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数学基础

合集下载

应用数学基础第三章-赋范线性空间和有界线性算子详解

应用数学基础第三章-赋范线性空间和有界线性算子详解
i1 1 i i
则 d 为 X 上的度量,但这种度量不满足
d(x,y) d(x, y)
1.2 收敛函数与连续映射
定义2:设 X 为赋范线性空间,{xn}n1 X
如果存在
x0 X ,使得
lim
n
xn
x0
0,
则称 {xn} 依范数收敛于 x0,记为
lim
n
xn
x0
这时也称 x0 为序列{xn}n1 的极限。
10 如果 ||•||1 和 ||•||2 等价,则{xn} 为 (X, ||•||1) 中的 Cauchy 序列 {xn} 为 (X, ||•||2) 中的 Cauchy 序列;
20 如果 ||•||1 与 ||•||2 等价,则 {xn} 依范数 ||•||1 收敛于x {xn} 依范数 ||•||2 收敛于 x;
由连续映射的定义易知:
(1) f 在点 x0 X 处连续 对 {xn} X ,如
果 xn x0 ,则 f (xn ) f (x0 ) ; (2) 范数 ||•||:X R 是连续映射;
(3) X 上线性运算(加法与数乘)也是连续映射;
(4) 内积空间中内积运算是连续映射。
1.3 Cauchy 序列与 Banach 空间
第三章
§1 赋范线性空间
1.1 定义及示例
定义1:设 X 是数域 K 上的线性空间,
如果存在映射 ||•||:X→R,并满足:
(1) 非负性:对 xX, ||x||0, 并且
||x||=0 x=0
(2) 齐次性:对 xX,K,||x||=||||x|| (3) 三角不等式:对 x,yX,||x+y|| ||x||+||y||
定义4

应用数学基础第三章

应用数学基础第三章

应⽤数学基础第三章⼀、判断1.设和是有限维线性空间X上的两种范数,.若且,则.() 2.设和是线性空间X上的两种等价范数,.若且,则.()3.由矩阵A确定的线性算⼦是有界的.()4.由矩阵A确定的线性算⼦是连续的.()5.设矩阵A,定义映射,对任意,,则A是有界线性算⼦.()6.设X和Y都是赋范线性空间,T:是线性算⼦,若T在处连续,则T在X上是有界的.()7.若是⼀赋范空间,则.()8.若赋范线性空间X的⼦集是紧的,则任何⾮空的闭⼦集也是紧的.()9.上全体有理系数多项式构成的集合P是实空间(C,)(其中)中的完备⼦空间.()10.上全体实系数多项式构成的集合P是实空间(c,)(其中)中的闭集.()11.设是赋范线性空间,若是有限维的,则是完备的.()12.若赋范线性空间X是列紧的,则X是B a n a c h空间.()13.设是赋范线性空间,,若,都有,则. ()14.设是内积空间,,若有,则.()15.设有内积空间若对任意的均有,则. ()16.若赋范线性空间X的⼦集是紧的,则任何⾮空的闭⼦集是有界的. ()17.可数多个开集的交仍是开集.()18.可数多个闭集的并仍是闭集.()19.设是赋范线性空间的⼀列紧⼦集,则也为紧⼦集.()20.设均为赋范线性空间的紧⼦集,则也为紧⼦集.()21.设是赋范线性空间,,且,则存在有界线性泛函,使得,.()22.都是可分的赋范线性空间.()23.都是可分的赋范线性空间.()24.上的范数和是等价的.()25.上的⽅阵范数与是等价范数.()26.设为赋范线性空间中的两个C a u c h y列,则必收敛. ()⼆、填空1.是上所有有连续⼀阶导数的函数的全体构成的的⼦空间,().若线性算⼦:的定义为,则是.2.是上所有有连续⼀阶导数的函数的全体构成的的⼦空间,(),线性算⼦:的定义为,则是.3.设,则=,=,=,=.4.设,则=.5.设是赋范线性空间,则是.6.设是赋范线性空间,若是有限维的,则是.7.设是任意赋范线性空间,则到的所有线性算⼦构成的赋范线性空间是.8.设是任意赋范线性空间,则是.9.设是H i l b e r t空间的完全正交系,,则=.10.设是H e r mi t e矩阵,,则的谱范数为.11.若有界线性算⼦T:的定义为(T x)(t)=,则=.12.设是⾣矩阵,则其谱范数.13.设是赋范线性空间,设,则按范数收敛于.14.设是赋范线性空间,,若,都有,则.四、证明题1.对任意,定义,则是上的⽅阵范数,,定义,.证明是上与⽅阵范数相容的向量范数.2.对任意,定义,则是上的⽅阵范数.对任意且,定义,.证明是上的范数且与⽅阵范数相容.3.设是上的⽅阵范数,D是阶可逆⽅阵.对任意,定义,证明是上的⽅阵范数.4.设是上的⽅阵范数,、是可逆矩阵且,.对任意,定义,证明是上的⽅阵范数.5.设C[0,1]上的范数为定义算⼦为.试证:是有界线性算⼦,并求.6.设C[0,1]上的范数为定义算⼦为.试证:是有界线性算⼦并求.7.设定义如下:其中(1)判断是否为有界线性算⼦;(2)若为有界线性算⼦,则求的算⼦范数.8.设为有界数列,,定义映射T如下:证明:T为X到X的有界线性算⼦,且.9.设算⼦定义为.证明:为有界线性算⼦.10.(1)设X和Y是赋范线性空间,是有界线性算⼦,试证:若A是X中的列紧集,则T(A)是Y中的列紧集;(2)若是X中的紧集,则仍是X中的紧集.11.设X和Y是赋范线性空间,是连续映射,试证:若A是X中的列紧集,则T(A)是Y中的列紧集,并且紧空间的有限维⼦空间是紧的.12.(1)设X是赋范线性空间,是有界线性泛函,试证:若A是X中的紧集,则是R中的紧集;(2)若是X中的紧集,则仍是X中的紧集.13.设是连续的向量值函数,若,试证:T(A)是中的紧集.14.设为算⼦赋范线性空间,为连续算⼦.证明:当在中稠密时,在中稠密.15.设且证明:16.设,为赋范线性空间的两个C a u c h y列.证明必收敛.17.设是赋范线性空间,证明:任意的,其零空间均为的闭线性⼦空间.18.设为赋范线性空间的线性⼦空间.证明:也是的线性⼦空间.。

计算固体力学-3数学基础2_等效积分形式

计算固体力学-3数学基础2_等效积分形式

第三章 数学基础
φ0, φj (j=1,2,… ,N) 是已知函数,线性无关且为 完全序列函数。
R = A(uN ) − f
(在Ω上)
R是cj (j=1,2,… ,N) 的函数。则:

∫ [ A(u) − f ]vdΩ = ∫ RvdΩ

(≠0)
第三章 数学基础
因: u N = ∑ c jφ j + φ0
j =1 N
为了求得uN,即确定cj (j=1,2,… ,N) ,选择特殊函数 wi (i=1,2,… ,N) , 使

∫ Rw dΩ =2,… ,N) 的N个方程,联立求解得cj. 式中 :wi (i=1,2,… ,N) 为权或权函数, R为余量(残值).
第三章 数学基础
常用权函数的几种选择: 常用权函数的几种选择: 子域法( 子域法 (Subdomain Method) ; 配点法(Collocation 配点法 (Collocation Method) ; 最小二乘法(Least 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 Method) ; 力矩法(Method 力矩法 (Method of Moment) ; 伽辽金法( 伽辽金法 (Galerkin Method) 。
第三章 数学基础
权函数取法(简介2种) 1、伽辽金法(Galerkin)---系数矩阵对称,易于求解 取wi = φi , 有
∫ Rw dΩ = ∫ [A(φ + ∑ c φ ) − f ]φ dΩ = 0
i 0 Ω Ω j =1 j j i
N
(i=1,2,… ,N)
2、最小二乘法
∂R 取 wi = ∂c
第三章 数学基础
近似解是不能精确满足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的,这样就出现 了 内部余量(残值 )RI及 边界余量(残值 ) RB,即 内部余量(残值) 边界余量(残值)

