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体系结构的初步研究

合集下载

微重力环境的颗粒物质研究

微重力环境的颗粒物质研究

微重力环境的颗粒物质研究作者:厚美瑛来源:《科学》2016年第06期颗粒体系的运动及其驱动方式和边界条件相关,呈现复杂得多尺度流动现象,这样的体系在自然界中无所不在。

本文介绍在微重力条件下颗粒体系流动特性的研究,以及在实践十号卫星上取得的相关研究进展。

自然界中有许多物质是以“颗粒”状态存在的,一些自然现象如地震、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颗粒物质的运动行为息息相关。

颗粒物质运动行为的普适性动力学被美国《科学》(Science)周刊在创刊125周年之际列为当今125个尚未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

颗粒物质及其在微重力环境下研究的意义颗粒物质体系指的是大量尺寸大于1微米的宏观颗粒所形成的具有离散性、结构无序性和能量耗散性的多体体系。

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重要区别是,温度对“颗粒态”粒子几乎不起作用。

比如,大气中的气体分子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只要知道气体的温度,基本上就能描述出它的状态。

而对颗粒体系的描述要复杂得多,物理学家正在努力找寻一个可以描述它的简单方程。

已故的诺贝尔奖得主、理论物理学家德让纳(P.-G.deGennes)曾提出将颗粒物质列为一种新类型的凝聚态物质。

这种“颗粒态”物质体系,其热扰动,即粒子的布朗运动,与颗粒的平动动能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是远离热平衡的复杂体系。

颗粒体系由于粒子间非弹性碰撞和摩擦等内秉的能量耗散特性,与分子气体不同,经常会有局部凝聚(或团簇)现象出现,颗粒物质团簇形成机制是包括星际尘埃行为及深空探测等微重力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理解和预测这一现象的发生有助于人们对远离平衡态体系自发形成的有序结构和麦克斯韦妖等现象的机理的认知。

这种局部凝聚现象可以类比于分子气体中亚稳态分解形成的液滴,将气液相分离用于解释和寻求局部凝聚现象的模型得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校验,但是实验的校验却由于宏观粒子运动受重力作用的影响难以在实验室中实现。

2016年4月6日至25日在轨的我国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为这样的实验研究提供了长时稳定的微重力条件,使得实验观察成为可能。

颗粒体系的数值模拟与应用研究

颗粒体系的数值模拟与应用研究

颗粒体系的数值模拟与应用研究颗粒体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沙堆、流沙、飞沙等。

同时,颗粒体系也是许多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例如粉体冶金、土工建筑、制药工程等。

为了深入研究颗粒体系的各种特性,数值模拟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颗粒体系的数值模拟方法颗粒体系的数值模拟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 MD)方法和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方法。

MD方法是一种基于粒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拟方法,能够计算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进一步探究颗粒体系的宏观性质。

此外,MD方法还包括催化反应、成膜过程等各种过程,能够全面反映物质微观结构特征。

DEM方法是一种基于离散单元的模拟方法,可以通过代表颗粒的离散单元求解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研究颗粒体系的动态特性和运动规律。

与MD方法不同,DEM方法着重于颗粒间的摩擦力和接触力的模拟,在研究颗粒流动特性、颗粒混合等方面多有应用。

二、颗粒体系模拟的应用研究1. 颗粒流动特性颗粒流动存在着复杂的流动状态和运动规律,而数值模拟方法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和研究颗粒体系的流动特性。

基于DEM方法的颗粒流体力学模型能够解决颗粒流动中的问题,例如颗粒运动的关键参数、颗粒流动的固体结构以及流量和体积分数等。

2. 颗粒混合特性颗粒混合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药工程中的颗粒混合可以达到高效的药物制备过程。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可模拟颗粒混合的运动规律和混合状态,从而探究混合后颗粒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混合方式对混合效果的影响等。

3. 颗粒沉降行为颗粒沉降行为对于污染物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废水处理过程中颗粒的沉降速率会影响沉积池的体积和催化剂的使用效果。

基于颗粒模型的DEM方法能够克服物理试验中难以模拟的复杂条件,如不同颗粒材料的沉降速度、颗粒在不同液相中的沉降特性等。

4. 颗粒结构形态的研究颗粒结构形态是物料物理性质的保证,颗粒形态的缺陷和不一致性会影响物料物理与化学的性质。

胶体体系的结构与性质研究报告

胶体体系的结构与性质研究报告

胶体体系的结构与性质研究报告摘要:胶体体系是一种介于溶液和悬浮液之间的复杂体系,由固体颗粒或液滴悬浮在连续相中形成。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胶体体系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应用。

通过实验和理论模型的研究,我们发现胶体体系的结构对其性质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揭示了一些胶体体系中的新现象。

引言:胶体体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系统中,如乳液、凝胶、泡沫等。

胶体体系的结构与性质研究对于理解和应用这些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胶体体系的结构包括颗粒形状、大小、分布以及相互作用等因素,而性质则包括流变学、光学、电学等方面。

理解胶体体系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设计和控制这些体系的性质,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实验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实验方法来研究胶体体系的结构与性质。

首先,我们使用了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来观察胶体颗粒的形态和分布。

然后,我们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静态光散射(SLS)等技术来测量胶体体系的粒径分布和聚集状态。

此外,我们还使用了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来研究胶体颗粒的化学组成和表面性质。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胶体体系的结构对其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胶体体系中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决定了其流变学性质。

例如,球形颗粒的胶体体系通常具有较低的黏度和较高的流动性,而纤维状颗粒的胶体体系则具有较高的黏度和较低的流动性。

其次,胶体体系中颗粒的分布和相互作用也对其性质产生影响。

颗粒的分散度和聚集状态会影响胶体体系的稳定性和流变学性质。

此外,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范德华力、电双层力和静电斥力等,也会影响胶体体系的性质。

应用前景:胶体体系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胶体体系的结构和性质研究为新型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控制胶体体系的结构,我们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的材料,如超疏水表面、光子晶体等。

其次,胶体体系在生物医学、环境科学和能源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下沉颗粒三相体系的混合技术研究(Ⅰ)——功率的影响因素

下沉颗粒三相体系的混合技术研究(Ⅰ)——功率的影响因素
比. T的功耗 较大 . D、B T的功 耗 曲线 基本 重 D C CD

合 . D与 C D C B T功 耗 的变 化 趋 势 基 本 相 同 , B 6M
1 一空 压 机 3

图 1 实验 装 置 示 意 图
e ) 教授 , n, 博士.
维普资讯
12 4
1 电 动 机 一 2 功 率 扭 矩传 感 器 一
烟 台大学学报 (自然 科学 与工程 版 )
第2 0卷
一 拌频气一 器调管抽 4速路麟 舷一 统f 一 器 验一侣 釜制一 算一 机体一 测分砩 一布目 一
三相 混合 问题 . 相 搅拌 混 合过 程 中存 在 气 液 混 三
前 , 沉 颗粒 的三 相 混 合 研 究 主 要集 中在 颗 粒 的 下 完 全离 底 悬浮 上 , 下 沉 颗 粒 三 相 混合 系统 的研 对
合 、 固混 合 等 多 个 两 相混 合 问 题 , 而 非 常 复 液 因 杂. 由于缺 少三 相混 合 问题 的系统 研究 , 相混 合 三 的三 相行 为常 被 简化 成 两 相 的行 为 , 种 简 化 常 这 常导 致与 实际 情况 出现 大 的偏 差 . 三相 混合 问题 分为 自浮 颗粒 和下 沉颗 粒两 种
究 报道 还 不多 .
本文主要针对单层桨搅拌釜 内下沉颗粒 ( 颗
粒密度 稍 大 于液体 的密 度 ) 的三 相 混合 问题 进 行 了研 究 . 重 考 察 了搅 拌 器 型式 、 体流 量 、 拌 着 气 搅 转速对 功 耗 的影 响 , 定 了适 宜 于 下沉 颗粒 三 相 确 体系 的搅 拌器 型 式 . 对 工 业 混 合 装 置 的设 计 和 这 改造具0 40rmi, 体 流量 Q为 0 3m / . 实 5 -0 n气 / - h本

