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柴油机运动机构动力学动态分析方法研究
试析船舶柴油机轴系运动结构振动
试析船舶柴油机轴系运动结构振动摘要:本文以船用PA6 -280柴油机为背景,通过柴油机主要运动部件及轴系建模与运动仿真,探索柴油机隔振装置及轴系在各支承条件下动力学特性,分析了船体结构在柴油机振动激励下的响应与受力,得到柴油机振动沿主轴承及隔振装置向船体结构的传递特性。
关键词:船舶柴油机;轴系运动;结构;振动随着柴油机强化指标不断提高,各运动机构的工作条件更加苛刻,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与良好的动态特性。
本文以PA6 -280 柴油机为背景,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柴油机主要运动部件及船舶轴系、螺旋桨、船体等三维实体模型。
用软件装配功能,将其装配成一个包括柴油机动力装置及推进器在内的船体结构。
以此为基础,将模型导入仿真软件,对各部件添加约束与仿真参数,以模拟船舶动力及推进装置动态特性。
一、柴油机轴系运动概述与建模船舶柴油机轴系由传递主机功率用的传动轴、减速器、联轴节等组成。
轴系基本任务是将柴油机功率传给螺旋桨,使螺旋桨转动并推动船舶前进。
同时,轴系还将螺旋桨产生的轴向推力通过轴系及推力轴承传给船体。
在柴油机轴系及船舶振动严格控制下,轴系常用高弹联轴节或万向节,来适应柴油机运动所导致的轴系不对中。
因此,船舶柴油机轴系仿真模型应该包括曲轴、主机的输出法兰和螺旋桨之间的轴段、各轴承座以及轴段中的各种附件。
对PA6 -280柴油机主要运动部件结构、尺寸参数进行建模时,以不影响柴油机及轴系主要功能为前提,合理简化模型。
所建立的三维实体仿真模型包括柴油机各缸活塞与连杆、曲轴、传动轴、螺旋桨及船体等结构。
利用软件,根据各部件相对运动,将上述部件装配成一个包括柴油机动力装置、推进器及船体结构在内的模型。
二、柴油机轴系运动仿真模型与参数的确定为便于比较各条件下柴油机运动学规律、动力学特性和船体结构振动,分别在3 种不同情况下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仿真分析:l)在台架刚性固定条件下,对柴油机主要运动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对活塞顶部压力、连杆小端受力、曲柄销的切向力和法向力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
柴油机运动机构综合强度动态分析
多体动力学模型。柔性体生成时考虑到六面体单元在
有 限元 计 算 中 的 优 点 以 及 在 多 点 约 束 添 加 中较 为 方
力 元 、 力 以本 文从 动力 学 角度 分 析 , 用柴 油 机调 速 器 原理 , 利
收稿 日期 :20 09一l 0 修改稿收到 日期 :0 0— 2—0 1— 2 21 0 5 第一作者 黄映云 男 , 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9 0年生 16
关 键 词 :柴 油 机 ; 体 动 力 学 ; 态 强 度 ; 合分 析 多 动 耦
中 图分 类 号 :T 4 2 K 2 文 献标 识 码 :A
柴油机 运动 机构 强度 分 析 是 柴油 机 可 靠性 考 核 必
不可少 的 内 容 。随 着 计 算 机 硬 件 及 应 用 技 术 的发 展 , 这种 复杂机 械 运 动 机 构 的动 态 强 度 分 析 也 成 为 可 能 。 目前 , 柴油 机运 动机 构 强度 分 析 主要 是 结 合 多 体 动 力 学与有 限元 方 法 构 建 机 构 的动 力 学 模 型 , 而 进 行 从 动态强 度分 析 ; 虽然该 方 法 目前应 用 较 广 泛 , 建 模 的 但
图 1 组 件 六 面 体 网格 图
F g 1Th e a e r n g i so e s b se l i . e h x h d o r ft u a s mby d h
证 了模 型 的正 确 性 , 运 动机 构 进 行 动 态 强 度耦 合 分 对 析, 并对 曲轴 进行 振动 耦合 分析 ; 中利 用 不 同 的方 法 其
摘 要 :以计算多体动力学理论为指导, 考虑到机构组件间的耦合因素, 在柴油机整机实体建模的基础上建立 了
船用柴油发电机组非线性隔振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学 计算 结果 中对 结 果 贡献 量 较 大 的频 率 还 有 2 H ,I 5 z 『 『 j
实验结 果 中这个 频率 对振 动速 度 贡献 量 较小 。对 于 出
现 2 H , 者通 过去 掉 气 缸 压力 而 利 用 运 动 驱 动等 疗 5 z作
图 1 组件 问的约束关 系
F g 1 T e c n t i ea in o u a s mby i . h o sr n r lt fs b s e l a o
第一作者 高浩鹏 男 , 博士生 , 8 1 6年生 9
通讯作者 黄映云 男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90年生 16
振 动 与 冲 击
2 1 第 3 奄 01 ( )
在B 1缸缸 盖输 出端 侧面 , 测点 4在 A侧 自由端 机脚 附
近 的机 体上 , 测 点 测 得 的 振 动 速 度 有 效 值 如 表 1所 各
1 线 性 隔振 系 统 的 建 模 与 实 验 验 证
11 多体动 力 学模型 的 建立 . 本 文对 柴油 发 电 机组 进 行 三 维 实 体 建 模 , 通 过 并 C E技术 建立 机 组 的 多体 动 力 学模 型 ; 模 型 的 多体 A 该 动 力学 边界 条 件 较 为 复 杂 J主要 包 括 柴 油 机 发 火 顺 ,
F g 2 T e mo e fde e a d vb ain ioai n s s m i . h d lo i sl n i rt s lt y t o o e
g 巨
1 2 实 验 验 证 .