人教版数学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第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第三章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人教版数学第三章知识点》①基本定义:由于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册书的第三章,我就先假设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简单说就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

比如3x +1 = 7,这里的x就是未知数,整个方程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②重要程度:它在数学学科中很重要,可以用来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中的数量关系问题,像计算购物的折扣问题,工程问题等。

算是数学从简单算术走向复杂代数关系的重要一步。

③前置知识:需要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对数字和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理解,像知道2 + 3 = 5,也知道a + b可以代表两个数相加这种。

④应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需要找未知数量的问题时就用得上。

比如说,你去买文具,一支笔3元,你给了10元,找零4元,问你买了几支笔。

设买了x支笔,方程就是3x + 4 = 10。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初中数学知识里,一元一次方程是代数部分的基础内容,为后续学习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奠定基础。

②关联知识:和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都有关系。

整式是方程的组成部分,有理数运算则在解方程的计算过程中要用到。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的难点在于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

关键就是要找到题目里的等量关系。

比如说某工程,甲队单独做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完成,两队合作x天完成工程的一半。

这里等量关系就是甲队x天的工作量加上乙队x天的工作量等于工程的一半。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非常重要。

考查方式有直接解方程、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求解、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一元一次方程,首先是等式,然后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这个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为0,必须是整式方程。

比如2/x + 3 = 7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因为它不是整式方程。

②特征分析:主要特征就是简洁明了地表示一个数量关系。

它的解是唯一的(个别特殊方程除外),而且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操作能求解。

第三章 数学基础—齐次坐标和齐次变换New2

第三章 数学基础—齐次坐标和齐次变换New2

解1:用画图的简单方法
解2:用分步计算的方法 ① Rot(x, 90°)
1 0 P'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2 3 0 0 3 2 1 1 1
(3-1)
o
i
n
a
运动学正逆求解问题
Where is my hand?
运动学正问题
Direct Kinematics HERE!
How do I put my hand here?
运动学逆问题
Inverse Kinematics: Choose these angles!
3.2 位置和姿态的描述
一、位置描述 对于直角坐标系 {A} ,空间内任一点 P 的位置可有 3×1 的列 A 向量rP (或位置向量)
中各轴的投影分量,很容易得到在重合时,有:
1 0 0 R 0 1 0 0 0 1
由图2-5可知, jv 在y轴上的投影为
k z cos
j y cos
, jv 在z轴上的投影
为 k z sin , kw 在y轴上的投影为 j y sin , kw 在z轴上的投影为 ,所以有:
② Rot(z, 90°)
0 - 1 1 0 P '' 0 0 0 0
0 0 P ''' - 1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0
0 1 3 3 1 0 0 2 2 1 1 1
A B
T
A
B rP A T rP B
A B
T
理解: 1 )是 {A} 和 {B} 两个坐标系下点或方位齐次坐标的线性映 射,一旦这两个坐标系之间的位姿关系确定,它也就确定 了。 2)是{B}坐标系相对{A}坐标系的位姿矩阵。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经验是数学的基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考是数学的核心,发展是数学的目标,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下面是我整理的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定义通过化简,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一的等式,叫一元一次方程。

通常形式是ax+b=0(a,b为常数,且a≠0)。

一元一次方程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一元指方程仅含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指未知数的次数为1,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

我们将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并且a≠0)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这里a是未知数的系数,b是常数,x的次数必须是1。

即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⑴它是等式;⑴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⑴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⑴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一元一次方程的五个核心问题一、什么是等式?1+1=1是等式吗?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恒等式,就是用任何允许的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 等式的两边总是相等, 由数字组成的等式也是恒等式, 如2+4=6, a+b=b+a等都是恒等式;第二类是条件等式, 也就是方程, 这类等式只能取某些数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时, 等式才成立, 如x+y=-5, x+4=7等都是条件等式;第三类是矛盾等式, 就是无论用任何值代替等式中的字母, 等式总不成立, 如x2=-2, |a|+5=0等。

一个等式中, 如果等号多于一个, 叫做连等式,连等式可以化为一组只含有一个等号的等式。

等式与代数式不同, 等式中含有等号, 代数式中不含等号。

等式有两个重要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 所得结果仍然是一个等式;(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 所得结果仍然是一个等式。

二、什么是方程,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如2x-3=8,x+y=7 等。

高等数学基础第三章

高等数学基础第三章

返回
3.1函数的概念—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返回
3.2函数的求导法则— 函数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
返回
3.2函数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返回
3.2函数的求导法则—反函数的求导法则
返回
3.2函数的求导法则—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
返回
3.2函数的求导法则—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
返回
3.3隐函数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求导法的函数求导法— 取对数求导法
返回
3.3隐函数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求导法— 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求导法
返回
3.4 高阶导数
返回
3.5 函数的微分--微分的概念
返回
3.5 函数的微分--微分的概念
返回
3.5 函数的微分--微分的运算法则
返回
3.5 函数的微分--微分的运算法则
返回
3.5 函数的微分--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返回
本章结束
请选择: 重学一遍 退出
第三章
主讲:
导数与微分
导数与微分
导数的概念
函数的求导法则
隐函数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求
导法 高阶导数 函数的微分
退出
3.1函数的概念
返回
3.1函数的概念
返回
3.1函数的概念
返回
3.1函数的概念
返回
3.1函数的概念--求导举例
返回
3.1函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
返回
3.1函数的概念—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第三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2

第三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2

2.非透视方位投影
非透视方位投影是借助于透视 投影的方式,而附加上一定的条件, 如加上等积、等距等条件所构成的 投影。在这类投影中有等距方位投 影和等积方位投影。
二、正轴方位投影
投影中心为极点,纬线为 同心圆,经线为同心圆的半径, 两条经线间的夹角与实地相等。 等变形线都是以投影中心为圆 心的同心圆。 包括等角、等积、 等距三种变形性质,主要用于 制作两极地区图。
切圆锥投影,视点在球心,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仍是圆,不同的纬线投 影为不同的圆,这些圆是互相平行的,经线投影为相交于圆锥顶点的一束直 线,如果将圆锥沿一条母线剪开展为平面,则呈扇形,其顶角小于360度, 在平面上纬线不再是圆,而是以圆锥顶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弧,经线成为由圆 锥顶点向外放射的直线束,经线间的夹角与相应的经差成正比但比经差小。 在切圆锥投影上,圆锥面与球面相切的一条纬线投影后是不变形的线。叫做 标准纬线。它符合主比例尺,这条纬线通常位于制图区域的中间部位。从切 线向南向北,变形逐渐增大。
等角航线在墨卡托投影图 上表现为直线,这一点对于航 海航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有 这个特征,航行时,在墨卡托 投影图上只要将出发地和目的 地连一直线,用量角器测出直 线与经线的夹角,船上的航海 罗盘按照这个角度指示船只航 行,就能达到目的地。 但是等角航线不是地球上两 点间的最短距离,地球上两点 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的大 圆弧,(又称大圆航线或正航 线)。大圆航线它各经线的夹 角是不等的,因此它在墨卡托 投影图上为曲线。


正轴圆柱投影特点:经纬线是互相垂直的直线,经纬 线方向是主方向。切圆柱投影,赤道是一条没有变形的线, 离开赤道越远变形越大,等变形线与纬线平行,呈平行线 状分布。 根据圆柱投影变形分布规律,这种投影适合绘制赤道附 近和沿赤道两侧呈东西方向延伸地区的地图。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 第三章 代数式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 第三章 代数式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第三章代数式第三章代数式考点一:代数式及其分类1.代数式:用基本运算符号(如+、-、*、/等)把数或者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代数式注意:(1)在代数式中不含表示数量关系的符号,如“=”、“>”、“<”、等(2)代数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数必须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与实际问题有关的还要符合实际意义2.代数式的分类考点二:列代数式1.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这就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一般步骤:①认真审题,仔细分析问题中基本术语的含义,如:和、差、积、商、大、小、多、少、几倍、几分之一、增加、增加到、减少、减少到、扩大、缩小等;②注意问题的语言叙述表示的运算顺序,一般来说,先读的先写,如“和的平方”即先和再平方,而“平方和”则是先平方后和③在同一问题中,不同的数量,必须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3.代数式的书写要求:(1)数、字母、括号之间的乘号省略。

