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慢惊风勿忘祛痰
中医执业医师:化痰止咳平喘药题库一(题库版)
中医执业医师:化痰止咳平喘药题库一(题库版)1、单选下列能润肺化痰的药物是()A.细辛B.天南星C.半夏D.贝母E.竹茹正确答案:D2、单选下列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是()A.苏子B.莱菔子C.(江南博哥)决明子D.白芥子E.葶苈子正确答案:E3、单选桑白皮与葶苈子都既能泻肺平喘,又能()A.利水渗湿B.利水通淋C.利水消肿D.利水止泻E.利水退黄正确答案:C4、单选外敷有发泡作用,皮肤过敏者忌用的药物是()A.半夏B.天南星C.白附子D.白芥子E.皂荚正确答案:D5、单选瓜蒌皮与川贝母都可治疗的病证是()A.肺热咯血B.肺寒咳嗽C.肺热咳嗽D.肺虚咳嗽E.百日咳正确答案:C6、单选患者,女,63岁。
近3天痰多,胸闷,慢性咳喘30年,喘息不得卧,一身面目浮肿,舌暗胖,苔白腻略黄。
用药宜首选()A.葶苈子B.麻黄C.地龙D.旋覆花E.杏仁正确答案:A7、单选既能降气行水化痰,又能降逆止呕的药物是()A.白前B.桔梗C.旋覆花D.皂荚E.礞石正确答案:C8、单选既能够治疗外感风热表证,又能够治疗肺气不降,咳喘痰稠病证的药物是()A.薄荷B.白前C.前胡D.牛蒡子E.桑叶正确答案:C9、单选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散结消肿的药物是()A.天南星B.蝉衣C.胆南星D.防风E.蕲蛇正确答案:A10、单选与甘草相反的药物是()A.半夏B.贝母C.瓜蒌D.藜芦E.海藻正确答案:E11、配伍题治疗肺痈,咳吐脓血,胸痛,宜首选的药物是()治疗顽痰咳嗽,胸膈胀闷,宜首选的药物是()A.半夏B.天南星C.白芥子D.川贝母E.桔梗正确答案:E,C12、配伍题治疗阴虚燥咳,宜选用的药物是()治疗肺痈吐脓,宜选用的排脓药物是()A.半夏B.瓜蒌C.白芥子D.川贝母E.桔梗正确答案:D,E13、配伍题瓜蒌治疗的病证是()杏仁治疗的病证是()A.既能够治疗肠燥便秘,又能够治疗胸痹、结胸B.既能够治疗肠燥便秘,又能够治疗咳嗽气喘C.既能够治疗肠燥便秘,又能够治疗声音嘶哑D.既能够治疗肠燥便秘,又能够治疗水肿E.既能够治疗肠燥便秘,又能够治疗目赤肿痛正确答案:A,B14、配伍题旋覆花的功效是()海藻的功效是()A.消痰软坚B.消痰下气C.消痰行水D.消痰顺气E.消痰散结正确答案:B,A15、单选既能够治疗痰热壅滞,咳嗽喘促,又能够治疗水肿的中药是()A.大戟B.芫花C.葶苈子D.大腹皮E.甘遂正确答案:C16、单选白芥子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化痰B.润肺化痰C.降气祛痰D.温肺化痰E.燥湿化痰正确答案:D17、配伍题旋覆花的用法是()车前子的用法是()A.包煎B.研粉吞服C.入汤剂D.冲服E.后下正确答案:A,A18、单选患者,女,36岁。
小孩咳嗽化痰应该吃哪些中药
小孩咳嗽化痰应该吃哪些中药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往往伴随着痰的咳出。
对于小孩咳嗽化痰,中药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合小孩咳嗽化痰的中药,并对其药性特点和用法进行解释。
中药一:川贝母川贝母是一种常见且常用于治疗小孩咳嗽的中药材。
川贝母性寒,味甘苦,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它能够清热生津、化痰止嗽,适用于痰多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
使用川贝母时,可以将其研成粉末,然后加入适量蜂蜜调制成糊状,使小孩容易吞服。
中药二:百部百部是一种温补药材,具有祛风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孩因风寒侵袭而引起的咳嗽症状。
使用百部时,可以将其煎水或者制成煎剂,加入适量蜂蜜调味,让小孩每天饮用2-3次。
中药三:苏子苏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肺痿咳嗽、气喘等症状。
苏子有温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小孩湿阻型咳嗽。
使用苏子时,可以将其研磨成细末,并与蜂蜜或白糖混合,供小孩口服。
中药四:紫苏叶紫苏叶具有行气止咳、祛痰散寒的作用。
它常常用于治疗小孩因痰湿阻肺而引起的咳嗽症状。
紫苏叶可直接用水煮沸,作成药汤,与适量冰糖调味,给小孩每天食用。
中药五:杏仁杏仁有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小孩多痰咳嗽。
将杏仁磨成粉末,然后与适量的蜂蜜混合,每天让小孩口服,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除了上述中药之外,还有很多中药对儿童咳嗽化痰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父母在选择中药治疗小孩咳嗽化痰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同时,注意控制小孩的饮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喝温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等,有助于咳嗽症状的缓解。
总结起来,小孩咳嗽化痰时,中药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川贝母、百部、苏子、紫苏叶和杏仁等中药都可以选择使用。
使用中药时,应该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按照正确的用药方法进行使用,以达到最好的疗效。
此外,合理控制小孩的饮食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可以对大家了解小孩咳嗽化痰的中药治疗有所帮助。
《方剂学》祛痰剂
《方剂学》祛痰剂祛痰剂简介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涎作用,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统称祛痰剂。
属“八法”中的“消法”。
痰病的范围很广,临床表现多样,“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也。
”(《医方集解》)常见的病证有咳嗽、喘促、头痛、眩晕、胸痹、呕吐、中风、痰厥、癫狂、惊痫,以及痰核、瘰疬等。
痰病的种类较多,就其性质而言,可分湿痰、热痰、燥痰、寒痰、风痰等。
因此,本章祛痰剂相应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和化痰熄风等五类。
治疗痰病,不仅要消除已生之痰,而且要着眼于杜绝生痰之本。
《景岳全书》云:“五脏之病,虽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
