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Ab ta t h e ut h w d t a o s mp r n h r c es t e g a f BC 0 9, 0 8 HAI 2 , C 4 n s r c :T e r s l s o e h t f r mo t i o t t c a a tr , h c o 0 2 PK s a s 3, 9 1 69 ad T 41 e e sg i c n l o i v . o i i g a i t ie ib e s c n an n a s— lv n u r e g n sb t r o il AI w r inf a t p st e C mb nn b l y o ma z r d o t i g t n 1 i y i i f n i r e a s e a e e wa et n y ed s e c aa tr , u o i ig a i t f ma z n r d o t n n ri h r ce b t mb n n b l o ie ib e s c n a i g tal s c i y i s—te ao e s n a e g n a e b s n p oo y t ei rh s y ts e e W l h s t e t o h ts n t h h c
(.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 业研究 中心, 山西 太原 00 3 ;. 3 0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 中心 , 2 山西 太 原 0 0 3 30 1)
摘
要: 试验结果表明 ,C 2 , K 8 , 9 1 C 4 B 0 9 P 0 3 海 2 ,69和太 4 1主要 性状 的 G A较高 , 了果 聚糖 合酶基 1 C 转
h e t h ei b l e a a i iae h t e GC s mo e l eg n t o n t CA. s e n t e h r a i t t e b s.T e h r a i t v u t n id c td t a h A Wa r g e e cd et a e S t i y l o n t r a i s h h Ba d o e i l h t i b y e t t n o e e c a a tr , n c r r e ig,te e rln t ow u e re ,l a i t d la n t ih rh f si i ft s h r ce o o n b e d n h a gh,r n mb rp a ma o h s e e r e fw d a e fl gh i hg e e — h n e n t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
进茜宁,李 威,王平喜,等.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6):68-72.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1.06.010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进茜宁,李 威,王平喜,吴向远,陈士林(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现代生物育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以课题组新培育的19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与分析、遗传参数估计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自交系003、006、009、055、097、117、120、167、566、567、572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杂交组合133×579、012×566、053×567、117×566、006×565、012×579、097×565、167×576、188×572表现优良,可进一步进行试验;株高和雄穗分枝数适合进行早代选择,穗位高和穗粗等其他8个性状宜进行晚代选择;雄穗大小和雌穗大小呈正相关关系。
评估了所选自交系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价值,为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配合力;遗传参数;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3.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6-0068-04收稿日期:2020-07-08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计划(编号:2015007)。
作者简介:进茜宁(1987—),女,河南灵宝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E-mail:jinxining@126.com。
通信作者:陈士林,教授,主要从事玉米育种研究。
E-mail:chenshilin63@126.com。
大量的研究结果和育种实践都表明,杂交种的优良特性和增产潜力,由其亲本自交系的特性以及合理组配所决定[1-2]。
11个玉米主要性状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摘要:以5个自育玉米自交系为主要对象,采用griffing方法4(模型i)组配出55个杂交组合,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与玉米单株产量相关的性状,按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是穗长、穗粗、千粒质量、出籽率、穗行数、穗位高、轴粗、行粒数、株高、秃尖、茎粗,其中穗长、穗粗、千粒质量及出籽率均达到极显著相关,穗行数达到显著相关,其余性状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
通径分析表明:各测试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按大小依次是穗行数、行粒数、穗长、株高、轴粗、茎粗、秃尖长、穗位高、千粒质量、出籽率、穗粗,其中穗行数、行粒数、穗长这3个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玉米;相关性;通径分析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7.028 当前,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是许多不同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形成籽粒产量的过程中,各性状对籽粒的贡献各不相同,本研究旨在对影响玉米子粒产量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相关性及通径分析,进一步明确各农艺性状在玉米子粒产量组成中的总要作用,为今后玉米高产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本试验选用5个自选玉米自交系y314、503-412、y178、242-b84、y331以及另外6个具有代表性的自交系丹340、b73、昌7-2、郑58、mo17、吉853为试验材料。
1.2 方法试验采用griffing方法4(模型i)组配出55个杂交组合,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个重复,2行区,行长5 m,行距60 cm,设计播种密度为82 500株?hm-2。
9月30日收获。
田间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
在小区内调查固定连续的 10 株,取10个果穗晒干后进行室内考种,测定穗长、穗直径(穗粗)、轴直径(轴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千粒质量、单穗产量、出籽率等9个性状。
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分析
玉米 于 2 0 年 春 种 植 于 牡丹 江农 业科 研 所 03
试 验 地 , 验 地 为 岗 地 白僵 土. 肥 为 玉 米 复 合 试 底 肥 , 用量 为 2 5k / m 追 肥为 尿 素 , 用 量 为 施 2 g h . 施
1 0k / m . 8 g h 田间 管理 3铲 2趟. 采用 改 良随 机区
玉米 自交 系 作材 料 , 运用 Gr l g配 合力 分 析法 , ii ln
对 各 自交 系进行 综 合 评 价 , 结 出 比较 有 效 的 自 总 交 系改 良方 法 和杂 交种 选育 方法 .
5 结 论
牡 丰牌 玉米 肥 2 一 31 O 1—2的 总 氮 含 量测 定 中 ,
4 注 意事 项
() 1 消化试 样 时 , 白烟腾 空至三 角瓶 中间时 当
改 良甲 醛法 具 有 简便 、 速 、 确 等 优 点 , 析仅 快 准 分 需 3 n左右 , 结 果 与 蒸 馏 法 相 吻 合 , 合 中 0mi 其 符
组 排列 , 将每 个 区组 分 为 亲 本 子 区组 、 。代 子 区 F 组. 区组 内 随 机 排 列 , 次 重 复 , 子 三 3行 区 , 长 行 6m, 距 0 7m. 查 项 目有株 高 、 位 高 , 位 行 . 考 穗 穗 叶长, 位叶宽 、 长 、 粗、 行数 、 粒 数, 穗 穗 穗 穗 行 穗 重、 百粒 质量 、 出籽率 、 单株 籽粒 产量 等性 状.
控 分析 的要 求 , 利 于 复混 肥 生 产 中 及 时 调整 配 有 方, 优化 操 作.
取下 , 果烧 干 , 使 结果 偏低 . 如 会
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玉米是宁夏种植的主要农作物 "长期以来 " 宁夏 的玉米育种一直是 ( 引育结合 )$ 由于引入的材料亲 缘关系错综复杂 "加上人为选择 "种质材料间可能存 在着一些差异 "因此需加强对自育材料的种质研究 $ 国内对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 主要以亲本间配合力研
收稿日期 ! (""*$"&$", 基金项目 ! 宁夏区自然基金项目 +S((<作 者 简 介 ! 沈 强 云 +!%&#$- " 宁 夏 盐 池 人 " 副 研 究 员 " 硕 士 " 主 要 从 事 小麦 & 玉米栽培及玉米育种研究 $ U/X !!;",%#"&&<#
-#’ 在产量 & 株高及穗位高上 FDE 较大 "+,!# 在行
粒数上 FDE 表现突出 " 丹 ’"* 在穗行数上 FDE 表
表#
父 本 产 量 株 高
父本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值
穗 长 穗 粗 穗行数 行粒数 千粒重
穗位高
+,!# 丹 ’"* 掖 "#&
黄早四
-#’
!/*! "/#) 8’/&% 8!*/$& &/$)
#"# !"!"#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 父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从表 % 可得出 "
现突出 " 掖 "#& & 黄早四仅在千粒重上稍高 " 其它 性 状 FDE 表现一般 $ 选择的 $ 个父本间差异较大 " 能 够代表改良 G>7H &IJ<KJ9L>M ?+,!# 和自 ’’* 两个亚 群B &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等主要类群间的差异 $
11个玉米自交系单穗粒重的配合力分析
粒重 同 时受到加 性 和 非加 性 效 应 的控 制 , 遗 传 决 其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对 单穗 粒重 方 差分析 .
定度 为 5. % , 义遗传 力 为 4 0 % 。说 明 单穗 粒 11 狭 .6
重加性 效应 引起 的 变异作 用 不大 。
对各组合的单株粒重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 ( 表
d sg n t e a u e , t c r e a o ee td v r t s c n r la p o r tl e n mb ro a ei s a d i e i n a d oh rme s rs sr t i r fs l ce a e i , o t p r p a ey t u e fv r t , n m— i c ti i e o i h i e
选 自交 系 5 0 / 1 0 3 4 2和 2 2 B 4 0 7年 , 伊犁 州 4 / 8 。2 0 在
农 科所 试 验地 按 P( .)2完 全 双列 试 验 设计 进 行 P1/ 杂交组 配 , 获得 5 共 5个 杂交 组 合 。20 0 8年 , 本 所 在 试 验地 采取 随机 区组设 计试 验 , 复 3次 , 行 区行 重 单 距 5 c 每小 区保 留 2 0m, 4株 , 每小 区考察 连 续 1 0株 。 考察 项 目有 单 株 粒 重 、 长 、 穗 穗粗 、 行粒 数 、 行 数 、 穗
6579 8 . 2
缘关 系不 明确 的 自交 系 划 分 类 群 提供 依 据 , 时对 同
自选 系 的血缘关 系也可 以得 到 印证 。
14 2 8 6 . 8 6 2 5 8 12
2 2 一般 配合 力分 析 .