如m*n可写作mn、(a+b)*3可以写作3(a+b);但是数字和数字相乘任然用乘号“x”,不应该用“.”更不能省略(2)除号用分数线代替(3)带分数做系数是必须化成假分数(4)和或差的式子,后面有单位时,式子要用括号括起来,如(x+y)天(5)相同字母的积用幂的形式表示,如a*a*a一般写成a3 (6)若设n为整数,则偶数可表示为2n(或2n-2 、 2n+2等);奇数可表示为2n+1(或2n-1等),三个连续整数可表示为n、n+1、n+2(或n-1、n、n+1等),三个连续偶数常表示为2n-2、2n、2n+2,三个连续奇数常表示为2n-1、2n+1、2n+3(非常重要)(7)多位数的表示方法:如果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个位数字为c,不能把这三个数字直接写成abc,而是写成100a+10b+c(需要注意)考点三:代数式的值1.用数字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2.求代数式的值得一般步骤是化简、代入、计算。

第三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资料

第三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资料

第三章地图的数学基础第一节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是地图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在地图学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地图投影研究的对象就是如何将地球体表面描写到平面上,也就是研究建立地图投影的理论和方法,地图投影的产生、发展、直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研究的领域也相当广泛,实际上它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我们学习投影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和掌握最常用、最基本的投影性质和特点以及他们的变形分布规律,从而能够正确的辨认使用各种常用的投影。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球体,但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似于梨形的椭球体。

这个不规则的地球体满足不了测绘工作的需要,于是人们选择了一个最接近地球形状的旋转椭圆体表示地球,称为地球椭球体。

地球椭球体的大小,由于推算所用资料、年代和方法不同,许多科学家所测定地球椭球体的大小也不尽相同,我国1953年以前采用海福特椭球体,从1953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它的长半径a=6378245m,短半径b=6356863m ,偏率d=a-b/a=1:298.3 这是原苏联科学家克拉索夫斯基1940年测定的。

由于地球椭球体长短半径差值很小,约21km,在制作小比例尺地图时,因为缩小的程度很大,如制作1:1000万地图,地球椭球体缩小1000万倍,这时长短半径之差只是2.1mm,所以在制作小比例尺地图时,可忽略地球扁率,将地球视为圆球体,地球半径为6371km。

制作大比例尺地图时必须将地球视为椭球体。

二、地图表面和地球球面的矛盾地图通常是绘在平面介质上的,而地球体表面是曲面,因此制图时首先需要把曲面展成平面,然而,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无论是将球面沿经线切开,或是沿纬线切开,或是在极点结合,或是在赤道结合,他们都是有裂隙的。

三、地图投影的概念球面上任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φ、λ)表示的,而平面上点的位置是用直角坐标(纵坐标是x,横坐标是y)表示的,所以要将地球球面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必须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与平面坐标之间的关系。

班班幼儿园第三章数学

班班幼儿园第三章数学

班班幼儿园第三章数学第三章数学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种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际运算探求事物规律的方法。

对于幼儿来说,数学是培养他们逻辑思维、观察力、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通过数学教育,幼儿能够培养自己的数学基本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数的认知与理解1. 数字的认知: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可以通过玩具、图片等各种实物来认知和理解数字。

幼儿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数字的名称和顺序,并能够用手指进行简单的计数。

2. 数量的认知:幼儿可以通过拼积木、数小球等活动,感知和认识不同数量的物品。

幼儿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习使用基本的数词,如多、少、几个等。

3. 数的序数概念:幼儿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学习数的顺序,并能够用数词表示物体的位置。

幼儿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培养自己的数的序数概念,如线上游戏、排队等。

二、数学运算1. 加法和减法:在幼儿园阶段,通过游戏和实物的操作,幼儿可以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幼儿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简单的加法和减法口诀,并可以运用这些口诀来实际操作。

例如,幼儿可以通过拿积木做加法和减法的练习,培养自己的计算能力。

2. 比较大小: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学习数的大小关系。

幼儿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用手指或图片表示物体的大小,并能够简单地用词语表达大小关系,如大、小、相等等。

3. 数的分解与组合: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和实物的操作,学习数的分解和组合。

幼儿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用不同的方式将物体分解和组合,从而培养自己的分析和思维能力。

三、几何与空间1. 形状的认知: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和操作不同的形状,学习形状的名称和特征。

幼儿可以通过拼图、涂色等活动,认识和区分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它们。

2. 方向的认知: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和活动,学习和认识不同的方向。

幼儿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物体的方位关系,如前面、后面、右边、左边等。

第3章地图数学基础_4

第3章地图数学基础_4

局部比例尺
指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 局部比例尺主要用于研究地图投影变形的大小、分 布规律和投影性质
比例尺大小
比例尺的大小是个相对概念,各个部门根据用 图时要达到的精度要求的不同,划分比例尺大 小的标准不尽相同。
比例尺与尺度(Scale)
大尺度,小比例尺 小尺度,大比例尺
二、 地图比例尺形式
主要内容
§3.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3.2 地理坐标系与大地测量系统 §3.3 地图投影 §3.4 地图定向
§3.5 地图比例尺
§3.6 地图分幅
9
§3-5 地图比例尺
地图上一直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直线距离
水平投影长度之比,称为地图比例尺。
d 1 D M
式中d为地图上线段的长度,D为实地上相应直线 距离的水平投影长度,M为实地距离对图上距离 为1时的倍数。
例尺为:
1 d 8 1 M D 2000000 2500000
一、 地图比例尺分类

按地图投影变形分类
主比例尺
指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在地 图投影中,切点、切线和割线上是没有任何变形的, 这些地方的比例尺皆为主比例尺。 主比例尺主要用于分析或确定地面实际缩小的程度
三、密位
表示角度大小的量度单位。将圆周划分成6000个
等分,每个等分所对应的圆心角即为1密位。 1°=6000/360=16.67密位 1′=6000/(360×60)=0.28密位 1密位=21600/6000=3′36″
为了读数方便,在地图上将密位个、十两位和
百、千两位各位一组,中间用一短线相连,用圆 括号注在相应的偏角值下方或后部。
2.由已知的图号计算该图幅的地理位置 例:已知某图幅的图号为J50D002002,求其所在 的地理位置。 1)由图号J50D002002可知其比例尺为1:10万, h=10, l=50, △=6º , △=4º , △i=30, △i=20, h=l=2 2)求该图幅左上角点的经纬度 z h {h 1} i 10 4 {2 1} 20 40 1 20 40 20 3940 z {l 31} {l 1} i {50 31} 6 {2 1} 30 19 6 1 30 11430 3)J50D002002图幅位于北纬39º 20-39º 40,东 经114º 30-115º

第三章优化设计数学基础

第三章优化设计数学基础

3.1.3函数的梯度和 文件 函数的梯度和m文件 函数的梯度和
求二维函数f(X)=(x1-2)2+x22在点 1=[2,2]T和点 2=[4,3]T梯度及 在点X 和点X 例3-1求二维函数 求二维函数 其模,并绘制函数等高线和过该两点的梯度及等高线的切线。 其模,并绘制函数等高线和过该两点的梯度及等高线的切线。 文件: 解:M文件: 文件
x1
3.1.3函数的梯度和 文件 函数的梯度和m文件 函数的梯度和
一、梯度表达式 1.一元函数 f (x) 一元函数
df ( x) f ( x) = dx f ( X ) f ( X ) T 2 =[ ] 2.二元函数xf (X )= ( x1 , x2 ) f (X ) f (x) = 6x 5 例如:f ( ) = 3x f 5x + 6 例如: 二元函数 x1 x2 2 x1 ) x2 ( 4x L + 5 例如: 例如: f ( X) = ( X+= 2f x1 ,1x2 ,2x2xn ) f 3.多元函数 多元函数 f ( X ) f ( X ) f ( X ) f ( X ) T f (X ) = [ x 2x1 4 … ] 1 xn f (X ) = x1 =x2 f ( X ) 2x2 2 x2
6x1 =
0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2 f 2 f 2 f H(X)= 2 x2x1 x2 x2x3 2 f 2 f 2 f 2 x3x1 x3x2 x3
12x2/x3 -6x22/x32 -6x22/x32 4x23/x33
0
3.1.4函数的海赛矩阵和 文件 函数的海赛矩阵和m文件 函数的海赛矩阵和
二、正定矩阵
1、行列式各阶主子式大于零,为正定。 、行列式各阶主子式大于零,为正定。 2、行列式各阶主子式为相间的一负一正,海赛矩阵负定。 、行列式各阶主子式为相间的一负一正,海赛矩阵负定。 例:求f(X)=f(x1,x2)=x12+x22-4x1-2x2+5在驻点处海赛矩阵是 ( ) ( 在驻点处海赛矩阵是 否为正定。 否为正定。 f x 2x1 4 x1 2 0 先求梯度和驻点: 解:先求梯度和驻点:f (X) = 1 = =0 X = = f 2x2 2 x2 1 2 求驻点处海赛矩阵: 求驻点处海赛矩阵: x 2f 2f 2 x1 x1x2 2 0 = H(Xk ) = 2 2 0 2 f f 故H x x x2 2 2 1 (Xk) 2 f 判断正定性: ( 判断正定性:H(X0)的一阶主子式 : x2 = 2 > 0 为正 1 x 2 0 定矩 0)的二阶主子式 : H(X0 ) = =4>0 H(X ( 阵。 0 2

