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可能性的大小数学教学反思
可能性的大小数学教学反思《可能性的大小数学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可能性的大小数学教学反思统计与概率中的可能性的内容,教材是这样安排的。
在二年级时,学习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年级学习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认识到可能性的大小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关系。
(数量的多少和区域的大小)。
四年级学习等可能性。
就是说游戏在什么情况下是公平的。
五年级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刻画。
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并且这部分知识教师可能涉及的较少。
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就变得非常关键。
而本课时则是用数字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这对学生来说,十分抽象,难于理解。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是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复习“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物的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及等可能性,唤醒学生对可能性已有的认知,然后出示4个黄球,让学生体验可能性大小生成的过程,层层推进,并得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为0,一定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为1,让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到新知的学习中。
第二环节是探索交流、体验概率。
首先出示3个黄球1个白球,先让学生猜测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然后通过开展摸球游戏,让学生体验到实际操作中当摸球次数足够多时,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越来越接近四分之一,不一定刚好是四分之一。
然后通过白球个数不变,黄球个数不断增加,让学生体会到摸到黄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1;通过黄球个数不变,白球个数不断增加,让学生体会到摸到黄球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0。
第三环节拓展练习。
第1题是基础练习,其中涉及到年月日的问题,思维含量比较高;第2题是拓展。
先出示盒子中装有5个黄球,20个白球问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当学生答出摸到黄球的可能是五分之一时,我再追问,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五分之一,是不是一定要放5个黄球,20个白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自然而然得到黄球的个数占总个数的五分之一或总个数是黄球个数的倍都行,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问并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教学反思1《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是新课标中新增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
在人教版教材编写中在三年级上册中初步认识了可能性,学生学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还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的可能性;而本册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
同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扩大并加深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并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
同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扩大并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利用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对本册《可能性的大小》的例1进行了教学,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并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用分数表示;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难点: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
本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是我也是旨在突破难点,学生轻松掌握重点,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进行以下几点的反思:一、课堂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可能性大小是研究随机事件的课,需要实验的验证,体验和感悟的。
例1是教学用几分之一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我采用了“猜想——验证——感悟”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建构“可能性大小”的原始经验,得出猜想。
再组织学生进行验证。
课堂提供足球比赛抛硬币决定哪一个队先开球是否公平的素材,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数据得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有的组是相等的,有的组是不相等,但是比较接近,学生大胆想出试验的次数越多,就越接近。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可能性的大小”这个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概率知识内容,是课程改革后首次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出现的,从而相关的教学能够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本节课我选择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素材:把生活中常见的摸奖活动引入课堂,利用上述贴近生活的游戏,引导学生展开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主动体会可能性的同时,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节课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球游戏、转盘游戏等。
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主要体现以下特点:1、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可能性大小》这个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这堂课一开始,设计了“商场摸奖”这个场景引出课题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主动参与活动,学习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我安排的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参与摸球,让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
从而自己用所学知识去揭开这抽奖的奥秘。
特意给学生设计了二个活动。
活动一:从“黄球、白球数量各不相同的盒”中摸球,以此来验证那种球多,所以摸出来的可能也大。
老师准备好材料,让每个学生摸4次,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参与度,学生的兴致很高,摸一个是白的,再摸一个还是白的,学生都渴望摸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当摸出黄色时就欢呼跳跃,最终试验结果真是那种球数量多,摸出的可能性大。
活动二:从“黄球3个、白球3个”盒中摸球,以此来验证摸出的次数是否相同.使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3、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我们要创造让学生使用数学知识的机会。
可能性大小的反思
让情感与智慧在这里流淌-----谈《可能性的大小》一课的教学反思铜陵县钟鸣中心学校刘爱兰我要求自己时刻把“我教了什么?”、“我怎么教?”、“我教得怎么样?”牢记心头。
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采取多种方法,恰当运用手段,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关注学习动态,关注全体学生,解决“教得怎样”的问题。
一节课下来应当对照这三个问题扪心自问,自我反思。
在备这节课之前,我查阅了有关概率的一些资料,希望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教材,把握好“可能性大小”的主旨,确定好重难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觉得以下几点做的挺到位的:1、在情境中领悟新知。
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可能性的大小》这一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这堂课一开始,设计了“抽取名片”这一场景引出课题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主动参与活动,学习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我安排的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参与抽奖,让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
从而自己用所学知识去揭开这抽奖的奥秘。
3、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在课的最后我让学生设计“抽奖转盘”,“小猫钓鱼”,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感受到每一次游戏活动都富有深刻的数学内涵,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应用拓展新知识,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我想当数学与生活携手共进的时候,我们的数学也就拥有了活力、拥有了生机。
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三个递进的活动,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看到它们为什么出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让他们带着疑问进入新知识的理解。
《可能性的大小》课例反思
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可能性的大小》课例反思反思与启示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设计出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数学活动,充分利用学具与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在这次教学中我感觉课堂教学能取得加倍效果有赖于学生动静结合及其以下几点:1、创“疑”境,激发探究欲望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潜在的问题情境中,让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在本课的开始,运用简单有趣、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糖画”活动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回忆。
