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全套教案

合集下载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意思及诗歌结构。

2.能够背诵5首唐诗,5首宋词。

3.能够运用诗歌知识,创作出一首自己的诗歌。

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唐诗、宋词的基本意思及诗歌结构。

2.背诵经典的唐诗、宋词。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深层含义。

2.如何运用古诗词知识创作自己的诗歌。

教学方法

1.借助诵读、解析和翻译三个步骤,让学生理解唐诗宋词。

2.让学生背诵经典诗歌,锻炼记忆能力。

3.集体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诗词创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唐诗选读

知识点

1.「静夜思」的诗歌结构

2.「静夜思」的深层含义

教学步骤

1.教师朗读「静夜思」。学生跟读,同时教师讲解每个词语的含义。

2.让学生自己阅读「静夜思」,发现其中的诗歌结构。

3.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诗歌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诗歌的结构理解较好,但是对于深层含义掌握不够。

第二课:唐诗选读

知识点

1.「登鹳雀楼」的诗歌结构

2.「登鹳雀楼」的深层含义

教学步骤

1.教师朗读「登鹳雀楼」。学生跟读,同时教师讲解每个词语的含义。

2.让学生自己阅读「登鹳雀楼」,发现其中的诗歌结构。

3.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诗歌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诗歌的结构和深层含义均有了一定的理解。

第三课:宋词选读

知识点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歌结构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深层含义

教学步骤

1.教师朗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跟读,同时教师讲解每个词语的含义。

2.让学生自己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发现其中的词歌结构。

西塞山怀古-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西塞山怀古-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西塞山怀古-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能力: - 理解苏轼的《西塞山怀古》的背景和

含义 - 了解唐宋时期的文学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 学会欣赏唐诗宋词的韵律和意境

-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教学内容

苏轼的《西塞山怀古》

3.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通过简要介绍唐诗宋词的历史背景和地位,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并引出本次课的课文《西塞山怀古》。

步骤二:朗读课文(10分钟)

老师先朗读全文,然后让学生跟读一遍,注意韵律和语调。

步骤三:讲解课文(20分钟)

1.解析篇章结构:开头“大江东去”,结尾“海日生残夜”,中间是对西塞山历史

的叙述和描绘。

2.讲解作者和背景: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西塞山是他流放时所经过的地方。

3.阅读感悟: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解析,引导学生理解《西塞山怀古》的含义,体会离别之苦和思乡之情。

步骤四:课堂互动(20分钟)

1.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唐诗宋词的特点和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2.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现场模拟说唱,体验唐诗宋词的韵律和意境。

步骤五:课后作业(5分钟)

1.苏教版《唐诗宋词选》P120的练习题。

2.能手写并背诵唐诗宋词《登鹳雀楼》。

4. 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方法

2.探究式教学方法

3.讲解式教学方法

4.互动式教学方法

5. 教学评价

1.每节课后进行学生表现评价,包括朗读表现、讨论表现、模拟表述表现。

2.共计大作业-写一篇感悟文章,关于本次课所学到的唐宋文化和思想。

6. 教学资源

1.苏教版《唐诗宋词选》

2.音频素材或诗词朗读器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学教案 唐诗宋词教学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学教案 唐诗宋词教学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学教案

一、教学背景分析

1.1 教学背景

随着我国文化教育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对唐诗宋词的教学。唐诗宋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在幼儿园开展唐诗宋词教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文学审美情感和我国文化传统意识。

1.2 学生分析

幼儿园学生处于3-6岁的成长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开展唐诗宋词教学时,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

1.3 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作为幼儿园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对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规范和要求。唐诗宋词作为其中的文学教育内容,应该是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和学习发展的。

二、教学目的设置

2.1 知识目标

使幼儿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定义,感受其中的美和情感,掌握一定数量的优秀唐诗宋词。

2.2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唐诗宋词的理解,并通过朗诵和表演等形式表达情感。

2.3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喜爱和欣赏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3.1 教学内容