淀粉颗粒结构体系

淀粉颗粒结构体系

淀粉颗粒结构体系
淀粉颗粒是由一些复杂的糖聚合物构成的复杂聚集体,其结构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表面层、核心层和中间层。

表面层由糖原、无机阴离子、单糖、多糖和脂肪酸组成,核心是淀粉颗粒的结构特征,它主要由α-淀粉聚糖和β-淀粉组成,是淀粉颗粒结构体系中抗化学代谢最重要的一级。

中间层是淀粉颗粒表面与核心之间的一层,由一些多糖组成,如糊精苷、双聚糖和淀粉三聚糖等。

它们起到促进淀粉颗粒表面和核心之间物质的连接作用,这是淀粉颗粒结构体系的最终一个层次。

水平振动激励下颗粒物质的分布形态与对流模式研究

水平振动激励下颗粒物质的分布形态与对流模式研究

水平振动激励下颗粒物质的分布形态与对流模式研究颗粒系统在水平振动作用下表现出复杂的现象,包括分离、对流与分布图案,对农业、采矿、制药、地质、土木工程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前的理论和实验工作大多研究了竖向振动的影响,较少探索水平振动对颗粒系统对流运动与分布模式的影响。

在水平振动的颗粒系统中,影响颗粒运动与分布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颗粒粒径比、颗粒物性、能量输入、振动方向和边界条件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别研究水平振动作用下单组分颗粒体系单层床层、双组分颗粒体系单层床层与双组分颗粒体系多层床层中颗粒的对流运动与分布图案。

首先,我们将总质量500g、粒径d=8.0 ± 0.2 mm的活性氧化铝球形颗粒放入正方形容器形成单组分颗粒体系的单层床层。

容器边长LX=LY=25 cm,高LZ= 18 cm。

在容器上施加水平振动,振动频率分别固定为5 Hz、10 Hz和15 Hz,无量纲振动加速度Γ=0.8~1.4。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单组分颗粒体系的单层床层在水平振动作用下形成了四种不同的密度分布区域,即固态区、团簇区、气态区和空区,以及颗粒从容器的一个角落跳起形成多层结构的3D状态。

研究发现转动惯量I对颗粒系统的能量耗散和对流运动有重要的影响,且有I∝(Lv,),其中L为颗粒系统的角动量,vt为颗粒系统的线速度。

当(Lvt)>2.24X104 gcm3/s2且Γ≥1.2时,颗粒系统发生对流运动。

3D状态的形成主要受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受振动频率的影响较小。

此外,我们降低颗粒系统总质量至400 g,研究了活性氧化铝球形颗粒的单层床层在水平振动频率f= 5 Hz、10 Hz和15 Hz,振动加速度Γ=0.8~1.4条件下的对流模式。

实验发现了对流运动的多种模式,包括无对流、双环对流、顺时针单环对流与逆时针单环对流等。

同时,颗粒系统也形成了不同的密度分布区域,即固态区、团簇区、气态区和空区。

空区范围的大小影响其他区域的颗粒密度,对流模式对团簇区没有明显的影响。

粉体学测定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粉体学测定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粉体学测定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粉体学是研究颗粒物料的性质、结构和行为的学科,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粉体学测定标准是对粉体性质进行准确、可靠、标准化测试的方法和规范,对于确保产品质量、促进技术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粉体学的概念、测定方法以及测定标准的重要性,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粉体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并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粉体学测定标准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粉体学相关领域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组织框架和各部分的内容。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展开:1. 引言:概述粉体学测定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本文的目的。

2. 正文:2.1 粉体学概念:介绍粉体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2 粉体学测定方法:介绍常见的粉体学测定方法及其原理。

2.3 测定标准的重要性:探讨制定粉体学测定标准的必要性和作用。

3. 结论:3.1 总结: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

3.2 应用前景:展示粉体学测定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价值。

3.3 展望:展望未来粉体学测定标准的发展方向和可能的应用领域。

通过以上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逻辑思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的信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粉体学测定标准的重要性,通过对粉体学概念、测定方法以及标准的分析和解释,强调标准在粉体学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粉体学测定标准的重视,加强对相关标准的遵循和执行,以确保粉体学研究和应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不断推动粉体学领域的发展的同时,也为粉体学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个参考和指导,促进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2.正文2.1 粉体学概念粉体学是一门研究粉体特性及其相关技术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微米至纳米米级尺度的颗粒体系。

粉体是指由颗粒状固体微粒组成的物质,通常在工业中以粉末的形式存在。

粉体材料粒度分布及颗粒形貌控制的实例分析

粉体材料粒度分布及颗粒形貌控制的实例分析

粉体材料粒度分布及颗粒形貌控制的实例分析制备粒度均一分散的超细粉是粉末结构形貌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

调节体系过饱和度、添加晶种控制晶核数、促进或阻碍团聚的发生等,是粒度控制的主要策略。

在体系溶解度较大的情况下,Ostwald陈化也可调节颗粒粒径及其单分散性。

在化学沉淀制粉过程中,微观均匀混合是体系粒度控制的最主要内容。

•各个微小区域内过饱和度微小变化将导致晶核数目大量变化,从而使晶核大小不一。

•强制混合是保证微观状态一致、制取粒度均一的超细粉末的有效措施。

•由于超细粉体极大的表面能,粉末颗粒的形成除了经历了成核、生长等过程外,还可能发生聚结与团聚。

•如何有效地控制粉体的团聚也是超细粉末尺寸分布控制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粉体形貌控制粒子形貌包括形状、表面缺陷、粗糙度等,但主要指形状。

纳米粉体,尤其是超微颗粒往往表现出很多形状,除了与其晶型结构有关外,还取决于其合成方法及相应的操作条件。

如在湿化学法体系中,颗粒的形状对操作条件极其敏感,溶质浓度、反应体系中阴离子的种类、反应体系是否封闭等因素均可能影响颗粒的形状。

•一般认为,液相中的超微颗粒可选择性吸附溶液中的简单离子、络离子及有机化合物分子,且不同晶面上被吸附物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不同。

•而溶质浓度、阴离子种类、温度、pH值等操作条件的细微变化均可能影响晶面的吸附情况,这些吸附通过改变晶面的比表面能或生长速度常数而促进或抑制晶面的生长,进而影响超微颗粒的形状。

