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报告单2012年6月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报告单
2.实验结论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
实验名称:测量平均速度。
八年级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实验目的。
1.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2.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长方体木块、砝码(若干)、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两块,一块光滑、一块粗糙)。
四、实验原理。
二力平衡。
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五、实验步骤。
1.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 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光滑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记录在表格中。
- 在木块上放上一个砝码,重复上述操作,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并记录。
- 再在木块上添加一个砝码,再次重复操作,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3并记录。
2.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 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光滑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并记录。
- 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粗糙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5并记录。
六、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压力情况(添加砝码个数)接触面情况弹簧测力计示数F(N)滑动摩擦力f(N)10光滑木板F1 = f1=F1。
21光滑木板F2 = f2=F2。
32光滑木板F3 = f3=F3。
40光滑木板F4 = f4=F4。
50粗糙木板F5 = f5=F5。
七、实验结论。
1.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 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如果您能告诉我具体的实验名称或者其他关于实验报告单的详细要求,我可以为您提供更准确的内容。
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报告单(2012年6月版)2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2012年秋季学期编辑工作单位:吉林省东丰县三合中学QQ:455133412编辑与整理:吕洪江八年级物理上册学生实验目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3)三、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4)四、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5)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6)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7)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8)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九、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10)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1~12 十一、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量.. (13)十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4~15十三、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16~17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学会用刻度尺直接测长度,学习测量特殊长度实验器材:刻度尺、三角板、铅笔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
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进行试验: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测量对象长度cm 宽度cm课本作业本评估交流: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观察停表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2、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 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次。
评估交流:大家的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八上物理实验报告
八上物理实验报告
《八上物理实验报告》
在八年级的物理课上,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学
到了许多关于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知识。
在本次实验报告中,我将分享我们进行
的几个实验和实验结果。
首先,我们进行了一个关于静电的实验。
我们使用了一个塑料梳子和一根羊毛布,通过梳子擦拭羊毛布,然后将梳子靠近一些小纸片。
我们观察到,纸片被
吸引到梳子上,这说明梳子带有静电荷。
这个实验让我们对静电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们明白了静电的产生和作用。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个有关力和运动的实验。
我们使用了一块平滑的木板和
一些小车,将小车放在木板上,然后用手推动木板,观察小车的运动。
我们发现,当木板施加力时,小车会加速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对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个关于声音传播的实验。
我们使用了一个空的纸筒和一些
小颗粒,将小颗粒撒在纸筒的一端,然后用手拍打纸筒的另一端。
我们观察到,当纸筒被拍打时,小颗粒会跳动起来,这说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这个实
验让我们对声音传播的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物理知识,还培养了实验操作的能力和科学思维。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知识和能力都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希望我们能继续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不断探索和学习。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1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步骤:1.按课本图1-16安装实验仪器,向烧杯中加入温水,水位高约为烧杯的1/2左右。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的温度变化。
3. 当水温达到90℃时开始计时,每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填入下表中,直至沸腾后几分钟停止。
实验记录表: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4、观察撤火后水是否还继续保持沸腾?5、实验结果分析: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根据记录用描点法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实验结论:1.沸腾前,随着加热水的温度不断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沸点)时,继续加热水开始沸腾。
此后,虽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2.水的沸腾需要满足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记作m2.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作V1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24.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记录表格:石块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1/m l放入金属块后水的体积V2/ml石块的体积(V2-V1)/cm3石块的密度ρ/(g/cm3)0 2 4 6 8 10 /9095100温度/℃实验报告3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个塑料人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个相同的塑料人,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个塑料人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镜前塑料人像的位置,注意观察塑料人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4、用白纸上放在物体所成像的位置,观察白纸上是否有像。
移动塑料人的位置,再一次实验。
5、用直线把每次实验物体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实验结论:1、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八年级物理 上学期 实验报告册
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__班姓名日期_________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_班姓名日期_________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__班姓名日期_________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__班姓名日期_________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_班姓名日期_________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__班姓名日期_________图1四、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1.按图1安装好器材(①烧杯中的水不要装得太满,以免加热时间太长。