1)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定义,包括其概念、特点和作用。

2)学习并掌握《静夜思》、《将进酒》、《水调歌头》等优秀唐诗

宋词。

3)通过故事、图画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唐诗宋词的背景故事,深入

理解其内涵和情感。

3.2 教学方法

1)运用故事、图画等形式进行情景教学,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案第一:导入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案第一:导入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课程解说

目的:

1、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意义

2、了解唐诗的发展状况,了解唐诗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成就

设计:

1、阐释选修中国古典诗词的意义

2、简介本课程开设的主要形式和学习方法

3、观看大型文化纪录片《唐之韵》

一、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1、生活需要诗意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作为20世纪德国伟大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常常在冬日森林里一个开阔山谷的斜坡上,在海拔一千五百米高的一间六米宽、七米长的滑雪小屋里,静静地思考,而小屋的对面是疏疏落落点缀着的农舍、草地、牧场和林子。他自己努力在寻找并创造着诗意的生活,并用哲学家悲天悯人的探索启迪世人去生活出生命的光彩。

确实,诗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每个灵魂都是自由的、灵性的。作为人,谁无烦扰,但千万别忘了在繁杂的生活中给自己的心灵一个空间,一点诗意的空隙!让受累的心灵放开:独享清风明月,静看云卷云舒,细品人情冷暖……

纷扰的尘世,在欲望都市迷失自我;沉重的压力,在物质世界左奔右突……或许,你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但可以选择生活态度;或许,你无法改变人生的轨迹,但可以放慢自己的脚步。不论生活有多苦,活人有多累,人生有多少烦恼,只要我们有一颗诗意的心,就会觉得生活中有许多值得留恋,值得回味的东西。在辛劳的境地,人们应该多仰望头顶上那蕴含无限神性和诗意的灿烂的星空。

诗意是精神的,是一种无我的境界;诗意的生活取决于一个人性灵的深度和广度,诗意是人本真生存的光华!

打开那一扇扇看得见风景的窗户吧,在你眼前敞开的是五月的阳光。一个新的开始正在召唤!当我们的心绪融入清澈的河流、绿色的山峦、广袤的原野,还有野地里顺乎自己天性生存的野花,夕阳在平静的水面划下一轮金黄的弧线……这种和谐与永恒正给我们的心灵提供了一块永恒的栖息地。

初一语文教案唐诗宋词名篇选读

初一语文教案唐诗宋词名篇选读

初一语文教案唐诗宋词名篇选读教案:初一语文教案唐诗宋词名篇选读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了解唐诗宋词的背景和特点;

2. 掌握几首经典的唐诗宋词,并理解其内涵;

3.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唐诗宋词的介绍与名篇选读;

2. 教学难点:初一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与欣赏。

三、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首先,我会向学生们介绍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引导他们思考以下问题:你们对唐诗和宋词有了解吗?你们觉得它们有什么独特之处?

Step 2 探究唐诗宋词(20分钟)

接下来,我将向学生们介绍唐诗和宋词的背景、特点和创作手法。

我会通过幻灯片展示相关资料,并与学生们一起探讨,比如:“唐诗为

何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宋词的特点有哪些?”

Step 3 唐诗名篇选读(30分钟)

在这一部分,我将挑选几首经典的唐诗名篇给学生们进行朗读和欣赏。例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我会

先朗读诗歌,然后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Step 4 宋词名篇选读(30分钟)

接下来,我会选择几首脍炙人口的宋词给学生们进行朗读和欣赏。

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同样,我会

先朗读词歌,然后进行解读和情感交流。

Step 5 创作小诗小曲(20分钟)

最后,我将鼓励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巧,创作一篇属于自己

的小诗或小曲。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和表达方式,并在课堂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了解唐诗宋词的背景知识和韵律特点;

2. 掌握若干经典的唐诗宋词,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唐诗宋词的背景知识和韵律特点;

