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增效剂组配对水稻氮素吸收及田面水无机氮的影响
化肥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1 考察 分析 . 3
考 察 主要生 育 阶段 苗情 动态 、 熟 期穗 部性状 , 成
试验 的处 理设 置 为二 因素 随机 区组 设计 : 1 增效 剂 () A因素 ( , ) ( ) 氮 量 B因素 ( .B .3B ) A A. 2施 B , B , 值 为 A1o A = 2 g h  ̄B值 为 B = 0 , 22 0 = , 21k/m ; .2 25 B = 7 , B= 0 .5 B = 3 . gh ]3 37 ,43 75 / m N。详 见表 1 k 。
1 . ,其 中与 产 量 形 成 最 为 相 关 的倒 一 叶 鲜 重 29 %
37 g 增 加 1 . 。 不 同 氮 水 平 配 施 IC对 水 稻 分 7 , 42 % F
11 增 效剂和 不同粪型 复合 肥配施试骑 .. 2
设 六个 处理 , 次 重 复 , 区面积 2m 三 小 0
3 A,2 ( 1) 3 4 A12 ( B) 5 AB ) ( 3 6 Al3 ( B) 7 A:4 ( B) 8 Al4 ( B)
2O 7 2O 7 3 37 o 5 3 37 o 5 3 75 3 . 3 75 3 .
1 2 OO 1 2 0 1 2 OO
7 5 7 5 7 5 7 5 7 5 7 5
7 5 7 5 7 5 7 5 7 5 7 5
别增 加 06 21 、07 5万/ m 。成 熟期 功能 叶 鲜 3、.6 - . 9 h
重 施 I C处 理 平 均 l l , 比 未 施 IC 处 理 增 加 F 58 E F
1. . 1增致制节氮效 应试验 1
本试 验依 据大 面 积生 产 高产 投 肥的标 准 ,结 合 试 验点 区域 的土壤 实 际情 况 ,将 水 稻生育 期 的总 用 氮量 与 当地 提倡 的 用量 一致 ,定为 3 75 h , 3 .k 在
无机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无机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无机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无机有机肥的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并且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有一定影响,其中适当的配比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机制分析表明,无机有机肥配施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微生物活性,提高氮素的有效利用。
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配施无机有机肥能够更好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并提高氮肥利用率,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无机有机肥、配施比例、机制分析、综合效果。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无机有机肥配施是将化学合成的无机肥和天然有机肥混合施用于农田,既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又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增加土壤肥力,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在实际生产中,无机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不明确,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讨无机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推广这种新型的施肥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1.2 研究意义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化肥使用量增加,土壤污染、氮素过多积累等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探索一种既能提高水稻产量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无机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推广绿色高效的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将探讨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的施肥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通过机制分析,进一步揭示配施无机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作用机制,为未来施肥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化肥使用量,还在于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
水氮组合模式对双季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水氮组合模式对双季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作者:傅志强,龙攀,刘依依,谢天洋,钟娟,龙文飞来源:《农学学报》 2015年第8期傅志强,龙攀,刘依依,谢天洋,钟娟,龙文飞(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摘要:为给双季稻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提供支撑,采用水肥耦合方式,设置间歇灌溉和淹水灌溉2 种灌溉方式,高氮、中氮、低氮和不施氮4 种施肥方式,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水氮组合对双季稻氮积累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淹水灌溉下,以施高氮处理的植株氮积累量最高,早稻分别比施中氮、低氮和不施氮高20.8%、22.7%和59.4%,晚稻分别高出13.9%、27.0%、58.6%;间歇灌溉下,早稻以施中氮处理的植株氮积累量最高,分别比施高氮、低氮和不施氮高5.2%、15.8%和59.5%,晚稻以施高氮处理最高,依次比施中氮、低氮和不施氮高1.9%、15.4%、56.3%。