第三章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空间解析几何题库1-1-8

第三章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空间解析几何题库1-1-8

第三章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空间解析几何题
库1-1-8
问题:
[单选]方程表示()。

A.锥面
B.单叶双曲面
C.双叶双曲面
D.椭圆抛物线
问题:
[单选]曲面x2-y2=z在xOz平面上的截痕是()。

A.A
B.B
C.C
D.D
xOz平面y=0。

问题:
[单选]方程表示()。

A.椭球面
B.平面上椭圆
C.椭圆柱面
D.椭圆柱面在平面上的投影曲线
题干中的方程表示平面y=1上的椭圆. (安徽11选5 https://)
问题:
[单选]设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为,则该直线必()。

A.过原点且垂直于x轴
B.过原点且垂直于y轴
C.过原点且垂直于z轴
D.过原点且平行于x轴
问题:
[单选]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表示()。

A.一个点
B.两条直线
C.两个平面的交线,即直线
D.两个点
问题:
[问答题]设,且a≠b,记|a-b|=m,求a-b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的余弦值。

问题:
[问答题]已知空间三点A(0,2,3),B(-2,1,6),C(1,-1,5)。

(1)求以向量为一组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
(2)若向量a分别与向量垂直,且,求向量a的坐标。

通用版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基础知识手册

通用版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基础知识手册

(名师选题)通用版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基础知识手册单选题1、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3B.f(x)=1,g(x)=x0A.f(x)=x,g(x)=√x3D.f(x)=√x2,g(x)=(√x)2C.f(x)=x+1,g(x)=x2−1x−1答案:A分析:根据相同函数的定义,分别判断各个选项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是否都相同,即可得出答案. 解:对于A,两个函数的定义域都是R,3=x,对应关系完全一致,g(x)=√x3所以两函数是相同函数,故A符合题意;对于B,函数f(x)=1的定义域为R,函数g(x)=x0的定义域为{x|x≠0},故两函数不是相同函数,故B不符题意;对于C,函数f(x)=x+1的定义域为R,的定义域为{x|x≠1},函数g(x)=x2−1x−1故两函数不是相同函数,故C不符题意;对于D,函数f(x)=√x2的定义域为R,函数g(x)=(√x)2的定义域为[0,+∞),故两函数不是相同函数,故D不符题意.故选:A.2、若函数y=√ax2+4x+1的值域为[0,+∞),则a的取值范围为()A.(0,4)B.(4,+∞)C.[0,4]D.[4,+∞)答案:C分析:当a=0时易知满足题意;当a≠0时,根据f(x)的值域包含[0,+∞),结合二次函数性质可得结果.当a=0时,y=√4x+1≥0,即值域为[0,+∞),满足题意;若a≠0,设f(x)=ax2+4x+1,则需f(x)的值域包含[0,+∞),∴{a>0Δ=16−4a≥0,解得:0<a≤4;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0,4].故选:C.3、函数f(x)为奇函数,g(x)为偶函数,在公共定义域内,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f(x)+g(x)为奇函数B.f(x)+g(x)为偶函数C.f(x)g(x)为奇函数D.f(x)g(x)为偶函数答案:C分析:依次构造函数,结合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判断求解即可.令F1(x)=f(x)+g(x),则F1(−x)=f(−x)+g(−x)=−f(x)+g(x)≠−F1(x),且F1(−x)≠F1(x),∴F1(x)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故A、B错误;令F2(x)=f(x)g(x),则F2(−x)=f(−x)g(−x)=−f(x)g(x)=−F2(x),且F2(−x)≠F2(x),∴F2(x)是奇函数,不是偶函数,故C正确、D错误;故选:C4、已知函数f(x)=(m2−m−1)x m3−1是幂函数,对任意的x1,x2∈(0,+∞)且x1≠x2,满足f(x1)−f(x2)x1−x2>0,若a,b∈R,a+b<0,则f(a)+f(b)的值()A.恒大于0B.恒小于0C.等于0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根据函数为幂函数以及函数在(0,+∞)的单调性,可得m,然后可得函数的奇偶性,结合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奇偶性,可得结果.由题可知:函数f(x)=(m2−m−1)x m3−1是幂函数则m2−m−1=1⇒m=2或m=−1又对任意的x1,x2∈(0,+∞)且x1≠x2,满足f(x1)−f(x2)x1−x2>0所以函数f(x)为(0,+∞)的增函数,故m =2所以f(x)=x 7,又f(−x)=−f(x),所以f(x)为R 单调递增的奇函数由a +b <0,则a <−b ,所以f(a)<f(−b)=−f(b)则f(a)+f(b)<0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幂函数的概念以及函数性质的应用,熟悉函数单调递增的几种表示,比如f (x 1)−f (x 2)x 1−x 2>0,[f (x 1)−f (x 2)]⋅(x 1−x 2)>0,属中档题.5、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f (x +1)为奇函数,f (x +2)为偶函数,当x ∈[1,2]时,f(x)=ax 2+b .若f (0)+f (3)=6,则f (92)=( ) A .−94B .−32C .74D .52答案:D分析:通过f (x +1)是奇函数和f (x +2)是偶函数条件,可以确定出函数解析式f (x )=−2x 2+2,进而利用定义或周期性结论,即可得到答案.[方法一]:因为f (x +1)是奇函数,所以f (−x +1)=−f (x +1)①;因为f (x +2)是偶函数,所以f (x +2)=f (−x +2)②.令x =1,由①得:f (0)=−f (2)=−(4a +b ),由②得:f (3)=f (1)=a +b ,因为f (0)+f (3)=6,所以−(4a +b )+a +b =6⇒a =−2,令x =0,由①得:f (1)=−f (1)⇒f (1)=0⇒b =2,所以f (x )=−2x 2+2.思路一:从定义入手.f (92)=f (52+2)=f (−52+2)=f (−12) f (−12)=f (−32+1)=−f (32+1)=−f (52) −f (52)=−f (12+2)=−f (−12+2)=−f (32)所以f (92)=−f (32)=52.[方法二]:因为f (x +1)是奇函数,所以f (−x +1)=−f (x +1)①;因为f (x +2)是偶函数,所以f (x +2)=f (−x +2)②.令x =1,由①得:f (0)=−f (2)=−(4a +b ),由②得:f (3)=f (1)=a +b ,因为f (0)+f (3)=6,所以−(4a +b )+a +b =6⇒a =−2,令x =0,由①得:f (1)=−f (1)⇒f (1)=0⇒b =2,所以f (x )=−2x 2+2.思路二:从周期性入手由两个对称性可知,函数f (x )的周期T =4.所以f (92)=f (12)=−f (32)=52.故选:D .小提示:在解决函数性质类问题的时候,我们通常可以借助一些二级结论,求出其周期性进而达到简便计算的效果.6、设a 为实数,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①f (x )在[0,+∞)上为增函数;②f (2a )<f (a +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1)B .(−13,1)C .(−1,13)D .(−∞,−13)∪(1,+∞)答案:B分析: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及单调性可得|2a |<|a +1|,进而即得.因为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在[0,+∞)上为增函数,由f (2a )<f (a +1)可得f (|2a |)<f (|a +1|),∴|2a |<|a +1|,解得−13<a <1.故选:B.7、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且f (3)=0,则不等式(2x −5)f (x −1)<0的解集为()A.(−2,52)∪(4,+∞)B.(4,+∞)C.(−∞,−2)∪[52,4]D.