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实验1ppt课件
药理实验课件1
![药理实验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2370b16e7e21af45b307a83b.png)
②确定组数、计算各组剂量: 组数(G):5-8 组 各组剂量:各组剂量要按等比级数排列,按 下列公式求出公比r:
按公比求各组剂量:D1,D2,D3,D4,D5,
……,Dm
其中D1=Dn=最小剂量,D2=D1·r,D3 =D2·r ,……Dm =D n-1· r ③配制等比稀释溶液:要求各小鼠给药容积 一样,0.1ml/10g∽0.2ml/10g,按下列公式计 算浓度:
⑶ 豚鼠:因其对组胺敏感,并易于致敏,故常被 选用于抗过敏药、平喘药和抗组胺药的实验。也常用 于离体心脏、心房、肠管实验。又因它对结核敏感, 常用于抗结核病药的实验。 ⑷ 家兔:常用于观察研究脑电生理作用,药物对 小肠的作用。由于家兔体温变化敏感,也常用于体温 实验,用于热原检查。 ⑸ 狗:狗是记录血压,呼吸最常用的大动物。还 可利用狗做成胃瘘、肠瘘,以观察药物对胃肠蠕动和 分泌的影响。在进行慢性毒性实验时,也常采用狗。
实验三 药物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目的] 观察激动剂与拮抗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材料] 兔子1只,0.05%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1%盐 酸肾上腺素注液,0.2%硝酸毛果芸香碱注射液
[方法] 1、取兔放于兔固定箱内固定,避免阳光直射 眼睛,用毛剪剪去兔两眼睫毛,然后用瞳孔量 尺测量瞳孔大小,连续三次,取平均值。 2、在兔左眼滴入0.2%毛果芸香碱3滴,滴药 时用姆指和食指将下眼睑提起,使成囊状,再用 中指压住鼻泪管开口处,防止药液流入鼻泪管而 不起作用,再用右手滴入药液。15分钟后再测 量瞳孔大小,连续三次,取平均值,并进行比 较。
6.动物的处死:大、小鼠通常用颈椎脱臼法 处死。
实验二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同一药物的作用速度、 强度的影响; 2.观察同一药物从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可产生 不同的作用。 二、实验材料 注射器、针头、小鼠灌胃针头、 烧杯、普通天平、硫酸镁溶液
药理实验课件1
![药理实验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23feb426ccbff121dd36835f.png)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
不同途径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体重(g) 炭末推进率( 鼠号 体重(g) 药物及剂量 给药途径 动物反应 炭末推进率(%)
A B C
2、戊巴比妥钠不同给药途径的药效观察 取小白鼠3只,称其体重,分别标为甲、乙、丙鼠, 观察它们的正常活动情况及翻正反射情况。然后用0.3% 的戊巴比妥钠溶液以0.1ml/10g的量,不同途径给药。 甲鼠灌胃、乙鼠皮下注射、丙鼠腹腔注射。观察小鼠 活动情况,以翻正反射消失作为麻醉开始指标。记录 麻醉开始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深度有何不同。
A:对照组:灌胃给生理盐水0.2ml/10g; 对照组:灌胃给生理盐水0.2ml/10g 0.2ml/10g;
B:灌胃组:灌胃给4%硫酸镁溶液0.2ml/10g; 灌胃组:灌胃给4 硫酸镁溶液0.2ml/10g; C:腹腔注射组:腹腔注射给4%硫酸镁溶液0.2ml/10g。 腹腔注射组:腹腔注射给4 硫酸镁溶液0.2ml/10g
炭末推进率计算公式: 炭末推进率计算公式: 小肠推进率= 小肠推进率=
炭末的移动距离(cm) 小肠全长( cm)
×100%
[实验原理]
健胃、导泻
(口服)
SO-24、 Mg+2
不吸收
使肠 腔液渗透压↑、肠蠕动增强而泻泄
硫酸镁
呼吸逐渐减弱
镇静抗厥
(注射)吸收
直接抑制呼吸肌 死亡 血液中Mg+2 ↑ N递质Ach释放减少, 使肌无力,进而麻痺。
实验结果
鼠 号 给药方法 麻醉开始时间 麻醉维持时间 麻醉深度
戊巴比妥钠属巴比妥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的 作用。随用量的增加而出现镇静、催眠、麻醉的作用。
镇静(自发活动减少) 戊巴比妥钠 催眠(共济失调) 麻醉(翻正反射消失)
药理学课件ppt(全)