活动结果使学生由好奇转为质疑,因疑而思,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为该课的顺利展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且以这个活动贯穿整个教学。
在摸球活动探索出可能性的有关知识后,再让学生设计糖画转盘,这既让学生运用了所学的可能性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性,培养了学生的发展性思维。
使这节课的活动整体性更强。
2、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与探索性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
以“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等一系列的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充分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去探索。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体验可能性,探索数学思想、方法并获得结论,且又能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3、课内向课外延伸,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课堂上,我通过让学生“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团结协作验证出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玩转盘、设计转盘等活动,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例子,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以随机的观点来理解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可能性的大小》远程资源教学反思
《可能性的大小》远程资源教学反思《可能性的大小》远程资源教学反思提要: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可能性》这一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可能性的大小》远程资源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教学的内容是《可能性的大小》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三点:1、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我的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捕捉一些生活信息,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用远程资源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这一思路我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一激趣引入、二合作探究新知、三、巩固新知、四拓展延伸、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以下四点:1、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可能性》这一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数学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这堂课一开始,设计了“学生在哪个口袋摸奖”这一场景引出课题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主动参与活动,学习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重视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我安排的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参与抽奖,让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
从而自己用所学知识去揭开这抽奖的奥秘。
3、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我们要创造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通用10篇)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通用10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篇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大小》是属于《统计与概率》中概率的起始知识之一,本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随机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并通过简单的试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括出初步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体会单次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进行运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构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基本设想,打算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去“猜想——验证——感悟”,最终建立起高于生活的可能大小的认识。
从生活中来,就是尊重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猜一猜”的情境,勾起学生已有的对于“可能性大小”的认知,初步判断出“数量多的发生的可能性大,数量少的发生的可能性小”。
生活经验要通过验证才能上升到理论认识,我通过让学生小组进行摸球,收集数据,比较、分析数据,证明了刚才学生的猜想是正确的,最终完成对“概率”的初步体验。
到生活中去,就是尊重数学的基本使命——去指导,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我还安排了许多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如:足球比赛前,通过抛硬币的方式判断双方队员的位置;打乒乓球时通过猜乒乓球在裁判的哪只手来选择由谁先发球;下棋时通过扔色子来判断谁先走……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例子,学生学起来也特别感兴趣。
除此之外,我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通过所学的知识,自己去思考、去完善新的游戏规则,使我们的游戏更加的公平。
不足之处:这节课基本上是按我所设定的程序进行,没有发生“小概率事件”的情况,我觉得自己还应准备多些材料以备所需,引导学生了解试验少的时候,试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测的可能性大小相符,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试验结果将越来越接近预测的可能性大小。
《可能性的大小》数学教学反思
《可能性的大小》数学教学反思引言:《可能性的大小》是小学数学的一项基础概念,涉及到了概率的初步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合理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些问题存在,需要反思和改进。
一、教学目标设定不合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对《可能性的大小》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设定,只是侧重于学生对概率的初步认识,忽略了学生掌握概率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这导致学生在课后应用时,对问题无法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判断。
二、教学内容组织不连贯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存在不连贯的问题。
我有时会把不同的内容安排在同一节课中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对不同概念的理解出现混淆。
例如,我在讲解了事件之间的互斥和独立关系后,又马上给学生举了一个事件的例子,导致学生对互斥和独立的概念理解模糊,无法正确应用。
三、教学方法简单单一在课堂上,我主要采用讲解和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参与性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较为薄弱。
这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真正将概率的计算方法融会贯通。
四、评价方式单一在课后的作业评价中,我主要依靠单一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来进行评价,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评价方式只能检测学生的记忆能力,不能真正检验学生对概率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反思与改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概率计算方法。
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组织在教学内容组织上,要注重内容的渐进性,合理安排不同概念的学习顺序,避免不同概念的混淆。
可以通过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概率的逻辑思维模式。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1、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摸牌游戏,到练习中转盘游戏,再到砸金蛋游戏,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起了积极性。
2、教学过程充分地体现了活动化。
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一个个的活动有效的连接起来,整堂课中,学生个体的手、嘴、脑都在动,师生、生生、群体之间也在互动交流,较好地体现了整个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完成,这既可以适应孩子们爱动的天性,又可以使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获取了知识。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明白了“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以及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事实。
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4、关注学习过程,培养能力。
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操作体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先让学生同桌交流,再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鼓励孩子多说多问,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能力得到发展。
5、活动组织不够完美。
组织稍有混乱,发挥教师的示范性,让学生先看再做,使得活动起来有明确的方法与目的。
6、及时给予学生评价,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爱学数学、能学好数学的信心。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罗城小学
梁巧燕。
可能性大小教学反思
