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管理办法在现代化的组织中,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是确保组织持续发展和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因素。
绩效评定是评估员工和组织表现的过程,而持续改进是指不断改善组织绩效的努力。
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管理办法的设计和实施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的管理办法。
一、绩效评定管理办法1. 确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在进行绩效评定之前,一个关键的步骤是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
这些目标和期望应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职位要求相一致。
通过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员工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工作职责和期望,从而有助于提高绩效。
2. 建立绩效评估标准建立绩效评估标准是一个可操作的步骤,由于绩效评估是主观的活动,因此需要建立明确的标准来评估员工的绩效。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工作素质和绩效成果等方面。
通过建立绩效评估标准,可以更客观地评估员工的绩效,提供一个公平的评估过程。
3. 确定评估方法和工具确定适当的评估方法和工具对于有效的绩效评估至关重要。
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自我评估、同事评估、上级评估和客户评估。
此外,还可以使用性格测试、360度反馈等工具来辅助评估。
选择适合的方法和工具可以有效地获取不同角度的反馈,并提供全面的评估。
4. 进行绩效评定和反馈在进行绩效评定之后,需要向员工反馈评估结果。
反馈应该及时、准确,同时应该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给予员工积极的反馈和改进建议,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绩效,并提供改进的机会。
此外,还可以与员工共同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为员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持续改进管理办法1. 确定改进需求和挑战持续改进是指不断寻找和解决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的过程。
首先,需要明确组织的改进需求和挑战。
这些改进需求和挑战可以通过组织的绩效评估、运营数据分析和员工反馈等方式来确定。
通过明确改进需求和挑战,组织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计划。
2. 制定改进计划和目标制定改进计划和目标是持续改进的核心步骤。
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持续改进管理办法概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必须不断提升其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以保持竞争力。
持续改进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不断地观察、评估和改进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的效率、创新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持续改进管理的重要性、原则和步骤,以及如何实施这一管理方法,以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和改进。
重要性持续改进管理在当前商业环境中至关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持续改进管理,企业可以不断更新和改善其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客户期望。
另外,持续改进管理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通过不断追求卓越,企业可以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并推动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原则持续改进管理是基于以下原则:1. 客户导向:将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置于首位,并不断努力满足和超越这些需求和期望。
2. 过程导向:将关注点放在企业的关键过程上,通过改进这些过程,提高整体效能和业绩。
3. 数据驱动:基于有效的数据和分析,作出明智的决策和改进行动。
4. 参与和持有权:鼓励员工参与和主导改进活动,建立相应的激励和奖励机制。
步骤实施持续改进管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改进目标: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和目标。
这些目标应当与客户需求和业务过程密切相关。
2. 收集数据和分析: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通过分析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系统,确定潜在的问题和瓶颈。
3. 制定改进计划: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和目标。
确保改进计划与改进目标相一致并可操作。
4. 实施改进措施:在制定好的改进计划的指导下,执行改进措施。
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5. 监控和评估: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跟踪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并通过评估结果,不断修改和完善改进计划。
6. 持续改进:持续关注企业的改进进展和结果,并根据市场和客户的反馈,持续改进和优化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系统。
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是指组织或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绩效,并持续改进组织绩效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管理办法的步骤:
1. 设定目标和指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包括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并与员工达成共识。
2. 绩效评估:根据设定的目标和指标,对员工进行定期或年度评估,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自评、上级评估、同事评估等。
3. 反馈和沟通: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员工,并进行适当的沟通,指导员工改进表现和提高绩效。
4. 奖惩激励: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奖惩激励,以激励员工持续提高自身绩效。