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
”因此,治痰剂中每多配伍健脾祛湿药,有时酌配益肾之品.以图标本同治,张介宾曾说:“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
”祛痰剂中又常配伍理气药,因痰随气而升降,气滞则痰聚,气顺则痰消,诚如庞安常所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至于痰流经络、肌腠而为瘰疬、痰核者,又常结合软坚散结之法,随其虚实寒热而调之。
应用祛痰剂时,首先应辨别痰病的性质,分清寒热燥湿的不同;同时应注意病情,辨清标本缓急。
有咳血倾向者,不宜使用燥热之剂,以免引起大量出血;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防壅滞留邪,病久不愈。
第一节燥湿化痰?燥湿化痰剂,适用于湿痰证。
湿痰多由脾失健运,湿郁气滞所致。
症见咳吐多量稠痰,痰滑易咯,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眩晕,肢体困重,食少口腻,舌苔白腻或白滑,脉缓或滑等。
常用燥湿化痰药如半夏、南星等为主,配伍健脾祛湿及理气之品,如白术、茯苓及陈皮、枳实等组成方剂。
代表方如二陈汤、温胆汤、茯苓丸。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草炙,一两半(4.5g)[用法]上药口父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常用中药功效速记
第一章【解表药】【辛温解表】1【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表实无汗证2【桂枝】发汗解肌、助阳化气、温通经脉。
3【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4【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5【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半夏、天星毒。
呕家圣药。
6【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止痒、止血。
解表散风通用药7【防风】解表散风、胜湿止痛、解痉。
治风通用药8【细辛】发散风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9【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0【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11【藁本】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巅顶头痛12【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胜湿止痛、止痒。
13【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辛凉解表】1【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2【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3【葛根】解肌退热、升阳止泻、生津、透疹。
4【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5【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6【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7【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8【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9【蔓荆子】发表透疹、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10【淡豆豉】解表除烦11【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12【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第二章【清热药】【清热泻火药】1【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2【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3【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注射液可引产4【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侄子卸货厨房、清理时凉肚,外肿痛。
5【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枯草清明爸种。
6【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7【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8【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9【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10【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11【青葙子】清肝泻火、明目退翳【清热燥湿药】1【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半夏茯苓汤清热化痰祛痰止咳的经典方剂
半夏茯苓汤清热化痰祛痰止咳的经典方剂半夏茯苓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化痰、祛痰止咳的功效。
它是由半夏和茯苓两味中药组成的,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介绍半夏茯苓汤的起源、药材的功效以及适应症等内容。
半夏茯苓汤是由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次记录的,被誉为伤寒方的开山之作。
它具有清热化痰、祛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痰热咳嗽、胸闷气短等病症。
半夏茯苓汤是中药理论中痰湿病证的经典代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半夏,又名天南星,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