![药理学课件ppt(全)](https://img.taocdn.com/s3/m/cc70fb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d.png)
药理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经历了从经验药理学、实验药理学到现代药理学的演变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发展,药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和 拓展。
现状
现代药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在新药研发、 临床用药指导、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药理 学正向着更精准、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靶向药物
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 设计,具有高选择性和低 毒性等特点。
心血管系统药物
抗心绞痛药物
通过增加心肌供氧、减少心肌耗 氧或扩张冠状动脉等方式,缓解
心绞痛症状。
抗高血压药物
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包括利尿、 扩血管、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
通过影响心脏电生理过程,减少或 消除心律失常的发生。
药理学课件ppt全
目录
• 药理学概述 • 药物效应动力学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常见药物类型及其作用特点
目录
• 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实践 • 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策略 • 新药研究与开发进展
01
药理学概述
药理学定义与任务
药理学定义
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 规律的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 供理论依据。
害成分。
07
新药研究与开发进展
新药研究方法和策略
1 2
基于靶点的新药研究
利用生物信息学、化学信息学等方法预测药物与 靶点的相互作用,指导新药设计和合成。
基于表型的新药研究
通过观察生物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表型变化,寻找 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而发现新药。
3
基于细胞的新药研究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药物对细胞生长、分化 和凋亡的影响,筛选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候选药 物。
药理实验1
![药理实验1](https://img.taocdn.com/s3/m/0634484daf1ffc4ffe47ac36.png)
阿托品三种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观察阿托品不同给药途径对家兔心率的影响。
2、理解给药途径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3、掌握家兔给药方法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器材对象:家兔器材: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粗天平、压力换能器、注射器若干等药品:硫酸阿托品(5mg/ml)、20%乌拉坦(5ml/kg)、班氏试剂。
三、实验原理给药途径不同可直接影响药物效应的快慢和强弱,依据药效出现时间从快到慢,其顺序一般为:静脉注射、吸入、腹腔注射、舌下、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
四、实验步骤1、取三只健康的家兔称重、用班氏试剂编号。
2、仪器连接。
3、用20%乌拉坦进行麻醉。
4、给药(1)第1号家兔:兔耳缘静脉推注硫酸阿托品0.1ml/kg(0.1ml/kg)。
(2)第2号家兔: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0.1mg/kg(0.1ml/kg)。
(3)第3号家兔:肌肉推进硫酸阿托品0.1mg/kg(0.1ml/kg)。