水稻植株氮积累量总体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同一灌溉条件下,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率、氮素稻谷生产率、氮素偏生产力和氮素生理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相同施氮水平下,间歇灌溉的水稻植株氮积累量、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均要高于淹水灌溉。
间歇灌溉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促进双季稻节水节肥生产。
关键词:双季稻;灌溉;施肥方式;氮肥利用率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847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长江中游南部(湖南)双季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2011BAD16B01),“双季稻抗逆均衡增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04B10),“长江中游南部(湖南)水稻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D07B11)。
第一作者简介:傅志强,男,1968 年出生,湖南涟源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稻栽培、稻田碳氮循环研究。
通信地址:410128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Tel:0731-********,E-mail:zqf_cis@。
不同新型肥料对江淮地区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9 (3)doi:10.11838/sfsc.1673-6257.18268不同新型肥料对江淮地区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吴萍萍1,李录久1*,耿言安2,姚文麒2(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省级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1; 2.长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 长丰 231100)摘 要:传统肥料具有利用率低、易污染环境等缺点,筛选适合江淮地区水稻施用的新型肥料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损失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试验在等氮量200 kg/hm2施用条件下,设置控失尿素、含锌尿素和腐植酸尿素等不同新型肥料处理,同时以普通尿素作为对照,研究其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施用含锌尿素和腐植酸尿素有利于提高水稻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水稻产量较普通尿素处理分别增产5.6%和4.3%,而控失尿素一次性施肥处理水稻反而减产6.5%。
腐植酸尿素、控失尿素和含锌尿素施用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
不同类型新型肥料均能够增加水稻地上部氮素吸收量,尤其是腐植酸尿素和含锌尿素,两处理中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素表观利用率较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1.7~2.1 kg/kg、1.7~2.1 kg/kg和6.2%~12.8%。
总体而言,江淮地区水稻种植中适宜施用腐植酸尿素和含锌尿素两种新型肥料,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关键词:新型肥料;水稻;产量;理化性质;氮素利用率近10年来,随着控制化肥用量的环境立法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世界普通化肥用量出现负增长,但是新型缓/控释肥料消费每年却以高于5%的速度增长。
生物肥料、有机复合化肥料、功能性肥料成为新型肥料研究与开发的热点[1]。
2015年我国发布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化肥“零增长”下养分高效利用的发展目标,将新型肥料推广与应用作为重点发展任务。
氮肥增效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表 2 不 同 处 理 水 稻 介妻 料 技 术 推 广 工 作 男 , 安 徽 繁 昌 人 , 高 级 农 艺 师 , 从 事 土 壤 肥 一 致 耿 , ' 处 理 5 与 C K 结 口 果 不 相 伊 仿 J , ’ 可 J 能 日 匕 是 肥 由 田 于 J 本 试 验 弛 前 日 u 茬 仕 西 瓜 , ’
农艺 学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0 1 7年 第 1 期
氮肥 增 效 剂在 水 稻 上 的应 用 效 果研 究
雷金 福 桂 召贵 洪 波 王 明 秀 鲁平 东 李 慧
( 安徽省繁 昌县农业技术推 广中心 , 安徽繁 昌 2 4 1 2 0 0 ; 繁 昌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 陶氏益农农 业科技 ( 中国) 有 限公 司)
小区 单打 单收 计 实产 。
1 . 5 测 定 内 容 与 方 法
从有效分 蘖数来看 ( 表2 ) , 以处 理 2 ( 基肥 加伴能 ) 最
高, 处理 3 ( 分蘖 肥加 伴 能 ) 和 处理 5 ( 氮肥 全 部 一次 追 施 ) 也 都超过 4 2 0万 个/ h m , C K( 不施 氮 对照 ) 和处理 6 ( 氮 肥 全 部
表 1 施 肥 设 计 方 案
1 . 4 试 验 实 施
2 结 果与 分析 2 . 1 不 同 施 肥 处 理 对 水 稻 产 量 生 长 性 状 的 影 响
2 0 1 5年 6月 2 7日移 栽 , 7月 1 4日追施 分 蘖 肥 , 8月 2 6
日拔 节 , 9月 1 8日齐穗 , 1 1月 2 6曰采 考 种植 株 样 、 收获 , 按
基施) 最低, 均 不超 过 3 6 0万个/ h m , 但 其他 各 施氮 处理 间差 异不 显 著 ; 有效 穗 数 统 计结 果 与 有 效 分 蘖数 结 果 趋 势 基 本
配比施用缓释肥与速效氮肥对机插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配比施用缓释肥与速效氮肥对机插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作者:吕小红付立东王宇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05期摘要:以水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缓释肥大地丰与速效氮肥配比施用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结果发现,在大地丰以施基蘖肥数量450kg/hm2+150 kg/hm2的方式与速效氮肥配比施用时,1、2次蘖肥于5.5~6.0、6.5~7.0叶龄期施入的处理C4(47 ∶25 ∶15 ∶13 ∶0)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6.58%,较同一施肥比例施肥时期不同的C3、C5处理分别高出4.27%、2.08%。