(−∞,−2)答案:A分析:根据偶函数的性质及区间单调性可得(−∞,0)上f(x)单调递增且f(−3)=f(3)=0,进而确定f(x)的区间符号,讨论{2x−5>0f(x−1)<0、{2x−5<0f(x−1)>0求解集即可. 由题设,(−∞,0)上f(x)单调递增且f(−3)=f(3)=0,所以(−∞,−3)、(3,+∞)上f(x)<0,(−3,3)上f(x)>0,对于(2x−5)f(x−1)<0,当{2x−5>0f(x−1)<0,即{x>52x−1<−3或{x>52x−1>3,可得x>4;当{2x−5<0f(x−1)>0,即{x<52−3<x−1<3,可得−2<x<52;综上,解集为(−2,52)∪(4,+∞).故选:A8、函数f(x)=(6−x−x2)32的单调递减区间为()A.[−12,2]B.[−3,−12]C.[−12,+∞)D.(−∞,−12]答案:A分析:f(x)=√(6−x−x2)3,由6−x−x2≥0结合函数y=6−x−x2的递减区间可得结果. f(x)=(6−x−x2)32=√(6−x−x2)3,由6−x−x2≥0得−3≤x≤2,又6−x−x2=−(x+12)2+254,所以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2,2].故选:A.9、已知对f(x)定义域内的任意实数x1,x2,且x1≠x2,[f(x1)−f(x2)](x1−x2)>0恒成立,设a=f(−13),b=f(3),c=f(5),则()A.b<a<c B.c<b<a C.b<c<a D.a<b<c答案:D分析:由增函数的定义知,f(x)在R上是增函数,即可得出a,b,c的大小.由[f(x1)−f(x2)](x1−x2)>0可得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所以f(−1)<f(3)<f(5).3故选:D.10、定义在区间[−2,2]上的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A.[−2,−1]B.[−1,1]C.[−2,0]D.[−1,2]答案:B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直接确定单调递减区间即可.由题图知:在[−1,1]上f(x)的单调递减,在(−2,−1),(1,2)上f(x)的单调递增,所以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1].故选:B11、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A.y=x2B.y=x3C.y=|x|D.y=√x答案:B分析:根据奇偶函数的定义判断即可;解:对于A:y=f(x)=x2定义域为R,且f(−x)=(−x)2=x2=f(x),所以y=x2为偶函数,故A错误;对于B:y=g(x)=x3定义域为R,且g(−x)=(−x)3=−x3=−g(x),所以y=x3为奇函数,故B正确;对于C:y=ℎ(x)=|x|定义域为R,且ℎ(−x)=|−x|=|x|=ℎ(x),所以y=|x|为偶函数,故C错误;对于D:y=√x定义域为[0,+∞),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故y=√x为非奇非偶函数,故D错误;故选:B12、下列函数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减的是()A.y=x+1x B.y=−x3C.y=2−|x|D.y=−1x2答案:C分析:逐项判断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得出答案.解析:A项y=x+1x,B项y=−x3均为定义域上的奇函数,排除;D项y=−1x2为定义域上的偶函数,在(0,+∞)单调递增,排除;C项y=2−|x|为定义域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故选:C.13、已知函数f(1x+1)=2x+3.则f(2)的值为()A.6B.5C.4D.3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令1x +1=2可得x的值,将x的值代入f(1x+1)=2x+3,即可得答案.解:根据题意,函数f(1x +1)=2x+3,若1x+1=2,解可得x=1,将x=1代入f(1x+1)=2x+3,可得f(2)=5,故选:B.14、函数的y=√−x2−6x−5值域为()A.[0,+∞)B.[0,2]C.[2,+∞)D.(2,+∞)答案:B分析:令u=−x2−6x−5,则u≥0,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u的最大值,进而可得u的范围,再计算y=√u的范围即可求解.令u=−x2−6x−5,则u≥0且y=√u又因为u=−x2−6x−5=−(x+3)2+4≤4,所以0≤u≤4,所以y=√u∈[0,2],即函数的y=√−x2−6x−5值域为[0,2],故选:B.15、已知幂函数y=x a与y=x b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直线x=m2,x=m(0<m<1)与y=x a,y=x b的图像分别交于A,B,C,D四点,且|AB|=|CD|,则m a+m b=()B.1C.√2D.2A.12答案:B分析:表示出|AB|,|CD|,由幂函数的图象可得b>1>a>0,从而得(m2)a>(m2)b,m a>m b,再由|AB|=|CD|,代入化简计算,即可求解出答案.由题意,|AB|=(m2)a−(m2)b,|CD|=m a−m b,根据图象可知b>1>a>0,当0<m<1时,(m2)a> (m2)b,m a>m b,因为|AB|=|CD|,所以m2a−m2b=(m a+m b)(m a−m b)=m a−m b,因为m a−m b> 0,可得m a+m b=1.故选:B16、设函数f(x)=1−x,则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1+xA .f (x −1)−1B .f (x −1)+1C .f (x +1)−1D .f (x +1)+1答案:B分析:分别求出选项的函数解析式,再利用奇函数的定义即可.由题意可得f(x)=1−x 1+x =−1+21+x ,对于A ,f (x −1)−1=2x −2不是奇函数; 对于B ,f (x −1)+1=2x 是奇函数; 对于C ,f (x +1)−1=2x+2−2,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不是奇函数; 对于D ,f (x +1)+1=2x+2,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不是奇函数. 故选:B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奇函数定义,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一道容易题.17、已知幂函数f(x)=k ⋅x α的图象经过点(3,√3),则k +α等于( )A .32B .12C .2D .3 答案:A分析:由于函数为幂函数,所以k =1,再将点(3,√3)代入解析式中可求出α的值,从而可求出k +α 解:因为f(x)=k ⋅x α为幂函数,所以k =1,所以f(x)=x α,因为幂函数的图像过点(3,√3),所以√3=3α,解得α=12, 所以k +α=1+12=32,故选:A18、已知f(x)是一次函数,2f(2)−3f(1)=5,2f (0)−f (−1)=−1,则f(x)=( )A .3x +2B .3x −2C .2x +3D .2x −3答案:D分析:设出函数f(x)的解析式,再根据给定条件列出方程组,求解作答.依题意,设f(x)=kx +b,k ≠0,则有{2(2k +b)−3(k +b)=52b −(−k +b)=−1,解得k =2,b =−3,所以f(x)=2x−3.故选:D解答题19、如图,某灌溉渠的横断面是等腰梯形,底宽2m,渠深为1.8m,斜坡的倾斜角是45°(无水状态不考虑).(1)试将横断面中水的面积A(ℎ)(m2)表示成水深ℎ(m)的函数;(2)当水深为1.2m时,求横断面中水的面积.答案:(1)A(ℎ)=ℎ2+2ℎ(0<ℎ≤1.8)(2)3.84m2分析:(1)根据给定条件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列式化简即得.(2)由(1)得出的函数的解析式,代入计算可得答案.(1)依题意,横断面中的水面是下底为2m,上底为(2+2ℎ)m,高为h m的等腰梯形,⋅ℎ=ℎ2+2ℎ(0<ℎ≤1.8).所以A(ℎ)=2+(2+2ℎ)2(2)由(1)知,A(ℎ)=ℎ2+2ℎ(0<ℎ≤1.8),ℎ(1.2)=1.22+2×1.2=3.84,所以当水深为1.2m时,横断面水中的面积为3.84m2..20、已知f(x)=2x+1x+1(1)用定义证明f(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2)求该函数在区间[2,4]上的最大值.答案:(1)见解析(2)95分析:(1)在[1,+∞)内任取两个不同的x值x1,x2且规定大小,利用作差法比较f(x1)与f(x2)的大小得结论;(2)利用函数在[2,4]上是增函数求得函数的最值.(1)证明:任取x1,x2∈[1,+∞),且x1<x2,则f(x1)−f(x2)=2x1+1x1+1−2x2+1x2+1=x1−x2(x1+1)(x2+1).∵x1<x2,∴x1−x2<0,而x1+1>0,x2+1>0,∴f(x1)−f(x2)<0,即f(x1)<f(x2),∴f(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2)解:由(1)知,f(x)在区间[2,4]上是单调增函数,∴f(x)max=f(4)=2×4+14+1=95.。