5、观察不同给药途径给药后家兔的心率变化和起效时间。
五、注意事项1、本实验麻醉应适量,麻醉药注射速度,一般前1/3快推,中1/3中速,后1/3慢,同时注意角膜反射和呼吸变化。
2、用药量应准确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结果1、实验记录2、预期结果静脉注射起效最快,药效最强; 肌肉注射起效较慢、药效较弱; 皮下注射起效最慢、药效最弱。
七、思考题1、通过实验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的概念。
2、给药途径的不同药物作用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药理学》第七版、《药物化学》第七版、《基础医学实验教程》、《阿托品三种给药途径心率效应的临床研究》院系:医学院药学系 班级:10药物制剂姓名:户冠雨、李健康、张建奇 蒋 昂、丁采苒、韩福敏家兔编号 体重(kg) 给药途径 给药剂量(mg/kg ) 给药前心率(次/min)给药后心率(次/min )给药后起效时间(min)1 2 3。
药理学实验课件(PPT169页)
![药理学实验课件(PPT169页)](https://img.taocdn.com/s3/m/d4ffdab5aeaad1f346933f82.png)
3
实验主要步骤
② 安装离体实验装置
在浴槽(大试管)中,加入台氏液70ml (标 线处),加热,维持水37℃±0.5 ℃ 。
3
实验主要步骤
① 安装离体实验装置
② 换能器插入第一通道
斜角在上
3
实验主要步骤
计 时
甲、乙二鼠右踝关节的突起点处用笔划线作为测 量标志,测定大鼠正常足容积(见后图)
给药30min, 从右后足掌心向掌跖关节方向进 针,皮下注射10%新鲜蛋清0.1ml。 (见后图)
注射蛋清后15min、30 min、45min、,测量右后足的体积,记录 数据。 计算肿胀率=(药后-药前体积)/ 药前体积×100%
➢ 学习离体平滑肌器官的实验方法。
➢ 观察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对离体家兔肠平滑肌 的作用。
1.2 实验原理:
乙酰胆碱通过激动M受体兴奋胃肠平滑肌;阿 托平可阻断M受体;氯化钡直接兴奋胃肠平滑 肌。
2
主要实和验材料
✓ 实验动物:家兔 ✓ 实验药物:乙酰胆碱溶液(1/10万)、
0.1% 硫酸阿托品溶液、1% 氯化钡溶液 ✓实验试剂:台氏液 ✓ 主要仪器:离体平滑肌槽(浴槽)
实验中
1.根据实验内容 进行小组内分工 2.严格、准确地 按照指导中的实 验方法进行实验 操作。 3.仔细、真实的 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后
1.死亡动物放在 指定地点;存活 动物放入笼内。 2.将器材洗净擦 干,放回原处 3.每小组轮流负 责搞好实验室内 卫生 。
实验课程学习目的
A
巩固药理学基本理论
B
实验原理:不同的给药途径药物吸收不同
2
主要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小鼠 实验器材:0.4%戊巴比妥钠、1ml注射器、 1ml灌胃器。
临床药理学实验 ppt课件
![临床药理学实验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d3f5c23c1ec5da51e2706b.png)
临床药理学实验 PPT课件
17
3.样品处理
▪ 10mL具塞试管:血浆0.5mL,加人2mol/L HCL100μL,40μL内标液(吉非罗齐or卡 马西平)。
▪ 振荡30秒,加乙醚5.0mL,混旋2min,静 置10min
▪ 蛋白沉淀法:乙腈、甲醇、高氯酸、三氯 醋酸(蛋白沉淀剂) ,旋涡混合后高速离 心一定时间,上清液可直接检测。
临床药理学▪ 内标法:内标法就是用在样品中定量加入要分析 的物质,通过测得的实际样品量和加入样品量的 比值来定量所要分析的样品含量。
▪ 外标法: 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以对照 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进行定 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外标一点法和标准曲线法。
肝素化试管
0.25h、0.5h、0.75h、1.0h、1.5h、2.0h、 2.5h、4.0h、6.0h、9.0h、12.0 h、24.0h ▪ 离心(3 000转/分×10 min),取血浆待测
临床药理学实验 PPT课件
6
3.血浆样品的处理(√) ▪ 1.5mL EP 2支,编号 ▪ 血浆样品0.5mL ▪ 70%高氯酸30μL ▪ 旋涡振荡20秒 ▪ 15000rpm离心10min ▪ 取上清液20μL进样检测
临床药理学实验 PPT课件
16
▪ 2. 给药及血样采集