结果表明,缓释肥大地丰以基蘖肥形式施用条件下,适宜后移速效氮蘖肥的施入更有利于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此外,可以将100 kg籽粒吸氮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作为衡量氮肥利用率高低的指标。
关键词:缓释肥;速效氮;产量;氮肥利用率中图分类号: S511.0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5-0115-04氮肥利用率低及其导致的环境污染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的氮肥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已达50%~60%[1]。
氮肥利用率低、大量氮素损失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会导致一系列环境和健康问题[2-4]。
目前,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及其对环境的污染,进而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热点。
从肥料本身入手,将尿素制成长效、缓释和高利用率的肥料新品种能减少氮素的损失[5-7],这使缓控释肥料将发展成为最有应用前景的肥料。
施用缓释肥可以避免土壤中养分过量,协调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养分吸收之间的矛盾,既可以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简化施肥技术,又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减少肥料流失对环境的污染[8-10]。
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2014年开展了缓释复混肥大地丰与速效氮肥配比施用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试验,旨在通过探索长效氮肥与速效氮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机插水稻定量施氮技术,为提高氮肥利用率、指导农业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氮素吸收和利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氮素吸收和利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的逐步提高,农业对肥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氮肥作为植物的重要营养来源,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农业界的关注。
水稻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主食之一。
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氮肥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氮素的过度施用不仅可能导致浪费,还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水稻的氮素吸收和利用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生产量和质量,也有助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氮素吸收和利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探讨,首先需要明确氮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氮元素是植物体内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体大分子的基础元素,同时还是植物体内光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氮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可谓至关重要。
在研究氮元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中,氮的吸收和利用是关键的环节。
首先,水稻对于氮的吸收主要依靠根系,因此其健康发育对于根系的健康也有一定要求。
同时,氮元素吸收还与土壤的一些因素有关,比如土壤的pH值和湿度等。
对于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
其次,在水稻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对氮元素的需求也不同。
通常来说,水稻在生长的初期对氮的需求比较小,随着生长的过程逐步增加,直到成熟收割。
因此,合理施肥计划是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最后,对于氮元素的利用,以及其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也是研究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关键方面。
在植物体内,氮元素往往被转化为有机氮物质或氨基酸等物质,然后参与到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物过程中。
据研究,若能够从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入手,有望有效提高水稻对氮元素的利用效率。
总之,氮素吸收和利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也是近年来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实际生产中,开展合理施肥计划,有助于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
氮量对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
氮量对高产水稻品种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摘要:氮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营养元素。
在一定范围内分蘖随氮量增加而增加。
增施氮肥增加水稻分蘖,过高氮肥投入促进无效分蘖发生。
氮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随氮量增加,水稻干物质和氮积累量呈上升趋势,超过一定氮量则下降,存在适宜施氮量。