5. 绩效改进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包括培训计划、工作调整、目标重新设定等,以帮助员工改进绩效。
6. 监测和调整:定期监测员工的改进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确保持续改进的进行。
此外,持续改进管理办法还可包括以下内容:
- 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绩效评定体系和流程,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 培训和发展: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技能,从而提高绩效。
- 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确保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
- 绩效管理的绩效:通过定期进行绩效管理评估,评估绩效管理的效果,并及时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管理办法是组织或企业用来提高员工和组织绩效的一套管理规范和操作方法。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项次
修订日期
版本
页次
修订内容
备注
受文单位
发行管制章
部门
总经办
制造中心
研发部
销售部
财务部
份数
备注:
核准:审核:制订:
1.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潜在的和实际的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和再发生,从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改进。
2.范围:
适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活动、产品实现过程中存在和潜在的不合格因素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
附件一:改进措施控制流程图
品质部
《客户投诉异常分析报告》
内/外部审核
内审小组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管代
《不符合项报告》
管理评审
评审小组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管代
《管理评审改进措施跟踪表》
质量目标达成率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品质部
《质量目标月报》
其它信息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责任
部门
《纠正预防措施表》
4.5.2不合格原因的分析、评审:
4.5.2.1各职责部门对收集到的以上异常信息及潜在不合格事实进行分析、评审,找出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必要时,会同管理者代表和有关部门进行。根据评审的结果,各职责部门对信息做出进一步的处理意见,将不合格的有关信息填写相关表单,传递到责任部门。
4.5.2.2纠正措施所采用的表单如上表所述,预防措施采用《持续改善项目表》填写。
4.2.3持续改进的步骤:
a.分析、评价现状,识别改进区域,分析改进原因;
b.评价现有过程的效率,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确定改进目标;
公司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公司持续改进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意义为了不断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旨在规范公司持续改进工作的开展,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确保公司持续改进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各分子公司、事业部、部门及所属单位。
第三条指导思想公司持续改进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持续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组织结构公司设立持续改进领导小组,由公司高层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策公司持续改进的重大事项,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第五条职责分工(一)持续改进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持续改进工作战略、目标和措施,审批年度持续改进计划和总结,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二)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公司持续改进工作的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三)各部门和单位:负责本部门、本单位持续改进工作的具体实施,按照公司持续改进计划开展工作,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果。
第六条工作机制(一)定期召开持续改进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二)建立持续改进工作汇报制度,各部门和单位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果。
(三)设立持续改进工作奖励机制,对在持续改进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章持续改进内容第七条管理改进(一)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八条技术改进(一)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技术水平。
(二)开展技术攻关,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三)加强研发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第九条质量改进(一)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
(二)加强质量监督,减少质量事故。
(三)提高员工质量意识,营造质量文化。
药事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措施
药事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措施1、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
2、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各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制定、落实药事质量管理规范、考核办法并持续改进。
3、药品供应满足临床需要。
建立突发事件药品供应与药事管理机制。
4、药学部门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能为患者提供安全、及时、人性化的服务。
5、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建立临床药师制。
临床药师数量合理,并负责临床药物遴选、处方审核、参与查房、会诊等。
6、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合理用药的监督、指导、评价,开展药物安全性监测,特别是对用药失误、滥用药物的监测。
指导医师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协助临床做好细菌耐药监测。
