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16.3 比热容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6.3 比热容(第二课时)
§16-3 比热容(第2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 g·℃),这表示质量是1k g的铝块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
计算:把质量为2k 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二、进行新课:1.热量计算公式分析:2k g的铝块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2– 1.76×103J 2k g的铝块温度升高100℃—30℃= 70℃时,吸收热量是 1.76×103J×70 = 1.23×105J上述计算可以写成一个计算式:铝块吸收的热量= 0.88×103J/(k g·℃)×2kg×(100℃—30℃)=1.23×105J如果以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
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上面的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由比热容计算热量的公式Q吸= cm(t – t0)。
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公式就为Q放= cm(t0–t)。
(1)公式:Q吸= c m(t –t0);Q放= cm(t0–t)(2)注意:①公式中各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②(t– t0)和(t0– t)为温度的变化量,也可以用△t表示,则公式变为Q=cm△t;③“升高了”、“升高到”、“降低了”、“降低到”的区别。
例题1:质量为100k g的钢锭,温度从 1.3×103℃降到30℃,放出多少热量?[c钢=0.46×103J/(k g·℃)]解:例题2:有一高温物体被投入质量为10k g、温度为20℃的水中,如果传给水的热量是2.73×106J,则水温会升高到多少度?解:2.热平衡方程:冷热物体混合时,达到相同的温度,若不计热量损失,则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等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即Q吸=Q放例题3:把5k g 热水和15kg 冷水相混合,温度从90℃降低到30℃,若不计热损失,冷水温度升高了几度?冷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解:三、课堂练习1.质量为500g 的铝锅中装有2k g 的水,把水从15℃加热到95℃时,共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 铝=0.88×103J/(kg ·℃)] 解:2.把一个质量为100g 的铁球放在火炉中烧较长的一段时间,然后取出铁球,立即投入质量为200g ,温度为15℃的水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为59℃。
九年级物理全册《16-3比热容》教案 新人教版
2、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 长?
学生答…
3、问题:烧水时,水吸收 的热量可能 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学生答…
环节二:探究发现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提出问题: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水、沙子、煤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 ,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教学重 点: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教学难点: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二、资料准备: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 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 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16-3比热容》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会查比热容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 思: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16.3 比热容(计算)
知识复习:Fra bibliotek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 。 2.比热容的单位 : J/(kg· ℃) 3.水的比热容: 4.2×103 J/(kg· ℃) 4. 4.2×103 J/(kg· ℃) 表示的物理意义:一千 克的水温度每升高(降低) 1℃,吸收(或放出)热 量是4.2×103J
=5.84 × 107J 答:略
质量是100kg的钢锭,温度从1.3×103 ℃降到30 ℃, 放出多少热量? 已知:c钢=0.46×103J/(kg ·℃),m=100kg 初温t1= 1.3×103 ℃ ,末温t2=30 ℃ 求:Q放 解:根据Q=cm△t=cm(t1-t2)
Q放= 0.46×103J/(kg ·℃) ×100kg×(1300-30)℃
1、要把2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到100 ℃,至少需 供给多少热量? 已知:c水=4.2×103J/(kg ·℃),m=2kg 初温t1=20 ℃,末温t2=100 ℃ 求:Q吸 解:根据Q=cm△t=cm(t2-t1) Q吸= 4.2×103J/(kg ·℃) ×2kg×(100-20)℃ =6.72 × 105J 答:略
热量的计算
公式 如果知道某物体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 c和温度的变化值△ ,根据物质比热容的 t 定义可计算出该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Q=cm△ t
单位 J/(kg.℃)
单位 kg
Q:物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为J
c:物质比热容
m:物体的质量
△t :温度的变化值,温度升高时为t1-t0; 温度降低时为t0-t1 单位 ℃
16.3 关于比热容的计算
∴此铅块为空心
∴V空= V铅 - V = 30cm3- 20cm3
问答题:
李丽家住在海边北岸十几公里处,她从 小在这里长大。这几天她忽然发现一个问 题“为什么我家这里白天总是刮”北风, 而到了夜晚却又变成了南风哪? 李丽想请 教各位学子帮她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为什 么?