1 材 料 与 方 法
几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遗传及杂种优势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一、引言玉米原产于南美洲,大约在十六世纪中期,中国开始引进玉米,十八世纪又传到印度。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大洲均有玉米种植,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集粮、饲、经“三元一体”的优势作物。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
玉米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自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来,玉米在解决温饱问题、保障粮食和饲料安全、发展国民经济以及缓解能源危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工业加工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玉米消费量迅速增加,玉米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解决温饱的主要粮食作物,发展成为禽畜饲料、工业原料、餐桌副食、能源作物四位一体的多样化格局,特别是近年来再生能源(汽油醇)与精深加工(化工醇)领域赋予了玉米新的内涵,工业加工比例急速增长,多元需求使玉米成为21世纪举足轻重的战略资源。
近50年来,我国玉米育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玉米品种完成了6次更新换代,并且使优良品种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了30%以上n1。
我国玉米优良品种的广泛使用,加上良好的栽培技术,是我国近年来玉米产量稳步提高的关键因素,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缓解能源危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
据测算,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如果按玉米占粮食份额的四分之一计算,到2030年我国玉米的总产应达到1.6亿一1.75亿吨。
在玉米播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要求玉米单产在1998年351公斤/亩的基础上,年均增长5公斤庙才能基本满足对玉米的需求乜1。
因此,提高玉米产量对我国农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十分重要。
1.1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现状1.1.1种质资源的概念作物种质资源(GermplamResources)Y..被称为物遗传资源(GeneticResources),指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是控制生物本身遗传和变异的内在因子n1。
玉米育种中配合力和性状选择问题的探索
的测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般 来说在现在 的玉米 育种 中有早代 、晚代之 分,其各有优缺点 ,但是综合来说早代测 配往往具有 更强的优 越性。本文主要介绍 了早代 以及晚代测 配的相 关优缺 点,在此基础上 阐述 了不同时代 配合 力的变化情 况以及 一些先进 的测
配方法, 旨在能够更好 地促进 玉米育种的发展 。 关键词 :玉米育种 ;配合 力;测 配;形状 中 图分 类 号 :¥ 5 1 3
一
其 淘 汰 ,这 样 就 能 选 出 那些 在性 状 比较 突 出的 自交 系 ,从 而 进 [ 2 】 王 亮 ,景 希 强 ,丰 光 ,杨 辉 ,唐 文 明 ,李 方 明 . 1 3个 玉 米 自交 系植
行育种工作。但是 ,晚代测 配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那就是 即 使选 出的是优 良的 自交系 ,但是其在配合力方面也还是有一定 的欠缺 ,这样 就会使得工作 的效率大大下 降。 3世 代配合 力的变化情况 为了了解不 同世代在配合力方 面存在 的差异 ,我们 就需要 其 自交系配合力的来源 ,这样才 能进行更加科学地分析。由于 其原始植株的加性基因反映 ,才会产生 自 交系 的配合力 , 群体 的不 同,配合力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 ,配合力 在植株进行 自交的时候变化并不是非 常大 ,这也能从早代测配 中看 出不 同的植株之间在配合力方面存在 的差异 ,从而更好地 更好地进行玉米育种工作 ,就需要对玉米 自交 系的配 对其进行选择 。但是在显性、上位性 、非加性互作效应在共 同 合力进行充分的研 究 ,只有经过 了足够的研究论证才能够确定 作用下基因的性状会发生一定 的改变 ,在早代测 配的时候 ,其 其是否能够应用到具体 的育种 当中,关于测定 配合力 的方法 以 基因的杂合程度相对 比较好 ,这时候表现出的差异并不是非常 及时间上 ,相关方面的学者存在着不 同的看法。笔者针对早代 明显 ,从而难 以区分植株的好坏 ,但是随着 自交代数 的累加 , 以及晚代分别 进行 了论述 ,旨在使人们加强对这两种方法的 了 基因在分离程度上就有所 提高 ,在晚代测配中就能够 比较好的 解 ,促进玉米育种工作 的发展。 反映出植株在非加性效应下 的差异 ,这样就 能为我们提供更好 1早 代 测 配 的 特 点 地的选择 。配合力是一种遗传特性 ,而植株 的表 型形状与配合 有些人认为早代测 配能够达到 比较好的育种效果 ,这主要 力 只是在表现形式上不同 ,但是其都是蜘蛛遗传特性的一个方 是因为 自交植 株 的 s o群体之 间在 配合力方面有较 大的差异 , 面。 在进行选育的过程 中, 从大量的试 验材料 中获得的 自交系 , 而早 代 自交在 配合上显示 出更加稳定的状 态 ,这样其就能够将 可以通过控制其性状基 因等方式来对其进行分离 以及充足的操 其在配合力方 面的优势遗传给其后代 。而起后代在 自交的过程 作 ,这样其就会产生各异 的后代 ,由于这些后代在配合力 以及 中也 不会对其配合力产生多大影响。在选择单株进行 自交选 择 性状等方面存在差异 ,且其表型性状和配合力方面并无直接关 之前 ,需要对 S o 植株进 行配合力测定 ,这样才能达到 比较 理 系,故而在对晚代测 配的时候 ,会出现配合力和表型相反的情 想 的效果 。而如果 只根据其表型进行选择 的话 ,往往缺乏针对 况 。 性 ,不能达到很好 的效果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可 以知道 , 4测 配 方法 早代测配 的主要 的目的就是为了知道其在 自交方面是否还可以 在对 自交系进行选育 的过程 中,不但要选择那些在表型性 继续 ,这样在选育时间方面就能大大缩短 ,从而提高选育的效 状 比较好的植株 ,还需要其具有高配合力 的特征 ,这样才能更 率 。将那些价值不是很高的材料去除之后 ,挑选那些配合力 比 好地满足育种的要求 。在早代测配以及 晚代测配 中都不能忽视 较高 的材料进行集 中选育 ,这样 使得选育 的成功率更高。但是 这个 问题 ,只有保证这两个方面的特征才能更好地保证 种子 的 早代测配存在一个 明显的缺点就是其测配 的试验材料的数量往 质量 。在测配选育方法上 ,不同的育种者有着不 同的偏好。现 往 比较大 ,这样就使得测验工作 比 自交系选育存在的工作量还 在一种思路和方法都 比较新颖的育种方式——靶基因系统工程 要大 ,困难度还要高。 育种技术 ,这种方法将测配和选系在早 中晚代 同时进行 ,这样 2晚代测 配的特点 不但可 以进行 良好 的 自交系选育 ,还可 以选择优 良的品种。这 部分人则认为晚代测配能够达到更好 的效果 ,这主要是 种方式使得育种 可以变得规模化 ,相较 于传统 的育种工作 ,其 因为在进行 自交的过程 中 , 不 同时代见在配合力方 面并不相 同, 能够加强植 株的杂交优势 ,增强杂种优势遗传效应 ,其对于提 这样就导致 了配合力的稳定性不是非常好 ,这也就是说早代系 高我国的玉米育种水平有着很大 的促进作用。 的配合力并不能代表晚代系的配合力 。一般来说 ,需要 经过 自 交4 ~ 5代之后才会逐渐稳定 下来 。这 时的测配结果才能更好地 参考文献 反映其配合力方面的状 况。在进行测配工作之前 ,已经有大量 [ 1 】 张旭 ,刘 晓萍,郝学景 ,李立公 ,魏春 ,何光荣,马永 良 . 提 高玉 分离 的时代 中可以根据其在 产量 、抗性 、长势等方面的情况将 米育种效率 的途径 f J 】 . 安徽农 业科学 ,2 0 1 1( 0 1 ) .
