量用n表示,表示离散时间。
离散时间信号表示为x[n]。
《信号与系统》总结:第二章1
四.电路元件的运算模型
元件名称
电路符号
时域
电路符号
频域
电路符号
复域
关系
运算模型
运算模型
运算模型
电阻
电容
电感
五.连续时间系统时域分析
1. 2.
高阶冲激信号
冲激偶信号
说明:1. 量纲是 2.强度 的单位是
3. 是奇函数
筛选特性
证明:对 两端微分
取样特性
证明:关键利用筛选特性展开
展缩特性
特别:
是奇函数
备注: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变换:
三.卷积
连续时间信号
离散时间信号
卷积定义
交换率
分配率
结合率
奇异信号卷积特性
单位样值信号卷积特性
单位元特性
延时特性
积分特性
第二、三章.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
一.普通信号
普通信号
,
直流信号
实指数信号
时间常数:
虚指数信号
正弦信号
复指数信号
二、冲激信号
冲激信号
是偶函数
筛选特性
特别:
取样特性
特别:
展缩特性
证明:1. 2. 3.
阶跃信号
处可以定义为 (个别点数值差别不会导致能量的改变)
性质
1. 2.
斜坡信号
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起始点的跳变
•电容电压的突变 •电感电流的突变
•奇异函数平衡法确定初始条件
一.起始点的跳变
0 0
O
第
20 页
t 0
t
0 状态、起始状态
2 n 1 d r 0 d r 0 d r 0 k r 0 r 0 , , , 2 n 1 d t d t d t 2 n 1 d r 0 d r 0 d r 0 k r 0 r 0 , , , 2 n 1 dt dt dt
13 页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3 7 2 16 12 0 特征根
22 3 0 1 2重根 , 2 3
因而对应的齐次解为 rh t A1t A2 e 2 t A3e 3 t
第
例4
d r t d r t d et 给定微分方程式 2 3r t et 2 dt dt dt 1 et t 2 ; 2 et et , 分别求两种情况下此 如果已知: 方程的特解。
第
例2
机械位移系统,质量为m的刚体一端由弹簧
9 页
k
m
f
Fs
牵引,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壁上。刚体与地面间的摩 擦力为 f,外加牵引力为 FS t ,其外加牵引力FS t 与 刚体运动速度 v t 间的关系可以推导出为 d FS t d 2 v t d v t m f kv t 2 dt dt dt 这是一个代表机械位移系统的二阶微分方程。 两个不同性质的系统具有相同的数学模型,都是线 性常系数微分方程,只是系数不同。对于复杂系统,则 可以用高阶微分方程表示。
§2.1 引言
第 3 页
时域分析方法:不涉及任何变换,直接求 解系统的微分、积分方程式,这种方法比较 直观,物理概念比较清楚,是学习各种变换 域方法的基础。
系统分析过程
列写方程 : 根据元件约束 ,网络拓扑约束 经典法 零输入 : 可利用经典法求 解方程双零法 零状态 : 利用卷积积分法求解 变换域法
vC 0 vC 0 , i L 0 i L 0 . •但是当有冲激电流(或阶跃电压)强迫作用于电容或有 冲激电压(或阶跃电流)强迫作用于电感, 0 到0 状 态就会发生跳变。 •当系统用微分方程表示时,系统从 0 到 0 状态有 没有跳变取决于微分方程右端自由项是否包含 t 及 其各阶导数项。
例1
求并联电路的端电压 v t 与激励 i s t 间的关系。
a
第 8 页
1 电阻 iR t v t R 1 t 电感 i L t v d i t L s d v t 电容 iC t C dt
i R
R
i
L C
i
c
L
v t b
根据KCL
i R t i L t iC t iS t
代入上面元件伏安关系,并化简有 d iS t d 2 v t 1 d v t 1 C v t 2 dt R dt L dt 这是一个代表RCL并联电路系统的二阶微分方程。
2
14 页
1
将et t 2代入方程右端 , 得到 t 2 2t , 为使等式两端 平衡,试选特解函数式
rp t B1t 2 B2 t B3
这里 , B1 , B2 , B3为待定系数。 将此式代入方程得到
3 B1t 2 4 B1 3 B2 t 2 B1 2 B2 3 B3 t 2 2t
10 页
若系统为时不变的,则C,E均为常数,此方程为 常系数的n阶线性常微分方程。
第
11 页
§2.3 用时域经典法 求解微分方程
复习求解系统微分方程的经典法
第
经典法
齐次解:由特征方程→求出特征根→写出齐次解形式
kt A e k 注意重根情况处理方法。
k 1 n
12 页
特
解:根据微分方程右端函数式形式,设含待定系 数的特解函数式→代入原方程,比较系数 定出特解。 解:齐次解+特解,由初始条件定出齐次解 Ak 。
d r ( 0) d 2 r ( 0) d n 1 r ( 0) r ( 0) , , , , 2 dt dt d t n 1