比例题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升高温度之比 为4:3,吸收的热量之比为5:2则它们的比 热容之比为( )
版权所有
图表
例: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对质量m1、比热容为C1 的物质A和质量 m2、比热容为C2 的物质B加热,物质A、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 化图象如图,根据图像分析可推断出正确的结论是( )
版权所有
考考你
工业生产中常需要制取各种合金,对合 金的各种特性包括比热容都必须了解,有 一种铅锡合金是将50g铅和100g锡混合在一 起形成的。求此合金的比热容。
(C 铅=0.13X103J/(Kg.℃)C锡 =0.22X103 J/(Kg.℃) )
版权所有
空心问题:
某体积为30cm3的铝块,吸收1425.6J的热量后,温度由 20升高到50,铝的比热容为0.88X103J/(Kg.℃) , 铝的密度为2.7x103kg/m3,问铅块是空心的,则铅块的 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解:由 Q=cm(t-t0)得 m=Q/c (t-t0)= 1425.6J/ [(50- 20)* 0.88X103J/(Kg.℃) ] =0.054kg ∴V=m/ρ=0.054kg/ 2.7x103kg/m3=2x10-6m3= 20cm3 ∴V <V铅 =10cm3 答:此铅块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0cm3
关于比热容的计算
对比热容的理解
九年级物理16.3比热容精品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课题16.3 比热容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过程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情感态度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教学用具铁架台、试管、水、食用油、温度计、酒精灯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问题1、在烧水时,你发现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什么有关系?谈谈自己的猜想并用日常生活经验来加以说明。
教师综合学生们的说法归纳总结得: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有关结论: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问题2、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请同学们猜想并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用什么方法来研究问题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在学生设计的基础上给出老师的方案。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也相等。
实验步骤和观察内容:①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前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②点燃酒精灯,将灯的火焰对准两试管的中间位置,对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加热3、4分钟左右。
③停止加热,同时读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后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④算出加热过程中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各升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老师巡回指导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想学生归纳结论学生思考问题,讨论。
整理自己的猜想和理由学生们互相讨论,交流,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并说出不同的方案学生们熟悉方案,参与实验操作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进行教学,使学生坚信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求知欲。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是物理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先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然后经过同学间的交流评估,互助提高,最终找到最佳的实验方案。
16.3比热容
第十六章热和能第三节、比热容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表示。
砂石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水的比热容是,它的物理意义是:。
一桶水倒掉一半后,剩下的半桶水的比热容(填“变大”“变小”“不变”)。
3、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暖气供暖、汽车发动机冷却,通常都用水作为工作物质,这是利用水的的特点。
4、热量的计算:物体吸热时,公式Q吸= 。
物体放热时,公式Q= 。
放5、一杯水变凉了,它的内能,比热容。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烧开初温相同的一壶水和半壶水,壶水吸收的热量多;烧开一壶温水和烧开一壶冷水,水吸收的热量多。
7、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的温度升高的较多;如果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的热量较多。
8、为了比较水和信用油吸热能力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应使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和 相同。
(2)在此实验中,用 来测量温度,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
(3)在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食用油的温度升高得更高,这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相比, 的吸热能力较强。
9、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液体的温度升高的快些,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10、如图所示是一个同学用相同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象。
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比热容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比热容,其中 物质是晶体。
11、如图,箭头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它的形成应当在白天还是夜晚,简述理由。
比热容(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系列(人教版)
第3节比热容(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通过比热容的实验,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在实验中的作用。
3.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 会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学习重点】1. 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
2. 热量的计算。
【学习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选填“相同”、“不相同”)。
2.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我们用到了转换法:①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通过比较长短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②加热的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的快慢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
3. 比热容:①比热容是用来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②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③单位:,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4.影响吸放热的因素:物质的、、。
计算物质吸热的公式:Q吸=;计算物质放热的公式:Q放=.【合作探究】探究一、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思考】以烧水为例,物质吸收的热量可能哪些因素有关?有哪些事例支持你的猜想?【猜想与假设】(1)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水的有关。
例如把水烧开时,水的质量越大,加热时间越长。
(2)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有关。
例如烧水时,水的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
(3)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物质的 有关。
例如加热质量相等的水与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的时间不等。
【思考】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水、沙子、煤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呢?【设计实验】(1)实验方法:该实验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进行探究①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质吸收的热量可能与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时,应该控制两个量不变,每次实验只能改变一个量。
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比热容教案
第十六章第三节比热容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通过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使学生从实验中领悟比热容是如何影响物体温度的变化的,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3、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认识什么是“热岛效应”,并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2、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比热容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规律,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比热容的概念并联系社会生活应用其分析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热量的计算。