它具有降逆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呕吐不止等症状。
茯苓,又称茯神,是一种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安神的药材。
它能够解除痰湿的困扰,舒缓胸闷症状,并且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湿热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
半夏茯苓汤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胸闷气短等病症。
痰热咳嗽是指因肺热痰浊引起的咳嗽症状。
痰热咳嗽常伴有胸闷、口燥咽干等症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而半夏茯苓汤以其清热化痰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些症状,让人们重拾健康和舒适。
半夏茯苓汤的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
首先,取半夏10克,用清水洗净后捣碎;然后取茯苓15克,同样用清水洗净备用。
接下来,将半夏和茯苓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以小火煎煮30分钟左右。
煎煮完成后,将药汁倒出来,分为几次服用,每次服用5毫升左右。
半夏茯苓汤的服用方法和剂量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日服用3次,每次5毫升;儿童则减半。
同时,也可根据病情的轻重,适当增减剂量。
在服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反应,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咨询。
尽管半夏茯苓汤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对于有湿证而无痰热证的患者,也不宜使用半夏茯苓汤。
总之,半夏茯苓汤作为一种经典的方剂,以其清热化痰、祛痰止咳的功效,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它是治疗痰热咳嗽、胸闷气短等病症的良方,同时也是中药理论中痰湿病的经典代表。
汤头歌决方剂歌诀趣味记忆
汤头歌决方剂歌诀趣味记忆方剂歌诀趣味记忆麻黄汤干妈贵姓?――甘麻桂杏桂枝汤桂芝要炒姜枣。
――桂枝药草姜枣九味羌活汤强风百草细,秦川有苍生――羌风白草细,芩川*苍生加味香苏散陈兄生娇子,老象慢惊风。
――陈芎生艽紫,老香蔓荆风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
――陈梗芥前*百草园。
桑菊饮荷花根,巧接杏,桑果。
――荷花根,翘桔杏,桑国。
银翘散荷梗连根叶似伞,豆花接穗杆如牛。
――荷梗连根叶**,豆花芥穗甘*牛。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升麻葛根汤申麻哥炒芍药――升麻葛草芍药柴葛解肌汤姜大哥拾柴草,秦姐抢白芍――姜大葛石柴草,芩桔羌白芍。
败毒散活熊身伏草埂,二虎只可强攻――活芎参茯草梗,二胡枳壳羌*。
再造散再造桂枝汤,欺负穷人抢新房。
――再造桂枝汤,芪附芎人羌辛防。
加减崴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薇荷枣草豉葱。
泻下剂大承气汤皇后只是笑――黄厚枳实硝大黄牡丹汤黄涛担冬瓜忙――黄桃丹冬瓜芒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大附温脾汤为姜大人父子干杯――*姜大人附子甘*三物备急丸三物备急大豆酱――三物备急大豆姜麻子仁丸二人要小承气――二仁药小承气济川煎止泻当用生牛肉――枳泻当*升牛肉黄龙汤大承气+当草人增液承气汤皇帝卖元宵――黄地麦元硝十枣汤达吉愿找谁?――大戟芫枣遂?舟车丸将军清晨牵牛,急随元花相情郎。
――将军青陈牵牛,戟遂芫花香轻榔。
和解剂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芩柴草大夏人。
蒿芩清胆汤青竹如碧玉,黄羚下子沉。
――青竹茹碧玉,黄苓夏枳陈。
四逆散四逆菜籽是草药。
――四逆柴枳*草药。
逍遥散小姚嘱咐魏生将薄荷当柴草烧。
――逍遥术茯煨生姜薄荷当柴草芍。
痛泻要方臣,痛泻烧住房。
――陈痛泻芍术防。
半夏泻心汤秦莲婶炒枣拌姜――芩连参草枣半姜。
大柴胡汤胡琴伴姜嫂,找将军只是打豺虎。
――胡芩半姜芍,枣将军枳实大柴胡。
防风通圣散小华说:江姐当住大石桥,借河山勤防马熊。
――硝滑芍:姜桔当术大石翘,芥荷山芩防麻芎。
惊风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惊风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1. 功能主治惊风散是一种中医药方剂,具有以下功能主治:•缓解风寒感冒症状:惊风散适用于气候寒冷及受寒引起的感冒症状,如发热、头痛、寒战、流鼻涕等。
•散寒解表:惊风散有助于散寒解表,使体内寒邪尽快排出,并恢复正常体温。
•缓解鼻塞和流鼻涕:惊风散中的柴胡等药材可缓解鼻塞和流鼻涕的症状,使呼吸顺畅。
•舒缓头痛和寒战:惊风散中的药材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头痛和寒战症状。
•改善身体不适:惊风散还可以改善身体乏力、咳嗽等感冒引起的不适症状。
2. 用量惊风散的用量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定,一般建议如下:•成人:每次口服3-5克,一日3次,用温开水或温牛奶送服。
•儿童:每次口服1-2克,一日3次,用温开水或温牛奶送服。
注意事项:1.建议在饭后30分钟内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2.在服用过程中,尽量避免冷饮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3.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慢性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如有不适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3. 须知事项在使用惊风散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使用前应先向医生咨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用量和使用方式。
•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有加重的趋势,应及时就医。
•不建议长期或过量使用,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遵医嘱调整用量。