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咨询服务,积极推广个体化给药方案。
禁止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技术工作。
7、加强对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包括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购置、使用与安全保管。
剧毒、麻药做到五专(专人、专柜、专锁、专处方、专登记)。
8、严格执行由正规渠道进药。
从药品招标中标企业按招标结果购进,保证药品质量,有验收记录制度。
进药厂家必须有三证(生产许可证、生产合格证、营业执照),药品必须有批准文号、注册商标、有效期。
9、药事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会议,并有会议记录和具体的实施办法。
10、定期发布临床用药信息,指导合理用药。
提供用药咨询,设立用药知识宣传橱窗。
11、定期检查分析临床用药及合理用药情况。
12、努力提高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
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持续改进管理办法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规范持续改进过程的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以满足顾客的期望和公司发展的需要,特制度本管理办法。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质量、服务等方面的持续改进的管理。
2 术语和定义2.1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合格基础上的提高,主要涉及质量、价格和服务三个方面)3 职责3.1 体系负责公司持续改进的归口管理。
3.2 各相关部门负责持续改进项目的实施。
4 管理流程4.1 持续改进建议的提报4.1.1公司每个部门都有提报持续改进建议的权利和义务。
4.1.2持续改进建议的提报,应由提报部门填写《持续改进建议及评估表》,经质量部初审通过后,再提交管理者代表。
4.1.3持续改进项目主要来自以下方面:4.1.3.1过多的搬运和储存。
4.1.3.2设备停机率偏高。
4.1.3.3设备精度及生产能力提高。
4.1.3.4作业周期时间过长。
4.1.3.5人力、材料的浪费。
4.1.3.6工序/产品质量指标提升。
4.1.3.7检测手段的更新。
4.1.3.8顾客提出新的质量指标。
4.2 持续改进建议的评估4.2.1 持续改进的项目预计投入费用在5000元以下的,提报部门应从提交《持续改进建议及评估表》后一周内组织管理者代表和相关人员采取会议或现场评审等方式对此持续改进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
如可行,则提报部门应将评估结论填入《持续改进建议及评估表》对应栏目中,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4.2.2 持续改进的项目预计投入费用在5000元以上的,提报部门应在提交《持续改进建议及评估表》的同时,还应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内容包括改进项目的预期费用预算、资源需求、预计收益以及改进持续时间等方面。
“可行性分析报告”将作为管理者代表决定是否立项的依据,必要时管理者代表应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可行性评审。
如可行,提报部门应将评估结论填入《持续改进建议及评估表》对应栏目中,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持续改进管理标准化管理办法
持续改进管理标准化管理办法引言1. 持续改进管理概述1.1 什么是持续改进管理持续改进管理是一种组织管理方法,通过不断挖掘问题、找寻改进机会,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提高组织的绩效。
它要求组织持续追求卓越,并将改进的过程纳入日常管理中。
1.2 持续改进管理的重要性持续改进管理能够帮助组织发现问题、改进过程,并不断提高绩效。
通过标准化管理办法,组织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改进,确保改进的效果稳定和持续。
2. 标准化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2.1 制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目的和原则以持续改进为导向:标准化管理办法应以持续改进为核心,推动组织实施持续改进的各个环节。
统一规范:标准化管理办法应统一组织的改进方法和流程,确保不同部门之间的一致性。
可操作性:标准化管理办法应具备实施的可操作性,方便组织各级人员理解和运用。
持续改进:标准化管理办法应根据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保持持续适应组织需求。
风险管理:标准化管理办法应考虑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2.2 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要素目标设定:明确持续改进的目标和指标,作为持续改进的驱动力。
流程规范:定义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确保改进的一致性和可控性。
绩效评估:建立绩效评估指标,对持续改进的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问题识别和分析:建立问题识别机制,对问题进行分类和分析,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改进行动计划:制定改进行动计划,并跟踪执行情况,确保改进的顺利进行。
2.3 标准化管理办法的实施步骤明确目标:对持续改进的目标进行明确和量化。
制定计划:制定持续改进计划,包括改进方法、流程和时间表。
实施改进:按照计划进行改进,并记录改进过程和结果。
评估绩效:对改进的绩效进行评估和反馈,分析改进的效果。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修正和完善管理办法。
3. 标准化管理办法的效果评估3.1 效果评估的指标和方法效果评估需要制定相应的指标和方法。
常用的效果评估指标包括改进目标的达成情况、改进效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
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工作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工作管理办法1.目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夯实安全基础,提高公司防范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提升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局面持续稳定。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工作的管理。
3.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组织机构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研究部署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相关工作。
按照公司实施方案建设各项规章制度;为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提供政策、组织、人员、资金等各方面支持和保障,解决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组长:常务副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健环部,负责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的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