烧杯中甚至可以装适量的热水,以便缩短加热时间。
②温度计玻璃不要接触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
③检查石棉网位置是否正确)。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当水的温度接近90℃时,开始记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水沸腾后还要再记录4~5次温度计的示数。
3.根据数据描点作图,分析水的沸腾图像。
实验结论: 温t/℃)时间t/s水沸腾时气泡越来越大,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评分:八年级物理第1学期实验报告单___________班 姓名 日期_________一、实验名称: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能用光反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三、实验器材: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平面镜、两个光源、铅笔、直尺等 四、实验步骤: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
3、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4、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5、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
6.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报告单
八年物理(上)实验报告册学校班级姓名目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3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 4四、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 5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6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7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8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九、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 10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1 十一、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2 十二、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13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并会读数。
实验器材:刻度尺、长方体木块。
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量程二观:分度值三观:零刻度线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进行试验: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评估交流: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二、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年级 班 实验人: 组次: 试验时间: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刻度尺、会读数,同时学会用停表,知道使用工具的基本方法。
实验器材:停表、刻度尺、直尺。
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刻度尺测出奔跑的路程1s =20米,2s =30米。
2、用 停表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1t ,跑30 米所用的时间2t 。
3、根据公式tsv 求出两次奔跑的平均速度。
评估交流: 自己记时好还是请同学计时好。
三、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一)测量水温的方法(二)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三)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四)3、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五)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六)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初二上册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上册物理实验报告
1、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实验原理 v=s/t
实验器材
停表、木板、小车、刻度尺、金属片、木块
实验步骤
1、将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
2、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1,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中部,重复上述过程,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2。
5、利用s1—s2=s3,t1—t2=t3,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3。
实验结论
1、小车全程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
动。
2、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速度越来越快及V3>V2>V1。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引言: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能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本次实验报告单将详细记录八年级物理实验的过程、结果和分析,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物理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将学习关于力、光、电等方面的知识。
实验一:力的作用实验目的:探究力的作用对物体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木板和一本厚重的书。
2. 将木板放在桌子上,将书放在木板上。
3. 用手推动木板,观察书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当我们用手推动木板时,书也会随之运动。
当我们用力推动木板时,书的运动速度加快;当我们用力减小或停止推动木板时,书的运动也会减缓或停止。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力的作用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当我们施加力时,物体会加速运动;当我们减小或停止施加力时,物体的运动也会减缓或停止。
实验二:光的传播实验目的:探究光的传播方式。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黑暗的房间和一个小孔。
2. 将小孔放在房间的一面墙上。
3. 在小孔的对面放置一个白纸。
实验结果:当我们在黑暗的房间中通过小孔照射光线时,我们可以在对面的白纸上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
这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是直线传播的。
光线从一个点发出,沿直线传播到达其他地方。
实验三:电路的搭建实验目的:学习电路的搭建和电流的流动。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电池、导线和一个灯泡。
2. 将电池的正极和灯泡的一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3. 将电池的负极和灯泡的另一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实验结果:当我们将电路搭建完成后,灯泡会亮起。
这说明电流在电路中流动。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电流是由正极到负极的方向流动的。
当电路完整连接时,电流就会流动,使灯泡亮起。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物理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力的作用、光的传播和电路的搭建。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拉力与伸长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拉力和伸长之间的关系。
2.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的方法。
实验器材:1.弹簧测力计2.弹簧3.木块4.弹簧夹5.测量尺子实验步骤:1.将弹簧夹固定在实验台上。
2.将一端固定在弹簧夹上,并将另一端连接到弹簧测力计。
3.测量未施加拉力时弹簧的长度(L1)。
4.按照实验要求逐渐增加拉力,并记录每次增加的拉力值(F)与伸长的长度(ΔL)。
5.测量在每次拉力增加后的弹簧长度(L2)。
实验结果:拉力(F)(N),原始长度(L1)(cm),伸长的长度(ΔL)(cm),弹簧长度(L2)(cm)----------------,--------------------,----------------------,--------------------0,10,0,102,10,0.5,10.54,10,1,116,10,1.5,11.58,10,2,1210,10,2.5,12.5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观察到拉力(F)与伸长的长度(ΔL)呈线性关系。
随着拉力的增大,伸长的长度也相应增加。
可以利用拉力(F)和伸长的长度(ΔL)的关系来研究其它对象的拉伸性质。
实验结论:拉力与伸长之间呈线性关系,当施加的拉力增加时,弹簧会相应地伸长。
利用弹簧的伸长与施加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可以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等相关物理量。