11份糯玉米自交系穗位高配合力及遗传
11份糯玉米自交系穗位高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熊 婷1,2 周捷成2 麦嘉埼2 李坪遥2 刘鹏飞2 蒋 锋2 罗学梅1(1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州510520;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25)摘要:选用11份穗位高差异较大的糯玉米自交系,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方法,对糯玉米穗位高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11个亲本穗位高的一般配合力(GCA )效应差异较大,在-19.98~36.56之间,大小排序为:N14-1>N11-2>N9-1>N1>N47>N75>N7-1>N8>N27-1>N51>N17;11个自交系穗位高性状的GCA 与其所组配的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 )效应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穗位高性状的广义遗传率为98.19%,表明该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由遗传决定,受环境影响较小。
狭义遗传率为65.29%,加性效应较高,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
在育种实践中,该性状可在低世代进行选择。
关键词:糯玉米;穗位高;配合力;遗传参数玉米的穗位高是重要的农艺性状,也是影响株型的主要性状。
众多学者主要从玉米植株表型QTL 定位等方面,如王铁固等[1]、郑克志等[2]、尤诗婷 等[3]对株高和穗位高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兰进好等[4]研究表明,穗位高与玉米产量、抗倒伏性、耐密性及生态适应性密切相关。
李川等[5]研究表明,玉米穗位跟抗倒伏能力密切相关,过高容易造成玉米果穗弯曲或茎秆倒伏,从而影响玉米的机械收获效率,玉米籽粒的落穗率和破碎率大幅提高;过低则不利于光合产物的运输,同时会提高病害发生率以及加剧鼠害的发生。
穗位过高也会影响茎和根的生长,高穗位会导致茎和根承受更大的压力[6]。
育种实践中,参考配合力的高低选择优良亲本自交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中一般配合力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可以稳定遗传,有利基因位点越多,一般配合力越高;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决定特殊配合力,是特定组合中两亲本的等位或非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的体现,不能稳定遗传,反映出特定组合间的杂种优势程度[7]。
玉米自交系铁98033-1的配合力分析
玉米自交系铁98033-1的配合力分析摘要以自选系铁98033-1和其他8个常用优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 4双列杂交模式设计,配成36个单交组合,采用格子方排列试验,对产量、穗长、穗粗等11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铁98033-1自交系在产量因素的配合力效应中以千粒重和穗粗最为突出。
以其作为亲本之一与多粒型自交系杂交,容易实现优势互补,由此可选出强优势的组合。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铁98033-1;配合力多年来,由于单一型杂交模式和少数杂交种的长期大面积利用,使玉米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已成为限制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1-2]。
因此,国内外许多遗传育种工作者把研究重点放在种质扩增上[3-4]。
近年来,育种家利用或引进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用导入的办法进行种质资源的扩增和改良,取得了一些进展[5-6]。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曾利用外引杂交种自交分离的群体,按系谱法选育出二环系铁98033-1。
该文旨在研究铁98033-1的配合力,以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选用9个属于不同类群的常用玉米自交系作为试验材料,其种质来源分别为:昌7-2(唐四平头系统);Mo17(Lan-caster系统);丹340、0233(旅大红骨系统);478、郑58(Reid系统);沈137、599-2(PN78599系统);铁98033-1(自选系)。
1.2试验方法选用9个自交系,2007年冬在海南地区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4组配成36个杂交组合,2008年春季在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玉米试验地。
采用简单格子方排列,4次重复,行长4 m,双行区,每行15株,行株距66.7 cm×27.0 cm。
每区行内选收10穗,进行室内考种。
2结果与分析2.1穗部性状的方差分析对36个组合的6个穗部性状进行方差分析。
由表1可知,各组合之间在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6个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9个亲本在6个性状上的GCA效应值及其之间的SCA效应值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王娜,马强甘肃农业大学, (730070)E-mail:Wanan_henan@摘要:根据有关文献资料,从玉米作物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我国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划分我国草坪草杂种优势群的必要性。
关键词:玉米杂种优势群杂种优势模式杂种优势利用是作物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基础是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
合理准确地划分杂种优势群,建立相应的杂种优势模式,才能有效地选配杂交组合。
同时,作物种质的扩增、改良与创新也必须遵循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原理,才能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育种效率[1]。
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是近年来国内外育种家研究的热点。
这一研究对拓宽种质资源,克服杂交配组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2]。
玉米是杂种优势利用最早,并在世界范围内普及推广取得最有成效的作物[3]。
自1908年G.H.shull和E1M.East研究了玉米自交导致衰退,杂交产生优势的遗传现象后,揭示了杂种优势的奥秘,从而奠定了近代玉米杂交育种方法的基础。
美国30年代开始应用双交种,60年代应用单交种,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及生产上应用杂交种,使得玉米生产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美国推广应用玉米杂交种是玉米单产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专家们认为近30年来美国玉米产量的提高,40%-50%应归因于杂交种的推广应用;我国通常则以30%-40%作为诸种增产因素中杂交种的所占比重;可见玉米杂交种的应用在玉米生产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1. 我国的玉米杂种优势模式王懿波(1997)[4]将中国玉米种质杂交优势利用划分为10种主体模式和16种子模式。
其中玉米种质主体杂优模式有:改良Reid×Lancaster群、改良Reid×塘四平头群、改良Reid×旅大红骨群、改良Reid×旅大红骨杂优群、Lancaster群×塘四平头群、Lancaster群×旅大红骨群、Lancaster群×其它类群、塘四平头群×其它类群、Mo17×自330亚群、外杂选亚群×综合种选亚群;玉米杂优子模式有:改良Reid×Mo17亚群、改良Reid×自330亚群、改良Reid×塘四平头杂优群、改良Reid×旅大红骨杂优群、改良Reid×外杂选亚群、改良Reid×综合种选亚群、改良Reid×Suwan亚群、Mo17亚群×塘四平头杂优群、Mo17亚群×旅大红骨群、Mo17亚群×其它类群、Mo17亚群×旅大红骨群、Mo17亚群×其它类群、塘四平头群×外杂选亚群、塘四平头群×综合种选亚群、Mo17亚群×自330亚群、外杂选亚群×综合种选亚群。
CIMMYT玉米自交系青贮品质的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CIMMYT 玉米自交系青贮品质的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庞骋思1,高乔1,强艳芳2,吴永升3*陈波4(1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401;2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8;3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4玉林市玉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广西南宁537003)摘要:本研究以从CIMMYT 引进的高蛋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10份待测系和4份测验种),采用NC Ⅱ设计的方法产生40个杂交组合,并测定与分析5个青贮品质性状(生物产量、干物质、粗蛋白、淀粉、中性洗涤纤维)及其配合力。
结果表明:(1)5个青贮品质性状在地点和杂交组合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试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遗传差异;(2)生物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 效应值最高的自交系是C3,其次是C6,C1最低;(3)生物产量的特殊配合力SCA 效应值为正值的有C6T4、C1T2、C8T2、C10T1、C5T4和C7T1等24个组合,其中效应最高的是C6T4,其次是C1T2和C8T2;(4)在所有杂交组合中,C3T1的平均生物产量最高,C3T2和C6T4次之,这3个组合可作为潜势组合进一步试验。
青贮玉米育种中自交系配合力测定与分析时除考虑生物产量性状外,还需同时考虑干物质、粗蛋白、淀粉含量等其他性状,使育成品种的实际生产利用效率更高。
关键词:青贮玉米;自交系;品质;配合力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志码:ACombining Ability for Main Characters of Silage Quality in CIMMYT Maize Inbred LinesPANG Chengsi 1,GAO Qiao 1,QIANG Yanfang,WU Yongsheng 2*,CHEN Bo(1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Manufacture Engineering,Guangxi Nanning 530401,China 2Guangxi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anning 530028,China;3Institute of Vegetable Research,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xi Nanning 530007,China;4Yulin City Yuzhou District Agricul ‐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Station,Guangxi Yulin 537003,China;)Abstract :This study used high protein maize inbred lines introduced by CIMMYT as the test基金项目:广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Z2023058);南宁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2042)。
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_沈强云
中图分类号 : >#!9?"(*
文献标识码 : @
!"#$%&’& (" )’*$+ (, -#’.* /"01*+ 2’"* #"+ 3(40’"’"5 !0’$’6% (, -#’.* 7#1’ & -#’" 81#’6& ’" 9’"5:’#