三、课时数:2课时四、媒体手段:自制幻灯片五、前需技能:控制变量法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比热容的概念七、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3、4题八、小结与反思在教学中从提出问题到通过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本领不同。
这样突出了新课程理念,注重科学探究式学习,使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加深了对一些概念的理解,通过应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知识解释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理解了这节课的基本内容,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板书第十六章第三节比热容一、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16.3 比热容分析
0.84×103
酒精
2.4×103
铜
0.39×103
冰
2.1×103
铝
0.88×103
水银
0.14×103
铅
0.13×103
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好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
D.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6、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
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发生
吸收的热量= 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末温-初温)
Q吸
c
m
( t - t0 )
温度升高时:Q吸= c m ( t - t0 )
温度降低时:Q放= c m ( t0- t )
练一练
1.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它表 示( 1kg煤油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2100J )
改变的是( A )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沸点
7、新疆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
火炉吃西瓜。” 反映了当地昼夜的温差 较 大 (大/小),从比热容角度来解释, 这是由于 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
8.在我国北方农村,农民常在菜窖里储存几桶
水,可防止蔬菜冻坏,这是因为 ( B )
A.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 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5)比热容越大,越不容易升温,也越不容 易降温。
把质量为5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 ℃,铝块
吸收了多少热量?c铝=0.88×103J/(kg·℃)
1kg铝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 (1)5kg铝温度升高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九年级物理《比热容》导学案
比热容一、学习目标1.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2.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3.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4.热量的计算。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有关计算。
2.推导并利用比热容的公式解决相关的热量计算问题。
难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三、课前准备预习1.比热容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时,水比食用油需要的时间______,即水比食用油吸收的热量______,这说明,水比食用油的吸热能力______;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比食用油升温______,这说明水比食用油吸收热量的能力______。
3.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热量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活动(一)知识内容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水升温时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呢?2.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提出问题:相同日照情况下,为什么海水和沙子的温度不一样?猜想:太阳对海水和沙子加热相同,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的缘故。
(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本领可能不同)如何验证猜想?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不同的物质选用水和食用油,怎样比较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中要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水、食用油、天平、秒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比热容计算》导学案
比热容计算题学案课程标准:理解比热容的概念,会熟练运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重点:比热容的简单计算,公式的推倒。
难点:对于各种题型的区分理解,并灵活运用公式及其推倒公式解题。
一、课前预习:1、温度改变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2、在没有物态变化时,由于温度升高,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是,其中表示物体的末温,表示物体的初温,用△t表示物体的温度变化,则△t= ,公式可改写为。
在没有物态变化时,由于温度降低,计算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是。
3、某同学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质量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2分钟A.7.35×10焦/(千克·℃)B.2.4×10焦/(千克·℃)C.1.75×103焦/(千克·℃)D.0.56×103焦/(千克·℃)4、质量是500g的铝壶里装有2kg的20℃的水,需把这壶水烧开,需吸收多少热量?(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5、要使4.2kg,60℃的铝块温度降低到10℃,能放出多少热量?这些热量可使10kg水温度升高到多少?(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二、课堂练习:1.经测试,一只装水2千克的家用保温瓶,经过24小时,瓶内的水温从95℃降低到65℃。
问这段时间内,瓶内水的内能减少了多少?2、把500g水加热到90℃,吸收了4.2 ×103J的热量,求:水原来的温度?3、质量为1千克、温度是20℃的水,吸收8.4×104焦的热量之后,温度升高到多少℃?4、在质量为0.5千克的铁锅中放入3千克水,把这锅水从20℃加热到90℃。
[c铁=0.46×103焦/(千克·℃)]。
求:①水吸收的热量;②铁锅和水总共吸收的热量。
5、质量为100g温度为100℃的金属块,当其温度降低77℃时,放出2910J的热量,求金属的比热容?6、质量相等的物质A与水,降低相等温度时放出热量的比为Q A:Q水=l:5.一块物质A温度由15℃上升到25℃,吸热1.26×104焦,求这块物质A的质量。
九年级物理16.3比热容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163 比热容》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163比热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从比热容的简单自然现象开始,对如何计算比热容,和通过比热容计算热量做了论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1)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2)能依照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了解比热容的概念,明白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进程与方式通过探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说明海边与沙漠日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讨性学习活动培育学生自己动脑筋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难点:明白得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说明有关现象.教学器材:水,煤油,两只烧杯,两个电加热器,天平,两只温度计教学时:1时教学进程:引入新学生阅读教材前面的“?”,列举生活例子,烧热水温水,与水开了,谁快,不一样多的水烧开,哪个更需要更多热,让学生明白得“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进行新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咱们明显地看出二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什么缘故?(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回忆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大致是必然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刻里它们放出的热量能够以为也是相等的。
请两名同窗帮忙观看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
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说明水比煤油更能吸热。
这说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这跟咱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碰到的情形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样不相同。
那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第三节比热容导学案
初三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比热容导学案秦健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会使用比热容表,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
生产。