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基础知识手册(带答案)

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基础知识手册(带答案)

高中数学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基础知识手册单选题1、已知函数f(1x+1)=2x+3.则f(2)的值为()A.6B.5C.4D.3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令1x +1=2可得x的值,将x的值代入f(1x+1)=2x+3,即可得答案.解:根据题意,函数f(1x +1)=2x+3,若1x+1=2,解可得x=1,将x=1代入f(1x+1)=2x+3,可得f(2)=5,故选:B.2、函数的y=√−x2−6x−5值域为()A.[0,+∞)B.[0,2]C.[2,+∞)D.(2,+∞)答案:B分析:令u=−x2−6x−5,则u≥0,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u的最大值,进而可得u的范围,再计算y=√u的范围即可求解.令u=−x2−6x−5,则u≥0且y=√u又因为u=−x2−6x−5=−(x+3)2+4≤4,所以0≤u≤4,所以y=√u∈[0,2],即函数的y=√−x2−6x−5值域为[0,2],故选:B.3、某工厂近期要生产一批化工试剂,经市场调查得知,生产这批试剂的成本分为以下三个部分:①生产1单位试剂需要原料费50元;②支付所有职工的工资总额由7500元的基本工资和每生产1单位试剂补贴20元组成;③后续保养的费用是每单位(x+600x−30)元(试剂的总产量为x单位,50≤x≤200),则要使生产每单位试剂的成本最低,试剂总产量应为()A .60单位B .70单位C .80单位D .90单位答案:D分析:设生产每单位试剂的成本为y ,求出原料总费用,职工的工资总额,后续保养总费用,从而表示出y ,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即可.解:设每生产单位试剂的成本为y ,因为试剂总产量为x 单位,则由题意可知,原料总费用为50x 元,职工的工资总额为7500+20x 元,后续保养总费用为x (x +600x −30)元, 则y =50x+7500+20x+x 2−30x+600x=x +8100x +40≥2√x ⋅8100x +40=220, 当且仅当x =8100x ,即x =90时取等号,满足50≤x ≤200,所以要使生产每单位试剂的成本最低,试剂总产量应为90单位.故选:D .4、函数f (x )=x 2−1|x |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求定义域,确定奇偶性后排除两个选项,再由单调性排除一个,得正确结论.f (x )=x 2−1|x |的定义域是{x |x ≠0},关于原点对称,f(−x)=(−x)2−1|−x |=x 2−1|x |=f (x ),所以f (x )是偶函数,排除B ,C ;当x >0时,f(x)=x 2−1x =x −1x ,易知f (x )在(0,+∞)上是增函数,排除A . 故选:D . 5、已知幂函数f(x)=k ⋅x α的图象经过点(3,√3),则k +α等于( )A .32B .12C .2D .3答案:A分析:由于函数为幂函数,所以k =1,再将点(3,√3)代入解析式中可求出α的值,从而可求出k +α 解:因为f(x)=k ⋅x α为幂函数,所以k =1,所以f(x)=x α,因为幂函数的图像过点(3,√3),所以√3=3α,解得α=12,所以k +α=1+12=32, 故选:A6、下列图形是函数图像的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对四个选项一一判断.按照函数的定义,一个自变量只能对应一个函数值.对于A :当x =0时,y =±1,不符合函数的定义.故A 错误;对于B :当x =0时,y =±1,不符合函数的定义.故B 错误;对于C :每一个x 都对应唯一一个y 值,符合函数的定义.故C 正确;对于D:当x=1时,y可以取全体实数,不符合函数的定义.故D错误;故选:C7、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3B.f(x)=1,g(x)=x0A.f(x)=x,g(x)=√x3D.f(x)=√x2,g(x)=(√x)2C.f(x)=x+1,g(x)=x2−1x−1答案:A分析:根据相同函数的定义,分别判断各个选项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是否都相同,即可得出答案. 解:对于A,两个函数的定义域都是R,3=x,对应关系完全一致,g(x)=√x3所以两函数是相同函数,故A符合题意;对于B,函数f(x)=1的定义域为R,函数g(x)=x0的定义域为{x|x≠0},故两函数不是相同函数,故B不符题意;对于C,函数f(x)=x+1的定义域为R,的定义域为{x|x≠1},函数g(x)=x2−1x−1故两函数不是相同函数,故C不符题意;对于D,函数f(x)=√x2的定义域为R,函数g(x)=(√x)2的定义域为[0,+∞),故两函数不是相同函数,故D不符题意.故选:A.8、已知函数f(x+2)=x2+6x+8,则函数f(x)的解析式为()A.f(x)=x2+2x B.f(x)=x2+6x+8C.f(x)=x2+4x D.f(x)=x2+8x+6答案:A分析:利用配凑法(换元法)计算可得.解:方法一(配凑法)∵f(x+2)=x2+6x+8=(x+2)2+2(x+2),∴f(x)=x2+2x.方法二(换元法)令t=x+2,则x=t−2,∴f(t)=(t−2)2+6(t−2)+8=t2+2t,∴f(x)=x2+2x.故选:A多选题9、已知函数f(x)={x2,x≤0,−x2,x>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f(√2)=2B.若f(m)=9,则m≠±3C.f(x)是奇函数D.在f(x)上R单调递减答案:CD分析:A.由分段函数求解判断;B.分m≤0,m>0,由f(m)=9求解判断;不成立;C.利用奇偶性的定义判断; D.画出函数f(x)的图象判断.因为f(x)={x2,x≤0,−x2,x>0,A. f(√2)=−(√2)2=−2,故错误;B. 当m≤0时,f(m)=m2=9,解得m=−3或m=3(舍去),当m>0时,f(m)=−m2=9,不成立;故错误;C. 当x<0时,f(x)=x2,则−x>0,f(−x)=−(−x)2=−x2,又f(0)=0,所以f(−x)=−f(x);当x>0时,f(x)=−x2,则−x<0,f(−x)=(−x)2=x2,又f(0)=0,所以f(−x)=−f(x),所以f(x)是奇函数,故正确;D.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知f (x )在上R 单调递减,故正确.故选:CD10、下列各组函数中,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有( )A .f (x )=x 与g (x )=√x 33B .f (x )=x +1与g (x )=x 2−1x−1 C .f (x )=|x |x 与g (x )={1,x >0−1,x <0D .f (t )=|t −1|与g (x )=|x −1| 答案:ACD分析:根据两个函数为同一函数的定义,对四个选项逐个分析可得答案.对于A ,f(x)=x ,g(x)=√x 33=x ,两个函数的对应关系和定义域都相同,所以两个函数为同一函数,故A 正确;对于B ,f(x)=x +1,g(x)=x +1(x ≠1),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同,所以两个函数不为同一函数,故B 不正确;对于C ,f(x)={1,x >0−1,x <0,g (x )={1,x >0−1,x <0,两个函数的对应关系和定义域都相同,所以两个函数为同一函数,故C 正确;对于D ,f (t )=|t −1|与g (x )=|x −1|的对应关系和定义域都相同,所以两个函数为同一函数,故D 正确. 故选:ACD11、有如下命题,其中真命题的标号为( )A .若幂函数y =f (x )的图象过点(2,12),则f (3)>12B .函数f (x )=a x−1+1(a >0且a ≠1)的图象恒过定点(1,2)C .函数f (x )=x 2−1在(0,+∞)上单调递减D .