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
精彩摘录
“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勇于表达,是培养他们绘画才能的关键。我们应该 赞美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特视角,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精彩摘录
“通过绘画,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表达自我,发展情感,提升审美。 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并欣赏孩子们的绘画作品,让 他们在涂鸦的世界中自由翱翔,探索无限可能。”
精彩摘录
“绘画不仅仅是手的活动,更是心的表达。孩子们通过绘画,将他们的内心 世界、情感Biblioteka Baidu验以及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展现出来。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孩子们的 绘画过程,而非仅仅看重他们的绘画成果。”
精彩摘录
“在孩子的涂鸦世界中,没有所谓的“对”与“错”。每一个图形、每一个 色彩,都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创作,给予他们足够 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的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阅读感受
在书中,我还学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在孩子九岁之前,系统性的绘 画技巧教授并不是必要的。过早地教孩子绘画技巧,可能会破坏他们的自然发展, 反而阻碍他们的绘画能力。这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有耐心,需要等待,需要相 信孩子的能力。
阅读感受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它让 我重新认识了绘画,重新认识了孩子,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方式。我相信,只 要我们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他们的绘画能力 一定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这种尊重和支持,也将有助于他们在其他方面 的成长和发展。
画画的读书笔记
画画的读书笔记
关于画画的读书笔记范文
篇一: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读书笔记
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表达方式,孩子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又不能靠书写文字来表达,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所以,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听了才能明白他们表达的东西。
听画也是有讲究的,2-3岁的孩子,就问他“这是什么”,听他给他所画的东西赋予的含义;4岁以后,就问他们在做什么,听听他的画里故事的内容。因此,用来表达想法的形象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教孩子画形象,画形象给孩子看,指导孩子用色,让孩子全部填满颜色等等,都是拔苗助长的行为,反而会毁掉他们天生的绘画能力。对于技巧性、系统性的绘画技巧,最好等孩子过了9岁传授才会有意义。
过早的叫孩子画形象,让他们变得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说,无法概括自己的想法。一副孩子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动或者是想法而画的画,即使在技术上还未成熟,也能够传达到欣赏者的内心深处,只要给孩子提供画画的伙伴和场所,孩子就会随心所欲、自信的画画。
让孩子和大自然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过生气勃勃的生活,父母也多和孩子一起多多地体验快乐的生活,有了快乐的体验、有趣的事件,才会有想画的心情,才能够倾注真心去画画,因此不是教授孩子
画画的技巧,而是多和孩子一起经历快乐的体验!!
在儿童时期,儿童通过自由的绘画,可以提高以下能力: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热情、社会能力。
孩子的画
1岁时,主要是手运动的轨迹,是绘画活动的诞生,这时要让孩子充分地涂鸦,不要给孩子看形象,也不要教孩子画形象。
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
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
“涂鸦”是孩子对自我内心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其内容自由、单纯、多样、随性。这种涂鸦方式具有一定的年龄限定,在这个年龄段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涂鸦期"。涂鸦期是培养儿童创造兴趣的关键时期,加强对这个时期幼儿的引导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他能极强地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开发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都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并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
现在很多的家长觉得宝宝的涂鸦似乎没有任何价值,他们更不明白宝宝用彩笔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但涂鸦客观上对宝宝手、眼、脑的协调配合,增强脑、眼对手的指挥能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涂鸦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想象力,也能够通过涂鸦让孩子认识世界,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
从涂鸦期开始的绘画活动,有助于宝宝小肌肉发展、认知能力与创造力的增进,在幼儿的心智发展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涂鸦是宝宝与生俱来的才情。涂鸦是宝宝进行想象的手段,是发展想象力的途径。涂鸦和语言一样传递着宝宝的情绪与感觉,通过涂鸦,宝宝站在原创的高度,不受任何限制地根据他的直觉挥洒他的创意,从中获得创作的乐趣与成就感。
父母要教宝宝绘画,需要更多的耐心以及技巧,让宝宝涂鸦是否有作用,有什么作用呢?是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能够对宝宝进行智力的开发呢?到底是不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两岁的宝宝对新鲜事物非常好奇,如果给他们彩笔,都能拿起彩笔随意地乱涂乱画。对他们来说,彩笔就是一种玩具,能画出线条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最初的涂鸦其实就是游戏的过程。家长可以根据宝宝这个特点,循序渐进教宝宝绘画。
2019年儿童涂鸦寓意-word范文模板 (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儿童涂鸦寓意
篇一:儿童涂鸦的意义
儿童涂鸦的意义
给两岁左右的宝宝一支笔,他会在任何东西的表面上起劲地乱涂乱画,画得横
七竖八。创意宝贝的专家指出这正是绘画活动的开始,描画线条的活动就是最
早的涂鸦阶段。涂鸦期是宝宝自我表现的开始。涂鸦是视觉经验、身体、手指
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宝宝当时的身心状态,具有促进感觉统合和人
格形成的意义。宝宝的涂鸦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涂鸦的水平,可以推测出
他的心智发展水平,并据此施以相应的教育。
儿童涂鸦的几个阶段
儿童的图画分成不同阶段:2-3岁为随意涂鸦阶段;4岁开始有简单线条;5-6岁
时用粗略的象征代表人和动物;6-10岁开始描画细节;11岁时开始临摹作品;12-14岁偏好几何图形和装饰;青春期则对色彩及形状感兴趣!