▪ 每人口服单剂量双氯芬酸钠栓剂100mg
▪ 于给药前,给药后0.167h、0.333h、 0.667h、1.0h、1.5h、2.0h、3.0h、4.0h、 6.0h、8.0h、12.0 h静脉取血3mL,放入肝 素化试管
药理学实验PPT课件
![药理学实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9705cb01f69e314232944e.png)
实验一 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考核方法
一、实验操作考核占10% 小鼠 1.抓持 2.灌胃 3.腹腔注射 4.皮下注射 家兔:抓持 剂量换算 二、自主探索性设计占总成绩的60%: 1. 实验准备考核及实验准备程度。占总成绩的10% 2. 实验基本操作的正确程度以及认真程度。占总成绩的20% 2. 平时实验报告的书写以及实验的成功率或者失败分析。占总成绩的30% 三、综合设计性实验占30%: 1.实验设计前准备及PPT制作,占10% 2.实验实验报告,占10% 3.自主实验操作,占10%
3. 实验动物的处死法
颈椎脱臼法——常用于小鼠。用左手拇指、食指 或镊子用力压住小鼠的后头部,同时用右手抓住 鼠尾用力向后上方牵拉,使之颈椎脱臼死亡。
空气栓塞法——常用于兔。用注射器将空气快速 注入静脉使动物死亡。
击打法——可用于兔、大鼠和小鼠等。提起动物 的尾部,用力敲击动物头部,或用用木锤打击头 部,使动物死亡。
1. 时间、温度; 2. 实验标本:动物的种类、体重、标记和标号及如何
分组等。 3. 实验药物:药物的来源、批号、剂型、浓度、剂量
及给药途径。 4. 实验进程、步骤和方法的详细记录。 5. 观测指标的变化和原始的描记图纸。
二、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报告撰写
[实验目的] 简要 [实验材料] 包括仪器、药品和动物 [实验方法] 写清楚关键环节或简要步骤 [实验结果] 将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
实验动物的选择
同一品系的实验动物,对同一刺激物反应存 在着个体差异。年龄、体重、性别、生理状 态和健康情况不同,往往导致对同一刺激的 不同结果
敏感性:幼年>老年>成年 如氯丙嗪对10~28周龄小鼠引起血糖升高,
对老年小鼠引起血糖降低 又如麦角新碱对5~6周龄的雄性大鼠有镇痛
药理学实验ppt课件
![药理学实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f7bf79f705cc17552709a9.png)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生物技术专业
药理学实验
院 系:生命科学系 任课老师:吴雨龙 任课班级:06生技、06行知生技
实实验验二二 不不同同给给药药途途径径对对药药物物 效效应应的的影影响响
• 实验目的:
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 实验材料:
l.0ml注射器、针头、小鼠灌胃针头、烧杯、普 通天平、3.5%硫酸镁溶液、 10%硫酸镁溶液、 3%KCl溶液、0.5%异戊巴比妥钠溶液。
炭末推进率计算公式:
炭末的移动距离(cm)
小肠推进率 =
×100%
小肠全长(cm)
•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
不同途径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鼠号 体重(g) 药物及剂量 给药途径 动物反应 炭末推进率(%)
A B C
二、灌胃和注射给药的药效比较
• 观察指标:
动物的翻正情况、排便、肌张力及呼吸情况。
表1 结果记录表
鼠号 体重 用量
给药 途径
翻正反射消失 时间
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抑制 程度
2. 取2只小白鼠,称重并编号,放入鼠笼内,观察 正常活动、排便、肌张力及呼吸情况。然后以10% 硫酸镁溶液0.2ml/10g体重分别给药:甲鼠灌胃; 乙鼠腹腔注射。观察并记录各鼠给药后情况,将结 果填入表2,比较分析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 影响。
•实验动物:
20~22g(禁食12h)小鼠6只。
一、灌胃和腹腔注射给硫酸镁的药效比较
• 观察指标:
动物活动增加情况、呼吸急促、反射亢进、震颤、 惊厥及死亡时间、炭末推进率等。
• 实验方法:
药理实验1
![药理实验1](https://img.taocdn.com/s3/m/fa6bfc23647d27284b7351ee.png)
因此也没有能够观察到小鼠苏醒的时间。
讨论与结论: 1. 【思考题】药物的剂量和作用的关系对临床用药有何重要意义?