•存放时请保持干燥、阴凉处,并远离儿童。
4. 总结惊风散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缓解风寒感冒症状,如头痛、发热、寒战和流鼻涕等。
使用时需根据医生的建议确定用量,并注意遵医嘱服用。
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另外,长期或过量使用惊风散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注意遵循医嘱使用,并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存放时请保持干燥、阴凉处,并远离儿童。
以上是有关惊风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16《汤头歌诀》除痰之剂_白话解
16《汤头歌诀》除痰之剂_白话解十六、除痰之剂除痰之剂,即祛痰剂。
是以祛痰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用于治疗各种痰病。
痰的成因很多,内伤外感皆可生痰。
根据其适应证,祛痰剂可分为燥湿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治风化痰等五类,运用时应分清寒热虚实,辨明标本缓急。
参考资料:中药大辞典、汤头歌诀白话解。
汤头歌诀白话解(第14节)1.二陈汤一切痰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利气调中兼去湿一切痰饮此为珍导痰汤内加星枳顽痰胶固力能驯①若加竹茹与枳实汤名温胆可宁神润下丸仅陈皮草利气祛痰妙绝伦【词解】①驯:驯xún,音寻,使顺服。
【组成】半夏橘红各五两(各15g) 白茯苓三两(9g) 炙甘草一两半(5g)【用法】加生姜3g,乌梅一个,水煎服。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方析】湿痰停聚为本方主证。
方用半夏健脾燥湿,降逆化痰,和胃止呕为君。
臣以襦红理气燥湿。
佐以茯苓健脾渗湿;生姜降逆化痰,既制半夏之毒,又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散收相伍。
使以甘草调诸药,润肺和中。
【附方】(1)导痰汤(《妇人良方》) 半夏二钱(6g) 南星枳实茯苓橘红各-钱(各3g)甘草五分(l.5g) 生姜十片,水煎服。
功用: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主治: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恶心,饮食少思,及肝风挟痰,呕不能食,头晕口干,不时吐痰,甚或痰厥。
(2)温胆汤(《三因方》)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各6g)陈皮三两(9g)炙甘草一两(3g) 茯苓一两半(5g)加生姜五片,枣一枚,水煎服。
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饮不眠,或呕吐呃逆,及惊悸不宁、癫痫等。
(3)润下丸(又名二肾散,即(证治准绳?类方)二贤散)陈皮八两(240g) 炙甘草二两,(60g)共研细末,用蒸饼泡成糊做丸。
功用:利气祛痰。
化痰止咳平喘药概念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
竹茹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应用:1.用于痰热所致的咳嗽或心烦不
眠等。 2.用于胃热呕吐。 此外本品还有凉血止血作用,用于吐血、
衄血、崩漏等。
竹沥
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肺、肝经。 功效: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应用:1.用于痰热咳喘。尤适宜痰稠难
应用:1.用于中风,癫痫,破伤风, 偏头痛等。
2.用于瘰疬痰核及蛇毒咬伤。
白芥子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应用:1.用于寒痰咳喘,悬饮。善治
皮里膜外之痰。 2.用于阴疽流注及痰阻经络关节之肢
体麻木、关节肿痛。
皂荚
性味归经:辛,温,咸。归肺, 大肠经。
半夏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一般 用姜汁、明矾制过入药。归脾、 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 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
1.用于寒痰湿痰证。本品辛温而燥,为 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 腑之湿痰。
2.用于胃气上逆呕吐,为止呕要药。对 痰饮或胃寒呕吐尤宜。
3.用于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等。 4.用于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蛇毒咬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黄药子
性味归经:苦、平。有毒。归肺、肝经。 功效:消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应用:1.用于瘿瘤。 2.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及毒蛇咬伤。 此外,本品还有凉血止血、止咳平喘作
用
海蛤壳
性味归经:咸、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应用:1.用于肺热、痰火之咳嗽气喘等。 2.用于瘿瘤、痰核等。 此外,还有利尿、制酸之功,用于水气
功效: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 杀虫。
应用:1.用于顽痰阻肺、咳喘痰 多之证。
汤头歌诀白话解
汤头歌决白话解一、补益之剂补益之剂,即补益剂。
是以补益物为主组成的方剂,用于治疗各种虚证。
虚,是指人体正气不足,包括气、血阴、阳等各种虚损。
根据“虚者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的原则,补益剂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区别,应当注意辨证选用。
l.四君子汤-----助阳补气(《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四君子①汤中和义? 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 祛痰补气阳虚饵②除却半夏名亦功? 或加香砂胃寒使③【词解】①四君子:古代称有地位,并具冲和之德的人为君子。