可能性大小教学反思《可能性大小教学反思》在可能性大小的教学中,我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可能性大小的概念和相关知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反思: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可能性大小的概念,掌握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进行摸球、掷骰子等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可能性大小的概念,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自主探索可能性大小的规律。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了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教学内容的组织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我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板块,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还注重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课时和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还注重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了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可能性大小教学反思
可能性大小教学反思可能性大小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理解可能性大小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比较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学习概率和统计的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亮点:情境营造: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性大小的概念和意义。
问题引导: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比较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抽样和统计的方式,验证和应用可能性大小的概念。
游戏活动:设计可能性大小的游戏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教学收获:通过可能性大小教学,我收获了以下几点:概率和统计的基本原理:通过比较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学生能够理解概率和统计的基本原理。
情境营造的重要性: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情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可能性大小的概念。
问题引导的技巧:通过提问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实践操作的意义: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操作,可以增加他们对可能性大小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可能性大小教学,我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情境营造需要更加具体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可能性大小的概念。
问题引导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和引导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实践操作需要更加具体和实际,让学生能够亲自进行抽样和统计,验证和应用可能性大小的概念。
游戏活动需要更加有趣和多样化,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力。
通过这次可能性大小教学的反思,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服务。
《可能性的大小》数学教学反思
《可能性的大小》数学教学反思
对于《可能性的大小》这一数学教学内容,我认为可以进行如下的反思: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具。
《可能性的大小》可以通过使用实物、图片或者图表等形式来进行展示和解释,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认识可能性的概念。
例如,可以使用点球比赛的场景,让学生根据射门球员和守门员的能力、距离、角度等因素判断射门成功的概率大小。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关于可能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比较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事件的发生条件、影响因素、历史数据等来进行判断,从而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数学术语和表达方式来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百分数、分数、比例等数值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并通过实际例子进行练习和讨论。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综上所述,《可能性的大小》这一数学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数学思维习惯和学习兴趣。
通过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能性大小》的教学反思
可能性大小的教学反思引言《可能性大小》是一门涉及概率和统计的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感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档,我将对《可能性大小》的教学进行反思,以评估课程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反思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可能性大小》的教学中,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1.理解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概率与统计的常用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策略针对上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1. 建立基础知识框架在课程开始阶段,我通过简明扼要地讲解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建立起基础知识框架。
我经常使用图表、示例和实际问题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对抽象的概念进行直观的理解。
2. 运用案例分析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我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数据,让他们从中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还鼓励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提出疑问,并引导他们通过概率与统计的知识进行解答。
3. 合作学习与讨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我经常组织合作学习和讨论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可以增强学生对概率与统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我还会利用这些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对概率与统计的理解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模糊之处,并及时予以纠正。
4. 实践和应用概率与统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注重实践和应用的学习方式。
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际调查和数据收集,并将所学的概率与统计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样可以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并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评估在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教学效果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1. 学生反馈通过课堂问卷调查和个别面谈,我收集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
大多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课程内容有趣且实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了解学生 以学定教——《可能性的大小》实践与反思
了解学生以学定教——《可能性的大小》实践与反思前言在当今社会中,教育的目标并非仅仅是传授知识。
教育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然而,如何更好地了解学生,使教学更加针对性和个性化,成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以学定教的重要性,并对《可能性的大小》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
了解学生的重要性了解学生是教学工作的基础。
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学习风格,教师才能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了解学生,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节奏和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例如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等。
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信息,进而为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以学定教的实践——《可能性的大小》《可能性的大小》是一种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实施《可能性的大小》教学模式时,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表现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信息。
基于这些信息,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科特长,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风格,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数学题目。
对于学习较快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对于学习较慢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教学示例,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可能性的大小》课后反思[下学期] 浙教版 精品推荐
学生在说、辩、析中,会发生思维的碰 撞,在碰撞中,他们所得到的启迪与顿 悟,是老师的教永远代替不了的。
(3)一个商店,为了搞促销,进行摸球活动:在一个布袋里放 入7个红球、2个黑球、1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 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规定颜色的球者可以获得相应等 级的奖品.如果你是商家,你会怎样设奖?