删
柴油发 电机 组 的建 模 过 程 相 当 复 杂 , 而模 型 的 然 正确 性直接 影 响 计 算 结 果 的 正 确 性 , 以应 对 模 型 的 所 正 确性 进行 实 验 验证 。机组 零 部 件 众 多 , 体 系统 复 多
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柴油机已经成为现代海洋交通运输的核心动力装置。
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作为船舶柴油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在运转过程中承担着转动惯量大、吸收、传递和输出功率等多种重要功能。
然而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可靠性存在一些问题,如振动问题、疲劳问题和寿命问题等。
这些问题会给船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因此对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成为当前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
针对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可以揭示其运行机理和振动特性,促进其结构优化,提高其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该项研究还可以为船舶柴油机的设计、制造和维修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推动船舶柴油机制造业的发展。
因此,开展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和仿真技术,针对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动力学特性和振动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建立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数学模型,包括曲轴轴承、连杆、活塞等关键部件。
2. 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在运行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
3. 对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振动特性进行量化分析,以此揭示振动的原因和机理。
4. 提出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结构优化方案,为提高船舶柴油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持。
在方法上,本研究主要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和系统仿真技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仿真模拟,对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动力学特性和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优化设计方案。
三、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能够建立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其运行机理和振动特性,并提出有效的结构优化方案,以提高船舶柴油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具体预期结果包括:1. 建立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系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在模拟计算中可以有效地分析和模拟曲轴轴系在运转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
船用柴油机机体动态应力分析的前处理
机体 结构 复 杂 、 型 规模 较 大 , Hy eMeh及 模 以 pr s
ANS YS软件 为 平 台 , 机 体 模 型 经 过 合 理 的 简 将
化后 在 Hy eMeh中建 立 有 限 元 模 型 ; 虑 到 pr s 考
座 与机体 在公 共 面 处 组 合成 单 一体 , 以此 表 示 两
者 问连接 关 系 。
6 )柴 油 机 通 过 与 油底 壳 相 连 的 4个 弹 性 减
收 稿 日期 :0 91 8 2 0 —22
修 回 日期 : 0 0 0 — 5 2 1 12
振 器 固定 在基座 上 , 为便 于后 续对 机 体建立 约 束 , 将 油底 壳 与机体 相 连接处 的结构 与机 体组 合成 单
对 机体及 前端 箱体 分别 划分体 网格 。综 合考 虑计 算精 度及 计算 规模 , 经过 多次 试验划 分 , 得到 比较 合 适 的网格模 型 , 且 在 机体 与前 端 箱 体连 接 处 并 手 动连接 节 点 , 两 者 间 能够 通 过 节 点 进行 力 的 使
4 )去 除机 体上 表面 气 门顶杆 孔 。
5 )为 简化 计算 及 节 约计算 资 源 , 曲轴 轴承 将
上创 建 1 连
栓 等零 件 的模 型 , 根据 各零 件模 型 的隶属 关 系 , 将
相关 零部 件装 配成 体 , 图 1 见 。
态作 用 , 高压油 泵 装配 面简 化为平 面 。 将
将在 An y s s中进 行求 解 及 后 处理 , 将 载 荷 的施 故
加及 边界条 件 的定义 在 An y s s中进 行 。
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研究
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研究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是船舶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关系到船舶的安全、经济、环保和可靠性本文将从船舶动力系统、驱动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船舶动力系统船舶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内燃机、蒸汽轮机、电动机和核反应堆等其中,内燃机和蒸汽轮机是最常见的动力系统内燃机内燃机是船舶动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动力装置,它具有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运行稳定等优点目前,船舶上常用的内燃机主要有柴油机和汽油机两种蒸汽轮机蒸汽轮机是另一种常见的船舶动力系统,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蒸汽,驱动蒸汽轮机旋转,从而推动船舶前进蒸汽轮机具有效率高、可靠性好等优点,但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且需要大量的淡水供应驱动技术船舶驱动技术是指通过动力系统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船舶的螺旋桨或其他推进装置上,从而推动船舶前进的技术螺旋桨推进螺旋桨推进是船舶最常用的推进方式它通过螺旋桨的旋转,产生推力,推动船舶前进螺旋桨推进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但需要较大的动力装置喷气推进喷气推进是另一种船舶推进方式,它通过喷射高速水流,产生推力,推动船舶前进喷气推进具有效率高、噪音小等优点,但需要特殊的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环保是未来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环保法规的越来越严格,船舶工业需要寻求更加环保的动力系统和技术例如,使用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