总经理方总:负责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的全面工作,负责关于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的思想宣传、工作监督和业务支持。
全面策划和督导安健环部。
现场责任划分区域为四台汽轮机组及供热系统所辖设备设施标准化持续改进工作的督导推进。
副总经理戴总是公司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建设具体负责人;按公司《火电厂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评定标准》有关要求,负责建立、实施和保持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体系;负责公司内所有岗位和人员执行有关要求;负责定期向董事长、总经理提交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建设、治理、保持的绩效报告,并为公司持续改进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绩效提供依据。
全面策划和督导生产技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对分管部门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现场责任划分区域为四台锅炉所辖设备设施标准化持续改进工作的督导推进。
总经理助理杨杨总:全面策划和督导发电部标准化持续改进工作,对分管部门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现场责任划分区域为四台机组除灰、脱硫系统、化学系统及液氨站区、启动锅炉房区、燃油库房区、煤油废水处理间、生活污水处理间区域所辖设备设施标准化持续改进工作的督导推进。
持续改进措施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病人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
检查标准 1:护理理组织①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
制定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并保证实施;② 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③ 护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④ 护理管理部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并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考核方法:查阅文件及资料,了解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情况。
改进措施: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重新修定标准护理计划,制定各工作环节交接流程。
同时督促护理人员加强制度的学习,特别是核心制度要做到熟练掌握,如查对制度、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
检查标准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①有明确的护士管理规定,有护士的岗位职责、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② 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各岗位的技术能力有明确要求;③有紧急状态下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的预案。
考核方法:查阅文件及资料,了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情况。
改进措施:修订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制度,以确保等级护理要求和患者安全的需要。
临床科室实行弹性排班制,逐步达到科学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的目标。
制定各护理工作岗位任务和目标,逐步实行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
加强年轻护士的“三基”训练,拟订“三基”训练计划,每季度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
检查标准 3: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有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
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护理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查阅资料,现场抽查。
改进措施:① 在以完善各项质量考核标准的基础上,要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病人跌倒、坠床、导管脱落上报制度,学习掌握常见应急预案;②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一切不安全因素,确保病人就医安全;③ 充分发挥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监控,并做到及时反馈,要克服敷衍了事的工作作风,切实发现质量问题,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高;④及时纠正护理疏漏,杜绝差错隐患;⑤ 护理部强化质量意识,抓好安全管理,倡导护士“慎独”精神,严格监督约束机制,对护理质量监控要做到平时督导和定期检查相结合,加强对高风险科室和危重病人的巡查,了解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思想动态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疏导、及时协助解决,指导护理人员和护士长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确保临床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检查标准4:临床护理管理:①体现人性化服务,落实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提供心理护理服务;②护士对住院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规范服务;③ 提供适宜的康复和健康指导;④ 各项特殊检查护理措施到位;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要求正确记录。
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持续改进管理办法持续改进管理办法1:背景与目的持续改进是组织为了达到更高绩效和效率而推动的一种管理方法。
本文档旨在规范持续改进的过程和要求,确保持续改进的顺利进行。
2: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团队,涵盖所有持续改进活动。
3:定义3.1 持续改进:指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过程、方法和流程来提高组织绩效和效率的过程。
3.2 改进计划:指根据持续改进目标制定的具体改进措施和时间表的计划。
3.3 改进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改进计划的团队。