>ABC D.12E$FG2H IJ KL.$M.2H N@CO P82E$L82EH N@CO KL18$3LG12 ’!"#$ %&’&(")* +,’-.-/-&0 1.,23.( 4 )(5&67 #8 4 2".)/9-/"(9 (,5 :#"&’-"7 ;).&,)&’0 < .,)*/(, +#"!"#H QL.21) !0&61#;6R SL- !* T1.U- .2M6-/ V.2-4 .2 C.2EW.1 12/ ( 86/.216F3862 .2M6-/ V.2-4 36844-/ X.5L # .2M6-/ V.2-4 8Y 78!+H Z129*"H P-*+:H AG12EU18 *H ;+9 Y68T ,-./H 0123145-6H S12E4.[.2E58GH 0G/1L82EEG X-6- 121VFU-/ MF Z.1VV-V Q6844 7-5L8/? SL- 6-4GV54 4L8X-/ 5L15 P-*+: 12/ P-#(!"&H 5L- [16-254 8Y P-/12 !% ’T1.2 3GV5.\16 .2 [68/G35.82 .2 C.2EW.1) L1/ \-6F L.EL >Q@? SL- V.2-4 X.5L L.EL-45 F.-V/ OQ@ .4 P-#(!"& 12/ C.2E#:H KL-2E((H C.2E+" 14 Y8VV8X] -6? SL-6- X-6- 82VF Y8G6 36844-4 X.5L L.EL-6 F.-V/ >Q@ 14 38T[16-/ X.5L P-*+: ^ P-#(!"&H XL.3L T-124 5L15 T12F 561.54 X.VV M- 2--/ 58 M- .T[68\-/ .2 T1.U- M6--/.2E .2 C.2EW.1? _5 X14 1V48 /.43G44-/ 1M8G5 38TM.2.2E 1M.V.5F 12/ L-6-/.5F 1M.V.5F 12/ 5L- 3866-V15.82 8Y 5L- 561.54 12/ 4L8X-/ 5L15 5L-6- 16- \-6F L.EL 3866-V15.82 M-5X--2 5L- 38TM.2] .2E 1M.V.5F 8Y F.-V/ 12/ -16 V-2E5LH -16 5L.3‘2-44 12/ 68X4 [-6 -16? _5 X14 4GEE-45-/ 5L15 68X4 [-6 -16 12/ 4--/4 [-6 68X 4L8GV/ M- T1.2 561.54 58 4-V-35 -V.5- .2M6-/ V.2-4 12/ /.6-35$4-V-35.2E 58 F.-V/ T.EL5 M- V-44 -YY-35.\- .2 6-5G62? <*% =(1+&R 71.U-a _2M6-/ V.2-a Z.1VV-V 36844 T-5L8/a Q8TM.2.2E 1M.V.5F
11个玉米主要性状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11个玉米主要性状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作者:刘强杨明花艾合买提江周新丽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6年第07期摘要:以5个自育玉米自交系为主要对象,采用Griffing方法4(模型I)组配出55个杂交组合,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与玉米单株产量相关的性状,按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是穗长、穗粗、千粒质量、出籽率、穗行数、穗位高、轴粗、行粒数、株高、秃尖、茎粗,其中穗长、穗粗、千粒质量及出籽率均达到极显著相关,穗行数达到显著相关,其余性状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
通径分析表明:各测试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按大小依次是穗行数、行粒数、穗长、株高、轴粗、茎粗、秃尖长、穗位高、千粒质量、出籽率、穗粗,其中穗行数、行粒数、穗长这3个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玉米;相关性;通径分析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7.028Abstract:Five maize inbreds lines`combination ablity and heterosis group were studied in this study, and Giffing method 4 (model I) was useded to hybrid the 55 hybrid combinations. The result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rrelationship with the production of per plant decreased from ear length, ear diameter, 1 000-kernel weight, shelling percentage, rows per ear, ear height, axis diameter, kernels per row, plant height, sterile length, stem diameter accordingly. The correlation index of ear length, ear diameter, 1 000-kernel weight, shelling percentage was 0.98, 0.88, 0.85, 0.80 accordingly, and they were significant at 0.01 level. The rows per ear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per plant at 0.05 levels, the correlation index of other traits with the production of per plan were not significant. The result of path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rect contribution of test traits to yield per plant decreased for rows per ear, kernels per row, ear length, plant height, axis diameter, stem diameter, sterile length, ear height,1 000-kernel weight, shelling percentage, ear diameter, accordingly. The rows per ear to the yield per plant was 0.8 ,and which was significant at 0.05 level, kernels per row to the yield per plant was 0.8 and was significant at 0.05 level, ear length to the yield per plant was 0.4 and was significant at 0.05 level.Key words: maize;correlation analysis;path analysis当前,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是许多不同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甜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甜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甜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是研究甜玉米育种中的关键问题,对于提高甜玉米的遗传育种效率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甜玉米自交系是通过长时间的自交自选育种,产生的自交纯系。
由于长时间自交容易产生自交抑制,导致自交系中存在着不同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甜玉米自交系的主要性状往往受到这些不同等位基因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配合力。
了解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可以帮助育种者更好地利用自交系间的优势互补效应,提高甜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本文旨在通过对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进行分析,探讨其性状表现和配合力水平,为甜玉米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可以加快甜玉米育种的进程,提高甜玉米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为甜玉米的生产做出贡献。
【字数:224】1.2 研究目的甜玉米自交系的繁育是种质资源开发和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
在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中,研究目的是明确各自交系在杂种优势形成中的贡献以及性状配合力的表现,为育种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自交系的性状表现和遗传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估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潜力,有利于选育杂种优势明显的亲本组合,提高甜玉米杂种的育种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研究旨在通过配合力分析方法,揭示甜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特点,为进一步实现甜玉米高产、抗逆的育种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探究自交系的性状配合力机制和影响因素,可以为甜玉米育种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推动甜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甜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对于甜玉米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可以准确评估不同自交系间的亲和性,为选配亲本提供科学依据。
配合力分析可以帮助育种者更好地理解甜玉米性状遗传规律,指导甜玉米杂交种的选育。
配合力分析还可以发掘出在甜玉米自交系中具有优良性状配合力的基因型,为甜玉米品种改良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
玉米各自交系类群及其特点概述
常见玉米各自交系类群及其特点概述(据老师课堂讲课内容总结,出处不知)一、Reid群1.该类群特点:多为美国杂交种系,遗传基础较丰富,植株叶片较上冲,抗病抗倒性较好,果穗较长,略粗,籽粒长,马齿形,多中熟,配合力高,但近年来该类群感染锈病、弯胞菌叶斑病和粗缩病较多。
2.包括的自交系:掖478,郑58(该类群代表自交系),郑32, 8112,7922,郑653,黄C,L105,新白503,琼42,济223,掖107,沈219-1, 52106, 独321,3184,郑13, 153等二、唐四平头群1.该类群特点:该类群叶片上冲,株型较紧凑,抗倒性中等,果穗中长,较粗,籽粒中长,硬粒或半硬粒型,早熟或中早熟,多为浅黄色,易感锈病、弯胞菌叶斑病、青枯病和病毒病。
2.包括的自交系:黄早四,昌七-2(该类群代表自交系),安152,京7,K12,黄选522,浚152,获选A60, 5237等三、旅大红骨群1.该类群特点:叶片较宽,上冲,抗病性好,抗倒性中等,果穗中长,较粗,马齿或半马齿型,生育期较长,易感锈病、弯胞菌叶斑病、青枯、病毒病和黑穗病等2.包括的自交系:E28,丹340(该类群代表自交系),360选,郑22,8340,选4-1, 340-5,F349, 53,选3, 868,811等四、Lancaster群1.该类群特点:植株较高,叶片平展或中间型,抗病性较好,抗倒性中等,果穗长,中粗,籽粒长,马齿或半马齿型,中熟,株型松散,根系欠发达,易感条锈病,近年来育种应用比重呈下降的趋势。
2.包括的自交系:Mo17(该类群代表自交系),商27-263,维矮141,许052,漯12,HZ32五、P78599群(简称P群或78599群)1.该类群特点:该群含热带和亚热带种质,遗传基础十分丰富,具有高产、优质和抗倒的特点,茎叶青绿,保绿度好,活秆成熟,秆强不倒,抗叶斑病和茎腐病等2.包括的自交系:P178,P138,丹599,丹3130,齐319, 89-1, 87-1,599-3,齐318,济533,丹598,早318等六、综合群1.该类群特点:不大明显2.包括的自交系:综3,综31,N808, 374等。