在一定范围内,水稻产量随氮量增加而增加,但过量施氮增加生产成本,降低氮肥利用效率。
如何优化氮肥管理,确定合理施肥量,保证水稻高产,同时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是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关键词:水稻;氮;产量;氮效率;高产水稻品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某水稻生育期平均温度为19.83~19.87℃,相差小,但温度存在阶段差异。
2019年水稻生育前期5月20~23日温度低于12℃,水稻插秧至6月末,2018年平均温度高于2019年约1℃,9月至成熟,2019年平均温度比2018年高1℃。
供试水稻品种为松粳3号(高产型水稻品种)。
供试肥料为尿素(N:46%)、重过磷酸钙(P2O5:44%)与氯化钾(K2O:60%)。
供试土壤为黑土型水稻土,土壤有机质39.0g·kg-1,碱解氮168mg·kg-1,速效磷69.8mg·kg-1,速效钾97.1mg·kg-1,土壤pH6.17。
1.2试验方法1.2.1试验设计共设置5个氮水平:0、75、105、135、165kg·hm-2,对应处理分别标记为N0、N1、N2、N3和N4。
所有处理施磷肥50kg·hm-2,钾肥90kg·hm-2。
氮肥分为基肥、蘖肥和穗肥,按4:3:3施用;全部磷肥和50%钾肥于整地前施用,施肥后旋耕。
小区面积80m2,各小区用35cm高塑料隔板插入土壤20cm,防止肥水串漏,每处理4次重复。
2018年和2019年均为4月12日播种,5月14日插秧,行距30cm,株距13cm,每穴3~5苗,水分、病、虫、草等管理同当地高产水稻管理方式。
肥料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土壤及地表水中无机氮的短期效应
Ab t a t h ed ep r n a o d ce osu yteefcso o ie p l ain o refrl e y egss s r c :T e f l x e me tw sc n u td t td h f t fc mbn d a pi t ft e eti rsn rit i i e c o h iz
(. 1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 究所, 湖南 长沙 402 ; . 115 2 株洲市农业局 , 湖南 株 洲 4 20 ;3 长沙县 干杉 乡农 技站 , 南 长沙 40 0 ) 10 0 . 湖 12 0
摘 要: 采用大 田试验 , 了 3 研究 种肥料增效剂 与化肥减 量配施对 水稻产量 、 田土壤和水体 中铵 态氮及硝态氮 动态变 化的影 稻
响。试 验结果表 明, 通过配施肥料增效剂 , 在保证水稻产量前提下 , 可以减少 1%一 5 0 1%的肥料用量 ; 水稻生长前期 , 种肥料增效 3
剂均能一定程度地降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 , 但在水稻生长后期对土壤 、 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短期效 益不明显 。 水体
关键词 : 肥料增 效剂; 水稻产量 ; ; 土壤 地表水 ; 铵态氮 ; 硝态氮
c r i e e n t e e r r w h p ro fr e b tt e e w s n in f a ts o - em f c n a e a n lv li h a l go t e d o i , u r a o s i c n h r t r e e t mmo i m i o e n t y i c h g i t o nu nt g na d r
施氮和肥料添加剂对水稻产量_氮素吸收转运及利用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处理对水稻籽粒产量的影响 由表 1 可知,不论单施尿素还是尿素配施肥料
添加剂条件下,施氮处理的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无 氮处理( P<0. 05) . 单施尿素条件下,当施氮量高于 150 kg·hm-2 时,籽 粒 产 量 不 再 显 著 增 加 ( P > 0. 05) ,施氮量为 200 kg·hm-2 时获得最高产量. 尿 素配施肥料添加剂条件下,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 加而增加,在施氮量为 250 kg·hm-2 时获得最高产 量,但与 200 kg·hm-2 处理无显著差异( P >0. 05) . 增产百分比的变化趋势与产量一致,单施尿素和尿 素配施肥 料 添 加 剂 条 件 下 分 别 在 施 氮 200 和 250 kg·hm-2 时具有最高的增产率.
Abstract: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he Taihu Lake region of southern Jiangsu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pplying nitrogen ( N) fertilizer and fertilizer additive on the rice yield and the rice plant N uptake,translocation,and utilization. Applying N fertilizer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rice yield,accumulative absorbed N at all growth stages and at each growth stage,and N translocation rate after anthesis ( P <0. 01) . However,when the N application rate exceeded 200 kg·hm-2 ,its yield-increasing effect was not significant ( P>0. 05) . The N translocation rate after anthesis and the N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 application rate. Applying fertilizer additive further improved the rice yield,accumulative absorbed N,N translocation rate after anthesis,and N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and this effect was more evident when the N application rate was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200 kg·hm-2 . Relatively high rice yield and N use efficiency were achieved when applying 150 kg·hm-2 of N fertilize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fertilizer additive.