本方参、术、苓、草四味药皆为补气常用之品,不燥不峻,其性平和,故名为四君子。
②饵:饵(ěr),音耳。
即服用。
③使:即使用。
【组成】人参(10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各等分。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
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脉虚缓无力。
【方析】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
脾胃气虚为其主证。
脾失建运,易生湿邪,为其兼证。
方中以人参大补脾胃之气,为君药。
白术助君药燥湿健脾,为臣药。
茯苓淡渗利湿,使从小便出,则脾不为湿邪所困,为佐药。
炙甘草甘温益气,并可调和诸药,为使药。
附方:(1)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各一钱(各3克)。
水煎服。
功用:健脾止呕。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
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大便不实,或咳嗽痰多稀白等症。
(2)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四君子汤加陈皮等分。
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6克),水一盏,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7分,食前,温,量多少与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健脾益气,理气和胃。
主治:脾胃虚弱。
食欲不振,或胸脘痞闷,或呕吐泄泻。
(3)香砂六君子汤(《医方集解》)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
水煎服。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脾胃气虚,寒湿气滞。
纳呆嗳气,脘腹胀满疼痛,呕吐泄泻。
按:四君子汤是补气的基础方,歌中助阳一词当从气属阳来理解,因方中四味药均无助阳作用。
中药学-(9)
中药学-(9)xMT7TDeIJ/o=A.旋覆花 B.款冬花C.紫菀 D.白芥子E.杏仁171、有小毒,婴幼儿应慎用的药物是172、性温燥,阴虚燥咳者不宜的药物是A.葶苈子 B.杏仁C.白芥子 D.黄药子E.苏子173、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且无毒性的药物是174、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但有小毒的药物是175、患者失眠,健忘,心悸,自汗出。
治疗应选用A.朱砂 B.酸枣仁C.合欢皮 D.远志E.磁石176、患者,女,36岁。
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舌淡少苔,脉细弱。
治疗应首选A.酸枣仁 B.合欢皮C.磁石 D.远志E.朱砂177、患者自幼患有痫证,近期发作较频,并见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健忘,舌淡白,脉滑。
治疗应选用A.竹茹 B.茯苓C.琥珀 D.党参E.远志A.合欢皮 B.酸枣仁C.远志 D.琥珀E.磁石178、既能活血消肿,又能解郁安神的药物是179、既能活血散瘀,又能镇惊安神的药物是180、治疗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不安,心悸失眠,头晕目眩,耳鸣者,应首选A.决明子 B.地龙E.酸枣仁A.补阳 B.通阳C.升阳 D.潜阳E.同阳181、石决明具有的功效是182、桂枝具有的功效是183、既能熄风止痉,又能祛风湿,止痹痛的药物是A.羚羊角 B.石决明C.决明子 D.天麻E.珍珠184、羚羊角具有的功效是A.平肝潜阳,软坚散结B.熄风止痉,降逆止血C.平肝潜阳,清热解毒D.平肝潜阳,祛风止痛E.熄风止痉,通络散结185、下列除哪项外,均是治疗慢惊风的药物A.羚羊角 B.白僵蚕C.全蝎 D.蜈蚣E.天麻186、白僵蚕具有的功效是A.收敛生肌 B.明目去翳C.解毒散结 D.燥湿化痰E.消痰行水187、治疗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健忘,耳鸣者,应首选 A.磁石 B.竹茹C.冰片 D.牛黄E.石菖蒲188、具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功效的药物是A.石菖蒲 B.苏合香C.麝香 D.冰片E.牛黄189、下列不具有开窍功效的药物是A.苏合香 B.冰片E.远志190、热闭、寒闭神昏,均常选用的药物是A.石菖蒲 B.麝香C.牛黄 D.羚羊角E.苏合香191、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用的药物是A.太子参 B.西洋参C.益智仁 D.菟丝子E.山药192、193:治疗大失血、大吐泻所致体虚欲脱、脉微欲绝之证,宜首选A.西洋参 B.太子参C.人参 D.党参E.黄芪193、山药具有的功效是A.补肾固精 B.养血安神C.补气升阳 D.益卫固表E.补脾祛湿194、甘草具有的功效是A.补气燥湿 B.益气养阴C.生津养血 D.托毒生肌E.润肺止咳195、生用燥湿利水,炒用健牌止泻的药物是A.西洋参 B.白术C.黄芪 D.人参E.甘草196、患者咳嗽痰白清稀,食少便溏,下肢轻度浮肿,舌淡苔白,脉弱。
汤头歌诀十六、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汤头歌诀十六、汤头歌诀·除痰之剂展开全文1、二陈汤〔一切痰饮〕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
利气调中兼去湿,一切痰饮此方珍。
导痰汤内加里枳,顽痰胶固力能训。
若加竹茹与枳实,汤名温胆可宁神。
润下丸仅陈皮草,利气祛痰妙绝伦。
【方源】·局方本方由半夏、陈皮各五两,茯苓三两,炙甘草一两半组成,研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
半夏能燥湿化痰,陈皮能利气降痰,茯苓能渗湿化痰,甘草能补脾和中,生姜和胃,乌梅生津,所以治疗一切痰饮为病,咳嗽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等证效果都很好,是一张应当珍贵的方子。
本方加胆星、枳实,名叫“导痰汤”。
由于胆星能助半夏化痰,枳实能下气破坚,所以顽固性的胶结不化的老痰,此方的力量能有效地驯服它。
本方若加竹茹、枳实,名叫“温胆汤”,对于胆虚痰热,虚烦不得眠,惊悸不安,口苦呕吐涎沫等证,有很好的清虚热、化痰宁神的功效。
润下丸仅用陈皮(盐水浸洗)八两,炙甘草二两共研细末,再用蒸饼泡成糊做丸,它虽只有两味药,但是利气祛痰的作用,是其他方子比不了的。
2、涤痰汤〔中风痰症〕涤痰汤用半夏星,甘草橘红参茯苓。
竹茹草蒲兼枳实,痰迷舌强服之醒。