1-3岁儿童涂鸦特点及教育建议
第一阶段乱画或偶然的涂鸦画(1岁-2岁或2.5岁)
宝宝的乱画是由手和臂膀的简单运动留下的痕迹,由一定数量的线条组成。特点:手指紧紧地握着绘画工具,手腕很少移动。线条的方向和长短是靠手臂的
前后摆动决定的。画线条时,画笔很少离开纸,只有当线条画到尽头时才离开,这是一种无控制的涂抹,是为了满足宝宝的动觉经验,实际上是运动神经协调
活动的一种标志。
教育建议:当你看到宝宝画的画面上大多是不规则的、弯弯曲曲的线条,有的
甚至还画出纸张之外,说明宝宝还不能控制肌肉的动作,不能很好地完成需要
儿童涂鸦
儿童涂鸦:大人应该怎么做以下的观点依然来自日本育儿专家鸟居昭美<<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儿童涂鸦严格来说不仅是一种美术活动,而是孩子的一种认识世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周围的大人和小朋友学会交往,获得肯定的一种成长方式,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涂鸦,孩子在学习自己的表达,创造及享受与人交流的成就感,这是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的天然的成长方式;
2:孩子通过自由自在的涂鸦,体验并获得"靠自己的力量来行动,用自己的感觉来感受,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的萌芽;
3:通过不受限制的涂鸦活动,孩子逐步练就了为做人所具备的主体性的活动能力,以及区分美与丑的感性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奠定了最基本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培养出了文字,数学,科学,道德自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大人会不会绘画和孩子的涂鸦没有任何关系,孩子需要的不是大人的任何指导(相反,这种指导还会损害孩子的成长体验);
5: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态度(让孩子自由而随心所欲地涂鸦,绝对不横加指导),大人的支持和宽容(给孩子合适的工具和地方,让他想涂就能涂,大人不对孩子的涂鸦时间,内容,次数做任何限制, 能够对孩子的作品不以大人的眼光而是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给予真诚的倾听和肯定,大人让孩子尽情玩水,玩泥,玩沙,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交往,一起哭,一起笑, 一起打架等等,即大人负责提供给孩子充满丰富的感受机会的生活;大人不限制孩子用哪只手画或双手一起画,不限制孩子的绘画姿势: 可以躺着画,坐着画,站着画);
6:孩子们在一起涂鸦更有利于孩子的交流和成长;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吴婷
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6年第06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美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因此,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应该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抓住孩子生活中的细节,让绘画过程成为孩子发自内心的快乐体验,让绘画成为记录幼儿生活的重要语言,同时也是幼儿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
中班幼儿的绘画刚从涂鸦阶段过渡过来,如果不“听话”也很难理解幼儿绘画的内容,成人很难正确看待孩子的作品。时间一长孩子也已经淡忘绘画内容,无法言说。所以,看到幼儿的绘画作品时常常用成人的眼睛来评判,认为孩子画得不像,乱七八糟,从而导致孩子不再愿意画画。针对上面这种状况,结合本学期幼儿美术作品,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世界,去看看孩子到底在画些什么。
一、孩子眼睛里的世界
这是王茜小朋友画的《眼睛里的世界》,从她的画面整体来看,色彩丰富、构图完整,有一定的绘画技巧,能够大胆地想象自己脑海里的事物。但是,宝贝对空间感的认识还不够。从王茜的画面中可以感受到她每天都很开心,每天都有蓝天白云的陪伴,有一个温暖的家,她自己一个人玩耍还是很开心的。可我有些纳闷,为什么没有画爸爸妈妈和小伙伴呢?