氮肥缓速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
氮肥缓速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张阳,郝鹏,王柏秋,安利,李海,纪沫(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辽宁盘锦124010)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提高水稻产量,探究氮肥缓速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N0(不施用氮肥),N1(100%缓释肥一次性基施),N2(70%缓释肥做基肥+30%尿素做穗肥)和N3(70%缓释肥做基肥+20%尿素和10%缓释肥做穗肥)4种氮肥施用模式,研究各模式下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氮肥利用率的特征。
结果表明,N3处理的产量与氮肥利用率均为最高,达到9.74t ·hm -2和18.75%,与穗肥全部为速效肥的N2处理相比,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35%和7.88%。
说明在穗肥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缓释肥,可以延长抽穗期到成熟期的氮肥供应周期,提高抽穗期到成熟期的氮肥吸收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产量。
关键词:氮肥;缓速配施;氮肥利用率氮素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元素,所以增加氮肥施用量是提高水稻产量最有效的措施。
目前,我国单季水稻氮肥用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高出75个百分点[1],而氮肥利用率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仅为其二分之一左右[2]。
大量的氮素损失不仅浪费了资源,还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氨挥发是造成氮素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与不施用氮肥相比,施用氮肥时氨挥发可达51.17~122.64kg ·hm -2[3]。
与常规肥料相比,缓释肥有效供应期长,利于供氮平衡,提高氮肥利用率。
有研究表明,采用70%缓释肥做基肥+30%尿素做穗肥的施肥方式,可加快拔节期至抽穗阶段氮素吸收率,提高抽穗到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进而提高氮肥利用率,提高产量[4]。
对于穗肥中,缓释肥和速效肥的施用比例少有研究。
本试验在穗肥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缓释肥,延长抽穗期到成熟期的氮肥供应周期,以期提高抽穗期到成熟期的氮肥吸收率,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产量,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2021年11月Nov.2021第41卷第11期Vol.41,No.11热带农业科学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周运陆1)张永发2)陈仕迁1)张龙1)王文斌2)(1乐东黎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海南乐东572500;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1)摘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中国化肥零增长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在等氮量替代条件下,以水稻特优128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氮肥(M0)作为空白对照,25%有机肥氮替代氮化肥(M1)、50%有机肥氮替代氮化肥(M2)、75%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M3)、10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M4)、单施化肥氮(M5)共6个处理,研究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1)随着水稻生育期的不断推进,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能明显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以25%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效果最好;(2)25%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不仅水稻产量最高,还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的氮素累积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及水稻偏生产力。
因此,在等氮量替代条件下,提高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25%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是一种相对适宜的比例。
关键词有机肥;化肥;产量;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DOI :10.12008/j.issn.1009-2196.2021.11.001Effec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on NitrogenUptake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by Paddy RiceZHOU Yunlu 1)ZHANG Yongfa 2)CHEN Shiqian 1)ZHANG Long 1)WANG Wenbin 2)(1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 of Ledong Li Autonomous County,Ledong,Hainan 572500,China;2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CATAS,Haikou,Hainan 571101,China)Abstract Replacing par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echnical ways to achieve zero growth in use of chemical fertilizer in China.Paddy rice cultivar "Teyou 128"was treated with NPK fertilizer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replaced by organic fertilizer.Six treatments were arranged with no nitrogen fertilizer (M0)as the blank control,organic fertilizer with 25%nitrogen in place of chemical N fertilizer (M1),organic fertilizer with 50%nitrogen in place of chemical N fertilizer (M2),organic fertilizer with 75%nitrogen replacing chemical N fertilizer (M3),organic fertilizer with 100%nitrogen replacing chemical N fertilizer (M4)and only chemical N fertilizer (M5)to analyze their effects on uptake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paddy ri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growth,the content of alkali-hydrolyzable nitrogen in the paddy soil tended to decrease gradually under different N fertilizer treatments.Substitution of chemical N fertilizer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at different rat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alkali-hydrolyzable N in the paddy soil.The treatment with substitution of chemical N fertilizer with 25%N organic fertilizer had the best effect,not only giving highest yield among the treatments but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N accumulation rate,agronomic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N fertilizer,nitrogen absorption efficiency,physiological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N fertilizer,and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rice.Therefore,under equal收稿日期:2021-08-22;修回日期:2021-10-28;编辑部E-mail :************。