若函数f (x )=x 2−2x +4在区间[0,m ]上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3,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2] 答案:BD分析:由f (x )所过点可求得幂函数f (x )解析式,由此得到f (3)<12,知A 错误;由f (1)=2恒成立可知f (x )过定点(1,2),知B 正确;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C 错误;由二次函数的最值可确定自变量的范围,即可确定m 的范围,知D 正确.对于A ,令f (x )=x α,则2α=12,解得:α=−1,∴f (x )=x −1,∴f (3)=13<12,A 错误; 对于B ,令x −1=0,即x =1时,f (1)=1+1=2,∴f (x )恒过定点(1,2),B 正确;对于C ,∵f (x )为开口方向向上,对称轴为x =0的二次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增,C 错误; 对于D ,令f (x )=4,解得:x =0或x =2;又f (x )min =f (1)=3,∴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1,2],D 正确. 故选:BD.12、已知函数f(x)={−x 2−2x,x ≤m x −4,x >m,如果函数f(x)恰有两个零点,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可以是( ) A .m <−2B .−2≤m <0C .0≤m <4D .m ≥4.答案:BD解析: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 =−x 2−2x,y =x −4的图象,观察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答案.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 =−x 2−2x,y =x −4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当−2≤m <0时,函数f (x )有两个零点−2和4,当m ≥4时,函数f (x )有两个零点−2和0.故选:BD13、函数f(x)的定义域为R,对任意的x1,x2∈R都满足x1f(x1)+x2f(x2)>x1f(x2)+x2f(x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函数f(x)在R上是单调递减函数B.f(−2)<f(1)<f(2)C.f(x+1)<f(−x+2)的解为x<1D.f(0)=02答案:BC分析:由x1f(x1)+x2f(x2)>x1f(x2)+x2f(x1),可得(x1−x2)[f(x1)−f(x2)]>0,所以可判断出f(x)在R 上为增函数,然后逐个分析判断即可解:由x1f(x1)+x2f(x2)>x1f(x2)+x2f(x1),得(x1−x2)[f(x1)−f(x2)]>0,所以f(x)在R上单调递增,所以A错,因为f(x)为R上的递增函数,所以f(−2)<f(1)<f(2),所以B对,,所以C对因为f(x)在R上为增函数,f(x+1)<f(−x+2)⇔x+1<−x+2⇒x<12函数R上为增函数时,不一定有f(0)=0,如f(x)=2x在R上为增函数,但f(0)=1,所以D不一定成立,故D 错.故选:BC填空题14、已知幂函数f(x)=x p2−2p−3 (p∈N∗)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且在(0,+∞)上是减函数,实数a满足(a2−1)p3<(3a+3)p3,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答案:−1<a<4分析:根据幂函数的性质求出p的值,根据幂函数的单调性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解出即可.∵幂函数f(x)=x p2−2p−3(p∈N∗)在(0,+∞)上是减函数,∴p2−2p−3<0,解得−1<p<3,∵p∈N∗,∴p=1或2.当p=1时,f(x)=x−4为偶函数满足条件,当p=2时,f(x)=x−3为奇函数不满足条件,则不等式等价为(a2−1)p3<(3a+3)p3,即(a2−1)13<(3a+3)13,∵f(x)=x13在R上为增函数,∴a2−1<3a+3,解得:−1<a<4.所以答案是:−1<a<4.15、已知a∈R,函数f(x)={x2−4,x>2|x−3|+a,x≤2,若f[f(√6)]=3,则a=___________.答案:2分析:由题意结合函数的解析式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可得a的值.f[f(√6)]=f(6−4)=f(2)=|2−3|+a=3,故a=2,所以答案是:2.16、已知f(x)=k⋅2x+2−x为奇函数,则k=______.答案:−1分析:根据奇函数的定义可得f(−x)=−f(x),即(k+1)⋅(2−x+2x)=0,由此可求得答案.由题意f(x)=k⋅2x+2−x是奇函数,则f(−x)=−f(x),即k⋅2−x+2x=−k⋅2x−2−x,故(k+1)⋅(2−x+2x)=0,由于2−x+2x≠0,故k=−1,所以答案是:−1解答题17、已知幂函数f(x)=(2m2−5m+3)x m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R.(1)求f(x)的解析式;(2)若f(x)>3x+k−1在[−1,1]上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答案:(1)f(x)=x2(2)(−∞,−1)分析:(1)根据幂函数的定义可得2m2−5m+3=1,结合幂函数的定义域可确定m的值,即得函数解析式; (2)将f(x)>3x+k−1在[−1,1]上恒成立转化为函数g(x)=x2−3x+1−k在[−1,1]上的最小值大于0,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不等式,解得答案.(1)∵f(x)是幂函数,∴2m2−5m+3=1,∴m=12或2.当m=12时,f(x)=x12,此时不满足f(x)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R,∴m=2,∴f(x)=x2.(2)f(x)>3x+k−1即x2−3x+1−k>0,要使此不等式在[−1,1]上恒成立,令g(x)=x2−3x+1−k,只需使函数g(x)=x2−3x+1−k在[−1,1]上的最小值大于0. ∵g(x)=x2−3x+1−k图象的对称轴为x=32,故g(x)在[−1,1]上单调递减,∴g(x)min=g(1)=−k−1,由−k−1>0,得k<−1,∴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1).18、已知函数f(x)=kx2+(2k+1)x+2.(1)当k=−1时,写出函数y=|f(x)|的单调递增区间(写出即可,不要过程);(2)当k<12时,解不等式f(x)>0.答案:(1)函数y=|f(x)|的单调递增区间有[−2,−12]和[1,+∞);(2)当k<0时,f(x)>0的解集为(−2,−1k );当k=0时,f(x)>0的解集为(−2,+∞);当0<k<12时,f(x)>0的解集为(−∞,−1k)∪(−2,+∞)分析:(1)化简函数y=|f(x)|解析式,作出函数图象,利用图象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2)分别在k=0,k<0,0<k<12时解不等式f(x)>0即可.(1)因为f(x)=kx2+(2k+1)x+2,所以当k=−1时,y=|f(x)|=|−x2−x+2|=|x2+x−2|所以当x<−2或x>1时,|f(x)|=x2+x−2,当−2≤x≤1时,|f(x)|=−x2−x+2,作出函数y=|f(x)|的图象如下:所以函数y=|f(x)|的单调递增区间有[−2,−12]和[1,+∞);(2)因为f(x)=kx2+(2k+1)x+2,所以f(x)=(kx+1)(x+2),当k=0时,不等式f(x)>0,可化为x+2>0,解得x>−2,故解集为(−2,+∞)当k≠0时,方程f(x)=0的解为x1=−2,x2=−1k当k<0时,x1=−2<0<x2=−1k ,不等式f(x)>0的解集为(−2,−1k),当0<k<12时,x2=−1k<x1=−2,不等式f(x)>0的解集为(−∞,−1k)∪(−2,+∞);综上,当k<0时,f(x)>0的解集为(−2,−1k);当k=0时,f(x)>0的解集为(−2,+∞);当0<k<12时,f(x)>0的解集为(−∞,−1k)∪(−2,+∞).。