的内燃机,以及使用电动机和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的船舶智能化智能化是未来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使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技术,可以实现对船舶动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高效能高效能是未来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的永恒追求通过优化动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本文的相关内容已经输出,主要介绍了船舶动力系统和驱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前景船舶动力系统的优化与维护为了提高船舶动力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优化和维护优化船舶动力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燃油效率:优化燃油供应系统,提高燃油利用率,减少燃油消耗2.发动机性能:定期进行发动机维护和调整,确保发动机在最佳状态下运行3.传动系统:采用先进的传动技术,提高传动效率,减少能量损失4.动力装置布局:合理布局动力装置,减小船舶体积,降低船舶自重维护船舶动力系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定期检查:定期对动力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保养:按照厂家提供的保养手册,对动力系统进行定期的保养3.故障诊断:采用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及时发现并解决动力系统故障4.培训:加强对船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动力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能力船舶驱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船舶驱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是提高船舶性能和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创新船舶驱动技术,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新能源:研究和开发新型能源,如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替代传统燃油,降低环境污染2.新型推进技术:研究和开发新型推进技术,如磁悬浮推进、喷气推进等,提高推进效率3.智能控制: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实现船舶驱动系统的智能化,提高运行效率应用船舶驱动技术,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选型:根据船舶的运行条件和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驱动技术2.设计:在船舶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驱动技术的要求,实现船舶与驱动技术的完美结合3.改装:对于老旧船舶,可以通过改装,采用新的驱动技术,提高船舶性能本文的60%内容已经输出,详细介绍了船舶动力系统的优化与维护,以及船舶驱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在实际运行中的性能评估和故障处理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的性能评估在船舶的运行过程中,对动力与驱动技术的性能进行评估,是确保船舶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性能指标评估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的性能,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指标:1.效率:动力系统的燃油效率、传动效率等,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2.稳定性:动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包括电压、频率等的稳定性3.可靠性:动力系统的可靠性,主要看其故障率和对运行的影响4.环保性:动力系统的环保性,主要看其排放物是否符合标准评估方法评估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的性能,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模拟计算: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出动力系统的性能指标,从而对其性能进行评估2.实地测试:在实际运行中,对动力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从而对其性能进行评估3.故障分析:通过对动力系统的故障进行分析,从而对其性能进行评估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的故障处理在船舶的运行过程中,故障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对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的故障进行处理,是保证船舶正常运行的关键故障诊断诊断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的故障,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视觉检查:通过对动力系统的视觉检查,发现可能的故障2.听觉检查:通过对动力系统的听觉检查,发现可能的故障3.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动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发现可能的故障故障处理处理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的故障,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停机维修:对于比较严重的故障,需要停机进行维修2.在线维修:对于一些不太严重的故障,可以在线上进行维修3.更换部件:对于一些无法维修的故障,需要更换相应的部件本文已经完成了全部内容的输出,详细介绍了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的性能评估和故障处理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船舶动力与驱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论船用柴油机动力效率的提高
论船用柴油机动力效率的提高【摘要】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是衡量柴油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参数,为了提高船用柴油机的动力效率,利用相关技术来提高整个动力装置的能量利用效率。
本文简要地对柴油机的动力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进行了教学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船用柴油机;动力效率;提高一、船用柴油机动力的发展历史及特点分析让学生了解船用动力发展历史船用柴油机动力主要靠内燃机,内燃机的发动机与外燃机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燃料在其内部燃烧,简单来说就是将化学能转化机械能,相对于外燃机来说内燃机的效率更高。