同一药物在不同剂量时,作用强度不同,用途也不同。比如本次实验的戊巴比 妥钠,我们知道它的特点有起效快,麻醉维持时间长,麻醉过程中动物平稳、安静等。如 果麻醉剂的麻醉过少,造成麻醉的动物出现尖叫、噪动,既影响手术者的情绪和操作的准 确性,影响实验结果;过多则可能导致动物死亡。同样对于临床而言,若使用的药物剂 量适宜,则药物可发挥最好的作用,有利于服药者的健康。过低则发挥不了疗效,过高 可能引起中毒。并且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存在差异,所以我们要注意用药剂量。 2. 实验结论 我们组实验的四只小鼠的体重分别为 27.2g,25.6g,22.2g,26.6g。计算出每只小
实验结果: 小鼠的重量分别是 27.2g,25.6g,22.2g,26.6g 戊巴比妥钠 剂量 蜷缩少动 —— 20′56″ 21′14″ 15′33″ 药物反应 闭目静卧 —— 22′16″ 22′46″ 17′08″ 入睡时间 —— —— —— —— 睡眠持续时间 —— —— —— ——
小鼠
1号 2号 3号 4号 实验分析:
0 0.512ml 0.444ml 0.532ml
1. 戊巴比妥是巴比妥类药物的镇静,小剂量有镇静催眠作用,大剂量麻醉作
用。催眠和麻醉作用机理为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所致,且具有 高度选择性,对丘脑新皮层通路无抑制作用,故无镇痛作用。戊巴比妥对 呼吸和循环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使血液红,白细胞减少,血沉加快,延 长血凝时间。苏醒期长,一般需 6 到 8 小时才能完全恢复。本次实验利用 其镇静催眠的作用来观察小鼠活动。
方法、步骤: 1. 从五只小白鼠中取 4 只,称重,用苦味酸分别标记小白鼠为 1﹑2﹑3﹑4 号,放入广口瓶,观察小鼠活动情况。 2. 用右手提起鼠尾,放在粗糙物(如鼠笼盖)上面,向后轻拉鼠尾;用左 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两耳颈背部皮肤,将小鼠固定在掌中,使其腹部朝 上,然后以无名指和小指夹住鼠尾或小鼠的左后肢。 3. 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溶液(2.0%戊巴 比妥钠溶液﹑4.0%戊巴比妥钠溶液﹑8.0%戊巴比妥钠溶液) 0.2ml/10g, 并分别至于广口瓶中。 4. 给药后继续观察,比较各个小鼠的活动变化,入睡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 (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指标) ,将结果填入下表。 5. 在观察期间, 取出第五只小白鼠, 进行灌胃练习, 方法是将小鼠固定后, 使颈部拉直,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插入口腔,压其头 部, 使口腔与食道成一直线, 沿上腭壁向鼠口腔的后下方轻轻插入食道。 如遇阻力,可将针头抽出再插,以免刺破食管或误入气管。 6. 观察完毕后,将小白鼠处死,通常使用颈椎脱臼法,即用左手拇指、食 指或镊子用力压住小鼠的后头部,同时用右手抓住鼠尾用力向后上方牵 拉,使之颈椎脱臼,鼠立即死亡。并将已处死的老鼠放在指定的垃圾桶 里。 7. 清洗实验器材,整理实验台
药理学实验方法学(讲稿)PPT课件
![药理学实验方法学(讲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1afc7728ea81c759f57845.png)
核外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吸收的谱线 称为共振线吸收,简称共振线。而电子从第一激发态 返回至基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第一共振发射线。由于 基态与第一激发态之间的能级最小,电子跃迁机率最 大,故共振线最易产生。对多数元素来讲,它是所有 谱线中最灵敏的,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通常以共 振线为吸收线。
20.5+0.2 g
黄背