实验误差与改进:1.在测量时,由于弹簧夹的涩紧程度会影响弹簧的初始长度,导致测量结果有一定误差。
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器具来减小这一误差。
2.在每次拉力增加后的弹簧长度测量中,由于弹簧的动态行为,弹簧长度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动。
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来减小这一误差。
3.弹簧本身的材质和质量也会对伸长的结果产生影响。
可以使用不同材质和质量的弹簧进行对比实验,以确定伸长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验通过测量拉力与伸长的关系,使学生对拉力和伸长的物理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目的: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组成串联电路(1)按上图的电路图,连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并且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和断开各开关,观察开关是同时控制两个灯泡,还是只控制其中一个灯光泡.实验结论:1在串联电路里只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如果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_________.2、在并联电路里有条电流路径;用电器(选填“同时”或“单独”)工作,它们之间(选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干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_____ ____用电器。
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总结出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开关、电流表、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的A点、B点、C点,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④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1-2次。
实验结论: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总结出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开关、电流表、灯泡及灯座各两个、导线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若没有问题,方可闭合开关,使两个灯泡均发光。
③在这个并联电路中,选取三个关键的点A、B、C。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这三点的电流,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流值;④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1-2次。
实验结论:A点的电流I A B点的电流I B C点的电流I C 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教师评分:日期年级班姓名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组、电压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AB之间、BC之间、AC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③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一次。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理解并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2、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力的作用效果实验。
3、培养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物体产生形变;二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橡皮泥、弹簧测力计、细绳、钩码等。
2、将橡皮泥放在桌面上,用细绳将钩码连接到橡皮泥上。
3、逐渐增加钩码的重量,观察并记录橡皮泥的形变情况。
4、记录测力计上显示的拉力,观察其与钩码的重量关系。
5、重复步骤3和4,进行多次实验,以得到更准确的结论。
6、整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在逐渐增加钩码的重量后,我们观察到橡皮泥产生了明显的形变。
同时,测力计上的拉力显示也随着钩码的重量增加而增加。
2、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体产生形变。
在钩码的重量增加的过程中,橡皮泥发生了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同时,测力计的拉力显示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拉力的大小直接与钩码的重量相关。
这也验证了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五、结论与建议1、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力的作用效果之一——使物体产生形变。
同时,也验证了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掌握了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的能力。
2、建议:在未来的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力的其他作用效果,例如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同时,还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物体和实验方法来验证力的作用效果,以得到更全面的结论。
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也需要更加细致和准确,以便更好地得出结论。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测量,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验证以下假设: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距离成正比。
二、实验原理根据物理学原理,如果一个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受到的阻力为零,那么其速度将保持不变。
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光的反射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光的反射现象;2.探究光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1.光源:小型手电筒或激光笔;2.平滑的实验台或白纸;3.直尺或量角器;4.一小块镜面(如小镜子或铝箔)。
三、实验步骤:1.将实验台或白纸放置在水平位置上;2.将光源放置在实验台上,并将它的光线垂直照射到实验台上;3.在实验台上放置一个镜面,使其和光线上半部分相交,并通过调节角度使镜面与光线成一定的入射角;4.使用直尺或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法线之间的角度,并记录下来;5.观察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方向,并记录下来;6.更改入射角的大小,重复步骤3-5,直到获得足够多的数据。
四、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1.以不同的入射角度进行实验,记录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2.将实验数据绘制成散点图,并通过线性回归得到光的反射定律;3.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的差异,可以评估实验的准确性。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1.经过实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满足光的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的差异可能是由实验误差、光线的散射等因素引起的;3.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调节入射角的大小来观察和研究光的反射现象。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观察和研究了光的反射现象,并得出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光线的直线传播以及角度的准确测量,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差异可以用来评估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光的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实验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的特性。
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弹簧测力计2个(规格相同),钩码2个,铁架台。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实验器材。
2.测量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与结论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
实验结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实验目的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处。
(2)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3)改变压力,将砝码放在木块上,测出木块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4)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毛巾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
(3)实验结论:在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3如果物体溶于水,和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你该怎么做?