现代船舶多采用燃气轮机,这种发动机的工作特点是燃烧产生高压燃气,利用燃气的高压推动燃气轮机的叶片旋转,从而输出动力。
另一种船舶现代动力是电动机,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
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鼠笼式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
电动机的优点是安静,无污染。
最先进的技术是利用核能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动力,利用可控核反应来获取能量得到动力,热量和电能。
核动力的优势在于具有其强大的持久性,一般的核动力航母的动力都可以维持10-20年,这是任何其他动力无法比拟的,但核动力高昂的价格成本,使其推广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多用于军事船舶。
学习掌握船用柴油机动力效率特点柴油发动机的优点是功率大而且经济性能好。
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发动机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如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但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它的粘度比汽油大,不容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比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点火方式都与汽油机不同。
不同之处是柴油发动机的气缸中的混合气是压燃的,而非点燃的。
柴油发动机工作时,进入气缸的是空气,气缸中的空气压缩到终点的时候,温度可以达到500-700℃,压力可以达到40—50个大气压。
活塞接近上止点时,供油系统的喷油嘴以极高的压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气缸燃烧室喷射燃油,柴油形成细微的油粒,与高压高温的空气混合,可燃混合气自行燃烧,猛烈膨胀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下行做功,此时温度可达1900-2000℃,压力可达60-100个大气压,产生的功率很大,所以柴油发动机广泛的应用于大型柴油设备上。
船用柴油机先进制造技术 动态分析
计、 高增 压、 燃油高压喷射和柴油机 电子化 、 智能化等方 面取 得的技 术进步, 并针对 我国 的柴油机 工业在这些 技术领域的现状找 出差距, 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先进制造 ; 中高速 柴油机 ; 可靠性 ; 智能化
2 世纪, 1 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制造业作为 新 世纪 的 战略 产业 将面 l 激 烈 的挑 战和 深 刻 的技 术 临着 变 革 。在传 统制 造 技术 基础 上 发 展起 来 的 先 进制 造 技 术代 表 了制 造 技 术 发 展 的前 沿 , 它必 将 成 为 这 场 技 术 变 革的核 心 , 制 造 业 发 展 的必 然 要 求 。随 着 社 会 需 是 求 个性 化 、 多样 化 的发 展 , 产 规模 向小 批 量一 大批 量 生 多 品种变 批 量 的 方 向发 展 , 时 以 计 算 机 为 代 表 的 同 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也被 引入、 渗透, 使得先进 制 造技 术不 断地 改变 着 传统 制造 技术 的面 貌和 内涵 。
122设 计技 术 的现代 化 .. 设计手 段 的 计 算 机 化 。 在 实 现 了计 算 机 计 算 、 绘
范围、 特别是达到的目标与效果来看, 无不反映出这是 项应用于制造业并对制造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重 大 作用 的 实用 技术 。 先 进制 造技 术 相对 传统 制 造 技 术 在应 用 范 围上 的 个很大 不 同 点在 于 , 统 制 造 技术 通 常 是 指 将 原 材 传 料变 成成 品 的加 工 工 艺 , 而先 进制 造 技 术 虽 然 仍 大 量 应 用加 工和 装配 过程 , 由于 它 包括 设 计 、 但 自动 化 以及 系统管理技术。 因而可以综合用于制造的全过程, 覆盖 了产 品设 计 、 生产 准备 、 加工 与 装 配 、 售 使用 、 修 服 销 维 务甚 至 回收 再生 整个过 程 。先 进 制造 技 术 具 有集 成 性 与系统 性 , 由于 专 业 和 学 科 间 的 不 断 渗 透 、 融 , 得 交 使 先进 制造 技 术 趋 于 系 统 化 、 成 化 , 展成 为 集 机 械 、 集 发 电子 、 信息、 材料和管理技术 为一体 的新型交叉学科。 传 统制 造 技 术一 般 只能驾 驭 生 产 过 程 中的 物 质流 和 能
船舶柴油机曲轴三维实体动力学仿真
船舶柴油机曲轴三维实体动力学仿真船舶柴油机是一种以压燃式燃料为燃料的内燃机,主要用于推动船舶前进。
在操作过程中,曲轴是船舶柴油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提供动力给航行或者其他设备。
为确保曲轴的正常工作,必须进行三维实体动力学仿真研究,以便优化曲轴设计和提高燃油利用效率。
在进行三维实体动力学仿真前,首先需要收集曲轴的设计参数和实际工作参数。
包括曲轴的材质、尺寸、重量、转速等信息。
接着,设计出曲轴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网格剖分,确定节点和单元数量。
然后,根据模型的框架和曲轴的运作规律,确定曲轴的运动学和力学模型。
在进行计算前需要预处理,包括给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以及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
根据曲轴的三维实体动力学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实现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还需要建立质量、弹性、惯性等方面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曲轴受力、转动和变形的规律。
得到计算结果后,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曲轴的应力、应变、转速、转矩、质心位移等等。
然后进行分析和优化,确定适当的改进措施和设计方案。
最后,应用仿真结果指导实际制造、测试和应用过程中的优化和调整。
总而言之,船舶柴油机曲轴的三维实体动力学仿真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该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曲轴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并改善设计,提高船舶柴油机的效率和性能。
假设我们正在分析一家快餐连锁店的销售数据。
列出以下数据:月销售额、月底库存、员工数量、广告支出、新顾客数量、老顾客数量、平均每笔订单金额和平均就餐时间。
我们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的是月销售额。
这个数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快餐连锁店的盈利状况。
我们可以将每个月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进行比较,以确定业务增长率。
如果该店业务增长迅速,那么它应该为扩大业务和增加职员做出相应的准备。
如果业务增长较慢,那么该店可能需要考虑降低成本、重新评估营销策略或重新考虑业务模型。
船舶V型柴油机曲轴多体动力学分析
式中, 为约 束方 程 ;, , 为对应 约 束方程 的拉
氏乘 子 ; 为 定义 的广 义坐 标 ;Q 为投影 到 上 的
广义力 ; L为拉格朗 日 项 ,定义为 L= T—W,T 和
分别 为动 能 和势 能 ; 表示 能量 损耗 函数 。
内燃 机