注射0.41 mL
21.0+0.2 g
黄耳
注射0.42 mL
21.5+0.2 g
黄尾
注射0.43 mL
27
②称重、标色 将每只小鼠称重、标色,将体重相同者放置同一笼,分成黄头、黄背、黄
耳、黄尾等笼。这样处理,每笼内小鼠的体重误差小于1%,可求得三位有效数 字的LD50。如果如果体重极差增大,将影响LD50的精确性。 ③“巡回顺序”法分组
校正值:如果不含0和100%死亡率时,可用下式计算LD50: LD50=lg-1 [Xm-i(∑p-3-Pm-Pn)]
4
式中:Pm—最高死亡率;
Pn —最低死亡率。
31
3.急性毒性评价 改良寇氏法的优点是计算比较简便,实用性强。我国《新兽药一
般毒性试验技术要求》规定,新兽药的LD50计算用此方法或概率单位对 数图线法计算。因为后者比较复杂(但准确性高),所以一般用前者。
50 500 2 500
33
表2 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WHO)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参考资料:
(1)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 (2)药理学实验方法 (3)定量药理学 (4)中国药典 (5)中国兽药典 (6)兽药质量标准 (7)中国兽药信息网 (8)兽药试验技术规范汇编(农业部兽药评审委员会办公室) (9)生物统计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主要实验过程(扭体法)
动物随即分组
腹腔注射
给药组: 0.4%吗啡 0.1ml/10g 对照组: 生理盐水 0.1ml/10g 小 鼠 扭 体 反 应
30min后各组小鼠均注射0.6%冰醋酸(0.2ml/只); 记录15min内各组小鼠的扭体次数。
4
实验注意事项
• 热板仪温度设定:55℃±0.5 ℃。
两种镇痛模 型的区别?
药理学实验
三、 抗炎实验
1
实验目的及原理
1.1 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化学药物或者鸡蛋清制急性炎症动物 模型方法。 观察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1.2 实验原理:
化学刺激物或者蛋清,可致动物急性炎症,出 现局部肿胀。比较給予药物前后动物局部肿胀 程度的变化从而观察到药物的抗炎作用。
主要仪器:热板测痛仪(RB-200智能热板仪)
3
主要实验过程(热板法)
设定仪器温度(55℃) 动物初筛
腹腔注射
给药组: 0.4%吗啡 0.1ml/10g
给药组:生理盐水 0.1ml/10g
给药后30min、45min、60min再次测定各组小鼠痛阈值。
小鼠筛选方法:
• 筛选指标:小鼠的痛阈值——即小鼠出现 疼痛反应的时间。 以小鼠添后足作为出现疼痛观察指标。 测定2次痛阈值,以痛阈值大于5秒,小于 30秒,做为筛选合格动物。
2
主要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小鼠、大鼠(雄性) 实验药物:氢化可的松 主要仪器(PV-200足趾肿胀测定仪)
3
实验主要步骤(大鼠足肿胀)
动物称重、分组
踝关节的突起点标记, 作为测量标志(见后图)
腹腔注射
给药组:氢化可的松溶液 1ml/100g 体重 对照组:生理盐水 1ml/100g 体重
30min, 从右后足掌心向掌跖关节方向进针,皮下注射新鲜蛋清 0.1ml。 (见后图) 注射蛋清后30min、60 min、90min,测量右后足的体积,
实验照片
大鼠足外踝标记
皮下注射新鲜蛋清
3
主要实验步骤(小鼠耳肿胀)
小鼠称重、标记、分组
给药组:氢化可的松 0.1ml/10g
腹腔注射
对照组: 生理盐水 0.1ml/10g
药理实验1
实验课程简介
(1)实验基本技能 (2)吗啡镇痛实验 实验课程安排
共18学时
(3)药物抗炎实验 (4)药物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 (5)药物对家兔尿量的影响 (6)传出神经药物对家兔血压的影响
•实验课程学习要求
实验后
实验中
实验前
1.预习实验指导 ,明确实验目的 和要求,充分了 解实验方法 2.进入实验室, 必须穿白大衣. 3.检查实验器材
药理学实验
吗啡镇痛实验 二、
1