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第三章教学解析

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第三章教学解析

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第三章教学解析第三章教学解析一、概述第三章是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的重要章节,主要涵盖了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包括整十整百加整十整百,三位数的数目和顺序、加减运算等内容。

本章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二、整十整百加整十整百1. 知识点解析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整十整百的加法运算。

例如,110 + 90 = 200,120 + 340 = 460等。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整数之间的逐位相加的方法。

2. 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十整百的加法运算,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a) 实物教学法: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球或者是筹码,以实际的物品来演示整十整百的加法运算,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b) 图表教学法:教师可以制作一个整十整百的加法表格,将加法运算分解为逐位相加的过程,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整十整百的加法运算规则。

c) 游戏教学法: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整十整百加法的理解和记忆。

三、三位数的数目和顺序1. 知识点解析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三位数的数目和顺序。

例如,在100和200之间有多少个数,在300和400之间有多少个数等。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三位数之间的数目关系。

2. 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三位数的数目和顺序,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a) 数线教学法:教师可以在黑板或者白板上画一条数线,让学生在数线上找到满足条件的位置,进而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b) 组织活动: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竞赛,设计一些关于三位数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c) 基于情境的教学: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情境或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三位数的数目和顺序。

四、加减运算1. 知识点解析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加减运算。

教材中将主要涵盖两位数的加减运算,例如56 + 27 = 83,89 - 34 = 55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具有直观的几何意义 – 能表达动力学、计算机视觉和 比例变换问题 – 为以后的比例变换、透视变换 等打下基础
µ x θ x µ θ y T= y µz θ z 0 0
wx wy wz 0
px py pz 1
第二章 数学基础—齐次坐标和齐次变换
2.1 点和面的齐次坐标
n 2个常用的公式:
点乘:
a ⋅ b = axbx + a y by + az bz
i j ay by v v v az = (a y bz − az by )i + (az bx − axbz ) j + (axby − a y bx )k bz k
叉乘: a × b = ax bx
2.1.2 平面的齐次坐标
R ∗为R的伴随矩阵, det R为R的行列式,由于R是正交矩阵, 因此R −1 = R T
2.2.2 旋转齐次变换
用齐次坐标变换来表示式(2-7)
Px P R y = Pz 1 0 0 0 0 P u P 0 v 0 Pw 1 1
cosθ R(z,θ ) = sin θ 0
z w
W'
- sinθ cosθ 0
v' o
O'
θ
v
y
u
U'
n 合成旋转矩阵:
例1:在动坐标中有一固定点 Po 'uvw = [1 2 3 1]T,相对固定参 考坐标系 ∑ Oxyz 做如下运动:① R(x, 90°);② R(z, 90°);③ R(y,90°)。求运动后点 Po 'uvw 在固定参考坐标系 ∑ Oxyz 下的位置。 解1:用画图的简单方法
v v v v V = 3i + 4 j + 5k
可以表示为: V=[3 4 5 1]T 或 V=[6 8 10 2]T 或 V=[-12 -16 -20 -4]T
n 齐次坐标与三维直角坐标的区别
• V点在ΣOXYZ坐标系中表 示是唯一的(a、b、c) • 而在齐次坐标中表示可 以是多值的。不同的表 示方法代表的V点在空间 位置上不变。
• 平面齐次坐标由行矩阵P=[a b c d ]来表示 • 当点v=[x y z w]T处于平面P内时,矩阵乘积PV=0,或记为
x PV = [a b c d ] y = ax + by + cz + dw = 0 z w
如果定义一个常数m=
x a y b z c + + wm wm wm
方向余弦阵
α
o
U'
v
y
u x
图2-5
z
三个基本旋转矩阵:
W'
w
0 1 R(x, α ) = 0 cos α 0 sin α
− sin α cosα 0
0 1 sinφ 0 0 cos φ
0 0 1
x x
Φ
o u
U'
O'
v
y
同理:
cosφ R(y,φ ) = 0 − sin φ
研究运动学的方法
n 哈佛大学Roger Brockett建立的指数积公式
– – – – 运动学 滚动接触 非完整控制 数学基础-刚体运动
参考文献:机器人操作的数学导论 作者:理查德·摩雷 李泽湘 夏卡恩·萨斯特里 翻译:徐卫良 钱瑞明(东南大学)
n 丹纳维特(Denavit)和哈顿伯格(Hartenberg) 于 1955年提出了一种采用矩阵代数方法解决机器人的 运动学问题—D-H方法,其数学基础即是齐次变换
z
i x iµ R(x,α ) = j y iµ k i z µ
i x jv j y jv k z jv
ix k w jy k w k z kw
W'
w
α
V' O'
0 1 ix = iu 0 cos α 0 sin α
0 − sin α cosα
Puvw = Pu iu + Pv jv + Pw k w
iu 、j v 、 k w 为坐标系ΣO´uvw的单位矢
w o u x
P
v(O') Nhomakorabea量,则P点在Σoxyz中可表示为:
y
Pxyz = Px ix + Py j y + Pz k z Puvw = Pxyz
② 当动坐标系ΣO´uvw绕O点回转时,求P点在固定坐标系 Σoxyz中的位置 z
y z x , b= , c= ,w为比例系数 w w w
x 显然,齐次坐标表达并不是唯一的,随 T y V = = [x y z w] w值的不同而不同。在计算机图学中,w z 作为通用比例因子,它可取任意正值,但 w 在机器人的运动分析中,总是取w=1 。
[例1]:
例如:点 V=[10 20 1 1]T 必定处于此平面内,而点 V=[0 0 2 1]T 处于平 P 的上方,点V=[0 0 0 1]T处于P平面下方,因为:
10 20 [0 0 − 10 10] = 0 1 1
0 0 [0 0 1 − 1] = 1 > 0 2 1
《机器人技术》课程第二部分
机器人运动学及其 数学基础
参考教材
• [美]付京逊《机器人学》 • [中南大学]蔡自兴《机器人学》 • [美]理查德·鲍尔《机器人操作手·数学·编程 与控制》
参考教材
• [美]付京逊《机器人学》
n 美籍华人(台湾) n 珀杜大学(Purdue University)电机工程专业 著名教授 n 4部著作、400多篇论文 n 第一任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长 n 被誉为自动模式识别之父 n 1985年去世
a 2 + b2 + c2
,则有:
xv y v z v av b v c v d ( i + j + k ) ⋅ ( i + j + k ) − = m = w w w m m m
av b v c v 可以把矢量 ( m i + m j + m k ) 解释为某个平面的外法线,此
− 平面沿着法线方向与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d m
解2:用分步计算的方法 ① R(x, 90°)
1 0 ' P = 0 0 0 0 0 -1 1 0 0 0 0 1 1 2 − 3 0 = 0 3 2 1 1 1
(2-14)
② R(z, 90°)
w
已知: Puvw = Pu iu + Pv jv + Pw k w P点在ΣO´uvw中是不变的仍然 成立,由于ΣO´uvw回转,则:
Pw
P o Pv
(O')
v y
Px = Puvw ix = (Pu iu + Pv jv + Pw kw )ix
Py = Puvw j y = ( Pu iu + Pv jv + Pw k w ) j y
与点矢 [0
0 0 0]
T
相仿,平面 [0 0 0 0] 也没有意义
n 点和平面间的位置关系
设一个平行于x、y轴,且在z轴上的坐标为单位距离的平面 1] P = [0 0 2 − 2] P可以表示为: P = [0 0 1 −或
> 0 有: PV= = 0 < 0 v点在平面上方 v点在平面上 v点在平面下方
x z o x
z
V
z y
n 几个特定意义的齐次坐标:
• [0 0 0 n]T—坐标原点矢量的齐次坐标,n为任意非 零比例系数 • [1 0 0 0]T — 指向无穷远处的OX轴 • [0 1 0 0]T — 指向无穷远处的OY轴 • [0 0 1 0]T — 指向无穷远处的OZ轴 • [0 0 0 0]T — 没有意义
o
θi
n
a
第一章 机器人位置和姿态的描述
示例
运动学研究的问题
Where is my hand?
运动学正问题
Direct Kinematics HERE!
How do I put my hand here?
运动学逆问题
Inverse Kinematics: Choose these angles!
u
i x iµ 定义 旋转矩阵为:R = j y iµ k i z µ 反过来:
i x jv j y jv k z jv
−1
ix k w jy k w 则 : p xyz = R Puvw k z kw
Puvw = R −1 Pxyz
R* R = det R
x
Pu
Pz = Puvw k z = ( Pu iu + Pv jv + Pw k w )k z
用矩阵表示为:
Px ix iµ P = j i y y µ k i P z z µ
i x jv j y jv k z jv
图2-4 ix k w Pµ jy k w Pv (2-7) Pw k z kw
机器人→工作→动作
• 串联机器人可以用一个开环关节链来建模 • 由数个驱动器驱动的转动或移动关节串联而成 • 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另一端是自由的,安装工具(末端 执行器),用以操纵物体,或完成各种任务 • 关节的相对运动导致杆件的运 动,使末端执行器定位于所需要 的方位上 • 在一般机器人应用问题中,人们 感兴趣的是:末端执行器相对于 固定参考坐标数的空间几何描 述,也就是机器人的运动学问题 • 机器人的运动学即是研究机器人 手臂末端执行器位置和姿态与关 节变量空间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