4:持续改进流程4.1 确定改进目标:明确改进的目标和范围,制定具体可衡量的指标。
4.2 分析现状:对当前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空间。
4.3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计划,明确改进措施、责任人和时间表。
4.4 实施改进计划:按计划执行改进措施,确保每个环节落实到位。
4.5 监控改进效果:对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监控,评估改进效果。
4.6 结果总结和反馈:总结改进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并进行经验分享。
5:改进计划具体要求5.1 确切目标:改进计划需明确具体的改进目标与期望效果。
5.2 时间限制:每个改进计划需设定明确的时间表和截止日期。
5.3 责任归属:每个改进计划需指定明确的责任人和相关团队。
5.4 资源需求:确保改进计划所需的资源得到充分保障。
5.5 持续改进意识:鼓励员工参与和贡献持续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6:改进团队的职责6.1 制定改进计划:负责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并明确改进计划的执行流程。
6.2 监督改进过程:跟踪和监督改进计划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3 收集意见和建议:负责收集员工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
6.4 提供培训支持: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持续改进能力和意识。
7:改进结果的评估7.1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和影响。
7.2 定期评估:定期对改进结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改进计划。
持续改进的管理办法
持续改进是指组织通过不断的反思和优化,追求业务流程、工作方法和绩效的持续提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持续改进的管理办法,可帮助组织建立持续改进的文化和机制,实现持续增长和创新。
1. 建立持续改进的文化:培养持续改进的价值观和意识,在组织内部树立持续改进的文化氛围。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重视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
2. 设立明确的改进目标:设立明确的改进目标,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采用持续改进的方法论:采用适合的持续改进方法论,如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或六西格玛等。
这些方法论可以帮助组织系统地分析问题、制定改进计划,并持续监控和评估改进成果。
4. 开展改进项目和活动:组织改进项目和活动,集中解决特定问题或改善特定过程。
使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确保改进活动的可控性和有效性。
5. 进行数据分析与绩效评估:收集、分析和利用数据进行改进决策。
建立合适的绩效指标和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改进活动的成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改进方向。
6. 建立经验分享和学习机制:建立经验分享和学习的机制,促进知识和经验的传递。
通过内部研讨会、案例分享和知识库等方式,鼓励员工分享改进的经验和最佳实践。
7. 促进创新和新想法: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思维和新想法,推动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激励员工尝试新方法和新技术,为持续改进提供新的动力和可能性。
8. 持续培训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改进技能。
培养员工的问题解决和改进意识,使其成为改进的积极参与者。
9. 领导力与参与:领导者起到重要的角色,发挥榜样作用,引领持续改进的实施。
鼓励领导者参与改进项目和活动,提供支持和资源,激励员工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10. 持续改进的反馈机制:建立持续改进的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提供改进建议和问题反馈。
设立改进建议箱、定期调查或沟通渠道,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回应。
护理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制度
护理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制度
1.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根据当年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对照学科的发展、上级部门及医院的要求、病人的需求和质量标准,定期及时修订护理质量标准,制订全院护理质量控制计划,各科室根据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制订的质量控制计划及科室质量控制结果,制定当年科室护理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落实。
2.通过护理部、大科、各单元组织的护理质量检查、满意度调查以及工作中出现的护理缺陷、投诉,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3.广泛调查本单位质量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质量改进的方向。
对现状作了全面的调查之后,将调查结果与系列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确定影响质量的要素。
4.针对影响质量的要素,开展以实证为依据的护理实践,制定多个解决方案,并选出最佳方案实施,制定明确的效果评价指标。
5.实施过程中加强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减少误差,客观评价实施结果。
6.及时进行资料的收集、总结,将有效措施列入护理制度、常规、流程等。
7.每个科室每年至少开展一项持续质量改进项目。
改进改善管理制度
改进改善管理制度首先,目标设定是管理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为了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管理层应当明确和合理地设定目标,并与员工定期进行目标的评估和调整。
目标设定要具体、可量化,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成果导向相一致。
同时,管理层应当将目标设定和员工个人发展相结合,提供具有挑战性和成长空间的目标,激励员工积极进取。
其次,决策流程是管理制度中决策的过程和方法。
在改进改善管理制度中,决策流程应当透明、公正和高效,以减少决策的延误和对员工的干扰。
具体来说,管理层应当建立合理的决策流程和决策机制,明确决策的标准和程序,并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此外,管理层还应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培养团队合作和共识。
第三,绩效评估是改进改善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绩效评估能够帮助管理层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发展需求,激励高绩效员工,提升整体绩效和组织的竞争力。