【方源】·严用和本方能涤除风痰,所以叫做“涤痰汤”。
由姜制半夏、胆星各二钱半,橘红、枳实、茯苓各二钱,人参、菖蒲各一钱,竹茹七分,甘草五分组成,加生姜同煎。
治疗中风痰迷,舌强不能言语的证候。
平素心脾不足而有痰的人,又被风邪所伤,风痰互结,壅塞经络,于是昏迷舌强不能言语,因此用橘红、半夏、胆星利气燥湿而化痰,菖蒲开窍通心,竹茹清化热痰,枳实破痰利膈,人参、茯苓、甘草补益心脾而泻火,使痰消火降,经络通利,所以服此方后能够苏醒而言语如常。
3、青州白丸子〔风痰惊痰〕青州白丸星夏并,白附川乌俱用生。
晒露糊丸姜薄引,风痰瘫痪小儿惊。
【方源】·局方本方用生天南星三两,生半夏七两,生白附子二两,生川乌(去皮脐)半两,研成极细粉末,盛入绢袋中,用井水摆出粉。
方剂学祛痰剂治风化痰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方剂学祛痰剂治风化痰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第五节治风化痰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息复正常。
【组成】半夏一钱五分(9g)天麻茯苓橘红各一钱(各6g)白术三钱(18g)甘草五分(3g)【功用】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
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胃论》)组成:黄柏二分(1g)干姜三分(1g)天麻苍术白茯苓黄芪泽泻人参以上各五分(各2.5g)白术炒曲以上各一钱(各5g)半夏汤洗七次大麦糵橘皮以上各一钱五分(各7.5g)功用:燥湿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黏,涌吐不止,眼黑头眩,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
【鉴别】《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与《脾胃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均可健脾祛痰。
但前者以化痰息风为重,兼健脾祛湿,为治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之剂;后者以补气健脾燥湿为主,兼化痰息风,为治气虚痰厥头痛之专方。
定痫丸《医学心悟》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胆星蝎蚕珀竹沥,姜汁甘草和朱砂;镇心祛痰又开窍,平肝熄风制痫发。
【组成】明天麻川贝母半夏姜汁炒茯苓蒸茯神去木,蒸,各一两(各30g)胆南星九制者石菖蒲石杵碎,取粉全蝎去尾,甘草水洗僵蚕甘草水洗,去咀,炒真琥珀腐煮,灯草研,各五钱(各15g)陈皮洗,去白远志去心,甘草水泡,各七钱(各20g)丹参酒蒸麦冬去心,各二两(各60g)辰砂细研,水飞,三钱(9g)【用法】用竹沥一小碗,姜汁一杯,再用甘草四两熬膏,和药为丸,如弹子大,辰砂为衣,每服一丸(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用甘草120g熬膏,加竹沥100mL、姜汁50mL,和匀调药为小丸,每服6g,早晚各一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涤痰息风,清热定痫。
【主治】痰热痫证。
忽然发作,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目斜口,甚则抽搐,痰涎直流,叫喊作声,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略数。
安神涤痰汤
安神涤痰汤
组成竹茹20克陈皮10克姜半夏15克茯神15克麦冬15克炙远志10克菖蒲10克炒枣仁30克生龙牡各30克珍珠母30克枳壳10克甘草10克
功能安神镇惊,化痰定志。
主治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
方解方中姜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中,止呕消痞;茯神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药理试验有镇静作用;甘草补脾益气和中;竹茹清热和胃化痰;陈皮理气消痰,温胃而止呕逆;枳实降逆破气消胀;菖蒲芳香,开心气利九窍而逐痰;炙远志、枣仁化痰宁心安神;生龙牡、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镇惊;麦冬泻热除烦,润肺清心,以佐陈、夏之燥。
全方温凉咸寒并用,清热而不寒,化痰而不燥,咸寒而不滞,有镇静化痰、安神定志之功,适用于痰热上扰,心神不宁,神明逆乱之癫狂症。
加减运用痰涎壅盛者加天竺黄、胆南星、明矾、礞石滚痰丸:肝郁气滞者加柴胡、制香附、郁金、川芎;痰热伤阴者加南沙参、生地、白芍;躁扰不安者加朱砂、琥珀、生石决明、生铁落;热盛躁狂者加黄连、黄芩、龙胆草、大黄、生石膏。
方歌
安神涤痰菖茯神,枳草竹茹半夏陈;
龙骨牡蛎珍珠母,远志麦冬与枣仁。
三五七散的功能主治
三五七散的功能主治一、三五七散简介三五七散是中医药学中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其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它由多种中草药组成,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和独特的功能主治。
三五七散在中医药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二、三五七散的功能主治1. 缓解咳嗽和咳痰三五七散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对于咳嗽和咳痰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改善气道痉挛,增加咳痰的排出,减少咳嗽的频率和强度。
2. 消炎抗菌三五七散中的多种中草药具有消炎和抗菌的作用。
它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炎症的消退。
因此,三五七散对于感冒、咽炎等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 舒缓肠胃不适三五七散中的一些草药具有调和肠胃的作用,可以舒缓胃肠不适的症状。
它对于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肠胃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 改善睡眠质量三五七散中的部分中草药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和多梦的困扰。
它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体更加放松、安静进入睡眠状态。