你能用转盘为工具设计一个对参与 者都公平的游戏吗? 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经 验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吗?
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受条件影响
感受条件的改变可以改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感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识可以服务于生活
问题:“抽取侯选人” “选什么颜色更好” “谁先 选色”“
方案:“抽取学号”
“剪刀、石头、布”
举例 “拿出一串钥匙,在没有灯的夜晚摸到打开门的钥匙 可 能性比不能摸到的可能性小” “如果这串钥匙只有两个,摸到打开门的钥匙可能性 与不能摸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如果这串钥匙是一样的,虽然没灯光,也肯定能打开 门。” “如果打开门的钥匙是这串钥匙中最大的,那摸到打开 门的可能性是10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附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附反思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属于[统计与概率]里中概率的起始知识之一,本节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知道随机事件的可能发生的结果,并通过简单的试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概括出初步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方法,体会单次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进行运用。
其中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理解数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少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为对于这点认识学生的生活经验高于数学经验,如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小概率事件,也就是说数量少的反而出现的次数多时,学生可能将生活经验与之相联系,产生认识的迷惘,一旦处理不好会使整节课陷入混乱状态。
因此处理起来要慎之又慎,只要引导学生了解试验少的时候,试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测的可能性大小相符,但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试验结果将越来越接近预测的可2.3.4.教学过程一、引入可能性大小[课堂引入讲究快、趣,需要用最少的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入课题。
“猜球”引入可以既增加神秘感,引起兴趣。
又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二、探讨可能性大小1、小组合作验证猜测结果:[这一环节的随机性很强,到底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无法料定。
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准备好比较合理的试验材料,布置好活动的具体要求。
其次,就是预设好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备无患。
不断地引导学生将猜想和试验结果相结合,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猜想的正确性。
]2、体验单次摸球的不确定性[这样设计,可以加大全班学生参与面,激发兴趣,培养发散思维。
除了可以体验单次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还可以体验到可能性大小中,质不变量变的情况。
]三、运用可能性大小[这样设计,除了调节气氛,还可以预留悬念,为后面的思想教育打好基础。
]四、总结:1、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我们终于闯过了三关。
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和你的收获吗?2、师小结出示:知识会带给我们智慧和力量,有了它我们人类才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有可能的变成很有可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可能性的大小》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难点:能够在具体情境中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本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是我也是旨在突破难点,学生轻松掌握重点,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进行以下几点的反思:1. 课堂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可能性大小是研究随机事件的课,需要实验的验证,体验和感悟的。
例2是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
因此,我采用了“猜想——验证——感悟”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建构“可能性大小”的原始经验,得出猜想。
再组织学生进行验证。
课堂提供摸棋子的教学情境,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数据得出红棋子可能性大,蓝棋子可能性小。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我把棋子颜色改成橙色棋子和绿色棋子。
教师出示纸箱,让学生观察教师投棋子过程,从而引发学生猜测。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猜测的过程有点少,只让一位学生参与了猜测,多让几位同学猜测,效果更好。
学生大胆想出试验的次数越多,越有利于下一步教学,不能为达到教学目的,就停止猜测。
2.练习设计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拓展应用时,我采用了书上的三道练习题,自己又选择了一道,这些练习题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游戏中,让学生感觉很亲切,学生不仅解决了可能性大小的学习,还能够自己设计游戏,让游戏更公平,从而引出只有在可能性相等的情况下,游戏才会公平。
3.教学活动过程有条不紊,能放能收。
往往老师在上课时,都特别害怕学生操作,害怕操作不容易控制,打乱教师的教学过程,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
但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越发发现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自己获得的知识最不容易遗忘,所以开始教学这个班时,只要需要学生操作活动交流的,我一定会让他们去做,慢慢地,学生的操作活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但是在活动中只要把活动要求给学生明确,他们知道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学生都会按照要求去完成的还不够。
五上可能性大小教学反思5篇
五上可能性大小教学反思5篇五上可能性大小教学反思篇1一、背景分析“可能性的大小”这一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概率知识内容,是课程改革后首次在小学数学课程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06~107例3、例4、例5;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84、85页)出现的,从而相关的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以往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学思路大同小异,基本是通过“猜想—验证”这一模式来进行教学,主要是“猜想‘哪种颜色球多,摸到可能性就大’→验证‘果然如此’”,以此让学生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并且为了防止试验的意外,刻意回避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老师准备材料时特意让学生从“黑球9个、白球1个”这样特殊情况中摸球,以此来验证黑球多所以摸出来的黑球果然也多。
二、案例片断简述[现象]真的意外吗?生1:7次摸到黄球,3次摸到白球。