我找机会和王茜及她的奶奶聊天。得知,爸爸妈妈常年在外上班,难得周末看看王茜。爷爷奶奶平时在家特别的疼爱这个小孙女,基本上什么事情都给包办啦,连吃饭都是奶奶追在后面一点点的喂。于是我就问奶奶:“是不是很少带她出门玩?”奶奶讷讷地回答说:“是呀,就怕带她出去玩会摔跤,会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所以基本上让她一个人在家玩一玩。”奶奶反问我:“老师,你怎么知道的?”我说我从孩子画的画里看出来的。于是,我就把从这幅画里观察到的和奶奶分享。奶奶听了之后,惊呆了。奶奶感叹说:“原来孩子的生活会影响到孩子学习时的创作,我要多带王茜出去玩玩啊。”所以王茜在生活中是不缺爱的,她缺少爸妈的陪伴和小伙伴之间的游戏。希望奶奶能做得更好,弥补孩子心中的一点点遗憾,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地书笔引领小班孩子走进涂鸦世界
桶,来到操场挥洒起来。 东东提着水
桶 跑到 我 面前 : “ 老 师你 看 ,我画 了
一
条 小鱼 。”我跟 着 东东去看他 的
切磋 。受此 启发 ,我 将地 书笔 活动 引
进 我 园 ,让 小班 孩 子在 锻炼手 指 和手 腕 力 量 的 同 时 , 感 受 自由涂 鸦 的快 乐 。 开 展 地 书 笔 活 动 只 需 准 备 地 书 笔 、水 和 一块 比较 大 的空地 ,而 地 书 笔 的制 作方 法 既简 单又 环保 ,只 需将
阳光 和充 足 的水分 ,原 来余修任 一 直
记 在 心里 啊 。
些 简单 图形 ,并 能有 意识地 通过 线
“ 画小鸡 ”活动 中,孩子 邀请 教师 一 起 画 , 并且 能 自 由地 画 出 自己 的想 法 ,即使 画错 了 ,在 教师 的 引导下 也
条 、 图形 的简 单组 合来 表现事 物 的大
专题 :探索幼儿教师儿童学 习观转变的有效路径
地 书笔 引领小班孩子 走进涂鸦世界水
江苏省南京市奥体艺术幼儿园 蔡佳彤
每 日清 晨 或 午 后 , 我 们 经 常 在 广场 上 看见 有人 使用 地 书笔 , 以地 面 为纸 ,以清 水为 墨 ,挥毫 泼 墨 ,相 互
水 痕就像 太 阳的光 芒 ,我 不 禁感叹 于
《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共读之旅
周 次 内 容 主持 ( 自报 名 )
教师 2 我也感 觉听 画非常有必 要 . 其是 中、 : 尤 小
班 的 孩 子 .我 们 通 过 孩 子 的 表 达 能 够 更 好 地 了 解 孩 子 。一 次 活 动 中 “ ” 有 的 孩 子 的 画 是 不 现 实 的 , 听 所 我 采 取 轮 流 听 的方 法 . 天 听 这 一 大 组 . 天 听 那 一 大 今 明
走 进 孩 子 的 涂鸦 世 界 读 之旅 共
江 苏省 如 皋 师 范学校 附属 小 学 幼 儿 园 吴 彩 霞
一
、
共 读 背 景
( ) 定 共 读 主 持 人 三 确 共 读 主持 人 从 所 有 教 师 中产 生 .采 取 自愿 报 名 的 方 法 进行
三、 共读 活 动 实录
操作?
