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ABC中,∠B=∠C,
∴AB=AC.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注意:(1)要弄清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不要与性质定理混淆.
(2)不能说“一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那么两腰边相等”,因为还未判定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3)判定定理得到的结论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是已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边边和角角关系.
性质定理的条件是:一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
结论:这两条边所对的角相等.
问题 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是等腰三角形?
思考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
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
二:引入新课
思考2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又分别是什么呢?如何证明这个命题?
题设: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安全提示
放学了,请同学们注意交通安全
练习设计
教材第82页第2题,83页第10、13题
板书设计
§14.3.1.2等腰三角形(二)
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
二、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应用
三、随堂练习
结论: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
问题 类比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证明方法,你能选择一种来证明这个命题吗?
已知:如图,在△ABC中,∠B=∠C.求证:AB=AC.
教师:你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
思考 能作底边BC上的中线吗?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符号语言:
三、例题讲解
[例2]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这个题是文字叙述的证明题,我们首先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再写出已知、求证,然后再证明。
已知:∠CAE是△ABC的外角,∠1=∠2,AD∥BC(如图).
求证:AB=AC.
学生思考并给出证明
∠1=∠2与AB=AC对调,命题还成立吗?.
教学内容
12.3.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阐述、推证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能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或计算,体会几何证题的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AD∥BC与AB=AC对调,命题还成立吗?.
例3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a,底边上的高的长为h,求作这个等腰三角形.
作法:
(1)作线段AB=a;
(2)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相交于点D;
(3)在MN上取一点C,使DC=h;
(4)连接AC,BC,则△ABC就是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
补充例题某地质专家为估测一条东西流向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的运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Biblioteka Baidu时
课时目标
1.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变式训练。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河流的宽度,选择河流北岸上一棵树(B点)
为B标,然后在这棵树的正南方(南岸A点抽
一小旗作标志)沿南偏东60°方向走一段距离
到C处时,测得∠ACB为30°,这时,地质
专家测得AC的长度就可知河流宽度.
四.随堂练习
1.如图,∠A=36°,∠DBC=36°,∠C=72°,
分别计算∠1、∠2的度数,并说明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
答案:∠1=72°,∠2=36°.
等腰三角形有:△ABC、△ABD、△BCD.
2.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沿对角线折叠.重合部分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答案:是等腰三角形.因为,如图可证∠1=∠2.
3.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且AB∥DC,OA=OB,
求证:OC=OD.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AB=AC.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注意:(1)要弄清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不要与性质定理混淆.
(2)不能说“一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那么两腰边相等”,因为还未判定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3)判定定理得到的结论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是已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边边和角角关系.
性质定理的条件是:一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
结论:这两条边所对的角相等.
问题 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是等腰三角形?
思考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
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
二:引入新课
思考2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又分别是什么呢?如何证明这个命题?
题设: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安全提示
放学了,请同学们注意交通安全
练习设计
教材第82页第2题,83页第10、13题
板书设计
§14.3.1.2等腰三角形(二)
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
二、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应用
三、随堂练习
结论: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
问题 类比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证明方法,你能选择一种来证明这个命题吗?
已知:如图,在△ABC中,∠B=∠C.求证:AB=AC.
教师:你还有其他证明方法吗?
思考 能作底边BC上的中线吗?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符号语言:
三、例题讲解
[例2]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这个题是文字叙述的证明题,我们首先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再写出已知、求证,然后再证明。
已知:∠CAE是△ABC的外角,∠1=∠2,AD∥BC(如图).
求证:AB=AC.
学生思考并给出证明
∠1=∠2与AB=AC对调,命题还成立吗?.
教学内容
12.3.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阐述、推证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能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角相等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或计算,体会几何证题的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AD∥BC与AB=AC对调,命题还成立吗?.
例3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a,底边上的高的长为h,求作这个等腰三角形.
作法:
(1)作线段AB=a;
(2)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相交于点D;
(3)在MN上取一点C,使DC=h;
(4)连接AC,BC,则△ABC就是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
补充例题某地质专家为估测一条东西流向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的运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Biblioteka Baidu时
课时目标
1.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2.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变式训练。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河流的宽度,选择河流北岸上一棵树(B点)
为B标,然后在这棵树的正南方(南岸A点抽
一小旗作标志)沿南偏东60°方向走一段距离
到C处时,测得∠ACB为30°,这时,地质
专家测得AC的长度就可知河流宽度.
四.随堂练习
1.如图,∠A=36°,∠DBC=36°,∠C=72°,
分别计算∠1、∠2的度数,并说明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
答案:∠1=72°,∠2=36°.
等腰三角形有:△ABC、△ABD、△BCD.
2.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沿对角线折叠.重合部分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答案:是等腰三角形.因为,如图可证∠1=∠2.
3.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且AB∥DC,OA=OB,
求证:OC=OD.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