生活的现象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过程,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了解引入比热容概念的重要性。
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探究实验的设计实施,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等物理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日常生产生活中有过比热容现象的了解,激发热爱生活的热情,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通过了解比热容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其应用,增强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服务人类的责任感。
重点:比热容概念的引入过程,以及利用比热容解释自然现象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大屏幕投影一幅漫画:炎热夏天的傍晚,有两个小胖子在海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海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以小组为单位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学们有这么多猜想,到底谁的想法正确呢?学习本节知识后你自然会明白。
二、进行新课一. 物质的吸收热的能力问题1: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讨论结果:结论:问题2: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水、沙子、煤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说明:吸收热量多少、或温度变化多少,都反映了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
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请你参看桌上的实验器材,边讨论边合作设计实验方案。
并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①: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
温度升高越小,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②: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相同时,比较它们加热时间的长短。
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水和沙子到底谁的吸热能力更强呢?实验方案:取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装在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加热板上用酒精灯加热,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16.3比热容教案(人教版)(九年级)
《比热容》教、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b、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a、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b、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
3、情感、态度、世界观:a、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教学过程环节一:小组展示,建构知识第15章展示预习思考题①:烧水所用的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
第16章展示预习思考题②:质量相等的任何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都一样多吗?预习课本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明确将要探究的课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后,小组成员交流评估方案,讨论出科学、安全、可行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的器材,装置图,实验表格和实现变量控制的方法。
控制的变量有,让什么不同?,看情况,吸热的多收用什么来反映?。
第17章展示预习思考题③:尝试得出探究结论,并且要理解为什么要引进比热容的概念。
学生分析信息并板书实验结论:㈠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㈡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既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为了反映物质的这一特性,我们引入这一物理量。
4、展示预习思考题④:什么是比热容?其单位是什么?为什么说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二、展示预习思考题⑤:分析“一些物质的比热容”表中的数据看有哪些发现。
“水的比热容大”什么意思?。
想一想,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水的这一属性,并尝试分析。
环节二:走进生活,拓展应用一、课本132页“想想议议”。
二、小组讨论:为什么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能调节当地的气候,使冬天气温将升高2ºC,而夏天将降低2ºC?三、深化:尝试解释海陆风的成因。
4、拓展:阅读“气候与热污染”,请交流各自搜集的资料、解释成因并提出改善这一现象的建议。
5、课后思考:根据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尝试解答: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水烧开(一标准大气压下),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初中九年级物理16.3《比热容》导学案
16.3《比热容》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4、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5、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______热,温度____,低温物体____热,温度_____,热量的单位是______。
2、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__ 吸收的热量多,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3把同一杯水加热到50℃比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____,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有关。
5、取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使他们升高相同的温度,谁的时间长,需要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吗?6、比热容是指______温度每升高______放出的热量。
7、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______放出的热量,跟温度______吸收的热量______,即等于它的______。
8、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符号:,单位是_________。
9、水的比热为4.2×103J/(kg·℃),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学习、探究: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提出问题: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以水为例:水吸热的多少,与水的质量,水的温度升高有关,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相同吸热是否相同呢?总结:物体吸热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____,物体的________,物体的__________有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温馨提示: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取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吸热是否相同,(以加热时间的多少来看吸热的多少) 。
16.3比热容
比热容1.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而沿海地区不像内陆地区昼夜气温变化那么大。
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A.热量B.密度C.比热D.内能2. 随着燃煤价格的不断上涨,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矿井下与煤共生一处的石块)粉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给客户,为避免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下述物理量中的A.密度B.比热C.熔点D.热值3. 烧热的油锅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A.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D.水的比热比油的比热大4. 将一块铁切去一半,变化了的物理量是A.密度B.质量C.比热容D.温度5. 下列物质中比热最小的是A.酒精B.橡胶C.花岗岩D.水银6. 2100焦的热量能使质量为1千克的下列哪种物质的温度正好升高1℃A.橡胶B.酒精C.煤油D.冰7. 质量均为1千克的下列四种物质各放出2×103焦的热量,温度正好下降1℃的是A.煤油B.橡胶C.水银D.松木8. 沙漠地带早晚温差很大的原因是A.沙子的比热容比较大B.沙子的比热容比较小C.沙子是热的良导体D.沙子是冷的不良导体9. 将一块铁切去一半,没有变化的物理量是A.体积B.质量C.比热容D.重力10.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比热不会随物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等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等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不同物质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不可能相等11. 培育秧苗时,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被春寒冻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傍晚向秧田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使秧田温度不致下降过低,第二天早晨再把水放出一些B.早晨向秧田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够吸收较多热量,可提高秧田的温度,傍晚再把水放出一些C.早晨向秧田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够放出较多热量,可提高秧田的温度,傍晚再把水放出一些,因为那时水已不含热量了D.