2 0 1 5 年 2月
型 之 间的 相互 耦合 关 系 , 其 缩 减 以后 耦合 3 D模 型
见图 8 。 3 仿真 结果 与分 析
3 . 1 曲轴 动 力学分 析
在 仿 真计 算 结 果 中 ,提 取 曲轴 整 体 位移 曲
线 、速 度 曲线 、加速 度 曲线来 说 明 曲轴动态 特 性 。 图 l 0为 曲轴 在 三个 方 向上 的位 移 曲线 图 。从 图 中可 以看 出 , 曲轴 在 方 向和 】 , 方 向上 的位 移 比较 小 ,只有 在 轴 向 z上 位 移 比较 大 ,但 是 也 在
r = + + )
, . 为 P点 在 惯 性坐 标 系 中的 向量 ;F o 为 浮动 坐
标系原点在惯性坐标系 中的向量 ; A为方 向余 弦矩 阵; S p 为柔性体未变形时 P点在浮动坐标系中的向
量 ;u p 为 相对 变形 向量 ,“ 可 以用 不 同 的方 法 离散
= 十 ( s p + ) + 2 香 r + r 柔性体 的运动方程 从下列拉格 朗 日方程导出 :
划分 ,然后才能进行下面的模态缩减。为了方便建 立 蜘蛛 网格 结构 ,以进行 更好 的模 态 缩减 ,对 曲轴
主轴 颈 和 曲柄 销 颈 的 网格 划分 质 量要 求 比较高 。多 种 有 限元 软 件 中 ,A l t a i r Hy p e r 软 件 的前 处 理 网格 划 分 控 制 是 比较 优 秀 的 。模 型采 用 6面 体 s o l i d 4 5
船舶动力学运动控制技术研究
船舶动力学运动控制技术研究船舶是现代海洋运输的最主要载体,也是海上工程建设的重要设备。
在船舶的设计过程中,运动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船舶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动力学运动控制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
一、船舶动力学运动和控制船舶的动力学运动包括船体的横摇、纵摇、横荡、纵荡、偏航、横移和纵移等参数。
这些动力学参数受到船舶设计、船舶载荷、通航水域的风浪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还承受着船舶自身弹性、稳定性等特点的影响。
为了保证船舶的平稳、安全和高效运行,需要对船舶的运动进行控制。
在过去,传统的船舶运动控制主要依靠舵机,通过舵角的调整来改变船舶的速度和航向,这种方法只能起到较为简单的稳定控制作用。
而现在,随着现代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船舶运动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船舶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目前,船舶运动控制技术主要采用自适应、模型预测、优化控制等技术手段。
这些控制技术逐步地取代了传统的PID控制技术,实现了对船舶动力学运动的精准控制和优化。
其中,自适应的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环境和船舶状态的变化自动调整,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可以通过模拟船舶运动规律提前预测船舶可能发生的运动状态并进行控制,优化控制技术可以根据一定的指标优化控制系统,从而实现最佳控制。
随着船舶动力学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相关的理论体系也不断完善。
船舶运动控制的核心理论是船舶运动学理论,在船舶运动学理论基础上,又衍生出船舶操纵动力学理论和船舶控制系统理论。
这些理论对于船舶运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未来船舶动力学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交通、物流等各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船舶作为现代化海洋运输的主要载体,其运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也必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未来,船舶动力学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发展更为精确的控制模型精确的控制模型是实现精确控制的基础,未来的船舶动力学运动控制技术需要发展更为精确、全面的控制模型,包括船舶的运动模型、环境的影响模型、控制系统的优化模型等,以实现更为精确的控制。
船用增压柴油机动态特性的评估方法分析
Dis lEn i e S Dy m i a a t rsis e e g n na c Ch r c e itc
H agJ cun, un m n un nha H agJ d ̄ i i
(. ea isl nieG opC . Ld ,H n n uyn 13 ; 1H n nDee E g ru o , t. eaL oag4 09 n 7
做到稳定 调节并不 困难 ,对带涡轮增压 的机组来 说 ,同 时要求 系统 的动 态承 载指标 也达 到规 定 的要 求则往往不易实现 。 根据调节过程的转速波动,用相对标定转速的 最大 瞬 时偏 差 和过 渡过 程 中所需 的时 间来衡 量动 态
特性 。 即动态 特性 用调节 过 渡过 程 中所需 的时 间 . r
cre u.B sdO er ac sl os ut esget n r vn a i o t ae Nt s r r ut cnt c v ugsosaeg e . rd h e e he s r i i i
K y r s: u b c ag d de le gn ; d n mi h r c ei i s h p ts ;r s a c e wo d t r o h r e i s n ie e y a c c a a tr t ;s o e t e r h sc e
维普资讯
第 3 0卷( o 8 第 4 2o ) 期
船舶推进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船舶推进系统的动力学分析船舶推进系统是船舶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速度、燃油效率、操纵性和可靠性等关键指标。
对船舶推进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优化系统设计,提高船舶的整体性能。
船舶推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主机、传动装置、螺旋桨等。
主机通常是内燃机或蒸汽轮机,负责提供动力。
传动装置将主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螺旋桨,常见的传动方式有直接传动、间接传动和电力传动等。
螺旋桨则将旋转动力转化为推力,推动船舶前进。
在动力学分析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主机的工作特性。
内燃机的输出扭矩和功率随转速的变化而变化,蒸汽轮机则相对较为稳定。
主机的振动和噪声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它们不仅影响船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还可能对船舶结构造成损害。
通过对主机的动力学建模,可以预测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为优化主机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
传动装置在船舶推进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直接传动方式结构简单、效率高,但主机转速和螺旋桨转速必须匹配,限制了船舶的运行范围。
间接传动通过齿轮箱等装置实现主机转速和螺旋桨转速的调节,提高了船舶的适应性,但传动效率会有所降低。
电力传动则具有更加灵活的调速性能和更好的布置灵活性,但系统复杂度和成本较高。
在分析传动装置的动力学特性时,需要考虑传动比、传动效率、振动和噪声等因素,以选择最适合船舶需求的传动方式。
螺旋桨是船舶推进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
螺旋桨在旋转时会产生推力和扭矩,同时也会受到水的阻力和反作用力。