生2:我猜是8次黄2次白。
生3:我觉得是9次黄1次白。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猜?生:因为盒子里黄球有3个,而白球只有1个,所以我觉得摸到黄球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谁猜得合理?(生齐喊:摸摸看!)教师指名让一个学生上来摸,其他学生记录。
最后,大大出乎意料,结果竟然是7白3黄。
教师非常尴尬……[分析]实际上摸球意外结果的出现,这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正是学生对于“可能性的大小”与“可能性”辩证理解的契机,难道这一结果真的大大出乎意料吗?--没有,从可能性的角度去看,这一问题是非常正常的,甚至于10次摸出来全部是黄的都有可能。
试问:如果这10次摸出来结果真的是黄的要多,那么学生就验证了黄的摸出来可能性要大吗?学生就没有问题了?难道用摸10次的结果就能说明可能性的大小了吗?[现象]“统计”是好办法吗?1、教师在盒子中放入1个白球和3个黄球,请学生猜想一下,摸球10次的结果会是怎样?2、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后问:要知道谁的猜测比较合理该怎么办?3、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摸10次,请先摸好的组上台将数据填到汇总表中。
2023年可能性的教学反思15篇
2023年可能性的教学反思15篇可能性的教学反思1一、教材分析:《可能性的大小》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我通过玩一玩、猜一猜、说一说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确定与不确定的现象。
二、教学反思: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我反思如下:1、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设计中,不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导入新课,游戏活动结果浅而易见,便于学生回答问题,还捕捉了大量的“生活现象”,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2、课堂教学活动化。
本节课以活动贯穿始终,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玩一玩—猜一猜—说一说”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体验与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性。
同时,又让学生将活动中出现的现象及时抽象概括出来,上升为数学知识,体现了学生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学生学习自主化。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
这节课的设计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在每个环节中,都是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学生学得生动而充满活力,主动而富有个性。
尽管本节课比较成功,但由于缺乏教学经验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说,在提出每个问题后应该多指名学生问一些为什么,又比如在一次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后教师没有及时总结出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再比如说没有总结出“一定”、“不可能”用来描述确定事件或现象,而“可能”用来描述不确定事件或现象等等。
“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
”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在课堂中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让小组合作,让多媒体教学手段真正的用到实处,让课堂朴实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浮华。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思考,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多多地提出宝贵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北蔡镇中心小学卫秀娟“可能性的大小” 这一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概率知识内容,是课程改革后首次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出现的,从而相关的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本节课我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素材:把生活中常见的摸奖活动引入课堂,利用上述贴近生活的游戏,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主动体会可能性的同时,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只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本节课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球游戏、转盘游戏等。
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重视创设情境
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可能性大小》这一堂课,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这堂课一开始,设计了“商场摸奖”这一场景引出课题展开教学,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主动参与活动,学习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重视操作实践,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我安排的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参与摸球,让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
从而自己用所学知识去揭开这抽奖的奥秘。
特意给学生设计了二个活动。
活动一:从“黄球、白球数量各不相同的盒”中摸球,以此来验证那种球多,所以摸出来的可能也大。
老师准备好材料,让每个学生摸4次,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参与度,学生的兴致很高,摸一个是白的,再摸一个还是白的,学生都渴望摸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当摸出黄色时就欢呼跳跃,最终试验结果真是那种球数量多,摸出的可能性大。
活动二:从“黄球3个、白球3个”盒中摸球,以此来验证摸出的次数是否相同.使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3、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我们要创造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
因此,在课的最后我让学生设计“抽奖转盘”,促使学生调动生活中的所有经验和所学的“可能性大小”知识,将其融入设计转盘的活动中。
我想当数学与生活携手共进的时候,我们的数学也就拥有了活力、拥有了生机。
总之通过摸球的活动,运用“交流——猜测——试验——分析”教学模式,让学生从“感知——模糊——理解”对可能性的大小有了正确地认识,深入地理解了概率统计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但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某些环节中,对学生扶得太多,没有放手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
没有让学生充分举例生活中可能性大小的运用。
还有在课堂教学中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不到位,没有注重差异教学,同时由于赶时间进度,因此处理时较为简单,没有真正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
另外还得关注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去关注,而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确立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