2. 经典唐诗宋词的解读和欣赏。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以一首经典的唐诗或宋词作为导入,通过对诗句的欣赏和解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背景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唐诗宋词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文化氛围等,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和诗歌的特点。

3.韵律特点探究(15分钟)

通过分析唐诗宋词的韵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让学生了解并体会诗歌的音韵之美。

4.经典选读(30分钟)

选择数首经典的唐诗宋词,以诗词展示的形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教师可依次展示每首诗词,进行解读,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欣赏。

5.合作学习(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他们喜欢的唐诗宋词,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班内分享和交流。

6.个人总结(10分钟)

请学生简单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自己的收获,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四、课堂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每人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或宋词,并在下节课前准备一份简短的朗诵或演讲稿。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唐诗宋词的背景和韵律特点有所了解,对经典诗词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总结,也提升了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下节课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欣赏更多的唐诗宋词。

最新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及反思

最新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及反思

最新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最新唐诗宋词选读》一书的第三章“山水田园”和第四章“咏物抒怀”。具体内容包括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以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经典作品。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唐诗宋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对山水田园和咏物抒怀题材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3. 通过学习诗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美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把握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学习诗词的基本技巧,品味诗词的语言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山水画,让学生描述画面,引入山水田园诗词的学习。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带领学生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

3.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山居秋暝》的诗意、技巧和背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山水田园诗,并进行点评。

5. 学习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分析诗意和技巧。

6. 拓展延伸:介绍咏物抒怀诗词的特点,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六、板书设计

1. 山水田园诗词

王维《山居秋暝》

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咏物抒怀诗词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请仿写一首山水田园诗或咏物抒怀诗。

2. 答案示例:

山水田园诗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咏物抒怀诗示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唐宋时期的文学特点及代表作品;

2. 学习并欣赏唐诗宋词的优秀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掌握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1. 唐代诗歌特点及选读:杜甫、李白的代表作品选读;

2. 宋代词特点及选读:苏轼、辛弃疾的代表作品选读;

3. 学习古文阅读技巧,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4. 学习并分析诗词中的典故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杜甫的诗歌

1. 导入

- 通过播放杜甫的诗歌朗读录音,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 - 引入杜甫的生平背景和特点,为后续诗歌的学习做铺垫。

2. 杜甫的代表作欣赏

- 选择杜甫的经典作品,如《月夜忆舍弟》、《登高》等;

- 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意境描绘和思想感情的表达;

- 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义,提问诗句的含义和诗人的情感。

3. 唐代诗歌特点归纳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唐代诗歌的特点,如自然写实、情感真挚、意境丰富等;

- 学生互动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第二课时:李白的诗歌

1. 回顾杜甫的诗歌

- 让学生展示对杜甫诗歌的理解,互相交流和解读;

- 引导学生对比杜甫和李白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2. 李白的代表作欣赏

- 选用李白的经典作品,如《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 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描绘、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

- 引导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唐诗的比较学习

-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杜甫和李白的诗歌创作,分析其异同之处;

- 学生互动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本文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

1.熟悉临江仙这首唐诗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唐诗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预备知识

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需要对以下概念和知识有所了解:

1.唐诗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2.唐代文化和社会背景;

3.诗歌创作的主题和要素。

教学过程

1. 课前导入

首先,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唐诗宋词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唐诗的特点和魅力。可以将这些诗歌和学生们分享,让他们感受到唐诗的优美和深刻。

2. 导读临江仙

让学生先通读一遍临江仙这首唐诗,理解整首诗的内容和意境。然后,老师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临江仙这首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临江仙是唐代诗人杨巨源创作的,描写的是一个仙女出现在夜色中的动人情境。这位仙女曾经借钱给杨巨源的朋友,但朋友却拒绝还钱,于是她来到杨巨源面前,暗示他有机会得到宝物,让他去寻找,并留下了这首诗。