《 近孩子 的涂鸦世界》 走 作为共读书 目。
二、 共读 前 的 准 备
( ) 置 共读 书籍 。 一 购
幼儿 园集 体添置 《 走进孩子 的涂鸦世 界》 人 手一 ,
本 发 放 , 读 之 前 各 自通读 全 书 。 共 ( ) 定 共 读 计 划 二 制 共 读 计 划 为 一 学 年 . 一 学 期 为 第 一 阶段 , 实 践 第 边 边 阅读 , 完 全 书 ; 二 学 期 为 第 二 阶 段 , 读 书 的感 读 第 把 悟 运 用 到 实 践 中去 第 一 阶段 单 周 四下 午 集 中举 行 共
涂鸦叙事
涂鸦叙事
作者:关慧良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9期
摘要:从视觉思维方式的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审美观照体验,以涂鸦叙事来表达创意灵感、展现思维导图、解读精神世界的方法,阐述涂鸦叙事对习惯了鼠标、键盘的互联网时代,唤醒人们涂鸦本性重生的重要性及涂鸦有助于认知能力与创造力的增长,对心智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涂鸦;叙事;视觉表达;思维导图;心灵读本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7-0029-01
一、灵性绘画,涂鸦叙事的传奇笔记
涂鸦(Graffita)是一种文化现象和艺术形式,涂鸦的本质是一种灵性绘画,以人生、生活为脚本,用图说话,以图像传达精神来陈述心情、宣泄情绪,唤起心灵的觉醒与共鸣。涂鸦,从字面上解释:涂,随意的涂涂抹抹;鸦,泛指颜色。“涂”和“鸦”加一起就成了随意地涂抹色彩之意,也指艺术上的各种颜色交融,以抽象的感觉描绘出一种色彩的特殊风格。涂鸦是艺术家、科学家、设计师与生俱来的才情,从梵高(Van Gogh)到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他们很多的创作激情、创意构思、灵性画稿在变成名画及惊世之作之前,都是通过涂鸦的方式记录下来的,涂鸦叙事成为艺术家和知识份子手中的传奇笔记。
二、思维导图,涂鸦叙事的审美观照
1、自然观照。法国画家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说:“我每天都要请求造物者,要把我变成一个孩童,就是说,要让我不带成见地去观察和表现大自然,像小孩一样。”眼睛和心灵不被世智尘劳所蒙蔽,超然象外,以纯真的感知表现事物的原本,不以常识和知识、经验和其他尺度来判断事物,不以有用和无用、敌意和友好的标准来观察人,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成见。
必看的婴儿心理学书籍推荐
必看的婴儿心理学书籍推荐
1.《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作者:日鸟居昭美
这本书是日本著名的教育专家、画家鸟居昭美的一本经典教育专著,在日本影响了整
整两代人。这本书在2001年曾经被引进国内,那时的书名是《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
是夹在一套育儿丛书里面出版的。我有幸在好好很小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实在是受益匪浅。它让我深刻理解了孩子涂鸦的奥秘、画画对孩子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孩子的天性和
创造力,也了解到儿童学习和发展的规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等等。其实它可以说是一本经典的教育书籍,而不仅仅是美术指导书。
这本书曾在网上被关注孩子素质教育的妈妈们,以及秉持先进教育理念的美术教育机
构和专业工作者们大力推荐,一直口碑相传,只是,由于当时这本书没有受到出版界的重视,只印了一次就销声匿迹。我到出版社工作后,找到了这本书在日本的版权,再次引进
国内,同时还引进了鸟居昭美前辈的另一本书,是该书的姊妹篇《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2:孩子的画如何看,怎么教》。
2.《爱和自由》作者:孙瑞雪
这本书目前得到越来越多的妈妈重视,其重要程度我就不多说了。在我们这一代之前,国内的传统育儿观念和做法可以说是非常缺乏爱和自由的。虽然里面的一些内容不一定是
原汁原味的“蒙氏教育”,但正是因为孙瑞雪老师结合了自身的实践,才真正符合中国的
实际情况和中国家长的需要。
3.《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作者:李跃儿
我是在四年多以前第一次读这本书的。很厚的一本书,我用了一个通宵一口气读完,
当时的感觉是非常震撼,同时也非常心痛。然后我就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历程,反思身
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浅谈美术教育中家长与孩子的心理沟通
一
直 长 盛 不 衰 。这 一 现象 足 以反 映 家 了擦 、 了 画 , 反 复 复 , 因 与 老 师 所 在 。 有 在 倾 听 中 才 能 了 解 孩 子 的 擦 反 只 只
到 父母 面 前 ,高举 着 绘 画作 品骄 傲 地 楚 地 看 到 家长 更 多 追 求 的是 美 术 的教 画 作 品 时 ,家 长可 在 顺 应 和尊 重 孩 子 说 :看 , 画 的 !” 子们 兴 奋 得 涨 红 育 性 和短 期 的教 育 功 能 。这 种追 求 带 想 象 力 和 创 意 的 基 础 上 ,多 问 几 个 “ 我 孩
家教 心 主 张 ■
果呢?