指导教师
科学评价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
石块的体积V/cm3
石块的密度ρ/(g/cm3)
表2
烧杯和水的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水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cm3
水的密度ρ/(g/cm3)
实验
结果
备注
1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
成的是(正/倒)立的。
第五步
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物距u=像距v=
第六步
将后面的蜡烛取下与前面蜡烛对比大小关系。
物的大小与像的大小
第七步
连接物与像的位置观察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
第八步
将书在像的位置,观察书上用无图像。
书上(有/没有)图像,所以是(实/虚)像。
第八步
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③把蜡烛移动到较远处,使物距为U>2f;移动光屏找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测出物距和像距,填表。
④把蜡烛移动到某处,使物距为f<U<2f;移动光屏找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测出物距和像距,填表。
⑤把蜡烛移动到某处,使物距为U<f时,移动光屏找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测出物距和像距,填表。
实验一:观察水沸腾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年月日
实验器材
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秒表、铅笔等。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知道水的沸点。
八年物理上实验报告单---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实验报告单第组组长:组员:一、实验目的: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二、实验器材:激光笔、平行光源、水槽和水、铅笔、玻璃砖三、实验步骤1、把铅笔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2、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砖,观察现象实验结论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2.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两侧。
3.当光从光疏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
4.当光从光密介质中斜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入射角。
5.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
6.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B.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C.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D.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2.有经验的渔民使用钢叉捕鱼时,钢叉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叉,因为实际的鱼在看到的“鱼”的下方.如下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渔民看到“鱼”的光路图是()A.B.C.D.3.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像.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A.会照亮鹅卵石B.会照亮鹅卵石的前面C.会照亮鹅卵石的后面D.由于光在水面反射,不会有光进入水中4.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在其右侧边沿的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向下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5.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以上说法都不对6.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恰好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着哪一点射出()A.B点B. B上方些C.B下方些 D.B左方些7.如图所示,小明用鱼叉去叉所看到的鱼,老王则用手电筒去照亮所看到的鱼,有关两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应叉“鱼”的下方,老王应对准“鱼”照B.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叉和照C.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的下方叉和照D.小明应对准“鱼”叉,老王对“鱼”的下方照8、如图1中两图分别表示小烨同学站在岸上和水中的情况,对比两图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在水中时腿变短了,这现象说明光从中射向时发生了折射.。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通过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实验,加深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实验步骤:1.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台面上,调整天平使其水平。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中,等待示数稳定。
3. 读取天平的示数,记录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容器和水平器测量物体的体积,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实验步骤:1. 将容器放在平稳的台面上,调整容器使其水平。
2. 向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记录注水前的水平。
3. 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水中,记录注水后的水平。
4. 用水平器测量水的高度差,即为物体的体积。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尺子或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实验步骤:1. 将待测物体放在平稳的台面上。
2. 用尺子或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确保测量工具与物体接触紧密且垂直。
3. 读取尺子或游标卡尺的示数,记录物体的长度。
实验四: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天平、容器和水平器测量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水的高度差,进而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1. 分别用天平、容器和水平器测量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水的高度差。
2. 计算物体的密度,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
3. 通过实验得到的密度与已知物体的密度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五:测量物体的弹性系数实验目的:学习使用弹簧测量物体的弹性系数,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实验步骤:1. 将弹簧挂在固定的支架上,使其保持竖直。
2. 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下方,并等待示数稳定。
3. 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物体的重力。
4. 将物体下移一定距离并释放,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弹性系数。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学习到了测量物体质量、体积、长度、密度和弹性系数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结果表明,正确的操作方法和仪器的使用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棠中学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学校班级姓名目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3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 4四、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 5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6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7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8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九、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 10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1 十一、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2 十二、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13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进行试验: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测量对象长度cm 宽度cm课本作业本评估交流: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观察停表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2、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 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次。