螺旋桨的设计参数,如直径、螺距、叶片数等,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流体动力学分析,可以计算螺旋桨在不同转速和进速下的推力和扭矩,评估螺旋桨的效率和空泡现象。
空泡现象会导致螺旋桨表面的腐蚀和损坏,降低推进效率,甚至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
因此,在螺旋桨设计和选型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空泡的影响,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抑制空泡的产生。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推进系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船舶动力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
船舶动力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在现代航运领域,船舶动力系统的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效率、安全性以及运营成本。
其中,动态响应特性作为衡量船舶动力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于船舶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船舶动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通常包括主机、传动装置、推进器等主要部件。
主机可以是内燃机,如柴油机,也可以是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
传动装置则负责将主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推进器,常见的传动方式有机械传动、液力传动和电力传动等。
推进器一般有螺旋桨、喷水推进器等形式。
动态响应特性主要描述的是船舶动力系统在外界负载变化、转速调整以及其他干扰因素作用下,其输出功率、转速、扭矩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意味着船舶动力系统能够迅速、平稳地适应各种工况变化,保证船舶的稳定运行。
为了深入研究船舶动力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首先需要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通常基于物理学原理和工程经验,考虑了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能量传递过程。
例如,对于内燃机,可以通过建立燃烧模型、热力学模型和机械摩擦模型等来描述其工作过程;对于传动装置,则需要考虑传动效率、惯性和弹性等因素;而对于推进器,则要建立水动力模型来反映其在不同水流条件下的推力特性。
在实际研究中,实验研究是获取船舶动力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实验台上搭建船舶动力系统的缩比模型或者对实船进行现场测试,可以直接测量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参数变化。
然而,实验研究往往受到成本高、周期长、条件复杂等因素的限制。
相比之下,数值模拟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通过使用专业的仿真软件,如 GTPower、AMESim 等,可以对船舶动力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
在数值模拟中,可以方便地改变系统参数和工况条件,研究不同因素对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
船舶动力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主机的类型和性能是一个关键因素。
船舶动力系统稳态与动态特性分析
船舶动力系统稳态与动态特性分析随着人们对海洋经济的不断开发,船舶作为海洋交通工具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而船舶的功率系统是船舶运行的核心,其稳态和动态特性对船舶的经济性、操作性、安全性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船舶功率系统的组成和分类船舶功率系统包括主机、轮机、发电机等。
其中主机是船舶的核心动力源,可根据驱动方式分为轮轴式主机和非轮轴式主机。
轮轴式主机驱动螺旋桨,接受水动力推力实现船舶运动,属于传统型号;非轮轴式主机一般为柴油机,通过发电机产生电能带动电动机驱动推进器带动船舶运动,属于新型号。
轮机包括主轮机和辅助机,主轮机根据燃料种类分为柴油机、汽轮机、气轮机等,辅助机包括空气压缩机、燃油处理系统、降速器等。
发电机也可根据不同的燃料种类分为柴油发电机、燃气发电机、核能发电机等。
二、船舶功率系统的稳态特性分析稳态特性是指船舶在恒定状态下的运行性能。
船舶的功率系统的稳态特性涉及到船舶性能、燃油经济性、操作性等方面。
船舶的性能指船舶在不同速度下的推进力和功率性能,其主要受到主机和螺旋桨的匹配程度影响。
燃油经济性通常通过比油耗、航速油耗等指标进行评估,对功率系统的匹配度和工作负荷有着直接的影响。
船舶的操作性则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性,对船舶的操作按需要对功率系统的性能和操作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针对船舶功率系统的稳态特性分析,可以通过建立功率系统数学模型、船舶试验、实测实验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三、船舶功率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船舶功率系统的动态特性主要指船舶在启停、加速、减速、波浪作用等变化状态下的性能和行为。
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下,功率系统的响应速度、负荷变化能力、防抖性能等都会受到影响。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功率系统响应速度,即船舶在启停、加速和减速时对船舶速度变化的响应能力。
在波浪作用下,船舶的稳性、抗风荷载能力、抗浪性能等都与功率系统的稳定性有关。
针对船舶功率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可以通过仿真软件、试验台、模拟器等进行研究。
船舶动力系统的动态响应与优化研究
船舶动力系统的动态响应与优化研究船舶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其动力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效率和经济性。
船舶动力系统的动态响应是指系统在各种输入条件下的输出变化特性,而优化则是为了提高系统性能、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等。
对船舶动力系统的动态响应与优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船舶动力系统通常包括主机、传动系统、推进器等部分。
主机可以是内燃机、蒸汽机或燃气轮机等,它们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传动系统负责将主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推进器,常见的传动方式有机械传动、液力传动和电力传动等。
推进器则将机械能转化为推力,推动船舶前进,常见的推进器有螺旋桨、喷水推进器等。
船舶动力系统的动态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主机的工作特性对动态响应有着关键作用。
例如,内燃机的燃烧过程、扭矩输出特性以及转速变化响应等都会影响整个动力系统的性能。
其次,传动系统的效率、惯性和响应速度也会在动力传递过程中产生影响。
再者,船舶的航行环境,如水流、风浪等,会给动力系统带来外部干扰,从而影响其动态响应。