113份玉米自交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9):1G7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h l j n y k x .h a a s e p.c n D O I :10.11942/j.i s s n 1002G2767.2023.09.0001李文龙,李聪,冯艳飞,等.113份玉米自交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9):1G7.113份玉米自交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分析李文龙,李㊀聪,冯艳飞,邓㊀杰,孙丽芳,王㊀霞,高树仁(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摘要:为探究不同产量要素对玉米自交系产量的影响,选择113份玉米自交系材料,对其穗重㊁穗长㊁穗粗㊁秃尖长㊁百粒重㊁轴重㊁轴粗㊁籽粒含水量㊁穗行数㊁行粒数等性状进行相关分析㊁灰色关联分析㊁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重㊁行粒数㊁轴重㊁穗长㊁穗粗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66,0.58,0.35,0.30和0.30;穗行数和含水量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20;秃尖与小区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小区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穗重>行粒数>穗长>轴重>穗粗>秃尖>穗行数>轴粗>含水量.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穗重>行粒数>轴粗>穗长>含水量>轴重>秃尖>穗粗.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把113份玉米自交系分成4类,其中第一类30个自交系;第二类80个自交系;第三类2个自交系;第四类有1个自交系.综上所述,9个性状对玉米产量影响大小分别为:穗重>行粒数>穗长>轴重>穗粗>轴粗>穗行数>含水量>秃尖.关键词:玉米;产量;自交系;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聚类分析收稿日期:2023G06G21基金项目:大庆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 大庆地区鲜食糯玉米品种引种鉴定及综合评价 (z d G2023G47).第一作者:李文龙(1993-),男,硕士,研究实习员,从事玉米育种研究.E Gm a i l :1261608860@q q.c o m .通信作者:高树仁(1965-),男,博士,教授,从事玉米育种研究.E Gm a i l :g a o s h r 107@126.c o m.㊀㊀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㊁饲料㊁经济作物[1G2].2022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27720.3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38%[3].在传统育种过程中,主要是依靠自交系的选择和改良,组配出优良的杂交种,从而提高玉米产量[4].玉米产量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并且各性状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某一性状的改变会导致其他性状改变[5G9].因此,明确各性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对自交系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采用相关分析㊁灰色关联分析㊁通径分析㊁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玉米主要产量性状进行研究.龙舟等[10]对杂交种性状进行分析时指出,影响玉米产量相关性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是穗粗㊁百粒重㊁轴重㊁出籽率.和凤美等[11]在研究自交系性状与产量关系时,得出穗长㊁穗粗㊁行粒数与单穗产量相关性最大.陈志刚等[12]分析13个玉米品系的主要性状时表明,穗行数和粒重与玉米产量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和0.94.赵光毅[13]对37个玉米杂交组合分析发现,穗长㊁穗粗㊁穗行㊁行粒数㊁百粒重等性状与产量呈正相关.孟静娇等[14]研究表明,穗长和百粒重对12个参试品种产量影响最大.刘嘉良等[15]研究表明,行粒数和百粒重对29份玉米杂交种产量影响最大,且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玉米自交系是培育玉米杂交种的关键,而本地区关于自交系产量性状分析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对113份玉米自交系的产量性状进行测试分析,并对不同自交系间进行相关分析㊁灰色关联度分析㊁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各主要性状对产量构成的重要性,为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和组配高产玉米杂交种提供理论参考.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22年在黑龙江省密山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基地进行,具体地理位置为45ʎ01ᶄN~45ʎ55ᶄN ,131ʎ14ᶄE~133ʎ08ᶄE .前茬作物为大豆,秋整地,土壤肥力中等.供试土壤为白浆土.1.2㊀材料本研究以113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表1).1.3㊀方法1.3.1㊀试验设计㊀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垄长3m ,垄宽65c m ,单行区,小区面积1.95m2.株距20c m ,种植密度为75000株 h m -2,四周设5m 保护行.秋施尿素94.5k g hm -2㊁磷酸二铵189k g h m -2㊁氯化钾81k g h m -2.于2022年5月2日人工点播,6月5日开始间苗,6月25日追施尿素300k gh m -2,其他管理按照大田进行.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黑㊀龙㊀江㊀农㊀业㊀科㊀学9期表玉米自交系材料1.3.2㊀测定项目及方法㊀成熟后,每个小区实收测产.每小区选取20个具有代表性果穗进行室内考种.按照常规方法测量穗重(X1)㊁穗长(X2)㊁穗粗(X3)㊁秃尖长(X4)㊁轴重(X5)㊁轴粗(X6)㊁含水量(X7)㊁穗行数(X8)㊁行粒数(X9)等指标.1.3.3㊀数据分析㊀采用E x c e l2019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整理.用D P S7.05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㊁灰色关联度分析㊁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2㊀结果与分析2.1㊀玉米自交系产量变异系数变异系数体现了各个指标数据的离散程度,变异系数越大,离散程度越大.由表2可知,各指标变异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秃尖>轴重>产量>穗重>穗长>含水量>行粒数>穗行数>轴粗>穗粗,其大小分别为76.72%㊁44.43%㊁42.99%㊁29.39%㊁23.51%㊁21.46%㊁18.74%㊁12.43%㊁11.88%和9.97%.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9期㊀㊀李文龙等:113份玉米自交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分析㊀㊀㊀表2㊀玉米自交系产量变异系数项目轴重/k g轴粗/c m含水量/%小区产量/k g穗重/k g秃尖/c m穗长/c m穗粗/c m穗行数行粒数平均数0.067.8217.800.890.320.9915.1811.7014.2225.33方差0.000.8614.590.150.010.5812.741.363.1222.52偏度1.300.50-0.740.490.720.745.780.700.530.18峰度1.620.270.11-0.100.070.2749.540.400.31-0.46最小值0.025.8012.200.220.180.0010.179.0010.0015.33最大值0.1710.5030.102.010.613.6746.0015.1019.3337.00标准差0.030.933.820.380.090.763.571.171.774.75变异系数/%44.4311.8821.4642.9929.3976.7223.519.9712.4318.742.2㊀玉米自交系方差分析F值由表3可知,参试113个玉米自交系穗重㊁秃尖㊁穗粗㊁穗行数㊁行粒数㊁含水量㊁轴粗和轴重的F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可以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表3㊀玉米自交系方差分析F值穗长穗重秃尖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含水量轴粗轴重1.196287.133∗∗3.571∗∗10.129∗∗5.969∗∗6.353∗∗110.63∗∗6.754∗∗52.043∗∗㊀㊀注:∗∗表示达到1%极显著水平.下同.2.3㊀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由表4可知,与玉米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的性状有穗重㊁行粒数㊁轴重㊁穗长和穗粗,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58,0.35,0.30和0.30.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的为穗行数和含水量,其相关系数均为0.20;秃尖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说明穗重㊁穗长㊁穗粗㊁行粒数㊁轴重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穗行数和含水量.表4㊀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关系数穗重秃尖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轴重轴粗含水量秃尖-0.12穗长0.34∗∗-0.01穗粗0.72∗∗0.110.06穗行数0.48∗∗0.160.100.64∗∗行粒数0.65∗∗-0.25∗∗0.40∗∗0.120.17轴重0.75∗∗0.150.19∗0.73∗∗0.50∗∗0.30∗∗轴粗0.50∗∗0.24∗∗0.010.81∗∗0.52∗∗-0.020.68∗∗含水量0.49∗∗0.050.050.51∗∗0.39∗∗0.23∗0.64∗∗0.44∗∗小区产量0.66∗∗-0.30∗∗0.30∗∗0.30∗∗0.20∗0.58∗∗0.35∗∗0.140.20∗2.4㊀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由表5可知,小区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排序为穗重>行粒数>穗长>轴重>穗粗>秃尖>穗行数>轴粗>含水量.关联系数分别为0.8790,0.8637,0.8576,0.8379,0.8356,0 8248,0.8244,0.8139和0.7929.表5㊀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性状穗重行粒数穗长轴重穗粗秃尖穗行数轴粗含水量关联度0.87900.86370.85760.83790.83560.82480.82440.81390.7929排序123456789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黑㊀龙㊀江㊀农㊀业㊀科㊀学9期2.5㊀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由表6可知,各性状对产量直接作用的大小依次为穗重>行粒数>轴粗>穗长>含水量>轴重>秃尖>穗粗,其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 8320,0.0704,0.0264,0.0178,-0.0431,-0.1326,-0.1473和-0.1893.表6㊀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性状直接通径系数间接通径系数穗重秃尖穗长穗粗行粒数轴重轴粗含水量合计穗重0.83200.01760.0061-0.1357㊀0.0456-0.09990.0131-0.0209-0.1741秃尖-0.1473-0.0995㊀-0.0002-0.0208-0.0178-0.02040.0064-0.0023-0.1546穗长0.01780.28680.0013-0.01180.0281-0.02510.0001-0.00210.2773穗粗-0.18930.5966-0.01610.00110.0087-0.09610.0213-0.02180.4937行粒数0.07040.53930.03720.0071-0.0233-0.0404-0.0005-0.01010.5093轴重-0.13260.6268-0.02270.0034-0.13730.02140.0179-0.02750.4820轴粗0.02640.4144-0.03570.0001-0.1526-0.0013-0.0899-0.01890.1161含水量-0.04310.4040-0.00790.0009-0.09570.0164-0.08460.01160.24472.5.1㊀穗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㊀穗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P =0.8320,秃尖㊁穗长㊁行粒数和轴粗对小区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穗粗㊁穗重和含水量对小区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为负数.穗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66,而间接负效应大于间接正效应,说明适当增加穗重提高玉米产量时,需要注意穗粗的选择.2.5.2㊀行粒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㊀行粒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P =0.0704,穗重㊁秃尖和穗长对小区产量的间接作用为正向效应,其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5393,0.0372和0.0071;穗粗㊁轴重㊁轴粗和含水量对小区产量的间接作用为负向效应,其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0233,-0 0404,-0.0005和-0.0101.其间接正效应大于间接负效应,且行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58.