评估交流:大家的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年级 班 实验人: 组次: 试验时间: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 测出奔跑的路程1s =20米,2s =30米。
2、用 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1t ,跑30 米所用的时间2t 。
3、根据公式tsv 求出两次奔跑的平均速度。
记录数据:路程 (m )运动时间 (s ) 平均速度( s m ) 1s =20m1t = 1v = 2s =30m2t =2v =评估交流: 自己记时好还是请同学计时好。
四、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二)测量水的温度1、准备四杯分别有冷、温、热、烫的水;2、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四杯水的温度、记录结果;(二)记录数据:冷水温水热水汤水评估交流:读数时间是长好还是短好。
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一、提出问题:二、猜想或假设:三、进行实验:(1)把装有海波的试管(高度约3cm)放在盛有热水(稍低于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的大烧杯里。
试管内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玻璃棒),随时搅拌海波,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2)等海波的温度接近熔点时,稍减慢加热速度。
注意观察海波的变化:试管壁开始→海波逐渐温度海波全部熔化后温度。
实验现象:(1)开始加热时,海波物态,温度计示数逐渐(2)在一定的海波开始融化,熔化过程中热,但温度计示数,海波处于态。
(3)当海波全部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
实验结论: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①在烧杯里放入适量,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然后把插入水里。
②把酒精灯点着,给烧杯加热。
③边观察边记录。
④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观察记录:①水温在60℃以下时,随着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上气泡,有少量气泡。
②水温在60℃~90℃之间时,杯底气泡逐渐减少,气泡上升逐渐。
③在90℃~100℃之间时,小气泡上升越来越。
④水时,大量气泡迅速上升,温度在不变。
⑤移走酒精灯,停止。
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值(℃)实验结论:①沸腾是在液体和同时进行的现象。
②水在沸腾时,温度。
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提出问题:2、猜想或假设:4、进行实验:(1)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 垂直于镜面;(2)让一束光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NO两侧的角i和角r,填入表中;(5)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能看到反射光线。
实验记录:实验次数入射角α反射角γ1233、实验结论: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一、提出问题:二、猜想或假设: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立在这条直线上.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是像.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相等.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的,所得结论也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进行,现象更加明显.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九、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实验目的:实验器材:激光光源、玻璃砖、直尺、量角器设计并进行试验: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2、观察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同入射光线相比,折射光线是偏离法线还是靠近法线;记录入射角、折射角的度数并填入表格3、增大入射角的度数,多次重复步骤2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填入表格数据记录:实验结论: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①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②同入射光线相比,折射光线是偏靠近法线。
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并从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具座火柴刻度尺实验步骤1、估测凸透镜焦距 f = cm2、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实验数据(完成表格一、二)注意事项1、实验时,将有关器材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应使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使蜡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怎样找像:当成实像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时,光屏的位置才是像的位置表格一:成实像时(f= cm)像的性质实验序号物距u/cm 像距v/cm 应用倒立、缩小的像1 2倒立、放大的像1 2倒立、等大的像1 2表格二:成虚像时(f= cm)像的性质实验序号物距u/cm 像距v/cm 应用正立、放大的像1 2 3表格三:结论(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 应用正(倒)放大(缩小)实(虚)u>2f u=2f f<u<2fu=f u<f十一、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实验报告年级 班 实验人: 组次: 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 用天平固体的质量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2、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3、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中.4、用镊子往天平右盘中添加砝码.5、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恢复平衡. 6将测量数据填到如下表格中 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1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2把空烧杯(或小瓶)放到天平的左盘中.3调节天平重新平衡,测出空烧杯(或小瓶)的质量m .4在烧杯(或小瓶)内倒入一定量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设它为M . 5将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数据记录表一 表二交流评估:如何测出一滴水的质量?一枚普通邮票的质量?空烧杯质量m1 (g) 装上液体后的质量m2 (g ) 液体质量m (g )铜块 铝块十二、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实验原理:方法:⑴讲演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的总质量m1⑵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中,体积为v⑶用天平侧出的质量m2盐水的密度为测量盐水的密度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倒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V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3盐水的密度ρ测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的密度方法:⑴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⑵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⑶将塑料块、铁块用细线拴在一起,铁块在下,塑料块在上⑷将铁块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1将塑料块用铁块拽着也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2 塑料块的密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