为了有效实施绩效评估,管理层应当建立科学、公正和客观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并将其与员工的目标设定和员工个人发展结合起来。
此外,管理层还应向员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和成长。
最后,员工发展是改进改善管理制度的关键要素。
管理层应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以增强员工的能力和技能。
具体来说,管理层应当制定员工发展计划和职业发展路线图,并向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此外,管理层还应鼓励员工参与学习和知识分享,建立学习型组织,推动组织的创新和竞争力提升。
综上所述,改进改善管理制度需要在目标设定、决策流程、绩效评估以及员工发展等方面进行改进。
通过合理设定目标、优化决策流程、完善绩效评估和关注员工发展,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实现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控制作业办法
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控制作业办法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控制作业办法一、引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纷纷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要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定一套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必要的。
而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控制作业办法是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关键。
本文就如何建立和执行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控制作业办法进行阐述。
二、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是指在持续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分析和改善,提高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和绩效,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协调。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控制作业办法需要包含以下的基本要素:1. 环境政策:企业应制定明确的环境政策,明确企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承诺,以及达到这些要求和承诺所需的目标和计划。
2. 环境目标和计划:企业应制定能够实现环境政策的目标和计划。
目标和计划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和可追踪的。
3. 组织架构和责任:企业应确定环境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包括设立环境管理部门和指定环境管理责任人。
4. 培训与意识: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并增强其环境保护能力。
5. 监控与测量: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监控与测量体系,全面了解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
6. 环境管理体系的文件化:企业应编制和维护环境管理体系的文件,包括环境政策、目标和计划、程序文件等。
7. 内部审核: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否符合要求,并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8. 外部评估:企业应定期请专业机构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外部评估,验证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9. 持续改进:企业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根据内外部审核结果,分析问题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四、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控制作业办法在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控制作业办法中,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确定改进控制的目标和要求:企业应明确改进控制的目标和要求,根据环境政策和目标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实施办法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实施办法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办法(试行)》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20〕16号)的相关要求,为全面抓好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工作,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不断调整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推动矿井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机构成立“持续改进”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党委书记副组长:副矿级领导成员:副总工程师、各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处,安监处主任工程师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考核评价、持续改进日常工作。
二、职责分工(一)矿长对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工作全面负责,负责每年底组织对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进行客观分析,衡量规章制度、规程措施的有效性,形成体系运行分析报告。
(二)安全副矿长是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工作的分管责任人,负责组织制定持续改进相关工作制度;负责组织各专业要素开展季度考核评价,负责协助矿长每年年底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绩效进行全面回顾。
(三)安监处是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工作的管理部门,主任工程师是持续改进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负责编制持续改进相关工作制度;负责组织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季度自查自评总结会议;负责主持季度内部考核工作,形成内部考核分析报告;负责编制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分析报告,制定本矿下年度提升规划和调整方案。