5. 抗氧化作用三五七散中一些中草药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氧化损伤。
它可以延缓衰老过程,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提供保护功效。
6. 提升免疫力三五七散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它可以调节和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加抗体的产生,提高机体对于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7. 改善心血管健康三五七散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使用注意事项1.三五七散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过量使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对于有特殊禁忌症的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等,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
4.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四、总结三五七散作为传统中药制剂,具有多种独特的功能主治。
它可以缓解咳嗽和咳痰症状,消炎抗菌,舒缓肠胃不适,改善睡眠质量,抗氧化,提升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健康等。
惊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惊风散的功效与作用惊风散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由夏枯草、荆芥、防风、贝母等中药材配制而成。
它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痛镇痛等功效,适用于一些常见的风寒感冒、感冒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的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惊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惊风散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如下:1. 清热解毒惊风散中的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消除局部的红肿疼痛。
它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运行,加速病原体的排出,从而减轻感染引起的不适症状。
2. 祛风除湿惊风散中的荆芥、防风等药材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
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容易导致关节、肌肉的不适,表现为肢体酸痛、关节发麻。
惊风散具有驱散体内的寒湿,舒筋活络的作用,能够缓解这些不适症状。
3. 止痛镇痛惊风散中的荆芥、防风等药材还具有止痛镇痛的作用。
它们可以影响体内的神经传导过程,减少痛觉神经的传输和增加疼痛阈值,从而减轻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
4. 抗病毒惊风散中的贝母具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研究发现,贝母提取物可以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这种抗病毒作用可以帮助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入侵,减轻感染症状。
除了以上主要功效与作用,惊风散还具有一些辅助作用。
它可以促进人体的汗腺分泌,加速体内的废物代谢和排除,有助于排毒养颜、保持皮肤健康。
同时,惊风散中的一些药材还具有益气健脾、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有助于改善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使用惊风散时,需要按照医嘱或药师指导的剂量进行使用。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次服用10克左右的惊风散颗粒剂,每日2-3次。
服用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调整剂量和服用次数。
在服用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持通畅的排便和排尿,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和排泄。
需要注意的是,惊风散属于非处方药,但仍然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长期服用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口干舌燥、头晕目眩、腹泻便溏等。
因此,在使用惊风散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师的指导进行使用,避免滥用。
化痰止咳的中药
化痰止咳的中药中药中凡是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痰为津液所化。
津液是人体正常生理性体液,痰是有形的一种病理产物。
多因外感风寒湿热之盛,内伤七情饮食之郁,以致气逆液浊而成多量稀粘之汁。
痰与饮常常互称,在临床上又有鉴别:粘而稠者为痰,清而稀者为饮。
痰色黄者属于热证,色白者属于寒证。
舌苔腻者多属湿痰,舌红口干者多为燥痰。
1、温化寒湿痰药:辛苦温燥—寒痰、湿痰湿痰、寒痰证——咳嗽气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为特征,还可见眩晕、肢体麻木等;1半夏—辛、温。
有毒。
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
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苦、辛、温。
有毒。
归肺、肝、脾经。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
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2、清化热燥痰药:甘苦咸凉—热痰、燥痰热痰证——咳嗽气喘,痰黄粘稠为主症,并伴热象;燥痰证——痰干粘稠,难咯,干咳等,并兼见其他燥象。