为了准确研究船舶动力系统的动态响应,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数学建模是一种常见的手段,通过建立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如主机的热力学模型、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推进器的流体动力学模型等,然后将这些模型组合成整个动力系统的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分析。
实验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在实验室或实际船舶上进行测试,可以获取真实的系统响应数据,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并发现实际运行中的问题。
在研究船舶动力系统的动态响应时,还需要关注一些关键的性能指标。
例如,系统的响应时间,即从输入变化到输出达到稳定的时间;系统的超调量,即输出超过稳态值的最大幅度;系统的稳态误差,即输出稳定后与期望值之间的偏差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优化船舶动力系统的目的是提高系统性能、降低成本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优化过程中,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船舶机桨及柴油机功率分析综述》
船舶机桨及柴油机功率分析综述
(一)船舶机桨间的相互作用
螺旋桨是在船后工作的,螺旋桨和船体成为一个系统,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相互作用。
在船后工作的螺旋桨因受到船体的影响,故进入桨盘处的水流速度及其分布情况与敞水状态不同。
因此,船后螺旋桨与水流的相对速度不等于船速,螺旋桨发出的推力也不等于孤立船体所遭受的阻力。
利用三因次法将船模阻力数值转成实船的阻力值,得出实船在四桨工作时,随航速变化的船体阻力情况:
表2.1 四桨工作状态下,船体阻力随航速的变化情况(kN)
图2.1四桨工作时,随航速变化的船体阻力情况考虑船尾伴流对螺旋桨性能的影响,计算在船体不同航速下船尾螺旋桨的轴向力,转换得出船舶在不同航速下,不同方式的部分螺旋桨工作状态下的船舶阻力情况。
表2.2外桨工作,内桨锁定时,随航速变化的船体阻力情况(kN)
图2.2外桨工作,内桨锁定时,随航速变化的船体阻力情况
表2.3内桨工作,外桨锁定时,随航速变化的船体阻力情况(kN)
图2.3内桨工作,外桨锁定时,随航速变化的船体阻力情况
表2.4外桨工作,内桨自由旋转时,随航速变化的船体阻力情况(kN)
图2.4外桨工作,内桨自由旋转时,随航速变化的船体阻力情况表2.5内桨工作,外桨自由旋转时,随航速变化的船体阻力情况(kN)
图2.5内桨工作,外桨自由旋转时,随航速变化的船体阻力情况。
船舶动力学特性及控制系统的研究
船舶动力学特性及控制系统的研究近几年来,船舶建造技术不断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在船舶建造中,动力系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因此,船舶动力学特性及控制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当前船舶建造领域的热门话题。
一、船舶动力学特性船舶运动状态的动力学特性是指船舶在海上航行状态下,经济航速条件下引擎总输出功率与船体稳态运动关系的参数,主要涉及船舶滑行、纵向摇荡和横向摇荡等特性。
其中,船舶滑行特性是指在船舶运动状态下,引擎总输出功率与船体速度之间的关系。
而船舶纵向摇荡特性是指船舶在航行条件下,在波浪作用下会出现的纵向运动。
最后,船舶横向摇荡特性则是指船身在横向运动状态下的特性,其对船舶的稳定性和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船舶控制系统船舶控制系统是指对船舶运动状态进行控制的系统,主要包括引擎、传动、舵机、螺旋桨、推进器等各种装置。
其中,主机是船舶的核心动力,而舵机则是控制船舶运动状态的重要措施之一。
另外,螺旋桨和推进器也是船舶控制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能够为船舶提供强大的推进力。
三、船舶动力学特性与控制系统的研究船舶动力学特性和控制系统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提高船舶的运行性能和安全性。
在动力学特性研究方面,需要通过实验和模拟来分析船舶滑行、纵向摇荡和横向摇荡等特性,并进一步完善船舶设计与建造。
而在控制系统研究方面,则需要不断优化船舶控制系统的设计,提高其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尤其对于大型船舶的控制系统,需要更加精确、可靠和高效。
四、未来展望随着船舶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动力学特性和控制系统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更先进的控制系统和更高效的引擎技术将会在船舶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为船舶的安全和性能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船舶动力学特性及控制系统的研究是当前船舶建造领域中的重要话题。
通过对其特性和控制系统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船舶的性能和安全性,为更加安全、高效、环保的航行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船舶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仿真与动力分析
船舶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仿真与动⼒分析船舶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仿真与动⼒分析第⼀章绪论1.1课题来源及意义当今全球经济⽇益繁荣,国国之间外贸联系⽇益紧密,90%的进出⼝是靠船舶运输的。
柴油机有以下突出优点,a.经济性好b.功率范围宽⼴c.尺⼨⼩,重量轻d.机动性好 e.可靠性⾼,寿命长,维修⽅便]1[。
因此船舶的动⼒和电⼒系统绝⼤部分情况依赖柴油机,所以研究船舶柴油机有很⼤的必要性。
在⼤多数情况下,⼤型低速长⾏程⼗字头⼆冲程柴油机作为主机,带动轴系,最终推动螺旋桨产⽣动⼒推进船舶前进;中速四冲程筒形柴油机作为发电机组的原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供全船照明和动⼒⽤电。
⽆论四冲程还是⼆冲程柴油机的核⼼都是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柴油机主要运动部件,能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成回转运动,并产⽣动⼒,驱动外部设备。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和受⼒都⽐较复杂,因此⽆论是设计⼈员在设计过程中,还是轮机员在⽇常维修保养中都⾮常关⼼它的性能。
本⽂以船⽤柴油机曲柄连杆为例,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运动和动⼒分析,⽤机械系统动⼒学⾃动分析软件ADAMS(Auto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为⼯具,对⼆冲程柴油机进⾏运动仿真及分析,使对柴油机⼯作原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便轮机⼈员在⽇常⼯作中管理主机和发电柴油机。
1.2国内外研究状况1.2. 1 机构动⼒学分析⽅法研究现状当前,国内外对柴油机⼯作机构动⼒分析⽅法较多,且都⽐较完善和成熟。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分析就是研究曲柄和连杆,连杆和活塞的相对运动即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
动⼒学则是研究受⼒情况。