•因此,不同操作条件下形成的超微粒子往往呈现多种形态。

此外,添加剂也可改变粉体的形貌。

比如,在超细粉体α-Fe2O3合成中,研究者发现陈化时添加柠檬酸、酒石酸,α-Fe2O3粉末呈短柱状、片状或层状,而添加有机磷酸可以得到轴比很大的适宜作磁记录介质的针状粉末。

通过添加柠檬酸还可以制备得到阻燃材料用的等轴细棱形片铝钠石和细小片状Mg(OH)2。

添加异种物质进行粉末形状控制应考虑以下几点:•母晶的晶格结构、•剩余的原子价、•异种物质分子的极性基大小形状以及配位。

基于颗粒组构特性的散体材料本构模型研究

基于颗粒组构特性的散体材料本构模型研究
当‰<去时,颗粒之间在巧方向会出现重叠,此
时r/方向上的应力会有所增加。

Fj f一 \ /a

\\一。

’/ ,弋F1:、。、j’
F:




Fig.4
圈4颗粒在r/方向有重叠
Particles of overlapped in r/direction
应力增量可由式计算可得
4=d一2a;
岭‘曼b=墼b瑙即6t‰”)J_ (20)
国外有学者开展了散体材料的宏观.细观力学 关系。Satake用图论研究了散体材料本构关系的数 学表达【lJ。Oda等和Mehrabadi等12-3]提出用组构张 量表达颗粒群应力应变的概念,把离散的接触力位 移场与宏观的连续介质力学中应力应变采用统计平 均理论联系。Zysset和Cumier通过组构张量理论
F厂 泌√’。 。-~- 口 、.
叼1 ∑ ./ 、、。
图3,l、B与R的关系 Fig.3 Relationship among,l,尼and F-
一、,2与B的关系如图3所示,定义如下:
最=2Ecos口;E=2只sina
(5)
不考虑颗粒间的滑动作用,可得
absin
蜜丽(i一、I/aE+;(b/2)cos 8m归——;I} 旦:——:f,鱼丫
Yield locus on 2D uniform particle system with no friction
Fig.6
图6颗粒间存在摩擦力情况
Force pattern with sliding friction in unit cell
这种情况下表征单元应力变为一、《,根据 图6,有
吾:警:tan(口一肿‰) 埚 — ∥÷=—_三=I口、 一∥“ll、Z” 疋。7I