1甘草—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还略具平喘作用。
甘草能促进咽部及支气管粘膜分泌,使浓痰稀释易于咳出;2瓜蒌—甘、微苦、寒。
归肺、大肠经。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用于痰热及燥热咳喘。
本品有清热化痰之功。
治疗痰热阻肺、肺气上逆、胸闷、咳痰黄稠,可配伍黄芩、胆南星、枳实等。
3、止咳平喘药:多辛甘苦,有润燥、宣降敛泻等作用1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
蜜麻黄润肺止咳。
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
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
与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强平喘功效。
中成药1、温化寒湿痰中成药1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感冒风寒,发热恶寒,鼻塞不通,头痛无汗,四肢酸懒作疼。
祛痰剂知识点归纳
一、概述祛痰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祛痰剂适用于痰浊留滞于脏腑、经络、肢体而导致的痰病,临床可见于咳喘,头痛,眩晕,胸痹,呕吐,中风,痰厥,癫狂,惊痫,以及痰核、瘰疬等多种疾病。
本类方剂常配伍温里祛寒、清热降火、健脾燥湿、滋阴润肺、疏风散邪或平肝息风,以及疏通经络、软坚散结之品;并酌伍理肺、运脾、温肾等药以治生痰之源;注重配伍调理气机之药使气顺痰消。
祛痰剂应用注意事项:辨明痰证寒、热、燥、湿之属性。
阴虚燥咳,痰中带血者,慎用辛温燥烈之品以防加重出血。
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防壅滞留邪。
二、燥湿化痰二陈汤【组成药物】半夏、橘红各五两、茯苓三两、炙甘草一两半、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
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不欲饮食,恶心呕吐,或头眩心悸,肢体困倦,舌苔白滑,脉滑。
温胆汤【组成药物】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陈皮三两、炙甘草一两、茯苓一两半、姜五片、枣一枚【方歌】温胆汤中苓夏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舌苔腻,此系胆虚痰热扰【趣味记忆】指示二陈找姜茹【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
胆怯易惊,虚烦不眠,口苦吐涎,或呕吐呃逆,或惊悸不宁,或癫痫,舌苔腻,脉弦滑或略数。
【鉴别】温胆汤与蒿芩清胆汤皆可治痰热内蕴,胆胃失和之证。
温胆汤重在燥湿化痰,清热力微,宜于痰浊内扰,胆胃失和而热象不显者;蒿芩清胆汤清热之力较著,兼可透邪,宜于少阳胆热较甚,兼有湿热痰浊之证。
茯苓丸《是斋百一选方》,录自《全生指迷方》【组成】茯苓一两、枳壳半两、半夏二两、风化朴硝一分【用法】为末,生姜汁煮糊为圆,生姜汤下。
【功用】燥湿行气,软坚消痰。
【主治】痰停中脘,流于经络证。
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麻木,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弦滑。
三、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组成药物】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各一两、胆南星、半夏各一两半、姜汁【方歌】清气化痰星夏橘,杏仁枳实瓜蒌实芩苓姜汁为糊丸,气顺火消痰自失【趣味记忆】陈皮杏仁姜汁拌黄瓜实难服【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八种温化寒痰的中药
八种温化寒痰的中药养生之道网导读:温化寒痰的中药有哪些?温化寒痰药主要是用温化的方法来把体内的痰化掉,那么温化寒痰的中药有哪些?下面推荐几种温化寒痰的中药,一起来看看。
温化寒痰的中药有哪些温化寒痰药性多温燥,有温肺祛痰,燥湿化痰的功效。
可治寒痰,湿痰所导致的咳嗽气喘,湿痰所导致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等病患。
温化寒痰药包括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皂荚、旋覆花、白前、猫爪草等。
1、半夏半夏,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
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
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生品内服宜慎。
治湿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为末,粥丸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
(《丹溪心法》)半夏化痰止咳平喘药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的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因化痰药每兼止咳、平喘作用;而止咳平喘药又每兼化痰作用,且病证上痰、咳、喘三者相互兼杂,故将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合并一章介绍。
化痰药主治痰证。
痰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所以痰的病证甚多:如痰阻于肺之咳喘痰多;痰蒙心窍之昏厥、癫痫;痰蒙清阳之眩晕;痰扰心神之睡眠不安;肝风夹痰之中风、惊厥;痰阻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火互结之瘰疬、瘿瘤;痰凝肌肉,流注骨节之阴疽流注等,皆可用化痰药治之。
止咳平喘药用于外感、内伤所致的各种咳嗽和喘息。
应用本章药物,除应根据病证不同,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化痰药及止咳平喘药外,因咳喘每多夹痰,痰多易发咳嗽,故化痰、止咳、平喘三者常配伍同用。
再则应根据痰、咳、喘的不同病因清机而配伍,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如外感而致者,当配解表散邪药;火热而致者,应配清热泻火药;里寒者,配温里散寒药;虚劳者,配补虚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