一
、
在 倾 听 、 赏 中 回应孩 子 欣
绘 画 是儿 童 表 达 自己对 周 围事 物 的 感 受 和 内 心 意 愿 的 最 主 要 方 式 之
一
,
是 其 心 灵 的表 白 , 含 着 孩 子无 限 蕴
的想 象 力 和创 造 力 。这 些 想 象 力 和 创 造 力 需 要 漫 长 的培 养 过 程 ,需 要 家 长 悉 心 呵 护 。心 理 学 家 曾经 做 过 这样 的 试 验 : 来 两组 小 孩 , 先 让 他 们 长 跑 找 首 消耗 体 能 , 然后 一组 小 孩 被 批 评 , 一 另 组 小 孩被 表扬 。结果 发 现 , 批评 的那 被 组 小 孩 就 像 泄气 的皮 球 , 精 打 采 ; 无 而 被 表扬的那组小 孩似乎还 意犹未尽 , 体 能 迅 速 恢 复 。用 欣 赏 的眼 光 看 待 孩 子有 助 于 帮 助 孩 子挖 掘 潜 能 ,摆脱 自 卑, 树立 自信 。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心得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心得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深思的问题。在没有读这本书以前我认为孩子的画有些有意义,有些只是无意义的涂鸦而已。但是经过了这本书的洗礼,我发现了其实孩子的画中隐藏了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在我看来,不论你是老师、是父母或其他的角色,她对你以后了解你身边的孩子都是有帮助的,因为读懂孩子的画不容易,了解孩子的画卷告诉我们的内容,我们就能积极的回应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不可谓是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一种办法之一。
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作为一个母亲、教育者、艺术和治疗师的多重身份,她根据自己长期从事艺术和造型治疗成功经验,深入探讨了孩子不经意间的所画作品中隐藏的含义,并且告诉成人应该如何去解读儿童画的背景,理解绘画的动机和意图。书中讲述了一位母亲从52幅儿童画中读懂了孩子隐藏在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一直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疼爱的愿望。我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对这本书的理解更像是一本教育心理学,并且是针对美术教学的。孩子绘画,他们最基本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博得成人的赞扬,是为了成为一个小画家,是为了在某些绘画比赛中获得一纸奖状,都不是。孩子绘画应该是一种自发的探索,一种有趣的游戏,他们绘画的时候是在“玩”。涂鸦就像一幅地图,描摹着内心风光,它一方面描绘了有待处理的障碍,也表达了障碍的来源和处理的途径。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及其严密。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开始时,(孩子)要“全方位的学习”:他们会亲身体验,并通过尝、闻、触、抓、摸、握、听、发声、模仿、表演、反应等,感受周围的环境。他们玩线条,从不规则住进到规则,从无序逐渐到有序,从无控制逐渐到有控制,从无形逐
鸟居昭美儿童的涂鸦世界
鸟居昭美<>
第一章给母亲的绘画入门讲座——请先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绘画的态度
1、是否要“听”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与成人的画不一样,孩子用画来说话,请耐心聆听。
请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的绘画,看孩子的画,并不是需要看他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他的画所表达的东西,理解他在画中所诉说的内容。对孩子来说,通过让别人“听”,他的画才有了意义。让别人“听”、理解,就是他用画画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乐趣。对不同年龄孩子的画,有不同的听法。
在孩子2-3岁时,对他的画,要问“这是什么意思?”,听他讲述自己的画所表达的意思。
四岁以后,则要对孩子的画中所表现的内容进行“听”,如像“这是在做什么?”
原则上,当孩子正专心与绘画的时候,最好不要在旁边唠唠叨叨地询问。在孩子画完后给你看时,或他画腻了、累了,暂时告一段落时,去问问他就行了。
2、你是否在形状方面指导过孩子?