如果响应在0时刻有跳变,则用 t 0 作为初始 2 n 1 条件: d r ( 0 ) d r ( 0 ) d r ( 0 ) r (0 ) , , , , 2 dt dt d t n 1
第
16 页
d 2 r t d r t d et (2) (原方程: 2 2 3r t et dt dt dt
)
当et e t时, 很明显, 可选r t Be t。 这里,B是待定系数。 代入方程后有:
Be 2 Be 3 Be e e
i L (0 ) i L (0 )
第
二.奇异函数平衡法确定初始条件
24 页
配平的原理:t =0 时刻微分方程左右两端的δ(t) 及各阶导数应该平衡(其他项也应该平衡,我们讨论 初始条件,可以不管其他项) 例:
d r t 3r t 3 t 已知r 0 , 求r 0 dt
p 1
系统的完全响应 求出齐次解rh t 和特解rp t 相加即得方程的完全解 :
r t Ai e
i 1 n
第
18 页
it
rp t
利用初始条件求待定系数Ai 我们一般将激励信号加入的时刻定义为t=0,响应 的求解区间定为 t 0 ,如果响应在0时刻没有跳变,通 常取t=0,这样对应的一组条件称为初始条件。
如果i c ( t )为 t 1 0 1 1 i ( ) d , 此时vC (0 ) vC (0 ) C 0 C C C
0 C
C
C
第
2.电感电流的突变
1 t i L ( t ) v L ( ) d L 1 0 i L (0 ) i L (0 ) v L ( ) d L 0
0 状态、初始条件、 导出的起始状态
我们来进一步讨论
vC (0 ) vC (0 ) i L ( 0 ) i L ( 0 )
的条件。
第
说明
21 页
•对于一个具体的电网络,系统的 0 状态就是系统中 储能元件的储能情况; •一般情况下换路期间电容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感中的 电流不会发生突变。这就是在电路分析中的换路定则:
分析
d r t 3r t 3 t 已知r 0 , 求r 0 dt
i L (t )
23 页
L
v L (t )
如果 v L (t )为有限值,
0
0
v L ( ) d 0 ,此时i L (0 ) i L (0 )
冲激电压或阶 跃电流作用于 电感时:
如果v L (t )为 (t ) ,
1 0 1 v L ( ) d , L 0 L 此时i L 0 i L 0
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
第2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引言2.2 系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的建立2.3 用时域经典法求解微分方程2.4 起始点的跳变——从0-到0+状态的转换2.5 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2 页
2.6 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2.7 卷积2.8 卷积的性质2.9 利用卷积分析通信系统多径失真的消除方法 2.10 用算子符号表示微分方程
Be t
B1 cos t B2 sin t
p s t D t D t
p 1 2
B p t B p 1 e t cos t D p t D p 1 e t sin t
1.电容电压的突变
iC (t ) C
第
22 页
由伏安关系 1 t vC ( t ) iC ( ) d v ( t ) C C 1 0 1 0 1 t iC ( ) d iC ( ) d iC ( ) d C C 0 C 0 1 0 1 t vC (0 ) iC ( ) d iC ( ) d C 0 C 0 当有冲激电流 1 0 令t 0 , vC (0 ) vC (0 ) iC ( ) d 0 或阶跃电压作 C 0 用于电容时: 如果i c ( t )为有限值 0 vC ( 0 ) vC ( 0 ) i ( ) d 0 , 此时v (0 ) v (0 )
第
15 页
等式两端各对应幂次的系数应相等,于是有
3 B1 1 4 B1 3 B2 2 2 B 2 B 3 B 0 2 3 1
联解得到
1 2 10 B1 , B2 , B3 3 9 27
所以,特解为
1 2 2 10 rp t t t 3 9 27
第 4 页
经典法:关键是初始条件的确定;难点是利用 (t)函数确定激励引起起始条件的跳变; 卷积积分法: 任意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可通过 冲激响应来求。(新方法) yzs t f t ht
本章主要内容
•线性系统完全响应的求解; •冲激响应h(t)的求解; •卷积的图解说明; •卷积的性质; •零状态响应: yzs t f t ht 。
全
我们一般将激励信号加入的时刻定义为t=0 ,响应 为 t 0时的方程的解,初始条件 2 n 1 d r ( 0 ) d r ( 0 ) d r ( 0 ) r (0 ) , , , , 2 dt dt d t 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