无机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无机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于化肥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同时,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地的肥力越来越低下,也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
因此,无机有机肥配施
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无机有机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
影响。
1.实验设计
选取水稻种植区域进行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不同肥料配比分为九组,每组三
次重复,共计27个试验单元。
2.实验结果
(1)不同肥料配比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通过实验发现,不同肥料配比对水稻产量有明显的影响。
在九组肥料中,以无机肥与
有机肥等量配施的组合效果最好,增产率达到了18.6%,且多次重复实验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无机肥与有机肥的混合施用能够缓解化肥对土地的伤害,同时也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使得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更容易吸收养分,从而提高了水稻的生长速度,增加了产量。
在不同肥料配比中,无机肥的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有机肥。
在NO3--N的利用率方面,以无机肥为主,配合有机肥能够达到最高的利用率。
在NH4+-N的利用率方面,则以少量
的有机肥配合无机肥的配比组合为最优。
在发挥化肥肥效的同时,保证有机肥中的有机质
能够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性。
3.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无机有机肥配施能够显著地提高水稻的产量,并且在适宜的配比下
可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适当的配合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土地的改良,还能保证土地的健康度,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
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稻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稻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的开题报告
题目: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稻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背景介绍:农业生产中,化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不正确的化肥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长期使用仅仅靠化肥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因此,合理使用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环境。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稻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为科学有效地利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土柱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麦稻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选取不同比例的化肥和有机肥(例如牛粪、鸡粪等),制作不同施肥处理。
2. 试验过程中,对田间试验区的氮、磷、钾的含量及土壤酸碱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对土柱室内模拟实验的麦稻生长状况、根系生长、叶绿素含量等进行测定。
3.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施肥处理下麦稻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差异,评估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
预期结果:预计本研究可获得以下结果:
1. 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方式对麦稻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差异较大,其中某些配比具有协同效应。
2. 在一定程度上,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物质含量,提高微生物活性,有利于植物生长,减少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3. 优化化肥和有机肥的配比,调节酸碱度,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结语:本研究可为推广合理施肥技术、减少化肥使用提供理论和实
践指导,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施氮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其品质的影响
施氮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其品质的影响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对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施氮量在0-180kg/hm2范围内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180kg/hm2后,水稻产量下降。
依据水稻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得出最佳施氮量为192.9kg/hm2。
施氮可以提高水稻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并能提前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出现天数,其中施氮量180kg/hm2处理干物质积累总量、氮素吸收总量、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和氮素最大吸收速率最高,出现的天数最早。
氮肥当季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分别由49.7%、21.1kg/kg、149.5kg/kg和42.5kg/kg下降至29.0%、9.4kg/kg、41.5kg/kg 和32.5kg/kg。
施氮可显著提高稻米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等指标,对稻米糙米率、直链淀粉和胶稠度等指标影响较小。
关键词: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稻米品质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07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27.1% [1],是我国65%以上人口的主食,在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在不断提高水稻产量的基础上,改善稻米品质十分重要。
水稻产量与品质受品种遗传特性[2-3]、土壤环境条件[4-6]和施肥技术[7-9]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在品种特性较为优化和土壤环境一定的前提下,施肥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合理施氮对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人们为了追求高产,出现了氮肥施用过量,施肥方法不当等现象,不仅没有使水稻产量提高,反而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导致水稻品质和肥料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10-11],为此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及稻米品质影响,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氮肥合理施用提供技术支撑。
氮肥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氮肥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陶娟花;温苗;石其伟;张惠泽;金亮;马进川
【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2024(65)1