(书中多次提到画形状,却没有定义什么算画形状。我理解除了教孩子画圆形、三角形等形状外,画形状还包括教孩子画类似图1中那些成人式的画。另外书中还提到采用绘画歌谣教孩子画画,我理解是类似《小孩学画》中的那些线条和歌谣,作者认为这种方式的教画应该等到孩子6-7岁以后)
擅长绘画的母亲爱给孩子做示范,“这儿要这样画,还画花画车画洋娃娃”,喜欢让孩子模仿自己的画,但这会影响孩子自己的创造力。因为表现思想的形状不是能教会的,是要靠绘画者自己来创造。
孩子试图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画出的画,即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而小作者也能由衷地体验到表现的满足,这就是人生的一种乐趣,体验到艺术所带来的欢喜。请千万不要剥夺孩子的这种乐趣。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给大家介绍两本书,日本的鸟居昭美老师的《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系列,第1本是《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这本书更适合想要了解孩子的家长来看,作为一本家长的绘画早教启蒙书是相当合适的,李跃儿也给这本书做了序。第2本是《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2:孩子的画如何看,怎么教》这本书更适合幼儿教育工作者、美术教育工作者和需要深入学习的父母来阅读。相比第一本,这本更加系统地总结了儿童绘画的规律,并通过绘画来讲述人类发展和儿童学习的规律,以及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其实可以说是一本经典的教育书籍,而不仅仅是美术指导书。这本书的理念和内容与第一本有相同之处,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只是希望了解孩子的绘画以及如何给予帮助,看第一本书就足够了,第一本书里面的很多内容,在第二本也有提及,只是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如果是本着系统深入学习的态度,那么这本书会让你更有收获。两本看过之后,除了绘画之外,你会改变看待孩子发展的眼光和态度,从作者一贯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深刻地学习到人类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规律和特点,让自己保持更加平和客观的育儿心态。
这两本书在十年前就被奉为早教圣经,2001年曾经在中国出版过一次,后来成了绝版,当时淘宝还有复印本出售,这次终于出版增订本了,目前当当网有售。
书里有一些关于儿童绘画的经典语句,我摘选出来和大家分享。
·运用自己的手和脚让世界发生变化,那种变化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肌肤来感受。然后,思考、制作、画出来。并且,热衷于这种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了。
·对于“哭”这一婴儿的表达方式,大概没有一个父母把它的好坏作为一个问题来考虑过吧。肯定不会有父母这样说:“如果再用那样糟糕的哭法儿,就不给你奶吃!”然而,对于绘画,父母们却用好坏来评价,甚至上升到心理分析,试图通过画来判断孩子的性格。但是,孩子的画和婴儿的哭是一样的,仅仅是直接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而已。
浅述涂鸦与托班幼儿的美术启蒙教育的恰当指导
浅述涂鸦与托班幼儿的美术启蒙教育的恰当指导
处于托班时期的孩子,还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这时的涂鸦就是一种平台,一种途径,为他们提供了情绪的发泄和愿望的表达。孩子因为涂画浪漫而富有创意,被很多伟大的学者看作是天生的艺术家。游戏化的情节,生活化的内容,丰富的创作材料,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更有利于打破成人对美术启蒙与涂鸦活动的误区,让托班的宝宝能够任意遨游在艺术创作的世界中,使涂鸦成为他们快乐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美术绘画的一种启蒙教育。
从幼儿教师的角度来看,宝宝们的涂鸦之作不正与大师抽象而幽默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么?米罗的绘画语言富于个人色彩和表现力,他独创的一系列潜意识象征符号将绘画语言的元素和表达提升到一种完美的境界。而托班宝宝的涂鸦也正是他们心中一种绘画的语言,这种语言更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个人魅力,是旁人所无法临摹和仿制
的。
一、涂鸦绘画有助于提升托班幼儿美术启蒙性教育
1.涂鸦绘画对于托班幼儿的重要性
“涂鸦”一词原本指顽皮的幼童以墨涂抹,以致染污诗册书籍之意。“涂鸦”一词即从中提炼来。后来人们便用“涂鸦”来形容作文、写字或绘画技巧的拙劣,随便乱涂乱写。我们这里指的涂鸦是儿童通过美术活动实行自我表现的起点。
(1)涂鸦的方式符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涂鸦期是儿童美术发展的起点,是不容忽略的初级阶段。2--4岁的宝宝注意时间短,稳定性较差,只注重事物的表面;大小肌肉正处于发展阶段,动作常显得笨拙可爱;语言、情感、生活经验略显单薄。所以,在儿童美术发展阶段,他们还正处于涂鸦活动时期。涂鸦活动的灵活性、随意性、情境性、游戏性非常适合托班宝宝的年龄特点。宝宝在各种涂鸦活动中的表现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他们流露出的是真情实感。
读《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中)