3. 分析临江仙

3.1 诗歌形式

首先,让学生了解临江仙的基本形式。该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句。在五言诗中,每句各有五个字;在律诗中,每句都需要符合律的要求,包括韵律和平仄等方面。

3.2 诗歌意境

然后,让学生一起分析诗歌表达的意境。临江仙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一个美丽的仙女从河畔飘然而至,在楼台上停留,然后消失在夜幕中。这个仙女浑身散发着瑰丽的气息,令人不禁想要将她抓住,让她陪伴自己一起生活。整首诗歌情感丰富,意境空灵,给人一种莫名的感动。

3.3 诗歌表现手法

最后,让学生了解诗中的表现手法。临江仙这首诗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拟景、拟声等手法,创造了极具诗意的意境。例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句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那个远去的仙女散发的瑰丽气息。

初中语文教案古代诗词选读唐诗宋词

初中语文教案古代诗词选读唐诗宋词

初中语文教案古代诗词选读唐诗宋词初中语文教案——古代诗词选读:唐诗宋词

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中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巅峰之作,更是备受人们推崇与爱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欣赏、理解与传承这些经典之作。

一、引言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宋时期被誉为“盛唐”和“近宋”,是古代诗词的黄金时代。唐代和宋代的文人墨客们以其丰富的情感、细腻的描写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创作了一大批精美绝伦的诗词作品。学生通过学习、欣赏和分析这些古代诗词,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更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诗词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2. 掌握唐诗宋词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技巧;

3. 能够欣赏、理解并正确朗读经典古代诗词;

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1. 教学内容:

(1) 唐诗选读:选择几首代表性的唐诗,包括《静夜思》、《登鹳

雀楼》等。

(2) 宋词选读:选择几首代表性的宋词,包括《青玉案·元夕》、《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

2. 教学方法:

(1) 朗读与欣赏:教师朗读并引导学生跟读,感受诗词的美妙之处。

(2) 分析与讨论:与学生一起分析诗词的结构、意象、用词和修辞

手法等。

(3) 创作与演绎:启发学生进行创作,并进行朗诵和表演。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

(1) 引入古代诗词的话题,介绍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复习学生对诗词的基本认识,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古代诗

词及原因。

2. 主体部分:

(1) 唐诗选读:

三年级语文教案认识唐诗三百首

三年级语文教案认识唐诗三百首

三年级语文教案认识唐诗三百首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唐诗三百首的概况,包括作者、流派、题材等;

2. 能够背诵并理解其中的部分名句;

3.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唐诗三百首的基本概况;

2. 部分名句的背诵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熟悉唐诗三百首的内容,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唐诗的基本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唐诗三百首的封面和部分名句,引发学生对唐诗的

兴趣;

2. 讲解:介绍唐诗三百首的历史背景、编选目的、代表作家等内容,

让学生对唐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分段学习:分段教授几首经典名篇,讲解其中的意境、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涵;

4. 朗诵:组织学生进行朗诵,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节奏感;

5.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名句的含义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6. 课堂互动:提问互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思考和表达;

7. 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重点,激发学生对唐诗的热爱。

五、课堂延伸

1. 唐诗欣赏:组织学生欣赏更多的唐诗名篇,拓展诗歌视野;

2. 创作活动:引导学生模仿古诗风格,创作属于自己的小诗;

3. 诗歌比赛:组织诗歌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才华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唐诗三百首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其中的部分名句有了理解和感悟。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和互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会唐诗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客至-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客至-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客至-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唐诗宋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让学生了解唐宋时期文化、历史背景、社会风貌等;

3.通过学习唐宋诗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1.学生能读出文学作品中的感性语言,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2.引导学生了解唐宋时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风貌;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文学作品的寓意。

2. 难点

1.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形象和比喻表达;

2.学生对于唐宋社会背景了解不够深入,难以理解其中的社会潜台词;

3.让学生把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演唱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唐诗宋词的含义和背景。如让学生一起朗读诗词,与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意义、文化背景等。