下沉颗粒三相体系的混合技术研究Ⅱ——桨型对颗粒分布的影响

下沉颗粒三相体系的混合技术研究Ⅱ——桨型对颗粒分布的影响

第20卷第3期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Vol .20No .32007年7月Journa l of Y antai University (Na 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 ring Editi on)Jul .2007 文章编号:1004-8820(2007)03-0205-05 收稿日期:2006-08-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 作者简介苏红军(6),男,黑龙江巴彦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过程设备的研究;通讯联系人徐世艾(z @y ),教授,博士下沉颗粒三相体系的混合技术研究(II )———桨型对颗粒分布的影响苏红军,徐世艾,苗 伟(烟台大学化工制造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5)摘 要:考察了6种搅拌桨型式、转速和通气量对固含率、固体悬浮均匀度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气相对主体流场的影响.通过对3个取样孔固含率和固体悬浮均匀度的综合考虑选择了适合于下沉颗粒三相体系的搅拌桨型式.关键词:三相体系;搅拌桨;固含率;固体悬浮均匀度中图分类号::TQ027 文献标识码:A 在气液固三相混合问题中,固体颗粒的悬浮和在全釜内的分散是很重要的.但通气条件下的固体颗粒的行为与液固两相时的行为差别很大,因此需要对通气条件下的固体悬浮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无气体存在的条件下,全釜在搭配合适的搅拌桨的作用下会形成规整的主体流动,但气体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主体流动.徐魁、戴干策[1]探讨了气体影响湍流场的机理,他们认为:气体的存在引起了主体循环流强度的降低和方向的偏离,使得主体循环流不能正常引导颗粒进行悬浮.Chapm an [2]等对三相条件下的气升作用与搅拌流场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气升作用与搅拌作用保持一致有利于固体颗粒的悬浮.目前,对于单相体系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反应器的微结构测试上;对于三相体系,则主要通过一些宏观参数的测试来反映反应器的性能[3].本文采用固含率和固体悬浮均匀度来表征搅拌桨的混合效果,考察了转速、通气量、桨型对固含率、固体悬浮均匀度的影响,这对工业过程中的三相混合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实验装置与分析测试方法本实验中固相介质为树脂颗粒(直径约0.6mm ,密度为1100kg/m 3),总固相含量为0.25%.搅拌转速为2.5-6.67r /s,气体流量为0-3m 3/h .本实验是在圆筒型平底立式釜内进行的,筒径D =378mm ,高H =800mm,液面高度为380mm.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Fig .1 Sche m ati c diagram of ex peri m enta l se tting 2up:1027209.:194-:c s tu .edu .cn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第20卷 本研究根据实验用多组搅拌器及其组合的流场分析,确定了3处具有代表性的位置,通过沿试验釜切向取样的方法,获得固含率的数值.实验表明在取样量足够的情况下,3处取样点的固含率代表了釜体3处流场位置的基本情况.本实验有上中下3个取样点,分别记为T 3、T 2、T 1.实验中采用单位质量样品中颗粒质量作为颗粒分散的度量指标:S =m /M ,其中S 为固含率,M 为取样的质量,m 为取样质量中颗粒的质量.本实验所用的搅拌桨的组合及其代号、搅拌釜内部构件(挡板、气体分布器等)的形式及安装位置等参见文献[4].2 结果与讨论实际上,颗粒的悬浮不仅与流体的湍流相关,而且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流体的主体循环流强度.任万忠、徐世艾[5]等从涡旋角度分析了颗粒悬起的机理,认为主体流动才是颗粒悬起的动力.徐魁[6]认为湍流和主体流动的有机结合决定了叶轮的安装高度.如果安放高度低,叶轮形成的湍流场能有效地波及到底部的颗粒,从而对颗粒的离底悬浮创造了较好的机会,但是这种湍流场随着离搅拌桨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得非常迅速,颗粒在离底后随着湍流场的减弱很难被分散到搅拌釜的各处.如果安放高度过高,虽然叶轮能够形成更强烈的主体流,但颗粒附近的湍流场强度因远离叶轮而衰减过多,这对颗粒在全釜的分布也是不利的.这就要求搅拌桨在提供必须的湍流强度的条件下有足够的主体循环流强度,这样颗粒在离底后就会被迅速分散到全釜.2.1 桨型、转速的影响(以Q =1.5m 3/h 为例)T 1取样点位于搅拌桨附近,T 2取样点位于搅拌釜内液体高度的中间位置,T 3取样点离液面很近(图2).(a ) 6BM 桨(b ) PDT D 桨(c ) 3BM 桨(d ) DT 桨(e ) CBDT 桨(f ) CD 桨图 不同桨型的转速对固含率的影响F ff f f ff 6022i g .2E ec ts o ro tati o na l s p eed o n s o lid con t en t o r d i e ren t inp e llers 第3期苏红军,等:下沉颗粒三相体系的混合技术研究(II) 由图2(a)-(f)可以看出: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3个取样点的固含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除了BM桨以外,其他桨型的固含率在转速从2.5 r/s升到3.33r/s后都有显著的增加,说明很多桨型在3.33r/s时已经能够较好地使固体颗粒得到分散.实验中选用了六叶和三叶的BM式搅拌器,可以看出桨叶的增加使得各取样孔的固含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可见增加桨叶数量可以提高固体颗粒的分散程度.C BDT和CD的固含率随转速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CBDT对搅拌釜中下部的颗粒的分散要稍好于CD.P DT D这种下推式的圆盘涡轮在较低的转速下就能使釜底流场获得足够的湍流强度,使得粒子在较低转速下开始离底悬浮,在P DTD产生的轴向流的带动下在全罐内进行分布,这可由图2(b)显示出来,T3比较稳定并且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2.2 通气量的影响(以N=5r/s为例)由图3可见,T1处的固含率随通气量基本没什么变化,并且各种桨型的固含率也基本相同,这说明径向流桨和综合型搅拌桨在近桨区域都能获得优良的颗粒悬浮.T2处的固含率随通气量的变化曲线开始出现波动,与T1处的固含率相比有所下降,通气量对它的影响还不是很明显.T3处的固含率值继续下降,且固含率随通气量增加开始显著下降,下降的趋势到1.5m3/h时基本停止,这可能与气升作用开始逐渐占据主导作用有关.(a) T1处(b) T2处(c) T3处图3 通气量对固含率的影响F ig.3 Effec ts of gas ra te on s olid content2.3 固体悬浮均匀度本研究用Φ表示固体悬浮均匀度,描述固体颗粒在容积空间内的分布均匀情况.规定:Φ=1-∑(S i-S)2,平均固相含量S=总固体质量/(液体与颗粒的总质量),Si=取样的固体质量/取样的总质量.为作图方便,设U=(Φ-0.99999)×106.本研究中的3个取样孔分别位于搅拌釜中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当取样量足够时:T1位于搅拌桨的同一水平面处,代表了近桨区域固含率的变化情况;T2位于液面与搅拌桨的中心部位,代表了稍微远离搅拌桨区域固含率的变化情况;T3位于液面处,代表了远离搅拌桨区域固含率的变化情况.可以认为,当T1、T2、T3处的固含率与平均固相含量趋于一致时,固体颗粒达到均匀分布.因此,可以由取样口处的局部固含率来推测整体的固体悬浮均匀度3 固体悬浮均匀度与转速的关系 由图()()可见,6BM的悬浮均匀度一直维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上.PDT D的悬浮均匀度较低,但也能维持在一个水平上.这充分说明轴向流搅拌桨更能使粒子达到釜顶,形成全釜内的均匀混合.除了以上两种搅拌桨外,其它的搅拌桨的悬浮均匀度都随着转速的增加先增加,然后基本都能在3.33r/s后维持在一定水平上.这说明在低通气量时,3.33r/s已经能较好的使固体颗粒达到分散.随着转速的升高,气体和固体得到的分散程度也时刻发生着变化,直到气体完全分散之后,由于完全分散的气体对流场的干扰减弱,大部分的固体才逐渐开始离底悬浮.在完全离底悬浮后,随着转速的进一步提高,固体颗粒才能达到均匀分散.由于桨型的差异造成了气体完全分散和固体离底悬浮转速的不同,对径向流搅拌桨,气体完全分散点出现的要早,但对于轴向流搅拌桨,由于更易产生全釜内的轴向流动,所以更适合将固体颗粒进行均匀分散从图()可以明确看出,6BM桨702.2..14a-b.4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第20卷 在高低通气量时都能获得优于其它桨型的固体悬浮均匀度,由此可见带有轴向流性质的搅拌桨更适合于固体颗粒的均匀分散.对于P DT D ,由于桨叶排出流的流向与气升作用反向,使得釜内流型接近于全混流,不利于固体颗粒在全釜内的均匀分布.2.3.2 固体悬浮均匀度与通气量的关系 由图5(a )-(b )可知,在N =2.5r/s 时,通气量对固体悬浮均匀度的影响较大.这是由于低转速时,气体得不到很好的分散,气体以大气泡的形式存在,这种较大的气泡很容易干扰流型,从而对固体悬浮均匀度产生影响.升高转速后,在N =5r/s 时,气体已经能够得到很好的分散,流型也比较稳定,这时固体悬浮均匀度也基本上稳定了.6BM 这种混合型搅拌桨在低转速时也能获得较好的固体悬浮均匀度,这可能是由于通气作用和搅拌作用吻合的缘故.(a) Q =0.5m 3/h 时(b) Q =1.5m 3/h 时图4 转速对固体悬浮均匀度的影响F ig .4 Effec ts of rota ti onal s peed on equality degree of sus pending s olid(a) N =2.5r/s 时(b) N =5r /s 时图5 通气量对固体悬浮均匀度的影响F ig .5 Effec ts of gas ra te on equality degree of sus pending s olid 在低转速下,随着通气量的增加,固体悬浮均匀度先逐渐恶化,然后再趋于均匀.这可能是由于,通气的增加使得原本就比较差的悬浮均匀度更趋于恶化,随着通气的进一步增加,到气升作用起主导作用后,固体悬浮均匀度才逐渐获得好转显然,在三相体系中,随通气量的增加,颗粒的浓度分布经历了一个较均匀—恶化—均匀的变化过程,且转速越低,这个过程表现得越明显.这表明气体的存在使得固体混合状况变得更加复杂,从而给固体颗粒均匀悬浮带来困难.当转速逐渐升高后,气量对固体悬浮均匀度的影响逐渐减弱,这时随着气量的增加,各种桨基本上都能获得较好的固体悬浮均匀度802.. 第3期苏红军,等:下沉颗粒三相体系的混合技术研究(II )3 结 论(1)径流式搅拌桨(DT 、C BDT )有利于近桨区域固含率的增加,而带有部分轴流效果的搅拌桨(PDT D 、6BM )则有利于远离搅拌桨区域固含率的增加.(2)转速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固含率;通气量的加大对近桨区域的固含率影响很小,却可以显著降低液面处的固含率.(3)气体对固体悬浮均匀度的影响比较显著.只有当气体得到完全分散后,固体悬浮均匀度才能趋于稳定.(4)实验表明:在所研究的搅拌桨中,六叶布鲁马金搅拌桨利于获得较高固体悬浮均匀度.而六斜叶下压式圆盘涡轮搅拌桨利于提高釜体外壁附近的固含率.参考文献:[1] 徐魁,戴干策.气-液-固三相体系颗粒完全离底悬浮的临界搅拌转速[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6,22(4):370.[2] Chapm an M ,N ien ow A W,Cooke M,et al .Pa rticle 2ga s 2liquid m ixing in stirred v e ssels,Pa rt III:three phase m ixing[J ].Chem Eng Rea Des,1983,61:167-181.[3] 包雨云,高正明,施力田.多相流搅拌反应器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05,24(10):1125.[5] 任万忠,徐世艾,王凯.下沉颗粒三相临界搅拌转速[J ].合成橡胶工业,2001,24(5):305.[6] 徐魁.搅拌反应器中颗粒完全离底悬浮的临界转速[J ].化工时刊,1995,(5):8-9.M i x i n g T echn ology of Ga s 2L i qu i d 2S i n k i n g Par t i cles (I I)———Inf luen c i n g Fa ctor s of Soli d D istr i bu ti n gS U Hong 2jun,XU Shi 2ai,M I A O W ei(Key Laborat ory of Chem icalM anufacture Engineering,Yant a i Univ e rsit y,Yant a i 264005,China)Ab str a c t:The solid content and equality degr ee of suspending s olid in a ga s 2liquid 2s olid three 2phase syste m oflo w viscosity have been studied f or dif fe r ent i mpeller s peed and gas volum es vel oc ity,by using six i mpelle rs .The influence of gas phase on m ain fluid field has been inve stigated specia lly .The fea sible i mpellers f or the gas 2liquid 2s olid thr ee 2pha se system s are se lected by comparing different s olid contents and equality degrees of suspending solid in 3sar p le s pots .Ke y w o r d s:thr ee 2phase system s;i mpeller ;solid content;equa lity degr ee of suspending solid(责任编辑 周雪莹)902。