因此说明在玉米育种栽培中可选择培育或者栽培行粒数较多的品系来提高植株的产量.2.5.3㊀轴粗对玉米产量的影响㊀轴粗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P =0.0264,穗重和穗长对小区产量的间接作用为正向效应,其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144和0.0001;秃尖㊁穗粗㊁行粒数㊁轴重和含水量对小区产量的间接作用为负向效应,其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0357,-0.1526,-0.0013,-0.0899和-0.0189.其间接正效应大于间接负效应,且轴粗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14.因此说明在玉米育种栽培中可以选择轴粗较粗的品系来提高植株产量.2.5.4㊀穗长对玉米产量的影响㊀穗长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P =0.0178,穗重秃尖㊁行粒数和轴粗对小区产量的间接作用为正向效应,其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2868,0.0013,0.0281和0 0001;穗粗㊁轴重和含水量对小区产量的间接作用为负向效应,其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0118,-0.0251和-0.0021.其间接正效应大于间接负效应,且穗长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30.因此可以选择穗长性状来提高植株的产量.2.5.5㊀秃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㊀秃尖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P =-0.1473,轴粗对小区产量的间接作用为正向效应,其间接通径系数为0 0064;穗重㊁穗长㊁穗粗㊁行粒数㊁轴重和含水量对小区产量的间接作用为负向效应,其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0995,-0.0002,-0.0208,-0.0178,-0.0204和-0.0023.秃尖的间接负效应大于间接正效应,且秃尖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30,说明秃尖不利于产量的提高.2.6㊀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由图1可知,根据113份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平均值,在欧氏距离7处将113份玉米自交系分为4类,结果如表7所示,其中第一类包括P H 1N 2D ㊁F u 8501㊁W I L _19等30个自交系;第二类包括P H N 66㊁2004048023㊁P H V 53等80个自交系;第三类有2个自交系,分别为Z a o q u n 2和M GL Y 66;第四类有1个自交系,为F GY N Y 14.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9期㊀㊀李文龙等:113份玉米自交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分析㊀㊀㊀图1㊀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聚类分析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㊀黑㊀龙㊀江㊀农㊀业㊀科㊀学9期表7㊀自交系分类表类型材料名称第一类型P H1N2D㊁F u8501㊁W I L_19㊁P HM81㊁P H T55㊁MGX Y1483㊁四428㊁618㊁H u a n g z a o s i㊁21N35655㊁P H N82㊁21B S11945㊁P H R58㊁Z2018F㊁MGY N Y14㊁21N35662㊁2004005040㊁B73㊁P HH93㊁B C C03㊁W I L_3㊁MGL Y99GZ W㊁2004044007㊁沈10㊁2004011031㊁L x9801㊁FGL Y66GZ W㊁2004005029㊁W I L_15㊁C A L B169第二类型P H N66㊁2004048023㊁P H V53㊁L H209㊁MGX D101㊁S h u a n g741㊁L H162㊁HM12111㊁MGL D656㊁C h a n g7_2㊁18WG3(长)㊁I B B14㊁21B S11981㊁M L606㊁辽白371㊁M o17㊁V A59㊁29M I B Z2㊁FGL D2㊁L I A O5114㊁A i j i n525㊁L H181㊁P H R55㊁MGD H969GZ W㊁5237㊁P H R K B㊁21N35716㊁沈3336㊁H152㊁2004026033㊁L I B C_4㊁H95㊁L H192㊁21B S12176㊁21B S10876㊁B a i h u n h u a n g㊁200B㊁MGC S5101N㊁2004032083㊁丹6263㊁FGD e d a n5㊁H F12202㊁698_3㊁P H V A9㊁21B S10933㊁2004027061㊁L H163㊁Z H68㊁O h43㊁P H J40㊁2004013018㊁M S153㊁A374㊁P H R30㊁W22㊁2004038034㊁X L1403㊁MGL Y99㊁W I L_24㊁L H160㊁P H P R5㊁K523㊁MGT N9GZ W㊁21N35755㊁MGL M33GZ W㊁丹3130㊁7884G7H t㊁K12㊁P HH J C㊁辽1412㊁P HW30㊁2004024067㊁2004045034㊁2004025067㊁吉63㊁MGJ D73㊁2004006024㊁O Q403㊁Z M052㊁Z M035第三类型Z a o q u n2㊁MGL Y66第四类型FGY N Y143㊀讨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适用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的㊁比较复杂的指标,它可以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综合评价,而玉米产量正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指标[16].黄晓琴[17]研究表明鲜食糯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穗重>行粒数>穗长>穗粗>轴重>穗行数>含水量>轴粗>秃尖.吴兰芳等[18]研究表明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出籽率>百粒重>穗粗>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秃尖>穗长.秦永云等[19]对14个玉米新品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其大小顺序为株高>穗位高>秃尖>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本研究表明,产量与各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是穗重>行粒数>穗长>轴重>穗粗>秃尖>穗行数>轴粗>含水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的有穗重㊁穗长㊁穗粗㊁行粒数和轴重,说明这些性状对产量潜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穗重和行粒数这两个性状的选择;小区产量与秃尖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要严格对秃尖长进行负向选择.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重对小区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行粒数㊁轴粗㊁穗长,含水量㊁秃尖㊁穗粗对小区产量为负效应.所以在玉米自交系选育中,要重视穗重指标,对行粒数㊁轴粗㊁穗长的选择可以放宽标准.严格选择无秃尖或秃尖小的类型.相关分析中,含水量㊁穗粗㊁轴重与小区产量正相关,而这3个指标的直接通径系数是负值,可能是分析原理不同导致的.黄婷等[20]研究表明穗粗㊁穗行数㊁行粒数是影响玉米自交系产量的主要因素.杨明花等[21]研究认为,应当选择行粒多㊁轴粗小的育种材料.王美霞等[22]研究表明,穗行㊁行粒㊁秃尖与玉米产量关联度最大.本研究综合3种分析结果,得到穗重㊁行粒数㊁穗长是促进玉米自交系产量的主要因素.这可能是因为玉米材料不同,分析出的结果也不一致.本研究表明,9个性状对玉米产量影响大小分别为:穗重>行粒数>穗长>轴重>穗粗>轴粗>穗行数>含水量>秃尖.同时,玉米产量是多个性状共同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在选育过程中要考虑到各个性状,各性状应相互协调才能选育出高产的品种.由于玉米属于杂交作物,是不同自交系亲本组配后形成的杂交种.在遗传过程中,由于受到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等上位效应的影响,导致某些基因无法转化表达,所以自交系产量和杂交种产量之间存在差距,后续会增加遗传分析等相关研究.4㊀结论本研究通过对113个玉米自交系进行相关分析㊁灰色关联分析㊁通径分析,得出9个性状对玉米产量影响大小分别为:穗重>行粒数>穗长>轴重>穗粗>轴粗>穗行数>含水量>秃尖.通过聚类分析,将113份玉米自交系分成4类,其中第一类30个自交系;第二类80个自交系;第三类2个自交系;第四类有1个自交系.参考文献:[1]㊀郭晓霞,郭玲玲,王凤莲,等.籽粒性状对玉米产量和机收的影响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20(2):4G5,7.[2]㊀高振环.玉米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9期㊀㊀李文龙等:113份玉米自交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分析㊀㊀㊀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2):6G7,10.[3]㊀王贵荣.202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4]㊀李召锋,梁晓玲,阿布来提,等.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9,46(2):232G236.[5]㊀鲁珊,毛彩云,陆建章,等.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8,24(5):55G57.[6]㊀桑志勤,陈树宾,张占琴,等.新疆中熟玉米区试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8(1):52G56.[7]㊀Z H O UZQ,Z HU A N GCS,L U X H,e t a l.D i s s e c t i n g t h eg e n e t i cb a s i su n d e r l y i n g c o m b i n i n g a b i l i t y o f p l a n th e i g h tr e l a t e d t r a i t s i n m a i z e[J].F r o n t i e r s i nP l a n tS c i e n c e,2018(9):1117.[8]㊀徐磊,谭福忠,师臣,等.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7):1G6.[9]㊀周长军.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4):15G22.[10]㊀龙舟,杨威,冯艳飞,等.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22,34(5):1G5.[11]㊀和凤美,朱芮,朱永平,等.甜玉米自交系性状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J].作物杂志,2014(3):32G35.[12]㊀陈志刚,支金虎,孙会东.玉米品种(系)的主要性状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22,53(9):28G33.[13]㊀赵光毅.37个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相关性状分析[J].甘肃农业科技,2015(8):29G33.[14]㊀孟静娇,张树明,刘婷婷,等.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1(4):128G129,163.[15]㊀刘嘉良,邓杰,于洋,等.黑龙江省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9,31(6):7G11.[16]㊀黄晓玉,王兰会.S P S S24.0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17]㊀黄晓琴.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种业,2023(2):94G99,105.[18]㊀吴兰芳,岑庆宋,张超,等.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耕作与栽培,2022,42(6):5G9.[19]㊀秦永云,郭凤鸣,胡新洲,等.玉溪中高海拔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云南农业科技,2023(3):52G54,57.[20]㊀黄婷,张思亲,王治中,等.玉米自交系Z O LG1姊妹系的农艺性状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22,35(3):491G496.[21]㊀杨明花,王倩,周新丽,等.玉米杂交组合性状及产量的多重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22,59(9):2114G2122.[22]㊀王美霞,陈保国,张之奇,等.