(四)其他相关责任人职责分工详见《阳光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办法》。
三、考核评价(一)责任分工1.各专业负责人负责每季度组织相关科室对分管要素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自评,根据问题清单和自查自评结果对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并归纳分析问题和隐患产生的根源,制定改进措施形成相关报告。
2.安监处负责根据内部自查自评和外部检查考核结果编制问题或隐患清单,分解落实责任、及时下发问题或隐患整改通知书,落实整改单位、整改责任人,跟踪闭合确保改进措施落实到位,并结合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对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奖惩兑现。
养老机构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养老机构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1、目的
为确保本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不断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必须切实做到持续改进。
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各养老机构的质量体系及标准化体系过程中的持续改进。
3、职责
3.1 养老机构总经理负责在全养老机构范围内营造持续改进的氛围,对重大改进项目进行决策。
3.2 各有关部门和运营单位负责组织改进项目的实施。
4、改进程序
4.1持续改进项目来源
4.1.1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相关上级领导单位检查中提出的问题与建议。
4.1.2各部门依据本部门的数据分析、统计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结果等制定本部门的持续改进计划。
4.1.3相关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4.2持续改进项目质量
4.2.1持续改进项目
(1)有关部门需实施的改进项目,需填写《持续改进项目申请表》,报主管副总审核。
(2)报主管副总对有关部门提出的改进措施做出是否作为持续改进项目的意见,报总经理审批。
(3)总经理视改进项目的大小和难易程度,签署是否立项意见。
(4)经批准列为持续改进的项目,由提出单位组织实施,必要时可成立专项小组。
(5)在实施过程中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向分管副总报告,进行协调解决。
(6)对已完成的持续改进项目,由主管副总组织人员进行评价和验证;改进项目未达到预期效果时,应按上述程序再次组织实施;经评价和验证,改进项目达到预期结果,并取得明显效果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的,应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
5、记录和保管
持续改进项目的实施、验证的有关记录由提出部门汇总整理,并上报机构质量控制管理部进行归档。
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持续改进管理办法随着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变化,这些变化迫使企业不断地交替优化、调整其管理机制,使得持续改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必要。
持续改进管理(Continuous Improvement Management)被认为是实现经验丰富、稳定、普遍教育,并最终创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实践。
本文将从定义、原则、步骤、工具、重要性等方面阐述持续改进理念。
一、定义:持续改进管理是一种能使企业持续发展的管理方法。
其定位是以顾客为中心,通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手段,持续进行改进,不断推动企业的进步,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原则:1. 持续改进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改善。
2. 从顾客satisfaction 的角度出发,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行明确的了解,并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3. 关注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合作,注重流程,以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尽可能优化资源。
4. 以数据为依据,采取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并关注决策的效果。
5. 提升人员素质,提高员工满意度,通过员工参与,提高企业的绩效。
三、步骤:1. 识别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是首要的。
管理层和员工都要持续关注并记录问题,以确保问题得到合理的管理。
2. 规划改进:制定具有可衡量性、可实验性的解决方案,并制定改进计划。
3. 实施改进:实施改进计划,并向关键利益相关者传达改进的方向和进展情况,并持续进行监测和纠正。
4. 持续改进:只要有机会,就不断改进整个过程。
评估和测量改进的效果,并继续升级改进的方法和工具。
四、工具:1. 扭力钳(Pliers):用于松开或拧紧螺丝等等,特别是在组装或拆卸零件时。
2. 敲打工具(Hammers):用于打开储存扣扣钉等,是否合适的措施保护钉或定位在光滑的表面上。
3. 测量工具:测量和调整产品的尺寸、几何形状和温度等特定参数。
其中包括千分尺(Micrometers)、游标卡尺(Vernier Calipers)以及温度计等等。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1. 目的为确保采取及时的、有效的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根源,从而保证预防为主,维持及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以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度,实现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购入、制造过程质量、客户投诉或退货、体系改进等所有相关之纠正措施与改进。
3.职责3.1所有部门都有责任就质量异常提出纠正与改进措施的要求;3.2质量部负责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来料异常单》、《制程异常单》,并跟踪验证;3.3在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过程中出现不合格时,由行政人事部向发生不合格项所属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负责跟踪验证;3.4在管理评审中出现不符合项或需改进项时,由行政人事部向发现需改进的部门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3.5纠正措施涉及部门的负责人均须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折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3.6管理者代表负责在纠正措施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协调。