秧田里应一直灌满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的热量较多,所含的热量也多,就可以提高秧田的温度了12. 吸收相等的热量后,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中温度升高最多的是A.蓖麻油B.酒精C.干泥土D.煤油13. 下列过程中,物体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A.把煤块碾碎成煤屑B.把铁屑熔化后浇铸成铁块C.把铜块投入热水中再取出D.冰熔化成水14. 关于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传递中温度升高少的物体比热大B.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及温度的变化等因素无关C.热传递中质量小的物体比热大D.两个物体,如吸收相等的热量能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它们的比热相同15. 有甲、乙两个金属球,它们的比热之比3:2,吸收的热量之比4:1,那甲、乙两金属球的质量之比和升高的温度之比可能分别是A.2:1,4:1B.3:2,4:1 C.4:5,3:10D.4:5,10:316.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图9中能正确描述水的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cm3/℃-1/mA.水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B.水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C.水的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D.水产生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917. 对于下列四幅图解释错误的是18. 物体温度升高时,决定吸收热量多少的因素有A.质量B.初温度C.比热容D.温度的变化19. 将阻值为42欧的电热水器接入电路,通过它的电流为5安,若通电时间为200秒。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比热容》导学案设计
第三节比热容【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4、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学习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预习检测】1.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烧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烧半壶水所用的时间要长,说明物体所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有关。
2.把一壶水烧成开水比烧成温水所用的时间长,说明了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
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当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4.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呢?【共同探究】★学生活动一: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方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和有关,我们要探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需要控制、相同,这种方法叫。
2、器材:你认为要验证你的猜想,需要哪些器材,思考并交流以下几个问题:(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并说出你的理由(2)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你通过什么知道它的多少?。
(3)数据记录表格中的加热时间代表哪个物理量?3、进行试验:某组同学按照课本组装器材,并进行实验,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格中,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⑴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⑸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3、比热容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是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2.难点是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导学指导】
一、思考课本130页“想想议议”的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空白处.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升高的温度之间的关系是: .
结论:对于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多,则它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
问题: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沙子,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的度数也相同,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你认为下列哪个猜想正确( )
A.水吸收的热量多
B.沙子吸收的热量多
C.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多
二、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阅读课本131页“探究”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
1.如果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同,那么它们升高的温度哪个多( )
A 水
B 食用油
C 一样多
2.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猜想:_______(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较强.
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
(1)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是不是还需要其它的器材?
(2)怎样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3)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
三、请阅读课本132页“比热容”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上面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
______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_的. (填“相同”或“不同”)
2.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________这个物理量.
⑴比热容的定义:_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_____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
⑵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
⑶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 .
3.小组讨论132页“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4.注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跟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温度等因素无关。
四、阅读课本132—133页“热量的计算”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试计算:把5kg水从30℃加热到40℃吸收的热量.
已知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J,那么
1.质量是5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40℃-30℃﹚=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小结:如果用Q吸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的公式:Q吸=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应是Q放=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134页“动手动能学物理”1、2、3、4题
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之一,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B.只要温度升高相同,比热容小的物体一定比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小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比热容大
D.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的比热容大
【要点归纳】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用来表
示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它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2.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式为Q吸=cm(t-t0),放出热量的计算式为Q放=cm(t0-t) .
【拓展训练】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话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
著,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
A.热量
B.密度
C.比热容
D.内能
2.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哪个不是应用这一性( )
A.北方冬天,用热水循环来供暖
B. 初春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
C.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D. 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3.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铝的比热容是
0.88×103J/(kg〃℃) )
4.质量为500g的某中物质,温度从20℃降到30℃,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则这种物质的比
热容是多少?它可能是什么物质?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