生物质颗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全文

生物质颗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生物质颗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生物质颗粒项目总论第二章生物质颗粒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生物质颗粒报告编写说明第四章生物质颗粒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第五章生物质颗粒项目节能分析第六章生物质颗粒环境保护第七章生物质颗粒项目进度规划第八章生物质颗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九章生物质颗粒经济效益分析第十章生物质颗粒项目评价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提出理由“十三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工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未来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关键在于创新驱动模式的建立。

英国官方智囊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乔纳森•博特斯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普遍开始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未来,中国制造业部门尤其是东部地区在沿产业链条上移过程中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实现真正的创新驱动是不二选择。

长期关注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教授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长期在研发、教育等领域维持了高额投入。

当前《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和细节办法的快速出台,更直接体现了政府提升制造业部门创新能力的决心和信心。

就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景,傅晓岚认为,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环境较以往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明显体现在政府创新激励机制上。

目前,在推动创新发展中,已经摆脱了以往政府和市场“两分法”的定位。

政府在强调市场在资源分配重要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在前端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作用。

在激励机制方面,创新人才的管理评估机制及创新资源的分配机制也已经搭建了更为清晰且科学的框架。

未来,政府在维持基础教育和前端创新投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完善和梳理自主创新政策框架细节、推动国际合作、加强创新学科学研究等方式,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效果。

淀粉颗粒结构体系

淀粉颗粒结构体系
d f ci e b o k e s e e tv l c l t. Ke r y wo ds:sa c r n l tr h g a u e;a myl s o e;a myl p c i o e tn;bl k e oc l t
中图分 类号 : S 0 .+ T 21 3 2
t y e fh tr g n o sa d h m o e e u h l a c r i g t ra g m e to o m a b o k es a d wo t p s o e e o e e u n o g n o s s e l c o d n o a r n e n fn r l l c lt n
i tr ea i n a ng t m .Bl c lti on tuc e he c ysaln nd a r ho s lm el e h ta e n e r l to mo he o k e s c sr td by t r t li e a mo p u a la st a r f r e t h l t r my o c i o m d wi t e c use s ofa l pe tn mol c e .Th e e tve b oc e o uc d ma ue t h e ul s e d f c i l kl tpr d e y be d o l we a hi g molc e r s o t rc a n n t e sr cur ti le d t a he n m a l c e s o rbr nc n e uls o h re h i s i h t t e.I sbe ive h tt or lb o klt u c n t c h r h lsofsa c r n l o sr tt e ha d s e l tr h g a u e,whie t e de e tv o klt o sr c h O ts e l.Th u l h f c i e bl c es c n t tt e S f h ls u e r d c n e i lsd o l t e b o klt st wa d h l m e g a ul s Th t r h g a ul v e u i g t r na i ef ra 1 h l c esi o r t ehiu oft r n e . e sa c r n eha e m h

流体_颗粒系统数值模拟的EDEM_Fluent解决方案

流体_颗粒系统数值模拟的EDEM_Fluent解决方案

流体-颗粒系统数值模拟的 FLUENT-EDEM 解决方案北京海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9 年 6 月 24 日一、概述绝大多数固态物质的个体是以颗粒状的外形存在的,即:有特定的尺寸和形 状,与外界有有限的边界。

自然界中的矿石,种子,沙粒,工业产品中的药片、 糖果等都是典型的颗粒。

通常,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生产实践中,都会涉 及到了流体与颗粒相互作用(包括:质量交换、动量交换和能量交换等) 。

如: 沙尘暴,水土流失,农作物的干燥,工业上使用的各种流化床,旋流分离器以及 气力输运设备等。

研究这种相互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不仅为 提高生产力,更能为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指导依据。

我们将涉及流体流动换热和颗粒运动的体系称为“流体-颗粒系统” 。

该类系 统的研究难点在于: 1. 流体本身就具有形态不固定,变化无常,难于观察和测量的特点; 2. 大量颗粒进行相互碰撞:不同时刻和位置,每个颗粒的运动、受力情况 都有所不同; 3. 流体与颗粒相互影响,形成强烈的耦合作用,更加大了系统的复杂度。

在以往的研究中,实验研究占很大的比重,主要通过测定或统计的方法来获 取系统的宏观指标。

另一些则是通过模型简化,进行机理性的研究。

随着计算机 技术和数值算法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投入到数值仿真的研究中 来,FEA(有限元分析)方法和 CFD(计算流体力学)技术成为应用力学中发展 最为迅速、 活跃的分支。

针对流体-颗粒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 主要采用基于 CFD 方法的多相流技术和 CFD-DEM 耦合方法。

二、气固(液固)两相流技术发展状况在研究初期,由于没有很好的描述颗粒系统的计算模型,人们更倾向于以研 究流体为切入点 (研究该类系统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通常是流体力学专业出身) , 将系统中大量的颗粒假设为一种准流体——颗粒流,从而产生了气固(液固)两 相流技术。

气固两相物质所组成的流动系统称为气固两相流系, 其中气相通常以连续相 形式出现,固相以颗粒或团块的形式处于气相中。

龙牡壮骨颗粒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龙牡壮骨颗粒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龙牡壮骨颗粒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简要介绍龙牡壮骨颗粒的背景和起源。

如龙牡壮骨颗粒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材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药用价值。

它是由多种天然植物和动物的药材组合而成,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制备工艺而成的颗粒状药物。

其次,可以简单提及龙牡壮骨颗粒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研究情况。

如龙牡壮骨颗粒作为一种中药材料,在治疗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骨骼系统疾病中具有独特的疗效。

它所包含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骨骼生长和骨密度的增加,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和强度。

此外,可以提及龙牡壮骨颗粒的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

如龙牡壮骨颗粒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口碑和销售表现,并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信赖。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中医药的普及,龙牡壮骨颗粒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

最后,可以简要概括龙牡壮骨颗粒的优势和特点。

如龙牡壮骨颗粒不仅仅是一种药物,更是一种健康产品。

它采用天然的草本植物和动物药材制成,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具有独特的药用效果和安全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药物来提高骨骼健康。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介绍,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初步了解龙牡壮骨颗粒的概述,并引起读者对接下来正文内容的兴趣和期待。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介绍和概括,包括各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安排。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撰写: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龙牡壮骨颗粒标准的相关内容。

文章总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首先概述了本篇文章的主题,即龙牡壮骨颗粒标准。

接着,我们介绍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及其意义。

最后,我们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龙牡壮骨颗粒标准进行研究和探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其中包括两个章节。