2. 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唐宋诗词的意义、文化背景及其中的各种情感表达。如引导学生讨论“客至”的意义和歌颂客人的礼仪美德等。

3. 组训考试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前学习后,以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组内考试,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情况。如让学生进行背诵首个学习的唐诗;展示自己的文化艺术表达方式,通过种种比赛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述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策略

1. 细评教学

通过细致的教学,仔细引导学生分析唐诗宋词中的文化细节、诗词格律、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同时还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情感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唐诗宋词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和感受其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文化艺术表达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与文化艺术结合,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浪淘沙·北岛》的基本意思与韵律;

2.通过语音、语感等多角度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传承中华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浪淘沙·北岛》的基本意思;

2.掌握唐诗的韵律。

难点

1.学生理解《浪淘沙·北岛》的内涵;

2.鉴赏唐诗文化背景。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1. 教学内容

(1)《浪淘沙·北岛》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2)唐诗的韵律

《浪淘沙·北岛》的韵律:aabbccddeeff。

2. 教学步骤

(1)导入

教师出示唐诗《浪淘沙·北岛》,请学生欣赏并感受自然风光。

(2)听读会诵

请学生听李清照的《浪淘沙·北岛》诗,并带领学生跟读、默读,加深学生对唐诗的理解。

(3)鉴赏与解析

让学生分组,谈谈自己对《浪淘沙·北岛》的感受: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景象?并由学生自主分享自己对唐诗的理解。

(4)整合巩固

让学生自己朗诵唐诗,模仿唐人写诗的方式,写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围绕《浪淘沙·北岛》谈论唐诗文化背景。

四、教学效果评估

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可以多样化:

1.能否朗读唐诗,并能够理解和表达唐诗的意境和情感;

2.能否自己写出一首唐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3.能否叙述唐诗的文化背景和鉴赏唐诗的方法。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唐诗《浪淘沙·北岛》,学生对唐诗的韵律、情感和文化背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一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一专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教学案

第一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一专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教学案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第一中学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一专题和晋陵陆丞

早春游望教案

【教学目的】:

1、抓住关联词理解诗歌的意象

2、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本诗的独特写法

【教学重点】:分析意象,做到从文字到画面的转换

【教学难点】:通过对意象的分析,理解诗人的归思之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这是一首和诗。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晋陵即今,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大约武那么天永昌元年〔689〕前后,祖籍的杜审言在县任职,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已不可知。

诗人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到永昌元年,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快乐。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他却象王粲登楼那样,感到“虽信美而非吾土〞,产生不如归去之念。

二、整体感知:

1、考虑:

结合背景材料说一说:作者触什么景,伤什么情?

明确:

〔1〕本诗写景的句子: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复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从海上升起的云霞在的照耀下,灿烂绚丽,红梅绿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花发木荣的春天景象。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把浮萍映照得变成了绿色。

〔可配江南早春风景图〕

〔2〕本诗抒情的句子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

教案

一、课程背景

1.1 教学目标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王安石这位宋朝文学巨匠的诗歌创作和人物形象,并通过分析王安石的代表作《桂枝香(登临送目)》,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美和宋代文学特点。

1.2 教学对象

本节课程为高中文学选修课。

1.3 教学时长

本节课程预计课时为1小时,具体时间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1.4 教学准备

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具:

•课件:包括王安石的诗歌介绍、《桂枝香(登临送目)》的背景和文本解析等。

•诗词选读教材: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等。

•宣纸和毛笔:用于写作练习。

二、教学过程

2.1 知识准备

让学生先从课本中查找相关知识,包括王安石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等,在此基础上了解王安石对宋代诗歌和文化的影响。

2.2 教学重点

将重点放在《桂枝香(登临送目)》的文本解析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作者的写作意图:从题目和诗歌的内容入手,分析王安石写作这首诗歌的目的和意图。