早熟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种子,2021,40(1):108G111,127.A n a l y s i s o fY i e l d a n dM a i nA g r o n o m i cC h a r a c t e r so f113M a i z e I n b r e dL i n e sL IW e n l o n g,L IC o n g,F E N GY a n f e i,D E N GJ i e,S U NL i f a n g,W A N GX i a,G A OS h u r e n(C o l l e g e o fA g r o n o m y,H e i l o n g j i a n g B a y i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s i t y,D a q i n g16331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o r d e r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y i e l d f a c t o r so n t h e y i e l do fm a i z e i n b r e d l i n e s,113m a i z e i n b r e d l i n e sw e r e s e l e c t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a n d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g r a y 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p a t ha n a l y s i sa n d 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w e r e p e r f o r m e d o n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s o f10m a i n t r a i t sw h i c hw a s e a rw e i g h t,e a r l e n g t h,e a r d i a m e t e r, b a r e t o p l e n g t h,100Gk e r n e l w e i g h t,c o bw e i g h t,c o b d i a m e t e r,m o i s t u r e c o n t e n t,r o w s p e r e a r a n dk e r n e l s p e r r o w.T h e r e s u l t s o f 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e a rw e i g h t,k e r n e l s p e r r o w,c o bw e i g h t,e a r l e n g t ha n d e a r d i a m e t e r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p o s i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w i t h p l o t y i e l d,a n d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sw e r e0.66,0.58,0.35,0.30a n d0.30,r e s p e c t i v e l y.T h en u m b e ro fr o w s p e re a ra n d w a t e rc o n t e n tw e r e p o s i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w i t h t h e y i e l do f t h e p l o t,w i t hac o r r e l a t i o n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0.20.B a r e t o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n e g a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w i t h t h e y i e l d o f t h e p l o t,w i t h a 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0.30.G r a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d e g r e eb e t w e e n p l o t y i e l da n d y i e l d c h a r a c t e r sw a s r a n k e d a s f o l l o w s:e a rw e i g h t>k e r n e l s p e r r o w>e a r l e n g t h>c o bw e i g h t>e a rd i a m e t e r>b a r e t o p>n u m b e ro f r o w s p e re a r>c o bd i a m e t e r>w a t e r c o n t e n t.P a t h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d i r e c t e f f e c t o f e a c h t r a i t o n y i e l dw a s a s f o l l o w s:e a rw e i g h t>k e r n e l s p e r r o w>c o bd i a m e t e r>e a r l e n g t h>w a t e rc o n t e n t>c o b w e i g h t>b a r e t o p>e a rd i a m e t e r.C l u s t e r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t h a t113m a i z e i n b r e d l i n e s c o u l d b e d i v i d e d i n t o4c a t e g o r i e s,w i t h30i n b r e d l i n e s i n t h e f i r s t c a t e g o r y;80i n b r e d l i n e s i n t h e s e c o n d c a t e g o r y;T h e t h i r d t y p eh a d2i n b r e d l i n e s;T h e f o u r t h t y p e h a d a n i n b r e d l i n e.I n c o n c l u s i o n,t h e i m p a c t o f9p e r s o n a l i t y t r a i t s o nm a i z e y i e l dw a s a s f o l l o w s:e a rw e i g h t>k e r n e l s p e r r o w>e a r l e n g t h>c o bw e i g h t>e a r d i a m e t e r>c o bd i a m e t e r>n u m b e r o f r o w s p e r e a r>w a t e r c o n t e n t>b a r e t o p.K e y w o r d s:m a i z e;y i e l d;i n b r e d l i n e;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p a t h a n a l y s i s;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不同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不同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摘要以8个玉米自交系作为亲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15个杂交组合。
对其F1代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
通过分析比较后,初步筛选出强优势组合克99和民99,其在穗重、百粒重主要性状的SCA效应值都较高,杂种优势强。
从总配合力效应的数据中筛选出比较有利用价值的4个自交系,分别为克99、民99、L0208和民199。
Abstract Using 8 maize inbred lines for parents,the combining ability of five main agronomic traits of 15 F1 generations from incomplete diallel cross were analyzed for combining abi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binations of strong advantages were Ke 99 and Min 99,and the effect value of SCA were higher for the weight of ear and and 100-seed weight. Ke 99,Min 99,L0208 and Min 199 four inbred lines that had utilization value were screened out from the total combining ability.Key words maize;inbred line;combining ability;argonomic trait目前,全国每年玉米生产推广的品种有数百个,但多数使用年限都不长。
其主要原因是产量不稳定,抗性弱,品质差。
归根结底还是自交系的性状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育种目标所致。
由此可见,选育高产、多抗、优质自交系是决定玉米杂交种优劣的关键所在。
新选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新选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欧杨虹;吴雯雯;邵元健;吴永升【摘要】[目的]分析新选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为进一步组配优良杂交组合提供参考.[方法]以10份新选玉米自交系为待测系,4份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 Ⅱ设计获得40个杂交组合,在江苏省4个不同试点进行鉴定,调查其籽粒产量、穗腐病等级、籽粒水含量、株高和吐丝期等,并评价新选自交系的配合力.[结果]不同杂交组合的籽粒产量、穗腐病等级、株高和吐丝期均以徐州点最高,分别为10.37 t/ha、2.81、239.69 cm和64.71 d;籽粒水含量以南通点最高,为26.98%;所有杂交组合的各个性状均以扬州点表现最低.产量、穗腐病等级和吐丝期在不同试点的变异系数变幅较大,分别为7.42%~16.89%、10.17%~16.48%和1.02%~5.25%;而籽粒水含量和株高的变异系数变幅较小,分别为4.85%~8.06%和5.46%~6.76%.自交系L4籽粒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0.79),其次为L6,L7最低.籽粒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为正的有L6×T4、L1×T2、L8×T2、L10×T1、L5×T4和L7×T1等24个组合,其中L6×T4的效应值最高(0.81),其次是L1×T2.在所有杂交组合中,组合L4×T1产量最高,为7.65 t/ha;其次为组合L4×T3和L6×T4,产量分别为7.34和7.27 t/ha.所有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明显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产量、穗腐病等级、籽粒水含量、株高和吐丝期等性状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结论]自交系L4、L6和L9等产量GCA效应值较高,且自交系L6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今后育种的重点材料;高产组合L4×T1和L4×T3可推荐参加江苏省玉米新组合筛选试验.【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6(047)002【总页数】5页(P180-184)【关键词】玉米;自交系;产量;农艺性状;配合力;加性效应【作者】欧杨虹;吴雯雯;邵元健;吴永升【作者单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07;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07;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07;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研究意义】自交系选育是选育优良杂交种的基础。
新选育几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
的时候可以不作为重点项目进行考虑。
交 系 单 株 产 量 一 般 配 合 力 较 低 的 是 沈 Z0618 和 沈
2.1.4 行 粒 数 一 般 配 合 力 分 析 从 表 1 可 以 看 出 , Z0606。
这 些 玉 米 自 交 系 的 行 粒 数 一 般 配 合 力 效 应 值 在 - 2.2 不 同 自 交 系 杂 交 组 合 农 艺 性 状 的 特 殊 配 合 力
穗粗 -0.11 0.07 0.07 -0.21 0.15 0.09 -0.09 0.10 -0.01 0.00
行粒数 1.46 -1.79 -0.54 0.71 -0.79 0.96 -1.38 -0.04 0.63 0.79