在第一个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龙牡壮骨颗粒的成分,包括其主要成分和来源。

在第二个章节中,我们将探讨龙牡壮骨颗粒的功效,包括其对骨骼健康的益处和临床应用实例。

紫外吸收峰和粒径的关系

紫外吸收峰和粒径的关系

紫外吸收峰和粒径的关系引言紫外吸收峰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确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在纳米颗粒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纳米颗粒的粒径与紫外吸收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纳米颗粒的粒径对其紫外吸收峰特性的影响。

体系结构与颗粒特性在研究纳米颗粒的紫外吸收峰和粒径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纳米颗粒的体系结构和其特性。

纳米颗粒是指尺寸在1-100纳米的微粒,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其结构可以是单晶、多晶或非晶态。

紫外吸收原理紫外吸收是指物质在紫外光波段能量得到吸收而出现吸收峰的现象。

物质分子在吸收紫外光时,电子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这种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对应着特定的波长。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吸收特性,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在紫外光波段的吸光度并绘制吸收光谱图来研究其紫外吸收峰特性。

紫外吸收峰和粒径的关系纳米颗粒的粒径对其紫外吸收峰特性有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纳米颗粒粒径变化与紫外吸收峰变化之间的关系:1. 纳米颗粒粒径较小当纳米颗粒的粒径较小时,其表面积较大,相对体积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纳米颗粒会表现出较高的表面能量,导致其紫外吸收峰向紫外光短波长方向移动。

这是因为较小的粒径意味着较高的表面/体积比,使得更多的分子位于颗粒表面,从而增加了吸收所需的能量。

2. 纳米颗粒粒径较大当纳米颗粒的粒径较大时,其表面积相对较小,相对体积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纳米颗粒会表现出较低的表面能量,导致其紫外吸收峰向紫外光长波长方向移动。

这是因为较大的粒径意味着较低的表面/体积比,导致较少的分子位于颗粒表面,吸收能量较少。

影响因素除了粒径大小外,还有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纳米颗粒的紫外吸收峰特性:1. 材料的光学性质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包括能带结构、吸收边缘和带隙。

这些性质可以影响材料的紫外吸收峰位置和强度。

2. 表面修饰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可以调控其光学性质。

例如,通过表面修饰可以改变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频率,从而调整其紫外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

金纳米颗粒聚集吸收峰红移

金纳米颗粒聚集吸收峰红移

金纳米颗粒聚集吸收峰红移1.引言1.1 概述金纳米颗粒的聚集现象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当金纳米颗粒在溶液中存在时,它们往往会由于相互作用而聚集在一起,形成大尺寸的结构。

这种聚集现象在纳米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在生物医学、能源转换和传感器等领域。

在金纳米颗粒聚集中,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分为物理相互作用和化学相互作用两大类。

物理相互作用主要包括范德华力、静电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等;而化学相互作用则包括金属-金属相互作用和配体-金属相互作用等。

另一个与金纳米颗粒聚集现象相关的关键点是红移现象。

当金纳米颗粒聚集后,它们的吸收峰往往会发生红移,即从较短波长的位置移动到较长波长的位置。

这种现象的解释可以归因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颗粒的间距、聚集形态以及颗粒表面的修饰等。

金纳米颗粒聚集吸收峰的红移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传感器和光学材料等领域。

通过调控纳米颗粒的聚集形态和表面修饰,可以实现对吸收峰的调控,从而实现对光学性能的改变。

这为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金纳米颗粒的聚集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红移机制。

通过对聚集现象和红移机制的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金纳米颗粒的性质和行为。

同时,本文还将展望金纳米颗粒聚集吸收峰红移的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篇文章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金纳米颗粒聚集吸收峰红移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通过概述金纳米颗粒聚集现象以及红移机制的相关知识,引导读者对文章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探讨了金纳米颗粒聚集现象和红移机制。

在聚集现象部分,我们将介绍金纳米颗粒在溶液中聚集形成团簇的过程,并分析聚集现象对吸收峰的影响。

在红移机制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金纳米颗粒聚集吸收峰红移的物理机制,包括表面等离子共振增强效应、电磁耦合效应等。

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金纳米颗粒聚集吸收峰红移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沉积学研究的动态和理论体系

沉积学研究的动态和理论体系

沉积学研究的动态和理论体系沉积学是研究地球表层沉积物的起源、演变和颗粒特征的学科。

它涵盖了包括岩石记录中的所有信息,比如沉积岩层的性质,岩石中包含的生物化石和化石,以及不同变化时间尺度的过程和事件。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推进,沉积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在不断地发展。

从停滞不前到现在的高速变化,沉积学一直在不断地向前突进,其理论体系日益完善。

本文将介绍沉积学的研究动态和理论体系的发展。

一、研究动态1. 沉积物来源的变化沉积物来源的变化是沉积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长期以来,沉积物的来源被认为主要是大陆和海洋。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古气候的研究表明,沙漠、冰川和湖泊等地方的沉积物来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此外,城市和工业活动产生的人为沉积物,也在不断增加。

沉积物来源的变化,意味着沉积物中的元素和粒径的变化,这对于环境和古环境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沉积物上的微观结构沉积物上的微观结构是沉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的发展,我们得以更加深入地研究沉积物中细微的颗粒组成和结构。

以往研究只能肉眼观察沉积物的一些表面特征和性质,但是在微观层面上,真正深入分析沉积物的特性。

微观结构的研究使得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沉积环境,为沉积岩的分类和环境定量分析提供了更加客观的依据。

3. 遥感与数值模拟现代沉积学研究中,遥感与数值模拟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遥感技术能够通过卫星图像等手段,有效地获取地表形貌、植被、陆地利用、沉积物分布等方面的信息。

数值模拟则可以通过建立复杂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模拟不同环境下的沉积物运移、沉积和变化过程。

这些新兴技术在研究洪水、干旱和气候变化等方面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

二、理论体系1. 沉积作用和沉积物颗粒特征沉积作用是指种种力量或作用,其中包括风、水流、冰川、气象、环境等等,使沉积物经过捕积、输运、积聚并沉积成岩。

沉积作用是研究沉积学的核心,建立沉积作用模型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理解沉积岩纹理、地层建立、沉积物形态的依据和方法。

聚多巴胺纳米颗粒颗粒电位

聚多巴胺纳米颗粒颗粒电位

聚多巴胺纳米颗粒颗粒电位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是对文章的主题进行简单介绍,概括说明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在这篇文章中,概述部分应该简单介绍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研究背景和主要目的。

概述内容如下:聚多巴胺纳米颗粒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纳米材料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聚多巴胺纳米颗粒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潜力,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

它们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控的形态特征和可调控的表面电位。

这些特性使得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在药物传输、细胞成像、生物传感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电位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这限制了它们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探索其电位调控的机制,为进一步发展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指导。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介绍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两种主要途径。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表征方法,包括形态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手段。

最后,我们将重点探讨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电位调控机制以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对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电位调控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将对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解决一系列相关的科学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和讨论: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对聚多巴胺纳米颗粒颗粒电位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

首先介绍了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的发展,然后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个小节。

首先,介绍了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常用的化学合成方法、物理法制备以及生物合成方法等;其次,详细探讨了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表征技术,包括表面形貌、粒径分布、晶体结构等方面的分析方法;最后,重点探究了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电位调控的方法和机制,包括表面电位调控、外界电场作用、离子注入等等。