读《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中)
请让你的孩子过一种自然的、与朋友在一起生气勃勃的生活,并请多多体验和孩子在一起的欢快。把古老的传奇讲给他听,也是一种欢快的体验。无论多么小的孩子,从由衷的欢快、欢快的布满活力的生活中,都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自然、坦率、布满思想感情和活力的作品。
其次章孩子就是画这种画长大的——了解孩子绘画进展的一般规律
1岁孩子的特点:与其说是画画,不如说是手运动的痕迹。
家长留意:让他充分地乱画,不要教他画形状。不要给多种颜色,只给他一种宠爱的颜色。
用具:给他粗的彩色笔、蜡多较硬的蜡笔、3B-6B的铅笔。用挂历纸或大纸来画。
假如已经教了画形状:立即停止,孩子很快会恢复她原来自由的画法。
详细解说:对婴儿来说,随着握铅笔的手的运动,纸被弄破,并消逝了铅笔画出的痕迹,他就会兴奋地哇哇乱叫,他们把用手使画纸发生变化当作乐趣。1岁半以前,可以通过手的来回运动乱画。留下的通常不是水平状态的横线,而是像半圆弧那样的曲线,由肘到手的长度,大致就是这个圆弧的半径。此时孩子还没意识到自己在画画。1岁半以后,由画大的圆向小的的圆转变。接近两岁,圆的线条变得流畅,
当能把手腕当成轴来活动后,就能画小圆了,还能上下来回乱画出纵线条,手的活动开头从手腕往手指尖进展,也能像成人那样拿绘画工具了。此阶段孩子还不会给乱画的东西下定义,问他“这是什么”还为时过早。因此只要给他一张足够大的画纸,使他能自由挥洒。请让他不受形状颜色的束缚,用单色自由地画。
2岁孩子的特点:眼睛随着手移动,可以用语言来解释。
家长留意:还不能让她画脸等形状,妈妈画形状给孩子看也不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育儿专家:鸟居昭美《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
1、儿童涂鸦严格来说不仅是一种美术活动,而是孩子的一种认识世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周围的大人和小朋友学会交往,获得肯定的一种成长方式,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涂鸦,孩子在学习自己的表达,创造及享受与人交流的成就感,这是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的天然的成长方式;
2、孩子通过自由自在的涂鸦,体验并获得"靠自己的力量来行动,用自己的感觉来感受,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的萌芽;
3、通过不受限制的涂鸦活动,孩子逐步练就了为做人所具备的主体性的活动能力,以及区分美与丑的感性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奠定了最基本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培养出了文字,数学,科学,道德自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态度(让孩子自由而随心所欲地涂鸦,绝对不横加指导),大人的支持和宽容(给孩子合适的工具和地方,让他想涂就能涂,大人不对孩子的涂鸦时间,内容,次数做任何限制,能够对孩子的作品不以大人的眼光而是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给予真诚的倾听和肯定,大人让孩子尽情玩水,玩泥,玩沙,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交往,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打架等等,即大人负责提供给孩子充满丰富的感受机会的生活;大人不限制孩子用哪只手画或双手一起画,不限制孩子的绘画姿势:可以躺着画,坐着画,站着画);
5、孩子们在一起涂鸦更有利于孩子的交流和成长;
6、孩子画出形式感比较强的画(如洋娃娃,机器人,或卡通人物),说明孩子的生活中缺少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的感情,发现以及感受.家长应该让孩子尽情地玩耍和体验,家长应该让孩子远离电视和漫画书,从水,沙,泥,粘土,色水开始,让孩子感受和体验,孩子有了真实的体验,他的画自然就会变;
7、绘画以外的造型玩耍,对于孩子的绘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如男孩子钉钉子,造小船,女孩子编头发,织帽子,缝衣服(一般4-5岁开始);
8、孩子涂完鸦之后,有时会把自己的作品破坏掉,如画好的小车剪下来,画好的小人剪下来,让它们打斗,这是一件好事,用自己的作品来进行玩耍,这其实是孩子在发展造型能力,家长应该高兴。
第一章给母亲的绘画入门讲座——请先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绘画的态度
1、是否要“听”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与成人的画不一样,孩子用画来说话,请耐心聆听。
请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的绘画,看孩子的画,并不是需要看他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他的画所表达的东西,理解他在画中所诉说的内容。对孩子来说,通过让别人“听”,他的画才有了意义。让别人“听”、理解,就是他用画画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乐趣。对不同年龄孩子的画,有不同的听法。
在孩子2-3岁时,对他的画,要问“这是什么意思?”,听他讲述自己的画所表达的意思。
4岁以后,则要对孩子的画中所表现的内容进行“听”,如像“这是在做什么?”
当孩子正专心与绘画的时候,最好不要在旁边唠叨询问。在孩子画完后给你看时,或他画腻了、累了,暂时告一段落时,去问问他就行了。
2、是否为孩子作示范?