百粒重 -0.06 -1.38 0.98 -1.36 1.40 0.42 1.49 -1.42 -0.59 0.53
自交系 沈 Z0606 沈 Z0610 沈 Z0615 沈 Z0618 沈 Z0623 沈 Z0629
S121 吉 853 沈 3117 PH4CV
穗位 -0.03 0.37 -6.43 1.97 3.57 0.57 -6.17 -0.30 1.30 5.17
穗长 -0.19 -1.07 0.81 -0.45 0.03 0.85 -0.55 -0.42 0.34 0.63
作 者 简 介 :周 晶 (1980-),女 ,硕 士 ,高 级 农 艺 师 ,从 事 玉 米 遗 传 育 种 工 作 。
- 82 -
试验研究 2016.6
PH4CV。
这些玉米自交系的百粒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在-
2.1.2 穗 长 一 般 配 合 力 分 析 从 表 1 可 以 看 出 ,这 1.42~1.49,最高的是 S121,最低的是吉 853。 百粒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马毅,张玉红,霍建中,冯留锁,张学舜(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453002)摘要:用11个自交系按6×5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30个组合,对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和单株产量等9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其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不一定高,一般配合力低的自交系其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也可能比较高。
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高低不能正确反映实际表现,总配合力效应值比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更能反映组合的实际表现。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在玉米育种实践中,有些自交系虽然性状很好,但组配的杂交种产量并不高,有些自交系表现一般,却能组配出显著增产的F1代杂交种。
要选出显著增产的F1代杂交种,主要取决于亲本自交系的配合力。
配合力是自交系潜在能力的反映,是利用杂种优势的基础。
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测定,已成为育种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前人已取得较多成果,如张学舜[1],李潮海[2],邵红玉[3],吕巨智[4]等对自交系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
本研究对11个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以期为自交系的选育和新组合组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2014年冬以6个美国杂交种选育的二环系Y09、Y10、Y11、Y12、Y17和Y19做母本,以5个黄改系新7、新6、4CVM001、H03、H02做父本,按照N 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P1×P2)组配30个组合。
2015年在新乡市农科院辉县试验基地对这30个组合进行夏播。
试验采用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栽培管理同大田。
双行区种植,行长4m,行距60cm,株距22.2cm,种植密度75000株/hm2。
抽雄后选有代表性的10株对株高和穗位高进行测定。
小区全部收获计产,选有代表性的10个果穗对穗部性状进行考种。
室内考种项目为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小区产量,并计算出籽率和单株产量。
试验数据采用唐启义先生的DP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2.1 各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对所测性状进行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表1)表明,供试组合的各性状在组合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进一步做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
亲本P1组中,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单株产量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这说明P1组自交系在这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存在真实差异。
亲本P2组中,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这说明P2组自交系在这4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存在真实差异。
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这9个性状都达极显著水平,表明这些性状在F1杂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1 组合与亲本间各性状配合力分析(F值)变异来源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单株产量组合间19.62**31.54**50.83**19.24**27.30**33.22**165.88**9.30**22.18** P1 1.82 2.86*17.41** 1.98 31.10**7.52**7.71**8.18**10.59** P2 1.44 1.05 1.43 9.32**17.99** 3.84* 3.77* 2.07 1.72 P1×P2 16.32**23.74**13.07**8.30** 3.20**13.20**65.32** 3.90**8.06** 2.2 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分析一般配合力效应是由亲本基因型的加性效应基因所决定的,是可以遗传的部分,其效应值大小一般与相应性状的遗传可能性成正比,一般配合力高的相应性状,其遗传力也高,同时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从表2可以看出,同一自交系的不同性状和不同自交系的同一性状在GCA相对效应值有着很大的差别。
从株高性状来看,自交系Y09、Y11、Y12、新7、新6的效应值为负,说明它们有降低后代株高的作用。
从穗位高性状来看,自交系Y11、Y12、Y17、新6、4CVM001、H02的效应值为负,说明6个自交系有降低后代穗位高的作用。
从穗长性状来看,自交系Y09、Y10、Y17、Y19、新6、H03的效应值为正,有增加后代穗长的作用。
从穗粗性状来看,自交系Y09、Y10、Y11、Y12、新7、H03的效应值为正,有增加后代穗粗的作用。
从穗行数性状来看,自交系Y11、Y12、Y17、新7、H02的效应值为正,有增加后代穗行数的作用。
从行粒数性状来看,自交系Y09、Y10、Y17、Y19、新7、H03的效应值为正,有增加后代行粒数的作用。
从百粒重性状来看,自交系Y09、Y10、Y11、Y19、新6、4CVM001、H03的效应值为正,能增加后代的百粒重。
从出籽率性状来看,自交系Y12、Y19、新6、4CVM001、H02的效应值为正,能提高后代的出籽率。
表2 11个自交系9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亲本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单株产量Y09 -2.02 3.59 4.02 0.60 -0.43 2.56 0.86 -0.30 6.68Y10 0.83 8.06 4.67 1.85 -3.62 3.57 5.24 -0.22 8.03Y11 -0.84 -4.63 -11.18 0.46 1.56 -11.37 6.10 -0.15 -5.32Y12 -1.65 -3.75 -8.55 0.46 8.74 -6.21 -9.68 1.19 -10.61Y17 1.54 -3.63 4.90 -3.01 1.44 6.16 -10.36 -1.94 -2.18Y19 2.14 0.36 6.14 -0.37 -7.69 5.28 7.84 1.41 3.40新7 -2.22 1.81 -2.38 2.94 4.04 4.42 -8.04 -0.78 0.91新6 -0.62 -2.10 1.20 -0.65 -0.07 -15.9 0.53 0.15 0.334CVM001 1.02 -2.25 -1.07 -4.93 -5.09 -3.87 2.09 0.46 -4.61 H03 0.83 4.01 2.78 2.94 -2.29 5.44 6.08 -0.35 2.40H02 1.00 -1.47 -0.53 -0.30 3.42 -4.40 -0.66 0.52 0.97从单株产量性状来看,Y09、Y10、Y19、新7、新6、H03、H02的效应值为正,能使后代单株籽粒产量增加。
2.3 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特殊配合力是指特定组合内,杂交一代的性状数值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平均数的偏差,是指两亲本自交系各自贡献给杂交种的基因通过互作而表现的非加性基因效应,受环境影响较大,不能稳定遗传,但可以指导杂种优势的利用和杂交种的选育[2]。
从表3可以看出,同一性状不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所配的30个组合中,株高特殊配表3 30个组合的9个性状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杂交组合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单株产量Y09×新7 2.15 2.48 -4.83 -4.19 -0.26 2.42 -2.47 -0.63 -7.61Y09×新6 -2.97 -2.42 4.53 -1.30 0.12 0.86 -4.89 0.67 -1.28Y09×4CVM001 0.91 2.43 0.10 0.90 0.98 1.30 -1.09 0.36 -0.45Y09×H03 0.98 0.27 -3.06 4.15 0.46 -2.01 2.25 -1.06 3.59Y09×H02 -1.07 -2.76 3.26 0.44 -1.30 -2.57 6.20 0.67 5.75Y10×新7 -1.34 2.71 -5.70 -0.58 -0.80 -3.10 -6.42 -0.71 -1.01Y10×新6 -2.32 -2.77 2.03 -0.46 2.28 -0.88 -6.41 -0.52 0.56Y10×4CVM001 0.19 -2.04 -0.09 1.74 0.03 -3.12 5.45 -0.09 -1.21Y10×H03 0.88 9.33 -1.39 -1.97 -1.32 7.49 -2.05 1.46 0.36Y10×H02 2.59 -7.23 5.15 1.27 -0.18 -0.39 9.44 -0.15 1.31Y11×新7 0.09 -6.63 3.90 4.28 3.76 -10.04 4.38 -0.78 6.00Y11×新6 6.89 5.81 -2.22 -1.16 2.48 -0.37 -1.41 0.15 2.88Y11×4CVM001 -1.77 5.96 -3.87 -0.35 -3.70 3.14 -2.41 0.58 -5.32Y11×H03 -2.96 -1.49 5.91 0.12 -1.94 3.85 7.79 -0.10 5.94Y11×H02 -2.25 -3.65 -3.72 -2.89 -0.60 3.42 -8.36 0.15 -9.51Y12×新7 -4.12 1.01 3.81 -3.35 1.15 7.90 2.10 0.11 0.45Y12×新6 -1.97 -5.07 -0.92 2.32 -4.28 -4.55 5.72 1.41 -2.18Y12×4CVM001 2.30 5.37 -0.04 0.35 2.39 7.88 -7.44 -0.38 4.16Y12×H03 2.36 -1.19 -4.58 -1.97 1.04 -11.33 -6.18 0.42 -8.10Y12×H02 1.44 -0.12 1.73 2.66 -0.30 0.10 5.79 -1.56 5.66Y17×新7 1.47 -3.22 -1.55 2.20 -2.55 -1.90 1.29 1.38 -3.59Y17×新6 -0.14 12.45 -2.13 0.23 -0.51 3.50 7.53 -0.67 1.56Y17×4CVM001 2.00 -3.86 5.46 1.04 1.81 -5.35 1.55 0.14 3.73Y17×H03 -0.33 -8.37 2.53 -0.58 1.50 -1.70 1.95 -1.29 -0.05Y17×H02 -3.00 3.00 -4.32 -2.89 -0.26 5.45 -12.31 0.45 -1.65Y19×新7 1.75 3.65 4.37 1.64 -1.30 4.72 1.12 0.63 5.76Y19×新6 0.51 -8.00 -1.29 0.37 -0.09 1.44 -0.54 -1.04 -1.54Y19×4CVM001 -3.63 -7.86 -1.56 -3.68 -1.51 -3.85 3.94 -0.61 -0.91Y19×H03 -0.93 1.45 0.59 0.25 0.26 3.70 -3.76 0.57 -1.74Y19×H02 2.29 10.76 -2.10 1.41 2.64 -6.01 -0.76 0.44 -1.56合力效应表现为负值的有14个组合,其中负效应值较大的组合为Y12×新7、Y19×4CVM001、Y13×H02、Y10×新6、Y11×H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