视比容和堆积密度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视比容和堆积密度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视比容和堆积密度的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视比容和堆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视比容和堆积密度是两个与颗粒物理性质相关的概念。

视比容指的是颗粒堆积体积与颗粒间相互作用力之间的比值。

堆积密度则是指颗粒体系在堆积状态下的体积密度。

视比容和堆积密度是研究颗粒体系力学行为的重要参数。

它们可以反映颗粒间的密堆程度和堆积状态的紧密程度。

同时,通过对视比容和堆积密度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颗粒体系的流动性、压缩性以及稳定性等重要特性。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视比容和堆积密度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彼此之间的重要影响因素。

我们将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分析,深入研究视比容和堆积密度的内在关联。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可能的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视比容和堆积密度在颗粒体系力学行为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此外,读者还将了解到可能的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要点:1.2 文章结构本文旨在研究视比容和堆积密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对空间利用和资源分配的影响。

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1. 引言:首先,我们将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以及视比容和堆积密度的基本概念。

我们将解释为什么这两个指标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至关重要,并概述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 正文:2.1 视比容的定义和意义:我们将详细介绍视比容的定义,即建筑物的体积与周围环境的比例关系。

我们将讨论视比容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对城市景观、环境可持续性和居住质量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一些评估视比容的方法和工具。

2.2 堆积密度的定义和意义:我们将阐述堆积密度的概念,即在给定土地面积上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

我们将探讨堆积密度对城市拥挤度、交通流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我们还将介绍一些衡量和计算堆积密度的方法,并分析其与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相关性。

2颗粒层的填充结构

2颗粒层的填充结构
Wi 0是浸渍润湿发生的条件 。
本节重点: 颗粒之间附着力的种类
2.2 粉体中颗粒之间的附着力
当颗粒之间的作用力远大于颗粒的重力时,颗粒的行 为很大程度上已不再受重力的约束,颗粒具有团聚的倾 向。颗粒的团聚具有有利的一面(能改善细颗粒的流动 性、避免灰尘、易于包装等),也有不利的一面(使用 前需混合操作)。
Co F内聚力 — 颗粒的团聚准数 mg
2.2.1 分子引力(范德华引力)
F
AD 24a 2
a D,且a 0.1— 0.01μm
式中:A — Hamakar 常数,其数量级约为10-20 J;
D — 颗粒的直径;a — 两个颗粒表面之间的距离。
2.2.2 静电力
F
Q1Q2 D2
1
2a D
2.2.3 磁性力 铁磁性物质或亚铁磁性物质,当其颗粒小到单畴
(指磁性材料的尺度小于临界值时,原有的磁畴结构消 失,所有的磁矩只沿某一方向平行排列的磁状态 ),颗 粒只含有一个磁畴,这称为单畴颗粒。
单畴颗粒是自发磁化的粒子,其内部所有原子的 自旋方向都已平行,无须外加的磁场来磁化就具有磁性。 于是,粉末的单畴颗粒之间存在着磁性吸引力。
2.2.4 机械咬合力 主要是由于颗粒表面的不平滑引起。
2.2.5 毛细管力
化合水分 粉末含有的水分 表面吸附水份
附着水分 — 两个颗粒接触点附近的 毛细管水份
dA
xy
1 R1
1 R2
dz
dx
x R1
dz
dy
y
dz
R2
dA
xy
1 R1
1 R2
dz
自由能的增量(体系得到的表面功)
体系p 对外x的y 体积d功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颗粒体系结构的初步研究金峰、孙其诚(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摘要:颗粒物质是大量离散的固体颗粒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复杂体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比如泥石流、岩土和堰塞体等,与之相关的土力学和泥石流动力学等唯象理论发展较为完善。

它们侧重于工程应用,对深层次的物理机制并没有深入研究。

颗粒物质由于其离散性和强耗散性,凝聚态物理学和力学理论不能很好地应用,近20年来其基础研究是科学的前沿,也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颗粒物质力学。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颗粒物质的研究历史,理清了发展的脉络,对比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基于凝聚态物理学、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等科学成就,建立颗粒物质宏观性质的微观理论是颗粒物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指出了颗粒体系具有典型的多尺度结构特点,认为合理分割结构层次、正确理解不同层次的物理过程、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关联是颗粒物质机理研究取得突破的可行研究途径之一。

以二维颗粒体系的侧限压缩和刚性块体压入过程的模拟为例,简单介绍了颗粒体系的力链形态和统计统计规律,明确提出强力链网络决定颗粒体系的宏观力学行为。

关键词:颗粒物质; 有效应力; 力链; 土骨架1 颗粒力学颗粒物质是大量离散的固体颗粒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复杂体系,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比如泥石流、岩土和堰塞体等,与人类生存和生活密切相关。

对颗粒物质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1776年,库伦(C.A. Coulomb, 1736~1806)在法国皇家科学院(Academie Royale In Paris)汇报了颗粒物质的摩擦定律,开创了颗粒物质科学研究的先河[1]。

19世纪是经典物理学发展的顶峰时期,科学家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电磁学、光学等的研究中,期间一些科学家曾先后研究过颗粒物质,比如法拉第(M. Faraday, 1791~ 1867)和雷诺(O. Reynolds, 1842~ 1912)分别研究了颗粒振动对流和挤压膨胀现象,从19世纪末开始的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核心的现代物理成为科学的新前沿。

可以看出,自1776年之后的两个世纪中,对颗粒体系的物理机理研究始终没有得到全面而深入的开展。

直至1990年前后,非线性动力学、非平衡相变理论和自组织临界理论等快速发展,风靡一时,沙堆体系由于易于实验而成为检验这些理论正确与否的例子之一,而实验结果与理论预言结果并不很好相符,这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原本认为简单的沙堆却表现出极为复杂的物理规律。

在之后的20年,人们逐渐关注颗粒物质体系的精细力学行为,开展了大量实验;同时随着计算机性能逐渐提高,可以获取单颗粒运动信息的颗粒离散元方法被普遍采用,人们发现颗粒体系具有对外界微小作用的非线性响应和自组织等独特性质,不能用一般的固体力学理论、流体力学理论和凝聚态物理予以解释。

Science于2005年把颗粒物质与湍流并列为100个科学难题之一,众多杰出科学家加入到颗粒物质的研究中,颗粒物质的基础研究成为科学前沿之一,而对颗粒物质体系平衡和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逐渐成为一门学科—颗粒物质力学[2,3]。

侧重机理研究的颗粒力学研究思路可以分为三类。

在第一类研究中,把固体的弹性或弹塑性理论推广到颗粒物质体系,得到一组可用来计算包括应力、变形、能量、能流、热产生等所有物理量在内的完备偏微分方程组,可以从理论上确定有着重要工程意义的本构关系,显然该本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有着繁多的关于应力、速度和密度等变量的空间导数项。

颗粒物质体系的基本特征是非连续和接触时发生能量耗散,这使得颗粒物质表现有远比普通固体强且丰富的耗散现象,在外力作用下出现大得多的塑性形变。

在这一方面的典型工作是我国理论物理学家蒋亦民教授和德国Tuebingen大学理论物理所Prof. Mario Liu合作发展的颗粒物质动力学理论(granular solid hydrodynamics, GSH),可以统一地处理土体的宏观力学特性,包括非线性弹性,以库仑屈服为标志的力学失稳,剪胀现象,现代土力学中的次塑(hypoplastic)本构模型,用动三轴装置测量的循环加载下土体的塑性蠕动数据和流动法则(flow rule)等等,一些工作处于国际前沿水平[4]。