擅长绘画的母亲爱给孩子做示范,“这儿要这样画,还画花画车画洋娃娃”,喜欢让孩子模仿自己的画,但这会影响孩子自己的创造力。因为表现思想的形状不是能教会的,是要靠绘画者自己来创造。
孩子试图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画出的画,即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而小作者也能由衷地体验到表现的满足,这就是人生的一种乐趣,体验到艺术所带来的欢喜。请千万不要剥夺孩子的这种乐趣。
请记住,绘画的能力,任何人生来都具备。成人乐意关心孩子的这种能力,为孩子创造造型活动的场所,才是至关重要的。请为孩子提供画画的伙伴和场所,通常与小朋友一起画,能激起孩子的绘画欲望。
3、你是否讨厌孩子弄得脏兮兮?
画画是一种造型艺术,这种艺术是透过造型来表达感情或思想,造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破坏以前的形状,弄脏以前的形状。画画,就是把白色的纸,用蜡笔和彩笔来弄脏它。
在孩子的生活中,最有代表性的“破坏”和“弄脏”方式,就是玩儿沙,玩儿泥。所以请家长们宽容一点,不要怕他们弄脏,可以给他们穿上不怕脏的工作服,让他们与沙和水相伴成长。一旦他们成了玩沙玩儿水,玩儿到心满意足的孩子,画也会画的更好。
4、你是否与孩子一起做愉快的体验?
孩子自己说“我要画画”时,通常画的内容都是孩子印象深刻、快乐、有趣和心中受到感动的事情,如:父母的脸、自己捉到的小虾,第一次跳绳、挖红薯的情景。只有经历了快乐的体验后,才能产生画画的欲望,才能画出充满真情实感的画来。而如果整天看电视,生活平淡无奇,孩子就不可能产生画画的强烈愿望。请让你的孩子过一种自然的、与朋友在一起生气勃勃的生活,并请多多体验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无论多么小的孩子,从由衷的欢笑、快乐的充满活力的生活中,都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自然、坦率、充满思想感情和活力的作品。
第二章孩子就是画这种画长大的——了解孩子绘画发展的一般规律2岁孩子的特点:眼睛随着手移动,可以用语言来解释
自己想要画什么的意识开始萌芽,当此意愿遭到侵害时,会猛烈反抗。所以请不要用不近情理的话对孩子说:“为什么这是妈妈,妈妈不像这样啊!”。
孩子画了画以后,请尊重他的作品,他的想象,帮他把他所赋予画的意义记录下来,并写上日期,这样可以了解孩子画画的变化情况,同时作为他的成长记录,还可以让他挑选自己的杰作贴在墙上,举办小画展供人欣赏
3岁孩子的特点:一开始就赋予意义地画,向作为人的“表现”的画的转变期。
家长注意:还不能教形状,不要让孩子画人的脸、汽车和洋娃娃。听听孩子用许多的圆和线画的内容。
详细解说:3岁以后,他从一开始就会确定要画什么,按照既定的想法来画,所以画的东西所代表的意义到最后都不会变。但这时还画不好形状,只是把圆比作什么,就一个又一个地画圆。
3岁半以后,画的圆就能表现出由点和横线构成的“人的头像”,即孩子给圆、线条,赋予意义的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这就是画人的头和脚的前奏(见图15)。
3-4岁孩子的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极其象征性的线条把现实事物画出来,此时,千万不要对孩子的作品横加指责,批评他没有画耳朵,没有画手脚,更不要越俎代庖地教他怎样画。
这期间孩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拟人化表现”,他们认为所有东西都与人一样有生命,有思想,比如会画出长着鼻子眼睛笑眯眯的太阳。
4岁孩子的特点:开始凭想象画画,画中除了头足人,还会出现画了头、躯干、双腿的人。如同商品说明一样,画出的只是杂乱摆着的各种东西。
家长注意:看孩子的画时,不要只看形状,还要认真听孩子讲。不要让他总是画同一种类型的画,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当他的生活体验增多,朋友增多,能尽情地玩以后,他的画也能自然地发展。还要注意多听孩子叙述他的画。
家长千万要忍住教孩子画人的欲望,不要随便说“脚不是从头上长出来的,你画的人怎么没有鼻子?”,更不要在孩子的作品上粗暴地添上手,耳朵之类,这样做是对孩子用好不容易才获得的知识做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