【摘要】为研究氮肥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产量、植株氮含量和氮肥利用率等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量情况下,与单施化肥相比(RF1、RF2),化肥与氮肥增效剂配施(RF1+NS、RF2+NS)可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分别为12.2%和8.8%。
与RF1和RF2相比,RF1+NS和RF2+NS处理氮肥表观回收率分别显著提高了9.26和6.20百分点。
综上,化肥与氮肥增效剂配施有助于减少氮肥施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总页数】6页(P31-36)
【作者】陶娟花;温苗;石其伟;张惠泽;金亮;马进川
【作者单位】绍兴市柯桥区农业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5
【相关文献】
1.化肥配施微生物肥对水稻甬优15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小麦秸秆覆盖与氮肥配施对水稻根系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氮肥与肥料增效剂配施对小
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4.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5.氮肥配施纳米镁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钱银飞;邱才飞;邵彩虹;陈先茂;谢江;邓国强;李思亮;左卫东;彭春瑞【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23)002【摘要】研究了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双季稻区晚稻丰源优299的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到不同肥料品种后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在1.9%~3.5%之间;同时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的处理能减缓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有效养分的下降,成熟期比未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处理的土壤肥力略高.【总页数】4页(P125-127,139)【作者】钱银飞;邱才飞;邵彩虹;陈先茂;谢江;邓国强;李思亮;左卫东;彭春瑞【作者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上高县农业局,江西,上高,336400;江西省上高县农业局,江西,上高,33640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49【相关文献】1.肥料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土壤及地表水中无机氮的短期效应 [J], 吴海勇;李明德;刘琼峰;曾艳;黄科延2.不同有机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周江明3.不同肥料结构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J], 何国祥4.有机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冯文武5.不同施肥量配合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范立春;孙磊;王丽华;姬景红;高中超;刘双全;王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ffects of Fertilizer Synergistic Agent Group on Nitrogen Uptake and Inorganic Nitrogen
Content in Surface Water of Paddy Field
WEN Jiong1,2,TIAN Chang1,LI Zhong-xi2,YANG Yong1,RONG Xiang-min1
湖南农业科学(HUNAN AGR文IC U炯LT等UR:A肥L料SC增IE效N剂CE组S)配对水稻氮素吸收及田面水无机氮的影响 DOI:10.16498/ki.hnnykx.2019.005.007
2019,(5):25-29
肥料增效剂组配对水稻氮素吸收及田面水无机氮的影响
文 炯 1,2,田 昌 1,李中希 2,杨 勇 1,荣湘民 1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 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部岳 阳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 岳阳 414000)
摘 要: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多维肥精(ANO)、氢醌(HQ)和 NAM 组配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田面水中铵态氮、 硝态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 F(ANO+HQ+NAM)的产量最高,达到 5 735 kg/hm2,显著高于复混肥处理 B(有肥对照)、 C(ANO)、E(ANO+NAM),较处理 B 的增产量和增产率分别为 1 095 kg/hm2 和 23.60%,且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 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最高,分别为 34.94%、15.61% 和 46.96%,较处理 B 分别提高了 7.01、4.41 和 4.40 个百分点;增施抑制剂 (HQ、NAM)能明显降低田面水中无机氮浓度的峰值,均以处理 F 的田面水无机氮浓度较低。综合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和田 面水中无机氮浓度,认为组配 ANO、HQ 和 NAM 的处理效果最好。 关键词:增效剂组配;水稻;氮素利用率;无机氮 中图分类号:S143.1; S1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9)05-00养元素之 一,对作物的高产优质发挥着巨大作用 [1]。经前人研 究发现,增施氮肥可促进作物增产,但肥料报酬递 减规律使氮肥效应逐步下降,氮肥利用率降低(仅 30%~40%),氮肥损失严重(损失率高达 40%~60%)[2-3], 未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部分氮素以多种形式释放到环 境中 [4],导致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温 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及酸雨形成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因此,协调好农业与环境中的氮素管理是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基本要求 [5]。
Abstract: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effects of the combinations of multidimensional fertilizer (ANO), hydroquinone (HQ) and NAM on rice yiel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NUE), ammonium nitrogen and nitrate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of surface water. Results showed that treatment F (ANO+HQ+NAM) produced the greatest yield (5 735 kg/hm2),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reatment B (compound fertilizer), C (ANO) and E (ANO+NAM). Compared with treatment B, treatment F increased seed yield by 1 095 kg/hm2 at the growth of 23.60%. Furthermore, NUE, agronomic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and nitrogen partial facter productivity of treatment F reached 34.94%, 15.61% and 46.96%, which was 7.01, 4.41 and 4.40 percentage point higher than that of treatment B, respectivel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inhibitors (HQ, NAM)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peak concentration of inorganic nitrogen in surface water; among them, treatment F achieved a lower peak value . In conclusion, treatment F had the best effect on rice yield, NUE and inorganic nitrogen concentration in surface water. Key words: synergistic agent group; ric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organic nitro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