第二类研究则试图建立起体系局部的颗粒几何排布规律与宏观力学行为的联系,比如Oda将砂土的三轴压缩试验试样经固化处理后从不同的方向切成薄片,然后观察颗粒接触点角的分布,发现颗粒接触点角向大主应力方向集中[5];Matsuoka基于光弹材料及圆铝棒的直剪试验结果,从颗粒接触点角变化规律出发推导出滑动面上的应力剪胀关系方程[6]。

1979年Cundall和Strack等人[7]提出了离散单元法(distinct element method, DEM),DEM逐渐成为颗粒体系微观结构研究的有效工具,它能提供颗粒的位移和接触力等详细信息,进而确定体系的应力、接触力分布、接触角分布、接触时间数、组构张量、配位数等统计力学和几何参数[8],并采用平均场理论(mean field theory)[9]和粗粒化方法(grain coarsing approch)[10]得到体系的统计性质,比如能量密度、应力张量、应变张量、热流和弹性模量等,进而构建颗粒体系的本构关系,描述其宏观力学性质。

第三类研究研究颗粒体系的力链结构及其统计规律,进而确定其与体系宏观力学性质的关系。

通过光弹实验和DEM模拟发现[1],颗粒间持续接触,形成复杂接触网络。

接触力一般大于间隙气体或液体力而起主导作用,且沿着接触网络中的链状路径(亦即力链)这一特殊结构传递,使得颗粒间发生力链长度上的短程相关,形成颗粒→力链→体系的多尺度结构。

颗粒接触网络为外荷载的传递提供了物理基础,力链是外荷载有选择地沿着某些接触而传递形成的路径;力链对外荷载加载方式和体系几何特征极其敏感,在同一接触网络中即使外荷载的轻微变化也会使得力链发生极大变化,因而在光弹实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中看到了形态千差万异的力链。

孙其诚、王光谦和金峰等[11,12]提出了力链网络的复杂动力学响应决定颗粒体系宏观力学性能的假设,从分析以力链为核心的密集体系多尺度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入手,研究颗粒固体应力传播模式、破坏机制、颗粒流体流动本构关系等关键问题,可能取得突破。

显然力链不同于接触力分布、接触角分布、组构张量和配位数等局部单元的力学和几何参数统计信息,力链是应力传递路径,贯穿了若干这样的单元,它从更高的结构层面揭示颗粒体系的力学形式,是从体系局部的颗粒几何和力学规律确定体系宏观力学性质的另外一种方法。

颗粒物质的基本特征是非连续和接触耗散性,大量固体颗粒相互作用而组成复杂体系,涉及多个空间结构层次和特征时间尺度,具有复杂跨尺度作用耦合等特点。

多尺度是指体系内在结构层次性及不同层次间的关联,从哲学高度揭示了研究体系的层次性和普遍联系性。

颗粒物质体系是典型的多尺度体系,合理分割研究其结构层次、正确理解不同层次的物理过程、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关联是颗粒物质多尺度方法的核心任务。

目前,对于颗粒体系,我们依据内在过程和特征时间,把体系结构层次划分为3个尺度,见图1。

其中,微观尺度是组成颗粒体系的基本单元,即单颗粒;宏观尺度是指整个颗粒体系;而细观尺度则是指由基本单元组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体,亦即力链。

其中颗粒-力链、力链-宏观的两个关联是颗粒物质多尺度方法的难点和重点。

图1 颗粒物质的多尺度结构2 颗粒体系的力链从工程应用角度,以有效应力原理为基石,形成于1921~1923年,是Terzaghi构建现代土力学理论体系的基石[13,14]。

80多年来人们创建了许多计算应力和稳定分析的方法和模型,能够凝练和概括一定的试验数据,广泛地应用于地基、土工构筑物和结构与土的联合作用等问题的应力与变形,强度与稳定的静力或动力分析计算中,形成了体系庞大的土力学和散体力学等以工程应用为主的学科。

它们是唯象科学,一些结论不可外延,很难从机理上刻画土颗粒体系的非线性、弹塑性、剪胀性和流变性等,比如颗粒体系的应变如何确定等这些基本概念有待商榷;同时,应力水平、应力路径、应力历史和土的状态、组成、结构及温度等都对力学特性有显著影响,对于如此复杂的体系及边界条件(几何的、力的和温度的),土力学和散体力学似乎到了揭示问题的理论水平的极限。

采用新的研究手段,沿着新的研究思路,加强物理机理的研究,加强颗粒力学的研究,是科学发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有效应力原理认为,颗粒间挤压接触变形构成复杂骨架结构(如图2所示),有效应力则是骨架上固体颗粒间接触力在土体总截面积上的平均应力,其值σ′是总应力σ减去孔隙水压力u所得差值,它控制了土的变形及强度性能。

有效应力原理的物理意义上非常明确,但它只是表观的、概念性的,首先表现在有效应力无法测定,而是量测总应力和孔隙水压力后的差值。

土体颗粒体系的变形就是颗粒位置的变化,亦即土体骨架的演化。

自Terzaghi构建土力学8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对有效应力原理的认识依然不一,由此臆测和推想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结论。

我们认为造成这一不应该发生的现象的更深层次原因是对颗粒骨架几何结构和力学性能的认识极为初步,比如什么是颗粒骨架?如何描述?它的变形与土体的变形如何对应?又如何与孔隙水协调决定土体中的有效应力?等若干关键问题根本没有回答。

我们意识到,在现有土力学理论体系不可能对这些问题予以解释,这就需要新的研究手段,采用“显微镜”和“透视镜”观测土体—这一典型颗粒体系中的结构和力学性能。

图2 基于离散元方法模拟得到的静态堆积颗粒体系的骨架结构力链则是颗粒力学的基本概念,目前认识也不统一,如何定义力链就有多种说法。

我们认为在外荷载作用下颗粒相互挤压形成网络,这是颗粒接触网络(contact network),是支撑外荷载的物质基础;颗粒间的相对位置(亦即拓扑关系)决定颗粒接触网络的形态,其数学描述较为艰难,曾有人把它类比为泡沫结构(foam structure)。

我们认为,平均配位数<Z>可能是描述接触网络性质的比较合理的参数之一,<Z>综合反映了颗粒物性(颗粒表面摩擦系数μs、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级配、颗粒体积份额φ等几何参数和物性参数对颗粒体系接触网络的影响。

细致研究发现接触网络上局部颗粒受到的力大小不同,亦即传递的外荷载份额不同,使得接触颗粒间接触有强弱之分,那么传递较大份额荷载的路径构成强力链,反之形成弱力链。

因此,强、弱力链是外荷载传递的路径,而这些路径构成了整个接触网络,强、弱力链仅是接触网络的一部分。

在一些情况下,比如点力作用下的静态颗粒体系,当点力不大时,触网络可能不变化,如果改变力方向,发现体系内部传递路径—力链结构随着点力方向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力链结构对外荷载发生动力响应,这就说明颗粒接触网络依据传递外荷载的大小把网络结构分成强力链和弱力链两套结构,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其中弱力链网络是背景,而强力链网络起决定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