实验目的及原理
实验目的: ①掌握镇痛药的实验方法。(热板法、扭体法) ②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 实验原理:热刺激或者化学刺激物使小鼠 产生疼痛反应,观察给药前后小鼠疼痛反应 的变化。(痛阈值、扭体次数)
2
主要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小鼠(雌性)
实验药物: 0.4%吗啡
图1
图2
•皮下注射
注意事项:
1. 取背部及后腿皮下,注 射时用左手拇指及食指轻 轻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 器将针头刺入,固定后即 进行注射。
•腹腔注射
注意事项:
1、针头刺入部位不宜太接近 上腹部或太深,以免刺破内脏。 针头与腹腔的角度不宜太小, 避免刺入皮下。 2、使用针头不宜太粗,避免 药液注射后从注射孔流出。注 射后可用棉球按一下注射部位。
30min后用二甲苯50μ l均匀涂抹每只鼠的右耳 90mim后小鼠脱臼处死,分别用打孔器取相同部位左右耳 片,电子实验中动物性别的选择:雄性。
• 测定大鼠足体积时,选定统一测量位置(大鼠足外 踝关节突起)。
• 室温 :以15 ~20º C为宜 。 • 热板法中动物性别的选择:雌性。 • 痛阈值判定指标:添后足。 • 痛阈值时间:初筛(>5s、<30s)。 超过60s动 物未添足,将动物取出,痛阈值以60s计算。 • 实验中保持小鼠足底及热板内干燥。 • 冰醋酸现用现配。
问题与思考
?
吗啡药理学 作用、机制 ?
3
主要实验过程
称重、分组
(0.1ml/10g)
腹 腔 给 药
皮 下 给 药
灌 胃 给 药
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 翻正反射再次恢复时间
实验基本技能
小鼠基本捉拿、固定方法
1
2
小鼠基本给药方法
•小鼠固定方法
注意事项:
右手提起鼠尾, 左手拇指 和食指捏住双耳及头部 皮肤,无名指、小指和 掌心夹其背部皮肤及尾 部,便可将小鼠完全固定。 如图-1。 单手捉持,用拇指和食 指抓住小鼠尾巴,用小 指、无名指和手掌压住 尾根部,再用腾出的拇 指、食指及中指抓住鼠 双耳及头部皮肤而固定 。 如图-2。
4
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基本给药途径的正确操作。
(2)注意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判定
(>1min)。 (3)客观真实的记录实验数据。
问题与思考
?
仔细观察记录实验 结果,结合药理学 总论知识思考,何 种给药途径起效最 快。为什么?
影响药物起效的 因素有哪些? 请分析本次实验 中,那些因素可 影响实验结果。
•灌胃给药
注意事项:
1.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鼠两耳 和头部皮肤,其他三指抓住背部 皮肤,将鼠抓持在手掌内,固定 好动物,头部和颈部保持很平,右 手取注射器进行灌胃。 2.灌时针头沿鼠口角通过食管进 入胃内。灌时如很通畅,则表示 针头已进入胃内;如动物有呕吐 动物或强烈挣扎,必须拔出后按 上述方法重新操作。决不可进针 不顺硬向里插。
1.根据实验内容 进行小组内分工 2.严格、准确地 按照指导中的实 验方法进行实验 操作。 3.仔细、真实的 记录实验结果。
1.死亡动物放在 指定地点;存活 动物放入笼内。 2.将器材洗净擦 干,放回原处 3.每小组轮流负 责搞好实验室内 卫生 。
实验课程学习目的
A
巩固药理学基本理论 学习基本的实验方法
B C
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
D
培养动手能力、科研能力
药理学实验
一、 基本实验操作 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及原理
1)掌握小鼠给药的基本方法。 2)比较不同给药途径药物起效的时间快慢。
实验原理:不同的给药途径的药物起效时间不
相同。
2
主要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小鼠
实验药物:1%戊巴比妥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