3.7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跨部门或重大异常发生的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措施的方案及最终的结果确认,质量部负责日常管理。
3.8各部门负责组织对本部门或跨部门质量体系运行的问题、产品质量改进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要求,对于本部门需改进项组织实施改进并将实施结果报质量部汇总,跨部门建议提交质量部汇总报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实施改进。
4 工作要求4.1持续改进的策划为保证持续改进的实施,提供的良好环境有:a)领导坚持并承诺持续改进;b)倡导全员参与体系实施与持续改进;c)鼓励持续改进和创新工作;d)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必要的资源,保证改进和创新工作。
公司确定并选择改进机会,采取必要措施,以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a)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并应对未来的需求和期望,赢得顾客的信任并为顾客创造价值,助力公司持续成功;b)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运行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采取纠正和必要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消除、减少、防止问题的发生或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为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工艺、服务、质量和成本,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工艺、服务、质量和成本有关的所有持续改进活动。
3、职责
3.1 公司各部门均应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等主题,不断开展持续改进工作。
3.2 质检部负责持续改进的归口办理。
3.3 技术部和生产部负责持续改进项目的协调和验证工作。
4、管理内容
4.1 公司应全面遵循持续改进的原则,在全公司各项与产品、工艺、服务和成本有关的日常活动中不断地深入开展持续改进活动。
4.2 技术部有计划地向公司全员贯彻持续改进并鼓励每位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安排时间作相关持续改进技术的培训。
4.3 根据公司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内审结果,管理评审及公司业务计划中提出的要求每年年初由质检部负责制定年度持续改进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往各部门。
4.4 公司员工均随时有提出持续改进建议的权利和义务,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持续改进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技术部按照所提建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做分析和评估,纳入年度改进计划中并组织实施。
4.5 持续改进的项目内容
4.5.1 产品改进
技术部针对具体产品的设计和结构,对照同类产品的设计和结构,结合生产实际中曾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具体产品的现状,找出差距,制定持续改进的计划,利用相关持续改进技术,如试验设计(DOE)、FMEA、价值分析(VA)、防错技术和8D问题解决法等,持续不断的实施产品改进。
技术部负责组织人员对改进项目进行跟踪、验证。
4.5.2 工艺改进
技术部应对生产部提供的工序能力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据其对产品的加工工艺(尤其是涉及特殊特性的工艺条件)进行监控,可采用控制图、工序能力指数、设备总效率和8D问题解决法等改进技术,具体可参照SPC手册。
按照统计过程控制的数据输出,采
取相应的持续改进技术,不断改进产品加工工艺。
生产部负责组织人员对改进项目进行跟踪、验证。
4.5.3 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改进
为保证产品和生产效率持续改进,应在以下方面采取相应的统计措施进行监控:
非正常停机时间;
机器更换零件时间;
生产周期;
废品、返工和维修;
非增值的场地;
关键特性的变差;
低于100%的初次运转率;
过程平均值偏中心;
劳动力和材料的浪费;
不良质量成本;
过多的搬运和贮存;
临界的测量系统能力;
顾客的不满意等。
公司由技术部制定信息收集规则,以管理以上信息的收集,包括负责部门,具体的信息要求,汇总分析要求。
4.5.4 服务的改进
销售部应保持与顾客的定期联系,充分了解顾客满意度和顾客意见,见《顾客满意度调查程序》。
对需要持续改进的信息报告技术部,由技术部根据公司的安排决定是否纳入持续改进计划,并对纳入计划的项目进行跟踪、验证。
4.5.5 产品成本的改进
根据公司业务计划和/或公司年度目标的要求,各部门应分析在本部门降低成本的可行性(如可将产品成本划分为采购成本。
销售和服务成本、制造/加工成本、检测成本、不良质量成本),由各部门将目标分解并提出实施计划,产品成本的改进可考虑以下方面:·减少材料消耗定额;
·减少不合格品导致的不良质量成本;
·减少过多的搬运和减少贮存(如可考虑优化加工现场布置/或减少生产线加工瓶
颈);
·减少过高的非质量成本;
·减少计划外的停机时间;
·提高加工效率等。
技术部负责组织人员对生产成本的持续改进项目进行跟踪、验证。
4.5.6 产品特殊特性的改进,必须优先考虑其能力指数的提高,并优先纳入持续改进计划。
4.6持续改进的技术
4.6.1 适用时,可采用以下持续改进的技术,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控制图;
·工序能力指数;
·DOE;
·PPM分析;
·质量成本;
·FMEA;
·设备总效率;
·价值分析;
·防错技术;
·人机工程分析等。
4.6.2 各部门根据持续改进实施情况定期汇总成书面材料交质检部,质检部据此组织人员对改进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提交管理评审。
4.7 持续改进的步骤
4.7.1 每年初质检部根据各部门的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列出需改进的项目报告最高管理层。
每项活动需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对比。
4.7.2 根据质检部的报告,公司组织多方论证小组,运用排列图等工具确认出重点项目报总经理后形成年度持续改进计划。
4.7.3 由质检部组织持续改进项目的实施,将相关项目分配给各改进小组,小组由自愿和分配的方式组成。
4.7.4 各改进小组进行问题诊断,找出原因并验证原因。
在确定原因后提出纠正措施。
4.7.5 由质检部负责安排改进项目的验收,如不能达到效果将不能通过。
5.相关文件
5.1《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2《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5.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5.4《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
5.5统计技术和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6.记录
《持续改进计划》
《改进提案》
《改进提案效果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