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豆苗期田间管理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苗期田间管理注意事项

春季以来,黑龙江省降水量偏多,尤其在4月至5月中旬,阶段性降雨频发,有些地块渍涝现象严重,无法适时早播,播期延后,导致生育进程延后,不利于大豆生产管理和安全成熟;有的豆田因渍涝影响同一块地不同时期播种,出苗不齐,出现大小苗现象,苗龄差异大,生育进程不同,不利于统一田间管理。上述因素对大豆稳产、丰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因此,大豆苗期要加强田间管理,确保苗全、苗匀、苗壮,抢夺积温,安全促早熟,为大豆稳产、丰产打基础。具体建议如下:

一、注意查苗补苗

大豆出苗后,应当立即检查苗情,断垄缺苗的地块应当及时补种,确保苗全。

二、注意科学除草

依据土壤墒情喷施经济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土壤墒情较好,可以用播后苗前除草剂,推荐配方:60%乙·嗪·滴丁酯3.75升/公顷;若土壤墒情不好,可采用苗后除草剂,推荐配方:35%精广虎2.25升/公顷+高盖(108克/升高效氟吡甲禾灵)750毫升/公顷。注意除草剂施用时期和用量,避免滥施造成大豆药害,尤其苗后除草剂施用量过大,再遇到频发降雨,将产生严重药害,影响大豆安全成熟和产量。

三、加强中耕管理

有句农谚:“豆锄三遍粒滚圆”,说明中耕对大豆丰产非常重要。中耕有助于除草、有利于耕层耐旱、排涝,促进大豆根系发育,为培育壮苗提供条件。至少中耕3遍,第一遍在大豆苗出齐后,用杆齿进行垄沟深松,抢抓晴好天气,及早进行第一遍中耕,放寒散墒,提高地温,消灭垄沟杂草,加深耕层,调节水分,促进大豆幼苗生长,形成壮苗;第二遍在苗高10厘米时进行,起垄培土,垄沟留“活土”;第三遍在大豆封垄期之前进行,要培严土,形成碰头土,封好垄台,以防倒伏,抗旱抗涝。

需要注意的是,因近几年黑龙江省6~7月降雨量偏多,很多地块无法完全按照生育时期中耕,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中耕,大豆出苗后,如果天气和土壤条件适宜,应立即中耕,至少3遍,有助于拥土扶垄,增强垄体的抗旱抗涝能力,为大豆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微生态环境。

四、注意病虫害防治

近几年,黑龙江省春季降雨量偏多,很多地块渍涝现象严重,应注意及时排涝,以避免或减少疫霉根腐病发生,对于大豆疫霉根腐病多发地区,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进行种衣剂拌种,如35%多·福·克按 1.5%用量拌种或亮盾种衣剂(6.25%精甲.咯菌腈)按400毫升/100公斤种子用量拌种。预防真菌性病害可采用推荐配方:“欧帕”(17%唑醚·氟环唑)杀菌剂750毫升/公顷,始花期喷施防治,有助于大豆持绿增产。

进入6月份以后,注意阶段性低温干旱天气易导致大豆蚜虫发生,蚜虫常聚集在嫩叶、幼茎、幼嫩生长点和叶片背部,吸食汁液,造成大豆叶片卷曲,植株矮小,甚至死亡,还会传染花叶病毒病,蚜虫繁殖能力强、发生世代多,对大豆危害严重,一定要及时防治。一般于6月下旬开始田间调查,当发现有20%植株、每株有蚜虫10头以上时就应防治。吡虫啉具有内吸和触杀功能,是理想的杀虫剂,推荐配方:70%艾美乐(进口吡虫啉)15~20克/公顷,也可使用国产吡虫啉。另外需要注意,夏季高温干旱容易导致红蜘蛛繁殖,红蜘蛛常在大豆叶片吐丝结网,用刺吸式口器吸食叶片汁液,最初叶片出现黄色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变红如同火烧状枯萎、死亡。红蜘蛛属于螨类害虫,在点片发生时就必须用杀螨剂进行防治,推荐配方:多面手(24.5%阿维·柴油乳油)600~750毫升/公顷+酷毕(100克/升乙虫腈)300毫升/公顷。

需要注意的是,在喷施杀菌剂、杀虫剂时一定要配合施用叶面肥,如果大豆植株矮小,可以在叶面肥里加尿素,通过叶面喷施,促进营养体生长,达到健体、安全促早熟的效果。

五、注意田间抗旱排涝

大豆生育期如遇到干旱天气,根据大豆长势和田间含水量进行灌溉,最好采用喷灌。如果阶段性降雨导致豆田出现积水,一定要及时清沟排水,大豆长期处在浸泡条件下,易发生根部病害或烂根,植株矮小或死亡,减产或绝产。

良好的大豆苗情是大豆稳产、丰产的基础,不仅需要科学的田间管理,更依赖于良好的土地基础。高标准农田是保证大豆出苗整齐一致的前提和基础,农田沟渠配套,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是保证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前茬作物收获后,一定要及时秋整地、秋起垄,标准作业,可减少来年春季旱涝灾害对大豆播种和出苗的影响,有助于适时早播、抢积温、苗齐、苗匀、苗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