2.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桂枝香(登临送目)》的诗歌结构、意象和修辞手法等,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宋代文学特点。

3.诗歌的文化内涵:结合史料和文化背景解读《桂枝香(登临送目)》中所蕴含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涵。

2.3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授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和其他资源介绍王安石的生平和代表作,同时对《桂枝香(登临送目)》的题目和文本进行详细解读。

•讨论环节:通过学生的提问和互动,进一步深入理解《桂枝香(登临送目)》的内涵和意义,同时拓展对宋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案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案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案

幼儿园唐诗宋词教案

一、引言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非常重要,其中唐诗宋词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唐诗和宋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教授唐诗宋词,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和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二、重要性

1. 增加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唐诗宋词蕴含了深刻的意境和形象,通过学习和吟诵,幼儿可以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唐诗宋词以其优美的词句和细腻的意境,能够激发幼儿对于美的感受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

3. 训练幼儿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唐诗宋词的词句经过精心雕琢,通过学习和吟诵,可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智力水平。

三、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唐诗宋词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幼儿对于唐诗宋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增进交流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

1. 了解唐诗宋词的特点和韵律。

2. 学习著名的唐诗宋词作品,如《静夜思》、《庐山谣》等,并进行欣赏和吟诵。

3. 进行创作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写一首简单的唐诗或宋词。

4. 组织幼儿参与舞台表演,用朗诵的方式展示唐诗宋词的美妙。

五、教学方法

1. 图片导入法:通过图片展示唐诗宋词的背景,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游戏式教学:通过唐诗宋词接龙游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创意。

3. 彩绘制作: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彩绘的方式表达对于唐诗宋词的理解和感受。

4.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幼儿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初唐诗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3、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教学建议: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本专题选取了初唐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五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

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滕王阁》在必修本中已经附在《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将序文和诗歌进行对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勾画出诗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然后体会作者那种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

3、《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此诗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此诗的难点是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要将此问题讲深讲透,并且要进行正确引导。

4、重点放在《春江花月夜》,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谁?

《滕王阁》在必修四出现过,可以先搁置,到讲晚唐诗时,设“登高”诗专题时对比鉴赏。

第一课时总述

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发展的过程,对唐诗有一个总体感知。

2、掌握初唐早期文风。

教学过程:

一、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第1集)(约20分钟)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可发资料《唐诗的发展》。

(2)也可让同学课前认真预习附录部分的《唐诗的历程》。

二、初唐早期文风

1、历史沿革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

2、我们知道,南朝文风流行词采华美,音韵流转,后世称之为绮靡艳丽。如:

(1)梁武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宫体诗)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2)徐陵的《长相思》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雁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3、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

初唐四杰是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也称“王杨卢骆”。他们的诗歌还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已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内容,把诗歌从宫

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诗的风格也较清峻,对扭转初唐诗风起到了促进作用。到沈佺期、宋之问时,确定了律诗崭新的形式。

4、“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为诗的“盛唐”奠定的基础。

为什么说初唐诗是“风神初振”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探讨。

三、布置作业

1、认真预习“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共5首)中的前四首。

2、请大家查阅有关作者资料。

第二课时诗歌鉴赏(一)

教学目标:

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篇,虽然是一首和诗,但写得别有情致。诗人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感伤,有满腹牢骚寄于言外。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该诗在使用“虚”字上的妙处的同时,体悟诗人这种独特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一)由《登幽州台歌》导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参考《学习与评价》

2、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现出他的怀才不遇,他的不平,他的忧愤,他心底的波澜。(引出作者陈子昂的介绍。)

(二)作者简介

陈子昂(659-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年任侠,24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忤上降职。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陷,下狱死。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

(三)朗读《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四)诗歌鉴赏

1、根据注释,初探诗意

2、找出诗中分别写“夜”、“别”、“时间”、“空间”的语句。

银烛――“夜”;离堂――“别”。

3、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离情别意。

4、具体分析

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