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动⼒学分析包括⽓体⼒,惯性⼒,轴承⼒,曲轴扭矩等的分析。
传统柴油机主要⼯作机构的运动及动⼒分析的⽅法主要包括图解法、解析法以及复数向量法]2[。
(1)图解法形象直观,机构各组成部件的速度、位移、加速度、所受⼒的⼤⼩以及改变趋势通过图解形式⼀⽬了然。
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曲轴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曲轴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开题报告1. 问题背景目前,随着海洋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大功率低速船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之一,需采用柴油机作为主要动力。
柴油机的曲轴转子-轴承系统作为其关键机构,其性能对柴油机的整体性能和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曲轴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功率低速船的动力性能和安全性能。
2. 研究目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曲轴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包括:1)曲轴转子的振动特性和稳定性分析;2)轴承的力学特性和动力特性分析;3)曲轴转子和轴承系统的相互作用分析。
3. 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围绕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曲轴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展开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柴油机曲轴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包括曲轴转子和轴承的建模;2)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曲轴转子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特性和稳定性,探究可能存在的失稳原因;3)分析轴承的力学特性和动力特性,进一步分析轴承对曲轴转子振动和稳定性的影响;4)分析曲轴转子和轴承系统的相互作用,寻求曲轴转子和轴承系统之间的最佳匹配。
4.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涉及数学分析、计算机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多种方法。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1)根据柴油机曲轴转子和轴承的几何形状和物理性质,建立曲轴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2)通过有限元方法,求解曲轴转子的振动特性、失稳频率和振幅;3)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轴承的力学特性和动力特性;4)通过分析曲轴转子振动和轴承力学特性,建立曲轴转子和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进一步分析曲轴转子和轴承的相互作用。
5. 研究意义柴油机曲轴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性能对柴油机运行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具有关键影响。
本次研究将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深入探究曲轴转子和轴承的力学和动力学特性,为柴油机的设计、改进和性能提升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大功率低速船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动与冲击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武汉���;��>�ご罅�厍��麓�硎遥�罅����
进行建模而后将其导人到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中,对柴油机动力传递系统在带隔振器、不带隔振器以及冲击环境下 进行动力学动态仿真。
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反映动力传递系统的运动受力情况,该分析流程提供了一种船用柴 油机动力传递系统结构设计以及故障处理时简单可靠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柴油机;动力学;动态仿真;冲击
内燃机运动机构的作用力分析是内燃机动力学分
黔圈圈⑩
障分析等不可缺少的手段。
目前大多数分析方法局限 于传统研究方法,对于动态分析研究不够,对于柴油机 运行环境考虑较少。
考虑到柴油机的平衡性、负荷情况、对轴系扭转振 �
刚体动力传递组件建模
本文研究基于计算多体动力学方法,实体模型的
发火顺序,如下:�一�一�一�一�一�,对应的 发火间隔角为:�������,��,�。
本文主要研
究柴油机在额定工况下的情况,对于启动等过渡工况 的边界条件没有施加,根据柴油机的额定转速与额定
�。
转速条件和扭矩条
建立是仿真计算的基础,模型的正确建立与否直接影 响仿真计算的正确与否。
文中运用三维建模软件对该 型号柴油机的动力传递组件进行完整建模;利用三维 建模与动力学分析软件之间的无缝接口软件传递模型 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
由于柴油机结构复 杂,在添加约束之前将没有相对运动的部件定义为一 个刚体,从而减少了同定副的添加数量。
模型的约束
件都施加于曲轴与机体连接的旋转副上。
混合气燃烧 后作用于活塞的力为额定工况时气缸压力与活塞截面 面积的乘积。
本文所取的计算初始时刻为�缸发火 转角之间的关系。
在动力学分析软件中用���的 样条插值函数来实现悼�缓��#篈�������,
���,�木��渲衋��为曲轴的转角,���为各缸
通讯作者黄映云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年生 万方数据
高浩鹏等:船用柴油机运动机构动力学动态分析方法研究
�
石
�
�
‘
�����
苎.����
.�
与�@嗨品纸�,其公式为
��约��肟诘墓叵悼傻貌嗤屏��饺缦率��⋯。
�Ⅳ��够
由于实际中柴油机在船体上的安装带有隔振器,
为了使仿真更接近实际,在以上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对
学响应分析。
由于隔振器的作用,在柴油机与基座之
图�;钊��κ芰η�咄迹�胪�比较可以反
映出活塞销处所产生的总力的最大值要小于气缸的所
受爆压的最大值,这是由于平衡块、平衡轴等所产生的
不平衡性。
图�8鞲椎牟嗤屏Γ�贾锌梢钥闯鯝列
气缸的侧推力幅值减小,使得柴油机工作时的不平衡万方数据
��年第�卷
在之上建立的模型的基础上,作者对基座施加了
半正弦的沿柴油机横向加速度冲击,文中使用的函数
统对两侧机脚加速度的测量并进行滤波,由图中可以
发现两侧机脚的受力不同,从而反映了柴油机运转过
程的不平衡性,也论证了仿真的可靠性。
作用力约是柴油机本身产生作用力的�%,可见隔振
器有比较好的隔振效果;但是柴油机在静止时由于油
膜以及润滑系统等都不能发挥作用,导致气缸与气缸
套等运动部件产生干摩擦,减少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图�为活塞的加速度曲线,��水平垂直于曲轴方
的平面�畲笾�.����/��;从图中可以发现,
向幅值约为施加冲击幅值的�%,进一步说明隔振器
的效果,但是该加速度同样在柴油机静止时对柴油机
价~一零≥
:二:�
一’�⋯
图�冲击加速度时域曲线
图�机脚受力
��
圭
吾
皇
������
水平推力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